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alchiand大学经济学

alchiand大学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1-03-04 14:46:25

经济学里的hold-up什么意思请举例说明一下 谢谢

hold up 是套牢的意思
Hold up Problem就是在日常生活经常碰到的问题。
比如你在一家公司上班,老板和你都知道你放弃这份工作就很难找到其他工作(比如特殊行业的垄断企业),那你就被holp住了,老板就可以随便欺负你-因为他比你有bargaining power。但如果你是一个在四大工作的很key很key的AIC,这项目没你根本不行(理论上不太可能),而这个项目fee很高,没这个项目经理都得扫地出门(更不可能),个么经理就被你holp住了。。
再比如一家企业是另外一家企业的当地唯一供应商,其他供应商都在地球另一边,而有很多企业需要原材料,个么这些公司都被这个供应商holp住了。作者之后谈到怎么解决这种holp,比如和供应商合并,钢铁厂和煤矿厂合并,这样holp就解决了,合并后就能形成更大效益(当然也要和合并成本做比较)

Holp Problem其实就是最原始的经济学供需理论的衍生。一个东西买的人多了就涨价,卖的人多了就跌价。审计再难做只要做的人多了老板就可以欺负你。。要不被holp,要么你就多找买家,make urself more desirable,要么你就增强自己的实力,使technique和你一样强的人变少。

In economics, the hold-up problem is a situation where two parties (such as a supplier and a manufacturer or the owner of capital and workers) may be able to work most efficiently by cooperating, but refrain from doing so e to concerns that they may give the other party increased bargaining power, and thereby rece their own profits.
For example, imagine a scenario where profit can be made if agents X and Y work together, so they form an agreement to do so. The hold-up problem occurs when X might not be willing to accept that agreement, even though the outcome would be Pareto efficient, because after X buys the necessary equipment, Y would have bargaining power and might decide to demand a larger proportion of the profits than before. The source of Y's power lies in X's investment. Since X is now deeply invested in the project, but Y is not, X stands to lose money, should the deal not be completed, but Y has no such risk. Thus, Y has some bargaining power that did not exist before X's investment. In the extreme, Y could demand 100% of the profits, if X's only alternative is to lose the initial investment entirely.
One way to avoid the hold-up problem is for the firms to merge, a tactic known as vertical integration, or to enter vertical agreements, e.g. an agreement with a non-compete clause.
A hold-up problem inherent in binary software transactions has been proposed as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附一篇文章
“Hold-up”问题的动态治理
——一一种实验经济学的视角
摘要:

关键词:不完全契约实验经济学分段融资产权要挟问题

Abstract:
Key words:Incomplete contracts , Experimental economics , Staged financing ,Property rights ,“Hold-up”problem

“Almost every economist would agree that actual contracts are or appear quite incomplete." (cf.Tirole Jean. ,1999 page 741)

“Each new stage of financing should therefore coincide with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in the venture , such as a new patent , the final creation of a proct , a clearer view of the marketability of a proct , etc .”(cf . Darwin V. Neher , 1999, page 269)

第一章: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介绍

本文主要通过实验来考察分段投资(Staged investment)对“Hold-up”问题治理的可能性以及其实际效果。“Hold-up”问题的提出源于Williamson(1979,1985),以及Klein,Crawford,and Alchian(1978),故事展开如下:对于交易双方,为维系这个交易顺利进展,要求其中的一方在事前(Ex ante)作出了一个增进双方关系的专用性资产(Specific investmnet)投资,即一旦投入这个资产,那么这个投资是不可收回的,是沉没成本。事后(Ex post)双方将对交易条款进行谈判,而恰恰是这个条款将影响专用性资产投资方的收益,由于不可能详尽地罗列交易条款,或者无法完全预见到将来可能出现的种种不确定情况(Every possible contingency),也就是交易成本学派所谓的存在交易成本,导致谈判所达成的契约是不完全的,这样的契约在法庭上是不可证实的(Not verifiable),因此不具有完备可执行性。这样的契约性状就会影响专用性资产者的投资激励,导致事前投资不足。

在Coase(1937)的论文中提出企业与市场的两分法,Alchian&Demsetz(1972)针对其提出了市场与企业都是契约的观点,并提出了如何有效治理“团生产”的问题,其中涉及到的一个经典思想,即“充分激励原则”:在团生产中,若要实现有效的激励,那么其中的任何一成员作出一边际投入,其事后必须获得此投入的全部边际收益。Holmstrom(1979,1980)同样表达了这一思想,并提出了“N+1”的激励悖论,因为在团生产中要实现充分激励,除非监督者(即“1”)不参与团生产事后收益的分配,否则“N+1”组成一团队将不满足整体预算约束平衡条件。

“Hold-up”问题的讨论也应该受这一古典思想的影响,由于资产是专用的,那么事后会产生可侵占性准租(appropiable quasi-rents),注意可侵占性一词,它的等价含义,即你一旦投入专用性资产,事后产生的准租相当于流入了Barzel (1997)所说的“公共域”(Public domain),只要对方存在机会主义,那么事后准租就会被侵占(对己方而言是“套牢”,对另一方而言是“要挟”,为了统一表述,我们翻译成“锁定”),也就是专用性资产的投资者不能独享事后的准租,也就是不满足“充分激励原则”,那么预期到这一点就会导致事前投资不足。但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上述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套牢或者要挟问题,而是投资不足问题,因为只有后者影响效率,前者只是在事后分配的时候产生问题,即投资收益被侵占,或者存在一方对另一方的“私人掠夺”。当然两者关系还是十分紧密的,正因为存在私人掠夺,所以导致事前投资不足,但有时候即使存在私人掠夺,事前还是存在有效投资,这正是市场的力量,正是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贡献,所以把“锁定问题”与“事前投资不足问题”相分离,更关注“事前投资不足问题以及治理机制”,才是清晰分析问题的正道。

1、2 案例阐述与研究目的

“Hold-up”问题之所以产生,更明确地说,投资不足问题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专用性投资者无法保证自身在事后的谈判中享有一定的足够份额的投资回报。其实这种“Hold-up”问题在现实个人生活中,企业内外,政府活动,乃至民主国家的宪政起源上都广泛存在着,它们之间的不同只在程度与范围上的差距。

在一个家庭内部关于抚养小孩这个决策上,夫妻双方一般而言,总是妻子放弃工作而做全职妈妈,照顾幼小的宝宝,这就可被看作是作出了一项专用性资产投资,尽管这项投资能增进夫妻关系的价值,但也因此造成妻子由于收入的降低而导致谈判地位的弱化,丈夫可能依赖自己的高收入来增进自己的谈判能力,具体表现在家庭的“话事权”上,甚至表现在家庭暴力上,那么作为理性的妻子预见到丈夫的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就可能减少其在抚养宝宝方面的投入,可能并不完全放弃未产之前的高薪的工作。(cf. Oosterbeek et al , 2003)由于涉及到家庭内部的经济决策,又无法剔除夫妻双方的感情因素,有可能存在抚养孩子而提高妻子的谈判地位,所谓“母以子贵”,即使真的在抚养孩子问题上存在事前投资不足问题,但对于这样的事前投资不足的微观数据的采集也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在这样困难的实证情况下,即使真存在家庭“Hold-up”问题,也会被经济学家所忽视。

在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采购活动中,或者在政府的采购活动中,同样存在“Hold-up”问题,经典的案例莫过于“费雪车身”(中文版详见Masten , 1996;第8章)。在政府的采购管理中,都会意识到承包商那里存在机会主义行为,特别是“大宗买入”(Buying in)被看作是一个具有潜在危害性的明证,一旦发生“大宗买入”,虽然当下价格实惠,但由于购入成套大型设备,实施大型工程,政府就会做专用性资产投入,就会刺激后续“大宗买入”,从而被承包商所要挟。由于资产变得更加专用,更多可侵占性准租金产生时,契约的签订成本就会大大高于纵向一体化成本,因此企业间就可能更趋向于纵向一体化,至于政府的次级承包商将成为其一个部门,更趋向于国有化。但日本组装企业与零部件生产企业之间很好地解决了专用性投资问题。组装企业同时授权多个零部件企业进行零件的设计、加工与制造,并及时地将多个零部件企业各自设计生产产品的优缺点回馈给所有的零部件企业,鼓励他们之间的竞争,从而可以很好地激励专用性资产的投资。同时,零部件企业设计、生产的产品,对组装企业也是非常关键的,并且直接决定了组装企业的设计、生产周期,因此,组装企业也不好随便更换供货商(进一步,流行的商业规则也不允许他们随便更换供货商)。组装企业进行新产品的设计、生产,也需要投资专用性资产。因此,存在零部件企业对组装企业的“Hold-up”问题。在稳定的供应关系下,组装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之间可以进行多次谈判,很好的解决了专用性资产投资不足的问题。(加脚注)

中国当下创业时兴,在创业初期,具有潜在企业家气质的创业者碰到的普遍大难题是融资困难,尽管拥有相当不错的Idea,或者说拥有优质的“人力资本”,但无法同实物资本(Physical assets)相结合也是无济于事。创业融资困难,一方面的确是由于创业资本(Venture Capital)的收益高度不确定性以及外部投资者与创业者信息高度不对称,导致产生相当高的监督成本,或者笼统地说是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外部投资者与创业者之间也普遍存在“Hold-up”问题:一旦外部投资者作出这样一个沉没投资,那么无法保证创业者作出一个可置信的承诺,使外部投资者除了收回投资还略有利润,外部投资者预见到这一后果就会事前投资不足,甚至对有些项目不作投资。(详见Debt contracts的讨论,Hart and Moore,1994)

