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19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的基于产业、企业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规律性研究阶段,和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80年代的区域总体空间结构与形态演化规律研究阶段,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空间经济学阶段.研究重点从抽象的纯理论研究演变为从总体出发寻求各种经济主体在空间中的最优组合与分异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研究.对于区域经济空问结构研究,经典区位论所揭示的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形态,基本上概括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主要特征性规律,是当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基础性理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的主要理论,这些理论不仅可以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提供理论范式,也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新空间经济学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增长集聚的动力分析,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伴随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的发展,其相应的方法也从静态分析模拟逐步向动态过程的空间演化模拟发展.新方法与技术手段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复杂性科学方法和GIS与RS技术的结合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2. 论述题,区域空间结构包括哪些构成要素
为什么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
过程仲只能选择非均衡模式而
不是均衡发展模式?
答:
1
从目前我国所处的经济发
展阶段来看,
实现工业化仍是我
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
务,
区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工业
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区域经济
的增长模式问题就是探索符合
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2
从国内外区域经济增长的实
践来看,
均衡增长和非均衡增长
是区域哦区域经济增长普遍采
用的两种模式,
基于我国经济所
处的成长阶段,
区域经济增长宜
采取非均衡的协调发展模式,
体
现在区域经济管理中,
就是要培
育区域经济增长点,
促进和诱导
区内外要素优先向增长点聚集,
进而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带动
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增长。
3
我
国以处于工业化中期,
基本实现
工业化是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
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
六大报告指出,
实现工业化必须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
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
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
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
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
路子”
。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
时代背景下,
加快实现我国工业
化、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也
是区域增长的新模式。
所以中国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只能
选择非均衡发展模式而不是均
衡发展模式。
2
简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仲
“马
太效应”的涵义及其形成机制
答:
涵义:马太效应:是指
在区域内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
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
生产专业
化和非生产专业化地区之间的
发展关系上,引发和加剧“强者
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形成
机制:
“马太效应”的产生
,和
集聚效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集聚效应产生的原因(
1
)
:经济
活动的区位指向性,
区位指向的
经济活动受相同区位条件优势
的吸引,
常常都倾向于集中到区
域内相关资料和要素富裕的地
方。不仅如此,某些经济活动的
趣味指向虽然不同,
但是在实际
中
为了追求减少运费、降低成
本与销售费用以及更好的适应
和满足市场需求等,
往往也会表
现出共同趋向于相同的交通枢
纽,消费市场集聚的规模。
(
2
)
某些经济活动之间的内在经济
技术联系。
出于加强彼此之间的
经济技术联系的需要,
那些在经
济技术上具有互补性,
相互依赖
性和关联性的经济活动,
往往都
会倾向以集中到资源和要素组
合条件较为适宜、
优越的地方发
展。
(
3
)某些在声场非配上有密
切联系,
或者在区位选择上有着
相同指向的经济活动和企业对
集聚经济效应的追求。
这些经济
活动或企业按照一定的比例或
规模,
成团或称组地集中分布在
某个拥有特定资源和要素优势
的地方,
可以使其中的每项经济
活动或每个企业都因与其他相
关经济活动和企业在经济利益
来源于因经济活动或企业在地
理空间上集聚而造成的有利外
部环境和相关投资的节省,
它是
无论按何种方式将经济活动和
企业分配配置都不可能获得,
故
而被为集聚经济效益。
,
集聚效应作用的结果,
同在会促
使经济在地理空间上发生一系
列的变化:首先,集聚效应的作
用会导致区域经济移动的极化
现象,即区域内的资源、要素、
企业、
产业部门不断地向优势区
位移动,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于发展。
其
次,
集聚效应的作用将会强化区
域内部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
不平衡,促进发达地区、城市、
城市密集区(
)
、生产专业化地
区、
产业密集带等经济空间集聚
形式的产生,
促进区域空间中心
—边缘结构、
多核新结构形态的
形成与发展。引发和加剧“强者
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
3
论述经济区
---
行政区体系有
哪些具体内容和组织形式
。
答:经济区
---
行政区在我
国宏观经济管理、
调控和运行仲
对区域经济发展实行分类指导
和调节,
其具体内容和组织形式
可作以下构想:第一,一三大经
济地带为地域单元制定和实施
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
略。构建宏观经济布局的框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按照跨省区
市的综合经济区统筹规划及确
定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合理组织
国民经济地域体系,
统一部署区
域产业分工与协作,
协调各地区
经济发展。第二,根据各省区市
现有的资源要素和产业比较优
势及其在宏观经济中的专业化
贡献,
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不同
的经济类型区,
如资源型加工型
资源
---
加工型自给自足型等经
济类型区,
