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均衡微观经济学

均衡微观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1-02-24 06:55:04

⑴ 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如何计算

所谓均衡,就是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也就是供给和需求相等。
具体到这里则为1600-300p=1400+700p
可知p=0.2
对应的,q=1540
即均衡价格为0.2,
均衡数量为1540

⑵ 微观经济学中均衡理论分哪两类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一个单一的市场上供需平衡。一般均衡是经济体中所有市场同时供需平衡。

⑶ 微观经济学长期均衡条件

1.P=AR=AC
2.正确,行业和厂商都长期均衡,则包络线由厂商的均衡点组成,因此行业长期也均衡.
3.长期均衡短期未必

⑷ 什么是微观经济学均衡论

均衡论一般指平衡论,
1、俄国布哈林提出的经济平衡和社会平衡的观点。1920年在《过渡时期的经济学》一书中用来论证战时共产主义。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平衡状态的产生和克服的一段话:“不同生产领域的这种保持平衡的经常趋势,只不过是对这种平衡经常遭到破坏的反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54页)。
2、关于受众态度改变的理论之一。美国心理学家费里兹·海德(Frilz Heider)于1946年提出。海德认为,当人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会感到心情紧张,并产生一种力求恢复平衡的力量。所谓平衡,即人的“感觉系统与所经验的情绪毫无压力地共存在一起”的状态。人处于平衡状态时,感到舒服、轻松。
平衡论是最基础的理论。平衡: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以平衡为中心目标。一般都有自己的平衡系统,而自动检测尽量调节平衡;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平衡点和平衡能力,超越平衡能力范围都会出问题;然而事物的生存与灭亡、前进与后退却都是在非平衡状态下进行的,之所以我们要找到平衡系统的平衡点,以及平衡能力;巧妙利用事物的非平衡状态促进发展。
“平衡论”至今尚属理论萌芽时期,其自身亦需一个不断的自我反思和建构过程才能渐臻完善的理论体系。我们在思考和构建“平衡论”体系时日益感受到,“平衡论”的提出对我们进行行政法学研究而言更具深远的方法论意义:(1)“平衡论”虽然是一个部门法学的研究课题,但它不可避免地涉及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其他部门法学等广泛领域,因而,如果要求得“平衡论”的更深发展,就必须打破部门法学之间以及法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的学术隔离,既保持本部门法学强劲的身我发展势头,又不遗吸收其他部门法学和学科的思想精华,并向后者贡献自身的成果;
(2)“平衡论”必须借助对行政法及行政法学历史的真实反思和积累,因而,我们必须打破我国行政法学研究只重视对制度的历史性描述、轻视或忽视对行政法学基本理论历史进程的关注的状况;
(3)“平衡论”作为一个部门法的理论基础无法脱离具体文化环境,它若求进一步的完善,我们就应对法律制度的建设进行文化的阐释和证明,寻找“平衡论”落根成长的本土基础。
任何一种希冀揭示人类生活某一方面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或理论,都是建立在关注现实建构和反思历史的艰难历程之上的。我国目前正在经历一场人人皆已感知的大规模解构和建构运动,这一场运动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广度和震撼力令世人嘱目。然而,严峻的现实问题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表述出来了:怎么做?于是,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等各类学科都试图在自己的专攻领域提出基于严肃、认真的历史反思的新的建构理论。“平衡论”就是在这样的广阔背景中诞生的。“平衡论”关注现实并希望对我国制度和理论建设具有现实意义,这在前作《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中已作详述,现扼而言之,即:(1)依据“平衡论”基本原理,准确把握立法、执法、司法三个法制环节各自的重心和平衡及各法制环节之间的制约和平衡,可保证行政法制健康、协调地发展,摆脱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权利义务配置不平衡的法制现状;(2)依据“平衡论”,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政府——企业”互动模式,推动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成长;(3)依据“平衡论”,可真正实行民主价值和效率价值有机统一的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4)依据“平衡论”,可全面、准确地认识现代政法的本质和作用,从而可重构既符合世界行政法发展方向又具有民族特色的较成熟完善的行政法学体系。

⑸ 微观经济学中均衡的含义

微观经济学中抄均衡的的含义是指在社会市场供给、需求及微观经济生产条件等基本保持同一增长水平的条件下,某一商品的生产成本、生产量、销售量、利润等在相等的时期(同常指一月或一年)里,应控制在同一增长水平上。均衡的意义是生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注重管理、科技方面提供的效益。

⑹ 生产均衡涉及微观经济学哪一部分的内容

生产均衡涉及微观经济学(供需平衡)部分的内容。
当生产要素通过自由流动,内导致两个容部门的要素价格趋同时,两个部门所采用的要素投入组合点所对应的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应当相同。即两个部门等产量曲线相切的切点,两个部门的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相同,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生产要素配置的一个均衡点。
供参考。

⑺ 微观经济学均衡价格问题

微观经济学中税收对均衡价格的影响的理解:在市场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对买者征税时回,因为答买者比原来多支出,此时,一些边际买者就会选择退出市场。需求量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而此时供给并没有因为需求量的变动而相应的调整(这也就是市场盲目性的表现),所以均衡点相比于在没有税收时下降了(市场规模缩小,这就是税收的副作用)。如:假设在没有税收之前的市场均衡价格是3块,在引入税收后(消费者买一个支付0.5元的税收)的新均衡价格会下降,比如此时是2.8。则卖者相当于支付了0.2的税,而消费者实际支付了0.3的税价。税收究竟更多的落在哪一方身上,具体要分析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总的来说就是缺乏弹性的一方更多的承担了税收负担。

⑻ 微观经济学消费者均衡怎么用

微观经济学消费者均衡用法上如下: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回既定收入条件答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指在既定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称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

比如,市场上有2种商品,分别是面包和酒.一消费者的收入为1000元.面包30元一个,酒50元一瓶,那么基于其本身的不同需要,他会将1000收入分配到面包和酒的消费上面.比如说他特能吃,要用900元用来买面包,剩下100元用来买酒.又或者说他特喜欢喝酒,对于面包的需求相对较少,那么可能他会将400元拿来买酒,其他买面包.其实消费者均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一种将收入分配到消费里的组合.

通常研究消费者均衡会先假设一些条件,将某些变量假设它不变从而对其他变量进行研究:比如
消费者偏好既定,收入既定,商品价格既定等等.通常我们学习消费者均衡都会引入无差异曲线进行初步了解,至于后面的具体计算有点复杂,这里就不好说明了.

⑼ 微观经济学什么是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约翰·纳什命名。
纳什均衡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
假设有n个局中人参与博弈,如果某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即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任何单独的一方愿意改变其策略的),则此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所有局中人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Strategy Profile)。纳什均衡,从实质上说,是一种非合作博弈状态。
纳什均衡达成时,并不意味着博弈双方都处于不动的状态,在顺序博弈中这个均衡是在博弈者连续的动作与反应中达成的。纳什均衡也不意味着博弈双方达到了一个整体的最优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最优策略才可以达成纳什均衡,严格劣势策略不可能成为最佳对策,而弱优势和弱劣势策略是有可能达成纳什均衡的。在一个博弈中可能有一个以上的纳什均衡,而囚徒困境中有且只有一个纳什均衡。

⑽ 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计算题

两个都是反函数,你移一下项,Qd=50-P/50,Qs=-100+P/20
联立两个方程,令QS=QD
然后就是解方程组了
靠,我专想骂人了,这谁出属的的题啊,数字怎么配的
算出来均衡价格2142.8
均衡数量7.14
我自己看着都不对,但是检查了下步骤感觉没错

阅读全文

与均衡微观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