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根廷经济怎么了
为了捍卫自从去年12月就承受巨大贬值压力的阿根廷货币比索,阿根廷央行从4月27日到5月4日的8天内,连续三次加息,将基准利率由此前的27.25%升至40%。
目前阿根廷已经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请求资金支持,以帮助遏制比索连续五个月下跌的势头。IMF总裁拉加德8日在华盛顿发表公开声明表示,IMF与阿根廷政府已经开始着手合作,以增强阿根廷的经济,这些举措会在短期内施行。
20世纪初,阿经济总量曾位居世界前十名,如今的阿根廷经济到底怎么了?
比索内忧外患
自去年12月,阿根廷比索一直承受贬值压力,比索兑美元汇率累计跌幅一度达到15%以上。
面对比索突然大幅贬值,为了稳定投资者信心和国内居民的情绪,阿根廷央行8天之内连续3次加息:4月27加息300基点,将基准利率由此前的27.25%升至30.25%;5月3日阿根廷央行再次加息300基点,此时的基准利率水平已经到达33.25%;为抑制比索在外汇市场上的颓势,到了5月4日,阿根廷央行直接将基准利率调升到40%。
为了配合央行行动,阿根廷政府将今年的财政赤字目标由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2%降到2.7%。至此,比索在外汇市场稍微有了喘息机会。
阿根廷E3工程公司董事长马丁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次波动是阿根廷央行对市场汇率的调整。
他解释称,2015年底阿根廷总统马克里(Mauricio Macri)上台时, 阿根廷上届政府留下28%左右的通胀率, 尽管马克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抑制通胀, 但收效甚微,因为马克理政府依靠举债和超发货币来解决, 实体经济增长较小。在2017年~2018年央行的本币短期债券利率大致为26%~28%, 但此间, 比索兑美元汇率相对保持了一定的稳定, 造成比索汇率滞后和金融机构的套利空间, 加之今年4月阿政府开始向境外金融投资者征收5%~15%不等的金融收益税, 又受美债利率上升影响, 造成4月底和5月初资金获利后大量出场, 从而导致上周阿汇率市场的大幅波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史沛然博士向第一财经记者具体分析了比索汇率波动的多重因素。
他认为,从内因看,阿根廷经济在马克里政府执政之后,近年来呈现温和回升的状态。在马克里执政后,放开了前任政府严格的外汇管制,采取了一系列市场化的措施,所以自2016年以来,国际市场对阿根廷的经济普遍呈现乐观态度,这具体表现在比索兑美元汇率相对稳定,以及阿根廷国债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上升。
但是2018年1月,阿根廷央行上调了2018年度的通胀目标,同时,2017年的政府预算执行情况也表明,阿根廷政府减少开支、降低赤字的目标没有达到预期,这对投资者而言,就闻到了风险的气味。
史沛然补充道,如果是其他国家,这两者加在一起,虽然也会引发一些程度的汇率波动,但规模恐怕都难和阿根廷比拟。因为阿根廷在货币贬值问题上,可以说“声名赫赫”,大规模的阿根廷比索的货币危机不只发生过一次。同时,阿根廷的另一个坏名声还在于外汇管控,比如前任总统克里斯蒂娜任期内,阿根廷外汇的自由流动就是个大问题。
外因上,史沛然分析,美元近年来的走强,对于新兴国家而言,就是个巨大的压力。所以内外因加在一起,引发了国际投资者的担忧,市场做出的自然的选择就是抛售比索,换回美元。具有连锁性的是,阿根廷比索一旦开始较大规模的贬值,就很难不让国际市场回忆起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多次比索危机。
同时,世行认为,阿根廷经济的复苏在持续。阿根廷经济2016年通缩1.8%,在2017年经济实现复苏并实现了2.9%的增速。同时,阿根廷的基本赤字从2016年占GDP的4.3%降低到2017年占GDP的3.8%,但都低于官方的财政目标。阿根廷政府计划到2021年逐步实现达到基本的财政平衡。
唐俊认为,2017年阿根廷经济略有所增长,表明马克里刺激经济增长的多项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效果。2018年阿根廷政府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3%左右。2017年马克里访华时表达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望与行动,将会为阿根廷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是阿根廷经济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经济结构单一,金融体系脆弱,外债高筑,政府赤字过高等等,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负面因素仍然较多,阿根廷经济增长仍然笼罩着一层不详的阴影。
对于当前阿根廷的经济表现,马丁认为,阿根廷采用央行干预下的半浮动汇率制, 阿央行和金融部采取了大幅调整短期利率的措施以稳定汇市, 旨在短期内控制局面, 从中常期开运行更大的市场弹性和波动幅度, 减少类似的波动或更大危机出现的可能性。
“但国民实体经济更深层次的问题, 如税负过重, 劳工法改革, 如何改善投资环境等重要课题的解决尚需时日。”马丁说,“预计今年阿根廷经济仍保持2%增长的预期, 通胀率约在25%左右, 政府财政赤字稍有降低, 贸易保持约300亿美元赤字的水平。”
唐俊还表示,2018年是阿根廷的主场外交年,二十国集团(G20)将在阿根廷举办,马克里政府更想乘机进一步推动改革,预算开支增加,而阿根廷政府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加上连年贸易逆差,银根紧缺,外债高筑,金融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民众要购入美元黄金以避险,这就造成今年年初以来比索对美元的汇率的贬值幅度达到40%以上(从约17:1到当前25:1),而且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因此,阿根廷央行不得不采取措施,打响比索保卫战。
B. 阿根廷属于发达国家吗人均收入怎么样
可以算做中等复发达国家
人均制GDP 3,600美圆左右,位居世界60位左右。我国的人均GDP为1200美圆上下,你可以比较一下。
阿根廷工业门类较齐全,农牧业发达,是世界粮食和肉类的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世界粮仓肉库"之称。
阿80年代曾发生严重的债务危机,国民经济大幅衰退。1991年开始实行以比索与美元固定兑换率为基础、私有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1991~1998年年均增长率达6%。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动荡的影响,阿经济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滑坡。德拉鲁阿总统执政后,推出一系列刺激经济复苏的措施,但收效甚微。2001年,阿经济连续第四年衰退,国家风险指数突破4000点,偿债压力陡增,工业生产严重下滑,银行存款大规模流失。为避免金融系统崩溃,政府于12月1日宣布冻结银行储蓄存款的紧急经济措施,引发大规模社会骚乱并最终导致联合政府跨台。杜阿尔德总统上台后,采取暂停偿还外债,取消固定汇率制等措施,但迄难摆脱经济危机。2001年的主要经济数字:
