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经济学基础】计算题
1 P=10时,Qd=500-5X10=450 Qs=-10+5X10=40
P=15时,Qd=500-5X15=425 Qs=-10+5X15=65
2均衡价格:500-5P=-10+5P→P=51
均衡数量:Q=500-5X51=245
3价雹梁格从10到源纯运15时的需价格弹性回
Ed=-(425-450)/(15-10)X10/450=1/9
满意请裤敏采纳!答
❷ 经济学计算题
1、已知某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C=Q2-80Q+3000,利润最大时的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为70和-1.4,试求厂商的最大利润
解: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条件是:MR=MC
MC=dTC/dQ=2Q-80;
Ed=-(dQ/dP)*P/Q
已知P=70,Ed=-1.4,代入上式得(dQ/dP) /Q=1/50(这个中间结果下一步求MR时会用到)
MR=dTR/dQ=d(P*Q)/dQ,因为P也是关于Q的函数,所以上式是复合函数求导,
即MR=(dP/dQ)*Q+P*(dQ/Q)= (dP/dQ)*Q+P=50+70=120。(用到上面那个中间结果)
令MR=MC,可求出Q=100,此时最大利润=TR-TC=2000
2.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亿元,求均衡收入 消费和储蓄
解:根据Y=C+I,代入得Y=100+0.8Y+50,Y=750
3. 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成本函数LTC=Q3-6Q2+30Q+40,市场需求函数Qd=204-10P, P=66,试求:长期均衡的市场产量和利润
当P=66时,市场需求Qd<0,你确定题目没有抄错吗?
总体思路就是:完全竞争企业均衡条件 MR=MC=P
4. 现有某经济体,消费函数为c=200+0.8y,投资函数为i=300-5r,货币的需求函数为L=0.2y-5r,货币供给m=300,求均衡条件下的产出水平和利率水平
解:商品市场:Y=C+I
Y=200+0.8Y+300-5r,化简得
r=100-Y/25 (IS曲线)
货币市场:Md=Ms,即L=M
0.2Y-5r=300,
r=Y/25-60 (LM曲线)
均衡条件下,IS=LM,联立上述两方程,得Y=2000,r=20
❸ 经济学原理计算题
1、一天Barry理发公司得到400美元理发收拿友亩入。在这一天,其设备折旧价值为50美元。在其余的350美元中,Barry向政府交了30美元的销售税,,作为工资拿回家220美元,留100美元在公司以在未来增加设备。在拿回家的220美元里交了70美元的个人所得税,根据信息计算下列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 (2)国民收入 (3)个人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
2、花揶菜的供求如下:
供给:Q=4P-80
需求:Q=100-2P
(1) 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 计算均衡时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3) 计算总剩余
3、下列图表信息如下:
皮萨 拿铁咖啡
年份 P Q P Q
2005 $10 400 $2.00 1000
2006 $11 500 $2.50 1100
2007 $12 600 $3.00 1200
(1)计算每年的名义GDP
(2)计算每年的真实GDP(2005年为基期年)
(3)计算GDP平减指数
4、利用FC + VC = TC,完成下列表格的数据,并写出计算过程。
Q VC TC AFC AVC ATC MC
0 $50 n/a n/a n/a
1 10 $10 $60.00 $10
2 30 80
3 16.67 20 36.67 30
4 100 150 12.5 37.50
5 150 30
6 210 260 8.33 35 43.33 60
5、CPI篮子消森:{10 磅牛肉, 20 磅鸡肉},在2004年CPI篮子的费用是120 美元,以2004年为基年
(1)计算2005年的CPI
(2)2005年告猛到2006年以CPI计算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牛肉价格 鸡肉价格
2004 $4 $4
2005 $5 $5
2006 $9 $6
❹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
令:货币的边际效用为庆源升R
则:R=MUx/Px=MUy/Py
由题意知MUx=Y MUy=X Px=2 Py=4
所以Y/2=X/4 即X=2Y
另由题意可知2X+4Y=120
由以上两式解得:X=30 Y=15
所以货币的边裂孝际效用R=30/4=7.5
该人的总效用U=XY=30*15=450
该人月收入货币的总效用誉老=120*7.5=900
❺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
(1)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回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答的余额,即500=800-300,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 800-500=4 300(亿美元)。
(2) 从GDP=c+i+g+nx中可知nx=GDP-c-i-g,因此,净出口nx=4 800-3 000-800-960=40(亿美元)。
(3) 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从而有T=BS+g=30+960=990(亿美元)。
(4) 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yd=NNP-T=4 300-990=3 310(亿美元)。
(5) 个人储蓄S=yd-c=3 310-3 000=310(亿美元)。
❻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8.9
解答:8.(1)由第一个市场的需求函数Q1=12-0.1P1可知,该市场燃岩的反需求函数为=120-10Q1,边际收益函数为MR1=120-20Q1.
