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贫穷会导致判断力下降吗
美国一个跨学科团队今年完成了一项对资源稀缺状况下人的思维方式的研究,结论是: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思维特质,即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这项研究是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和政策研究学者协作的典范。
研究的主导者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他29岁时就因出色的行为经济学理论,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50万美元奖金;主要合作者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沙菲(Eldar Shafir)。研究成果最早在美国阿斯彭论坛上演示,论文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新书《稀缺:为什么拥有太少后果会很严重?》在9月3日发布,尚未出版就进了《金融时报》年度必读十本商业书籍榜单。
这个研究源于穆来纳森对自己拖延症的憎恨。他7岁从印度移民美国,很快就如鱼得水,哈佛毕业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经济学,获“麦克阿瑟天才奖”后被返聘为哈佛终身教授。而立之年就几乎拥有一切,他觉得惟一缺少的就是时间,脑袋里总有不同的计划,想把自己分成几份去“多任务”执行,结果却常常陷入过分承诺、无法兑现的泥潭。
一般人遇到这个问题,会去找各种时间管理“圣经”反复研读,但“天才”穆来纳森把正在做的国际扶贫研究和自己的问题联系起来,竟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惊人地类似。穷人们缺少金钱,他缺少时间,两者内在的一致性在于,即便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很好地利用。在长期资源(钱、时间、有效信息)匮乏的状态下,人们对这些稀缺资源的追逐,已经垄断了这些人的注意力,以至于忽视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因素,造成心理的焦虑和资源管理困难。也就是说,当你特别穷或特别没时间的时候,你的智力和判断力都会全面下降,导致进一步失败。
研究进一步解释,长期的资源稀缺培养出了“稀缺头脑模式”,导致失去决策所需的心力——穆来纳森称之为“带宽”(bandwidth)。一个穷人,为了满足生活所需,不得不精打细算,没有任何“带宽”来考虑投资和发展事宜;一个过度忙碌的人,为了赶截止日期,不得不被看上去最紧急的任务拖累,而没有“带宽”去安排更长远的发展。即便他们摆脱了这种稀缺状态,也会被这种“稀缺头脑模式”纠缠很久。
穆来纳森的研究,对社会阶层理论和国家政策、技术发展模式乃至个人时间管理等问题,都有重要的启示。以下试举几例——
例一:美国共和党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不努力;民主党认为,贫穷根源来自社会不平等,国家应主持再分配来支持穷人。穆来纳森却证明两党都错了:穷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因为长期贫穷,失去了摆脱贫穷的智力和判断力,这种状况不变,再努力也是白费;而如果仅是简单地分钱给穷人,穷人的“稀缺头脑模式”也会导致无法利用好这些福利以脱贫。所以一个合理的社会流动方式应当是,建立最基本的社会安全体系,同时保有社会竞争上升通道,资源入口向全社会开放,使得个人能保持正常思维,有尊严地奋斗。
例二:时间不够怎么办?传统时间管理原则是利用片段时间和多任务,而穆来纳森研究发现,不是时间不够,而是判断问题的心力不够;利用片段时间和多任务解决方式,反而因分心加强了焦虑,导致无法专心处理主要任务,加剧拖延。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办法是,减少多任务干扰,求助外界辅导,分割问题,从而淡化处理问题的焦虑。
例三:我们每天都处于信息过载中,很多人被微博信息轰炸得无法判断问题,所以一些人开始用“戒网”的方式来摆脱信息过载。事实上这不是信息过载,而恰恰是“有效信息”匮乏的恶果。在一个严重缺乏公开信息的社会,一旦技术带来部分的信息开放,会造成“饿汉吃自助餐不知如何选择”的问题。同样,我们的头脑还处于有效信息稀缺的时代,有“看到字就觉得很重要”的毛病,尚无法处理高浓度信息。最好的解决方式不是回到信息匮乏状态,而是建立辅助性信息筛选机制,帮助自己挑选重要信息。有趣的是,微信因为是同仁、同事间的互动,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筛选作用,所以微信在中国的发展会慢慢超过今天的微博。
㈡ 行为经济学几大效应
这些有很多的效应,行为经济学要看你自己喜欢什么经济学,然后去选择一下去更改什么的,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㈢ 为什么说人穷志短答案原来在这里……