并以地域依托制定和
实施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第
三,
根据当前和今后区域经济发
展的任务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选
择能源和原材料资源特别富集
的地区、
智力密集度特别搞的地
区,
分别作为能源原材料开发和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国家重点
参与区;
选择东部沿海及中部地
带重要的传统工业老基地和西
部地带原“三大线”地区作为产
业结构调整的国家重点参与区;
选择省区市的区域性大型基础
设施、
大江大河流域治理工程项
目作为国家参与的重点工程项
目。第四,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
策,
大力推进相关省区市开展广
泛的区际联合与协作,
建立多层
次、多类型、密集程度不同的区
域经济技术协作网络,
相互开放
区域市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
化,
为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区
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
件。第五,健全宏观经济分级调
控体系,实行统一规范、分区调
控的政策,
提高调控的有效性和
权威性。在转变政府职能,实现
政企分开的前提下,
实行统一规
范,
即由中央政府统一地合理界
定中央、
地方和企业间的责权利
范围,
制定地区经济活动与运行
的规则;
建立和健全中央政府和
省级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权。
4
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
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措施
有哪些
?
(
p175
)
答: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
十分明显,
其可如下几个方面的
表现:
1
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和自然
资源并附差异。
东部地区位于太
平洋西岸,分布众多的海港,江
河纵横交通便利,
处于我国地形
第三级阶梯,海拔较低地势平
坦,光热条件好,降雨量多。土
壤肥沃,自然资源缺乏,土地资
源不足。
中部地区地形起伏比东
部大,
比西部平缓,
光热条件好,
降雨量不足,土地资源丰富,人
均粮食高于全国水平。
丰富的矿
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
但是矿产
资源贸易充分开发。
西部地区处
于我国第一第二级阶梯上,
以高
原山地丘陵盆地为主,
自然资源
丰富开发不足。
2
区域经济发展
差异。
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
的经济发展差距非常突出,
是一
个历史的长期的过程。
中部和东
部地区的古代农业开发较早。
沿
海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成
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西部
和中部与东部差距不断扩大。
在
经济结构方面东部地区的第二
和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仲
所占比重具有明显优势,
高于全
国平均水平。
中部和西部为我国
主要的农业区域。
西部地区曾经
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成
为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效率优
势”的重要表现之一。
3
区域制
度安排和经济社会条件差异。
只
要表现为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区
域不均衡。
经济社会条件差异主
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基础设
施方面;
中西部地区处于相对不
利地位,资金短缺,造成基础设
施不足,交通困难,通信落后等
问题。其二,教育科技文化发展
方面,
明显存在着东部地区优于
中西部地区的状况。措施:
1.
让
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当前依然面
临着资金、
技术、
基础设施建设、
新兴产业发展等多方面问题,
所
以我们必须让一部分有条件的
地区发展起来,
通过这些地区的
发展迅速积累资金、
增强国家的
综合经济实力,
发挥区域经济的
发展示范作用,
帮助和带动欠发
达地区的发展,
以实现逐步缩小
差距的目的。
2.
坚持区域经济协
调发展。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
题,在我国具有普遍性,应该坚
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让一部分
地区优先发展的情况下,
尽可能
使其它地区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使欠发达的区域的经济优势发
挥出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
进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
更好地
满足当代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3
、加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
缩小西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
的经济发展差距,
对于加强民族
团结巩固边防建设边疆具有重
要战略意义。在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前提下,
通过深化改
革,扩大开放,实施西部大开发
战略,
实现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
发展,就可以逐步缩小这种差
距,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说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
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答:经过
20
多年改革开放的发
展过程,
区域经济的面貌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
(一)经济发展速
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国民经济
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国在国际
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得
到改善,
各地区的发展速度也在
加快。从
80
年代中期开始,我
国区域经济发展引入市场机制。
从此,
区域经济的地区发展出现
了不同的变化。
(
4
分)
(二)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
优势得以发挥
随着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
指
令性计划逐步减少,
地区作为区
域发展的主体,
在竞争中运用市
场机制,以市场调节来配置资
源。
在此过程中各地区的积极性
都得到了提高。
(
4
分)
(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
较大改善。
(
4
分)
(四)对外开放深入发展,西部
大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
区域经
济发展将获得新的活力
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国家在吸
引外资时更多地考虑了内地的
需要,尽可能把外资引向内地;
国家也给予内地省区更多的自
主权,
使它们能够充分利用本地
的优势条件,
特别是利用本地资
源优势条件,
加大招商引资的力
度。
(
4
分)
(五)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
条件,区域贸易将会更快发展,
区域关系将更趋紧密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哪些,它
们对支持和推动区域经济运行
有哪些意义?
