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王俊豪的荣誉及成就
1、《市场调研预测学》(副主编),国内贸易部部级优秀教材奖,1995年
2、《当代市场营销学》(副主编),国内贸易部部级优秀教材奖,1995年
3、《市场结构与有效竞争》,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999年
4、《中国基础设施产业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思考》,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奖,2001年
5、《英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研究》,浙江省教育厅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1年
6、《中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研究》,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2年
7、“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习模式的探讨”,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奖,2002年
8、《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基本理论及其在政府管制实践中的应用》,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2003年
9、《中国自然垄断经营产品管理价格形成机制研究》,薛暮桥价格研究奖,2004年
10、《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与政府管制政策》,浙江省高校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
11、《浙江省城市公共产品管制价格形成机制与应用研究》,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8年
12、《中国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8年
13、《中国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奖二等奖,教育部,2009年
14、《高校优质师资共享制度创新: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师资互聘的探索与实践》,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2009年
15、《中国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设立与运行机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浙江人民政府,2009
16、《深化中国垄断行业改革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2012年
学术荣誉
(1)1996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批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家人事部等7部委
(2)1997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3)1997年,国内贸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内贸易部
(4)2001年,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浙江省人事厅
(5)浙江省第一批“五个一批”理论人才
(6)2002年,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人员,浙江省委组织部等7部委
(7)2003年,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重点资助人员,浙江省教育厅
⑵ 陈林的教育科研
学术经历与著作教材2007年至今,参与编著教材专著4部;在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8篇为暨南大学A类权威期刊论文;现为硕士研究生课程“新制度经济学”的任课教师《先进制造业知识干部读本》(第二编者),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年5月《先进制造业基础知识》(第一编者),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年10月《产业生态学导论》(参与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广东工业产业发展报告》(参与编写),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年12月行政垄断与政府干预《转轨时期中国行政垄断的经济绩效研究》 2012年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暨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引用频次2《行政垄断的内涵与外延——关于学术界三大理论分歧的评述》 《经济学动态》,2012.07:pp.35-42 中国社会科学网和人大复印资料《产业经济》2012年第10期全文转载《经济国有化与行政垄断制度的发展——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经济史研究》 《财经研究》,2012.03:pp.49-58 引用频次5(1次境外引用)《经济国有化与行政垄断制度——基于苏联银行业国有化进程的制度变迁研究》 《制度经济学研究》,2012.01:pp.121-144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8期全文转载《创新竞争与垄断内生——兼议中国反垄断法的根本性裁判准则》 《中国工业经济》,2011.06:pp.5-15 人大复印资料《产业经济》2011年第9期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文库”全文转载引用频次3《创新、市场结构与行政进入壁垒——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熊彼特假说实证检验》 《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10卷第2期:pp.653-674 引用频次9 《出口退税和创新补贴政策效应研究》 《经济研究》,2008.11:pp.74-87 人大复印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2009年第4期全文转载 引用频次30《中国地区性行政垄断与区域经济绩效——基于工具变量法的实证研究》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04:pp.195-204 入选2012年制度经济学年会、2012中国生产率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hinese Proctivity),中国改革论坛全文转载《中国地区性行政垄断的成因与治理》 forthcoming 入选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和2012年全国经济管理类博士后学术论坛 《转轨时期中国行政垄断的经济绩效》 forthcoming 《基于二手市场与理性预期的房地产市场机制研究》 《管理科学学报》,2011.02:pp.61-70 入选2010年第七届中国金融学年会、2009年中国房地产学术研讨会 引用频次8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的内涵与模式研究——以广东产业升级为例》 《经济学家》,2011.02:pp.60-66(第二作者,导师第一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网”、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和广东经济研究数据库全文转载 引用频次2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吗——来自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中国工业经济》,2009.06:pp.46-56 入选2009年中国经济学年会和2009年第四届青年经济学家联谊会学术会议,人大复印资料《产业经济》2009年第9期全文转载 引用频次4《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国际经贸探索》,2010.01:pp.24-28 引用频次14《规模化生产:中国农业的产业转型对策》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3:pp.75-80 入选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农林经济管理)(重庆,西南大学)、2009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学术研讨会、2009年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3次年会 引用频次3《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先发地区产业转移——以外向型“东莞模式”为例》 《产经评论》,2011.01:pp.40-47 入选2009年后危机时代的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第四届亚洲区域合作与创新论坛、2009年金融稳定与产业发展论坛 引用频次2《构建广佛都市圈的产业分析——区域产业协作与布局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2012.15:pp.105-107 引用频次1 产业生态学《工业园产业生态化改造的对策与思路》 暨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引用频次5《产业生态学的一种经济学解释》 《经济评论》,2006.06:pp.74-79(第二作者,导师第一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网”全文转载 引用频次28《生态工业园构建的思路与对策》 《工业技术经济》,2007.01:pp.31-38(第二作者,导师第一作者) 引用频次31《生态工业园建设与政府对策》 《生态经济》,2008.02:pp.79-82 引用频次15《生态工业园:工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效耦合》 《经济问题探索》,2011.08:pp.166-169 引用频次2《生态工业园信任机制构建的理论与经验》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3:pp.80-83《产业组织政策的生态工业园应用研究》 《现代管理科学》,2008.08:pp.71-72 引用频次4参与课题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寻找企业边界的均衡点:规模与效率”( 主持人:刘小玄)200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研究”(08JZD0014,主持人:朱卫平)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企业家创新的产业演化理论与实证研究”( 主持人:朱卫平)2012年度暨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交通网络结构和质量对产业动态和区域协调发展影响的研究”(12JNKY005,主持人:周浩)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应对国际资源环境变化挑战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基于政府规制视角”(09&ZD021,主持人:张耀辉)全省各地横向课题数十个主持课题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行政垄断产业的政府管制体系研究”2013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项目“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的产业规制研究”(2013M530812)2008年度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研究”的子课题“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制度结构研究”2011年度暨南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侨华人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华侨企业家社会网络、组织学习与企业竞争力:基于珠三角企业的实证研究”学术奖励2012年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广东省2008-2009年度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广东省人民政府)2008年度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广东省社科联、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2012年全国经济管理类博士后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七批校级培养对象2009年度南粤优秀研究生2011年度暨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0年度暨南大学优秀博士生“攀登计划”一等奖2009年度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黄德鸿奖学金一等奖《基于二手市场与理性预期的房地产市场机制研究》 获2009年中国房地产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奖《规模化生产:中国农业的产业转型对策》 获2009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⑶ 微观经济学的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1.2 经济学内容
