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经济学原理答案高鸿业

经济学原理答案高鸿业

发布时间:2021-02-26 07:44:42

A. 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pdf的

大学学习资料免费下载网 有 这个答案

在 经济学/贸易学/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 版块

标题: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习题详解/课后答案(电子书+纸质书)

另外,还有很多这个版本的学习资料可以免费下载: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教学视频/教学录像(电子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微观部分-课件全集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宏观部分-课件全集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笔记(电子版+纸质版)
...

下载不用积分

B. 请问,哪有微观经济学(高鸿业著)的答案

微观经济学复习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备注:本参考答案仅仅包括选择题和计算题。而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在书上大部分可以找到答案,所以没有给出参考答案,请同学们对照课本。部分思考题没有标准或参考答案,需要同学们自己思考。

第二章
2、选择题
(1)4 (2)3 (3)2 (4)2 (5)3 (6)2
3、(1)根据公式Qd=Qs ,可得 PE=6,QE=20
(2)PE=7,QE=25
(3)PE=5.5,QE=22.5
(4)1为静态分析,2、3为比较静态分析,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如下:
从数学模型的角度, 联系:二者都是根据外生变量求内生变量,且都不考虑时间因素;
区别:静态分析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求内生变量;
P 比较静态分析是根据变化了的外生变量求内生变量。
从均衡的角度, 联系:都是考虑均衡状态的特征(数值);
区别:静态分析是考察既定条件下个变量达到均衡是的特征;
比较静态分析是比较新旧均衡点的分析方法。

P

(1) (2) Q (3)

4、(1)根据公式,弧ed=-(100-300)/200÷(4-2)/3=1.5
(2)根据公式,点ed=-(-100)×2/300=2/3
(3)相同。
如图:ed=OC/CB=2/3

5、(1)根据弧弹性的计算公式,有弧Es=(7-3)/5÷(5-3)/4=8/5
(2)点供给弹性为:Es=2×4/5=8/5
(3)相同(图略)

第三章
2、(1)2 (2)3 (3)1 (4)2 (5)3 (6)2
5、均衡时:MRS12=MU1/MU2=P1/P2=1/4
肯德鸡对衬衫的替代率为1/4
6、(1)I=P1X1=60
(2)预算线的斜率=-P1/P2=-2/3,得P2=3
(3)根据I=P1X1+P2X2,预算线的方程为2X1+3X2=60
(4)预算线的斜率=-P1/P2=-2/3,
(5)MRS12=MU1/MU2=P1/P2=2/3
7、(1)均衡条件:MU1/MU2=P1/P2 3X22/6X1X2 = 20/30 (1)
20X1+30X2=540 (2)
由(1)、(2)式的方程组,可以得到X1=9,X2=12

(2)U=3X1X22=3888
8、(1)A消费者的需求表为:
P 5 4 3 2 1 0
QAd 0 4 8 12 16 20
B消费者的需求表为:
P 6 5 4 3 2 1 0
QBd 0 5 10 15 20 25 30
市场的需求表为:
P 6 5 4 3 2 1 0
Qd 0 5 14 23 32 41 50
(2)图略。

第四章
2 (1)
可变要素的数量 可变要素的总产量 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 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
1 2 2 2
2 12 6 10
3 24 8 12
4 48 12 24
5 60 12 12
6 66 11 6
7 70 10 4
8 70 8.75 0
9 63 7 -7
(2)是。从第五单位可变要素投入开始。

9、解:(1) ,
时,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可以实现产量最大。代入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有L=K
等成本线为 ,得到K=1000,L=1000,Q=1000。
(2)在产量既定的情况下,成本最小的条件与前面相同。由上面的L=K代入生产函数,可以得到K=800,L=800,C=2400

第五章
2、选择题
(1)2 (2)3 (3)3 (4)2 (5)4 (6)1 (7)1 (8)1

3、(1)
短期生产的产量表
L 1 2 3 4 5 6 7
TPL 10 30 70 100 120 130 135
APL 10 15 70/3 25 24 130/6 135/7
MPL 10 20 40 30 20 10 5

(2)图略

(3)
短期生产的成本表
L Q TVC=w*L AVC=w/APL MC=w/MPL
1 10 200 20 20
2 30 400 200/15 10
3 70 600 60/7 5
4 100 800 8 20/3
5 120 1000 100/12 10
6 130 1200 120/13 20
7 135 1400 1400/135 40
(4)\(5)略。