资产专用性投资在现代生产制造中相当重要,这种投资能增进交易的增值,间接影响整体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正因为有了专用性资产,才产生了长期契约对短期契约(或者说现货市场,Spot market)的替代,进一步升级到纵向一体化。从传统的视角来看,资产专用性投资,或者说“Hold-up”问题,一般可看作是企业理论的立论基石,在经济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上面的案例来看,“Hold-up”问题不仅存在于现代生产制造部门,还存在与家庭内部,甚至国家层面,可解释国家掠夺与宪政起源(North and Weingast ,1989)。既然“Hold-up”问题如此普遍与重要,我们就应该探寻各种有效治理“Hold-up”问题的机制,从宏大方面而言,我们的研究能给转型期的中国经济以指导,使中国的市场经济有效地运转起来;从微观方面而言,我们能够给数以千万计的创业者解决融资问题提供启示,使创业期的融资难问题能有效解决,实现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的有效结合。

本文接下来的部分组织如下:第二章,我们进行现有的文献综述,主要从治理“Hold-up”问题的理论与实验设计两方面出发,展示现有成果的精彩部分以及一些不足之处;第三章,整合各种“Hold-up”问题动态治理机制,提出一个简约的模型介绍与分析;第四章,对简约的“Hold-up”问题动态治理机制进行原创性的实验设计与验证,通过实验检验模型的合理部分与不足之处;最后部分是结语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 治理“Hold-up”问题的理论

A、组织补救(Organizational remedies)视角

续Coase之轨的学者认为,由于无法对事前专用性资产的投资者的投资额度和事后的准租金进行契约化,也就是说市场机制无法避免交易成本,那么治理结构的选择就是以最小化交易成本为目标,根据不同的交易带来的交易成本匹配不同的治理结构。一般而言,当市场或者讨价还价的成本较高时,有效地措施应该是组织补救,Klein et al(1978)和Williamson(1979)所提出的组织补救方式就是纵向一体化。既然纵向一体化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防止机会主义行为,但现实世界的企业规模并不全都趋向于超级庞大,而且中小企业越来越多。GHM理论,也叫产权视角(模型的清楚表述参见Grossman and Hart ,1986;Hart and Moore,1990),认为治理事前投资不足,通过将初始契约外的无法契约化的资产控制权配置给影响未来收入流较大的一方(即0/1分布),确保在次优条件下实现最大化总剩余的最佳所有权结构(加脚注,交易时序图)。GHM模型重要假设为:I,C(I,w),V(w)对契约双方来说是对称信息,但对第三方而言是不可证实的;交易双方都没有外部选择权,没有谈判成本、没有贴现,并且根据纳什谈判解以1 :1分享事后总剩余(在Hart and Moore,1990的论文中作了修改,以夏普利值分配),也就是说事后讨价还价的结果独立于事前沉没成本的投资。这些假设条件都有放松的余地,为以后的理论发展与实验设计提供了机会,事实上大量的行为、实验论文都基于假设的放松。

B、契约治理的视角

在一方作出投资决策之前,双方能就交易量达成一个契约,那么事前投资不足问题可能得到解决,也就是不需要组织补救方案。关于契约的治理,涉及到机制设计,主要有三个方向,一个是Mechanism design contracts ,代表论文是Rogerson(1992);一个是Specific performance contracts,主要体现为Aghion et al.(1994);一个是Option contracts,主要源于Noldeke & Schmidt(1995)。关于机制设计的学者认为,交易双方可以通过契约来达致有效投资,至于这样的契约须满足如下条件:一方面契约能影响一方的外部选择支付(Status quo payoffs),另一方面在谈判阶段给予另一方以完全的谈判权力,使得其对事后剩余拥有剩余控制权(Resial rights)。(具体证明参见Che and Sakovics,2005)机制设计的论文从传统理性选择模型出发,设置状态满足参与约束、激励兼容约束等,而排除了行为因素,一般这些设计的复杂机制在现实中未必具有可操作性。

C、法律的视角

一个是法律干预的视角,主要对造成契约不完全因素的应对,因为契约的不完全有很重要的一个假设是:I,C(I,w),V(w)对契约双方来说是对称信息,但对第三方而言是不可证实的,那么法律强制干预一般主要集中在对可证实要件的硬性规定等;另一个就是赔偿视角,一般区别这类文献很明显,经常会在标题与摘要中出现“Nuisance suits ”,“Legal remedies”等字样,一种是期望损失赔偿(Expectative damages),一种是信任损失赔偿(Reliance damages),主要区别就是赔偿收益外,是否还要把沉没成本也考虑进去,这可以算作法经济学在“Holp”问题上的应用。

2、2治理“Hold-up”问题的实验设计

A、外部选择的考察

最初对“Hold-up”问题进行实验分析的源于Hackett(1993),他主要的目的是检验这样一种可证伪的假说(Testable hypothesis):事后讨价还价的分配结果独立于事前的沉没投资。一般而言,对于“Hold-up”问题,主要对事前投资不足诱因的探索,但Hackett(1993)另辟溪径,反奏琵琶,主要考察事前的专用性投资是否影响事后联合剩余的分配,以及如何影响事后联合剩余的分配。通过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拒绝了以上的假说,即事后剩余分配与事前沉没成本投资的无关性。然而,Hackett实验设置的弱点在于交易双方在事前都要进行沉没投资,跟公共产品提供实验类似,偏离了双方不对称投资的现实模拟,跟先前的理论模型假设背离。

Oosterbeek,et al.(2003)对Hackett(1993)的实验作了改进,设置了两个不同角色的参与者,一个是沉没成本投资者(以下简称S),一个是事后剩余分配者(以下简称B),事后的分配规则采用最后通牒博弈,即对B提出的Offer,S可选择接受与拒绝,一旦S选择拒绝,则谈判破裂,双方获得的支付为外部选择支付(Outside payoff)。在实验中,Oosterbeek等人设置了不同的外部选择支付,一般都偏向B的支付高于S的支付。当B的外部支付较低时,一般S会选择较大的投资,而B也会出较公平的Offer;但当B的外部支付越来越大,即使S选择较大的投资,B的Offer也不会趋向公平。这个实验的结果还是偏离了传统的理论预测,B的Offer会比预测的更慷慨,但这种慷慨经不住其外部选择的增大,也就是说,外部选择对“Hold-up”问题的治理是有影响的,但GHM模型却假设交易双方不存在外部选择,Oosterbeek,et al.(2003)的成果是在放松GHM模型的假设上所实现的。

B、分配机制的考察

对于事后剩余的分配机制一般有几种设置,一是可设置成双向拍卖(Doubleauction)机制:对于事后的总剩余,双方提交一个要求的数量,加总后若总数量超过总剩余,则谈判失败,外部选择为零,若不超过,则执行分配,实际上是个协调博弈;一是可设置成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bargaining)机制:对于事后总剩余,其中的非投资方为提出Offer者,若投资方接受Offer,则执行分配,若拒绝Offer,则谈判破裂;一是可设置成独裁博弈(Dictator game)机制:对于事后的剩余,其中的非投资方提出Offer,但投资方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唯一的选择是接受。

Ellingsen, T. and Johannesson, M.(2004a,2004b)对前两种机制进行了实验设计与分析,一般博弈论预测的精练子博弈纳什均衡(SPNE)为:在第一阶段,投资方选择不投资;在第二阶段,非投资方提出要求自己得到接近总剩余的份额。即使对于事前存在交流,也就是“空谈博弈”(Cheap talk)的情况下,博弈论预测仍为上面的SPNE。Ellingsen, T. and Johannesson, M.(2004a,2004b)中设置了三组被试(Treatments):一是事前无交流,二是投资者事前发无成本信号,三是非投资方事前发无成本信号。实验结果显示,对于事前无交流组,事前投资较低,协调困难;而在两组存在事前交流的组中,事前投资相对上升,而且成功协调比例上升。他们的实验还显示,在投资方发信号组的协调成功率低于非投资方发信号组,一个可能的解释:可能投资方过分担心非投资方的非理性行为,也就是“将心比心”比较困难,今后跟进的实验可以在分离这种干扰上下工夫。至于协调博弈与最后通牒的不同设置,显示的不同结果主要在于:在存在事前交流组中,协调博弈设置组的投资比例高于最后通牒的设置组(80%同60%的区别),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协调博弈存在多重均衡解,可能更好地解决“Hold-up”问题。暂时未看到独裁博弈的设置,今后可以把独裁博弈设置也加进去与现有机制相比较。

