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罗·罗宾·克鲁格曼的自由贸易
国际贸易与经济地理学中的贸易格局与经济活动区位一直都是经济争论中的焦点。自由贸易与全球化会产生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全球城市化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保罗·克鲁格曼阐述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来回答这些问题。他因此还将国际贸易与经济地理学中之前完全不同的研究领域综合在了一起。克鲁格曼的研究方式是基于大量的商品和服务都可以长期连续、并以一种更为廉价的方式生产出来这一前提基础之上的,这种理念通常都被称作规模经济效益(economiesofscale)。在此同时,消费者要求获得各种各样的货源,这就使得世界市场的大规模生产取代了地方市场原来的小规模生产。在世界市场的大规模生产过程中,同一行业公司生产出来的类似的产品间就形成了激烈的竞争。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由于各个国家的不同,导致了部分国家出口农业产品,而另外一些国家则出口工业产品。新的理论则澄清了,为什么全球贸易事实上被那些不仅有着类似条件、同时还贸易类此产品的国家所主宰。举例说,瑞典就是一个大量出口、同时又大量进口汽车的国家。这种贸易就使得大量专门化、大规模化的产品出现,从而导致了商品的低价及商品的多样化。规模经济效益与运输成本的降低同时也帮助我们进行解释,为什么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当中,以及为什么类似的经济活动都集中在同一个地方。低运输成本可以引发一种自我强化进程,同时城市化人口的增长也促使了大规模成产的增加、更高的实际收入,以及更为多样化的商品来源。这样的结果反过来进一步刺激向城市的移民行为。克鲁格曼的理论显示出了,这些进程成果能够很好的帮助全球地区划分为高技术城市化核心地区和不太发达的周边地区。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克鲁格曼成功预言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他提出所谓的“亚洲奇迹”是“建立在浮沙之上,迟早幻灭”。具体指,亚洲在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已潜伏着深刻的经济危机,将在一定时间内进入大规模调整。1997年该预言的成功验证,奠定了克鲁格曼作为“新一代经济大师”的地位。而在此同时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经济学界的许多人已经断言克鲁格曼三年内必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2. 求几本经济学类书籍电子版
ok,我本身是管理咨询顾问,给你几本最经典的,一定要看:
《麦肯锡传奇》
王明夫:《资本经营论》
王明夫:《蓝筹》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萨缪尔森:《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9
James R. McGuigan等著《管理经济学》
管理思想史
Mark Grinblatt, Sheridan Titman,《金融市场与公司战略》(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钱德勒:《战略与组织》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汤姆森•斯迪克兰德《战略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科利斯《公司战略——企业的资源与范围》,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德鲁克:《管理:责任、任务、实践》
明茨博格等:《战略历程》
《利润模式》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中信出版社;
《发现利润区》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中信出版社;
《市场营销管理》菲利普•科特勒
《深度营销观点》、《精准营销》等和君咨询系列出丛书 程绍珊等
《成本与效益》罗伯特•卡普兰、罗宾库铂
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上、下册),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组织行为学》
《领导与企业文化》
《产业史》研究生教材或专著
斯蒂芬A.罗斯等《公司理财》,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布瑞德福特.康纳尔《公司价值评估——有效评估与决策的工具》,华夏出版社,2001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巴菲特《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George P. Baker, George David Smith《新金融资本家——KKR与公司价值创造》,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王明夫《投资银行并购业务》
J.威斯通《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公司法》本科或研究生教科书
《民法原理》本科或研究生教科书
《中国哲学史》本科或研究生教科书(建议读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本科或研究生教科书(建议阅读罗素《西方哲学史》)
《中国文学史》本科或研究生教科书
朱光潜、宗白华的美学作品
高盛文化
摩根信札
博勒斯、柯林斯:《基业常青》
南怀瑾:《论语别裁》、《老子他说》等
推荐阅读的模型、工具和方法
1、《战略咨询》,方少华,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营销咨询》,方少华,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3、《业务流程咨询》,方少华,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4、 埃克拉塞尔《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
除了针对管理咨询技能的专业的书籍外,对于员工本身知识的完善,首先应该包括基础知识的书籍,这方面应该包括基础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财务、会计、金融、管理学、管理经济学等。这部分的学习应该确定一些经典的教材。