国内生产总值:2638.7亿比索。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300比索。
C. 介绍一下01年的阿根廷经济危机
一、危机的过程
2001年月,由于阿根廷经济持续衰退,税收下降,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面临丧失对外支付能力的危险,酝酿已久的债务危机终于一触即发,短短一个星期内证券市场连续大幅下挫,梅尔瓦指数与公债价格屡创新低,国家风险指数一度上升到1600点以上,国内商业银行为寻求自保,纷纷抬高贷款利率,其甚至达到250%~350%。 ①几天来,各商业银行实际上停止了信贷业务,布宜诺斯艾利斯各兑换所也基本停止了美元的出售。8月份阿外汇储备与银行存款开始严重下降,外汇储备由年初的300亿美元下降到不足200亿美元。危机爆发后短短几个星期内,阿根廷人已从银行提走了大约80亿美元的存款,占阿根廷私人存款的11%。 ②11月份阿根廷股市再次暴跌,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更是达到250%~300%的天文数字。受此影响,纽约摩根银行评定的阿国家风险指数曾一度突破2500点。12月,阿实施限制取款和外汇出境的紧急措施,金融和商业市场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并进一步削减公共支出,加大税收力度。同时,阿政府与IMF有关12亿美元贷款到位的谈判陷入僵局。有关阿陷入债务支付困境和货币贬值的谣言四起,银行存款继续流失。2002年1月3日,阿没有按时偿付一笔2800万美元的债务,正式开始拖欠该国高达1410亿美元的债务。1月6日,阿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阿新政府提交的经济改革法案,为放弃执行了11年之久的联系汇率制和比索贬值开了绿灯。此后,在国会的授权下,阿终于宣布放弃了比索与美元1∶1挂钩的货币汇率制,阿比索贬值40%。目前,由杜阿尔德总统领导的新政府正号召全国团结起来,积极配合国际经济组织,寻求国外援助,尽快摆脱经济崩溃的厄运。但阿政府面临的经济和社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新经济措施的实施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危机的影响
尽管阿目前的债务危机没有如1982年墨西哥债务危机那样迅速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引发国际性的经济危机,但其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政府和银行信用降至最低。阿目前政府外债已达1322亿美元,其中946亿美元为政府债务,其余为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并且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仅2001年上半年财政赤字就接近50亿美元,由于一再突破国际货币组织规定的财政赤字指标,其与各国借款银行及货币基金组织的借款谈判举步艰难。与此同时,阿银行面临挤兑危机,各大银行门前纷纷出现排队提款的现象,于是政府不得不实施金融监管,直到目前下令冻结个人存款,甚至出动警察搜查外资银行,防止大量资金的外逃。
其次,债券市场大幅波动。梅尔瓦股票指数几经反复,政府公债价格一路下跌,在纽约上市的布雷迪债券价格也遭受相同命运,银行贷款利率更是成百倍的上涨。再次,波及周边国与债权国。首当其冲的是阿根廷邻国,巴西及智利货币兑换美元迭创新低,尽管巴西央行曾入市干预,但是其货币雷阿尔仍大幅贬值。阿放弃比索与美元1∶1汇率而将比索贬至40%,立即在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国产生了连锁反应,这两个国家目前已相继宣布货币贬值,以减少阿比索贬值后阿商品的竞争冲击。与此同时,欧洲、中东及非洲等地新型债券、货币及股票市场,在波兰货币兹罗提及南非货币兰特的带动下全面大跌。
最后,引发社会动荡。阿债务危机爆发后,阿政府数易总统及经济部长,经济政策也屡屡调
整,但成效不大。政府先后采取的提高税收,削减公有机构员工工资和补贴,冻结个人存款
等极端措施,遭到民众的强烈反抗,骚乱时有发生。
D. 关于阿根廷金融危机
2002年新年伊始,阿根廷新政府宣布继续执行停止偿还外债的政策,不久又宣布其货币比索对美元贬值29%,这是解决阿根廷金融危机的两大关键举措。其效果如何,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阿根廷金融危机是一件意味深长、不可忽视的大事,它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国际金融体系内在缺陷的深刻思考。
一、阿根廷金融危机的基本经过
到目前为止,阿根廷金融危机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2001年初到7月,为第一阶段。2001年3月,阿根廷出现了一个小的偿债高峰,而此时市场对阿根廷政府借新债还旧债的能力有些疑虑。于是,在2001年3月下旬新上任的阿根廷经济部长卡瓦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付,主要内容是削减政府开支,降低赤字,与外国债权人谈判进行债务重整,这样暂时躲过一劫。但是,整个市场对阿根廷的疑虑没有完全消除。到7月10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各兑换所的汇率突然出现波动,到7月12日达到高峰,此时比索实际上已贬值5%左右。
2001年7月到12月初为第二阶段。7月风波过后,由于阿根廷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总算渐渐趋于平息。11月1日,德拉鲁阿总统宣布,阿根廷将实施重新谈判外债、调整税收、支持困难企业、发行新债券等一揽子经济调整措施,以克服金融危机。但这些措施并未得到积极的反应,相反,却出现了7月以来最大的动荡。11月2日,阿根廷证券市场梅尔瓦股票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下降2?84%。政府公共债券价格持续下跌。与此同时,货币市场利率急剧飚升,以致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竟高达250%至300%。受此影响,纽约摩根银行评定的阿根廷国家风险指数曾一度突破了2500点大关,创历史纪录。于是阿根廷政府继续紧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但到了12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拒绝向债务累累的阿根廷提供13亿美元紧急援助贷款,从而使该国面临着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债务危机。
