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题和答案
甘肃省南部某乡镇企业与八十年代初,为适应城市生活水平提高,对牛奶需要量不断增加的趋势,开办一个向城市居民提供高质奶粉为主要产品的奶牛厂,由于该厂地处畜牧区,当时该地区牧场较少,奶粉市场供不应求,该企业经济效益较好,奶牛数量从开始的20头发展到50头。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皮革业发展迅速,皮革原料紧缺,皮革原料价格高速上涨,各地的皮革工厂经济效益大幅上涨,该厂厂长决定将原有奶牛全部宰杀,用原奶牛厂所获全部积累利润和50万元贷款,于两年内将原工厂改建为当地较大规模的皮革加工厂。但进入九十年代后,轻工业日益疲软,企业财务入不敷出,开工率从原来最高的95%下降到40%,工人工资拖欠达一年以上,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回收率不到60%。为尽快扭转企业亏损面貌,厂长决定以购价30%的价格(设备折旧率累计达40%)出售制革设备,重新兴办奶牛厂。
(一)试选择以下题目之一,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1)从供需均衡角度看,该厂长的决策是否正确?为什么?
(2)以边际分析方法,分析该厂长的决策有何值得借鉴之处?为什么?
(3)从机会成本角度分析,该厂长的决策是否正确?为什么?
(二)如果你是该厂厂长,如何从事上述决策?
--------------------------------------------------------------------------------
一、机会成本的定义
经济学中对"机会成本"是指由于选择一种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的收益,又称择机代价或替换成本。它反映不选择最佳方案或机会的"成本",或者说是因选择某一经营项目所牺牲的另一机会可获得的利益。他不同于会计成本,即使你所作的决定表面上能取得收益,但由于你所放弃的另一个机会可获得更大收益,所以实际上你还是亏损。
二、结合案例分析
1.第一个决策不妥
从本例来看,八十年代初,随着城市生活水平提高,对牛奶需求量不断增加,结合当地牧场较少,奶粉市场供不应求,兴办奶牛厂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应该是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事实上,如文中所描述“该企业经济效益较好,奶牛数量从开始的20头发展到50头”,可见奶牛厂的确是有利可图的。“八十年代中后期,皮革业发展迅速,皮革原料紧缺,皮革原料价格高速上涨,各地的皮革工厂经济效益大幅上涨”。俗话说“船小好掉头”,小型企业生产灵活,易于转行,对市场需求反应灵敏。GE传奇CEO杰克·韦尔其,在其担任通用电器的CEO期间,就努力使象通用电器这样的大企业能够象中小企业一样,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和经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通用电器成为世界企业20强之一。所以像牛奶厂这样的小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是必要的,也正是其长处所在。该厂长看到皮革工厂经济效益好,考虑是否转行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可以说明智之举。但是在作出卖掉奶牛厂,新建皮革厂之前,有必要搞清楚下面这个问题:奶牛厂和皮革厂谁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从案例中可以看到,在当地发展奶牛场是有优势的,一来牛奶需求日益增长,二来当地处于畜牧区而牧场又较少,市场是供不应求的,远未达到饱和。相关材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对牛奶市场的需求量将大增。中国奶业协会2005年6月发表的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表明,中国人均牛奶占有量增长速度与人均GDP增长速度呈正相关,关系达到0.93,乳制品是城镇居民收入需求弹性最大的动物性消费品,需求弹性系数达到了0.674,也就是说,收入增长1%,乳制品消费增长0.674%。国际乳业联合会主席吉姆·贝格近日在上海表示,中国乳品的消费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0%,今后的市场潜力足以使产品更加多元化。解决奶源问题、提升消费者能力、生产新鲜乳制品将是中国乳业未来的方向。据相关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人均奶类占有量仅21.7千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左右。据规划,中国计划到2010年把人均占有的奶量提升至28千克,到2020年再提升至42千克以上。
乳品在二十一世纪初依然还有如此巨大的上升空间。更何况,在八十年代末,中国乳品市场正处在方兴未艾,蓬勃发展阶段,兴办乳品生产加工企业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在80年代中期,中国皮革业迅速发展,皮革原料紧缺,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皮革原料的价格高涨。由于当时皮革市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将导致大量的投资者投资该市场。由于更多的生产者争夺这一市场份额,随着工厂的增加和产量的扩大,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牛皮原料的市场供给开始出现供给大于需求,超过了供需平衡点,发生了生产过剩,导致牛皮原料市场开始出现疲软,利润开始下滑,部分小企业开始亏损。皮革制品对于当时的中国普通老百
Ⅱ 《管理经济学》应用性习题答案
我也在寻求答案呀,有人知道了告诉我一下
Ⅲ 举一实例说明“管理经济学”知识在企业生产经营或人们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我是经管系的高抄东娟老师~没想到快交卷了还在网络问人。好好做吧,就这题书上没得抄你也不用这样。我也网络过了,我把网络前一百页有类似或者蒙混的答案我都记下来了,如果发现你卷子有相同的话,那你准备下吧,大四毕业前先来找我吧。
Ⅳ 能否给举几个经济学中弹性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实例急!
