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试用经济学理论解释草原天路收费后,景区农家院收入大幅下滑的现象
公路和农家乐是互补品
若公路开始收费,那么游客数量减少,农家院收入也随之减少
『贰』 发展红色旅游,从经济角度看有何意义
在处理老少边穷地区和富裕地区的关系中,红色旅游不失为一种好方式。各类世界组织都关注贫困问题,“减贫旅游”(PPT)的概念在国际上比较流行,就是用旅游的办法来减轻贫困,使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得到改善,文化、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增加革命老区人民就业。旅游业是综合性、关联性极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业将推动革命老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一些旅游专家认为,在我国,每接待20名国外游客,就可为我国创造一个就业机会,每接待150名国内游客,也为地方创造一个就业机会。例如在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使茨坪镇吸纳就业人口近6000人。
增加革命老区人民收入。 只要利益分配得当,旅游开发完全可以给景区内的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收入。如河北嶂石岩景区,由于旅游业的开发,1995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就已经达到3000多元,周围乡村农民达到1600多元,比景区开发前增加了10余倍和6~7倍。井冈山小井村,村民们原来人均年收入不过300元,现在家家户户开农家乐旅游餐馆,销售土特产、旅游工艺品等,人均年收入5000多元。在井冈山山下的泰和县桥头乡,当地农民发挥毗邻井冈山的优势,办起了度假村,年纳税额达30余万元。
开阔老区农民视野,提高农民素质。农业是相对封闭的产业,与外界的物质交流、人员交流以及信息交流相对较少。随着红色旅游的开展,外地游客的涌入,革命老区的农民得以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打交道,可以促进农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的改观。
促进老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发展红色旅游,首先要大力改善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对外联系的便捷性以及住宿、游览的舒适度。通过基础设施和服务接待设施的建设,可以将老区的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吸引发达地区的投资,带动商贸服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培育老区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例如为了大力发展井冈山的红色旅游,江西新修了井冈山机场,使老区对外交通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叁』 微观经济学的实质什么要作为一道大分析题的答案。请尽量详细。麻烦了。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 ——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供给和收入分配。 “微观”是希腊文“ μικρο ”的意译,原意是“小”。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Pareto) 有效的。
编辑本段主要内容
经济学结构
[1]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亦即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它从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认为所有个体的行为准则在此设法利用有限资源取得最大收获,并由此来考察个体取得最大收获的条件。在商品与劳务市场上,作为消费者的家庭根据各种商品的不同价格进行选择,设法用有限的收入从所购买的各种商品量中获得最大的效用或满足。家庭选择商品的行动必然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市场价格的变动又是厂商确定生产何种商品的信号。厂商是各种商品及劳务的供给者,厂商的目的则在于如何用最小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量,获得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厂商的抉择又将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上的各项价格,从而影响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厂商的抉择均通过市场上的 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进行协调。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及其作用,均衡价格的决定,考察市场机制如何 通过调节个体行为取得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与途径。微观经济学也就是关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它以价格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称作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还考察了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如何采取干预行为与措施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吸收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其他理论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盛 行之后,这种着重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传统理论,就被称为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只是研究 对象有所分工,两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无根本分 歧。两者均使用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在理论体系上,它们相互补充和相互 依存,共同构成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出清,即资源流动没有任何障碍;完全理性,即消费者与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他们自觉的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完全信息,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的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编辑本段产生与发展
亚当·斯密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它的体系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微观经济学阶段,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叶,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定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完成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和演变阶段。 通观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与全部理论,始终围绕着价格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分析,所以微观经济学在很多场合又被称为“价格理论及其应用”。