C、信息因素的考察

就上面的实验而言,沉没成本、事后总剩余都是可观察信息,但现实情况可能未必如此,这类信息可能为私人信息,而且参与者的效用函数若是采用Fehr,et al.(1999)等人的设置,还得考虑,不公平厌恶系数ai和bi是否为私人信息。Ellingsen, T. and Johannesson, M. (2004c)就进行了这样的设置,只是将事后总剩余仍设置为公共信息,事后的分配机制为最后通牒,特别注意的一点,这里的事后分配是投资者提出Offer。如果依照理性模型预测,无论沉没成本是否为私人信息,都不影响同样的SPNE的产生。但考虑参与者的公平因素,结合Fehr等人的效用函数设置,那么上述信息成为私人信息,行为结果就不同了。一般低成本的投资者会攫取信息租金(Rent extraction)(关于契约理论或者激励理论的完整介绍参见Salanie, B. ,1997),实验显示很多低成本的沉没投资者一般伪装出较高的沉没成本,因此会倾向于提出更富侵略性的Offer,一般也能获得事后更大的剩余,但这种富有侵略性的低成本的投资者唯一的担心是交易对方的公平心态,因此也有一个对对方不公平厌恶系数ai会有一个大致的信念。不过这样的实验设计,偏离了“Hold-up”问题的主旨,使沉没成本成了一种类型,具体不是考察事前投资不足及其治理,而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参与者的公平上。不过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考察在公平因素干扰下的参与者的异质性,即参与者中,既存在强公平倾向的,又存在完全自私不考虑别人收益的,而且这种异质性偏好为私人信息,那么对于各种分配机制如何影响事前的投资,也就是说公平因素与异质性偏好的考虑对事前投资不足的治理有什么影响,这也可以是我们未来研究的方向。