一个直接的应用:决定产品降价还是提价,弹性<1,提价,弹性>1,降价,这样利润最大化。
Ⅳ 请结合你的工作或生活实践。给出一个实例,用管理经济学理论分析(500-600字)
管理经济学是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理论基础的一门应用经济学,将微观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以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在经济理论研究与企业决策实践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学习管理经济学的目的就在于把理论知识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实践,为企业经营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提供答案。国内外众多的商学院和管理学院都将管理经济学定位为必须课程,凸显了其在培养造就经济管理人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本书是干春晖教授多年教学研究的成果,充分体现了作者“突出理论前沿,反映管理现实”的写作宗旨,其特点如下: 一、前沿性。近十几年来微观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实践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本书的特色之一就是力图把这些新理论和新方法,如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产业组织学等,介绍给广大读者,尤其是国际上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注重从产业组织的独特视角剖析企业的经营决策问题。 二、实用性。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本书将读者对象定位在初学者,对经济学知识的要求比较低。因此,本书的最大特色是十分通俗易懂、简明清楚地介绍和论述了管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剔除了一些较为复杂的公式和图表,力图将深奥复杂的问题分析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突破了以往对管理经济学研究教学的某些局限性,拓宽了管理经济学研究教学的领域,丰富了管理经济学研究教学的内容。二是精心选编大量现实案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管理经济学的应用性质,用实例说明如何在管理决策实践中运用经济学原理,提高读者分析实际问题和从事管理决策的能力,充分体现了管理经济学作为决策工具的真正价值。 三、适教性。本书内容编排适合教学和自学需要。每章之后附有本章小结,用最简明的语言概括基本概念的要义和每章内容的重点,并设计了相关的思考与练习,帮助读者系统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管理经济学的内涵
一、管理经济学的含义
二、管理经济学的地位
第二节 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一、边际分析法
二、最优化分析法
三、博弈分析法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风险与信息
第一节 风险的衡量
一、概率
二、期望值
三、方差
第二节 风险偏好与风险降低措施
一、风险偏好
二、降低风险
第三节 风险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
一、风险型决策
二、不确定型决策
第四节 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问题
一、信息不对称与信息经济学
二、旧车市场与逆向选择
三、逆向选择的解决方法
第五节 委托代理问题与激励机制
一、委托代理问题与道德风险
二、激励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市场供求与市场均衡
第一节 需求与需求函数
一、欲望与需求
二、需求函数
三、需求规律
四、需求变化与需求量变化
第二节 供给与供给函数
一、供给与供给函数
二、供给规律
三、供给变化与供给量变化
第三节 市场均衡分析
一、市场均衡
二、市场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
第四节 市场非均衡分析
一、最高限价分析