1.3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第2章 需求与供给理论
2.1 市场特征
2.2 需求分析
2.3 供给分析
2.4 均衡分析
第3章 弹性理论
3.1 需求弹性
3.2 供给弹性
3.3 弹性理论的应用
3.4 蛛网理论
第4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1 偏好与效用
4.2 消费约束
4.3 消费者均衡
4.4 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4.5 个人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
第5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5.1 厂商及其目标
5.2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5.3 厂商的短期生产
5.4 厂商的长期生产
5.5 生产要素投入与规模报酬
第6章 成本、收益与利润
6.1 成本
6.2 短期生产成本
6.3 长期生产成本
6.4 收益与利润
第7章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价格和产量
7.1 市场结构及市场类型
7.2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面临的需求与收益
7.3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短期均衡
7.4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长期均衡
7.5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均衡
第8章 完全垄断市场下的价格与产量
8.1 完全垄断市场
8.2 完全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与收益
8.3 完全垄断厂商短期与长期均衡
8.4 完全垄断与价格歧视
8.5 垄断的代价与政府管制
第9章 垄断竞争市场下的价格和产量
9.1 垄断竞争市场
9.2 垄断竞争厂商短期与长期均衡
9.3 垄断竞争厂商的非价格竞争
9.4 垄断竞争市场评价
第10章 寡头垄断市场下的价格和产量
10.1 寡头垄断市场
10.2 博弈论初步
10.3 寡头间的竞争
10.4 寡头间的合作
10.5 寡头垄断市场各种模型比较与评价
第11章 技术进步的作用
11.1 技术进步
11.2 市场结构和技术进步
11.3 技术进步与效率
第12章 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
12.1 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要素需求曲线
12.2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要素需求曲线
12.3 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
12.4 劳动的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12.5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12.6 资本的供给曲线与利息的决定
12.7 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测定指标
第13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13.1 非对称信息与市场失灵
13.2 外部性与产权配置
13.3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⑷ 请大家帮忙想一个topic
参考以下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产业组织理论(Theory of Instrial Organization),在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又称产业经济学,是国际上公认的相对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是国外经济学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近年来经济学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之一。
产业组织理论是从微观经济学中分化发展出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微观经济学是它的理论基础。不过,产业组织学虽然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但在近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它又有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一门相当理论化的学科。(注:参阅Tirole,J.,1988,The Theory of Instrial Organization,Cambridge,MA:MIT Press,pp.1~10。中译本参阅〔法〕J.泰勒尔著,张维迎校译,1997,《产业组织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p.1~20。)关于产业组织学的学科范围在主流经济学界意见也是基本一致的,1996年牛津大学出版社曾出版过一部由阿宁德亚·森(Anindya Sen)主编的《产业组织学论文集》,汇集了19篇产业组织学领域的名作,森在导言中指出:“产业组织学(IO)的定义可以较宽,包括企业理论、规制、反垄断政策、合同理论以及组织理论的某些内容”。(注:参见Sen,A.,1996,Introction to Instrial Organization,1[st]ed.,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简单地说,产业经济学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
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不仅使自己的理论体系日臻完善,而且还影响了其他经济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如规制经济学(Regulation economics)就是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些应用性微观经济学科如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比较经济体制也从产业经济学的发展中受益良多,此外,与产业经济学联系较多的工商管理学科中的市场营销学、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理财学、企业战略等领域也深受其影响。(注:想进一步对此了解的读者可参阅马广奇,“产业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构建”,《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10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主义观点
如果追根溯源,一般认为马歇尔(A.Marshall)的新古典经济学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源头,其后如20世纪前半叶的斯拉法(P.Sraffa)、张伯伦(Chamberlin)、琼·罗宾逊(J.Robinson)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克拉克(J.M.Clark)的“有效竞争理论”都对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但当时的产业组织理论还处于萌芽阶段,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产业组织理论产生于美国,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距今已有70年的历史。产业组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是伴随着上个世纪大型制造业公司的大量涌现,与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在解释垄断或不完全竞争问题上的失败分不开的。
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以梅森(Mason)和贝恩(J.Bain)为主要代表形成的,理论界称为哈佛学派。哈佛学派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完整的SCP理论范式,(注:所谓SCP是Structure(市场结构)-Conct(市场行为)-Performance(市场绩效)的简称,哈佛学派认为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所以,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不合理的市场结构。)这一范式的最初形式是贝恩(1956)的市场结构、市场绩效两段论范式。贝恩编写的著名教科书《产业组织论》(1959)的出版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形成,(注:参见Bain,J.S.,1959,Instrial Organization,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Bain,J.S.,
1956,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并在其后的20年间成为国外许多著名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影响了整整一代学者和决策者。这一阶段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海弗里鲍尔(R.Heflebower)和斯托金(G.Stocking)主编的《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论文集》中。至于现代主流产业组织理论中流行的SCP三段论范式则是由谢勒(Scherer)在贝恩两段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谢勒在1970年出版了《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SCP范式的形成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初步成熟,产业组织学因此而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那时,哈佛大学成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中心,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产业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但哈佛学派的组织理论具有经验主义的性质,强调经验性的产业研究,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理论分析。哈佛学派的结构主义观点对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反垄断政策的开展与强化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日本著名的产业组织理论权威马场正雄就将自己的主要理论称为“反垄断的经济学”。
二、SCP范式的衰落