在经济学方面,这里推荐的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可作为首选,另外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也可作为选择的书目,三者都是经济学的基础教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最为通俗易懂,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的特点在于强调了信息经济学等一些内容,而萨缪尔森的这本则分析较为全面,相对另外两本深度大一点,在没有精力的情况下,三者可选择一本阅读,如果有精力,则可互相参考。
同时,在经济学方面,个人认为应该加入货币银行学的教材,这样在经济学方面相对就比较全面了,个人推荐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
在产业组织经济方面,这里推荐的《现代产业组织》已经是比较经典的著作,但是个人认为可以去掉张维迎的《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
管理经济学方面,这里推荐的《管理经济学》是不错的著作。
管理学基础方面,罗宾斯《管理学》是经典的教材,同时可以孔茨的《管理学》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在公司财务(金融)方面,比较经典是这里提到的罗斯的《公司理财》或者是梅耶斯的《公司财务原理》。
在金融学方面,这里推荐的《金融市场及公司战略》包含的内容较为全面,也可以以博迪《金融学》加上约翰.赫尔的《期货期权入门》作为代替。
会计学方面可以选择一本国内的教材,这部分想不出非常经典的著作。
另外,在管理学方面,在战略管理这里已经推荐了两本,个人认为也可以考虑戴维的《战略管理》,在理论阐述上比较清晰。
在营销管理上,是科特勒的《营销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本人看过的是德斯勒的《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行为学可考虑罗宾斯的《组织行为学》。
三 经典著作
1. 经济学
亚当斯密,《国富论》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凯恩斯,《通论》
张五常《经济解释》(中文的著作,非指英文论文集)
2. 管理学
德鲁克,《管理的实践》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迈克尔的三本著作,个人认为最经典的还是这一本,基本的思想都已体现,推荐读此本)
杰特劳,《定位》(虽然最初是作为广告传播理论,但是对于管理影响甚大,个人认为值得一读)
迈克尔.波特《什么是战略》(他在哈佛商业评论上一篇文章,比较深刻的阐述了他的战略理论,非常值得一读)
钱德勒,《战略与结构》(由于时间和在国外工作的原因,一直未读过此书,但从介绍和目录来看,值得一读)
明茨伯格《经理工作的性质》
王明夫先生主编的《高手身影》,看过一部分,是一本不错的案例集,在国内的书籍中属于比较实在和有深度的书籍。
巴菲特《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巴菲特虽然是以投资成名,但是其投资理论其实体现了深刻的公司分析和管理理念。
3. 传记
书目中推荐的《麦肯锡传奇》由于作为咨询企业的传记,所以应该值得一读,但是由于作者水平的关系,写的并不是很深入。
相对而言,推荐以下一些著作:
德鲁克《旁观者》
斯隆《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
王石《道路与梦想》,此著作不及上面两本,但是考虑作为中国的企业家,故考虑推荐这本。
4. 关于新经济的著作
《长尾理论》、《世界是平的》以及《蓝海战略》
3. 求问日本为什么没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没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经济大国
老实说,有经济动物之称的日本人居然没有拿过经济动物学大奖,确实让人觉得有些奇怪。众所周知,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有靠给西方经济总结出几条曲线或者几个定理得奖的,也有因为研究美国经济史的问题得奖的,甚至还有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得奖的,但就是没有靠研究日本经济得奖的,特别是没有日本人为此得奖。这说明什么?是日本经济模式不重要?恐怕不能这么说,因为除了西方模式,日本模式的影响应该最大。那么是日本人的科学思维能力差?恐怕也不能这样说,因为日本人不仅有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奖得主,甚至还有文学奖得主。
日本人之所以不能在几十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占有一席之地,大概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日本经济模式不符合西方经济学理念,所以被排除在主流经济学之外;另一个原因是日本人用西方经济学的语言解释日本经济时没有达到西方人的标准,或者是许多日本人对这项工作并不热心。
关于第一个原因,大家都知道日本经济模式确实不符合西方经济学理念,甚至对着干的地方也不少。如果承认日本模式的地位,就可能要修正西方经济学的普适性,于是大家干脆把它当特例,或者等着它自生自灭。
与此相比,第二个原因可能更有说服力,就是大多数日本人对于经济学有另外一套理解,而这套理解使他们不大热中于西方人的标准。可以说,日本的经济学与相扑的境遇差不多,相扑不被国际奥委会承认,所以入不了奥运会项目;而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比毕竟是西方人制定的比赛,所以日本的经济学同样也不被西方人认可。但不管怎样,只要日本人自己喜欢看相扑就自娱自乐吧;同样,只要日本人自己觉得自己的那套分析办法好使、管用,就继续用吧。2.日本人是如何看待西方经济学?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大量引进西方文化。在经济学方面,伴随着对大量西方经济学理论著作的翻译和介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流派。日本经济学理论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战败以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占绝对主导地位,甚至当时的社会科学一词就等同于马克思主义;战后直到1960年代,尽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仍然是主流经济学,但是随着西方现代经济学特别是经济增长理论的导入,形成两者并行的局面;此后是以西方现代经济学和实证分析为主的多元化格局。
现在,在六十岁以上的日本经济学家里,使用马克思理论的人仍然不少,而中青年经济学家则更喜欢现代西方经济学。这里可能还有一个功利上的考虑,因为搞现代西方经济学毕竟可以使数学功底较好的年轻人迅速脱颖而出,而不必受经验少的限制。