2001年12月12日到2001年底,为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特征是金融危机演变为政治危机。从12月12日起,阿根廷街头开始爆发抗议活动,而12月18日反对经济紧缩措施的游行转变为一场暴乱,导致28人丧生。12月20日总统德拉鲁阿和经济部长卡瓦诺引咎辞职。此后11天里,阿根廷更换了4位总统,成为历史上非常罕见的由金融危机导致的政治危机事件。
2002年初到现在为第四阶段,矛盾开始缓和。主要表现是阿根廷新总统宣布了两个重要政策,一是坚持停止偿还外债(共计1500亿美元),二是宣布比索贬值,即将比索从1美元兑1比索贬到1美元兑1?4比索,贬值幅度为29%。这两个政策都没有引起市场太激烈的反应。特别是宣布贬值政策后市场波动不大,不象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中宣布比索贬值后的动荡。
二、阿根廷金融危机背景分析
经济衰退――基本诱因
1999年开始,阿根廷经济发展态势急剧恶化。从经济增长速度上看,1998年GDP增长速度尚有3.8%,而1999年则变成了负的3.4%,2000年为负0.5%,2001年也肯定是负增长。由于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不利的外部因素进一步加重了阿根廷的经济衰退。突出地表现为两点:一是2001年以来,由于美国经济大幅下滑,给阿根廷的出口造成极大损害;二是1999年拉美经济实力最强的巴西为了促进出口,将其货币贬值40%,这对阿根廷出口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
货币局制度(CurrencyBoard)――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0世纪90年代初,在经历了整个80年代的恶性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之后,阿根廷政府采取了货币局制度,即将阿根廷比索和美元以1∶1固定汇率挂钩,其目的是恢复公众对本国货币的信心。在具体操作上,其中央银行每发行一个比索,就要有一个美元的外汇储备做基础。相应的,中央银行要无条件以固定汇率接受市场对美元的买卖要求。换言之,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由外汇储备决定。应该说,货币局制度对付恶性通货膨胀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阿根廷也因此从1991年起迅速恢复了经济增长。但由于阿根廷的货币供给要由外汇储备决定,这就意味着决定外汇储备的外国资本流入一旦发生波动时,阿根廷的货币供给也要发生波动,进而引起经济震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资本对新兴市场的流入减少,阿根廷未能幸免。由于货币局制度的作用,阿根廷货币供给受挫,从而极大地抑制了经济增长。结果,从1999年开始,阿根廷正式进入经济衰退。
国际社会救援不力
阿根廷发生金融危机后,从传统和道义上而言,国际社会中最重要的救援伙伴是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但这二者都没有积极开展救援。
早在“9.11”事件之前,布什政府的财政部长保罗.奥尼尔(Paul0'Neill)就曾暗示,美国对于像阿根廷这样的新兴市场所出现的危机将采取更为强硬的方针。“9.11”事件后,美国忙于反恐怖战争,对阿根廷的金融危机自然无暇以顾。
2000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牵头,组织了约400亿美元的紧急救援贷款,帮助阿根廷过关,但是条件是2001年经济增长2.5%,财政赤字不得超过65亿美元。这两个条件阿根廷都未能实现,加上2001年美国布什政府上台后态度转变,于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救援阿根廷的态度也转为消极,乃至出现了2001年12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拒绝向阿根廷提供贷款的一幕。
三、阿根廷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启示
首先,金融危机在阿根廷演变成了全面的危机。在经济上,金融危机使得阿根廷政府和企业更加难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并加剧了经济衰退。在政治上造成了社会动荡,和政权频繁更迭。如12月18日的游行演变为暴乱,有28人死亡,并导致在12月20日到12月31日连续更换了五名总统,这是非常少有的政治事件。
其次,金融危机影响了国际资本对新兴市场的信心,导致资本重新选择注入欧洲或美国这样成熟的资本市场。比索贬值后,阿根廷政府无法赎回债券,或者外币借贷的呆坏账增加,均会影响全球性金融机构的盈利。由于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引发投资者的紧张情绪,因此阿根廷的邻国,如巴西、委内瑞拉及哥伦比亚,更难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得资金。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国际资本好不容易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对新兴市场的信心,但随即又受到阿根廷事件的影响。2001年突出的一个例子是,香港的“小超人”李泽楷发行25亿美元债券的计划就受到投资者对新兴市场信心下降的影响而宣告流产。
第三,由于中国和阿根廷的经贸联系有限,加上两国相距甚远,因此在阿根廷金融危机不大规模扩散的情况下,这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却是深远的。
最大的启示是在人民币汇率安排方面。从1994年1月1日到现在,人民币汇率安排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安排,从实际运行上看接近于盯住(美元)汇率制度,与联系汇率制度有相似的地方。这就意味着在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中,有相当一部分货币供给是受外汇储备变动影响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一定要注意汇率安排对货币政策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
四、从阿根廷金融危机看
国际金融体系缺陷