自60年代以来,SCP分析范式成为理论界和经济界讨论与批评的热点,这些批评主要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们,包括施蒂格勒(J.Stigler)、德姆塞兹(H.Demsetz)、波斯纳(R.Posner)等人,正是在这一批判的过程中,芝加哥学派崛起,并逐渐取得了主流派地位,其代表人物施蒂格勒还由于其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开创性研究而被授予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注: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蒂格勒的获奖公告中指出:“斯蒂格勒为市场运行的研究和产业结构的分析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市场和产业结构运用研究领域(产业组织)的学术带头人”。引自马广奇,2000,10。)芝加哥学派继承了奈特(F.Knight)以来芝加哥大学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市场竞争过程就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生存检验”的过程。(注:关于产业组织的芝加哥学派理论的评述可参见夏大尉,“西方产业组织流派:方法论与基本观点”,载于于立主编,《产业经济学理论与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版,pp.10~17,及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一书第4章第3节的有关内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该学派在理论上皈依新古典经济理论,坚信瓦尔拉均衡和自由竞争理论依然有效,厂商行为是厂商预期的函数,政府无需干预。1966年施蒂格勒的名著《产业组织》(注:Stigler,G.J.,1968,The Organization of Instry,Illinois:Irvin Press.中译本见〔美〕J.施蒂格勒,潘振民译,1996,《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一书问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理论上的成熟。该学派特别注重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关系,而不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关心竞争的程度,故被理论界称为效率主义者。
在芝加哥学派形成的过程中,以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波斯纳为代表的学者们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法学家与经济学院和商学院的经济学家们共同合作,应用价格理论对反托拉斯法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不仅推动了美国反托拉斯政策的重大转变,而且推动了新兴边缘学科——法学经济学的诞生。芝加哥学派对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另一重要贡献是施蒂格勒、德姆塞兹和佩尔兹曼(S.Peltzman)等人对政府产业规制的分析,这一分析的结果是开创了经济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规制经济学。
作为对传统的SCP范式的批判,鲍莫尔(W.J.Baumol)、帕恩查(J.C.Panzar)和韦利格(R.D.Willig)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于1982年合作出版了《可竞争市场与产业机构理论》一书,系统阐述了所谓的“可竞争市场理论”(Theory of Contestable Markets)。该理论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和沉没成本(sunk cost)等概念为中心,来推导可持续的、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的基本态势及其内生的形成过程,对贝恩的进入壁垒理论提出了强烈批评,认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存在进入壁垒,而在于是否存在人为的进入壁垒,这一理论对80年代鲍莫尔(1982)提出的“进退无障碍理论”(Contestability Theory,又译“可竞争性理论”)有很大影响。在政策上该学派主张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重视市场结构,倒不如说更应该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潜在竞争压力存在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沉没成本。(注:参见〔美〕约翰·伊特韦尔主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67~872页。)
与哈佛学派相同,芝加哥学派对美国反托拉斯活动和政府管制政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学派的许多经济学家都曾在里根政府的司法部反托拉斯局、联邦贸易委员会等重要部门担任要职,直接参与反垄断商业活动的司法实践。
SCP范式的衰落是多种原因的综合结果,一方面该范式缺乏深刻而又明确的理论基础,正是由于“旧产业组织学”与30年代就被普遍接受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不能很好地融合以及它对大型企业的成长与行为和日益突出的产业集中趋势缺乏解释能力,才导致70年代后期SCP范式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地位不断衰落;(注:J.卡布尔:“导论与概览: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近况”,载J.卡布尔主编(于立、王旬译),《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版,第4页。)另一方面,人们在实践中无法发现那种稳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型关系,导致对统计结果的解释自相矛盾。还有就是博弈论(Game Theory)的广泛运用,企业在市场中的策略性行为以及企业内部代理人的策略性行为,为博弈论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机会,如斯宾塞(Spence)、萨洛普(Salop)、泰勒尔都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预示了产业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注:参见Spence,A.M.,1977,Entry,Capacity,Investment and Oligopolistic Pricing,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8,pp.534~544.Salop,S.C.,1979,Strategic Entry Deterrenc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69,pp.335~358.)最为重要的是,SCP范式的衰落正是产业组织理论迅速发展的结果。
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世界一流理论经济学家们的注意和兴趣。他们不断地加入研究的行列,极大地弥补了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主要来源于经验研究,缺乏理论基础的缺陷。尤其是博弈论的应用,“使产业组织学成为7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学中最富生机、最激动人心的领域”。(注:J.卡布尔,“导论与概览: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近况”,载J.卡布尔主编,《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第2页,英文版见Cable,John(ed.),1994,Current Issues in Instrial Economics,New York,Macmillan.)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研究对象明确、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应用性强的相对独立的微观经济学科。
三、产业组织理论的修正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可竞争市场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博弈论等新理论、新方法的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手段和研究重点等发生了实质性的突破,大大推动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一方面沿着SCP范式的方向发展成为“新产业组织学”。新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方向上不再强调市场结构,而是突出市场行为,将市场的初始条件及企业行为看作是一种外生力量,而市场结构则被看作内生变量,并且不存在反馈线路,寻求将产业组织理论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进行更加紧密的结合。在研究方法上,80年代前后,以泰勒尔、克瑞普斯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博弈论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整个产业组织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改造,逐渐形成了“新产业组织学”的理论体系。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从重视市场结构的研究转向重视市场行为的研究,即由“结构主义”转向“行为主义”;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单向、静态的研究框架,建立了双向的、动态的研究框架;博弈论的引入。
另一方面是近年来崛起的以科斯(R.H.Coase)等人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从制度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的“新制度产业经济学”,也被称之为“后SCP流派”,其代表人物有科斯、诺斯(North)、威廉姆森(O.E.Williamson)、阿尔钦(Alchian)等人。(注:这方面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威廉姆森(O.E.Williamson)的著作之中,可参见Williamson,O.E.,1985,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New York:Free Press.
Williamson.O.E.,1989,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in Schmalensee R.,and Willig,R.D.,(eds.)Handbook of Instrial Organization,Amsterdam,North-Holland: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该学派组织理论的主要特点在于它引入交易费用理论,对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基本假说、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作了系统的阐述,彻底改变了只从技术角度考察企业和只从垄断竞争角度考察市场的传统观念,为企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对产业组织的深化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如果说主流产业组织理论注重产业组织之间的关系的话,新制度经济学则将研究重点深入到企业内部,从企业(公司)内部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来分析企业行为的变异及其对市场运作绩效的影响。
