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气候变化经济学

气候变化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0-11-26 00:17:52

㈠ 《经济学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和一年前低调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相比,人们对下周在坎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更加失去信心。一方面是由于去年的峰会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是因为公众的期望急转而下。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之后,更多的人认为各国难以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达成一致。也许几次反常的气候灾难之后能够有助于推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难以在气候问题上达成一致并不意味着无动于衷。进化史上,生物不断地努力适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不幸地是适应往往以大规模的死亡告终。人类比大多数物种都幸运,我们能够思考并应对将要发生的变化。面对现在气候变化的局势,我们需要采取行动。 虽然目前削减排放量的步伐稳健,但截至本世纪末,地球温度很有可能将比工业革命时代早期高出至少3摄氏度。热浪袭击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生物系统将随气候变化而改变,可能导致物种濒危。降雨将在一些地区加强,带来洪水灾害;而在干旱地区,旱灾的问题加重,也许使这些地区荒漠化。两级冰川将在夏天时加速融化,将导致冻土无常变化和海平面的持续上升。气候的变化无疑将给大部分地区带来灾难,干旱和洪水涂炭生灵无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一些人认为最好的保护全球变暖的方式就是全球经济的繁荣。面对气候的变化,人们可以搬迁或种植另一种农作物。随着人们更加富裕和健康,才能够有能力承担不断上涨的食品价格,投资发明新的农业技术和迁移到更加适宜居住的地区。发达的经济体对于农业的依赖更少,从而不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但是经济发展并不能够轻而易举的解决气候问题。不少发展中国家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气候变化的问题并不能够阻止他们经济发展的步伐。对于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应该在解决气候问题上承担更多责任,帮助贫穷国家发展。这不是出于人道主义,而是出于公平。毕竟发达国家是现在的气候问题的罪魁祸首。 此外,依靠经济发展来解决气候问题还有另一弊端。虽然经济发展能够保护贫穷国家免受气候灾难,但是也许会加速气候问题的恶化。随着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需要更多的能源消耗。面对这个问题,发达国家可以伸出援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绿色能源技术。这将使得发展中国家的资源需求从风能、水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中得到满足。 除了鼓励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以外,政府还需要格外注意基础建设、移民安置和食物供给三方面。荷兰在预防洪水灾害上有几百年的经验,已经计划进行基础设施以减少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洪水灾害。此外,政府需要评估气候变化将给城市带来的影响,包括高温、强降雨、严重飓风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而且,随着气候问题的加剧,人们可能需要移民安置到其他的国家,发达国家可以吸纳发展中国家的移民。对于易受气候影响的脆弱地区,比如佛罗里达州海岸地区,政府应该减少对这些地区的保险补贴,鼓励人们搬离脆弱地区。 食物供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了应对气候的变化,人们需要更多抗旱的农作物种子,这就需要基因技术和政府的资助。除了种子以外,还需要更好的土壤保护、种植技术和天气预报。全球农作物市场应该努力向更加稳健的方向发展,以确保稳定的食物供给,这就意味着政府需要在废除农业保护主义上达成共识。 然而,这一切都不能确保人们成功控制气候的变化,这仍然是人类史上最疯狂的一次实验。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温度计的汞还将持续上升,人类只能竭力和气候问题斗争。(安吉)

㈡ 雾霾天里,"气候经济学之父"在复旦说了些啥

3月18日,被誉为全球气候变化政策奠基人、“气候经济学之父”的尼古拉斯·斯特恩受邀做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问学讲堂”,聚焦【应对气候变化与中国经济“新常态”】这一热点话题并分享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
“现在看来,十年前我测算的温度和GDP的关系,可能还是非常保守的,还低估了气候变暖对经济带来的威胁。”
十年后的3月18日,在黄色预警的雾霾天里,这位气候经济学之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来到上海做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分享他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表达了担忧。
到达上海的前一天,斯特恩先抵达北京,他特别注意到当天PM2.5到达了300了。“这是灾难性的。”斯特恩认为,气候变暖和空气污染虽然不是一回事,但都和燃烧化石燃料直接相关,“最近在印度德里,我看到了相似的,而且更糟糕的情况,身处糟糕的空气,就像每天吸20到30包烟一样,燃烧化石燃料确实会在每一年伤害很多人,数以百万计。”斯特恩说。
虽然忧心忡忡,但斯特恩认为和十年前的悲观相比,他的心态已经有了积极变化。他认为过去十年中太阳能、风能等一些清洁能源的应用,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越来越多得引领者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过去十年,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下降了90%,中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斯特恩还指出,曾经的每一次气候峰会,都让他感到失望,唯独去年的巴黎峰会,成果远超预期。“它让我看到了朝着更好的方向变化的迹象,尤其是中国政府,让我觉得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有很强的责任感。”
刚刚发布的中国“十三五”规划,有专门章节提到应对气候变暖、抑制碳排放增长的内容。斯特恩表示,中国的行动表明中国已经意识到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地方环境污染、地方自然资源压力、产业政策、竞争力等等其他一系列问题是相关的。“总体而言,中国一直能比较成功地通过五年规划来制定和实施宏伟的经济目标和气候目标,因此中国的气候行动是具有可信度的。”
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当前经济的时候,应当及时与如何发展低碳、效益及气候适应结合起来。