阿根廷金融危机让人们很自然地又联想起1982年爆发的拉美债务危机,以及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在这些金融危机中,受损最严重的无一例外都是发展中国家。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除了发生金融危机国家自身的内部因素之外,国际金融体系的内在缺陷也是导致危机发生或使危机进一步恶化的重要因素。国际金融体系的内在缺陷,突出表现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表现和国际汇率体系安排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认为是国际金融体系的卫士。但近年来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维护国际金融体系中扮演的角色,却有很多的批评,总体上可归为四方面:第一是不能准确估计可能爆发危机的国家和地区,即预防危机的能力比较差;第二是出现危机后反应速度往往比较慢,即有很长的决策时滞;第三是对接受救援国家所提出的条件,即所谓“药方”,往往千篇一律,总是以紧缩为特征的三板斧;第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实力显得越发有限,难以充分提供被救援国家所需的资金。
在这次阿根廷金融危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突出缺点是,反应速度太慢,而且要求实行紧缩政策的“药方”恰恰加重了阿根廷的经济衰退。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1年7月称,阿根廷如果想获得去年批准的400亿美元债务支付补助的话,2001年就必须把财政赤字限制在65亿美元以下,同时把2002年的财政赤字限制在400亿美元以下。而非常关键的是,在阿根廷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如果遵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紧缩政策,必然进一步恶化经济形势。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金融体系中对汇率的安排实际上处于一种无安排的状态,即每个国家或地区可以自由选择其汇率制度。结果形成美元、欧元和日元三大国际储备货币汇率相对浮动,多数国家货币以各种形式与上述三大货币挂钩的局面。对于许多经济总量不大,但对外依赖度很高的国家和地区而言,货币局制度,就成为汇率安排方面一种重要的选择方式。在拉美国家,除了阿根廷以外,还有好几个国家甚至采取了更加激进的美元化政策,即放弃本国货币,采用美元为通货。现在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人们重新去思考货币局制度、美元化问题以及全球的汇率安排。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爆发,迫使我们重新去思考,在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下,实行货币局制度或实行美元化的国家如何避免和阿根廷类似的金融危机。
E. 阿根廷为什么从发达国家变成发展中国家
由于经济的大幅度衰退。
20世纪初,阿经济总量曾位居世界前十名。回80年代因债务危机,经济答大幅衰退。1991年起实施以私有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实行比索兑美元1:1固定汇率制,阿经济重新步入增长轨道,1991年至1998年年均增长率达6%。
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动荡冲击,阿经济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滑坡,国家风险指数飚升,外债压力加剧,财政与金融崩溃,最终于2001年底爆发严重经济危机。
(5)阿根廷经济法扩展阅读:
2001年底,阿根廷爆发了罕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阿根廷政府不得不宣布850亿美元主权债务违约,同时宣布本币比索贬值。原本富足的阿根廷人突然贫困,通胀曾经蹿至60% ,失业迅速增加。
政府宣布实行金融管制,限制提现和资金外流。2002年1月6日,阿根廷政府宣布实行“公共危机”经济紧急状态法,这一决定允许政府在经济管理中避开国会,动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和市场,如固定汇率,禁止石油出口,冻结价格等。
F. 谁能告诉我一下阿根廷近50年的经济,政治状况~主要是经济~~
A、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由来及前景
1982年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的悲剧如今在阿根廷又一次重演。作为拉美第三大经济实体的阿根廷自1970年以来已经发生8次货币危机。2001年初以来,阿金融形势不断恶化,数次出现金融动荡,7月份危机终于爆发。证券股票一路狂跌,反映一个国家信贷风险度的国家风险指数狂升不止,资金大量外逃,国际储备和银行储备不断下降,同时,政府财政形势极端恶化,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
一、危机的过程
2001年7月,由于阿根廷经济持续衰退,税收下降,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面临丧失对外支付能力的危险,酝酿已久的债务危机终于一触即发,短短一个星期内证券市场连续大幅下挫,梅尔瓦指数与公债价格屡创新低,国家风险指数一度上升到1600点以上,国内商业银行为寻求自保,纷纷抬高贷款利率,其甚至达到250%~350%。 ①几天来,各商业银行实际上停止了信贷业务,布宜诺斯艾利斯各兑换所也基本停止了美元的出售。8月份阿外汇储备与银行存款开始严重下降,外汇储备由年初的300亿美元下降到不足200亿美元。危机爆发后短短几个星期内,阿根廷人已从银行提走了大约80亿美元的存款,占阿根廷私人存款的11%。 ②11月份阿根廷股市再次暴跌,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更是达到250%~300%的天文数字。受此影响,纽约摩根银行评定的阿国家风险指数曾一度突破2500点。12月,阿实施限制取款和外汇出境的紧急措施,金融和商业市场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并进一步削减公共支出,加大税收力度。同时,阿政府与IMF有关12亿美元贷款到位的谈判陷入僵局。有关阿陷入债务支付困境和货币贬值的谣言四起,银行存款继续流失。2002年1月3日,阿没有按时偿付一笔2800万美元的债务,正式开始拖欠该国高达1410亿美元的债务。1月6日,阿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阿新政府提交的经济改革法案,为放弃执行了11年之久的联系汇率制和比索贬值开了绿灯。此后,在国会的授权下,阿终于宣布放弃了比索与美元1∶1挂钩的货币汇率制,阿比索贬值40%。目前,由杜阿尔德总统领导的新政府正号召全国团结起来,积极配合国际经济组织,寻求国外援助,尽快摆脱经济崩溃的厄运。但阿政府面临的经济和社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新经济措施的实施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危机的影响