产业组织的新奥地利学派在理论上的成就,是建立在门格尔(Carl Menger)、庞巴维克(Eugen Von Bohnbawark)始创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传统思想和方法之上的。新奥地利学派注重个体行为的逻辑分析,在理解市场时着重过程分析,而不是新古典主义的均衡分析,其研究目标是从个人效用和行为到价格的非线性因果传递,而不是为人熟知的新古典主义数学函数的相互决定,与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在基础理论上的区别构成了新奥学派的最主要特征。针对新古典学派通过均衡对市场进行分析,把经济学当作客观的科学并模仿物理学的分析方法来构筑经济理论模型的分析方法,新奥学派对此进行了批评。他们从主观主义的立场出发,把经济学看作是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人类行为科学”的一个领域,认为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自然现象通常存在某种规律性,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表示,还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而经济规律是通过对一些不言而喻的公理进行逻辑推论而发现的,历史事实是由多种因素发生作用的复合结果,因此难以用来检验经济理论。所以该学派极力否定作为经济分析工具的现代数学方法,主张经济现象应运用人类行为科学的方法,按“人类行为是实现其目的的合理行为”这一公理,通过语言进行阐述。(注:参见哈耶克,1982年,《知识的虚伪》,《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新奥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是奈特式的不确定性概念,新奥学派从不完全信息出发,把竞争性的市场过程理解为分散的知识、信息的发现和利用过程,而市场不均衡就是因为存在着未被发现的信息或信息不完全而造成的决策失误所导致的利润机会的丧失。
在政策上,新奥地利学派对传统的哈佛学派的反垄断政策基本持批判态度,强烈反对政府干预,认为政府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哈佛学派建立在SCP分析框架基础上的反垄断政策着眼于形成和维护竞争的市场结构,而市场结构又由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壁垒所决定,新奥学派认为,市场竞争源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只要确保自由的进入机会,就能形成充分的竞争压力,惟一能真正成为进入壁垒的就是政府的进入规制政策和行政垄断。因此最有效的促进竞争的政策首先应该是废除那些过时的规制政策和不必要的行政垄断,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新奥学派认为,社会福利的提高源于生产效率而非哈佛学派强调的配置效率,只要不是依赖行政干预,垄断企业实际上是生存下来的最有效率的企业,这导致新奥学派对大规模的企业组织持宽容的态度,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本来就是淘汰低效率企业的过程,反对企业分割、禁止兼并的结构主义政策主张。(注:对产业组织新奥地利学派理论的进一步评述可参考于立主编,《产业经济学理论与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3页。)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泰勒尔(法国)1988年出版的《产业组织理论》,这是近10年来国外大学最具权威性的产业组织学教科书。此外,1987年《产业经济学杂志》以特刊形式出版的一期论文集和1990年由威廉姆森主编出版的《产业组织学论文集》,以及1994年由英国威尔士大学教授卡布尔主编出版的《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这些著作包括了产业经济学的经典文献、“新产业组织学”的代表作及“芝加哥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成果,基本上反映了整个80年代西方产业经济学各个流派取得的最新进展。
更加注重对产业组织理论政策含义的研究也是其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浏览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关于产业组织研究的文献,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是探讨公共经济政策中有争议的问题,如兼并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掠夺性定价问题、反托拉斯法是否有利于竞争等问题。(注:参见Hay,D.,Morris,D.,1991,Instrial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1[at]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四、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工具的演进
20世纪产业组织理论的长足发展集中体现在其研究方法的巨大变化上,分析方法的变化带来的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深度的推进和广度的拓展,产业组织理论上的诸多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研究方法的演变,研究方法的演进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脉络。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取决于它所研究的内容和对象,单一的方法难以满足各个领域的需要,所以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一个研究方法的集合,包括实证方法和规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博弈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以及系统动力学方法等。
实证方法是产业组织理论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它在整个产业组织学的方法论集合中居于核心地位,实证研究又分为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两部分。就方法论而言,产业经济学也是一门具有强烈规范经济学色彩的应用经济学,在有关理论的研究分析中,其有关判断或结论的得出都是以一定的价值观标准为前提的。
产业组织学中的经验性规律,大多是综合应用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的结果,静态分析常被称为横断面分析,虽然一般而言静态分析是动态分析的起点和基础,但产业组织学研究进行的主要是动态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产业组织学中有许多研究成果是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总结出来的,归纳一般规律需要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而在研究具体国家产业问题时又往往需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与相应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状态进行比较。
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十分重视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认为系统的行为是由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所以十分注重研究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以及产业内各企业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并由此结构出发研究整个产业的整体行为。
系统动力学方法是通过分析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的反馈结构关系来研究整个系统整体行为的理论。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的行为是由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这一点与结构主义分析方法一致。系统动力学进一步指出,系统的结构是动态反馈结构,可用控制论的方法来研究,所以系统动力学尤其注重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反馈结构,而对变量的精确度要求不高,因此特别适合于像产业经济这种许多方面难以定量的复杂系统的研究。国外已有许多学者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来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等诸多产业经济对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从时间上看,20世纪50年代案例分析是产业经济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都曾广泛使用,并且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研究成果。案例法特别适用于无法精确定量分析的实际的复杂经济事例,非常有助于揭示出普遍经济规律在不同的实际环境中表现出的不同形式,有助于培养经济研究人员对实际经济事务中所蕴涵的经济规律的敏感性。
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济计量学方法成为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产业经济学转入实证以后采用的主要方法,目前仍是主要的实证研究方法。“60年代中后期,随着在经济计量学方法方面受过良好训练的(或匆匆武装起来的)新一代学者的出现,也由于电子计算机和经济计量学软件的迅速普及,利用结构—绩效模式横断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一时间几乎成为产业组织问题研究的时尚”。(注:J.卡布尔,“导论与概览: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近况”,载J.卡布尔主编:《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总之,这一时期研究的基本脉络是运用案例研究和计量分析来建立和验证SCP范式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五、博弈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运用
产业组织理论是应用博弈论方法较早的一个领域,特别是在寡头垄断、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价、企业兼并、反垄断规制等领域。博弈论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可以说,产业组织经济学过去几年来在理论方面的重大进展都是由于博弈论的广泛运用而取得的,同时,博弈论及机制设计、不完全合同理论的应用也使得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大大加强。如果说经济计量学方法主要适合于实证研究的话,那么博弈论方法则主要适用于理论分析,80年代以法国学者泰勒尔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就应用博弈论分析的方法对整个产业组织理论体系进行了再造。博弈论被引入产业经济理论的分析中,意味着那种过去认为只能依靠市场实现的瓦尔拉斯均衡现在可以通过组织内部结构调整等来解决市场问题。理性预期学派为这一客观事实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企业行为不仅仅取决于市场结构,还取决于企业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致的其他企业反应行为的预期,即企业的行为是其心理预期的函数。用博弈论的术语来说,企业的行为是各个企业所共同拥有的信息结构或判断概率的函数,这些突破性的进展使产业组织理论对现实经济中厂商的行为有更强的解释力。
现在博弈论已成为产业组织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研究工具,常用于研究寡头垄断、不完全市场的定价、企业兼并、反垄断规制等问题,也正是由于博弈论的应用,才使产业经济学成为经济学中进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并吸引了一大批一流经济学家投身其中,“我们开始找到一个对丰富多彩的行为的某些方面进行处理的理论方法……我们现在有了能从策略性行为和信息方面对种种现象给出解释的理论模型,这些现象包括:价格战、不真实广告、限制性定价、各种默契合作与合谋、讨价还价的破裂与协议的延误、担保和服务合同的作用、寡头垄断企业选择的定价方式、供货商与顾客之间的合同性质、各种交易制度的采用等,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在5年前几乎是无法得到的……”。(注:Roberts,D.J.,1987,Battles for Market Share:Incomplete Information Aggressive Pricing
and Competitive Dynamics,in Bewley,T.(ed.),Advances in Economic Theory,Fifth World Congres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157.)
