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理论背景及与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分歧
斯主义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 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基础。二战以后,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学派
凯恩斯理论主要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与古典学派强调供给分析不同,凯恩斯强调的是需求分析。凯恩斯认为就业量的大小和国民收入 .
2. 凯恩斯主义的历史背景
凯恩斯生平与思想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年一1946年)生于英国剑桥。他对 1929一1933 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深入的思考,于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实现了经济学演进中的第三次革命,这在西方经济学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凯恩斯的时代背景
凯恩斯生活在自由放任的私人企业制度向私人垄断过渡的英国。当历史进入20世纪以后,作为自由放任的私人企业制度典范的英国,开始染上今天人们所说的“英国病”。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英国国运的转折点。由于大战中政府开支剧增,英国被迫中止实行多年的金本位制。在摆脱金锁链之后,通货出现迅速的膨胀。大战之后,英国开始从殖民帝国、世界工厂的峰顶一步步衰退了下来。
一个国家在世界文明中的领先地位往往成为阻碍它进一步发展的历史重负。英国在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取得的巨大成就,拖拽了它在新世纪中的前进步伐。世界工厂、大殖民帝国的特殊历史地位,通过种种机制使英国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组织的完善和经营管理方式的改进等方面,逐渐落到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后面。这一潜移默化的过程最终削弱了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优越地位。
对于英国这样一个国内市场不广阔的岛国来说,一旦在国际贸易的竞争中丧失了在产品构成和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优势,必然给国内经济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从1920年开始,英国经济就陷入了停滞状态,煤炭、棉纺织品、造船工业等重要部门因国内市场狭窄和出口不顺利而无法恢复元气。
英国经济在二十年代初期的不景气由于统治者的错误决策而更加加深。当时的英国政府并没有意识到英国经济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依然按照维多利亚时代行之有效的原则来制定经济政策。为了提高英国在国际金融界的信誉,巩固伦敦作为世界金融市场的地位,英国政府于1925年恢复了金本位制,使英镑价值固定在黄金上,结果提高了英镑的汇率,造成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只能是通过提高利率以减少资本净输出,来平衡外贸方面的净输出的减少。但提高利率却造成国内投资需求不振,失业人数增加。
庞大的失业大军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降低失业率便成为英国朝野共同关心的问题,由于金本位制的恢复,很难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刺激就业,因此从二十年代起,就不断有人提倡以公共工程来减少失业,也就是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就业。但是以新古典学派的理论为基调的“财政部观点”反对用公共工程缓和失业。结果英国经济在20年代的萧条状态一直持续到大危机爆发。
20年代的英国病,虽然不是凯恩斯《通论》的直接社会原因,但它对《通论》的出台起了如下的作用:(1)使凯恩斯较早便开始考虑失业问题,(2)20年代英国恢复金本位制的后果使凯恩斯更清楚地看到了通货紧缩与失业增加之间的关系,(3)公共工程问题的讨论使凯恩斯考虑了财政政策与失业之间的关系,使凯恩斯提出乘数概念,为凯恩斯日后的乘数理论奠定了基础。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是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与以往的历次危机相比,它有以下新特点:首先是持续时间长达5年,实际上造成了长期萧条的局面;而以往的危机,生产下降的持续时间不过几个月、十几个月,如何解释长期萧条的形成,便成为经济学面临的一大课题。其次,这次危机所造成的生产下降,失业增加,都是以往的危机所难以相比的。1932年,世界的工业生产比1920年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在五年时间里,世界总失业人数由一千万增加到三千万,加上半失业共达四千万至五千万人。其中美国失业人数由150万增加到1300多万,失业率接近25%。这次危机使世界的工业生产倒退到1900-1908年的水平,英国甚至倒退到1897年。而以往的经济危机,生产水平通常只倒退一、二年。第三,这场危机不仅仅是一场生产危机,同时也是一场金融危机。它的开端便是纽约股票市场于1929年10月爆发行情暴跌,事后不少国家的股票交易宣告破产。美国的股票价格平均下跌了79%。有许多银行由于猛烈而持续地爆发挤提存款、抢购黄金的风潮而破产倒闭。更为严重的是,在以往的危机中时常采用的旨在摆脱危机的金融货币政策完全失灵。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对当时感受到占支配地位的假设和理论越来越受到冲击的思想家,作家和艺术家之一。当物理学开始质疑绝对时间的必要性,作家们开始质疑叙事结构,作曲家开始质疑调性的和谐是否必须的时候,凯恩斯开始质疑当时经济学上的两大支柱:首先是货币是否必须要有一个牢固的基础,一般用的是金本位,其次就是萨伊法则(又称市场法则)所认定的,如果需求减少,则供给或者价格也会相应减少,从而重新达到平衡。