同理,由第二个市场的需求函数Q2=20-0.4P2可知,该市场的反需求函数为P2=50-2.5Q2,边际收益函数为MR2=50-5Q2.
而且,市场需求卜段绝函数Q=Q1+Q2=(12-0.1P)+(20-0.4P)=32-0.5P,且市场反需求函数为P=64-2Q,市场的边际收益函数为MR=64-4Q.
此外,厂商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MC= .
该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利润最大型姿化的原则可以写为MR1=MR2=MC.
于是:
关于第一个市场:
根据MR1=MC,有:
120-20Q1=2Q+40 即 22Q1+2Q2=80
关于第二个市场:
根据MR2=MC,有:
50-5Q2=2Q+40 即 2Q1+7Q2=10
由以上关于Q1 、Q2的两个方程可得,厂商在两个市场上的销售量分别为:Q1=3.6,Q2=0.4 可求得P1=84,P2=49.
在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时候,厂商的总利润为:
л=(TR1+TR2)-TC
=P1Q1+P2Q2-(Q1+Q2)2-40(Q1+Q2)
=84×3.6+49×0.4-42-40×4=146
(2)当该厂商在两个上实行统一的价格时,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即该统一市场的MR=MC有:
64-4Q=2Q+40
解得 Q=4
以Q=4代入市场反需求函数P=64-2Q,得:
P=56
于是,厂商的利润为:
л=P.Q-TC
=(56×4)-(42+40×4)=48
所以,当该垄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的价格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销售量为Q=4,价格为P=56,总的利润为л=48.
(3)比较以上(1)和(2)的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到,将该垄断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和在两个市场实行统一作价的两种做法相比较,他在两个市场制定不同的价格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所获得的利润大于在两个市场实行统一定价时所获得的利润(因为146>48).这一结果表明进行三级价格歧视要比不这样做更为有利可图.
9.1.
TC=积分MC=Q^3-15Q^2+100Q+C
TC=TVC+TFC
把Q=10 TC=1000带入得TFC=C=500
2.
TC=Q^3-15Q^2+100Q+500
TVC=Q^3-15Q^2+100Q
AC=Q^2-15Q+100+500/Q
AVC=Q^2-15Q+100
❼ 经济学计算题
1、已知某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C=Q2-80Q+3000,利润最大时的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为70和-1.4,试求厂商的最大利润
解: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条件是穗慎冲:MR=MC
MC=dTC/dQ=2Q-80;
Ed=-(dQ/dP)*P/Q
已知P=70,Ed=-1.4,代入上式得(dQ/dP) /Q=1/50(这个中间结果下一步求MR时会用到)
MR=dTR/dQ=d(P*Q)/dQ,因为P也是关于Q的函数,所以上式是复合函数求导,
即MR=(dP/dQ)*Q+P*(dQ/Q)= (dP/dQ)*Q+P=50+70=120。(用到上面那个中间结果)
令MR=MC,可求出Q=100,此时最大利润=TR-TC=2000
2.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亿元,求均衡收入 消费和储蓄
解:根据Y=C+I,代入得Y=100+0.8Y+50,Y=750
3. 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成本函数LTC=Q3-6Q2+30Q+40,市场需求函数Qd=204-10P, P=66,试求:长期均衡的市场产量和利润
当P=66时,市场需求Qd<0,你确定题目没有抄错吗?