山本七平在《日本的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认为:在日本,经济学和经营学没有起作用。京都大学的一位叫佐伯启思的经济学家在《欲望与资本主义》一书中甚至这样说:可以肯定的是,战后日本经济学家引进了美国的经济学,在经济学院里是把美国的经济学教科书作为讲义的。但是,听了这些课的学生们在参加企业经营的时候,却把所学的内容忘得干干净净。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日本的生产方式才获得了很大成功。这未免有些言过其实,因为至少经济学的概念、统计学以及会计学方法等西方的舶来品,在日本一直被广泛地应用着。再说了,这话让那些搞西方经济学的同行听了肯定不高兴,就好像教西方经济学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是在混饭吃。
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一般是:尽管日本从西方国家引进了资本主义制度,但却建立了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它不是对某家西方经济学流派应用的结果,而是与日本民族的传统和思维习惯密不可分的体制。于是,由于经济体制不同,就需要不同的经济学及经济分析方法。丸楠恭一在《现代国际社会的视座》一书中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认为:近代以来的社会科学是为了分析西欧类型社会的体系,如果没有基督教精神和西欧的自我,近代科学本身是不能成立的;特别是亚洲地区的经济成功往往不能在到目前为止的社会科学框架里得到说明,而只能用文化的特殊性这种非经济因素进行解释,这正说明了经济学是基于特定文化背景的产物。
我有一种感觉:在中国,把西方经济学当科学看的人很多,区别只是把哪一个西方流派当科学的问题;而在日本人看来,西方经济学只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那么,日本特色的经济学是什么样的?说起来内容当然很多,这里我们只是通过日本人的经济分析方法来看看日本特色。不过需要说明一点,说日本特色,并不是说日本人完全脱离西方经济学另搞了一套体系,相反,在日本介绍西方经济学的书很多,搞西方经济学的人也很多,而且有些日本人在英美经济学界的名声还挺高;当然,这些人的数学功底一般都比较好,有的人本身就是学数学出身。但总的看来,大多数日本人的搞法很有日本特色。二日本人的经济方法论1.超实用的经济观
日本文化是一种亚文明,它需要有主流文明作为模仿对象,来消化主流文明的东西。明治维新以后,为了寻求近代国家的模式,日本政府派出许多代表团去欧洲和美国考察。在代表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政府做出不同领域以不同国家为样板的决定。其中教育制度以法国为样板,电报和铁路按照英国方式建设,大学效法美国的做法,宪法和民法以德国为原型,刑法则以法国为原型,等等等等。并且,尽管日本导入了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始终没有接受西方的价值观。正如森岛通夫指出的:尽管战后阶段日本经济获得了成功,但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勃兴和成熟的前景依然是极其遥远的。
实际上,日本人搞改革并没有什么理论体系,也不像我们中国人那样常常把时间花在论战和搞各种各样土的或者洋的体系上,被理论问题长期困绕。日本人的做法一般是:直接到现场对主流文明进行考察,再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消化对自己有用的部分。于是,实物比理论争论就显得更重要。这和以前引进中华文明时的做法一样,只是在文化思想上日本人用中国的东西比用西方的多。
日本人最初在翻译经济一词时,是采用了中国的典故经世济民的意思,即国家的统治和实行救济人民的措施。经世济民的经济学当然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是偏重实践而不是理论。
西方人常被日本人使用的一些经济术语搞得莫名其妙,沃尔夫(Marvin J.Wolf)在《日本的阴谋》一书里就谈到:在日本商人使用的语言中,与日本新闻报道一样到处是军事用语。比如,达成目标的活动叫机动(即,交战前后或者交战中,军队在战略战术上的移动或运动),对市场攻击,在外国海岸建立桥头堡,对竞争对手侧面突击、包围、击退,艰苦的时候叫在战壕里防御,成功叫胜利。
当然,日本社会的最大特点还是如界屋太一说的:日本是一个没有绝对正义的社会。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西方经济学理论在某种意义上是在追求一种绝对的正义,而在日本的传统中并没有也不承认存在有普遍的绝对的正义,所以在日本人看来,没有普遍适用的经济学理论。日本著名经济评论家竹内宏在《路地里的经济学》一书中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认为:经济原则、财政原理、经济政策由于国家和社会的不同,存在着明显不同,我们所考虑的普遍经济原则大概只通用于地球上的一个角落。所以,日本人特别不重视对普遍原则的探索。
日本人看待经济的另一个特点是关注人间性。克拉克在《独特的日本人》一书中指出:与西方社会不同,日本不是原则关系的社会,而是人际关系的社会。这种社会差异肯定会反映在人们对经济关系的理解上。
在日本,我常常看到公司职员非常喜欢读历史书,其热情度远远超过读经营类的书。有财界首脑之称的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的原会长稻山嘉宽说: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不同,它是人间的学问,精神的事才是中心,与百分比没有关系。数字和统计不是经济的主流,只是检验的手段。这种看法与涩泽荣一(1840-1931)在《〈论语〉与算盘》一书中的理念一致。涩泽荣一被誉为日本近代资本主义的创始人,他提出的《论语》加算盘的经营理念代表了日本经营的指导原则。《论语》是指儒家的道德理念,算盘代表谋利之器。前者是永恒不变的中心,后者是工具,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先进的经济技术手段。
还有就是,日本人观察经济现象的角度是强调现场实感。可以说,现场主义是贯穿日本社会、经济、政治甚至文化领域的基本原则和习惯。即,在现场发现问题,在现场分析问题,在现场解决问题。据说丰田公司的管理就是现场主义的例证,他们在公司和工厂设置了许多提案箱,创立了人人可以对工作中的问题提出设想和建议的制度。又如,日本战后第一任经济企划厅长官(厅长)高奇达之助就是来自实业界的人,他是按照经营企业的思路来要求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
实际上这种现场主义是日本传统思维方式的延续,它有两个主要特点:一个是板坂元在《日本人的论理构造》一书里说的尊重场所,一个是丸山真男在《日本的思想》一书里概括的实感信仰。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现场主义是一种典型的日本式的实证方法,它与以统计分析为主的西方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不完全相同。简单地说,日本人的经济分析需要用眼睛看实物,而西方人则更侧重对数据的计算分析。