“其实煤炭的成本很高,尤其是放在环境成本这个角度来说。”斯特恩建议中国应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及时抛弃煤炭作为主要能源,低碳经济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对此,斯特恩还算了一笔账,当前美国市场1吨煤的价格是50美元每吨,燃烧1吨煤产生的碳排放,在美国的市场需要排放者承担20美元,因此燃烧1吨燃煤的成本是70美元,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本还会越来越高。而发展低碳经济,现在风能、太阳能的成本已经在一些地区比煤炭更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会随着低碳经济发展,越来越低。

㈢ 学习能源与气候变化经济学,有哪些推荐的入门书籍

新古典主义认为:经济的发展是以边际调节来实现的,均衡状态是稳定的,价格机制是一切调节的原动力,从而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总之,它们十分强调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认为经济发展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实现均衡发展。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政策主张,有三个基本观点:一是主张保护个人利益、强调私有化的重要性;二是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竞争、自由放任;三是主张经济自由化,包括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集中于对经济周期问题的分析。在这方面,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又分为货币经济周期学派和实际经济周期学派。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如果政府改变总需求的政策是被公众预期到的,那么总供给曲线就随总需求曲线的提高而提高,从而抵消总需求对产出的影响。因此,预期到的货币冲击只影响价格水平而不影响实际产出。如果货币供给冲击是没有预测到的,在人们对价格预期既定的条件下,来自于货币增加导致的总需求增加可以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之所以人们对价格总水平的预期不能随时调整,原因是市场不完全和信息不完备。因此,货币因素是经济波动的初始根源。根据这一分析,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认为政府的政策一般来说是无效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从实际因素的变动解释经济波动。该理论认为,货币数量是适应产量的变化而调整的,产量的变化引起货币存量的变化,从而引起经济波动。导致实际产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有生产技术的革新、新产品开发、气候变化、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变动等。关于经济政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反对政府的支持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尽管该理论也承认政府政策对产出和就业会产生影响,但由于经济当事人理性预期的作用,这种影响的效果也难以界定。因此,该理论主张借鉴货币主义的单一规则。

㈣ 气候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用经济学原理如何解释

这个问题,可以用经济学原理中的几个原理来解释:
1、购买力平价问题专。虽然这些货币属可以兑换,而作为美金的美国工人肯定是拿的是最高的。但是实际购买力却未必是最高的。何解呢?朝鲜的产品,是朝鲜的价格,中国的产品是中国的价格,美国的产品是美国价格。在中国花一块钱买到的东西,可能在美国就需要1美元,虽然他们在价格上有差异,但是实际的一美金和一人民币购买的产品都是一样的。这会造成不同国家物价不同。
2、工资水平高低和劳动者单位时间的产出有关系。美国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工人工资高。
3、劳动者的工资还和劳动供给关系有关系。劳动者多,竞争激烈,工资低。劳动者少,工资高。
4、工人保护组织的强大与否。涉及到工人和资本家对工资水平讨价还价的能力。美国等西方国家具有强大的工会组织,也会要求高工资。

㈤ aea经济学年会什么人参加,多少人参加,多少会场

贴现率与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Nicholas Stern 教授主持了一场讨论贴现率的会议,演讲者包括马里兰大的M.Cropper,Toulouse School of
Economics 的 C. Gollier, 哈弗大学的 M. Weitzman,和诺贝尔奖得主Kenneth Arrow。