凯恩斯自己与伦敦的布卢姆茨伯里区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陶醉于改变人们思想的氛围。正是这一经历和凡尔赛条约的签订使他最终决定与传统理论决裂。1920年他写出了《和平的经济後果》这篇文章,文中他不光阐述了他认为的凡尔赛条约的整体经济后果,而且确立了他作为一个有可以影响国家决策的实际从政经验的经济学家的地位。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国家权力和整体经济趋势的效果的文章,发展了货币政策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参照物的理论,他越来越相信经济系统不会自动地沿着一个曲线即经济学叫所谓的最优生产水平前进。可是他既没有找到证据,也没有找到一个形式来表达这些思想。
30年代晚期,全球化的经济系统开始冲击英国——当时居于中心地位的国家。为了利用竞争优势,英国按照自由贸易政策,从其它地方进口食品和其他低价值商品,并用节约出来的劳动制造高价值的商品用于出口。这一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使英国达到了帝国的颠峰,并控制了包括印度、埃及和广阔的殖民地以及其经济和军事上不同英国的盟国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随着德国经济的崩溃和超通货膨胀的来临以及後来被称为大萧条的全球生产衰退的到来,对金本位,经济自动调整的特性以及以生产带动经济的模式的批评开始浮出水面。数十个不同的学派争奇斗艳。凯恩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传播着一个简单的观点:大萧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三十年代的时候在生产和投资领域有一股投机的风潮——当时的工厂和运输网络远远超出了当时个人的支付能力。对“需求不足”的重视和他创造的允许政府能够调控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的形式使当时的众多年轻经济学家接受他的理论和方法。
也有众多的经济学家反对他的理论,认为导致萧条的根源不是需求的缺乏,而是对商业的信心;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削减政府开支,从而恢复对重返金本位的信心。
3. 什么是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
不要相信那个人的回答,凯恩斯定律是有的,就像牛顿的定律不适合微观运动的物体,那怎么不说牛顿是错的,凯恩斯定律也是,只是那个时候的,后来不实用了,并不能否认他的。
4. 凯恩斯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政府经济行为的认识是什么
凯恩斯主义,或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Keynesian economics)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 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伊法则相对,后者认为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试图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努力成了凯恩斯《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家试图找他他们思想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例如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基础。二战以後,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学派。
[编辑]历史背景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对当时感受到占支配地位的假设和理论越来越受到冲击的思想家,作家和艺术家之一。当物理学开始质疑绝对时间的必要性,作家们开始质疑叙事结构,作曲家开始质疑调性的和谐是否必须的时候,凯恩斯开始质疑当时经济学上的两大支柱:首先是货币是否必须要有一个牢固的基础,一般用的是金本位,其次就是萨伊法则所认定的,如果需求减少,则供给或者价格也会相应减少,从而重新达到平衡。
凯恩斯自己与伦敦的布卢姆茨伯里区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陶醉于改变人们思想的氛围。正是这一经历和凡尔赛条约的签订使他最终决定与传统理论决裂。1920 年他写出了《和平的经济後果》这篇文章,文中他不光阐述了他认为的凡尔赛条约的整体经济後果,而且确立了他作为一个有可以影响国家决策的实际从政经验的经济学家的地位。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国家权力和整体经济趋势的效果的文章,发展了货币政策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参照物的理论,他越来越相信经济系统不会自动地沿着一个曲线即经济学叫所谓的最优生产水平前进。可是他既没有找到证据,也没有找到一个形式来表达这些思想。
30年代晚期,全球化的经济系统开始冲击英国——当时居于中心地位的国家。为了利用竞争优势,英国按照自由贸易政策,从其它地方进口食品和其他低价值商品,并用节约出来的劳动制造高价值的商品用于出口。这一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使英国达到了帝国的颠峰,并控制了包括印度、埃及和广阔的殖民地以及其经济和军事上不同英国的盟国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随着德国经济的崩溃和超通货膨胀的来临以及後来被称为大萧条的全球生产衰退的到来,对金本位,经济自动调整的特性以及以生产带动经济的模式的批评开始浮出水面。数十个不同的学派争奇斗艳。凯恩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传播着一个简单的观点:大萧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三十年代的时候在生产和投资领域有一股投机的风潮——当时的工厂和运输网络远远超出了当时个人的支付能力。对“需求不足”的重视和他创造的允许政府能够调控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的形式使当时的众多年轻经济学家接受他的理论和方法。