尽管阿目前的债务危机没有如1982年墨西哥债务危机那样迅速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引发国际性的经济危机,但其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政府和银行信用降至最低。阿目前政府外债已达1322亿美元,其中946亿美元为政府债务,其余为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并且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仅2001年上半年财政赤字就接近50亿美元,由于一再突破国际货币组织规定的财政赤字指标,其与各国借款银行及货币基金组织的借款谈判举步艰难。与此同时,阿银行面临挤兑危机,各大银行门前纷纷出现排队提款的现象,于是政府不得不实施金融监管,直到目前下令冻结个人存款,甚至出动警察搜查外资银行,防止大量资金的外逃。
其次,债券市场大幅波动。梅尔瓦股票指数几经反复,政府公债价格一路下跌,在纽约上市的布雷迪债券价格也遭受相同命运,银行贷款利率更是成百倍的上涨。再次,波及周边国与债权国。首当其冲的是阿根廷邻国,巴西及智利货币兑换美元迭创新低,尽管巴西央行曾入市干预,但是其货币雷阿尔仍大幅贬值。阿放弃比索与美元1∶1汇率而将比索贬至40%,立即在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国产生了连锁反应,这两个国家目前已相继宣布货币贬值,以减少阿比索贬值后阿商品的竞争冲击。与此同时,欧洲、中东及非洲等地新型债券、货币及股票市场,在波兰货币兹罗提及南非货币兰特的带动下全面大跌。
最后,引发社会动荡。阿债务危机爆发后,阿政府数易总统及经济部长,经济政策也屡屡调
整,但成效不大。政府先后采取的提高税收,削减公有机构员工工资和补贴,冻结个人存款
等极端措施,遭到民众的强烈反抗,骚乱时有发生。
B、关于阿根廷金融危机的分析与思考
众所周知 , 阿根廷于 2001 年至 2002 年爆发了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 , 并同步发生财政危机、企业危机、政 治危机、社会危机、体制危机。对此, 阿根廷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努力走出危机阴云, 使 GDP 逐季增长 , 增幅超过 0.5%,2002 年第四季度曾高达 2.0%,2003 年 GDP 估计增长 6%, 2004 年预计增长 5% 。财政经常 性账户从 2002 年 5 月起出现盈余, 收支逐月增加。
一年多来, 阿根廷政府为化解金融危机, 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 在金融危机初期 , 被迫采取了两项措 施 : 一是通过《公共紧急状态和汇率体制改革法》 , 赋予新总统几乎不受限制的经济权力以应对危机。冻结 银行存款和对美元存款按 121.4 的汇率强制比索化。 二是通过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援助、“倒账”( 即暂 时停止支付到期外债本息 )末日与国际金融机构等国际机构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谈判等形式, 获取贷款援助, 减轻和延缓债务偿还负担。
金融危机之后 , 采取四项措施 : 一是在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的谈判要求下 , 在 2004 年前先确定一个货币发行控制在 30% 的增幅内、通货膨胀 5% 的涨幅内的货币 政策目标 , 然后从 2004 年 1 月 1 日起 , 根据通货膨胀 预期确定保持稳定的浮动汇率制。二是努力恢复人们 对银行的信心。危机发生时 , 全国银行由 90 多家减少 到 50 多家 , 员工收入水平也下降一半 , 冻结存款和强 制比索化等措施对储户伤害较多 ( 比索存款贬值 2/3以上 ), 人们不愿也不敢向银行存款。危机之后 , 政府 向人们发出恢复对银行信心的号召时 , 人们响应了政 府的号召 , 储蓄很快回升 ,2003 年 6 月已达 6472 万比 索 , 较最低的 2002 年 7 月的 54 包 0 万比索增加 992 万 , 月均增长 1.7% 。三是鼓励银行向私营部门增加贷款 , 根本改变危机前要求银行过多向公共部门增加贷款的 做法 , 促进经济恢复。四是严格限制美元汇出和商品进 口 , 鼓励农产品出口 , 吸引国外游客来阿旅游 , 以增加 经常性账户盈余。四是在改革税制、加强征管的同时 , 努力控制财政支出 , 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或盈余。
阿根廷金融危机成因的分析
( 一 ) 僵硬的货币局制度使本币价值被严重 高估, 削弱了阿经济竞争力。问根廷之所以在 1991年选择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局制度 , 即货币发行量以国 际储备为基础。 1991 年之前常用发行钞票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 加上其他因素 , 致使通货膨胀长期居高不下 ,1989 年曾高达 49% 。 1991 年采取货币局制度后 , 通胀很快得到控制, 1994 年消费品价格仅增长 3.9% 。但 在注重控制通胀的同时 , 没有注意美元的走向 , 使得比索也随之被逐步高估, 商品进口便宜 , 出口较贵 , 进而 逐步削弱了阿根廷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 经常性收支长 期处于赤字状态 , 国际储备逐步减少 , 实行货币局制度的基础也就薄弱起来。
( 二 ) 金融监管过于简单化、行政化。阿是全面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国家 , 银行不仅私有化 , 而且为 外资控制 ,10 大私有银行中 ,7 家为外资独资 ,2 家为外资控股, 外资控制了商业银行总资产的近 70%, 资本也是自由流动的。在危机发生之前 , 一些引致危机的因素已经发生了量变, 大量的外资抽逃, 但政府缺乏金融 风险预警体系, 金融监管不力 , 以致没有做好应有的防范。危机发生后, 政府仓促行动 , 采取了一些过于简单化、行政化的措施, 如限制居民提取存款, 控制资本流动 , 暂时停止支付到期外债, 大幅度削弱工资和养老金等, 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反而激化了矛盾 , 加剧了危机。
( 三 ) 国家财政支出难以控制 , 收支状况逐 步恶化。阿根廷公务员队伍庞大 , 公务员工资高、福 利好 , 财政支出居高不下。阿全国人口 3600 万 , 其中 公务员 200 万。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 , 尽管政府曾通过 发行货币的方式弥补收支缺口 , 但经济基础还比较好 , 税收是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实行货币局制度后 , 政府 很快找到了一个很好的、重要的替代收入来源 , 即在 1990-1995 年通过对 123 家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获取 了 184.5 亿美元的收入。 1996 年以后 , 这笔收入就锐减了 , 而阿根廷梅内姆总统为了第三次连任 , 中央政府支 出不仅不能减 , 而且还要继续增加 , 对地方政府不愿也 难以进行控制和约束 , 这使各级财政收支状况逐年变化 , 不得不通过举债为继。