❷ 如何学好经济学

经济学要怎样学才对(一)今天要跟你们谈的是怎样学好经济学,把自己当年的经验择其优而舍其劣,也就是我今天认为经济学应该怎样学才对。首先要说的,是如果你跟着我建议的方法学,在大学考试,或到外地争取什么博士,凶多吉少。我走的是实证经济学的路,着重于理论的实用性,不花巧,写出来的学术文章不一定可以打进今天的国际学报。昔日可以,今天或多或少有点困难,虽然某些学报编辑记得我这个人,可能给个面子。当年在西方发表的文章,今天还有人记得,但在「格局」与思维上,与今天的是不同的了。不容易解释发生了什么事。我的经济学很传统,从史密斯到李嘉图到米尔到马歇尔到鲁宾逊夫人到凯恩斯到费沙等,我都读得认真。跟着是森穆逊、阿罗、史德拉、佛利民、艾智仁、赫舒拉发、普纳、高斯等较为近期的,也读得认真。可以说,一九六五年之前的文献我读得多而透。六五到六九年间,我转攻资料性的读物。一九六九之后,自己不再进图书馆,要什么资料由助手替我找寻。大约一九七二起,我谢绝替学报评审文章。行内朋友找我研讨,懂得一定奉陪。一九八二回港任职后,通讯没有今天那样方便,交谈是减少了。喜欢魂游四方,不熟知我的人不容易跟我交谈。像巴赛尔那种愿意跟着我魂游的行内君子不多。我认为一个人在求学时要多读他家之作,但当自己进入了创作时期,要重视的还是自己怎样想。我的经济学底子很传统,比今天的新秀传统得多了。熟读传统,有欣赏的也有不欣赏的。选择自己认为可取的发展下去,过程中修改了不少认为有不足之处的前贤之见,而好些认为一无是处的,淘汰了。这样的发展不是很有意思吗?夸夸其谈的背后,知道自己沧海一粟,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也不少。一士谔谔地走自己的路,走了三十年,心领神会,对自己的进度是挺满意的。但当我偶尔翻阅今天的经济学报,不容易见到自己熟知的传统。术语好些还是以前的,但看不到传统的思维。新秀们放弃了传统,我则认为史密斯的传统怎样也不要放弃。回头说自己的经济学着重于实用性,是指解释力,解释人的行为,解释因为人的行为而引起的各种现象。我认为解释现象是经济学的唯一用途,没有其它。福利经济学是废物。不是说不应该关注社会福利,而是任何人都可以是「专家」,不需要读过经济。二百多年来,经济学无法证明,从某甲手上拿了一元,交到某乙的手上,社会福利会改进或改退。学经济可以协助赚钱吗?可以找到一份较好的工作,或减少受骗的机会,但我没有遇到过一位富豪是经济学家。我自己母亲的投资命中率比我高,但她连书也没有读过,不识字。经济学可以协助政府决策吗?可以解释怎样的政策会有怎样的后果,但如果关心政府会否接受你的建议,不被气死才奇怪。解释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但这里说的是科学解释(scientific explanation)。一门科学往往由一些没有学过的人想出来。我们是后学,学经济是学经济科学了。科学有科学的规格。任何人接受这规格,同意其中的理论,那么任何人对同一现象的解释,大致上应该相同。物理、化学、生物学都有这样的一般性。这方面,经济学比较麻烦:自称是经济学家的五花八门,懂的不懂的各持己见,忽略了经济科学的规格。史德拉(G. J. Stigler)曾经对我说:「如果你说自己是个物理学家,听者会回应:『物理学我不懂。』不再说下去。但如果你说自己是个经济学家,听者会回应:『经济学吗?我不懂,但我认为……』跟着滔滔不绝。」其实作为科学,经济在规格上与物理或其它自然科学没有什么不同。方法是一样的,而其可靠性也没有多大分别。后者很多人不同意,认为经济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not an exact science)。他们认为经济学的推断往往模棱两可,或各各不同,没有像物理学那种精确的解释力。为此我曾经举出一个简单的例子,今天一些美国的教授「盗」而用之,使我高兴。四十年前在美国教学生时,我说:「如果我把一张百元钞票放在有行人的街道上,没有风吹,也没有警察,我敢打赌,这张钞票会不翼而飞,不见了。有谁敢跟我打赌?一百博一?一万博一?要赌的请站出来。」这就是了。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化学,都无从推断或解释那张百元钞票为什么会不翼而飞。在人类发明的所有科学中,只有经济学可以推断,可以解释,而其准确性与物理或化学等自然科学是一样的。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该钞票可以相当持久地留在地上,正如秋天的黄叶无风自落,但秋风起黄叶却可飘到天上去。「某些情况」的指定是重要的。科学方法称之为验证条件(test conditions),经济学则称为局限条件(constraints)。这就带来推测与预测之分。推测是要指定条件的。条件是真实世界的条件,可以观察到。条件不对,推测的效果往往不同。推测与解释是同一回事。在我指定的条件下,推测百元钞票会在街道上不翼而飞,逻辑说,等于我解释了该钞票为什么会消失。推测是prediction,是解释,永远有条件。经济推测要指明局限条件,有时不言自明,用不着说出来,但有时不说清楚条件为何听者或读者会被误导。不管条件的推断不是推测,而是预测,forecast是也。这是看水晶球,或者是看风水。不是科学,但相信水晶球的人甚众。风水先生这个行业有了数千年,历久不衰。举个例子吧。我称「推断」股市走势的图表派为风水派。什么三角形呀,什么双肩呀,等等,是没有条件指定的。这是预测。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预测股市的图表派没有指明局限条件及局限的转变。这是看风水,有人为之发达,也有人为之破产,但人还是人,不少相信,所以风水先生有收入。科学是有法则的,逻辑的法则,科学的方法(The Methodology of Science)是也。逻辑属哲学系,可能是人类最湛深的学问,深得有点发神经,不主张同学们钻进去。然而,基本的「方法」逻辑重要,尤其是对中国的青年来说,多多少少总要知一点。我曾经是二十世纪哲学逻辑大师加纳(R. Carnap)的学生,不是入室弟子,但算是得到少林方丈指点过一两手。是二十世纪大名鼎鼎的维也纳学派的思维,在三卷本的《经济解释》的首卷《科学说需求》中的第一章——《科学的方法》——我从经济实证的角度解释过了。写于一九八九年,那章写得称意而重要,同学们要一读再读。说重要,因为那是我知道的唯一的从经济实证的角度论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哲学逻辑走进了象牙之塔,走进了一个圣殿,其中的大师君子不能分身参与实证科学(empirical science)的研究工作。我学了象牙塔内的一小点就跑出来,作了多年的实证研究,然后回顾塔中所学,以自己的实证或验证经验与逻辑哲学互相印证,写成了该章。该章很长,这里不重述。要说的重点,是科学不是求对,也不是求错,而是求可以被事实推翻。可以被事实推翻但没有被推翻,科学理论就算是被证实或验证(confirmed)了。A theory cannot be proven; it can only be confirmed——同学们要记着这句话。Proving与confirming不同,在实证科学中有着微妙而重要的分别。前者是证实了,不可能错,正如数学上证实了的定理。后者呢?以中文言之也可说是证实,较为正确是验证了是对的,没有错。但验证了的对,还可能错,对了无数次还可能错。可以被事实推翻(可以错)但没有被推翻,英文字是confirm——还可能是错的证实。文化不同,严格来说,中文没有这个字。我自己在经济科学方法上的主要贡献,是指出与坚持,验证理论一定要用可以观察到的变量。浅得离奇,对得无话可说,但经济学者一般不重视。或者说,他们认为那样浅,是小儿科,没有想深一层,无从验证的却认为是验证了。说什么意图,谈什么意欲,又或者搞什么博弈、什么偷懒出术的,在真实世界看得到吗?不是说人不会博弈,但在观察上我们怎可以知道?我看着一个貌美如花的女人,目不转睛,意图相当明显,但我可没有动手动脚,你怎可以知道我的意图是什么?要以我的行为验证你的理论,你只能说我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个女人,因为是事实,可以观察到,而如果换了一个男的,我忙顾左右,也可以观察到,也是事实。如果你发明了一个「异性相吸」的理论,你只能从上述的可以观察到的行为验证。我不认为今天盛行的博弈理论是可取的实证科学,因为其中无从观察的变量太多,不能验证。一般而言,科学的起点是一些武断的假设,称公理(postulate或axiom)。通常不真实,往往抽象。所谓公理,是参与的人不准在公理上争辩。经济学的第一个公理是所有人的行为都是个人选择的结果。跟着的第二个公理,是每个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在局限条件的约束下争取最大的利益——我曾经称之为「自私的假设」——又称局限下争取极大化(constrained maximization)。这就带来一个难题:「极大化」用什么来量度呢?财富(wealth)、收入(income)、盈利(profit)、租值(rent)、功用(utility)——都有经济学者采用。出自洛杉矶加大与芝加哥大学的传统,我首先淘汰了盈利,因为盈利是意外的收获,逻辑说不可以刻意地争取。行内最普遍地采用的是「功用」,但我个人从开始就避之则吉。这是因为功用是空中楼阁,二百年前由边沁(J. Bentham)想象出来,真实世界不存在。功用是个变量(variable),科学理论往往有无从观察的变量存在。从开始写博士论文起,我知道验证只能靠可以观察到的变量,无从观察的以少为妙。功用不是真有其物,多个香炉多只鬼,可以不用当然不用。话虽如此,同学们对功用的理念是要深入认识的。不需要用,但要知道其中玄机。这是因为功用理论经过多年发展,带来了两方面的重要思维。其一是以数字排列选择。不管用什么名目来排列,这排列重要,而熟知功用排列的哲理,对极大化的思维有助。其二是近代的功用排列,用序数(ordinal numbers)。序数是以数字分高下,不比较数字之间的差距,也即是说数字不可以加起来。从选择的角度解释行为,选择的排列重要,而从边际转变的角度论选择,我们是不需要顾及数字之间的差距的。用上功用理论的理念,却放弃了以功用作为量度选择的工具,在经济学行内不止我一人,但恐怕不及一掌之数。我认为功用量度在行内盛行,主要是数学方程式可以写得漂亮。我的兴趣是理论的实用性。真实世界不存在的变量,以少为妙,可以不用不应该用。在从事解释行为或现象的经济学者中,喜欢以功用量度而又用得最出色的,应该是贝加(G. S. Becker)。个人认为,贝加可以解释的,我可以不用功用方程式也解释得到,而用上功用量度,好些时会中套套逻辑(tautology)之计,高明如贝加也不一定避得开。方程式,方程式!同学们要用我当然不反对,但千万不要因为好看或显得有学问而用之。好看,却比不上流畅的文字。学问吗?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方程式是不能把学问加上去的。同学们要学数,花一两年工夫值得。一般学子没有戴维德或高斯或奈特的天赋,数学于是对思维有助。如果有史密斯的天赋,学数更是多此一举了。量度极大化,我有时用财富,有时用收入,有时用租值。各有各的方便之处,也各有各的困难。「财富」的困难是要靠利息率的存在,而没有市场则没有利息率。「收入」的困难是秒秒不同,这秒高那秒低,不一定是选这秒的。「租值」的困难是要在特别情况下才可以用。我自己三者皆用,看情况而定,而如果集中于边际转变来处理选择,大有可为:解释行为只须从边际看。这些我在《经济解释》的卷二——《供应的行为》——分析得清楚,这里不说了。在量度极大化这个话题上,于今回顾,当年有三项读物给我深远影响:A. A. Alchian,The Meaning of Utility Measurement;R. Strotz,Cardinal Utility;I. Fisher,The Theory of Interest。后者开头的一百五十多页最重要,非读不可。同学们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去掌握量度极大化的几种价值选择。不是价(price),而是价值(value)。价是另一回事,属于局限那边,是后话。不能肯定同学们要花多少时日,才能充分地掌握量度「极大化」的几种价值,懂得遇上怎样的问题要选用哪一种。首先是要掌握前文提到的几种价值概念。我推荐了几项读物,而自己的心得都写进了三卷本的《经济解释》的首两卷中。不要轻视这些价值概念。西方的经济学发展了二百多年,到今天,大致上这些概念可取而重要。原则上,这些概念的正确掌握,几个月的工夫足够。困难是不同读物有不同的说法,而不同教授所说的也往往不同。实在太多不懂的人写书或教学了。能通透地掌握价值概念的经济学者不多,而能掌握局限条件(constraints,价值的另一面)的更少。经济是一门重视概念的科学。