但也有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谢勒(Scherer)就认为“‘新产业经济学’的成绩被大大高估了……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我们需要基于坚实的实证研究,包括定性的和定量的两个方面……”。(注:Scherer,F.M.,1988,The Economics of Market Dominance,Basil Blackwell:Oxford,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ial Organization,6,pp.517~518.)施马兰西(Schmalensee)也同意这种看法:我们对许多古典问题的认识,包括进入障碍和卡特尔稳定性问题,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博弈论方法在分析不完全竞争方面的两个不足:首先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即使简单的多阶段博弈也有多重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但如何处理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的一般方法尚不清楚,而且认为具有有限理性的人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面临的复杂的多阶段博弈问题这种假设,也似乎把理性原则推得过远了;其次,大量使用的非合作博弈模型的多重均衡结果对假设的细微变化都很敏感,使得均衡非常脆弱,对博弈论模型的检验也变得相当困难,博弈论模型的预测看上去很微妙,但往往难以检验,这样除非博弈论分析能够得出令人信服的一般性预测或者被能做到这一点的其他理论所取代,否则就应相信,产业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成果主要来自于实证研究,只有实证研究才能揭示出哪些理论模型是“空盒子”,哪些理论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注:Schmalensee,1988,Instrial Economics:An Overview,Economic Journal,98,pp.675~676.)这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又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产业组织学家们又转向依靠实证研究来解决分歧、填补漏洞和提炼思想”(注:J.卡布尔,“导论与概览: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近况”,载J.卡布尔主编:《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过去截然区分理论研究者和实证研究者的界线消失了,实证研究者越来越愿意吸纳和利用经济学理论和经济计量学方法的新成果,实证研究的技术和手段整体上都具有更高的水准,理论研究者也比过去更多地接触实际,实际数据更加准确并且更易于获得。所以,伴随着理论层次上对博弈论的广泛重视,案例研究方法继续受到青睐,其重要性相对提高,但横断面回归分析有所衰落。(注:J.卡布尔,“导论与概览: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近况”,载J.卡布尔主编:《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除了非合作博弈论仍将在产业组织理论中扮演主要的角色外,网络博弈和合作—非合作混合博弈将日益渗透到产业组织的分析中。
⑸ 求推荐!运营管理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好书
国外著作中译本
1. [美]谢佩德,1980:《市场势力与经济福利导论》,易家祥译,商务印书馆。
2. [日]植草益,1988:《产业组织论》,卢东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美]乔治·J·施蒂格勒,1989:《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潘振民译,上海三联书店。
4. [美]肯尼斯·W·克拉克森,罗杰·勒鲁瓦·米勒,1989:《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华东华工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译,上海三联书店。
5. [英]劳杰·克拉克,1990:《工业经济学》,原毅军译,经济管理出版社。
6. [日]植草益,1992:《微观规制经济学》,朱绍文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
7. [日]今井贤一、小宫隆太郎,1995:《现代日本企业制度》,陈晋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8.[法]泰勒尔,1997:《产业组织理论》,张维迎总译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美]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1997:《现代产业组织》,黄亚钧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0.[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1999:《反托拉斯经济学》,张群群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11.[英]卡布尔,2000:《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于立等译,中国税务出版社
国内专著与教材
1. 杨治,1985:《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胡汝银,1988:《竞争与垄断: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
3.陈小洪、金忠义,1990:《企业市场关系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及其应用》,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
4.邓伟根,1990:《产业经济:结构与组织》,暨南大学出版社。
5.王慧炯,1991:《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中国经济出版社。
6.卢东斌,1991:《中国产业组织分析》,延边大学出版社。
7.丁敬平,1991:《产业组织与政府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
8.董守才等,1992:《工业组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郑林,1992:《产业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
10.马建堂,1993:《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方甲,1993:《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芮明杰等,1993:《产业经济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3.夏大慰,1994:《产业组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14.李贤沛等,1994:《工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15.党兴华,1994:《产业经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
16.汪斌等,1995:《产业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17.于立、王询,1996:《当代西方产业组织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8.毛林根,1996:《结构·行为·效果——中国工业产业组织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9.龙茂发等,1996:《产业经济学概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余晖,1997:《政府与企业:从宏观管理到微观管理》,福建人民出版社。
21.张维迎,1997:《博奕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2.王惠臣,1997:《论运输管制:公共性与企业性的悖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3.陈秀山,1997:《现代竞争理论与竞争政策》商务印书馆。
24.邬义钧等,1997:《产业经济学》,中国统计出版社。
25.杨公朴、夏大慰,1998:《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6.史忠良等,1998:《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27.李悦,1998:《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8.谢地,1998:《产业组织经济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29.吴汉洪,1998:《西方寡头市场理论与中国市场竞争立法》,经济s科学出版社。
30.王俊豪,1998:《英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31.刘树杰,1999:《垄断性产业价格改革》,中国计划出版社。
32.金碚,1999:《产业组织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33.王俊豪,1999:《中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⑹ 一篇劳动社会学领域范围内的任一主题的论文,题目自拟。 2500字以上。 发我邮箱 [email protected]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回顾与展望
产业经济学属于经济学中应用经济学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其内容体系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关联、产业政策、政府规制与反垄断等主要领域。在国外,关于产业经济学的内容体系,一直存在宽派与窄派两种理解。以英国为代表的宽派认为产业经济学除了产业组织理论以外,还包括产业结构理论等内容。而以美国为代表的窄派坚持认为产业经济学就是产业组织学。在中国,基本上是按照宽派来理解的。
一、中国产业经济学科发展阶段的回顾
从总体上说,产业经济学作为在中国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始于改革开放之后,与国际产业经济学主流接轨的产业经济学研究,至今不过十多年的时间。其间经历了从部门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向以产业结构经济学为主,到现在以产业组织理论为主的演化过程。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发展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轨迹,是与中国经济社会特定的发展状况,以及人们对产业经济理论的认识相关的。中国的产业经济学学科体系是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那时“产业”的概念主要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或部门,学科专业相应地也设立了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门类,但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直到改革前,一直缺乏对产业组织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但由于在经济建设中我们仍然遇到与产业组织有关的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因此,经济学界还是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对产业组织问题在苏联范式下进行过一些分析和研究,如对工业经济领域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与协作问题、对工业生产的联合化和集中化等问题所进行的研究。总的来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产业经济学研究。以市场经济运行为制度背景的产业经济学,在改革开放以前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
第一阶段:产业结构经济学为主导的产业经济学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产业经济学在中国迅速成为经济学界的显学之一,但其研究对象,却不是国际上作为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而是与日本相似的产业结构经济学。长期的计划经济使中国的产业结构陷入极为失衡和不合理的境地,调整这种产业结构,使国民经济走出濒临崩溃的境地,成为当时决策当局和整个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间必然经历一个政府主导型经济阶段。在政府主导型经济中,政府如何采用非指令性计划的手段有效地控制经济运行,是决策当局极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产业政策成为当时决策当局认可的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以及80年代国际经济学界对“通产省奇迹”的称赞,使正处于困境中的中国看到了一个似乎可资模仿的样板。当时的很多学者和政府官员都认为,借鉴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对中国摆脱经济困境,实现经济振兴,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正是在以上社会经济背景下,当时中国的产业经济学研究,借鉴了日本产业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形成了以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政策为主的产业经济学研究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等研究机构是这一时期产业结构与政策的研究重地。