为什么日本人会这样看问题呢?让我们先看一个有趣的例子。日本有一个叫《日经商业》的杂志曾在20年前组织专家学者搞了一次日本产业百年史的课题,探讨企业兴衰的规律(参见日经商业编《会社的寿命》)。他们对一百年间排名前一百位的日本企业进行了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与托尔斯泰说的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恰好相反,对于企业来说,成功的要因是各式各样的,而受挫和不幸的企业都是相似的。也就是说,关于企业的成功,没有普遍适用的规律可寻,而失败的企业倒有不少共同点。于是他们在探讨企业成功秘密的研究中,全部采用对企业的个案分析。话既然说到这份儿上,就不可能逼着日本人相信世界上存在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了,更不可能让日本人为了探索普遍的规律献身。这大概就是日本人理解的社会科学。2.禅宗流的经济方法
日本人不像中国人那样崇拜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相反,一种被称为实态分析的方法在日本却相当的普及和发达。实态是指具体对象或问题的实际状态,它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地点和场合之中,有具体的人
4. 国外经典的银行法和证券法教材、著作有哪些
1、代表性法经济学著作的翻译引进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已有一部分代表性的法经济学经典著作被译成中文出版,如波斯纳的《法律的经济分析》及《正义“司法的经济学》、罗伯特.考特和托马斯.尤伦的《法和经济学》、罗宾.保罗.麦乐怡的《法与经济学》等。其中,《法和经济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财产、合同、侵权、犯罪和刑法的经济理论,《法与经济学》则采用全面研究法对各种各样的有关法律和经济学之关系的观点作了介绍,并对保守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左翼共产主义者、新马克思主义者、自由意志论者和古典自由主义者的观点作了述评。不过,最有代表性的还是法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波斯纳的《法律的经济分析》。在这部著作中,作者运用以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价格理论等学说对美国的法律理论、法律史、宪法、财产权法、契约法、侵权法、刑法、反托拉斯法、劳工法、公司法、证券法、税收法、国际贸易法、法律程序规则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经济分析,为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学术向导和成果总结。无论这些作者采取何种方式来进行自己的研究,这些著作都拥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将经济理论运用于对法律制度的理解和改善,用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方法来阐述法律领域中的各种争议和问题。无论是波斯纳,还是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等等,跟许多在对经济关系进行研究时致力于资源约束条件下的极大化分析的经济学家不同,他们用自己的研究结论向经济学家表明:仅仅注意到资源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制度的或法律的约束应该成为分析经济关系的焦点5。
以上著作的引入,为我们全面理解诸如什么是法经济学、西方学者是如何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法律、法律制度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帮助。这些著作的引入也为国内进行法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学术向导和理论指南。同时,这样一个翻译运动也恰恰说明国内对这一理论的内在需求。
5. 哲学31个原理
生活与哲学常用原理(必记)
审题时请注意: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辩证唯物主义又包括唯物论【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实践论】、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一)、联系(共5个)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世界观〗: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3)历史唯物主义仅仅指第四单元的知识。
一、唯物论(共3个)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世界观〗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世界观〗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不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 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也可表达为: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认识论(实践论)(共4个)
1、实践的特点
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① 唯一来源 ②根本动力
③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 ④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错误的认识-----阻碍。
〖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正确的认识作指导。 3、真理的基本属性
(1)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最基本的属性)(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3)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世界观〗1) 认识的反复性 2)认识的无限性 3)认识的上升性。 〖方法论〗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辩证法(唯物辩证
法)