可取的理论不多,也不难,远不及自然科学那样湛深,但概念的变化多,一般性大,而概念掌握得稍有差池,简单理论的威力就发挥不出来。这样,从事者逼着把理论搞得复杂,用上「拓朴」等湛深数学。是今天的「主流」吧,但我没有见到这样的文章,对基础概念掌握不足的,能成功地解释现象。同学要掌握正确的概念,但读物胡说,老师不懂,很麻烦。同学们于是要讲一点际遇,明师难求,懂得选择读物是起码的要求了。说过了,经济解释是解释人的行为,以及人的行为引起的各种现象。史密斯的伟大传统说人的行为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我们接受,而加上小孩子也能明白的数学理念,「在局限条件下争取极大化」这个公理就成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这公理直白,浅的,没有玄机,困难是概念的掌握:极大化的量度价值概念与局限变化的概念。局限是约束,经济学翻为成本、代价、价格等,牵涉到资源、产出的边际下降,而在社会中则要加上最难处理的产权及交易费用。这就带到经济解释的重心所在。所有经济解释都环绕着如下一个问题:某些局限变了,人的行为会怎样变呢?想深一层,人的行为变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它局限会变,人的行为又会怎样变呢?社会的整体又如何?本来是简单的学问,一下子复杂起来。局限有变,人的行为跟着变,但要解释或推断这行为的变动,行为不可以乱变一通,不可以像阿康那种「无定向风」。要解释或推断行为,行为一定要受到约束,而在科学上——任何科学——约束行为的规律就是理论了。经济学的结构是简单的:局限怎样变,人的行为一定会跟着怎样变,而约束这「一定」的规律,主要是那大名鼎鼎的需求定律(The Law of Demand)。经济学有不少定律,或有不少理论,但大部分可有可无,只有需求定律不可或缺。没有需求定律就没有西方经济学,事情就是那么简单。原则上,所有其它经济定律都可用需求定律代替,又或者所有其它经济理论都可从需求定律变化出来。任何理论,不论微观或宏观,某一点违反了需求定律,该理论一定错!所以同学们要学好经济理论,一半以上时间要集中于需求定律。其它的多知一点无妨,但如果同学对需求定律的理解与体会,可以给我打上七十分,其它的理论一概不知也算到位,是个及格的经济学家了。需求定律说,任何物品,何时何地,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一定上升。不容许有任何例外,因为如果有例外,理论就不可以被人的行为推翻,无从验证,所以不能解释人的行为。同学们都知道,经济课本说有吉芬物品这回事。吉芬物品是指那些价格下降需求量跟着下降的物品,或价格愈高需求量愈大——这是推翻了需求定律。逻辑说,吉芬物品可以存在,正如逻辑说万有引力可以失灵。这就是困难:如果吉芬物品被容许在真实世界存在,而我们不能事前划分哪些是吉芬物品哪些不是,那么人的任何选择行为都不可能被需求定律推翻,也即是说该定律无从验证,于是半点解释力也没有。所有的经济学概念及其它理论皆要与需求定律挂钩,没有该定律,经济学的整个架构就会倒塌下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不少价格理论大师尝试在逻辑上把吉芬物品推出门外,都不成功。我在六十年代搞起了风浪,指出在几个不同的假设下,吉芬物品可以被拒诸门外,但因为用上无从观察的变量,不妥。后来还是接纳了史德拉与艾智仁的办法,把需求定律作为一个公理(a postulate),武断地不容许吉芬物品存在。一九六六年,在加州长堤大学任教职,我对同事E. Dvorak指出,逻辑上,吉芬物品不能在市场成交,只可以在一人世界或永远不交换的物品出现,把他吓了一跳,大叫天才。但既然吉芬物品可以武断地废除,我的天才不值钱。虽如是,三十多年后我还是把该推理写进《科学说需求》的第四章第六节。(这里要向同学解释一点。今天的经济学教科书,吉芬物品一般存在。教科书是为了赚钱,或起码要有出版社收容,否决吉芬物品的存在不容易卖出去。可见一般大学里的教授,对经济解释是没有兴趣的。)回顾平生,在需求定律这个重要话题上,对我影响最大的读物是佛利民的《马歇尔需求曲线》(M. Friedman, The Marshallian Demand Curve)。虽然有好几处我不同意其分析,但该文对需求的经济思维实在好,今天的同学还要一读再读。整体而言,需求定律分析得最详尽的,应该是我于二○○一年发表的《科学说需求》(《经济解释》卷一)。该卷分析的何谓价、何谓量、不变量的选择、品味不变的假设、消费者盈余、否决剪刀论,等等,大部分不能从其它读物找到。不全是我的发明,而是经过多年从读物及师友间的吸纳,经过自己不断地在街头巷尾找现象印证,左改进右改进,日夕思想到过了退休之年,知道打通了经脉,全盘掌握,毫无沙石,才动笔写出来的。这里有一个要点——非常重要而又头痛的——同学们要注意。这是需求定律(或需求曲线)所说的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是一个无从观察的变量(variable),真实世界不存在。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变量是成交量(quantity transacted),不是需求量。需求量是一个意图之量,是经济学者想象出来的,不真有其物。于是,经济学分析的短缺(shortage)或剩余(surplus) 都是空中楼阁,真实世界不存在,靠这些理念作经济解释不可能不是废物。我说过,一个假说(hypothesis)的验证必定要用上两个或以上的可以观察到的变量,但理论的起点往往要用无从观察的变量,然后通过逻辑,推出可以观察的变量才能作假说的验证。这样看经济分析,可以避免的话,无从观察的变量愈少愈好。需求定律中的需求量无从观察,但这定律不可或缺,所以需求量是经济学中唯一的我不能不接受的无从观察之物。处理经济解释的一个重点,是要懂得怎样把真实世界没有其物的需求量(一个概念上的变量),按着逻辑的规格,带到可以观察的成交量或其它现象那边去。《科学说需求》的第六章对这个问题交代过、解释过怎样处理。以为需求量可以观察到,或以成交量作为需求量的研究分析,无数,都是废物。凯恩斯曾经说:「比起其它科学,经济学困难吗?不难,是容易的学问,但杰出者甚少。」我同意这判断。凯氏认为经济学难以杰出,因为某程度上从事者需要是个哲学家、史学家、数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周身刀的。这观点我不一定同意。我认为经济学难达大成,主要是概念不容易掌握,理论太多,搞得太复杂,而最大的困难是从事者对真实世界知得少,知得太少了。像戴维德、高斯那种人,不懂或不用数,理论知得不多,但他们对基础理念有充分的掌握,对世事知得多,足够。我们不需要有这些大师的天赋才可以达到师级的层面,但要懂得学习的方法。我自己走过不少冤枉路,误入歧途好几次,可幸及时惊觉,回头是岸,再走。尝试又尝试,终于找到自己的路,打上去。教同学,我只能把自己的经验申述一下。我认为重要的起点,是入门者要知道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架构,跟着是掌握这架构中的概念与简单理论。有了基础,不妨尝试比较复杂的理论。天赋奇高可以不管复杂的,但我的经验,是猛攻一阵复杂的,再回到简单的基础会有新的理解。三十岁前,我来来回回好几次,到三十五岁,知道基础架构的掌握充分,概念的理解通透,就再不管复杂的理论了。这架构就是前文说过的:一、人的行为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二、选择的第一个公理,是在局限下争取个人利益极大化;三、量度极大化的价值概念与局限概念皆重要,掌握不能有差池;四、局限转变引起的行为转变,要受到约束,而这约束主要是需求定律。这就带来我个人认为是经济学最难处理的地方。局限转变带来的行为转变,要受需求定律的约束。需求定律是约束价格的转变与需求量的转变。因此,要解释行为,任何局限转变,处理的人必须或明或暗地把局限的转变翻为一个价的转变。不容易。更头痛的是,很多行为不通过市场,需求量不一定是市场成交的物品。可幸的是,需求定律的用途,不限于市场物品。任何有价值的物品这定律都可以用,包括声誉、友情、信仰等。不在市场成交,没有市价或价格,用需求定律可以不用市价。非市场的物品,价格变为代价,也即是成本了。「成本」是cost的中译,不大正确。较佳的译法是「机会成本」,有点不妥,因为经济学没有不是机会成本的成本。最好的译法应该是「代价」,但说「生产代价」中文不容易接受。比起其它科学,经济学是格外重视概念的,而其中最难掌握得好是成本的概念。懂得把任何局限转变翻为成本转变,也即是翻为代价转变,需求定律的运用就过了最困难的一关。可以相当复杂:一项局限的转变可以牵涉到好几方面的需求,因而牵涉到好几方面的代价转变。学而时习之,熟能生巧,我自己到四十岁后,得心应手,任何局限转变,想到与某方面的需求有关时,代价的升升降降立刻知道。《经济解释》的卷二(《供应的行为》)对成本有详尽的解释,而卷三(《制度的选择》)分析产权与制度,带到社会成本(代价)那方面去,也说得详尽。同学要注意,有些价值,可以倒转过来看为成本,例如租值。又例如利息是收入,转换角度可以作为成本看。三十年前,与老师艾智仁研讨某话题,书信来来回回好几次,其中一次我写道:「利息不是成本的局部,而是成本的全部。(Interest is not a part of cost, but the whole of cost)」他回信大赞,显然认为我学满了师。成本的正确概念本来就不容易掌握(见《供应的行为》),而加上产权问题、交易费用、非市场物品等,「成本」或「局限」的转变来得更复杂了。然而,要通过需求定律来解释人的行为,我们一定要把局限的转变翻为价或代价的转变。要记着,凡是转变,不管是代价还是行为,一定是「边际」的,所以解释行为或现象要从边际转变的角度入手。这又带到序数量度或排列选择给我们的方便了。那些批评交易费用难以量度或无从量度,因而没有用场的众君子,是经济解释的门外汉。有一件事不妨一提。杨小凯曾经批评我不懂得边际分析,但巴赛尔却说边际分析我用得出神入化。二者有冲突吗?不一定。小凯是搞数学经济的,没有作过实证经济研究,从始至终停留在象牙塔内。我是搞实证研究的,数学的边际分析只学几天就认为足够(考理论当年永远第一),早就跑出象牙塔,走到真实世界中,落手落脚地搞起来。在真实世界看边际转变,可以小若沙尘,可以巨似泰山。数学的边际分析与验证的边际处理是两回事。这就带来我要说的实践经济学的重点。要解释行为,局限的转变不可以子虚乌有,其转变一定要有可以观察到的事实支持,而如果交易费用等转变不容易一分一毫地量度,以序数排列转变的或大或小有可为。然而,局限转变不易体会,翻为一个价或代价的转变也困难。可以做到,不易。这里要说的重点,是处理真实世界的局限转变,一般不是一个市价转变那么简单,绝大部分不可能从课堂上学得,也不是博士之后坐在办公室内可以知道。同学们从开始的现象作验证。要多做,甚至天天做,开头会觉得经济理论没有什么解释力,但坚持下去,「破案」的实例会愈来愈多,过了几年会觉得复杂的世界一般有简单的理论解释。
是难以自圆其说的现象。所有实证自然科学,不管是物理、生物或化学,学生从中学起就要做实验室工作。经济也是实证科学,但就是进入了大学也没有实验室课程。真实世界是经济学的实验室,大家生活在其中,但大学的教授可没有规定学生要到处观察,不断地试行解释,而那些所谓「实验」课程,只不过拿着些不知怎样弄出来的数字,作些什么统计分析。一个真实的故事支持我的投诉。二十世纪的价格理论大师史德拉(G. J. Stigler),是鲁宾逊夫人(J. Robinson)之后的高举以不同的需求弹性系数解释价格分歧(price discrimination)的专家。有一次,在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教价格分歧时,史德拉说:「我们不可能在一间商店内,同时同地,同样物品,找到两个不同的价格。」一位坐在课室后排的同学,举手说:「就在校园邻近的那间电影院,说明普通人入场二元二角半,学生一元二角半,同院同时间,电影一样,座位是先到先选的。」史德拉无法回应,在讲台上行来行去,行了几分钟,突然大声对该同学说:「告诉你吧,今天晚上我会把该电影院烧掉!」同学们都知道,在任何顾客可以讨价还价的商店内,价格分歧是必然的效果。拿得经济学诺贝尔奖的史德拉怎可以不知道呢?事实上,一九八三到八五,连续三年的年宵我带学生到香港的街头卖桔,试行价格分歧,因而知道,虽然不同弹性系数在逻辑上支持价格分歧的行为,但实际上不同顾客有不同的讯息费用,也有不同的讨价还价的时间成本,而这些局限的不同,对价格分歧的决定性比弹性系数的不同重要得多。一篇今天还很大名的文章,写于七十年代后期,三位作者在原稿中举出石油运输的例子来支持他们的理论。他们说:「石油公司拥有自己的输油管,不租用,但运油船却租用,不拥有。」我当时是几家石油公司的顾问,写信给作者,说:「所有石油公司都拥有自己的油船队;租用输油管在行内盛行。」文章