( 四 ) 沉重的债务负担使政府不得不“倒账”。各级政府为了弥补公共财政收支缺口 , 大量举借外债 , 中央政府债务从 1996 年的 900 亿美元急速上升 到 2001 年的 1550 亿美元 , 占 GDP 的比例超过40% 。 按照国际通行的60% 的警戒线 , 这一比重并不算高 , 但主要问题是阿根廷是发展中国家, 债务结构不合理 , 还本付息期限集中在 2001-2004 年 , 且利率较高 , 加重了债务负担。同时地方政府债务也较多, 因为阿宪法规定 , 省政府不必经中央政府批准只须省议会批准就可自行举债。这样, 阿根廷各省就直接在国内外举债和发行代币券 ( 即准货币发行 ) 。当借新债还旧债的链条断裂时, 债务危机也就爆发了, 阿政府不得不宣告暂时停止支付到期本息。金融危机后 , 中央政府为进行债务重 组 , 加强外债管理 , 统一接管了地方政府主权外债。
( 五 ) 脆弱的财政经济基础抵挡不了外部环境冲击。近年来, 由于阿根廷经济不景气 , 进出口能力大幅下降, 在阿的外商投资企业和银行赢利能力下降, 加上比索价值高估, 大量外资抽逃, 吸引外资的难度加大 ,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冲击下, 阿根廷也就不可避免了。
( 六)国内政局不稳是果也是因。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阿军政府实施“还政于民”的策略以来 , 政治民主化不断发展 , 党派之争也日趋激烈 , 出现经济问题 政治化倾向。执政党欲推行的一些经济政策受到很大掣肘 , 难以落实 , 不仅中央政府债务管理失控 ,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也失控。由于国内问题的累积 , 政府高层也 产生了矛盾 , 过于简单化、行政化应对危机的措施使民众对政府大为不满 , 导致政权频繁更迭 ,12 天之内换了五位总统 , 炙手可热的总统宝座一时成了烫手的山芋。 政治危机又使金融危机的危害性加重。
阿根廷金融危机留给我们的思考
( 一 ) 金融稳定对经济、社会和政治稳定至 关重要。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 金融一活全盘皆活 , 金 融一乱全盘皆乱。拉丁美洲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 社会动荡和政权更迭已经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 在加 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的我国 , 金融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 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 维护金融稳定 对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 顺利实现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 , 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认识 , 保持警惕 , 未雨绸缪 , 标本 兼治 , 确保金融稳健、高效运行。
( 二 ) 不断增强民族经济竞争力是实现金融
稳定的重要基础。 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从我国 东南边国家蔓延到俄罗斯和拉美 , 我国安然无恙 , 主要原因有二 : 一是实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重的外资 引进战略 ,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 形成了强大的外汇储备;二是在因周边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外需不振的情况 下 , 及时启动了扩大内需的政策 , 迅速收到成效, 不仅 通过扩大内需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企业技改投资等方俨式 , 强身健体 , 增强了发展后劲。
( 三 ) 切实管好政府债务 , 特别是主权外债
是实现金融稳定的重要内容。大力吸引外资 , 有利 于缓解国内资金的短缺 , 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但借债是要还本付息的 , 因此借债要考虑项目的使用 效益和偿还能力。阿根廷的教训告诉我们 , 政府举债规 模必须有所控制 , 举债权限必须集中到中央政府。尽管 我国实行分级财政, 地方也多次呼吁自行举债 , 但我们 认为对举债权限问题仍应持相当谨慎的态度 , 避免地 方政府行为短期化 , 避免债券市场出现混乱。中央财政应切实履行统一管理政府主权外债的职责, 相关部门 要做好配合工作; 政府债务特别是主权外债的结构要 合理 , 规模要适当, 必须与政府的偿还能力相适应。在加强政府主权外债管理的同时, 对其他外债也要借鉴 国际惯例进行管理和运作。
( 四 )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是实现金融稳定的 重要措施。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 , 汇率成为一个重要的纽带, 成为国家调控的重要工具。阿根廷实 行固定汇率制的最大感受就是对控制通货膨胀非常有力 , 但“进去容易 , 出来很难”, 即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没有理由抛弃 , 在困难的情况下抛弃很难 , 一旦抛弃 结果很糟。我国现在成功地实行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 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 主要因为我国有较多的外汇储备 , 并且只放开经常性项目收支。他国教训和我国经验告诉我们 , 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 同时在深化金融改革中进一步探索 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金融自由化, 特别是资本 项目自由兑换、金融开放化 , 要在完善监管的前提下稳步推进。
