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2007诺贝尔经济学奖背景

2007诺贝尔经济学奖背景

发布时间:2021-02-23 16:16:55

①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资料及获奖原因~~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教授赫尔维茨(Leonid Hurwicz)、新泽西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讲座专教授埃里克-马斯金属(Eric S. Maskin)、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格-迈尔森(Roger B. Myerson)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奖原因是:2007年对机制设计理论(Mechanism design theory)研究做出了贡献。

2006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就业与增长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埃德蒙,菲尔普斯。

获奖原因:以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贡献。

② 2007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07年诺贝尔经济抄学奖公布,三位美袭国经济学家分享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基础。他们分别是明尼苏达大学的赫维茨、芝加哥大学的马斯金,以及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的罗杰·B.迈尔森。[

③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好象还没有出炉呢?

④ 2007年的诺贝尔奖

本年度诺贝尔奖的奖金(每个单项领域)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与2006年相同。
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和奥利弗·史密西斯、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以表彰他们在干细胞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
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艾尔伯·费尔和德国科学家皮特·克鲁伯格,以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贡献。
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
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获奖原因:“因其将自己的怀疑,激情以及幻想投入在对分裂的文明的审视上”。
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前副总统艾伯特·戈尔和联合国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以表彰他们为改善全球环境与气候状况所作的不懈努力。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公布,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分享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基础。他们分别是明尼苏达大学的莱昂尼德·赫维奇、芝加哥大学的埃里克·马斯金,以及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的罗杰·迈尔森。三人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的奖金。

⑤ 诺贝尔诞生的历史背景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诺贝尔去世前于1895年立下遗嘱,将其财产大部分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年息(每年20万美元)设立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以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奖励当年在上述领域内作出最大贡献的学者。

从1901年开始,奖金在每年诺贝尔逝世时间12月10日下午四点半颁发。

(5)2007诺贝尔经济学奖背景扩展阅读

诺贝尔奖分成下列的六项:

(1)诺贝尔物理学奖:由瑞典科学研究院决定,颁发给对于物理方面有重要发明和发现的人。

(2)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科学研究院决定,颁发给在化学有重要发现和改良的人。

(3)诺贝尔医学奖:由斯德哥尔摩加罗林学会决定,颁发给在生理学或医学上有重要发现的人。

(4)诺贝尔文学奖:由斯德哥尔摩学术院决定,颁发给对文学思想有启发引导作用的人。

(5)诺贝尔和平奖:由挪威议会组成的五人委员会决定,颁发给为促进国际的友好关系、且为和平会议的设立和普及竭尽心力,在军备的废除和缩减上有重要贡献的人。

(6)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

⑥ 获得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是谁

现在刚出炉.在腾迅上

⑦ 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都有哪些人物他们都有何背景

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有:迈克尔·克雷默、埃丝特·迪弗洛 、阿比吉特·巴纳吉、保罗·罗默 、威廉·诺德豪斯 、罗伊德·沙普利 、埃尔文·罗斯 、尤金·法玛 等等,他们都曾在世界性高校就业过,都对世界经济方面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诺贝尔奖每年颁发一次,从1968年起开始颁发,迄今为止诺贝尔经济学奖也有52届了所以得奖者非常多,接下来就举例说明。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有保罗·罗默 、威廉·诺德豪斯 ,两位得奖者获奖的原因是在气候变化与技术创新的贡献 。威廉·诺德豪斯出生于新墨西哥州 ,曾就读于耶鲁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现任职于耶鲁大学惠特尼·格里斯伍尔德经济学教授和考尔斯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理事 。保罗·罗默现任职于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⑧ 2001-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马来西亚奇迹的启示
马来西亚的成功应该同时通过两个角度来考量:一个是分析经济繁荣的原因,另一个是探寻我们这个世界的和睦相处之道,这不仅仅要通过宽容,还要通过尊重、分享人性的共同点并协力实现共同目标才能实现。
http://bbs.cqzg.cn/viewthread.php?tid=566887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具有美国及以色列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表彰他们在心理和实证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开拓性工作。
http://www.people.com.cn/GB/kejiao/42/152/20021010/838607.html

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以表彰他们在“分析经济时间数列”研究领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以表彰他们在“分析经济时间数列”研究领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http://www.bjkp.gov.cn/bjkpzc/kxcl/rw/nbehjz/28263.shtml

200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卡内基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校区的基德兰德教授(挪威公民)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邦储备银行明尼阿波利斯分行的普雷斯科特,以表彰他们对动态宏观经济学所作出的贡献:经济政策的时间连贯性和商业周期的驱动力量。
http://finance.sina.com.cn/nz/nobel/
http://finance.sina.com.cn/j/20041011/23151070991.shtml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罗伯特·奥曼和美国人托马斯·谢林,以表彰他们在博弈论领域作出的贡献。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10/10/content_3602550.htm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以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贡献。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0/09/content_5182087.htm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北京时间15日晚7时揭晓 )
http://www.jyb.com.cn/zt/xwzt/gjjyzt/t20071009_117288.htm

⑨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颁发背景

诺贝尔奖(瑞典语:Nobelpriset,挪威语:Nobelprisen)是一项由瑞典皇家科学院、瑞典学院、卡罗琳学院和挪威诺回贝尔委员会答颁发给对化学、物理、文学、和平和生理及医学这五方面有着杰出贡献的人士或组织的奖项。诺贝尔奖是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并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产及诺贝尔奖的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则是由瑞典中央银行于1968年设立的,以表扬在经济方面作出贡献的人士。每个奖项都由不同的委员会负责颁发:化学奖、物理学奖和经济学奖经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文学奖经由瑞典学院颁发,生理及医学奖经由卡罗琳学院颁发,和平奖经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颁发。每名诺贝尔奖得主都会获得奖章、证书和奖金。1901年,首名诺贝尔奖得主获得了150,782瑞典克朗,这笔奖金在2007年12月已相等于7,731,004瑞典克朗。2008年,诺贝尔奖得主获得大约10,000,000瑞典克朗。每年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死忌,物理学、化学、生理及医学、文学和经济学奖项会在斯德哥尔摩颁发,而和平奖则会在奥斯陆颁发。

阅读全文

与2007诺贝尔经济学奖背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