❸ 请问学习经济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该看什么书籍。 麻烦大家推荐。我意思是很基础的。

一、入门教材: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2、 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❹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部分,它分析像消费者,厂商和资源所有者这些个体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与之相反,它分析像国内总产品这样的经济总体行为)。

❺ 求university economics (Armen A. Alchian)的翻译

财经大学 (Armen A. Alchian) 这是个地方吧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支持!

❻ 西方经济学固定成本和沉没成本之间的区别联系简答

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学科)编辑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微观”是希腊文“μικρο”的意译,原意是“小")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目录1学科简介2研究内容3产生发展▪理论发展▪方法发展▪发展趋势4区别宏观5相关书籍1学科简介编辑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微观经济学》(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供给和收入分配。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有效的。2研究内容编辑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亦即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它从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认为所有个体的行为准则在此设法利用有限资源取得最大收获,并由此来考察个体取得最大收获的条件。在商品与劳务市场上,作为消费者的家庭根据各种商品的不同价格进行选择,设法用有限的收入从所购买的各种商品量中获得最大的效用或满足。家庭选择商品的行动必然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市场价格的变动又是厂商确定生产何种商品的信号。厂商是各种商品及劳务的供给者,厂商的目的则在于如何用最小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量,获得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厂商的抉择又将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上的各项价格,从而影响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厂商的抉择均通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进行协调。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及其作用,均衡价格的决定,考察市场机制如何通过调节个体行为取得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与途径。微观经济学也就是关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它以价格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称作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还考察了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如何采取干预行为与措施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吸收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其他理论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盛行之后,这种着重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传统理论,就被称为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只是研究对象有所分工,两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无根本分歧。两者均使用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在理论体系上,它们相互补充和相互依存,共同构成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出清,即资源流动没有任何障碍;完全理性,即消费者与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他们自觉的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完全信息,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的获得各种市场信息。3产生发展编辑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它的体系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微观经济学阶段,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叶,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定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完成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和演变阶段。通观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与全部理论,始终围绕着价格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分析,所以微观经济学在很多场合又被称为“价格理论及其应用”。[1]理论发展新消费理论传统的西方微观经济学对消费者行为的构建,是建立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假定前提下的。而对于消费理论研究的发展,正因源于对这前提假定条件的反思。1.显示偏好理论。显示偏好理论[2]是由萨缪尔逊率先提出的,后经霍撒克(H·S·Houthakker)、里克特(M·K·Richer)等人的补充逐步成体系。它的产生导源于传统需求理论的效用不可检测性。在传统的微观需求理论中,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商品组合的选择行为,只有在消费者效用函数已知且具有良好性质时才易分析。但实际生活中却并非如此,因为效用或偏好不能被直接观察、能直接被观察的只是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如果能找到选择行为与偏好之间的某种关系,进而言之,如果消费者的“选择”能显示“偏好”,那么,需求理论和偏好理论就可建立在可观察的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这就为检验消费者行为与最大化公理的一致性提供了可能。显示偏好理论的基本思想正在于此。2.风险条件下的选择问题。在风险大量存在的市场上,如何有效选择资产征状组合以回避风险就变得十分重要,因此,对保险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合同等问题的研究,就成为微观经济理论一个十分活跃的分支。尤其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和其他心理学分支的发展,人们开始对古典经济学理性假设和预期效用理论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在确定条件下,理性公理假设成立,而在模糊或不确定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常常违背公理性假设。因此,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决策,必须考察人们的复杂心态,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观望理论、遗憾理论及模糊模型。具体到市场中资产征状组合决策时,出现了风险资产理论(衍生证券)、代理理论、资产组合选择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理论等。与这一理论相应产生的是阐释消费者在不同条件下对消费和储蓄的不同选择的跨时期选择理论。动态的跨时期选择理论在现代经济学中已有普遍应用。3、消费也是家庭生产的理论。贝克尔认为,家庭类似于一家小工厂,家庭把“资该品、原材料和劳动组合起来,……以生产一些其他的有用商品”。按照这个较为宽泛的观点,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既是家庭消费者又是家庭生产者,是具有双重身份的角色。认为,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在贝克尔的模型中,有时把孩子看成是消费商品)要耗费时间。时间是一种机会成本,它必须同任何物品之市场价格或制定经济决策的行为之市场价格计算在一起。正如把孩子抚育成人需要耗费人力资源、资本和时间等投入一样,任何最终物品或劳务的生产和消费都可以看成是为获取一种产出而需要耗费的各种投入的组合。例如,一个人在其家庭生产中(在以贝克尔为代表的新微观经济理论中,消费被看作是家庭生产)所获得的最终产品,比如“健康的体魄”,需要许多“市场物品”(那些由消费者直接在市场购买的物品)和时间投入的组合。体育器材、各种健康食品、医疗服务以及花费在锻炼上的时间和消费这些物品所需的时间,就是生产这种最终物品的所有投入。个人或家庭把这些投入转化为产出(包括孩子的成长、舒适的家庭生活、健康的身体、精神的怡悦等等),亦即家庭的生产或消费过程,体现一种生产函数。像一般生产企业实现生产的最优化要考虑生产要素应用的机会成本一样,实现家庭生产的最优化也要考虑各种要素应用的机会成本。例如,看一场戏、读一本书、或者吃一顿美食(这些都可看成是家庭生产中的投入要素)都需要花费时间,所以这些行为的完全价格必须包括用于这些行为的时间的机会成本。这种机会成本可以根据个人的市场工资来计量。例如,假设某人工作一小时可以挣到10美元,他或者用一小时在餐厅进餐,或者用15分钟吃快餐。再假设这两种就餐方式的花费都是6美元。尽管这两顿饭需要相等的货币花费,但其消费的完全价格却明显不同。快餐消费的完全价格是8.50美元(6美元加上放弃2.50美元的收入),而在餐厅进餐的完全价格却是16美元(6美元加上放弃10美元的收入)。个人最终选择的决定因素将是每顿饭中的每一美元花费(完全成本)所带来的效用量(亦即家庭生产的产品价值)。其他诸如生育孩子、做各种各样的家务、维护活动等家庭生产的价值,也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表示。同样,当把时间成本与市场物品成本同等看待的时候,便在工作和闲暇之间的传统选择之中注入了新的见解,则成了在工作、闲暇和家庭生产之间的选择,并且,按照质和量的概念,家庭消费类型的新观点都是可以成立的。新厂商理论新古典厂商理论研究的是一种原子式厂商,即把厂商当作一个具有利润最大化倾向的经济个体,换言之,把厂商当作一个“黑箱”,一个最小的分析单位,所有的问题都抽象在生产函数之中。但现实与理论相距甚远,现代企业理论的形成正是对这一假设的反思结果。1、企业的性质。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分析企业存在的理由。最早提出并对其加以解释的是科斯,科斯从交易成本的分析角度,提出企业的存在是为了减少市场交易的成本,即市场成本的企业内部化。除科斯外,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克来因(Klein,1978)、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Hart,1986)、Tirole等人分别从资产专用性、不完全合约与纵向一体化等角度,阐释企业的本质。2、最大化模型与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一代理问题导源于对企业经理人员最大化行为的反思与分析。在一个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必须研究的问题。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经理依据其特定的信息和权能优势独享决策权,其行为对企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现代企业中,投资者或委托者与经理或代理者之间存在利益与目标的差异。委托——代理理论正是为解决经理人员对投资者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偏离而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使企业不再作为最小的经济分析单位。3、内部组织效率与非最大化厂商理论。如何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组织各种资源使企业有效运转,是企业形式的核心问题。阿尔钦和德姆赛茨(Alchian,Demsetz,1972)的团队理论成功地解释了这一问题。而从管理角度来看,新古典“理性经济人”是其管理的立足点,即管理的“利益最大化激励”。但现实中这种管理思想并非屡试不爽。针对这种情况,西蒙(H·A·Simon)个人有限理性和追求满意效用假说,利本斯坦(H·Leibenstein)提出“X—非效率理论”,从而形成非最大化厂商行为理论。它的意义在于从“微观——微观”角度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问题,成为“最大化理论”的重要补充。博弈论的改写新古典经济学市场分析有两个重要前提假定:1.个人决策是价格参数和收入给定条件下的最优选择,不影响他人也不依赖他人;2.市场信息充分且无成本。这两个前提假定使微观经济分析始终处在完美的一般均衡确定性分析的美妙境界中。但现实生活却非如此,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不仅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个体获得信息的能力有限而且信息也是有成本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不确定性分析应运而生。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VonNeuman,Morgenstern)合作出版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经济博弈论”的正式创立。到1994年纳什、泽尔腾和豪尔绍尼三位“博弈论”巨匠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3],其间经历了整整半个世纪,博弈论得到很大的丰富和发展。“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和“贝叶斯—纳什均衡与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理论,使博弈论在现代经济分析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博弈论的广泛应用已改写了微观经济学。博弈论重塑了微观经济学的独占理论。对外部性问题的忽略是古典经济致命的缺陷,从而对外部性问题的研究大大促进微观经济学的发展。从古诺、贝特朗到张伯伦,经济学家逐步认识到:现实中绝大多数市场竞争需要用寡占理论解释。虽然寡头竞争在现实中普遍存在,但在引入博弈论之前,经济学家所能做的仅是重温古诺一个半世纪前的研究成果。只是在以贝恩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寡占市场才被作为重点,在“结构——行为——绩效”的框架中作实证研究。但当经济学家掌握了纳什均衡和的博弈论知识后,古诺研究就便被继续推进了。他们不仅证实了古诺和贝特朗均衡都是纳什均衡,而且在这两个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多种分析技术,如沉没成本,不完全信息模型和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佚名定理等,使现代经济学的市场分析跃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信息经济学成为主流经济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根据他所掌握的信息作出决策。但非对称信息环境是常态。所谓非对称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些人具有他人不掌握的信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就是非对称信息下行为个体的最优决策,主要研究两方面问题,一是不完全信息下的经济分析,核心是“信息成本”和最优信息搜寻;二是非对称信息下的经济分析。信息经济学中的难点在于委托—代理关系中对象的不确定性,即委托人在与多种代理人打交道时无法确知自己在与何种类型的人打交道,代理人情况亦如此。20世纪60年代后期,博弈论学者哈萨尼提出了一种处理不完全信息的博弈技术,并将完全信息博弈中的纳什均衡概念推广到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定义了贝叶斯纳什均衡[4]。在此基础上,不完全信息博弈(尤其是非对称信息博弈)得到长足发展,信息经济学也因此飞速发展起来。非对称信息博弈的分析方法彻底改变了微观经济学的全貌。近年来关于经济机制的设计研究中所处理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都是这一分析方法带来的变化。可以说,慎密的微观分析已渗透到我们所处的复杂的经济系统中——从市场的有效性到公共产品的供给,从现代企业制度的各种有关问题到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等等。信息经济学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分析的主流。方法发展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长足发展,还集中体现在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巨大变化方面。分析方法的变化带来的是西方经济学研究深度的推进和广度的拓展。可以说,20世纪西方经济学之所以产生诸多“革命”和理论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变化。方法论的变化对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研究方法的演变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体现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证伪主义的普遍化布劳格在其《经济学方法论》中将20世纪经济学方法的演变历史归纳为一句话:“证伪主义者,整个20世纪的故事”(注:〔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发生于19世纪的证伪主义与实证主义的较量,同样贯穿于20世纪经济学发展的始终。据统计,20世纪70-80年代的20年间,西方经济学界出版了50多本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其中几乎都和证伪主义有一定的联第,在1991年总结的当代西方经济学家达成的13点共识中,有7个和证伪主义有直接联系。实证主义在被现实世界“证实”之后,证伪主义出来用事实和理论推导提出质疑,以此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5]分析工具的数理化经济学与数学的结合本来不是始于20世纪,但是战后以来,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是如此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却实实在在发生在20世纪,从而使经济学这个大厦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维更成熟。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计量经济学的崛起。“计量经济学”一词是挪威经济学家拉格·弗里希于20世纪20年代创造的(注:MaryS.Morgan,TheHistoryofEconometricIdeas,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后来,库普曼、克莱因、迪鲁布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从50年代开始提出最早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此后随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和使用,经济结构的各种参数得以推算出来,为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需要指出的是,克莱因教授自80年代以来多次来到中国,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计量经济研究人才。第一代计量经济学家的数理贡献在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严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而在“微观”经济研究方面进行的开创性探索是从贝克尔开始的,他将经济计量原则首次引入原来无法以数学来计量的领域,如爱情、利他主义、慈善和宗教虔诚等,并获得了巨大成功。但这只具有局部的意义,可以这样说,对于此前的计量经济学,我们称之为“宏观计量经济学”似乎更为恰如其分——宏观计量的分析方法是对20世纪经济学的最大贡献之一。幸运的是,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即2000年的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0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授予美国的詹姆斯·海克曼和丹尼尔·麦克法登教授[6],以表彰他们在微观计量经济领域的贡献。可以说这是“微观计量经济学”正式诞生的标志。微观计量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横截面数据的微观数据即指同一时点的条件、或是纵向数据在连续年份中的同一观察单位。微观计量经济学可以在个人层面上对许多新的问题进行经验性研究,例如是什么因素决定人们去工作,什么因素决定工作时间的长短,经济激励效应如何影响人们对教育、职业和居住地进行选择,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和教育计划对个人收入和就业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等等。第二,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大规模运用。计量经济学之所以在20世纪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极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构建计量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例如,弗里德曼的《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就是成功运用统计分析的一部经典性著作(注:MaryS.Morgan,TheHistoryofEconometricIdeas,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他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了货币实际数量的长期变化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相关性的结论,从而构建了弗氏的货币数量说。统计分析的运用不但支持了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还促进了经济学其他相关分支的诞生和发展,例如,库兹涅茨对季节性的波动、国民收入的长期变化和经济增长的经典性研究既建立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又为统计分析建立了一个牢固的阵地,与此同时还大大推动了诸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新的理论分野和发展。[7]第三是博弈论的引进。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方法,博弈论的应用范围已延伸至政治、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和犯罪学等学科,但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为成功。进入80年代以来,博弈论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甚或可以说已成为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还有人试图以博弈论语言重建整个微观经济学。博弈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该决策的均衡问题。借助于博弈论这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机制设计”、“委托—代理”、“契约理论”等已被推向当代经济学的前沿[8]。发展趋势假定条件的多样化“市场神话”与“国家神话”,各种理想国与乌托邦,来自经济学内部和外部(其他学科)大量形形色色的或极端或模糊难懂的理念、概念等,对西方经济学的主流与支流都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为了重建和发展他们自己的理论以反对和解释来自对方的理论,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或放宽假设,或修改前提,或一反传统逆向假定,以构建和拓宽其研究领域(注:在这方面,张建伟博士做了深入的研究,参见张建伟《现实主义、制度主义与中国经济学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例如,“经济人”的假定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基础,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充实,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了主流位置。可是,在20世纪百年中,“经济人”的假定条件也被不断地修改和拓展,甚至批评和攻击。例如:西蒙认为经济人的计算能力是“有限理性”的,行为者无法在多种可能的选择中做出最终选择。贝克尔拓展了“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个人效用函数中具有利他主义的因素,这