也有众多的经济学家反对他的理论,认为导致萧条的根源不是需求的缺乏,而是对商业的信心;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削减政府开支,从而恢复对重返金本位的信心。
[编辑]凯恩斯的理论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根据古典主义经济理论——《通论》以前实践中常用的说法——需求不足只是衰退和经济混乱的症状而不是原因,因而在一个正常运行的市场中是不会出现的。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个经济体系中达到充分就业的关键是两点:一是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价格的不断变动反过来导致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二是这个系统创造的新的财富可能会被保存起来用于将来消费或者用于投资将来的生产,同样有一个供求机制决定着这个选择。存款的利息率遵循同价格一样的机制,即它是货币的价格。
即使是在“大萧条”最严重的年份,这一理论仍然把经济的崩溃解释为缺乏有力的刺激生产的机制。所以合适的办法是将劳动的价格降低到维持生存的水平,导致价格下降,从而购买力(就业)就会回升。没有作为工资付出的资金将会转化为投资,也许是在其它的产业。关闭工厂和解雇工人也是必须采取的办法。其它关键的政策措施就是平衡国家预算,或者通过增加税率,或者通过削减财政支出。
[编辑]凯恩斯主义的推演逻辑
凯恩斯主义的推演逻辑是从充分就业开始的:
(1)以往假设的充分就业均衡建立在萨伊定律基础之上,其前提是错误的,因为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的分析结果显示,通常情况下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2)之所以存在非自愿失业和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其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为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就业量就取决于总需求;
(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的对资本未来收益之预期”;
(4)政府不加干预就等于听任有效需求不足继续存在,听任失业与危机继续存在;政府须采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而非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弥补私人市场之有效需求不足。
5. 新凯恩斯学派的产生背景
20世纪60年代后期,特别是70年代中期出现“滞胀”以后,长期占据西方经济学主流地位的凯恩斯主义受到了来自不同流派的攻击。新自由主义不但对凯恩斯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而且一度取代凯恩斯主义而成为备受瞩目的“官方经济学”。虽然新自由主义很快衰落,但它对凯恩斯主义的不少批评是合理的,揭示了凯恩斯主义的真正缺陷和致命弱点。为了摆脱理论和现实上的困境,80年代,凯恩斯主义阵营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学派——新凯恩斯学派。它的主要成员有:哈佛大学的格雷戈里·曼昆和拉里·萨墨斯,麻省理工学院的奥利维尔·布兰查德和朱利奥·罗泰姆伯格,斯坦福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艾德蒙·费尔普斯等人。新凯恩斯学派一方面坚持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信条,另一方面又突破了凯恩斯主义的某些旧框框,吸收和借鉴了包括新古典宏观学派在内的其它流派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新凯恩斯主义的青年经济学家们刻意求新,建立起复杂的数学模型,以一种严谨的形式,建造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弥补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一些缺陷,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宏观经济学。
为答复20世纪70年代所谓“凯恩斯主义理论危机”,80年代便产生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70年代兴起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学者们认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理论上是不恰当的,他们断言,宏观经济学必须建立在厂商微观经济的基础上;他们主张,应当用建立在市场始终出清和经济行为者始终实现最优化的假定基础之上的宏观经济理论来取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早在70年代后期,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Fischer)、埃德蒙·费尔普斯(EdmundPhelps)、约翰·泰勒(JohnTaylor)就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建立基础。费希尔发表了《长期合同、理性预期和最佳货币供应规则》一文,费尔普斯和泰勒发表了《在理性预期下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力量》一文。他们吸收了理性预期假设。80年代,美国一批中青年经济学者致力于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要组成部分提供严密的微观经济基础。因为工资和价格粘性往往被视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题,所以他们努力的目的在于更多表明这些粘性如何由工资和价格确定的微观经济学而引起的。即是,他们试图建立工资和价格粘性的微观经济基础。这样,80年代以来,就形成新凯恩斯主义经斯蒂格利茨济学(New—KeynesianEconomics),以与其对立的研究方法,即新古典宏观经济学(New—ClassicalMacroeconomics)相并立。事实上,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亦称为新凯恩斯主义,它以“new”表明“新”的意义,因此,是对旧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新古典综合”(neoclassicalsynthesis),现在,标名“新凯恩斯主义的”,英文原文为“new—Keynesian”,此词是迈克尔?帕金(MichaelParkin)所创造的,他于1984年出版的《宏观经济学》一书,始创“新凯恩斯理论”(new—Keynesiantheory)这个术语,而未用“新凯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在一篇学术论文中最先使用“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这一称号的,是劳伦斯·鲍尔(LawrenceBall)、格雷戈里?曼奎(N.GregoryMankiw)和戴维·罗默(DavidRomer)。他们于1988年发表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产出量—通货膨胀交替关系》。