5、(1)可变成本部分为VC=Q3-10Q2+17Q;不变成本部分为66
TVC(Q)= Q3-10Q2+17Q
AC(Q)= Q2-10Q+17+66/Q
AVC(Q)= Q2-10Q+17
AFC(Q)= AVC(Q)
MC(Q)=3Q2-20Q+17

6、AVC(Q)= 0.04Q2-0.8Q+10
令上述函数的一阶导数为零,可以得到0.08Q-0.8=0,Q=10
AVC(10)=0.04*102-0.8*10+10=6
或者MC=AVC时,AVC 最小,有0.04Q2-0.8Q+10=0.12Q2-1.6Q+10
得到Q=10,结果一样。

第六章
2、(1)2 (2)4 (3)2 (4)4 (5)3 (6)4 (7)4
9、(1)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SMC=MR,而MR=P,
SMC=0.3Q2-4Q+15,代入上面的利润最大化条件,得到0.3Q2-4Q+15=55
求解上面的方程,可以得到Q1=-20/3和Q2=20,由于产量为非负,所以均衡产量QE=20。
π=TR-TC=55*20-(0.1*203-2*202+15*20+10)=790
(2)停产点:亏损(-π)=FC=10
??在停止营业点有?P =MC=AVC
即0.3Q2-4Q+15=0.1Q2-2Q+15
解上面的方程,可以得到Q=10或Q=0,
由于Q=0是不生产的条件,因此停止营业点的产量为Q=10
代入P=0.1*102-2*10+15=5
(3)P=0.3Q2-4Q+15 (Q≥10)

??、(?)根据题意,LMC=3Q2-24Q+40,?P??MR=LMC=100,得Q=10,或Q=-2
由于产量不能为负数,所以厂商实现的产量Q=10
LAC=LTC/Q=Q2-12Q+40=2O,π=TR-TC=100*10-20*10=800
(2)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LAC=LMC,得
Q2-12Q+40=3Q2-24Q+40,求解方程得到Q=6或Q=0
因此长期均衡时,单个厂商的产量Q=6,
P= LMC=3Q2-24Q+40=4
(3)有需求函数可得到,在供需均衡时,由于价格为P=4,
所以行业的需求量Qd=660-15*4=600
厂商的数量N=行业需求量/单个厂商的产量=600/6=100

11、(1)D=LS,即5500+300P=8000-200P,得P?=5,Q?=7000
(2)D’=LS, 即5500+300P=10000-200P得P?=9, Q?=8000
(3)其他条件不变,当D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上升与均衡量增加
12、(1)D=SS,即6300-400P=3000+150P,得P?=6,Q?=3900
(2)若市场均衡,则厂商一定也达到长期均衡,二者的均衡价格相同。
厂商均衡时,P=MinLAC,得P=6
因此,市场均衡。
行业内厂商数量为:N=3900/50=78
(3)D’=SS’,得Q?=5600,P?=6
(4)市场长期均衡,N=112
(5)该行业为成本不变行业(产量增加时,产品价格不变)
(6)112-78=24

第七章
2、(1)2 (2)4 (3)1 (4)3
11、短期均衡条件:MR=SMC
MR=TR’=(P·Q)’=150-6.5Q,SMC=STC’=0.3Q2-12Q+140
得Q=20或者Q=-5/3
由于产量不能为负数,所以均衡产量为Q=20
P=150-3.25*20=85

第八章
7、厂商利润最大:要素的边际收益=要素的边际成本
即:VMP=W, VMP=MQ·P,MQ=dQ/dL=-0.03L2+2L+36
代入可以得到:0.1*(-0.03L2+2L+36)=4.8
得L=60或者L=20/3
当L=60小时的时候,AQ=-0.01*602+60+36=60
当L=20/3小时的时候,AQ=-0.01*(20/3)2+20/3+36=42
由于L=60小时的时候,具有更大的平均产量,因此,雇佣60个小时的劳动。
(可以验证,当L=60, 利润=72美元,当L=20/3小时,利润=-4美元)
或者,计算 ,当L=20/3时,>0,当L=60时,<0,即L=60时有极大值。