编辑本段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编辑本段理论的新发展
新消费理论
传统的西方微观经济学对消费者行为的构建,是建立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假定前提下的。而对于消费理论研究的发展,正因源于对这前提假定条件的反思。 1.显示偏好理论。 显示偏好理论是由萨缪尔逊率先提出的,后经霍撒克(H·S·Houthakker)、里克特(M·K·Richer)等人的补充逐步成体系。它的产生导源于传统需求理论的效用不可检测性。在传统的微观需求理论中,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商品组合的选择行为,只有在消费者效用函数已知且具有良好性质时才易分析。但实际生活中却并非如此,因为效用或偏好不能被直接观察、能直接被观察的只是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如果能找到选择行为与偏好之间的某种关系,进而言之,如果消费者的“选择”能显示“偏好”,那么,需求理论和偏好理论就可建立在可观察的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这就为检验消费者行为与最大化公理的一致性提供了可能。显示偏好理论的基本思想正在于此。 2.风险条件下的选择问题。 在风险大量存在的市场上,如何有效选择资产征状组合以回避风险就变得十分重要,因此,对保险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合同等问题的研究,就成为微观经济理论一个十分活跃的分支。尤其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和其他心理学分支的发展,人们开始对古典经济学理性假设和预期效用理论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在确定条件下,理性公理假设成立,而在模糊或不确定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常常违背公理性假设。因此,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决策,必须考察人们的复杂心态,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观望理论、遗憾理论及模糊模型。具体到市场中资产征状组合决策时,出现了风险资产理论(衍生证券)、代理理论、资产组合选择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理论等。与这一理论相应产生的是阐释消费者在不同条件下对消费和储蓄的不同选择的跨时期选择理论。动态的跨时期选择理论在现代经济学中已有普遍应用。 3、消费也是家庭生产的理论。 贝克尔认为,家庭类似于一家小工厂,家庭把“资本品、原材料和劳动组合起来,……以生产一些其他的有用商品”。按照这个较为宽泛的观点,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现在既是家庭消费者又是家庭生产者,是具有双重身份的角色。认为,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在贝克尔的模型中,有时把孩子看成是消费商品)要耗费时间。时间是一种机会成本,它必须同任何物品之市场价格或制定经济决策的行为之市场价格计算在一起。正如把孩子抚育成人需要耗费人力资源、资本和时间等投入一样,任何最终物品或劳务的生产和消费都可以看成是为获取一种产出而需要耗费的各种投入的组合。例如,一个人在其家庭生产中(在以贝克尔为代表的新微观经济理论中,消费被看作是家庭生产)所获得的最终产品,比如“健康的体魄”,需要许多“市场物品”(那些由消费者直接在市场购买的物品)和时间投入的组合。体育器材、各种健康食品、医疗服务以及花费在锻炼上的时间和消费这些物品所需的时间,就是生产这种最终物品的所有投入。个人或家庭把这些投入转化为产出(包括孩子的成长、舒适的家庭生活、健康的身体、精神的怡悦等等),亦即家庭的生产或消费过程,体现一种生产函数。 像一般生产企业实现生产的最优化要考虑生产要素应用的机会成本一样,实现家庭生产的最优化也要考虑各种要素应用的机会成本。例如,看一场戏、读一本书、或者吃一顿美食(这些都可看成是家庭生产中的投入要素)都需要花费时间,所以这些行为的完全价格必须包括用于这些行为的时间的机会成本。这种机会成本可以根据个人的市场工资来计量。例如,假设某人工作一小时可以挣到10美元,他或者用一小时在餐厅进餐,或者用15分钟吃快餐。再假设这两种就餐方式的花费都是6美元。尽管这两顿饭需要相等的货币花费,但其消费的完全价格却明显不同。快餐消费的完全价格是8.50美元(6美元加上放弃2.50美元的收入),而在餐厅进餐的完全价格却是16美元(6美元加上放弃10美元的收入)。个人最终选择的决定因素将是每顿饭中的每一美元花费(完全成本)所带来的效用量(亦即家庭生产的产品价值)。其他诸如生育孩子、做各种各样的家务、维护活动等家庭生产的价值,也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表示。同样,当把时间成本与市场物品成本同等看待的时候,便在工作和闲暇之间的传统选择之中注入了新的见解,现在则成了在工作、闲暇和家庭生产之间的选择,并且,按照质和量的概念,家庭消费类型的新观点都是可以成立的。
新厂商理论(现代企业理论)
新古典厂商理论研究的是一种原子式厂商,即把厂商当作一个具有利润最大化倾向的经济个体,换言之,把厂商当作一个“黑箱”,一个最小的分析单位,所有的问题都抽象在生产函数之中。但现实与理论相距甚远,现代企业理论的形成正是对这一假设的反思结果。 1、企业的性质。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分析企业存在的理由。最早提出并对其加以解释的是科斯,科斯从交易成本的分析角度,提出企业的存在是为了减少市场交易的成本,即市场成本的企业内部化。除科斯外,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克来因(Klein,1978)、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Hart,1986)、Tirole等人分别从资产专用性、不完全合约与纵向一体化等角度,阐释企业的本质。 2、最大化模型与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一代理问题导源于对企业经理人员最大化行为的反思与分析。在一个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必须研究的问题。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经理依据其特定的信息和权能优势独享决策权,其行为对企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现代企业中,投资者或委托者与经理或代理者之间存在利益与目标的差异。委托——代理理论正是为解决经理人员对投资者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偏离而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使企业不再作为最小的经济分析单位。 3、内部组织效率与非最大化厂商理论。如何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组织各种资源使企业有效运转,是企业形式的核心问题。阿尔钦和德姆赛茨(Alchian,Demsetz,1972)的团队理论成功地解释了这一问题。而从管理角度来看,新古典“理性经济人”是其管理的立足点,即管理的“利益最大化激励”。但现实中这种管理思想并非屡试不爽。针对这种情况,西蒙(H·A·Simon)个人有限理性和追求满意效用假说,利本斯坦(H·Leibenstein)提出“X—非效率理论”,从而形成非最大化厂商行为理论。它的意义在于从“微观——微观”角度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问题,成为“最大化理论”的重要补充。