6. 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1、历史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英国国运的转折点。由于大战中政府开支剧增,英国被迫中止实行多年的金本位制。在摆脱金锁链之后,通货出现迅速的膨胀。大战之后,英国开始从殖民帝国、世界工厂的峰顶一步步衰退了下来。
2、主要内容: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
根据古典主义经济理论——《通论》以前实践中常用的说法——需求不足只是衰退和经济混乱的症状而不是原因,因而在一个正常运行的市场中是不会出现的。
(6)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背景扩展阅读:
凯恩斯以前的主导经济理论是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自由放任经济学说,又称传统经济学。这种学说是建立在“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动均衡”的五大原则基础上的。
其核心是“自动均衡”理论。认为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经济都能通过价格机制自动达到均衡;商品的价格波动能使商品供求均衡;资本的价格——利率的变动能使储蓄与投资趋于均衡;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的涨跌能使劳工市场供求平衡,实现充分就业。
因此,一切人为的干预,特别是政府干预都是多余的,什么也不管的政府是最会管理的政府,应该信守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只会破坏这种自动调节机制,反而引起经济的动荡或失衡。
7. 凯恩斯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与政策主张是什么
历史背景: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对当时感受到占支配地位的假设和理论越来越受到冲击的思想家,作家和艺术家之一。当物理学开始质疑绝对时间的必要性,作家们开始质疑叙事结构,作曲家开始质疑调性的和谐是否必须的时候,凯恩斯开始质疑当时经济学上的两大支柱:首先是货币是否必须要有一个牢固的基础,一般用的是金本位,其次就是萨伊法则所认定的,如果需求减少,则供给或者价格也会相应减少,从而重新达到平衡。
凯恩斯自己与伦敦的布卢姆茨伯里区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陶醉于改变人们思想的氛围。正是这一经历和凡尔赛条约的签订使他最终决定与传统理论决裂。1920 年他写出了《和平的经济后果》这篇文章,文中他不光阐述了他认为的凡尔赛条约的整体经济后果,而且确立了他作为一个有可以影响国家决策的实际从政经验的经济学家的地位。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国家权力和整体经济趋势的效果的文章,发展了货币政策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参照物的理论,他越来越相信经济系统不会自动地沿着一个曲线即经济学叫所谓的最优生产水平前进。可是他既没有找到证据,也没有找到一个形式来表达这些思想。
30年代晚期,全球化的经济系统开始冲击英国——当时居于中心地位的国家。为了利用竞争优势,英国按照自由贸易政策,从其它地方进口食品和其他低价值商品,并用节约出来的劳动制造高价值的商品用于出口。这一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使英国达到了帝国的颠峰,并控制了包括印度、埃及和广阔的殖民地以及其经济和军事上不同英国的盟国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随着德国经济的崩溃和超通货膨胀的来临以及后来被称为大萧条的全球生产衰退的到来,对金本位,经济自动调整的特性以及以生产带动经济的模式的批评开始浮出水面。数十个不同的学派争奇斗艳。凯恩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传播着一个简单的观点:大萧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三十年代的时候在生产和投资领域有一股投机的风潮——当时的工厂和运输网络远远超出了当时个人的支付能力。对“需求不足”的重视和他创造的允许政府能够调控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的形式使当时的众多年轻经济学家接受他的理论和方法。
也有众多的经济学家反对他的理论,认为导致萧条的根源不是需求的缺乏,而是对商业的信心;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削减政府开支,从而恢复对重返金本位的信心。
主要内容: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 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伊法则相对,后者认为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试图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努力成了凯恩斯《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家试图找他他们思想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例如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基础。二战以后,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学派。