美国一个跨学科团队今年完成了一项对资源稀缺状况下人的思维方式的研究,结论是: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思维特质,即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这项研究是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和政策研究学者协作的典范。
研究的主导者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他29岁时就因出色的行为经济学理论,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50万美元奖金;主要合作者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沙菲(Eldar Shafir)。研究成果最早在美国阿斯彭论坛上演示,论文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新书《稀缺:为什么拥有太少后果会很严重?》在9月3日发布,尚未出版就进了《金融时报》年度必读十本商业书籍榜单。
这个研究源于穆来纳森对自己拖延症的憎恨。他7岁从印度移民美国,很快就如鱼得水,哈佛毕业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经济学,获“麦克阿瑟天才奖”后被返聘为哈佛终身教授。而立之年就几乎拥有一切,他觉得惟一缺少的就是时间,脑袋里总有不同的计划,想把自己分成几份去“多任务”执行,结果却常常陷入过分承诺、无法兑现的泥潭。
一般人遇到这个问题,会去找各种时间管理“圣经”反复研读,但“天才”穆来纳森把正在做的国际扶贫研究和自己的问题联系起来,竟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惊人地类似。穷人们缺少金钱,他缺少时间,两者内在的一致性在于,即便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很好地利用。在长期资源(钱、时间、有效信息)匮乏的状态下,人们对这些稀缺资源的追逐,已经垄断了这些人的注意力,以至于忽视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因素,造成心理的焦虑和资源管理困难。也就是说,当你特别穷或特别没时间的时候,你的智力和判断力都会全面下降,导致进一步失败。
研究进一步解释,长期的资源稀缺培养出了“稀缺头脑模式”,导致失去决策所需的心力——穆来纳森称之为“带宽”(bandwidth)。一个穷人,为了满足生活所需,不得不精打细算,没有任何“带宽”来考虑投资和发展事宜;一个过度忙碌的人,为了赶截止日期,不得不被看上去最紧急的任务拖累,而没有“带宽”去安排更长远的发展。即便他们摆脱了这种稀缺状态,也会被这种“稀缺头脑模式”纠缠很久。
穆来纳森的研究,对社会阶层理论和国家政策、技术发展模式乃至个人时间管理等问题,都有重要的启示。以下试举几例——
例一:美国共和党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不努力;民主党认为,贫穷根源来自社会不平等,国家应主持再分配来支持穷人。穆来纳森却证明两党都错了:穷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因为长期贫穷,失去了摆脱贫穷的智力和判断力,这种状况不变,再努力也是白费;而如果仅是简单地分钱给穷人,穷人的“稀缺头脑模式”也会导致无法利用好这些福利以脱贫。所以一个合理的社会流动方式应当是,建立最基本的社会安全体系,同时保有社会竞争上升通道,资源入口向全社会开放,使得个人能保持正常思维,有尊严地奋斗。
例二:时间不够怎么办?传统时间管理原则是利用片段时间和多任务,而穆来纳森研究发现,不是时间不够,而是判断问题的心力不够;利用片段时间和多任务解决方式,反而因分心加强了焦虑,导致无法专心处理主要任务,加剧拖延。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办法是,减少多任务干扰,求助外界辅导,分割问题,从而淡化处理问题的焦虑。
例三:我们每天都处于信息过载中,很多人被微博信息轰炸得无法判断问题,所以一些人开始用“戒网”的方式来摆脱信息过载。事实上这不是信息过载,而恰恰是“有效信息”匮乏的恶果。在一个严重缺乏公开信息的社会,一旦技术带来部分的信息开放,会造成“饿汉吃自助餐不知如何选择”的问题。同样,我们的头脑还处于有效信息稀缺的时代,有“看到字就觉得很重要”的毛病,尚无法处理高浓度信息。最好的解决方式不是回到信息匮乏状态,而是建立辅助性信息筛选机制,帮助自己挑选重要信息。有趣的是,微信因为是同仁、同事间的互动,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筛选作用,所以微信在中国的发展会慢慢超过今天的微博。
穆来纳森的研究刚刚开始,他关于“稀缺头脑模式”的警示,是我们这个信息和人口爆炸、平均时间和资源都加速减少的时代的一盏指路明灯。
内容来自网络,励志控编辑整理
㈣ 行为经济学是什么意思啊
用通俗的话来说,它是与传统西方经济学假设中许多情况相冲突的,因为传统西方经济学回假设理性人,完全答竞争市场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并非完全理性的人,市场也并非时刻都是完全公平有效的。行为经济学更多地引入心理学、社会学来解释传统经济学中不完善的方面。可以说是更符合当前社会实际情况的经济学。
㈤ 行为经济学 是什么意思啊
行为经济学是作为实用的经济学,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的不足。