第九章
8、(a)DL=SL,100W=60000-100W,得W=300(美元)
(b)S’=100(W-10)
DL=SL’100(W-10)=60000-100W,得W=305(美元)
(c)由厂商和工人共同支付
厂商:征税前,按300美元支付工资 多支付5美元
征税后,按305美元支付工资
工人:征税前,可得300美元工资
征税后,可得 305美元工资,但要支付10美元的税, 少了5$
实际得295$
(d)劳动的供给为100*(305-10)=29500
TAX=29500*10=295000(美元)
9、准租金=TR-VC=100*10-100*5=500(元)
经济利润=TR-TC=准租金-固定成本=500-100*4=100(元)

第十一章
7、A?8、D 9、D

第十二章
7、B?8、B 9、A 10、B
11、解:MC=2X MR=2*10=20
MC=MR X=10(只)
2005-10-11 10:22 往事随风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3-9章)
第三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

C. 求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六版教材的课后题答案,在线等!

http://wenku..com/view/101a8ccaa1c7aa00b52acb6e.html 题目都是一样的没改

D. 求高鸿业《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全版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有大量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语言比较通俗易懂。包括了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或者典型的内容。相比而言,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内容庞杂得多,许多现在不怎么用的内容也也可以在里面找到,有小网络的味道。比如关于基数效用理论的详细讨论。关于这些内容有没有用不好说,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有些内容现在很少在主流经济学教材进行讨论了,但知道也无妨,可以扩展思维。还有就是高鸿业的书语言高度精炼概括,难听点说是干巴巴的。几乎没有例子。最后一章也是抄袭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不过人家既然是编著,这样做可能不算抄袭吧。?如果考试要考高鸿业的,没办法,只能老老实实地看了,毕竟两本书差别很是蛮大的,内容上,体系安排上。相比而言,高的书比较传统。

E. 谁有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答案,第四版的,跪求。。。。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1、解答: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物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解答:社会保险税实质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的。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 ,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 PI。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3、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举例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计入乙国的有净出口 – 2万美元;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0。如果这两个国家并成一个国家,两国贸易变成两个地区的贸易。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相反,乙地区出售给甲地区800套服装,从收入看,乙地区增加8万美元;从支出看,甲地区增加8万美元。由于,甲乙两地是一个国家,因此该国共收入18万美元,而投资加消费的支出也是18万美元,因此,无论从收入还是从支出看,计入GDP的价值都是18万美元。
4、解答:(1)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2)开矿阶段生产10 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 – 10 = 30万美元,两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3)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5 + 5 = 12.5万美元,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0 - 7.5) + (30 - 5) = 27.5 万美元
用收入法共计得的GDP为12.5 + 27.5 = 40 万美元。
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殖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
5、解答: (1)1998年名义GDP = 100×10 + 200×1 + 500×0.5 = 1450美元
(2)1999年名义GDP=110×10 + 200×1.5 + 450×1 = 1850美元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实际GDP=1450美元,1999年的实际GDP= 110×10 + 200×1+ 450×0.5 = 1525 美元.这两年的实际GDP变化百分比=(1525 - 1450) / 1450 = 5.17%
(4)以1999年为基期,1999年实际GDP= 1850美元,1998年实际GDP= 100×10 + 200×1.5 +500×1 = 1800美元,这两年实际GDP变化百分比=(1850 - 1800)/1800 = 2.78 %
(5)GDP的变动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变动,一是物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只说出了后一个因素,所以是不完整的.
(6)用1998年作为基期,1998年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450/1450=100%,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1850/1525=121.31%
6、解答:(1)A的价值增加为5000–3000 = 2000美元
B的价值增加为500–200 =300美元
C的价值增加为6000–2000 = 4000美元
合计的价值增加为2000 + 300 + 4000 = 6300美元
(2)最终产品价值为2800 + 500 + 3000 = 6300美元
式中2800,500,3000分别为A,B,C卖给消费者的最终产品
(3)国民收入为6300 – 500 = 5800美元
7、解答:(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800–300 = 500 亿美元,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800–500 = 4300亿美元。
(2)从GDP=c + i + g + nx 中可知 nx =GDP–c–i–g ,因此,净出口 nx = 4800– 3000–800–960 = 40 亿美元.
(3)用BS代表政府预算赢余,T代表净税收既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 ,从而有 T = BS + g = 30 + 960 = 990亿美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则有yD=NNP–T = 4300–990 = 3310亿美元.
(5)个人储蓄S=yD–C= 3310–3000 = 310亿美元.
8、解答:(1)用S表示储蓄,用yD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则S = yD–c = 4100–3800 = 300亿元
(2)用i代表投资,用Sp ,Sg ,Sr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为Sg = t–g = BS,在这里,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代表政府支出,BS代表预算盈余,在本题中,Sg=BS=-200亿元
Sr 表示外国部门的储蓄,则外国的出口减去进口,对本国来说,则是进口减去出口,在本题中为100,因此i = Sp + Sg + Sr = 300 + (- 200) + 100 = 200亿元
(3)从GDP=c + i+ g + (x - m)中可知,政府支出g = 5000–3800–200 - ( - 100 ) = 1100亿元
9、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则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这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 + S)和总需求(C + I)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守储蓄和投资的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通货膨胀,既是否均衡。但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企业想要有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这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实际发生的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
和。将和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
现在假设P由下降到。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点。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和。对应于上图的点,又可在下图中找到。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于是有许多P与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中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相反方向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下方倾斜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2、解答: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的,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调控宏观经济,所以称为需求管理政策。