( 五 ) 建立稳固、强大的国家财政是实现金融稳定的重要保证。综观世界各国的经验和教训, 金 融风险最终要反映和体现到国家财政上来。因此 , 政府 在注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 要注意加强财政 收支管理 , 壮大财政实力。当前我国财政赤字不断增加 , 面临的各种风险也在累积 , 因此 , 必须清醒地认识 到警惕和防范财政风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不仅要对 中央政府预算内的显性债务 , 而且要对中央政府预算 外的显性债务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显性债务 , 进行全口径预算管理 , 还要对公共机构和国有企业的各种欠账、挂账、亏损、不良资产等隐性和或有债务进行有效监 控 , 并研究制定各种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积极措施。
G. 阿根廷的立法机构有哪些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议会作为最高立法机构
阿根廷议会概况
议会正式名称:阿根廷国民议会
【议会简史】从19世纪初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到1854年期间,阿根廷没有专门的议会机构,立法职能主要靠立宪会议行使。1812年民族独立的先驱何塞·圣马丁领导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第二年即召开立宪大会,准备宣布独立。与会者提出了两个宪法草案,大会最终在这两个草案的基础上制定了第三个宪法草案,主张建立“不可分割的完整国家”。因客观历史条件所限,会议未能如期批准独立和颁布宪法。尽管如此,大会仍通过了有关行政章程,颁布了关于国徽、国歌、铸币、废除贵族爵位和奴隶制度以及设立最高长官制等重要法规。
1816年独立前夕,第二次立宪大会在图库曼举行,故名图库曼议会。在会议头几个月里没有什么进展,后在圣马丁的要求下,于7月9日通过独立宣言。阿根廷在正式宣告独立后,国家仍长期处于分裂列和动乱状态。1817年图库曼议会迁往布宜诺斯艾利斯,并指定5名议员组成一外委员会来起草宪法。1819年立宪大会通过了阿根廷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从而结束了按临时法规治理国家的局面。但这部宪法主要体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一省的意志,确定了集权制的国家形式,因而遭到主张联邦制的内地省份的反对,遂于第二年失效。1824年至1827年间,阿根廷再次举行立宪大会,并于1826年底通过了一部新宪法,但该法仍坚持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因此又遭到各省的反对而未能生效。鉴于全国处于无政府状态,各省之间为保障和平抵御外来侵略签署了许多省际条约。这些条约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成为制约阿根廷各省关系的惟一准则,而且还成为以后制定新宪法的基础。1853年5月1日立宪大会批准了阿根廷第一部联邦制宪法。在国家结构方面,该法既主张联邦与各省关系平等,又强调加强中央集权,形成联邦制与单一制混合的制度。从此,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议会作为最高立法机构固定下来。1949年,庇隆政府为推行社会改革计划,提出修改宪法。这次修宪吸收了民族主义和国有化思想,并增加了社会正义的内容,规定财产和资本必须为民族经济服务,国家可以通过法律干预经济和垄断某种活动,规定矿产和其他自然资源为国家所有,公用事业由国家经营。此外,修改后的宪法将总统选举由间接改为直接选举。这一宪法被1956年通过政变上台的军政府废除。在从60年代到80年代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里,阿根廷由军人统治。军政府制定了超越宪法的章程和条例,使宪法基本失效,直至1983年阿根廷向民主制度过渡后,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才得以恢复,议会也随之恢复正常活动。1994年阿根廷召开立宪大会,再次修改了宪法。修改后的宪法规定,总统可以连选连任,但任期由6年缩短为4年,不限定总统候选人的宗教信仰;首都市长改由直接选举产生;在政府中设立内阁长官(相当于总理)职务,负责国内全面的行政管理工作和政府同议会的关系,内阁长官由总统任命,但议会有权撤换其职位;总统可颁布必要的和紧急的法令,议会必须承认总统法令的有效性。此外还将16项保障人权的国际协议的有关内容,特别是尊重土著人权利,列入了宪法。
【议会权力】议会具有立法,监督政府,决定国家财政、税收、内外政策等职权。在政治方面,议会有权最终商定国界、确定省界、建立新省、确定位于各省范围之外的国家辖区的组织管理和政府;处理边疆安全事宜;建立最高法院的下级法院;批准大赦;接受或拒绝共和国总统和副总统的辞职,宣布进行新的选举,统计选票,修正选举结果;对总统、副总统、各部部长及最高法院或下属法院法官提出弹劾;批准或废除同其他国家缔结的条约以及同罗马教廷签署的协定,决定同教会的关系;批准总统宣布战争或和平,在战争或和平时期定军队编制,制定军队管理条例和制度,授权各省或数省建立民团,用以镇压内乱和对付外侮;批准外国军队进入国家领土和本国军队开赴国外;遇内乱时,宣布紧急状态,批准或取消总统宣布的戒严令。在一般立法方面,议会有权批准一切基本立法,如民法、刑法、劳动法、社会保险法、教育法等,各省对这些法律只有执行的义务,没有立法的权利。在经济方面,议会有权制定海关法,规定进中税和出口税;建立国家银行,制定银行章程;决定偿还国家内外债务;决定国家行政支出的年度预算;通过或衡标准;制定内河航运、外贸和省际贸易规则;颁布旨在促进工业发展、移民、修建铁路、垦殖和转让国有土地、利用外资、矿产开采等法律。除上述议会两院共享的权力外,参众两院拥有各自特别的职权。如税假和征兵的立法权专属众议院。对总统、副总统、各部部长和最高法院及其下属法院的法官的弹劾案只能由众议院向参议提出,但这类案件必须经三分之二到会的众议员通过才能成立。众议院可以召集关于法律问题的公民投票,如得到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支持,便可自行颁布法律。参议院的专属职权包括:有权对除征税法和征兵法以外的所有法律提出立法动议,负责对众议院提出的弹劾案进行公开审判,但如被告是国家总统,参议院有关会议应由最高法院院长主持,参议院的判决须经三分之二到会参议员的通过才能成立,其判决只限于罢免被告职务或宣布被告不能在国内任荣誉职位或领取报酬的职位,给被告判罪取决于普通法院依法进行的审判的结果。此外,总统任命法官、高级外交官和高级将领以及遇到外来侵略时宣布紧急状态,都需要有参议院的同意和批准。从参议员的就任条件和参议院的特权看,阿根廷参议院或多或少继承了欧洲贵族院的一些职能。
【议会选举】阿根廷参众两院的选举方式不尽相同。众议员由各省和首都居民直接选举产生。最初每个众议员代表的居民人数为2万人,1898年改为3.3万人。由于人口逐步增加,众议员代表的居民基数也随之发生变化,如1920年为4.9万人,1958年为8.5万人,1973年为13.5万人,1983年为16.1万人。目前众议院的议员已增加到257名。凡年满25岁、享有4年以上公民权和所属选区出行或在该区居住满两年者,均有资格当选为众议员,任期4年,可以连选任。众议员缺额时,由有关选区组织补选。众议院每年改选一半议员,为此,第一届议员在议会会议后即抽签决定两年后应离任的议员。参议院由每省各两名参议员组成,各省参议员由该省议会以多数票选出,首都的两名参议员由选举人团用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参议员的任期为9年,每三年改选三分之一议员,可以无限期连选连任。各省参议员代表各省的利举办,各省在参议院中处于平等的地位,每个参议员都有一票表决权。凡年满30岁、享有6年以上公民权、享有一定数额的年金或年收入、出生在选举省或在该省居住两年以上者,均可当选为参议员。目前72人的参议院是由22个省、首都联邦区和火地岛共24个行政单位各自直接选举产生的3名参议员组成。在各省的3席中,两席属得票最多的政党,一席属得票数居第二位的政党。参议员的任期改为6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仍可连选连任。参议员如缺额,由所属行政单位组织补选。