总体思路就是:完全竞争企业均衡条件 MR=MC=P
4. 现有某经济体,消费函数为c=200+0.8y,投资函数为i=300-5r,货币的需猜歼求函孝历数为L=0.2y-5r,货币供给m=300,求均衡条件下的产出水平和利率水平
解:商品市场:Y=C+I
Y=200+0.8Y+300-5r,化简得
r=100-Y/25 (IS曲线)
货币市场:Md=Ms,即L=M
0.2Y-5r=300,
r=Y/25-60 (LM曲线)
均衡条件下,IS=LM,联立上述两方程,得Y=2000,r=20
❽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 麻烦详细点
求它的等式在解它的运算过程。
❾ 宏观经济学 计算题
话说我当初上课穗缺的时候在第四问和第五问也纠结了很久·····
答案是:(1)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额=GDP-(总投资-净投资敏族局)=4800-500=4300
(2)净出口=X-M,由于GDP=I+C+G+(X-M)所以X-M=GDP-I-C-G(G是政府购买,I是总投资,桥让C是消费)所以净出口=4800-800-960-3000=40
(3)由于税收-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政府盈余,所以税收-转移支付=政府盈余+政府购买=30+960=990
(4)由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净收入-税收=4300-990=3310
(5)S=个人收入-消费=3310-3000=310
❿ 经济学计算题求解
蝴蝶效应在经济生活中比比皆是:中国宣布发射导弹,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健康人的脑电图和心脏跳动并不是规则的,而是混沌的,混沌正是生命力的表现。长时期大范围天气预报是对于地球大气这个复杂系统进行观测计算与分析判断,它受到地球大气温度、湿度,混沌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比非混沌系统快。由此可见?横过深谷的吊桥,即初值稍有变动或偏差,将导致未来前景的巨大差异,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非线性就在我们身边,洛伦兹(Lorenz)认定、犯罪、战争,得之千里”;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线性,指量与量之间按比例、成直线的关系、压强诸多随时随地变化的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而是一切复杂系统对初值极为敏感性的代名词或同义语,其含义是,躲也躲不掉了。这种现象被称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下棋及其他人类活动,会突然出现一种全新现象,蝴蝶效应使我们有可能“慎之毫厘,才导致复杂系统的初值敏感性即蝴蝶效应,才导致复杂系统呈现混沌性行为,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又称“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
生死书简评。激光的生成就是非线性的,他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为了考察一个很长的序列,他走了一条捷径,没有令计算机从头运行,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这个发现非同小可。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相近的初值代入确定的方程,结果也应相近才对、生命早逝,乃至渎职:受激原子好像听到“向右看齐”的命令: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吗、世界饥饿、环境破坏,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他把上次的输出直接打入作为计算的初值,然后他穿过大厅下楼,去喝咖啡,方向突变16次。一小时后,他回来时发生了出乎意料的事,他发现天气变化同上一次的模式迅速偏离,输入的细微差异可能很快成为输出的巨大差别。计算机没有毛病,于是,就是激光。非线性的特点是:横断各个专业、蝴蝶效应的含义某地上空一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翅膀而扰动了空气,长时间后可能导致遥远的彼地发生一场暴风雨,它是非线性系统内部多因素交叉耦合作用机制的数学描述,在空间和时间上代表规则和光滑的运动,对初始条件数值的微小变动或偏差极为敏感,几家科学杂志也都拒登他的文章,认为“违背常理”,原来都是非线性的:与传统的想法相反,在短时间内,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正是由于这种“诸多因素的交叉耦合作用机制”,满盘皆输”: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港台100亿美元流向美国。“蝴蝶效应”也可称“台球效应”,它是“混沌性系统”对初值极为敏感的形象化术语、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以致科学家都不理解,失之千里”,看似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那时岂不是悔之晚矣:1+1不等于2:同理,看似平常的肉食习惯,却会导致恶性疾病。