博弈论改写了微观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市场分析有两个重要前提假定:1.个人决策是价格参数和收入给定条件下的最优选择,不影响他人也不依赖他人;2.市场信息充分且无成本。这两个前提假定使微观经济分析始终处在完美的一般均衡确定性分析的美妙境界中。但现实生活却非如此,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不仅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个体获得信息的能力有限而且信息也是有成本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不确定性分析应运而生。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Von Neuman,Morgenstern)合作出版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经济博弈论”的正式创立。到1994年纳什、泽尔腾和豪尔绍尼三位“博弈论”巨匠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其间经历了整整半个世纪,博弈论得到很大的丰富和发展。“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和“贝叶斯—纳什均衡与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理论,使博弈论在现代经济分析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博弈论的广泛应用已改写了微观经济学。 博弈论重塑了微观经济学的独占理论。对外部性问题的忽略是古典经济致命的缺陷,从而对外部性问题的研究大大促进微观经济学的发展。从古诺、贝特朗到张伯伦,经济学家逐步认识到:现实中绝大多数市场竞争需要用寡占理论解释。虽然寡头竞争在现实中普遍存在,但在引入博弈论之前,经济学家所能做的仅是重温古诺一个半世纪前的研究成果。只是在以贝恩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寡占市场才被作为重点,在“结构——行为——绩效”的框架中作实证研究。但当经济学家掌握了纳什均衡和更多的博弈论知识后,古诺研究就便被继续推进了。他们不仅证实了古诺和贝特朗均衡都是纳什均衡,而且在这两个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多种分析技术,如沉没成本,不完全信息模型和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佚名定理等,使现代经济学的市场分析跃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信息经济学成为微观经济分析的主流
经济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根据他所掌握的信息作出决策。但非对称信息环境是常态。所谓非对称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些人具有他人不掌握的信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就是非对称信息下行为个体的最优决策,主要研究两方面问题,一是不完全信息下的经济分析,核心是“信息成本”和最优信息搜寻;二是非对称信息下的经济分析。信息经济学中的难点在于委托—代理关系中对象的不确定性,即委托人在与多种代理人打交道时无法确知自己在与何种类型的人打交道,代理人情况亦如此。20世纪60年代后期,博弈论学者哈萨尼提出了一种处理不完全信息的博弈技术,并将完全信息博弈中的纳什均衡概念推广到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定义了贝叶—纳什均衡。在此基础上,不完全信息博弈(尤其是非对称信息博弈)得到长足发展,信息经济学也因此飞速发展起来。非对称信息博弈的分析方法彻底改变了微观经济学的全貌。近年来关于经济机制的设计研究中所处理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都是这一分析方法带来的变化。可以说,慎密的微观分析已渗透到我们所处的复杂的经济系统中——从市场的有效性到公共产品的供给,从现代企业制度的各种有关问题到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等等。信息经济学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分析的主流。
编辑本段微观经济学方法的新发展
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长足发展,还集中体现在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巨大变化方面。分析方法的变化带来的是西方经济学研究深度的推进和广度的拓展。可以说,20世纪西方经济学之所以产生诸多“革命”和理论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变化。方法论的变化对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研究方法的演变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体现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证伪主义的普遍化
布劳格在其《经济学方法论》中将20世纪经济学方法的演变历史归纳为一句话:“证伪主义者,整个20世纪的故事”(注:〔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发生于19世纪的证伪主义与实证主义的较量,同样贯穿于20世纪经济学发展的始终。据统计,20世纪70-80年代的20年间,西方经济学界出版了50多本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其中几乎都和证伪主义有一定的联第,在1991年总结的当代西方经济学家达成的13点共识中,有7个和证伪主义有直接联系。实证主义在被现实世界“证实”之后,证伪主义出来用事实和理论推导提出质疑,以此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
分析工具的数理化
经济学与数学的结合本来不是始于20世纪,但是战后以来,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是如此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却实实在在发生在20世纪,从而使经济学这个大厦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维更成熟。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计量经济学的崛起。“计量经济学”一词是挪威经济学家拉格·弗里希于20世纪20年代创造的(注:Mary S.Morgan,The History of Econometric Idea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后来,库普曼、克莱因、迪鲁布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从50年代开始提出最早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此后随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和使用,经济结构的各种参数得以推算出来,为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需要指出的是,克莱因教授自80年代以来多次来到中国,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计量经济研究人才。第一代计量经济学家的数理贡献在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严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而在“微观”经济研究方面进行的开创性探索是从贝克尔开始的,他将经济计量原则首次引入原来无法以数学来计量的领域,如爱情、利他主义、慈善和宗教虔诚等,并获得了巨大成功。但这只具有局部的意义,可以这样说,对于此前的计量经济学,我们称之为“宏观计量经济学”似乎更为恰如其分——宏观计量的分析方法是对20世纪经济学的最大贡献之一。幸运的是,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即2000年的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0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授予美国的詹姆斯·海克曼和丹尼尔·麦克法登教授,以表彰他们在微观计量经济领域的贡献。可以说这是“微观计量经济学”正式诞生的标志。微观计量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横截面数据的微观数据即指同一时点的条件、或是纵向数据在连续年份中的同一观察单位。