❼ 微观经济学的五大基本原理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亦即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
它从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认为所有个体的行为准则在此设法利用有限资源取得最大收获,并由此来考察个体取得最大收获的条件。在商品与劳务市场上,作为消费者的家庭根据各种商品的不同价格进行选择,设法用有限的收入从所购买的各种商品量中获得最大的效用或满足。家庭选择商品的行动必然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市场价格的变动又是厂商确定生产何种商品的信号。厂商是各种商品及劳务的供给者,厂商的目的则在于如何用最小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量,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厂商的抉择又将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上的各项价格,从而影响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厂商的抉择均通过市场上的 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进行协调。
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及其作用,均衡价格的决定,考察市场机制如何 通过调节个体行为取得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与途径。微观经济学也就是关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它以价格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称作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还考察了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如何采取干预行为与措施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吸收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其他理论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盛行之后,这种着重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传统理论,就被称为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只是研究 对象有所分工,两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无根本分歧。两者均使用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在理论体系上,它们相互补充和相互依存,共同构成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出清,即资源流动没有任何障碍;完全理性,即消费者与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他们自觉的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完全信息,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的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产生发展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它的体系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微观经济学阶段,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叶,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定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完成阶段。
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和演变阶段。
通观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与全部理论,始终围绕着价格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分析,所以微观经济学在很多场合又被称为“价格理论及其应用”。

❽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亦即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
它从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认为所有个体的行为准则在此设法利用有限资源取得最大收获,并由此来考察个体取得最大收获的条件。在商品与劳务市场上,作为消费者的家庭根据各种商品的不同价格进行选择,设法用有限的收入从所购买的各种商品量中获得最大的效用或满足。家庭选择商品的行动必然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市场价格的变动又是厂商确定生产何种商品的信号。厂商是各种商品及劳务的供给者,厂商的目的则在于如何用最小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量,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厂商的抉择又将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上的各项价格,从而影响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厂商的抉择均通过市场上的 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进行协调。
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及其作用,均衡价格的决定,考察市场机制如何 通过调节个体行为取得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与途径。微观经济学也就是关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它以价格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称作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还考察了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如何采取干预行为与措施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吸收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其他理论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❾ 大学《产权经济学》

产权
制度安排
资源配置
主要内容:
产权的基本概念等
产权界定及对外部效应的治理
产权安排和资源配置——科斯定理
制度变迁
公有资源的产权问题
产权经济学的前提假设
经济人的人格假设——利己主义
资源稀缺性假设
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假设
非完全竞争的市场假设
有限理性假设——(诺思《产权,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
交易费用为正的假设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假设(部分)
行为人收益最大化原则,即人的完全理性.
现实世界中的人只能是有限理性的,不具有完全理性的特征.有限理性的假说表明,行为人的决策结果可能只是"满意",而不是最优.即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理性假设与实际不符.
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
经济信息的不完全性
竞争的不完全性
新古典经济学不讨论产权问题的原因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推导的前提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
在他们的假设中,交易是在无摩擦的瞬间自愿完成的,因此不会产生事前的缔约成本和事后的履约成本,也即交易费用为0或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不论初始产权如何安排,行为人总可以通过自愿的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因此他们集中研究价格和交换的理论,而并不关心产权制度和资源配置的关系.
产权的基本概念
产权的起源
产权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口增长的压力——人口增长论
代表人物:诺思
资源稀缺程度的提高——资源稀缺论
代表人物:德姆塞茨(资源稀缺引起价格相对变化)
合作可以带来对双方都有利的收益——经济物品可增值论
代表人物:Cooter,R.和Ulen,T.
Alchian关于产权的定义
Alchian定义"产权":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A property right is a socially enforced right to select uses of an economic good.
关于"社会强制"
政府的力量,日常社会行动以及通行的伦理道德规范
关于"选择的权利"——经济资源的多种用途
产权包含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和转让权
所有权与产权
产权(property rights)
所有权(ownership)

❿ 求助推荐几本书

1、《经济学原理》 N·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 Mankiw),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2、《应用经济计量学》拉姆·拉玛纳山(Ramu Ramanathan),机械工业出版社。

3、《货币金融学》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 (Fredcric S.Mishkin),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

4、《金融学》 兹维·博迪、罗伯特·默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公司理财》 斯蒂芬·A·罗斯, 机械工业出版社。

6、《投资学精要》 兹维·博迪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国际金融管理》 Jeff.Mara,北京大学出版社。

8、《固定收入证券市场及其衍生产品》 Suresh.M.Sundaresan,北京大学出版社。

9、《银行管理——教程与案例》(第五版),乔治·H·汉普尔,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10、《投资组合管理:理论及应用》小詹姆斯·法雷尔,机械工业出版社。

11、《衍生金融工具与风险管理》 唐·M·钱斯(Don.M.Chanc),中信出版社

攻读博士学位预备生精读书目

--陈雨露、张杰、瞿强联合推荐

1、《经济学原理》 N·格里高利·曼昆 (N.Gregory Mankiw),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2、《应用经济计量学》 拉姆·拉玛纳山(Ramu Ramanathan),机械工业出版社。

3、《金融经济学》(德)于尔根·艾希贝格尔,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4、《货币金融学》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 (Fredcric S.Mishkin),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