p
(
19-20
)
答: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
①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
自然资
源是一种基础性的物质因素,
对
区域劳动生产率提高、
产业结构
形成和资本原始积累都有重要
作用。历史基础是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的历史凝结。
历史形成的
生产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
技术基础;②人口与劳动力;从
消费角度讲人类需求是经济发
展的原动力。
从生产者角度讲一
定的人口数量和适当的人口增
长是保证区域劳动力供给的前
提。
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是区域
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③资
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说明,
积累资金、引进资金、争取资金
确实是经济起飞的关键一环,
区
域资本的形成和有效使用,
最各
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起着黏
合作用。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
日益显示其对当代经济发展的
巨大推动作用,
科技进步与创新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
⑤组织
与管理;区域组织、管理效率决
定区域的资源配置能力。
3. 区域经济学的空间界定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复杂程度的加大,单纯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定义区域的边界对区域经济的研究有很大的制约性。系统论认为系统的整体性表现在同环境相接触时出现的特殊的边界反应。系统的边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保护系统稳定的作用。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划分应该遵从这一原则,即区域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功能发生突变的节点的连线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界面。传统的区域划分是以自然地理边界为依据的,这是由于传统的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运输和联系方式落后,地理条件制约很大。经济活动局限于平原地带,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往往是河流、山脉等自然边界。工业化以后运输和联系方式虽有所改进,但是资源流动的成本依然很大,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受到自然和人工因素两种影响,其界面除了河流、山脉外,还可能是铁路和权力以及政治上的边界等,这些对经济活动空间成本起约束作用的因素构成了区域经济系统的界面。信息时代的到来迎来了新的人地关系和新的区域经济景观,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空间形成了空间事物和人地关系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出现了所谓虚拟化的信息地理空间,这种区域经济系统的界线除了资源、成本等经济上的因素影响外,更多地表现为语言、价值观等文化方面以及网络标准和网络规则等技术方面虚拟的界线。可以看到,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是随经济活动联系方式的进步而不断延伸的。区域经济活动空间在一定的时间里受到一些因素的束缚,这种束缚构成了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但经济的发展最终会克服这些障碍,直至遇到新的约束,形成新的界面。
4.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概念是如何界定的如何划分不同类型的空间什么是连续空间、离散空间、同质区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是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07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郝寿回义 安虎森。本书答把这种城乡边缘区作为区域空间的一种组织单元来进行研究,并在传统的二元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即城市经济、城乡,边缘区经济和乡村经济,强调了城市、城乡边缘区、乡村之间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从而形成了一个涵盖区域整个空间的区域经济学。本书认为,区域并非是杂乱无章的众多事物和现象的聚集,而是由一种网络结构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并不是先无就有的,而是逐渐形成并不断演进而来的。这种结构的过程也就是某一区域的形成过程。当然对不同区域而言,这种结构的完善程度是千差万别的,如何把握该区域的结构特征是构建区域经济的关键所在。本书认为区域一旦形成,就开始其生命史,其生命史的主线应是经济发展,区域内的任何过程都围绕这一主线而相互联系着。这些过程既包括时间维度上的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演化和
5.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它一方面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经济评价,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更主要的是制定区域发展纲要提出科学的依据,并为区域经济建立起计量经济模型。
区域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宏观区位论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起来的。最初兴起于西方国家,东欧和原苏联在60年也掀起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潮。我国则直到80年代后才开始这方面的工作