微观计量经济学可以在个人层面上对许多新的问题进行经验性研究,例如是什么因素决定人们去工作,什么因素决定工作时间的长短,经济激励效应如何影响人们对教育、职业和居住地进行选择,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和教育计划对个人收入和就业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等等。 第二,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大规模运用。计量经济学之所以在20世纪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极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构建计量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例如,弗里德曼的《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就是成功运用统计分析的一部经典性著作(注:Mary S.Morgan,The History of Econometric Idea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他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了货币实际数量的长期变化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相关性的结论,从而构建了弗氏的货币数量说。统计分析的运用不但支持了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还促进了经济学其他相关分支的诞生和发展,例如,库兹涅茨对季节性的波动、国民收入的长期变化和经济增长的经典性研究既建立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又为统计分析建立了一个牢固的阵地,与此同时还大大推动了诸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新的理论分野和发展。 第三是博弈论的引进。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方法,博弈论的应用范围已延伸至政治、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和犯罪学等学科,但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为成功。进入80年代以来,博弈论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甚或可以说已成为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还有人试图以博弈论语言重建整个微观经济学。博弈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该决策的均衡问题。借助于博弈论这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机制设计”、“委托—代理”、“契约理论”等已被推向当代经济学的前沿(注: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西方许多经济学家对滥用数学的现象也进行了激烈的抨击。60年代被称之为“奇怪的60年代”,因为数学模型的“图腾”崇拜现象广为流行,甚至出现了“没有理论的经济计量”和“与理论相矛盾的经济计量”趋势,“其中竟有按照特定的意识和愿望来编造经济理论和经济计量”;对此,里昂惕夫很不以为然,在分析了1972-1981年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各种文章的类型之后,给美国《科学》杂志写了一封信,指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引导读者从一系列多少有点道理但却完全武断的假设走向陈述精确而却又不切实际的结论”。
编辑本段发展的趋势
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
“市场神话”与“国家神话”,各种理想国与乌托邦,来自经济学内部和外部(其他学科)大量形形色色的或极端或模糊难懂的理念、概念等,对西方经济学的主流与支流都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为了重建和发展他们自己的理论以反对和解释来自对方的理论,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或放宽假设,或修改前提,或一反传统逆向假定,以构建和拓宽其研究领域(注:在这方面,张建伟博士做了深入的研究,参见张建伟《现实主义、制度主义与中国经济学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例如,“经济人”的假定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基础,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充实,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了主流位置。可是,在20世纪百年中,“经济人”的假定条件也被不断地修改和拓展,甚至批评和攻击。例如:西蒙认为经济人的计算能力是“有限理性”的,行为者无法在多种可能的选择中做出最终选择。贝克尔拓展了“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个人效用函数中具有利他主义的因素,这才是人类行为的一般性。鲍莫尔主张用“最大销售收益来代替最大利润的目标函数”,因为实证经验表明经理层的薪金与销售收益的关系大于它与利润的相关程度。莱本斯坦1966年至1981年发表的4篇论文中一反“利润极大化、效用极大化、成本极小化”的经济人传统假定,认为上述假定在完全竞争下是适用的,而在垄断型企业里利益最大化原则是个“例外”。人的本性是“惰性”,受到庇护的垄断者和兼并者的经济行为已经丧失了追求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能力,从而导致了“X非效率”。为此,莱本斯坦提出了“微观的微观理论(micro-micro theory)”,即“意味着对标准理论简单地假设的东西进行详细的研究”(注:Leibenstein,H(1),X-inefficiency exists-reply to an econmis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8,68:pp.203-211.(2),A branch of economics in mining:micro-micro theory,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79,17:pp.477-502.
『肆』 问:想开农家乐,但手头上只有十万左右钱,有好介绍经济实惠的装修方案吗
至少要几万-首先你的定位可以为农家乐为主,经营以吃,娱乐,游玩,版住宿为一体的权综合餐饮行业. 2-经营这种综合型餐饮,需要办理证件相对多。造房子需要20万左右,办理经营用品大概5[url=79-1500/]万,差不多就是这么多。办农家乐如果没有经验,还是建议多看看其他优秀的农家乐
『伍』 某农家乐从经济效益出发,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第一年投入资金80万元,第二年比第一
假如是纯山的抄话那就只能种些经济果袭物了
要是还有平地 加个水塘什么的我建议你搞个生态链农场
山上种经济作物以及一些家畜可以吃的植物作物 然后养猪 猪一天可以放出去自己找一顿吃一次(需要人看着,不然跑了就亏了) 鱼塘养鸭子和鱼 鸭子的排泄物鱼会吃掉
具体去找找生态链农场的资料 这种搞法主要是可以省饲养费 作物也可以省化肥费
『陆』 农家乐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
下乡”工作的号召下,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分团委牵头,在相关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和武汉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的四名同学组成“三下乡”实践团队,于2006年7月25日至2006年7月29日前往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开展的“三下乡”实践活动。
