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mp经济学

mp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0-11-25 22:52:33

❶ 微观经济学里ap,mp,tp哪个下降速度最快

微观经济学里ap,mp,tp哪个下降速度最快?切

❷ 微观经济学 生产论 知道tp,怎么计算mp求大神,比如这道题

因为题目中的单位都是一个一个增加的,所以你用后一个TP减去前一个TP就可以了。
例如Q=2,MP=30-10=20;Q=4,MP=100-70=30

❸ 经济学问题:假设需求函数为Q=MP^-N,其中M表示收入,P表示商品价格,N(N>0)为常数。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设需求函数为Q = f(P),那么 点弹性= dln(Q) / dln(P) =设 dQ/dP * P/Q . 你这里需求函数是Q = MP^(-N)吧? 所以两边取内对数,有 ln(Q) = ln(M) - Nln(P) 于是 点弹性容= dln(Q) / dln(P) = -N,这就是所 谓常点弹性需求函数,所有关于价格是指 数函数的需求函数都是常点弹性需求函数 . 对于收入点弹性,一样的,由于dln(Q) /dln(M) = 1,所以收入需求点弹性为1. 注 意以上进行d的运算,实质都是在求偏导

❹ 西方经济学中厂商要素的使用选择一种是w=vmp=mp*p,还有一种是mfc=mr*mp,怎么...

MFC定义是边际要素成本
W是劳动的价格 完全竞争市场下 W=MFC
和MR=MC的道理一样,厂商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会使最后增加使用的那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收益等于为使用他所支付的成本,既MRP=MFC
其实通过数学方法可以推导出W=VMP=MFC=MRP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 他们与需求曲线重合 是一条线

❺ 经济学中为什么MC=W/MP

MRP是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VMP是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也就是说边际产品按照现价出售,企业可以获得收入增加量MP是边际产量;P是产量MC是边际成本W就是工资MP边际产量。

❻ 经济学中ap和mp最大值可以相等吗

当MP>AP时,AP曲线上升;当MP<AP时,AP曲线下降,MP自上而下穿过AP曲线的最高点;当MP=AP时,AP最大。

❼ MP的在经济学中

MP (marginal proct) 表示的是边际产量
MP (Multiple Processor) 表示的是多处理器

❽ TP AP MP,TC AC MC,TFC TVC,AVC AFC,MFC MVC,STC SAC SMC,LTC LAC SMC在西方经济学中分别代表些

T- total 总的; A-average 平均 ; M-margin 边际;
P-proction 产量; C-cost 成本;
F- fixed 固定; V-variable 可变;
S- short 短期; L- long 长期;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
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
边际固定成本,边际可变成本
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
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应该都是 微观经济学 生产函数 那一章的概念

❾ 经济学基础中,两种要素的最优组合条件MP1/P1=MP2/P2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求过程

对于两种生产要素,P1和P2可以认为是要素的使用成本。MP/P可以认为是单位成本回的生产效率。答
那么当均衡时候,也就是最优组合的时候。
两种要素的单位成本的生产效率必须是相等。
原因很简单:
如果不相等,假设MP1/P1大于MP2/P2,那么就以为着,多使用要素1,可以以同样的单位成本,生产更多的产品。厂商会增加要素1的使用,根据要素生产力边际递减规律以及要素使用的越多(对该要素需求增加)会导致要素价格升高,要素1的MP1/P1会变小。直到MP1/P1=MP2/P2。
如果MP1/P1小于MP2/P2,同理可证。
所以最终的均衡即是MP1/P1=MP2/P2

阅读全文

与mp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