研究的主要范畴包括:区域经济理论、生产力布局理论、生产力布局的经济调节机制、新地域的经济开发战略和经济规划等。区域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宏观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科。早期有屠能的《孤立国》(1850),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等代表著作。1978年,前苏联经济学家涅克拉索夫的著作《区域经济学》出版后,标志着这门学科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古典区位论的区位是指厂商经营生产活动的位置,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古典区位理论所关心的问题。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最早注意到区位对运输费用的影响,是在19世纪初叶他所出版的《孤立国对于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 (1826)一书中。杜能指出距离城市远近的地租差异即区位地租或经济地租,是决定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作物布局的关键因素。由此他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呈六个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理论,即著名的"杜能环"。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在20世纪初叶发表了两篇名著《论工业区位》(1909)《工业区位理论》 (1914)。韦伯得出三条区位法则--运输区位法则、劳动区位法则和集聚或分散法则。他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想的工业区位是运距和运量最低的地点。除运费以外,韦伯又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集聚因素,认为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位将发生化。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培勒的中心地理论最具代表性,在其名著《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克里斯塔勒将区位理论扩展到聚落分布和市场研究,认为组织物质财富生产和流通的最有效的空间结构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中心的、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在此基础上,克氏提出了正六边形的中心地网络体系。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则在1D9年出版的《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将利润原则应用于区位研究,并从宏观的一般均衡角度考察工业区位问题,从而建立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工业区位理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论。
6. 谈谈你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解,试分析你所熟悉的一个区域或城市的区域空间结构。
都市区形成与发展机制分析
----------------------------------------------------------------------
都市区是城市区域化的地域空间表现形式,是由一定规模以上的中心市及与其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非农业活动发达的外围地区共同组成的具有城乡一体化倾向的城市功能性地域。自1910年美国提出大都市地区(Metropolitan District)这一概念以来的近一个世纪,西方国家经济核心区域经历了集聚型城市、都市区乃至大都市带的空间结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开始由集聚型城市向都市区结构转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等地区则开始了都市连绵区结构的构建。分析世界都市区形成与发展的机制,以“他山之石”、“前车之鉴”的态度审视西方国家都市区发展历程,进而提出对我国都市区发展机制的调控措施,这对促进我国都市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区形成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提高的过程。从更深层次理解,城市化包括人口城市化、地域城市化和城市文明生长、扩散三个层面。由此而言,城市化过程除了表现为人口集中过程外,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还体现为人口分散过程,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实践已证实这一观点。在此认识基础上,可将世界城市化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八个时期(表1)。各阶段人口变化特征为:城市化和郊区化阶段,城市圈人口增加,其中,城市化阶段人口迅速向城市中心集聚,郊区化阶段郊区人口增长则快于中心城区;逆城市化阶段城市圈人口减少,人口趋于分散,城市中心人口迅速减少;再城市化阶段是美国等政府采用措施改善内城衰败状况的结果,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部分中产阶级迁回城区,但却未能彻底扼制内城衰败的趋势。理论上,从区域的角度规划、引导城市发展,可以保证内城相对稳定、健康的发展。英国的城市发展即如此。
说明:“+”、“-”符号表示人口变化,“+”表示人口增加,“-”表示人口减少。
城市空间组织形式演变
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区域要素、人口、产业的空间活动存在集聚与扩散两种作用方式,不同阶段,其作用结果不同,由此形成不同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城市化初期(工业化初期),在集聚经济效应的拉动下,人口、产业向交通区位、资源等条件优越的经济中心聚集,城市个体迅速膨胀,活动范围大大扩大,前工业时期地方经济中心均匀分布的格局被打破。此阶段可称之为城市多中心集聚阶段。
郊区化阶段,产业革命的集聚与近域扩展作用并存,郊区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市区,城市沿主要交通线路呈圈层状向农村地域推进。在规划约束下,城市扩展地域以农田与中心城区相隔。城市由内向外形成核心区、边缘区和吸引区。此阶段可称之为多中心郊区扩展阶段。其中,核心区为中心城区,边缘区以通勤活动为主的日常生活圈地域,与中心城市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农村腹地为吸引区。
逆城市化阶段。城市空间发展以地域推进为主,城市圈人口减少,远郊卫星城镇或农村腹地城镇大量出现并迅速发展,新一轮的集聚——扩散周期使区域中形成规模不等、职能不同的相互依存、联系紧密的城镇体系或城镇网络。这一演变历程,即城乡二元分离向城乡融合、区域城市化向城市区域化演进的过程,集聚型城市发展为都市区,都市区在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紧密联系、分工协作,进一步发展为高级的城市地域联合体大都市带(或都市连绵区)。发达国家经济核心区域已经历此种城市空间演变历程。