本次“三下乡”活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分别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实践调查工作、后期总结工作。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三下乡”实践活动主题、形式的确定、组队,对组员进行思想动员,作初步计划以及《关于木兰乡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调查问卷》和各宣传单的制作。实践调查工作主要包括通过各级政府,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情况,开展实地考察,走访当地居民并宣传弘扬“两会”精神以及党和国家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发放调查问卷。后期总结工作包括对服务实践活动中资料的整理与总结、开展以交流组员在“三下乡”活动中的心得为主题的座谈会。
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通过团队队员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我们一共分发调查问卷100份并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4份,回收率94%。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在计划之下进行的,且大部分的计划都有较强的实效性,但是也由于对当地情况了解有限,以至在计划中一些项目很难实施。我们开展的几项活动所起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达到了我们原定的目标。经过了十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本团队成员都有很大的收获,大家的社会实践能力、搜集资料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最后,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完成《“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三、活动内容
(一)前期准备工作
1.组队
基于“三下乡”活动服务农村的宗旨,在活动筹备之初,我们遵循“自愿、争取”的原则,严格把关综合素质,在人员的确定的问题上,对团队成员提出一系列的要求,其具体如下:
态度端正,有上进心,从思想上加入我们的团队,有服务农村的热情。
作风朴实,能吃苦耐劳。
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有团队精神与团体意识,服从组织的安排,积极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通过严密把关,我们定下团队成员。但在获得开始之前,原定部分成员因故不能参加,致使团队重组。在反复考虑和征集后,形成了本次“三下乡”实践团队这个充满了凝聚力的团体。这为我们这次活动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2.思想动员,并作初步计划
“三下乡”是党中央提出的一条解决农村缺乏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方案。它的实施不仅反映在具体的行动上,也集中体现在思想上,而且后者为前者之源。只有在思想高度认识了“三下乡”,了解了它的意义,才能做到真正的“三下乡”。针对这一点,我们对全体组员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和思想动员。
首先我们搜集了许多关于“三下乡”的资料。随后,我们进行了一次小型的座谈,在座谈会议中,大家畅谈自己对“三下乡”的认识,并表明了自己将怎样以实际行动去完成这项坚定的任务。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大家的思想有了明显提高。
由于事先对当地具体情况了解有限,为了使活动顺利的开展,不至于以后陷入被动的局面,队员经过思想学习之后就进入了活动的准备阶段,通过各方渠道了解当地情况,制定了一个初步的计划。计划主要包括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情况调查,相关调查问卷的完成,“两会”精神的弘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方针的宣传等。
3.调查问卷及宣传单的制作
在查找翻阅了有关资料(主要是关于问卷制作和新农村方面的资料)后,按照相关主题初步拟定了一份关于木兰乡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调查问卷,共10道选择题,4道问答题,1份1张共100份。
制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单,1份1张共100份
制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画,1份1张共50份
制作关于“红色旅游”的宣传单,1份1张共100份
制作关于“红色旅游”的宣传画,1份1张共50份
(二)实践调查工作
1.通过当地旅游度假局管理委员会了解当地的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 木兰乡拥有的主要旅游资源
在搜集了部分木兰乡旅游资源开发的资料之后,我们和该区旅游度假局管理委员会方主任针对该地区的实际开发情况进行了访问。在访问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木兰乡的旅游资源丰富,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
① 木兰湖旅游度假
木兰湖位于武汉市北郊60公里,座落在荆楚名胜木兰山脚下,是武汉市重点旅游开发区,被市政府列为“武汉市后花园”,规划总面积5000公顷,木兰湖湖面面积达三万亩,约为17批平方公里。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最狭窄处约1.2公里。湖水平均深度为23米,最深处有28米。1959年开始,因为兴修水利,筑建大水坝,形成了现在的木兰湖。60年代开始,木兰湖中开始出现各种鱼类,于是又开始发展渔业。直到1992年才开始发展旅游业,到目前为止,湖中共有大小游艇150条。木兰湖最为独特的景观是鸟岛,湖东南岸三千亩林区,十万余只鹭科候鸟在此栖息,秋去春来,繁衍后代。其区位优势明显,基础环境具备,交通便捷,电力充足,通迅发达。总体的规划已被联合国列入中国21世纪优先发展项目。现有大批客商来此投资开发旅游业,已建成的项目总投资高达5亿元人民币。星级宾馆、豪华别墅区和度假山庄在湖畔星罗棋布。
② “红色旅游”
木兰乡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是当年鄂豫皖边区著名的赤色根据地。更是董必武、李先念、刘华清等革命家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在大革命时期,木兰乡农民组织的赤卫队、护卫队就有大约1.2万人参加,并在其间所牺牲的烈士,记录在案的就有12280人。
在木兰乡,共有13处“红色旅游”景点:静山庙农民武装暴动纪念碑、塔区(即现在木兰乡)共青团第一个团支部纪念碑、李先念革命活动旧居、英雄树、戴慧兰烈士墓、两处烈士纪念碑、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七军会址、仇恨树、血泪井、新四军抗日标语、塔区第二乡苏维埃政府旧址。1955年,中央军委授予木兰湖畔出生的杜义德、袁学凯、陈福初等7位红军将领共和国将军军衔。1985年,木兰乡被共青团中央授予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每年有大批青少年学生来木兰湖瞻仰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的洗礼。
③ 林果业、茶业、甘柿大乡
木兰乡是武汉市有名的板栗、柿子、茶叶"三品"之乡,有人称赞是“春来花开满枝头,秋来层林果丰硕”。
木兰乡共有12万亩山场,种植有约1.5万亩银杏树、8000多亩板栗,同时拥有3000多亩茶林,桃树、杏树、梨树、柿树和柑橘一共有5000多亩。在林果业方面的发展前途十分可观。
④ 大余湾民俗村
大余湾距武汉市区40公里,坐落在乡村的公路边。依山傍水,宁静如画。占地面积300亩,该村的古建筑群属明末清初的民俗建筑,20余条巷子纵横分隔。尚存明清古宅40余栋和大量的古迹文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该村先祖曾有过“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的辉煌历史。据当地史书记载,该民俗村始建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目前尚存民居50余幢,当地有一民谣形象概括了古民居建筑独有的特色:“前面墙围水,后面山围墙,大院套小院,小院套客房,室内雕塑刻,门前面檐廊,方块石板路,滴水溅石墙”。和古民居同在的还有明清家具、农具、手工作坊等生产工具以及古朴的民风民俗。整个民俗村将古文化溶于古建筑中,每种建筑风格体现出不同的古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建筑史学价值和观赏价值。