【议会组织机构】阿根廷议会的组织机构有两个层次。一是领导层,参众两院均设有领导委员会,是主持本议院会议和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众议院每年在议会开幕前4天举行预备会议,按多数选举制选出议长、第一副议长和第二副议长。众议院领导委员会由议长、第一和第二副议长、1名立法秘书(由资格最老的议员提任)和1名行政秘书组成。在参议院,议长由国家副总统提任,但每年按绝对多数选举规则选出1名临时议长、第一副议长和第二副议长、参议院领导委员会的构成与众议院相同,由临时议长、第一和第二副议长、1名立法秘书(由资格最老的议员担任)和1名行政秘书组成。参众两院还可在议员之外从议会工作人员中挑选两名秘书和代理秘书作为常设人员。二是常设机构,参众两院都有若干常设委员会、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各委员会成员由两院直接任命或根据领导委员会的建议任命,一般尽可能考虑各党派的代表性。众议院设宪法事务委员会、预算和财政委员会、外交和宗教事务委员会、普通立法委员会、土地立法委员会、劳动立法委员会、公共教育委员会、司法委员会、弹劾委员会、公共工程委员会、交通运输委员会、工业和贸易委员会、国防委员会、申诉和权限及规章制度委员会、国家辖区委员会、市政事务委员会、社会经济委员会、卫生和社会医疗委员会、刑事立法委员会等19个常设委员会。参议院设宪法事务委员会、外交和宗教事务委员会、普通立法委员会、预算和财政金融委员会、协议委员会、农工贸委员会、卫生和社会医疗委员会、陆军和海军委员会、司法和公共教育委员等9个常设委员会。各委员会负责对各自有关的事务和立法提出意见。在议会闭会期间它们仍继续工作。众议院的常设委员会委员的任期为两年,具有表决权,副议长可以参加其中某一个委员会。参议院的常设委员会委员任期为3年,临时议长和副议长可参加其中某一个委员会。各委员会只有在选出主席和秘书后才能正式成立。此外,议会在行使监督行政和司法权的职能时,可根据需要成立专门调查委员会,调查活动围绕提出议案、修改法律或追究政府官员责任等使命进行。调查委员会还有权对本院议员执行纪律。这类委员会可由参众两院别建立,也可由两院指定议员联合组成,其成员的任期一般到完成使命时为止。
【议长的地位和议员的权利】议长是阿根廷议会两院的最高领导人,他们的主要职权有:宣布议会开会,制定和宣布议程,主持讨论,提议表决和宣布表决结果,决定有关议会内警卫、维持秩序和秘书工作的设置,提请议院通过本议院的工资和开支预算,任命和撤换本议院的工作人员,监督有关人员遵守本议院的规章制度。议长在主持会议时不能对讨论的问题发表意见,但如果会议由副议长主持,议长可以在自己的议员席上发表意见。议长只有在表决无结果时才能参加表决。议长可代表议院讲话,但事先须经议院批准。在阿根廷,参众议员均享有提出法律动议、在辩论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任何议员不能因其在任职期间发表的观点、言论和演说而受到司法指控、询问或干扰。议员在任职期间不能被拘留,但犯有构成死刑、被剥夺公民权或最重刑罪者,或在作案现场被捕者除外。参众议员如在普通法庭受到书面控告,须经开庭审理核实,并取得所在议院三分之二多数的同意,议院方能免除其职务,并将被告交付法官审判。议员还有权就国家高级行政官员的工作或行为提出质询或弹劾的动议,参加对他们的质询和弹劾的讨论。议员每年从国库领取一份由法律规定的报酬。议员可参加议会党团活动。众议院规定,3人以上政治倾向相近的议员可以组成集团。若一个政党只有1名或两名议员,这1名或两名议员也可按集团方式活动。
【立法程序】根据阿根廷宪法,除归众议院负责的征税和征兵法律外,国家总统和参众议员都有对其他各种法律的提案权。某项法律草案经总统或议员提出后,先在一个议院辩论通过,然后交另一个议院讨论;一俟两个议院都通过,便交总统审查。如果总统批准则作为法律由总统颁布实施。任何法律草案交总统后10天内未被退回就被认为已获批准。一旦一个议院通过的一项议案被另一个议驳回,就不能在当年的议会会议上重新提出审议。如果另一个议院只作了修改和补充,可将议案退给原提案议院审议,经修改补充的法律草案被提案议院三分之二票数通过便可交总统审查。倘若这些补充或修改被原提案议院拒绝,有关议案将再次转交审议的议院,后者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后,再将该议案退给提案议院,提案议院对审议议院所作的修改和补充若无三分之二票数反对则被认为议案获得通过,然后再由总统批准颁布。一项法案如被总统全部或通过,然后再由总统批准倾布。一项法案如被总统全部或部分驳回,该法案须连同总统的意见一起退给提案议院复议,如得到三分之二多数票通过,则再次交给另一议院审议;如审议议院予以通过,法案便成为法律,可交总统颁布实施,总统的否决便告无效。但在此情况下,两院采用记名投票方式,投票者的姓名、赞成或反对的理由,以及总统的异议都应予以公布。假如参众两院对总统的异议有分歧,有关法案便不得再列入当年的议会议程。
H. 阿根廷首都是别德马,但是百度百科上确实布宜诺斯艾利斯
阿根廷首都是布宜诺斯艾利斯,而别德马是以前阿根廷的首都。早在1987年5月,阿根廷众议院就批准了将首都从布宜诺斯艾利斯迁往千里之外的南方城市别德马的计划,但至今未能实现。
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阿根廷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于拉普拉塔河南岸、南美洲东南岸、对岸为乌拉圭(东方)。布宜诺斯艾利斯不仅是阿根廷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科技、文化和交通中心。全市拥有8万多家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占阿根廷的三分之二,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享有“南美洲巴黎”的盛名。
(8)阿根廷经济法扩展阅读:
布宜诺斯艾利斯名字的起源颇有争议,由彼得·门多萨为了纪念圣玛丽亚del Buen Aire,其为美洲大多数的西班牙探险家故乡—安达卢西亚和地中海国家的水手守护神而命名。布宜诺斯艾利斯还是世界上名字最长的城市,其全称为:圣迪西玛特立尼达德圣玛丽亚港布宜诺斯艾利斯。
布宜诺斯艾利斯城位于草原之上,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域外丰林茂草,市区街道两侧种植着梧桐树、桉树、棕榈和美洲大陆上特有的哈卡兰达树,高大的木棉树遍布全城,那些盛开的桃花和桔黄色的木棉花交相辉映,显得十分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