由此,都市区是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经济发展构成其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集聚与扩散趋势的相互作用是其结构形成与转换的根本控制阀,交通设施的建设、政府政策制度的参与、影响其形成与发展。
都市区形成与发展的机制分析
经济发展:都市区形成与发展的内动力
对于城市化的动力结构,经济学、社会学、城市地理学有不同看法,但各学科均不能否认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由此,经济发展与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的转换将存在某种确定的、必然的联系。首先,经济增长为都市区结构的形成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美国经济学家兰帕德、地理学家贝里等许多中外学者都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前工业时期,由均匀分布的地方中心发展成为聚集型城市,农业产品剩余、农业劳动力剩余是必要的前提;高收入阶层的出现、对外交通通讯设施与郊区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是都市区空间结构形成的推动力与必要的物质条件,经济增长是其根本源泉。其次,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转换与升级是都市区形成的主要动因。工业化导致近、现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集聚型城市的出现、发展与膨胀,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则促进了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形成。第三产业门类众多,城市中有其所需的大量不同性质的劳动力,这些特点使第三产业占据现代城市中心,工业则因为城市中心用地空间有限、地价昂贵等原因被迫迁往郊区,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随之建立。第三产业发展加速了郊区化的进程,都市区即为郊区化的空间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生产性服务、居民对生活性服务的要求将更精细、更全面,第三产业在城市中发展前景深远而广泛。
集聚与扩散: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转变的控制阀
经济学认为,同一工业部门的多个企业以及多个部门的空间集聚,可以进行专业化协作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以及共同建设和使用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节约外部经济。在很大程度上,集聚经济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集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导致拥挤、污染等非货币成本的增加,城市规模越大,这个成本越高。当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达到平衡时,城市的规模扩大就停止了。这一均衡规模的大小受城市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政策制度、空间结构等内外因素制约,是一发展的、动态的平衡过程。受聚集效应制约,向中心集聚、离中心扩散或城市中心化、郊区城市化是大城市必然经历的城市发展阶段。当集聚负效应日益增大时,城市由向心集聚向离心扩散转变,部分城市功能外溢,城市开始进入都市区结构的构建。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高级商业中心、公司总部等布局于城市中心,住宅业、传统工业、仓储业企业则受城市负的集聚效应驱使向郊区扩散,其区位选择主要受两个因素制约:一是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经济效益,二是个人的空间偏好,如对清新环境的向往和对娱乐设施的喜好。
交通建设:都市区空间结构构建的先决条件与空间有序发展的关键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是引发城市要素分散趋势的主要原因,然而人际交往、物质原料和产品的运输等在现代生产、生活中仍很必要,因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并未削弱交通建设的重要性。在郊区化过程中,居民、工业企业、甚至SOHO等现代办公企业形态仍将沿对外交通干线向外扩散,并将选择交通便利的区位布局。在都市区内部,经济、社会活动的布局也将围绕交通干线与交通网络的布局展开。临近交通干线,尤其是交通结点,可以节约运输成本及享受多样化集聚所带来的外部经济,交通通达性将影响城市地租、地价。除城市中心外,其它交通线路的汇聚点也有可能成为不同级别的结节点的所在地,由此形成都市区的多核心的空间结构。这样,交通线路网布局将通过不同地段聚集效应的差别、地价的差异,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选址与迁居、迁移行为,并最终构成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基本框架。
政策制度:都市区形成、发展的宏观引导与调控因素
经济规律自发地作用于城市空间扩展,政府则以城市发展政策、相关产业政策、土地使用制度等引导和协调城市发展,影响都市区形成与发展速度及其空间形态的塑造。政府的相关政策制度,依据客观结果分为以下三种:一是能够促进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如日本交通先行的城市发展政策,使城市交通方式在100年里迅速经历了马车、电车、公共汽车到汽车、地铁、路面铁道及新干线的革新,加速了都市区形成和发展的进程。英国、韩国采取的分散城市职能、在都市区边缘兴建绿带的政策,亦相应地促进了都市区健康协调发展;二是对城市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如美国推行自由放任的城市发展政策,结果导致城市向农村地区低密度、分散波浪式蔓延,内城衰败、种族歧视政策是都市区强烈的居住空间分异的政治根源所在;三是城市政策在不同时期内正负作用不同。如严格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在计划经济时期曾适应了我国城市发展,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剥夺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可进入性,则导致我国城市化水平落后于非农化水平,给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引导中国都市区健康发展的思考