⑤ 远古寺庙、将军庙遗址
木兰将军庙坐落于木兰湖西岸的将军庙村,是花木兰祖庙,亦是木兰生态游览区最古老的殿庙之一。其始建于唐,扩建于明,重建于今。与将军墓一起列为木兰湖两大历史陈迹。将军庙、将军墓与木兰山金顶、玉皇阁遥相呼应,一脉同轴。同时还有远古寺庙约20多处。
(2) 木兰乡“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落后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因分析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就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作出明确规定。这表明,国家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
尽管现在“红色旅游”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相对生态旅游来说,“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仍不容乐观。
我们实践团队通过对该区旅游度假局管理委员会方主任的访谈以及实地在走访了解,分析了该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并将其归纳和整理:
国家政策对大众的引导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除了追求物资享受外,也开始转向精神享受。现在比较大众化的一种追求精神享受的方式就是外出旅游,而且随着大众生态意识的提高,生态旅游应运而生,我国从90年代就开始了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并且在各方面政策的保证和支持下,生态旅游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红色旅游”这种历史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却被忽视甚至遗忘了,尽管国家现在开始提倡“红色旅游”,但由于是近几年才提出的,其发展程度自然无法与生态旅游相比了。
“红色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人并未从思想根本上接受 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但是,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才能被大众所接受,“红色旅游”也是如此。大部分人还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红色旅游”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已开发的地区看不到成效,这就导致了“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越加迟缓。
“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资金不足 我国目前依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每年用于文物保护、旅游开发的资金极度不足,目前的文物保护的经费来源,一靠政府财政拨款,二靠横向创收。但在木兰乡,财政核拨的经费,连景区的正常运作都不够。加上不少文保单位位于农民群众集中居住的村之中,文化遗产在农村改造过程中被损毁的问题时有发生。位于叶家田李先念旧居年久失修岌岌可危,尽管近年来市、区文物部门拨出专款对重点危房进行了一些“救命”的修缮,李先念旧居却还是在去年的一场大暴雨中倒塌了。
“红色旅游”景区的地理和交通限制 由于当年革命游击战争的需要,“红色旅游”景点多位于山旮旯之中,地点分散,而且交通极不便利。地点分散,就导致“红色旅游”景区的管理工作难上加难;交通不便,就导致人们对“红色旅游”景区的参观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要想更好的开发“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就必须先修路搭桥,解决交通不便利的问题。这就又涉及到了资金的问题,因此,“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速度无法进一步提高。
(3) 制约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三下乡”活动期间,我们实践团队通过对该区旅游度假局管理委员会方主任的访谈以及实地在走访了解,分析了该地区制约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并将其归纳和整理:
开发经费的限制 自1994年起全市文保经费每年一直维持在100万元的水平,而除掉物价因素外,仅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已由当时的135处增加到178处,但经费却没有增加;就是这笔十分有限的钱,市主管部门优先考虑的是中心城区,7个近郊区占39.3%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能够分配到的就非常有限,至于主要靠各区解决的110处区级文保单位则事实上更难落实维修经费。
在此情形下,各地只能发动各自能量,借助本土资源,大搞各类旅游开发。甚至出现“开发收益第一,有效保护为次”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开发好了,经济效益增加,政府负担也自然减轻,因此,除非出现明显违法行为,各地政府往往对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视而不见,政府对旅游业开发的这就制约了当地旅游开发的进一步发展。
这也是当地旅游业发展受限的最主要的原因。
土地政策的限制 1997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该通知主要政策内容为:加强土地的宏观管理;进一步严格建设用地的审批管理;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加强对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加强对国有土地资产的管理;加强土地管理的执法监督检查。2001年4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主要内容为: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严格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大力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加强土地使用权转让管理;加强地价管理;规范土地审批的行政行为。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用以建设度假区、文化城等,而各种土地政策的出台,限制了旅游业对土地的使用,导致许多旅游资源开发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进行。
开发规划与当地居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规划落实无法到位 许多旅游景区的开发,需要当地居民进行搬迁移民,但政府无法给予相当的经济补助,当地居民便不肯配合,居民工作做不通,导致开发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4) 木兰乡旅游开发规划
在下一步的旅游开发规划中,木兰乡旅游局打算在天子山一带的景区打造出江城第一漂流的大型的旅游娱乐项目。天子山景区一共有三个自然村,157户农民,拥有一万多亩的山场,并且与木兰湖相连,景色宜人。
经过规划,木兰乡旅游局预备将天子山现有村民全部迁出,合并成一个大的村落。为了解决开发过程中的资金问题,木兰乡决定招商引资,由加拿大皮卡尔投资建造一个大型水上公园,并在水上公园周边建造一个饮食文化城。
这个计划将在今年10月份开始实施,预计在三年之后完成。