3、解答:总供给曲线描述国民收入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推导而得到。资本存量一定时,国民收入水平碎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所以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于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理论。

4、解答:总供给曲线的理论主要由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理论来反映的。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经济学家对工资和价格的变化和调整速度的看法是分歧的。
古典总供给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运行没有阻力,在工资和价格可以灵活变动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得以出清,使经济的就业总能维持充分就业状态,从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的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或潜在产量水平上。因此,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古典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
凯恩斯的总供给理论认为,在短期,一些价格是粘性的,从而不能根据需求的变动而调整。由于工资和价格粘性,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是一条水平线,表明经济中的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作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基础的思想是,作为工资和价格粘性的结果,劳动力市场不能总维持在充分就业状态,由于存在失业,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所需劳动。因而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认为是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古典的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分别代表着劳动力市场的两种极端的说法。在现实中工资和价格的调整经常介于两者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以价格为纵坐标,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这即为常规的总需求曲线。
总之,针对总量劳动市场关于工资和价格的不同假设,宏观经济学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总供给曲线。

5、解答 :宏观经济学在用总需求—总供给说明经济中的萧条,高涨和滞涨时,主要是通过说明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来完成的。如图1—63所示。
从图1—63可以看到,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AD是总需求曲线,使短期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和短期供给曲线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二者都处于很低的水平,第一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第二种情况是,当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从AD向右移动到时,短期总供给曲线和新的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价格水平为,二者都处于很高的水平,第二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
现在假定短期供给曲线由于供给冲击(如石油价格和工资等提高)而向左移动,但总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短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可以用图1—64表示。
在图1—64中,AD是总需求曲线,是短期总供给曲线,两者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价格水平为P。现在由于出现供给冲击,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到,总需求曲线和新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价格水平为,这个产量低于原来的产量,而价格水平却高于原来的价格水平,这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滞涨状态,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6、解答:二者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主要说明单个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主要说明总体经济的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决定。二者在图形上都用两条曲线来表示,在价格为纵坐标,数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向右下方倾斜的为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延伸的为供给曲线。
但二者在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其一,两模型涉及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是微观领域的事物,而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是宏观领域的事物。其二,各自的理论基础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中的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是消费者行为理论,而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它们均属于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而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劳动市场理论和总量生产函数,它们均属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其三,各自的功能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在说明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的同时,还可以来说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移动对价格和商品数量的影响,充其量这一模型只解释微观市场的一些现象和结果。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在说明价格和产出决定的同时,可以用来解释宏观经济的波动现象,还可以用来说明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结果。

7、解答:(1)由得;
2000 + P = 2400 - P
于是 P=200, =2200
即得供求均衡点。
(2)向左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

于是,由有:
2000 + P = 2160 – P
P=80 , =2080
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3)向右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

于是,由有:
2000 + P = 2640 – P
P=320 , =2320
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
(4)向左平移10%后的总供给方程为:

于是,由有:
1800 + P = 2400 – P
P=300 , =2100
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滞涨状态。
(5)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属于常规型。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1、 解答:一般来说,结构性失业比摩擦性失业更严重。因为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摩擦性失业的失业者都可以胜任可能获得的工作,增强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增加就业信息,协助劳动者搬家等都有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而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是劳动力失衡造成的失业,一些部门需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乏到这些部门和岗位就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更严重一些。
2、 解答:不能。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所以充分就业不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的工作。
3、 解答:自然失业率就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通常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是决定自然失业率及引起自然失业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1)劳动者结构的变化。一般来说,青年与妇女的失业率高,而这些人在劳动总数中所占比重的上升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2)政府政策的影响。如失业救济制度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这就增加了自然失业中的“寻业的失业”;最低工资法使企业尽量少雇佣人,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人,同时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3)技术进步因素。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不断提高,必然要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较多失业。同时,技术进步使一些文化技术水平低的工人不能适应新的工作而被淘汰出来。(4)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如劳动信息的完整与迅速性,职业介绍与指导的完善与否,都会影响自然失业率的变化。(5)劳动市场或行业差别性的增大会提高自然失业率。厂商、行业和地区会兴起和衰落,而劳动者和厂商需要时间来与之适应和配合。这些无疑会引起劳动者的大量流动,增加结构性失业。
4、 货币主义者认为,在工资谈判中,工人们关心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货币工资。当货币膨胀率不太高,工人还没有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候,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就被称为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人们发现他们的实际工资随物价的上涨而下降,就会要求雇主相应地增加货币工资,以补偿通货膨胀给自己造成的损失。由于工人不断的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使换取一定失业率的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一条条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上方移动,最终演变成为一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就是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由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不断运动形成的。
5
7、解答:1985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同理可得:
1987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为
1987年的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 预期通货膨胀率=6% -3.015%=2.985%
8、解答:(1)劳动力人数 = 就业人数 + 失业人数 = 1.2 + 0.1 = 1.3亿

9、解答:(1)自然失业率为6%;
(2)为使通货膨胀减少5%,必须有16%的周期失业。
10、解答:总供给曲线揭示的是总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揭示的是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替换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虽然表面上所揭示的关系不同,但在本质上都表示同样的宏观经济思想,仅仅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由菲利普斯曲线推导出总供给曲线。

第二十章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1、解答:每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都可能产生经常帐户的顺差和逆差,以及资本帐户的顺差和逆差。当然,这两个项目也可能出现平衡,但这种情况大多是偶然的。
将净出口和净资本流出的差额称为国际收支差额,并用BP表示,即:
国际收支差额=净出口 – 净资本流出
或者BP = nx - F
按照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一国国际手指平衡也称外部平衡,是指一国国际手指差额为零,即BP=0。对于国际收支平衡还可以通过下述方式理解:个人和企业必须为其在国外的购买而支付。如果一个人的花费大于他个人的收入,他的赤字需要通过出售资产或借款来支持。与此相类似,如果一个国家发生了经常帐户赤字,即国外的花费比它从国外得到的收入多,那么这一赤字就需要通过向国外出售资产或从国外借款来支持。而这种资产出售或借款意味着该国出现了资产盈余。因此,任何经常帐户赤字要由相应的资本流入来抵消。如果国际收支差额为正,即BP > 0,则称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也称国际收支盈余,如果国际收支差额为负,即BP < 0,则称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也称国际收支赤字。

2、解答:
(1)汇率也像商品的价格一样,是由外汇的供给和对外汇的需求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均衡汇率处于外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
(2)如果外汇的供给发生变化,则均衡汇率就会发生变化,并按照新的供给达到先的平衡。从一般意义上说,影响外汇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和外汇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都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在现实中,经常提到的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主要有进出口、投资或借贷,外汇投资等。

3、解答:考虑如下的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模型:

为常数,b为边际消费倾向,为边际进口倾向。

所以
4、解答:假定国内经济已经实现平衡,也就是在下面的图1—68中,国内经济已处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A,但A点却并不在BP曲线上。
这时内部均衡由IS曲线和LM曲线A决定,这时收入为y1,利率为r1。但A点位于BP曲线的下方,因而存在着外部失衡,更确切地说,存在着国际收支逆差。这意味着,在该时期从在本国经济中购买商品和劳务,或在外国获得资产而需要支付的外汇量,结果引起该国外外汇总量的减少,造成外汇的短缺。在浮动汇率制下,这意味着本国汇率贬值或汇率提高,伴随着汇率提高,IS曲线和BP曲线向右方移动,例如从IS1和BP1移动到IS2和BP2,如图1—68所示,由于这两种移动,经济的均衡点最终变为B点,相应的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在B点处,存在着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简言之,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逆差的调整是通过BP曲线和IS曲线的移动来实现的。

F. 求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六版教材的课后题答案,在线等!拜托🙏🙏🙏

你去买本教材辅导吧。。。太多了没法给你。

G. 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的答案

微观经济学复习与思考题
参考答案

备注:本参考答案仅仅包括选择题和计算题。而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在书上大部分可以找到答案,所以没有给出参考答案,请同学们对照课本。部分思考题没有标准或参考答案,需要同学们自己思考。