8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推进,大城市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经进入绝对分散的城市郊区化阶段,沈阳、南京等城市也处于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构建过程中,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又为我国都市区发展创造了良好国际经济环境。顺应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演变的一般规律,都市区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地域空间形式。
中国都市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西方国家郊区化的动力来源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对外交通建设的牵引、郊区优越条件的拉动与中心城区城市环境恶化的排斥。现阶段我国城市郊区化过程虽受上述因素影响,但是大规模郊区化过程却产生于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之后,在地价规律及地方政府“腾笼换鸟”、“退二进三”政策的双重作用下,工业企业率先迁入郊区。同时,长期以来实行的倾向于城市发展的政策又使我国城市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上述特点使我国都市区的发展具有其特殊性,在其发展中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都市区整体发育水平低。我国大规模的城市郊区化过程始于工业企业向郊区的迁移,交通通讯、教育、卫生、商业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发展相对滞后,人口郊区化趋势尚不明显。郊区企业多为城市中心迁出企业,并未吸纳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同时存在劳动效率低或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景观型城市郊区化发育水平低,导致都市区整体发育水平低。
第二,都市区空间发展无序。都市区发展缺乏合理规划和政策引导与控制,城市空间扩展多以城区为中心呈同心圈层状波浪式向外延伸,“摊大饼”式的郊区化过程无助于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的解决。郊区副中心尚未形成,多核心城市空间模式有待完善。
第三,都市区整体优势有待发挥。都市区内部,中心城区与郊区利益不够协调,都市区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东南沿海地区、辽中南地区已出现城市连绵区的形态,但相邻都市区产业结构雷同,城市间无序竞争抑制了城市连绵区整体优势的形成。相比之下,美国、日本大都市带内各都市区的分工合作、紧密联系为我国都市连绵区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模式。
对中国都市区健康发展的建议
针对我国都市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审视典型国家都市区发展历程基础上,对我国都市区发展提出如下调控建议:
第一,创建有利于都市区发展的政策、制度、法规环境。政府机构应顺应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演变的一般规律,尽快树立都市区观念,加强都市区系统的研究,制定相应的都市区规划,并协调、统一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交通建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完善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政策体系,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都市区行政管理模式,为都市区发展创建有利的政策、制度等社会环境。
第二,制定相应的都市区经济发展战略。将都市区发展纳入经济全球化、城市全球化的体系中,结合世界产业格局变化、城市自身发展条件、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等因素进行城市定位,兼顾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影响制定区域及城市产业发展及布局战略。
第三,充分发挥交通设施对都市区空间发展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尤其要重视交通建设对都市区空间有序发展和空间合理组合方面的作用,以对外交通建设引导都市区空间发展,协调交通设施布局与都市区职能结构及功能地域结构的关系。结合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客观现实,倡导以公共交通为主的运输方式,大力发展地铁、轻轨等高速且大运量的公共交通工具。
第四,重视都市区生态环境建设。西方都市区发展历程及我国城市发展实践说明,都市区生态系统建设不容忽视。我国中心繁荣与郊区化并存的地域城市化特点,要求统一规划都市区绿地系统,保证绿地可达性与功用性兼顾,建立统一的都市区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提高市民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创建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和谐发展的都市区。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7. 请教区域经济学一个问题,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特征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回答:
1、区域空间结构的内涵;
2、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回的因素。主要原因答在于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各行为主体由于成本的变动而表现出分散、积聚、分散的规律;
3、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特征。特征主要有连续性、开放性等。
8. 什么叫区域经济学啊
老大 说白点 经济学嘛 大项目分为
宏观经济学-就是讨论国家社会这些大结构上的经济观点 比如宏观调控 粮食 油价 这些大的方向对经济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就是讨论小范围上的经济规则 比如你家里人领工资 无数个家庭领工资就是微观经济学的一部分
西方政治经济学-就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观点来分析经济问题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上面那个正好相反,但是二者是相同的
然后小分区 你说的区域经济学 其实就是宏观经济学的缩小 和微观经济学的集合 一般来说 经济学上喜欢建立一个模型来分析经济问题
比如 先建立一个球 然后添加一个个的条件 人口 物质 政治 区域经济学就是讨论一个区域的经济 一个放大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