〖世界观〗: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世界观〗: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1)强调整体的原理
〖世界观〗: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
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 (2)强调部分的原理
〖世界观〗: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
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强调系统的原理
〖世界观〗: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
(二)、发展(共6个)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世界观〗:整个世界都是变化发展的,没有静止不变的事物。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的观点。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原理。
〖世界观〗:新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方法论〗: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3、事物的发展是曲折性的原理。(道路曲折。)
〖世界观〗:新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4、强调量变的重要性(原理)
〖世界观〗: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5、强调质变的重要性(原理)
〖世界观〗: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方法论〗: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6、强调维持事物性质稳定的重要性原理
〖世界观〗: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6. 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
呵呵,看看外国编的书,他们的大量举例,通俗易懂,《西方经济学原理》,是入门书籍,可以看看加深理解,而图书馆里面有很多图文并茂的书,看那些书特有助于理解经济学概念
7.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成就是什么
10月9日,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在纽约接受采访。瑞典皇家科学院当天宣布,将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埃德蒙·费尔普斯,以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贡献。
8. 克鲁格曼的学术思想
你好楼主,你说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
200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保罗·罗宾·克鲁格曼?
9. 理论概述
激励理论发展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具有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学、行为主义以及综合的激励理论(苏明城,张向前,2009)。
(一)经济学角度的激励理论
20世纪初,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用金钱去刺激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即提出“经济人假设”。基于“经济人假设”,一些学者对激励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形成了近年来的以非对称信息博弈为基础的各种激励模型,如:委托-代理理论、动态激励模型、标尺竞赛理论、证券设计理论等。
委托-代理理论是由威尔森(Welson,1969)、罗斯(Ross,1973)、莫里斯(Mirrlees,1975)、霍姆斯特姆(Holmstrom,1979)及格罗斯曼与哈特(Grossman,Hart,1983)等人共同提出并逐步完善的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即激励性契约的机制,这一契约能够使代理人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
伦德纳(Radner,1981)和罗宾斯特恩(Rubbinstein,1979)使用重复博弈模型证明,如果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保持长久的关系,则委托人会根据观测到的过去的相关变量来推断代理人的努力水平,设计合同,从而奖惩代理人,使得代理人不可能用偷懒的办法提高自己的福利。有关动态激励及“隐性激励机制”的研究,有两类著名的模型:一类是代理人市场声誉模型,另一类是棘轮效应模型。
20世纪 80年代初期,拉兹尔和罗森(Lazear,Rosen,1981)、格林和斯托凯(Green,Stokey,1983)、纳勒布夫和斯蒂格里兹(Nalebuff,Stiglistz,1983)以及谢雷佛(Shleifer,1985)等人共同提出了标尺竞赛理论。通过代理人的绩效和类似条件下的其他代理人的绩效进行比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现代理人的努力程度。
20世纪80年代末,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Hart,1983)在哈里斯和雷维夫(Harris,Raviv,1988)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证券设计理论上,建立了有关投票与剩余索取权相匹配的模型,认为证券能够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以保证一个优秀的经理人员获得对公司法人的控制权。
(二)行为主义角度的激励理论
20世纪20、30年代,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主持的“霍桑实验”否定了对人性的“经济人假设”,由此,行为主义学者摒弃了“经济人假设”,形成了所谓的“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
1.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是行为主义学者从“人到底追求什么”这个角度去研究“用什么去激励员工?”其中最流行的4种工作激励内容型理论分别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和麦克利兰的学习需要理论。