第二章
2、选择题
(1)4 (2)3 (3)2 (4)2 (5)3 (6)2
3、(1)根据公式Qd=Qs ,可得 PE=6,QE=20
(2)PE=7,QE=25
(3)PE=5.5,QE=22.5
(4)1为静态分析,2、3为比较静态分析,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如下:
从数学模型的角度, 联系:二者都是根据外生变量求内生变量,且都不考虑时间因素;
区别:静态分析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求内生变量;
P 比较静态分析是根据变化了的外生变量求内生变量。
从均衡的角度, 联系:都是考虑均衡状态的特征(数值);
区别:静态分析是考察既定条件下个变量达到均衡是的特征;
比较静态分析是比较新旧均衡点的分析方法。

P

(1) (2) Q (3)

4、(1)根据公式,弧Ed=-(100-300)/200÷(4-2)/3=1.5
(2)根据公式,点Ed=-(-100)×2/300=2/3
(3)相同。
如图:Ed=OC/CB=2/3

5、(1)根据弧弹性的计算公式,有弧Es=(7-3)/5÷(5-3)/4=8/5
(2)点供给弹性为:Es=2×4/5=8/5
(3)相同(图略)

第三章
2、(1)2 (2)3 (3)1 (4)2 (5)3 (6)2
5、均衡时:MRS12=MU1/MU2=P1/P2=1/4
肯德鸡对衬衫的替代率为1/4
6、(1)I=P1X1=60
(2)预算线的斜率=-P1/P2=-2/3,得P2=3
(3)根据I=P1X1+P2X2,预算线的方程为2X1+3X2=60
(4)预算线的斜率=-P1/P2=-2/3,
(5)MRS12=MU1/MU2=P1/P2=2/3
7、(1)均衡条件:MU1/MU2=P1/P2 3X22/6X1X2 = 20/30 (1)
20X1+30X2=540 (2)
由(1)、(2)式的方程组,可以得到X1=9,X2=12

(2)U=3X1X22=3888
8、(1)A消费者的需求表为:
P 5 4 3 2 1 0
QAd 0 4 8 12 16 20
B消费者的需求表为:
P 6 5 4 3 2 1 0
QBd 0 5 10 15 20 25 30
市场的需求表为:
P 6 5 4 3 2 1 0
Qd 0 5 14 23 32 41 50
(2)图略。

第四章
2 (1)
可变要素的数量 可变要素的总产量 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 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
1 2 2 2
2 12 6 10
3 24 8 12
4 48 12 24
5 60 12 12
6 66 11 6
7 70 10 4
8 70 8.75 0
9 63 7 -7
(2)是。从第五单位可变要素投入开始。

9、解:(1) ,
时,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可以实现产量最大。代入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有L=K
等成本线为 ,得到K=1000,L=1000,Q=1000。
(2)在产量既定的情况下,成本最小的条件与前面相同。由上面的L=K代入生产函数,可以得到K=800,L=800,C=2400

第五章
2、选择题
(1)2 (2)3 (3)3 (4)2 (5)4 (6)1 (7)1 (8)1

3、(1)
短期生产的产量表
L 1 2 3 4 5 6 7
TPL 10 30 70 100 120 130 135
APL 10 15 70/3 25 24 130/6 135/7
MPL 10 20 40 30 20 10 5

(2)图略

(3)
短期生产的成本表
L Q TVC=w*L AVC=w/APL MC=w/MPL
1 10 200 20 20
2 30 400 200/15 10
3 70 600 60/7 5
4 100 800 8 20/3
5 120 1000 100/12 10
6 130 1200 120/13 20
7 135 1400 1400/135 40
(4)\(5)略。

5、(1)可变成本部分为VC=Q3-10Q2+17Q;不变成本部分为66
TVC(Q)= Q3-10Q2+17Q
AC(Q)= Q2-10Q+17+66/Q
AVC(Q)= Q2-10Q+17
AFC(Q)= AVC(Q)
MC(Q)=3Q2-20Q+17

6、AVC(Q)= 0.04Q2-0.8Q+10
令上述函数的一阶导数为零,可以得到0.08Q-0.8=0,Q=10
AVC(10)=0.04*102-0.8*10+10=6
或者MC=AVC时,AVC 最小,有0.04Q2-0.8Q+10=0.12Q2-1.6Q+10
得到Q=10,结果一样。