二、最低限价分析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需求弹性分析
第五章 生产技术及其选择
第六章 成本与利润分析
第七章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决策
第八章 完全垄断市场中的厂商决策
第九章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决策
第十章 博弈论与寡头垄断市场中的厂商决策
第十一章 定价实践
第十二章 市场结构分析
第十三章 市场行为分析
第十四章 企业、市场与政府
部分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Ⅵ 请教达人几个管理经济学案例
结合平日工作及所学,仅谈谈个人的理解:
1、书籍新版本推出的问题:
无论那种教科书类型的系列丛书翻版出版的时候,都会增加一部分的内容(比如罗宾斯所著的管理学第6版和第7版比较,后者增加了电子商务的内容)。一个学科的大框架是不会轻易变动的,基础原理也是经过了时间的推敲,因此这些占了书中90%的成分不会变也没法变,可其余甚至不到10%的篇幅的变化吸引了消费者,因为这部分的变化体现了时代的变化,这么做,是一种顺应学科发展趋势的做法。新版本推出的确会迅速将旧版本推入难销的境地,但是,即便萨缪尔森的的经济学教科书不翻新,我想还有别的学者的教科书会去翻新,读者选择的时候,除了权威,也会考虑进去这本教科书是否结合了最先进的观点和理念,因此,不断翻新教科书,某种意义上给了读者一种感觉:我的书,顺应时代潮流,即代表了权威,也代表了趋势。
2、出租车司机的问题:
假设出租车司机是一个经济人。在雨天,诚然会多出很多很多生意,然而问题在于,如果雨天出车,同样也会增加很多不便利的成本(比如:雨天视野模糊,雨天路滑,开车速度受影响;雨天易堵车等)。任何人在考虑事情的时候都是在做决策,出租车司机选择雨天是否出车也是在不断的做决策,很多司机并不习惯于雨天出车,加上理性的从经济角度考虑,雨天虽然有很多生意,然而也会途加很多成本,他们认为这样做不值得(要考虑到出租车司机自己是不会去做一个数据统计,来算算雨天增加的收入会不会大于增加的成本,而只会考虑到收入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因此,大多数司机选择向习惯妥协。
3、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利润率高于汉堡包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你这四个问题里面最不好回答的一个,因为原因很多很散,不好总结。下面我只例句出来一些理由,供你参考:(1)汉堡包原材料进入麦当劳的时候,是肉、生菜、面粉;产出的时候,产出了可以使用的汉堡包,经过了很长的生产流程,如果要保证质量,生产流程就需要施加质量控制以及标准化流程监督;然而可乐,进入麦当劳的时候,就是可乐原浆或者可乐粉,输出的时候,按照比例兑水而已,在这个环节,麦当劳对汉堡包的投入是高于可乐的。用这种角度去推,就可以看到,每一美元单位价格对应的汉堡包中凝结了很多麦当劳的成本;而每一美元单位价格对应的饮料中,凝结了更多的是麦当劳的品牌影响。
(2)麦当劳和肯德基成功的关键有二:一个是选址,一个事标准化。标准化对于麦当劳的成功功不可没,那么公司必然重视标准化的执行。这就说明,加工流程越长,花在产品上的成本消耗就越高。用这种方法去推理,我们就可以拿麦当劳的任何一种商品出来比较利润率。比如:鸡块儿的利润率高于汉堡包但是低于饮料。
此类视角,你可以分析出很多理由。
4、通用电气的问题:
朋友,我说了很多,前三个问题如果你满意,附加个留言,我继续回答第四个,如果不满意,我也不浪费你的时间。
第一次补充:
对于您的提问:个人感觉,经济学著作翻新的问题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个产品周期理论的反应。我们知道,任何一种产品,在产品本身既定不变的亲体下都难免会经历一个从“明星类”业务,到“现金牛”业务,再到“瘦狗类”业务的过程,这样的周期或长或短,然而只要是商品,就难逃此规律。如果我没有记错,这个叫做波士顿矩阵。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此书旧版本在金牛类业务期间,如果不退出新版本,那一定会因为其他竞争产品的出现而被迫步入瘦狗类业务。与其如此,我们还不如改变产品本身,通过上文我谈及的不到百分之十的更新,来延长自己“现金牛”期限,从而不断的使这个产品有可观利润。不要将眼光局限于:“如果我推出新版,旧版一定难买”这个角度,因为无论你作为还是不作为,旧版的书早晚会完蛋。我们见过畅销书,可是什么时候见过畅销30年不败的书?(史记、圣经这种越老越值钱的除外)
Ⅶ 一道管理经济学的案例题,谁帮我给一下答案呀。。跪求
这道题的答案很简单,只能怪你平时不努力学习,一定要好好学习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