第二阶段: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引进吸收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西方国家产业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在英美国家已经有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这个理论起源于剑桥大学教授马歇尔提出了“马歇尔冲突”,即自由竞争与规模经济和垄断的两难选择问题。后经1933年的“垄断竞争革命”,到1959年产业组织理论创始人之一的哈佛大学教授贝恩《产业组织》一书出版,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的正式诞生和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的形成。此后,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又催生了产业组织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派和新奥地利学派的兴起。最早介绍到我国的产业组织著作是美国学者W.G.Shepherd的《市场势利与经济福利导论》,该译著于1980年出版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更谈不上深入研究了。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杨治编著的《产业经济学导论》出版,是国内第一本以产业经济学为名的著作,在国内影响较大,而且它影响了以后的产业组织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和研究框架,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1985年,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和清华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举办经济管理讲习班,编印了《产业组织经济学》,比较系统地对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介绍。1988年,日本学者植草益的《产业组织论》出版,成为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国外产业组织理论的译著。随后,国内又陆续翻译出版了几本西方学者研究产业组织的著作,如丹尼斯·卡尔顿和杰佛里·佩罗夫著的《现代产业组织》、J.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等著作的翻译出版,对我国产业组织研究在中国的兴起起到了很大作用。
在学术界积极引进国外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学家也开始尝试运用产业组织理论范式对中国现实产业组织问题(特别是垄断与竞争问题)进行研究。蒋学模主编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门设了一章“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竞争与垄断”。谷书堂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也大量讨论了竞争与垄断问题。1988年出版的胡汝银的专著《竞争与垄断: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分析》,完全以中国经济的竞争与垄断为研究对象,蒋学模评价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研究社会主义竞争和垄断的专著,填补了一个空白点”。1989年出版的邹东涛和杨秋宝的专著《经济竞争论》,系统论证了中国经济竞争模式问题。与此同时,《经济研究》1987年第10期发表了史正富的论文《产业组织的转换与产权制度的改革》,《经济研究》1988年第10期发表了陆德明的论文《改造产业组织,建立垄断竞争市场》,复旦大学课题组发表了《通过产业组织的改革与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垄断竞争市场》等专著和论文,开创了运用产业组织理论范式对中国现实产业组织问题(特别是垄断与竞争问题)进行研究的先河。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产业经济学界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还是个别的和初步的,还没有出版一本产业组织专著,屈指可数的研究成果所涉及到的产业组织问题也是夹杂在其他问题当中。
第三阶段: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垄断与竞争之间以及竞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并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因此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成为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产业组织研究成果。1990年,陈小洪、金忠义出版的《企业市场关系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及其应用》是针对国内读者的第一本系统介绍产业组织理论和国外产业组织状况的专著。1991年,王慧炯主编的《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中国产业组织的初步研究》与1993年马建堂的《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于1994年同时荣获了第六届孙冶方经济学奖。1994年,夏大慰编写的《产业组织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和分析产业组织理论、方法以及产业组织政策的教材。此外,《经济研究》等期刊也发表了不少有关产业组织的论文。1997年,国际上最流行的泰勒尔的教科书《产业组织理论》和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斯·卡尔顿等著作的《现代产业组织》的中译版均被出版。其中《产业组织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应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方法分析产业组织问题,为中国产业经济学界带来了新的分析方法,从此,应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方法研究中国产业组织问题的文献逐渐增多。总之,这一时期的研究趋于多样化,在研究的理论框架上,既有在西方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框架内展开的分析论著,也有在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的框架内进行分析的成果;在研究方法上,规范性的分析在减少,实证和案例分析的论著增多;在分析的广度上,既有综合性分析,又有行业分析和专题性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有关市场进入与退出、反垄断、政府规制、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问题都不断地进入了经济学家的视野和研究工作,可以看出中国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已初步形成。
第四阶段: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繁荣阶段(21世纪至今)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按照国际上通行的产业经济学研究范式进行的研究越来越多,这标志着中国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渐渐与国际主流接轨。SCP分析框架是中国学者研究产业组织使用的主要研究工具,较多的研究者以中国经济转轨作为研究背景,引入制度变量,对特定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随着研究的深入,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开始针对国际贸易、金融、保险、证券、中介机构、出版等具体行业领域进行研究。此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程的深入,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和反垄断、政府规制体制改革、产业竞争力等问题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这方面的成果开始大量涌现。
产业经济学繁荣与深化还体现在专业学术团体和专业期刊的繁荣上,国内目前有2个全国性的学术研究团体——中国产业经济学会、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主要专业出版物有《中国工业经济》、《产业经济研究》、《产业经济评论》、《中国产业组织评论》、《产业组织评论》和《规制与竞争前沿问题》。在国外,众多国际一流的经济学家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活跃在产业经济学领域,产业经济学领域的论文在《美国经济评论》等世界顶级经济学期刊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中国,产业经济学经过30年的发展得以迅速普及和提高。中国经济学界的顶级期刊《经济研究》大量刊载有关产业经济学领域的论文,其研究成果对政府产业政策、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WTO新一轮谈判(贸易与竞争议题)、垄断行业改革等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学科建设上,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覆盖产业经济学)和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产业经济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全国拥有产业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30家,拥有产业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达到172家(含上述30家)。此外,产业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和方法已经渗透和体现到法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内容中。可以说,如果说经济学已经成为社会科学中的“显学”,那么,产业经济学则是经济学中的“显学”,成为研究生学科专业中的热门专业。1996年,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新的研究生专业学科目录,正式把产业经济学列为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与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劳动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并列为应用经济学的组成学科,这也标志着中国产业经济学在学科设置上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目前,产业经济学已成为中国综合性大学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专业和财经类院校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但随着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产业经济学何去何从,目前争议分歧很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产业经济学在学科目录上的归属如何调整,产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已经较为普及,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一定会继续深入下去,产业经济学对推动经济学的进步和推动中国产业经济振兴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二、中国产业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一)学科内容应进一步凝练和集中
目前,在产业经济学学科建设上,由于内容体系没有界定清晰,导致学科之间相会入侵,不仅其他大量的学科入侵产业经济学领域,产业经济学也大量入侵其他学科领域。如有些大学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中,设有产业组织研究方向;如发展经济学专家大量研究本属于产业经济学范围的自然垄断产业的竞争和规制问题;如有些大学在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和硕士招生中,设有产业核算(会计学)、产业管理(企业管理学)、区域经济、国际贸易、体育产业、品牌管理、期货贸易、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消费经济等研究方向,均是普遍反映的现象。
(二)产业经济学研究水平有待提升
中国产业经济学界在市场结构研究方面,对我国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水平、集中度和进入壁垒的实证性研究明显不足,无法深入了解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进而对市场绩效的影响;在企业行为研究方面,多数成果是沿着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这样一种分析范式展开研究,忽略了产权结构、治理结构、技术结构、业务结构等相关因素的深入分析。在市场绩效研究上,多数成果对绩效缺乏全面性和动态性的了解,忽略了绩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综合的结果。在研究方法上,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已有的成果研究方法较为落后,只有定性研究,缺乏实证研究,博弈论方法和计量分析方法等目前尚未被产业经济学研究者广泛采用。对于产业经济学来说,不重视对计量分析和统计研究,确实很难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防止产业经济学研究中“数学崇拜”现象,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用众所不知的语言讲述众所周知的道理”,以至于有的经济学家发出“经济学将兴于数学也必将于数学”的感慨。因此,在今后的产业经济学研究上,一方面需要注重形式上的规范化,同时也要强调在规范化的背后,选题是否重要,方法是否恰当,结论是否可靠等“问题导向”。相信伴随着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随着学术界研究基础和研究方法的提高,中国产业经济学“命题本土化,方法规范化,水平国际化”的“三化”趋势和特征一定会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来。
(三)产业经济的现实问题应受到关注
1.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研究
产业经济学一些基本的界定和实证检验一直缺乏深入研究。以传统的自然垄断为例,人们都在广泛使用自然垄断概念,可究竟何谓自然垄断,自然垄断在质上和量上如何界定,自然垄断的产业范围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始终是模糊不清的,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定义自然垄断,不仅自身难以逻辑一致,而且也难以解释活生生的自然垄断产业以引入竞争为主题的改革实践。另外,产业组织学基本范式的基本逻辑关系,特别是制度范畴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2. 结合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深化对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演变规律的研究