5、《金融学》 兹维·博迪、罗伯特·默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国际经济学》(美)保罗·克鲁德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比较金融系统》富兰克林·艾伦,王晋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世界经济千年史》(英)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北京大学出版
社。

9、《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美)弗朗哥·莫迪利亚尼,清华大学出版社199
9版。

10、《微观银行学》弗雷克斯,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1、《公司理财》斯蒂芬·A·罗斯,机械工业出版社。

12、《投资学》兹维·博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金融学推荐阅读原创论文目录

货币经济学

货币经济学 理论 作者 出处

1、 剑桥方程式 马歇尔、庇古 Pigou,A.C. , “The value of money” Quarterl
y Journal of Economics 32,Nov.38-56,1917

2、 模仿传染模型 Lux. T Lux.T, “Herd behavior, bubbles and crashes”, T
he Economic Journal, Vol. 105, pp 881-896, 1995

3、 托宾q效应 托宾 Tobin, “A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to monetary t
heory”,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pp15-29, Feb. 1969

4、 消费的财富效应 莫迪利亚尼 Franco Modigliani, “Monetary Policy and C
onsumption”, in Consumer Spending and Money Policy: The Linkages (Feder
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 1971), pp9-84

5、 流动性偏好 凯恩斯 Kenyes,J.M.,1936,“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
t, interest rate and money” in 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John Maynard K
eeynes,Vol.6 London :Macmillan,1971

6、 真实经济周期模型 基德兰德、普雷斯科特 Kydland,F.E.and Prescott,E.C..
“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 Econometrica 50(6),Novemb
er:1345-70, 1982

7、 泰勒规则 泰勒 Taylor J., “Discretion versus policy rules in practic
e”, 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 Vol.39, 1993

8、 动态非一致性博弈模型 Kydland,F,E and Prescott,E.C. Kydland,F,E and P
rescott,E.C. ,“Rules rather than discretion: the inconsistency of optim
al plan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85, PP473, June 1977

9、 MCI Freedman, C Freedman, C ,“The use of indicators and the monetar
y conditions index in Canada” in Balino, T.J.T and Cottarelli,C eds. “
works of monetary stability-policy issues and country experiments”
, IMF, PP470, 1994

10、 跨期生活费用指数 Alchian和Klein Alchian, Klein “On a correct measu
re inflation”,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Feb. 1973

11、 动态均衡物价指数 Shibuya Shibuya ,“Dynamic equilibrium price index
: asset price and inflation”, Monetary and Economic Studies, Institute
for Monetary and Economic Studies, Bank of Japan, 10(1), 1992

12、 有弹性的通货膨胀目标 Ben Bernanke and Mark Gertler Ben Bernanke and
Mark Gertler,“Monetary policy and asset price volatility”, in “New C
hallenge for Monetary Policy”, Jackson Hole, August 26-28,1999

13、 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 米什金 Minsky,H.“the 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 a restatement ”帕77

14、 生命周期假说 (Life cycle hypothesis) 莫迪利亚尼、布伦伯格 Modiglian
i,F and brumberg, F ,1954, “ Utility analysis and the consumption funct
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cross-section data.in post-keynesian economics
”, ed.K.K. Kurihara,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Modigliani,
F and brumberg, F 1954. “Utility analysis and aggregate consumption fun
ctions :an attempt at integration” in the collected papers of franco mo
digliani ,vol.2,the life cycle hypothesis of saving,ed.A.Abel, Cambridge
, Mass: MIT Press,1980:79-127

15、 流动性偏好 (Liquidity preference) 凯恩斯 Keynes,J.M. , 1937 ,“Alt
ernative theories of the rate of interest”, Economic Journal 47, June :
241-52, in the general theory and after ;part 2 defence and development
, collected writing of J.M. Keynes Vol.XIV, ed.D.E. Moggride, London: Ma
cmllanKeynes,J.M. 1936,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
d money”,.In collected writing of J.M. Keynes Vol.XII, ed. D.E. Moggrid
e, London: Macmllan

16、 通货膨胀缺口 (Inflation Gap) 凯恩斯 Keynes, J.M 1940,”How to pay f
or the war”, Lodon” Macmillan. Reprinted in essays in persuadsion: The
collected Writing of Jonh Mayynard Keynes Vol.IX, London Macmillan,1972

17、 IS-LM模型 希克斯,汉森 J.R.Hicks,1937,《凯恩斯先生与古典经济学:一个
尝试性解释》,计量经济学年会

18、 银行的衍生存款理论(derivative deposit theory of banking) 詹姆斯.彭宁
顿 “Observations on the private banking establishments of the metropoli
s: first memoranm to huskisson”, In Economic writings of James pennin
gton, ed. R.S. sayers, London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
al Science, 1963

19、 金融加速因子 伯南克,哥特勒等 Ben Bernanke, Mark Gertler and Simon
Gilchrist, “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in a quantitative business cycle
work”, NBER Working Paper 6455

20、 费雪效应 费雪 Fisher, I. 1930 “The theory of Interest” 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

21、 乘数理论 汉森 Hansen,A.H.1941 “business cycles and national income
” New York: Norton

22、 “稳定黄金”法则

23 最优货币量学说 米尔顿.弗里德曼 Friedman,M.,1969, “The optimal quanti
ty of money” in The optimum quantity of money and other essays, Chicago
: Aldine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41ef10100glhm.html) - 人大金融学院长推荐书目_大同爱跻_新浪博客
24、 恒久性收入 弗里德曼 Friedman,M. 1957, “A theory of consumption fun
c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5、 鲍莫尔-托宾的存货理论 鲍莫尔、托宾 Baumol, W.J. 1952 “The transact
ions demand for cash: an inventory theoretic approach” , Quarterly Jour
nal of Economics 66,Nov. 545-56Tobin, J. 1956 “The interest –elasticit
y of transactions demand for cash”,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9, May :124-31

26、理性预期模型 汉森、萨金特 Hansen, L. and Sargent ,T. 1981 “Linear
rational expectations models for dynamically interrelated variables. In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Econometric practice, ed. R.Lucas, Jr. and T.
Sargent,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7、通货膨胀税

28、金融结构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发达国家的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于金
融形态的比较试验》,1955

29、金融抑制金融深化罗纳德·I·麦金农和爱德华·S·肖 《经济发展中的货币
和资本》与《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0s

30、 利率的期限结构模型 萨金特 Sargent, T. 1979, “A note on maximum lik
elihood estimation of the rational expectations model of the term struct
ure”,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5:133-43

31、永久收入假设克里斯蒂诺、艾肯鲍姆、马歇尔 Christensen,L., Eichenbau
m ,M. and Marshall, D. 1911. “The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revisited
”, Econometrica 59;397-424

32、 货币中性 (Neutrality of money) 哈耶克 Hayek,F.A. von. 1931 “Prices
and proction”, London: George Routledge

33、 货币交易方程式 费雪 Fisher,I.1911, “The purchasing power of money”
,2nd revised edn.1926; reprinted New York:Kelley,1963

34、可贷资金理论

35、流动性升水理论

36、货币的替代效应

37、哈恩难题

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 理论 作者 出处

1、 购买力平价理论 卡塞尔 Cassel,G. 1916,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oreign exchanges”, Economic Journal 26,March: 62-5

2、 资产组合平衡分析 Branson Branson,” Asset market and relative prices
in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1977

3、 利率平价理论

4、 一价定律 Izard Isard, p. 1979, “How far can we push the law of one
pri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7

5、 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 Triffen,R.1960, “ Golden and dollar crisi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6、 M-F模型 Mundell R.A Mundell R.A ,“The appropriate use of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under fixed exchange rate” IMF Staff Paper, 1962

7、 格雷欣法则 Thomas Gresham 1560, Thomas Gresham 1869, “The history o
f economics”, London: bliss, sands and Co.

8、 J-曲线效应 (J-curve effect) 麦吉 Magee, S., 1973, “Currency contr
acts, pass-through , and ation” Brookings paper on economic Activ
ity”

9、 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Absorption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亚历山大 Alexander, S. S., 1952, “effects of ation on a trade ba
lanc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rs, Vol.2:263-78Alexander
, S.S.,1959, “A simplified synthesis of elastic ties and absorption app
roach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9:22-42

10、 最优货币区理论 (optimal currency areas) 蒙代尔 Mundell,R.A.1961, “
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eptember
:657-65

11、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方法 (Elasticities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 pay
ments) 查尔斯.比克迪克 Bickerdike, C.F.1920, “The instability of foreig
n exchange” ,Economic Journal 30,March:118-22

12、 抵补利率平价 (covered interest parity) 凯恩斯 Keynes,J.M,1923 “A t
ract on monetary reform”, London: Macmillan

13、 马歇尔-勒纳条件 (Marshall-Lener Condition) 马歇尔 Marshall,A.1923
“Money, credit and commerce” London: Macmillan

14、 货币贬值的吸收方法 悉尼.亚特兰大 Alexander,S. 1952, “Effects of a
ation on a trade balanc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
r 2 :263-78

15、 货币贬值的货币方法 蒙代尔 Mundell,R.A. 1971, “monetary theory” pa
cific palisades: Good year

16、 国际收支依赖性经济模型 斯旺 Swan, T.W. 1960, “Economic control in
a dependent economy”, Economic record 36:51-66

17、 汇率超调模型 多恩布什 Dornbusch, R. 1976, “Expectations and exchan
ge rate dynamic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4(6):1161-76

阅读全文

与alchiand大学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