狭义而言,行为经济学是心理学与经济分析相结合的产物。广义而言,行为经济学把五类要素引入经济分析框架:(1)“认知不协调-C-D gap”;(2)“身份-社会地位”;(3)“人格-情绪定势”;(4)“个性-偏好演化”;(5)情境理性与局部知识。
行为经济学的兴起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基于对精神心理因素的研究。现代经济学向心理学靠拢,同现代经济中的精神心理因素有关,与现代经济的日益“非物质化”、“转性化”有关。例如商品品牌的作用日益显著,商品的个性化意味着商品内含的精神文化因素越来越大,人的价值取向日益决定着商品的销售,如绿色产品的时兴。从整个经济结构来说,信息化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社会软件的比重越来越大。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已进入社会网络化时代。美国股市中的纳斯达克板块超乎常规的大起大落,也反映出了人们的心理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金流向。行为经济学的兴起正是这一背景在经济学领域的一种反映。
第二,行为经济学拓宽了正统经济学的领域。经济学家一向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即人总是倾向于追求最大收益或承担最小成本。但人类行为固然有其理性一面,也有其非理性的一面。例如,摆阔性消费和金钱竞赛。行为论者认为人类行为会以某种系统的方式隔离理性,社会学称此为“区隔”或“间隔”。所以,非理性行为可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
第三,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而现代经济学提出,经济学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人类社会化的行为受复杂的社会关系制约,从而导致人的行为选择并非都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因此从纯理性研究人的行为行不通。从经济主体讲,经济过程最终体现为人的经济行为过程,因而对人的分析离不开用人的心理对其行为的解释,正如莱布森所说: “在我们所进行的经济学交谈中,对心理现象的重要性着迷的人们正向全行业阐述自己的观点。”
行为经济学区别于传统经济学的关键是其关于“非理性人”的理论前提。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将理性人或称经济人定义为:以完全利己为目的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即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的人。这种理性人具备了以下三个显著特点:无限理性,无限意志力和无限自私自利。而行为经济学正是基于对以上三个“无限性”的反对提出了自己关于非理性人的新观点。即:正常生活中(或者说更具备研究价值)的经济个体应该是非理性的,这样一个非理性的人:并不具备稳定和连续的偏好以及使这些偏好最大化的无限理性;即使知道效用最大化的最优解也有可能因为自我控制意志力方面的原因而无法做出相应的最优决策;其经济决策的过程中包含了相当的非物质动机和非经济动机权重,“事实上,人们经常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他人”(Sendhil Mullainathan 《Behavioral Economics》)。
㈥ 剑桥ECAA考试如何准备呀
内容包括
考什么:ECAA考纲
什么时候:ECAA考试时间
如何备考:ECAA真题和教材推荐
一、考什么:ECAA考纲、考点
1.1 ECAA考纲、考点
ECAA(Economics Admissions Assessment)是申请剑桥大学经济专业的同学要参加的面试前加试考试(pre-interview assessment)。
2020年试题包含两部分:
section 1数学:40个选择题,60分钟
section 2写作:一篇1000字写作,60分钟
1.11 ECAA考纲
官方考纲请见下图:
-回答Unstructured的题目时,学生需将其分解为几个小问题,以便使用合适的框架
-针对该题的参考框架:
Introction:
-How does cooperation happen in a small system, when someone could be in charge? (keep this part brief)
Analysis:
-What features of a large market allows for cooperation without an explicit leader? (Large number of players, predictability, medium of exchange, common knowledge, etc)
Evaluation:
-Could such cooperation fail or be disrupted?
-Were there implicit leaders, or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within the market players?