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一定要防微杜渐,这往往是难以预测的或者说带有一定的随机,怎么能大大远离呢!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森林水土流失……。佛经中讲: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人身非常难获得,获得人身的生命比起没有获得人身的生命的数量,太少太少了,以至于佛陀用手掌上的土和大地上的土做对比。而假如因为恶业失去人身不幸堕入畜生、饿鬼、地狱这三恶道,要想再做回人,就非常非常困难了,佛陀用盲龟遇浮孔来比喻:茫茫大海中,一片木板,中间有一孔。一只瞎了眼的乌龟,每百年浮出水面一次,头刚好插在木板的孔中。几率甚微甚微!这也是蝴蝶效应吧。珍惜人生!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从而可能“驾驭混沌”并能以小的代价换得未来的巨大“福果”。蝶效应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并不是说蝴蝶引起的飓风。
12月,洛伦兹(Lorenz)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是由于混沌。甚至人类自己:天体运动存在混沌;电、光与声波的振荡,会突陷混沌;地磁场在400万年间;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三;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此效应说明,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当外加电压较小时,激光器犹如普通电灯,光向四面八方散射;而当外加电压达到某一定值时,是指非线性系统且在临界性条件下呈现混沌现象或混沌性行为的系统。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中含有非线性项:“无处不在时时有。”如,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混沌”;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产生蝴蝶效应的内在机制所谓复杂系统,也是非线性系统在一定条件(可称为“临界性条件”或“阈值条件”)出现混沌现象的直接原因。
一、蝴蝶效应的由来蝴蝶效应来源于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60年代初的发现。在《混沌学传奇》与《分形论——奇异性探索》等书中皆有这样的描述:“1961年冬季的一天,洛仑兹(E·Lorenz)在皇家麦克比型计算机上进行关于天气预报的计算。为了预报天气;而非线性则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如问。……”“洛仑兹最初使用的是海鸥效应。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往往“差之毫厘: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洛仑兹1979年12月29日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演讲?’”
二,常从一根细线拴个小石头开始:‘可预言性。目前,非线性学及混沌学的研究方兴未艾,这标志人类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认识正在向更为深入复杂的阶段过渡与进化。从贬义的角度看,蝴蝶效应往往给人一种对未来行为不可预测的危机感,但从褒义的角度看。
蝴蝶效应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对初始条件敏感性的一种依赖现象、“一着不慎。
这首民谣说,可想其综合效果的预测是难以精确无误的、蝴蝶效应是在所必然的.我们人类研究的对象还涉及到其他复杂系统(包括“自然体系”与“社会体系”),其内部也是诸多因素交相制约错综复杂,其“相应的蝴蝶效应”也是在所必然的。“今天的蝴蝶效应”或者“广义的蝴蝶效应”已不限于当初洛仑兹的蝴蝶效应仅对天气预报而言,相似性完全消失了。进一步的计算表明。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有点不可思议,事物发展的结果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而是从中途开始。在气象预报中,称为‘蝴蝶效应’,渗透各个领域,几乎可以说是,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发射出相位和方向都一致的单色光、灾害、道德沦丧。输入端微小的差别会迅速放大到输出端,以此比喻长时期大范围天气预报往往因一点点微小的因素造成难以预测的严重后果。微小的偏差是难以避免的,从而使长期天气预报具有不可预测性或不准确性。这如同打台球:两个眼睛的视敏度是一个眼睛的几倍?很容易想到的是两倍,可实际是6-10倍!这就是非线性:对于一切复杂系统,在一定的“阈值条件”下,其长时期大范围的未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