目前我国对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基本上是还是“舶来品”,没有形成自己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称为“中国奇迹”。“中国奇迹”背后一定会隐含着中国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演变动力和演变规律,对此问题的研究将会有重大理论创新的空间和可能。
3.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和反垄断问题
国外垄断行业改革已经有了30年的历史,中国垄断行业改革也已经有了10余年的历史。如何总结国内外垄断行业改革的经验教训,如何确立中国垄断行业改革的模式和路径,这些命题自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就已经提出,十七大政治报告再次提出,但总的来看,中国产业经济学界对垄断行业改革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即将实施,如何有针对性地禁止和反对形形色色的垄断行为,对企业集中的审查标准如何确定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产业经济学家提供理论依据。处在迅速发展中的中国物流,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处理好诸多的关系,协调发展。从而,有许多政策性问题需要解决。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方针和政策,加强我国物流业的协调发展,使物流业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概括地说,发展中国的物流业需要采取“协调发展、稳步前进”的八字方针,并采取以下的八大协调政策:
一、现代物流业的基本内涵
物流理念被引入产业界后,其内涵一直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充。短短几十年间,物流由最初概念的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在全球迅速成长为具有无限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型服务产业,并已进入现代物流的发展阶段。所谓现代物流业,是指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整个供应链,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进行高效率计划、管理、配送的新型服务业。它通过对物流的各个环节,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相关活动,进行一体化管理,以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因此,国际上通常把降低物资消耗而增加的利润称为第一利润源泉,把节约活劳动消耗而带来的利润称为第二利润源泉,而把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挖掘的利润称为第三利润源泉。著名管理权威P.F.德鲁克则把现代物流业称之为尚待开掘的“黑大陆”。
二、现代物流业的基本特征
虽然物流活动存在已久,但在现代经济中,物流产业及其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与传统的物流活动或者生产、流通部门从事的物流活动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具体表现为:第一,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第二,现代物流业通过对各种物流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第三,现代物流业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更为全面、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并在物流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实现价值增值。
三、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现代物流业发展呈现出五大趋势:一是系统化趋势。为满足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现代物流包含了产品从“生”到“”的整个商品流动过程,形成了一个整体的专业化的供应链,物流系统也就成为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社会系统;二是信息化趋势。借助于商品代码、数据库的建立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运输网络合理化和销售网络系统化的基础上,整个物流系统实现管理电子化,物流业正进入以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化新阶段;三是专业化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生产企业为精干主业,提高效率,逐渐把物流配送业务交由专业的物流企业去做。第三方物流能够发挥集约化、专业化的优势,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物流合理化,从而节约流通费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仓储、运输的现代化与综合体系化趋势。仓储现代化表现为高度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组织起高效的人、机、物系统;运输的现代化则要求建立铁路、公路、水路、空运与管道的综合运输体系;五是物流与商流、信息流一体化趋势。传统上,商流、物流、信息流是三流分离的。但现代物流的功能逐步拓展,将商品的交易、产品的位移和信息的传递集成在一起,实现了三流合一。
四、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政策
基于上述分析,发展中国的物流业需要采取“协调发展、稳步前进”的八字方针,并采取以下的八大协调政策:
(一)发展物流业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相协调的政策
物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相协调。我国物流产业政策的制定,必须实现这一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物流业的跨部门和多环节以及服务业态和服务种类的多样性特点,决定了物流产业的发展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相协调,具有其内在的要求。物流既涉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设备制造业、物流信息业等诸多产业部门,还涉及物流经济活动中的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货运代理业、物流咨询服务业等诸多行业,涉及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物流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其内在要求:一是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协调发展。根据产业结构的理论,不同的产业结构有着不同的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大力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过程,有计划地进行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在更高的水平上稳步发展,促进中国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实现。二是物流产业内部各种相关产业经济活动的协调发展和资源整合优势的发挥。经济学大师们对产业组织有过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产业组织理论的先驱者马歇尔对产业的组织形态进行了分析,美国产业组织理论的鼻祖张伯伦对产业内的竞争与垄断进行了研究,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贝恩对产业组织的市场效率进行了研究。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实现产业内的最佳资源分配状态是产业组织的目标。物流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复合型产业,其产业组织的目标就是使物流产业内部资源得到最有效的整合。我国的物流产业政策,必须反映这两方面的内在要求,使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相协调,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服务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发展物流与工农业生产相协调的政策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正处在由小康社会向工业化社会、信息经济时代全面过渡的发展新阶段,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阶段,工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物流业不仅是连接工业生产活动和农业生产活动的桥梁和纽带,而且是连接工业生产各个部门、各个企业的桥梁和纽带。通过现代物流经济活动,应该能够有效、及时、准确、快速地把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化肥、农药等各种农业生产资料配送到乡村,把工业生产所需的各种农产品工业原料、各种工业中间产品配送到工厂企业,使我国的物流产业能够真正成为有效地连接工农业生产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我国的物流产业政策在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同时,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相协调,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形成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使物流产业的成长与我国工农业的发展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服务业的一部分,在为工农业提供有效的现代物流服务的同时,也将使本身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际上,从经济分析的意义上说,产业经济学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已经给我们描述了现代物流产业进化的未来。
(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资源整合相协调的政策
我国的“十·五”计划已把物流业作为“十·五”时期着重发展的服务业。现在,我国各级政府,根据“十·五”规划中大力发展物流的战略,按照中央制定的加快发展我国物流业的大政方针,对发展本地区的物流产业进行了规划,特别是对大规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各大、中城市都在规划投巨资建设大、中型物流枢纽、物流中心,成十亿、上百亿元投资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比比皆是。应该说,对于各级政府大力发展物流的热情和大动作是需要首肯的。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搞清楚,就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资源整合相协调的问题和关系。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具有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物流资源整合的优势,实现物流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在于,大批物流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究竟是不是合适,它们究竟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实现充分发挥物流整合资源的优势,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实现物流资源的最优配置。投入产出的理论告诉我们,一定的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投入产出关系。我国物流产业现在的投入产出关系如何确定,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在的投入产出模型如何构造,它们之间具有什么样的相关性和数量关系。这些物流发展中的宏观问题和数量关系,需要我们去认真的进行宏观经济数量分析。至今为止,我国物流产业的宏观经济模型还没有建立。我国物流产业的宏观经济数量分析和参数估计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物流产业的宏观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和可信度。实际上,我国各地现在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大批的物流基础设施,大多是建立在各地物流发展预期基础上的,普遍缺乏全国物流发展的理性预期和有效协调,缺乏充分可信的可行性论证和宏观数量分析的政策指导。这样,很容易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重复建设,结果很可能导致中国现代物流的投入产出效益比的失衡。因此,尽管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是必要的,但各地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适度,要有统一规划,要进行中国物流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和论证,需要有全国物流“一盘棋”的动态规划及决策。应该看到,加快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建设一定数量的大中型物流中心是客观的需要,关键在于,这些物流中心的建设,对于实现物流资源的最优整合需要具有充分的理性预期,是切实可行的。我国物流产业政策的制定,需要贯彻这样一种“充分理性预期”原则,促进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资源整合的协调发展。
(仅供参考,自己修改)
⑺ 王俊豪的主要作品
发表论文
1、《中国市场结构理论模式研究》,《经济学家》1996年第1期
2、《发达国家的市场结构政策及其启示》,《世界经济》1996年第9期
3、《市场国际化与中国市场结构战略》,《国际贸易问题》1996年第11期
4、《中国基础设施产业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经济研究》1997年第10期