2. 通过当地团委机构了解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在搜集掌握了大量木兰乡旅游资源开发的资料之后,我们和木兰乡团委书记陈清同志针对该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访问。在访问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木兰乡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如下:
① 结合国家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在木兰乡实施家园建设行动计划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坚持依法行政和村民自治相结合的基层管理体制,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增强村级组织凝聚人心、服务群众、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功能,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改善农民增收致富的发展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改善农村社会发展环境,逐步建立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努力把试点村建设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民主法制健全、管理服务有序、环境卫生整洁、社会文明和谐的温馨家园,为全市全面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探索经验,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
② 旅游资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充分利用木兰生态旅游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浓郁的民俗乡情、丰富的农业资源,以旅游业和配套服务产业为支撑,以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为特色,以庭院经济和打工经济为补充,培植木兰生态旅游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其区域位置、资源条件、经济发展状况,把致富门道明晰工作落实到村、落实到户。其工作内容是:1、落实“三农”各项政策。2、调整产业结构。3、做好科技兴农入户工作。4、健全生产经营服务体系。5、推广小型农机应用。6、规范农资市场秩序。7、促进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8、完成农民增收目标。
③ 集中资金,有序建设
结合天子山景区的开发资金,首先打造天子冲家园。明晰致富门道,发展旅游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建立社保体系,稳定社会和谐。并对此进行大力的宣传。
打造“农家乐”项目,包括旅游农家乐,红色农家乐,服务农家乐等内容,并对服务业的工作者进行定期定量的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在建设天子冲家园的同时,加紧进行“通湾道”的道路建设计划,把路修到各村、各湾,以保证旅游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全部的“通湾道”建设预计将在2007年的上半年完成。
3. 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及其分析
主题一 反映当地居民对“红色旅游”的了解问题
第1题,其中选“一般了解”的占51.1%,占了大多数,选“不了解”的占35.1%,不在少数。而选择“非常了解”和“很不了解”则各占了9.6%和4.2%;在第2题(对国家关于“红色旅游”开发的相关政策的了解)中,选择“非常了解”只占了3.2%,而选“不了解”的占48.9%,占了大多数,选 “一般了解”的只占了40.4%,。 “很不了解”这一选项则占了7.4%。从这两题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地居民对“红色旅游”知之甚少。即使有所了解也不过是略知一二。从这里可以看出当地关于“红色旅游”的相关宣传很不到位,有待提高。
主题二 反映当地居民对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的认可度和关注度
对旅游资源开发的认可度:第3题:认为木兰乡旅游资源开发非常合理或是一般合理的占78.7%,认为不合理的只占了19.1%,剩下的0.2%对此没有感觉。不难看出,当地居民对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第4题(在木兰乡旅游资源开发在哪一个方面不合理),此题是多选题: 在认为木兰乡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的人和一部分认为开发一般合理的人当中,有29.1%的人认为在资源保护上做得不好,而51.0%的人认为环境协调工作不到位,占了大多数。12.7%的人认为是与相临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关系不和谐,23.6%的人认为是经济效益不够明显。
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关注度:第6题,有28.7%的人非常关注木兰乡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的出台,有43.6%的人只是一般关注,而有27.7%的人不关注相关政策的出台。这反映了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还是比较关注的;第7题和第8题是问答题,主要涉及当地居民关注的侧重点和不关注的原因,绝大多数人表示比较关心环境卫生的治理方面以及经济效益方面的政策,还有部分人比较关注旅游业发展政策中的农民政策和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政策,还有一小部分人表示比较关心旅游业发展政策中关于教育的政策、支持“红色旅游”的优惠政策以及开发项目方面的政策;而不关注的原因则多为自身没有意识到、没有时间、政府宣传不够,没有了解渠道、发展速度太慢,看不到变化而不再关注等等,还有一小部分人则表示是由于所居住的地区与乡镇中心相距太远,不便关注或是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
主题三 反映木兰乡旅游资源开发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积极影响:第9题,此题为多选,42.6%的人认为木兰乡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了就业机会,41.5%的人认为增加了家庭的收入,有20.2%的人表示对此没有什么感觉,还有16.0%的人选择了“其他”,其中包括的有带动旅周边游业发展、促进了消费、推动了经济、对国家有益、提高了农民思想文化、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公路得到修建,当然还有极小部分人认为没有什么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第10题,此题为多选,54.3%的人认为木兰乡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21.3%的人认为外来人员的入住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有16.0%的人表示对此没有什么感觉,还有22.4%的人选择了“其他”,其中包括的有社会风气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如酒店小姐、赌博、打架闹事等)、物价上涨,在这之中也有部分人认为没有什么消极的影响。
主题四 反映当地居民对当地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
第5题,有35.1%的人表示意识到了要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并且常常这么做,有54.3%的人表示意识到了但很少做,9.6%的人表示并没有意识到。看来当地居民对当地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主题五 反映当地居民对“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支持度