第六章
2、(1)2 (2)4 (3)2 (4)4 (5)3 (6)4 (7)4
9、(1)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SMC=MR,而MR=P,
SMC=0.3Q2-4Q+15,代入上面的利润最大化条件,得到0.3Q2-4Q+15=55
求解上面的方程,可以得到Q1=-20/3和Q2=20,由于产量为非负,所以均衡产量QE=20。
π=TR-TC=55*20-(0.1*203-2*202+15*20+10)=790
(2)停产点:亏损(-π)=FC=10
在停止营业点有P =MC=AVC
即0.3Q2-4Q+15=0.1Q2-2Q+15
解上面的方程,可以得到Q=10或Q=0,
由于Q=0是不生产的条件,因此停止营业点的产量为Q=10
代入P=0.1*102-2*10+15=5
(3)P=0.3Q2-4Q+15 (Q≥10)

、()根据题意,LMC=3Q2-24Q+40,PMR=LMC=100,得Q=10,或Q=-2
由于产量不能为负数,所以厂商实现的产量Q=10
LAC=LTC/Q=Q2-12Q+40=2O,π=TR-TC=100*10-20*10=800
(2)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P=LAC=LMC,得
Q2-12Q+40=3Q2-24Q+40,求解方程得到Q=6或Q=0
因此长期均衡时,单个厂商的产量Q=6,
P= LMC=3Q2-24Q+40=4
(3)有需求函数可得到,在供需均衡时,由于价格为P=4,
所以行业的需求量Qd=660-15*4=600
厂商的数量N=行业需求量/单个厂商的产量=600/6=100

11、(1)D=LS,即5500+300P=8000-200P,得P=5,Q=7000
(2)D’=LS, 即5500+300P=10000-200P得P=9, Q=8000
(3)其他条件不变,当D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上升与均衡量增加
12、(1)D=SS,即6300-400P=3000+150P,得P=6,Q=3900
(2)若市场均衡,则厂商一定也达到长期均衡,二者的均衡价格相同。
厂商均衡时,P=MinLAC,得P=6
因此,市场均衡。
行业内厂商数量为:N=3900/50=78
(3)D’=SS’,得Q=5600,P=6
(4)市场长期均衡,N=112
(5)该行业为成本不变行业(产量增加时,产品价格不变)
(6)112-78=24

第七章
2、(1)2 (2)4 (3)1 (4)3
11、短期均衡条件:MR=SMC
MR=TR’=(P•Q)’=150-6.5Q,SMC=STC’=0.3Q2-12Q+140
得Q=20或者Q=-5/3
由于产量不能为负数,所以均衡产量为Q=20
P=150-3.25*20=85

第八章
7、厂商利润最大:要素的边际收益=要素的边际成本
即:VMP=W, VMP=MQ•P,MQ=dQ/dL=-0.03L2+2L+36
代入可以得到:0.1*(-0.03L2+2L+36)=4.8
得L=60或者L=20/3
当L=60小时的时候,AQ=-0.01*602+60+36=60
当L=20/3小时的时候,AQ=-0.01*(20/3)2+20/3+36=42
由于L=60小时的时候,具有更大的平均产量,因此,雇佣60个小时的劳动。
(可以验证,当L=60, 利润=72美元,当L=20/3小时,利润=-4美元)
或者,计算 ,当L=20/3时,>0,当L=60时,<0,即L=60时有极大值。

第九章
8、(a)DL=SL,100W=60000-100W,得W=300(美元)
(b)S’=100(W-10)
DL=SL’100(W-10)=60000-100W,得W=305(美元)
(c)由厂商和工人共同支付
厂商:征税前,按300美元支付工资 多支付5美元
征税后,按305美元支付工资
工人:征税前,可得300美元工资
征税后,可得 305美元工资,但要支付10美元的税, 少了5$
实际得295$
(d)劳动的供给为100*(305-10)=29500
TAX=29500*10=295000(美元)
9、准租金=TR-VC=100*10-100*5=500(元)
经济利润=TR-TC=准租金-固定成本=500-100*4=100(元)

第十一章
7、A8、D 9、D

第十二章
7、B8、B 9、A 10、B
11、解:MC=2X MR=2*10=20
MC=MR X=10(只)

阅读全文

与经济学原理答案高鸿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