政策主张:
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8. 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背景
凯恩斯主义(Keynesianism)或凯恩斯理论(Keynesian theory)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
1、30年代大萧条背景下的科学理论
1929——1933年,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大经济危机。这次大危机席卷了世界各国。整个世界在经历了长达4年之久的大危机后,又陷入了长期的特种萧条之中。西方国家成这次大危机和接踵而至的特种萧条为“30年代大萧条”。
2、与国家干预主义相适应的科学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家干预主义开始出现。在大战其间,这种国家干预迅速发展,并带有非常时期的军事性质。新经济学反对自由放任主义,主张国家干预主义;指出“看得见的手” 政府在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不单纯强调“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的作用。
3、产生的学术背景
在凯恩斯经济学产生和传播以前,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是以马歇尔、庇古(A.C.Pigou)等人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而凡勃仑在1900年第一次用“新古典”一词来描述马歇尔经济学。后来经济学普遍接受“新古典学派”“新古典经济学”这些固定含义的用语来称马歇尔、庇古等人和他们的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无论在理论方面或政策方面,都支配着主流学术界。凯恩斯本人也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凯恩斯经济学批判了新古典经济学里面的就业理论,继承了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学、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学、孟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的学说和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学说。
9. 急求!凯恩斯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伊法则相对,后者认为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试图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努力成了凯恩斯《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家试图找他他们思想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例如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基础。二战以后,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学派。 历史背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对当时感受到占支配地位的假设和理论越来越受到冲击的思想家,作家和艺术家之一。当物理学开始质疑绝对时间的必要性,作家们开始质疑叙事结构,作曲家开始质疑调性的和谐是否必须的时候,凯恩斯开始质疑当时经济学上的两大支柱:首先是货币是否必须要有一个牢固的基础,一般用的是金本位,其次就是萨伊法则所认定的,如果需求减少,则供给或者价格也会相应减少,从而重新达到平衡。 凯恩斯自己与伦敦的布卢姆茨伯里区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陶醉于改变人们思想的氛围。正是这一经历和凡尔赛条约的签订使他最终决定与传统理论决裂。1920年他写出了《和平的经济后果》这篇文章,文中他不光阐述了他认为的凡尔赛条约的整体经济后果,而且确立了他作为一个有可以影响国家决策的实际从政经验的经济学家的地位。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国家权力和整体经济趋势的效果的文章,发展了货币政策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参照物的理论,他越来越相信经济系统不会自动地沿着一个曲线即经济学叫所谓的最优生产水平前进。可是他既没有找到证据,也没有找到一个形式来表达这些思想。 30年代晚期,全球化的经济系统开始冲击英国——当时居于中心地位的国家。为了利用竞争优势,英国按照自由贸易政策,从其它地方进口食品和其他低价值商品,并用节约出来的劳动制造高价值的商品用于出口。这一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使英国达到了帝国的颠峰,并控制了包括印度、埃及和广阔的殖民地以及其经济和军事上不同英国的盟国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随着德国经济的崩溃和超通货膨胀的来临以及后来被称为大萧条的全球生产衰退的到来,对金本位,经济自动调整的特性以及以生产带动经济的模式的批评开始浮出水面。数十个不同的学派争奇斗艳。凯恩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传播着一个简单的观点:大萧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三十年代的时候在生产和投资领域有一股投机的风潮——当时的工厂和运输网络远远超出了当时个人的支付能力。对“需求不足”的重视和他创造的允许政府能够调控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的形式使当时的众多年轻经济学家接受他的理论和方法。 也有众多的经济学家反对他的理论,认为导致萧条的根源不是需求的缺乏,而是对商业的信心;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削减政府开支,从而恢复对重返金本位的信心。 