第11题,75.5%的人表示十分看好或者一般看好木兰乡“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前景,其他的人则表示不看好或是没有意见;第12题,52.1%的人选择了去生态旅游,37.2%的人表示愿意选择“红色旅游”,还有一部分人表示不清楚自己会选择那种旅游。从这两足数据说明大家对木兰乡“红色旅游”的发展前景还是持乐观的态度的,但更愿意接受生态旅游;问答题13题涉及了选择两种旅游的原因,选择生态旅游的人多是因为生态旅游区风景气候宜人,能让人得到好的放松,选择红色旅游的人则是由于“红色旅游”为最近的热门,更多的是因为“红色旅游”对教育后辈、提高思想素质、缅怀历史、忆苦思甜所起到的作用。
主题六 反映当地居民对旅游资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问答题14题和问答题15题,在14题中,许多人都认为,要想更合理的开发旅游资源,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发展速度,加强农民素质,并在发展中注意保持可持续发展,尽量避免因旅游开发带来的不良影响;在15题的回答中,几乎100%的人都认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对新农村的建设有促进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农村的通水通电、经济的增长,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就业机会、教育得到一定发展、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农民视野变得开阔、思想素质得到提高等方面。
(三)后期总结工作
1. 调查报告的完成以及资料整理
返校后,我团队成员开始了对活动期间各类资料的总结和整理工作,在8月1日-8月6日近一周的时间里队长周颖君同学在整理了《关于木兰乡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调查问卷》后,对相关数据进行了一定的统计,并通过六个专题将该调查问卷反应出的问题和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完成了以《谁抛弃了我们》为题的感想总结。龚啸宇同学根据在当地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并通过网上资料、图书馆的相关书籍,完成了《2006年暑期“三下乡”活动总结》报告。其余队员也在总结“三下乡”期间的所感所悟的同时,着手《“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报告》,并整理了其它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8月14日晚6:00,我们“三下乡”团队全体成员利用QQ,召开关于“三下乡”心得的网上座谈会,座谈会上各队员畅所欲言,交流自己在“三下乡”过程中的感想和收获。通过这次座谈会,队员纷纷表示加深了对“三下乡”的活动认识。
2. 对木兰乡关于“新农村”建设在旅游资源开发方向上的可行性分析
在讨论和分析了我们所搜集掌握的材料之后,对于木兰乡关于“新农村”建设在旅游资源开发方向上的可行性,我们进行了如下总结:
(1)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背景
木兰生态旅游区总面积947平方公里,涉及蔡店乡、木兰乡、姚集镇、长岭镇、罗汉街、李集镇、王家河镇等7个乡镇(街道),已规划开发和建成的主要景点有9个。被纳入 “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试点工作的村有32个,涉及自然塆329个,村民12354户、49405人。其中,9大景点周边有12个村,以黄土路为主轴的景区沿线有20个村。
近几年来,木兰乡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以此带动全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木兰湖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团队进行了调查分析之后,认为:木兰乡旅游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木兰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中起到铺垫和促进作用。
(2)木兰乡旅游业发展前景展望
木兰乡目前的旅游资源开发形势良好,政府对此也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加上木兰乡本身拥有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其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木兰生态旅游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浓郁的民俗乡情、丰富的农业资源,以旅游业和配套服务产业为支撑,以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为特色,以庭院经济和打工经济为补充,培植木兰生态旅游区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木兰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一定能顺利开展。
但是由于资金的限制,开发速度还不是很理想。在这一点上,还需要花大力
『柒』 农家乐属什么经济成份
经济成分?现阶段,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主要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农家乐经济成分一般是个体经济或私营经济
如果问行业性质,那属于服务行业,第三产业
『捌』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农家乐现象
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满足舒缓现代人的精神,因此受到很多城市年轻人的欢迎。盈利途径:1.食物利润,通过提供吃、喝可以赚取 2.门票,有些农家乐设有门票 3.合作方面 4.广告建议 乡村旅游虽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但总体上还是一个尚未规范、管理滞后的市场。应加强进行监管和规范,促进市场的稳定、有序和健康发展。 1.组织推动。包括景区推动,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带动、辐射和吸收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的接待和服务。 2.政府推动。由政府主导进行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投入资金,开发核心景区景点,吸收社会资金投入,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 3.公司推动。即“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出台优惠政策,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指导、组织农民开展地方风情、渔耕文化、农耕文化等旅游活动。 4.精心规划,强化监管。注重整体性和连续性,充分考虑地方的自然风貌及特点和文化特性。同时监管好每一个乡村旅游、农家乐等的细枝末节,强化对旅游从业人员和乡村旅游集体的培训、教育,提高其服务素质和水平,提升服务品牌和形象。 5.突出特点和自身优势。比如突出乡村的地域风情、传统文化优势,挖掘古村、古镇、古迹、典故等文化内涵;突出体现地域特点,在建筑、饮食、生活、农耕乃至旅游活动的设计等方面,尽可能地体现出地域风情、风貌、生活习俗等特色。同时,还要着重考虑突出绿色、环保、休闲、娱乐等特点。
『玖』 农家乐经济反应了什么经济学原理
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
希望能帮到你,如果你的问题解决了,麻烦点一下采纳,谢
『拾』 农家乐是什么性质的经济形式
选C。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也可)。“农家乐”这种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生活、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