5、《发达国家基础设施产业价格管制政策及其借鉴意义》,《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11期
6、《西方国家的政府管制俘虏理论及其评价》,《世界经济》1998年第4期
7、《中英电信产业政府管制体制改革比较》,《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8期
8、《论自然垄断产业的有效竞争》,《经济研究》1998年第8期
9、《区域间比较竞争理论与其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第1期
10、《中英自然垄断性产业政府管制体制比较》,《世界经济》2001年第4期
11、《A-J效应与自然垄断产业的价格管制模型》,《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0期
12、《China Modernizes Public Utilities》,《The China Business Review》2001年NO.7
13、《Utility Regulatory Reform in China》,《World Economy &China》2001年NO.7
14、《我国电信普遍服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管理》2002年第2期
15、《美国本地电话的竞争策略及其启示》,《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2期
16、《特许投标理论及其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17、《中国电信管制机构改革的若干思考—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为鉴》,《经济管理》2003年第8期
18、《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重组的目标、模式与政策实践》,《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1期
19、《中国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改革》,《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期
20、《审视我国的电力管制机构》,《经济管理》2005年第1期
21、《垄断性产业市场结构重组后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1期
22、《我国城市公用产品管制价格模型的构建》,《经济管理》2006年第11期
24、《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几个理论问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第5期
25、《大部制背景下垄断性产业的管制机构改革》,《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7期
26、《民营经济进入垄断行业的制度性壁垒评价》,《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3期
27、《民营企业应对环境管制的战略导向与创新行为:基于浙江纺织行业调查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9期
28、《医疗机构绩效改善的制度安排》,《经济学家》2009年第1期
29、《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重组的目标、模式与政策实践》,《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1期
30、《中国垄断性产业普遍服务政策探讨》,《财贸经济》2009年第10期
出版著作
1、《市场结构与有效竞争》,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英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3、《中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5、《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管制理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基本理论及其在政府管制实践中的应用》,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7、《中国自然垄断经营产品管理价格形成机制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8、《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及其运行机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9、《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与政府管制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10、《中国垄断性产业的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1、《中国市政公用事业监管体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中国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设立与运行机制》,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13、《深化中国垄断行业改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管制经济学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15、《产业经济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⑻ 求行政管理专业课外应该看那些方面的书
要是真想学好,并且想学的专业一点的话,下面的书都是经典,大多国外的,因为国内的有自己见解的实在不多,中国的都编成教材了·····
1.〔英〕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93
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8
3.〔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海三联书店,1997
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
6.〔美〕罗伯特·A·达尔.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
7.〔美〕罗伯特·诺奇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科院出版社,1991
8.〔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
9.〔美〕赫伯特·A·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10 〔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1 〔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2 〔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等.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3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
14 〔美〕F·E·卡斯特等.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5 〔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6 〔美〕罗纳德·克林格勒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7 〔美〕保罗·C·纳特等.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领导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8 〔美〕爱伦·鲁宾.公共预算中的政治:收入与支出,借贷与平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9 〔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0 〔美〕威廉·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1 〔美〕罗伯特·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
22 〔美〕珍尼特·V·丹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3 〔美〕詹姆斯·W·费斯勒等.行政过程的政治:公共行政学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4 〔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5 〔美〕菲力普·科特勒等.非营利组织的战略营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6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
27 〔美〕拉塞尔·林登.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8 〔美〕史蒂文·科恩等.新有效公共管理者:在变革的政府中追求成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9 〔英〕简·莱恩.新公共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0 〔美〕格罗弗·斯塔林.公共部门管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31 〔英〕克里斯托夫·波利特等.公共管理改革:比较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32 〔法〕夏尔·德巴什.行政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33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34 〔美〕戴维·奥斯本等.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5 〔美〕麦克尔·巴泽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6 〔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7 〔美〕蓝志勇.行政官僚与现代社会.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38 〔美〕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9 〔美〕詹姆斯·R·汤森等.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0 〔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7
41 〔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7 〔美〕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8.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59.俞可平.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67.彭和平等.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68.竹立家等.国外组织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69.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70.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合作交流部.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
71.左 然等.新兴现代化国家行政改革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
72.陈振明.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3.竺乾威等.公共行政学经典文选(英文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74.胡 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75.任 晓.中国行政改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76.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77.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78.施雪华.政府权能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79.唐兴霖.公共行政学:历史与思想.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80.丁 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1.谢庆奎.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82.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83.傅小随.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
84.马 骏等.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5.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基本理论及其在政府管制实践中的应用.商务印书馆,2001
86.〔美〕戴维·奥斯本.政府改革手册:战略与工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7.〔美〕简·芳汀.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8.〔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9.〔英〕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2003
90.〔美〕肯尼思·F·沃伦.政治体制中的行政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1.〔美〕菲利普·J·库珀等.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挑战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2、毛寿龙 西方行政学名著提要 江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