马斯洛(A.H.Maslow 1954 ,1968)的需要层次理论试图展示健康个性怎样随时间成长和发展。他假设个体以一定的顺序关注需要,当较低的需要被满足时,需要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移。
奥尔德弗(Clayto Alderfer)根据对工人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结果,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ERG理论,他将需要类型划分为3个更一般的类型:存在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赫茨伯格(F.Herzberg)的激励-保健理论是在马斯洛理论的基础上于20世纪50~60年代发展起来的,该理论也被称为双因素理论,即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可以发现,赫茨伯格所强调的“激励因素”实际上对应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较高层次的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D.C.McClelland)着重研究了人们的高层次需要,在其1969年出版的《激励经济成就》(与D.G.Winter合著)书中系统阐述了“成就需要”理论,认为需要尤其是成就需要,能够被成人学习到。
2.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理论的核心在于行为的方向或渠道是什么。目前比较流行的是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V.H.Vroom)在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了期望理论,认为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或激励力取决于其对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和预期达成该结果可能性的估计。
与期望理论联系紧密的是斯金纳(B.F.Skinn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强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外界的强化因素可以塑造人的行为,人们的行为是对其以往所带来的后果进行学习的结果。
公平理论是美国的亚当斯(J.S.Adams)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侧重于研究报酬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艾德文·洛克(E.A.Locke)和盖瑞·兰森(G.P.Latham)把以绩效为基础的激励计划作为核心,着重研究了如何设定目标才能使目标真正发挥相应的激励作用。由此,形成了所谓的“目标设定理论”。
(三)激励理论的综合
一些行为主义学者认为“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都过于片面,于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并寻求人类行为动机的一般模式,形成了“综合激励模式”。如:波特和劳勒提出包括努力、绩效、奖酬、满足等变量的整合模型;卡茨和汤普森在1990年提出的“态度、激励和绩效的综合模型”;罗宾斯以期望理论为基础把关于激励的知识整合起来得到模型等。这些研究反映出关于激励理论的研究内容已由片面转向多方面的综合。
10. 2001-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马来西亚奇迹的启示
马来西亚的成功应该同时通过两个角度来考量:一个是分析经济繁荣的原因,另一个是探寻我们这个世界的和睦相处之道,这不仅仅要通过宽容,还要通过尊重、分享人性的共同点并协力实现共同目标才能实现。
http://bbs.cqzg.cn/viewthread.php?tid=566887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具有美国及以色列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表彰他们在心理和实证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开拓性工作。
http://www.people.com.cn/GB/kejiao/42/152/20021010/838607.html
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以表彰他们在“分析经济时间数列”研究领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以表彰他们在“分析经济时间数列”研究领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http://www.bjkp.gov.cn/bjkpzc/kxcl/rw/nbehjz/28263.shtml
200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卡内基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校区的基德兰德教授(挪威公民)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邦储备银行明尼阿波利斯分行的普雷斯科特,以表彰他们对动态宏观经济学所作出的贡献:经济政策的时间连贯性和商业周期的驱动力量。
http://finance.sina.com.cn/nz/nobel/
http://finance.sina.com.cn/j/20041011/23151070991.shtml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罗伯特·奥曼和美国人托马斯·谢林,以表彰他们在博弈论领域作出的贡献。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10/10/content_3602550.htm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以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贡献。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0/09/content_5182087.htm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北京时间15日晚7时揭晓 )
http://www.jyb.com.cn/zt/xwzt/gjjyzt/t20071009_117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