凯恩斯的理论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根据古典主义经济理论——《通论》以前实践中常用的说法——需求不足只是衰退和经济混乱的症状而不是原因,因而在一个正常运行的市场中是不会出现的。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个经济体系中达到充分就业的关键是两点:一是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价格的不断变动反过来导致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二是这个系统创造的新的财富可能会被保存起来用于将来消费或者用于投资将来的生产,同样有一个供求机制决定着这个选择。存款的利息率遵循同价格一样的机制,即它是货币的价格。 即使是在“大萧条”最严重的年份,这一理论仍然把经济的崩溃解释为缺乏有力的刺激生产的机制。所以合适的办法是将劳动的价格降低到维持生存的水平,导致价格下降,从而购买力(就业)就会回升。没有作为工资付出的资金将会转化为投资,也许是在其它的产业。关闭工厂和解雇工人也是必须采取的办法。其它关键的政策措施就是平衡国家预算,或者通过增加税率,或者通过削减财政支出
10. 新凯恩斯主义的历史背景
为答复本世纪70年代所谓“凯恩斯主义理论危机”, 80年代一个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新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西方学术界出现了, 便产生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70年代兴起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学者们认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理论上是不恰当的,他们断言,宏观经济学必须建立在厂商微观经济的基础上;他们主张,应当用建立在市场始终出清和经济行为者始终实现最优化的假定基础之上的宏观经济理论来取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已寿终正寝了!事实上,这种诊断是极大地夸张。早在70年代后期,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 Fischer)、 埃德蒙·费尔普斯(Edmund Phelps)、约翰·泰勒(John Taylor)就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建立基础。费希尔发表了《长期合同、理性预期和最佳货币供应规则》一文(载《政治经济学杂志》1977年2月号), 费尔普斯和泰勒发表了《在理性预期下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力量》一文(载《政治经济学杂志》1977年2月号)。他们吸收了理性预期假设。80年代,美国一批中青年经济学者致力于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要组成部分提供严密的微观经济基础。因为工资和价格粘性往往被视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题,所以他们努力的目的在于更多表明这些粘性如何由工资和价格确定的微观经济学而引起的。即是,他们试图建立工资和价格粘性的微观经济基础。
80年代以来, 就形成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New—Keynesian Economics),以与其对立的研究方法, 即新古典宏观经济学(New—Classical Macroeconomics)相并立。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亦称为新凯恩斯主义,它以“neo”表明“新”的意义,因此, 是对旧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新古典综合”(neoclassical synthesis),现在,标名“新凯恩斯主义的”,英文原文为“new—Keynesian”,此词是迈克尔·帕金(Michael Parkin)所创造的,他于1984年出版的《宏观经济学》一书,始创“新凯恩斯理论”(new—Keynesian theory )这个术语,而未用“新凯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在一篇学术论文中最先使用“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这一称号的, 是劳伦斯·鲍尔 (LawrenceBall)、格雷戈里·曼奎(N.Gregory Mankiw)和戴维·罗默(DavidRomer)。他们于1988年发表了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产出量—通货膨胀交替关系》(载《布鲁金斯经济论文集》1988年第一期)。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者主要的还有奥利维尔·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JosephStiglitz)、 本·伯南克(BenBernank)等。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并非关于人们实际生活世界的理论。它的研究方法实质上是真正未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一种数学上的构思。对比而言,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决未想成为一种抽象的理论,而是要成为解决起初世界问题的实际政策模式。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上是凌乱的,他们认为,经济理论应当切合于真实世界、真实世界的制度和现实行为。因此,必然发生凯恩斯主义复兴。正如阿兰·布林德(Alan Blinder)说道:“宏观经济学已处于另一次革命之中,这次革命等于凯恩斯主义的再现,但是具有更加严密的理论风格。”(注:以上论述, 参见:曼奎和罗默主编:《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第一卷,1991年英文版)第1页。戈登著:《什么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经济学文献杂志》1990年9月号第1115页。布林德:《凯恩斯主义复兴》《挑战》1992年9—10月号,第18页、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