Synthesis:
-Conditions for an efficient market
在经济学之外,需通过阅读初步了解1-2个话题,从而建立起论证高度,以便在有深度的基础上立意讨论。阅读书目可参考大学不同专业对新生的建议书单。
㈦ 求书: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txt版本
h
ttp://pan..com/s/1hsnbm40,h和t中间空格去掉
㈧ 起个好名字,好运一生伴
导语:曾有一个有趣的研究发现,学生的姓名越生僻,就越有可能存在学习成绩差、甚至心理问题的可能。两位教授认为,一个罕见的名字会给它的主人带来负面的心理影响。许多有关姓名对行为的显著影响被归因于自我暗示效应。然而,事实究竟是什么呢?来看看本文的介绍吧。
1948年,哈佛大学两位教授发表了一项针对3300名新毕业的男生的研究结果。该研究探索了学生的姓名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学生的姓名越生僻,就越有可能存在学习成绩差、甚至心理问题的可能。两位教授认为,一个罕见的名字会给它的主人带来负面的心理影响。
从那时起,学者们继续对“姓名的影响”进行研究,不断地重复得出1948年的研究结论。一些最近的研究表明,姓名能影响一个人的录取情况、职业选择、居住地址、结婚对象、收入水平、股票挑选和工作质量等等。姓名甚至能决定我们是否会向灾难受害者捐款——如果我们的名字跟某次台风的名字相似,我们就更有可能在飓风袭击之后为救济基金捐钱。
许多有关姓名对行为的显著影响被归因于自我暗示效应。我们普遍地会被与自己最为相似的人或事所吸引。这其中的逻辑是:我们重视并认同自己的名字,所以偏爱跟自己名字有共同点的事物。
然而,这一观点未必能经得住进一步的审视。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尤尼·西门逊(Uri Simonsohn)对许多声称证明了“自我暗示效应”的研究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些研究是通过不靠谱的统计学分析来得出结论的。“他们就像一个魔术师,变个戏法给你看。” 他说,“你会问,我知道那不是真的,但他们是怎样弄出来的呢?其实一切都在于手法。”西门逊指出一些研究存在对“基率”并不了解的问题。“基率”是指某样东西(例如名字)在整个人群中出现的频率。他举了一个例子:认为名字叫Dan的人可能更喜欢当医生,这想法固然很吸引人,但我们还得琢磨一下:有很多医生名叫Dan,是不是仅仅因为名字叫Dan的人本来就多,而在别的行业里也有很多人叫这个名字?
也有一些研究者对姓名效应进行评估时更为慎重。1984年,心理学家德布拉·克里斯普(Debra Crisp)和她的同事研究发现,一个较普通的姓名确实更加受人青睐,但是对一个人的学业成就并无影响。2012年,心理学家Hui Bai和凯瑟琳·布里格斯( Kathleen Briggs)得出结论说,姓名充其量只在人们的无意识中产生非常有限的影响,如果真有什么影响的话。尽管一个人的名字会无意识地影响其思维,但它对人的决策影响甚微。后继的研究也对姓名和寿命、职业选择与成功、居住地及择偶偏爱、学术成就等等之间的联系提出了质疑。
然而,即便质疑如潮,姓名效应不断地被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发现。2004年,经济学家玛丽安·伯特兰德(Marianne Bertrand)和森德尔·慕莱纳坦(Sendhil Mullainathan)针对芝加哥和波士顿当地报纸上的招聘信息“创作”了5000份求职简历,并利用权威人口信息登记部门的资料将简历分成两组,一组简历中的姓名听起来像白人(例如艾米丽.沃什),另一组简历中的姓名听起来像黑人(例如贾马尔·琼斯)。他们还有意把这些简历设计成“工作经验丰富”和“工作经验缺乏”两类。然后,他们向招聘单位投递简历,每个招聘单位投递4份简历(及由“黑人/白人”、“经验丰富/经验匮乏”产生的4种组合)。最终结果显示:投递“白人简历”获得的反馈(占十分之一)比投递“黑人简历”(占十五分之一)多50%;有个“白人姓名”大致抵得上八年的工作经验。
姓名效应也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经济学家穆哈迈德.阿拉义(Mahmood Arai)和彼得. 索尔西(Peter Skogman Thoursie)研究了瑞典移民者群体姓名和收入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那些改名换姓(其新名字听起来像瑞典人或不具民族特色)的移民,平均收入要比保留本民族传统姓名的移民高出26% 。
经济学家大卫.菲格里奥(David Figlio)从1994年到2001年在佛罗里达州一个学区开展了一项长期的纵向研究。他发现孩童的姓名会对教师产生影响,从而被后者有区别地对待,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上的差异。在研究中,菲格里奥对一些变量进行了控制,仅比较了同一家庭中姓名具有不同民族特征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差别。他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姓名跟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或黑人有关联的孩子,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更低,他们的表现也比拥有“地位高”、“非黑人”等特征名字的同学差。
经济学家史蒂芬·列维特(Steven Levitt)和罗兰德·弗雷尔(Roland Fryer)发现,姓名与社会经济地位印象有着比较可靠的关联,而社会经济地位印象,会进一步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这一研究发现与1948年的那项研究结论类似。但当史蒂芬和罗兰德排除了孩子们的出身背景这一因素之后,“姓名效应”就消失了,这表明姓名本身并不是“姓名效应”的真正原因。
当我们看到一个姓名,即便对其他信息一无所知,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将姓名与某种社会特性相联系,然后将这些联系强加在当事人身上。然而,这样的联系并不是其表面上展示的那样,如果足够理性,我们不应该不止于问“这个名字里有什么”,更应该问问“这个名字是个什么信号、它暗含了什么信息”。
(作者:捣蛋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