Stern
教授在2006年为英国政府主持研究和发表了长达700页的“气候变化经济学评论”报告,从经济学角度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政策。报告建议,为了把地球大气层中的CO2气体控制在500-550ppm,每年应该拿出全球GDP的1%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投资(几年之后他又提高了
这一投资规模)。该报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但也引起争议。

Stern教授一直致力于推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研究。记得2008年春,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专门将Stern

aea经济学年会,即美国经济学年会。
教授和中国“50人论坛”的经济学家,包括刘鹤,林毅夫,樊刚等十多人,请到斯德哥尔摩郊区讨论如何用类似的经济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因为
我早期曾在“50人论坛”上发表过一些文章,联合国经社部派我作为观察者参加了那次会议。这是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第一次从经济角度研究气候变化问题。不久
后,中国经济学家们拿出了自己的报告。我因为其它方面的工作太忙,没有继续关注中国这方面的工作。

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析应对气候变化经济政策有两点争议,一是如何设定长期贴现率,二是如何处理不确定性。

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强有力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候变化将在2050左右给地球带来巨大影响。经济学家的任务是需要将未来30-50年气
候变化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目前必须采取政策的经济成本进行权衡。把50年后的经济损失折合成目前价格需要选择恰当的“贴现率”。贴现率越高,意味着未来
经济损失折合成目前价格后其数量越小。例如,如果选择的贴现率为5%,那么50年后1亿元的损失折合到今天只有0.08亿元。但如果选择的贴现率为
1%,50年后1亿元的损失折合到今天为0.6亿元。根据成本-效益分析,前者意味着经济学家建议目前政府可以拿出0.08亿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以防止
50年造成的1亿元的损失,而后者意味着目前政府应该拿出0.6亿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两项政策建议的规模相差悬殊。

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和欧洲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方面的差别:欧洲主张应该加大目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力度,而美国认为应该在未来逐步增加政策力度。除
了政治和其它原因外,其经济原因是美国的经济学家选择的贴现率高于欧洲。例如,美国大多数分析报告中选择的贴现率在3-7%之间,而Stern在其报告中
选择的贴现率为1%。

㈥ 2018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谁

北京时间10月8日17时55分许,瑞典皇家科学院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和保罗·罗默(Paul Romer),以表彰二人将技术创新和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相结合

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经济学的核心是配置稀缺资源。自然要素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约束条件,而我们的知识将决定我们如何解决这些约束问题。今年,诺德豪斯和罗默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通过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和知识的互相联动,拓宽了经济学分析的范围

关于技术变化:罗默的研究显示了知识将如何成为驱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当年增长率在数十年间都能保持一定增长率的时候,“知识”这个要素将改变人们的生活。

过去的宏观经济研究强调了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是并没有理论模拟经济决策和市场条件将如何决定新技术的创造。而罗默则通过展示经济力量如何支配公司在创新创造上的意愿,解决了这一问题。

罗默在1990年就发布了这一成果,成为了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该理论既是概念性的又是实用的,因为它解释了同一种创新想法对不同商品的意义是不同的,并且将理念变为实践的过程,需要市场提供相对应的具体条件。罗默的理论有为促进技术创新和长期经济繁荣的法规和政策提供了大量新研究。

关于气候变化:诺德豪斯的研究结果涉及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影响。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越来越担心化石燃料的使用将会导致气候变暖,诺德豪斯正是在那时开始研究这一议题。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首创了综合评估模型(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即描述全局的定量模型经济与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

该模型整合了理论和来自物理、化学和经济学的实证结果。诺德豪斯的模型如今已广泛传播并用于模拟经济和气候共同发展。它可以用于测试例如碳税等相关气候政策干预经济的后果。

罗默和诺德豪斯的贡献集中于方法论,他们的研究为经济学提供了日后研究技术创新和气候变化的因与果的基本视角。尽管这两位获奖者无法对问题给出确凿的答案,但他们的发现让我们离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新闻来源:澎湃新闻。

㈦ 西方经济学原理分析气候好坏对农业的影响

1 气候变化导致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牧业损失加大;
2 气候变化导致中国农业生产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
3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有关重大农业工程可能产生一定影响,重大工程安全运行的风险加大;
4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的影响还表现在其他的多个方面;
5 气候变化使中国海岸农业生产受灾机会增大;
6 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会对还没有收获的农作物和各种家畜造成冻伤,严重时会致命,给农户造成经济损失,可能导致市场供应紧张。分享给你的朋友吧:i贴吧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人人网豆瓣MSN
对我有帮助
3

阅读全文

与气候变化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