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前提,阐述一下经济学是如何产生的
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方经济学》(2005年8月第2版)
第十二章,第三节,一(287页):
“失业是指在社会经济中劳动者处于无工作的状态,这些人有工作能力而且愿意工作,却没有工作或正在寻找工作,均称为失业者。”
如果一个人虽然没有工作,但不愿意工作或不去寻找工作,就不是失业者。一个社会的劳动者就是就业者和失业者之和。
⑵ 经济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抄。
设想一下,袭如果适用的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任凭挥霍浪费,经济学又有什么必要呢?
当然,资源的稀缺性,一般指相对稀缺,即相对于人们现时的或潜在的需要而言是稀缺的。这就要求社会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因此,资源的稀缺性及由此决定的人们要以最少消耗取得最大经济效果的愿望,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举例来说。相对而言,我们呼吸的空气,没有什么稀缺性可言。任何人都可以任意地自由呼吸。所以,并没有专门研究分配空气的学问。但就大多数自然资源来说,几乎都是稀缺的。人类的产品都要靠消耗自然资源来生产的,所以人类产品也都是稀缺的。经济学要研究如何生产、分配和利用这些资源和产品,以节省资源,达到最佳效用。过去认为水资源是无限的,所以不太重视用经济手段来调节水资源的利用。现在看来,水是稀缺资源。所以我们现在开始提倡节约用水,也开始重视利用经济手段来调节水资源了。
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怎么产生与发展的
(1)政治经济学抄作为袭一门独立的科学,最早是资产阶级创立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逐渐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的生产力代表登上历史舞台并进行强大工人运动的理论表现。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科学因素的基础上,突然对政治经济学进行根本变革的产物。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受实践检验,并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
⑷ 经济学产生的原因经济学要让我们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政治经济学
产生原因:资源的稀缺性;基本问题:.1、生产什么?这就涉及到了资源应该如何配置的问题。
2.为谁生产?这就涉及到了分配问题,即产品如何分配的问题
3.怎么生产?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在解决问题1的前提下,如何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即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即产出;二是从增长角度看,就是技术进步对于产出或效率提高作用问题。
⑸ 为什么会产生经济学
当人们发现资源是有限的,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就需要使用经济学来处理如何在人与人之间进行资源分配的问题。
这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的说法,
中国的说法是
经济者,经国济世之法也
⑹ 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一、重商主义阶段(15世纪-17世纪中)
阶段划分:是西方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背景:是西方资本主义解决关系萌芽、形成和走向确立的阶段。代表商业资本的利益与要求。
古典经济学阶段(17世纪中-19世纪70年代中)
阶段划分:是西方经济学的形成阶段
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确立,并依靠自身力量得以发展。
新古典经济学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
阶段划分:西方经济学成形的阶段
背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新古典理论它在意识形态上成为反对社会主义的武器。
当代西方经济学阶段
1、凯恩斯革命(20世纪30年代中-50年代末)
背景: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一场经济大危机。一方面使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机器,不会出现失业的神话被打破;另一方面为避免资本主义社会崩溃,各国政府出手干预经济。
2、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义)(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
背景:二战后,各国政府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国有与私人所有制并存,使理论上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互结合。
3、新自由主义(20世纪70年代中——80年代末)
背景:7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出现滞胀。经济停滞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使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形成由现代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供给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各种新自由主义纷纷亮相。
4、新凯恩斯主义(20世纪80年代-目前)
主张混合经济体制,国家干预不完全取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其经济基础),同时减少过多干预。
⑺ 微观经济学是如何产生的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⑻ 经济学是怎么产生的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超前消费的观念让美国人现在来偿还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而次贷危机将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流动性危机(2007年2月--2008年5月) 我国主流观念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到4、5月份已经结束了,美国经济会在下半年重新走强。这是危机的第一阶段刚刚消退下来。如果说危机的特点,主要是流动性危机。美国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爆发,美国房地产业严重衰退。美国央行救市,注入了1万亿美元的流动性,缓解了中央银行的流动性威胁。但老百姓有着大量的负债,此举解决了中央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却没有解决负债危机。 第二阶段:信用违约危机(海啸)(2008年6月至2009年上半年) 信用违约危机最重要的特点是信用违约掉期(CDS)等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全面危机。这个阶段,我们会一直看到信用衍生品违约的问题,包括银行的烂账,金融衍生品市场会越来越糟糕。这次冲击和上一次次贷危机比起来是多大的规模呢?据测算,今年一年的金融风暴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的冲击大概是去年次贷危机的三倍。 中国股市、美国股市、香港股市、英国股市等等都在暴跌,这是一个全球联动效应,而联动效应出在CDS,就是金融衍生产品这个市场,其带来的危机将在今后一年中不断出现,其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的冲击大概是去年次贷危机的三倍。 去年保险市场的总规模是45.5万亿美元,到今年3月份已经变成62万亿。信用违约掉期问题就出在保险合同上,其危险在于62万亿保险合同漂在全世界各个金融市场角落里,上万家金融保险机构持有这种保险合同,而且这个市场没有中央信贷系统,一旦出现大规模集中违约情况,美联储想救市也无从下手。 第三阶段:美元危机(火山期)。 利率市场出现更大的问题,这时候主要以美国房地产业为代表的事件,导致美国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出现混乱,从而引爆美元的危机。 第四阶段:由于美元是全球货币,整个美元危机出现之后,会形成全球货币危机。 金融危机的表现: 实业受到影响,企业破产,失业率提高,金融市场萎靡不振,银行业出现信贷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