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上海政治经济学框架

上海政治经济学框架

发布时间:2021-03-07 02:48:01

1. 政治经济学入门看什么书

必不可小的是《资本论》,看完后你会大概明白西方所指的政治经济学与我们国家是有很大差别的,而且对以后的学习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全面框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只是西方经济学的分支。他所有内容其实就是一个公式。框架就是资本论了。

3. 政治经济学

这是因为:
第一,商品经济的存在最终与社会生产力有关。商品经济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尚未达到更高阶段的产物。在社会主义现阶段,逾越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就是超越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
第二,商品经济作为社会生产的经济形式,反映社会生产力的连续,继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使生产社会化发展达到更高程度,才有可能使商品经济进化到产品经济。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和规律性的结果。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经过革命变革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使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和创造出来的巨大生产力,我们必须利用和继承,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

4. :政治经济学的框架和分析方法是什么

首先复应清楚,房价上涨绝不单单制是经济方面的因素,(1)房地产业的投资增长是导致房价高速增长的最重要因素;(2)制度的不健全.因为福利分房体制的终结和城市化的加速,但住房政策改革的措施不到位,是房地产投机行为大行其道,导致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3)城市化的进程拉动了住房消费增长;(4)土地政策的变化催生了房价;(5)存在大量的非自住需求者参与购房、抄房、住房的行为.

5. 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架构是什么

说得明白点,就是从政治角度出发,凡是有利于本国家的任何对内或对外政策都要无条件执行的,比如经济危机时代国内的刺激经济印钞票救市,和限制国外商品进口增加关税,以达到繁荣本国经济的效果。还有一种政治经济学发生在战争年代,也就是战争经济学,侵略殖民掠夺,强行与他国交易等等,也应该列为政治经济学范畴,以上都是排除在市场经济学以外的经济行为!

6. 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框架,最好有条理的列出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被社会化主义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

7. 政治经济学的主题框架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导言、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四个部分,全书共分为十二章,具体如下:

导言

一、教学内容

1.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难点)

3.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掌握: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与人的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了解:

1.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2.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第一章 商品经济

一、教学内容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1.商品经济的产生

2.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商品及其属性(难点)

1.商品的二重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3.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4.商品的价值量

(三)货币及其代用品

1.价值形式的发展(难点)

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3.货币流通和纸币流通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难点)

1.价值规律的内容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3.价值规律的作用

(五)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1.生产的社会化

2.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规律(难点)

3.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实现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商品二重性、劳动二重性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私人(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价值量的确定,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地位、命运和经济行为的影响;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对货币流通规律的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生产社会化及其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间分配的主要因素;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实现形式。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掌握:

1.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2.简单商品经济与发达商品经济;

3.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4.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

5.商品经济中的需求与供给。

了解:

1.商品经济的发展;

2.纸币和纸币流通;

3.分工和协作产生新的生产力。

第二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一、教学内容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概述

1.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2.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

(二)资本主义的生产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2.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难点)

3.资本的积累

(三)资本主义流通

1.资本的循环

2.资本的周转

3.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难点)

(四)资本主义的分配和消费

1.资本主义分配

2.资本主义消费

3.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的属性;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资本积累及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产业资本循环及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及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重要意义;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基本原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垄断利润及其来源;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掌握: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2.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的解决;

3.劳动力商品;

4.固定资本磨损(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

5.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6.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7.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8.利息的本质和利息率的确定;

9.资本主义地租及其本质。

了解:

1.借贷资本的特征;

2.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

3.资本主义的消费。

第三章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一、教学内容

(一)市场经济

1.资源和资源配置(难点)

2.市场、市场机制、市场体系(其中市场机制是难点)

3.市场经济的类型

(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主体

1.资本主义企业

2.资本家阶级

3.雇佣劳动者阶级

4.中间阶级

5.资产阶级政府

(三)资本主义商品市场

1.自由竞争与价格形成(难点)

2.垄断竞争与价格形成

3.资本主义商业形式

(四)资本主义下的生产要素市场

1.劳动力市场

2.金融市场

3.地产、技术、信息市场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衡量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的标准及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机制的内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主体及它们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垄断竞争及其特点;垄断价格的形成;劳动力商品市场价格的确定;货币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及市场价格;金融资本的形成及金融寡头的统治;股票价格的确定,引起股市波动的因素,股市的作用;知识产权所包括的内容。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掌握:

1.市场经济的类型;

2.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三种模式及其各自的特征;

3.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价格的形成;

4.资本主义的商业形式;商业银行的业务;信息业和信息市场

了解:

1.非垄断中小企业;

2.相对过剩人口。

第四章 资产阶级政府的经济职能

一、教学内容

(一)国有经济成分

1.资产阶级政府执行经济职能的内容和实质

2.国有经济成分的形成

3.国有经济成分的形式

4.国有经济成分的作用

5.国有经济成分的性质

(二)国家调节经济

1.国家财政政策(难点)

2.国家货币政策(难点)

3.国家调节经济的其它措施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资产阶级政府执行经济职能的内容和实质;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成份的形式和作用;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所采取的措施,财政政策的紧缩与扩张;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货币政策的中心点,国家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掌握:

1.国有经济成分的形成途径及性质;

2.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经济的立法行政手段、社会福利政策、计划调节;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了解:(略)

第五章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一、教学内容

(一)资本主义国际贸易

1.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其中国际市场价值的决定是难点)

2.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和垄断

3.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二)国际货币信贷关系

1.外汇与汇率

2.资本的国际流动

(三)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1.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客观必然性和形态

2.经济全球化趋势

3.国际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局部一体化(难点)

4.资本国际化、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秩序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商品的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之间的关系;促使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份额,同时保护自己国内市场所应采取的措施;在浮动汇率制下,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对于输入国和输出国及劳动者本人的影响;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原因,资本输出的形式和后果;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客观必然性;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及其特征,经济全球化的两重作用。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掌握:

1.国际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局部一体化;

2.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了解:

1.资本国际化的形态;

2.资本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秩序。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历史趋势

一、教学内容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1.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2.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难点)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阶级表现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危机的表现和实质

2.危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3.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调整和发展趋势

1.基本矛盾和生产方式调整

2.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3.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4.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难点)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经济危机的表现和实质,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次调整及其原因;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掌握:

1.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2.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3.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必然性。

了解: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所有制结构

一、教学内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

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二)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国家所有制(难点)

3.集体所有制

4.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家所有制经济的性质、特征和作用;国有经济实行股份制改造的作用;集体所有制的基本特征、作用和形式;合作社和股份合作制的特点及优点;正确对待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掌握: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

2.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合作社和股份合作制的特点及优点;

4.正确对待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5.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了解:

1.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教学内容

(一)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2.市场经济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

3.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历史的必然

4.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二)现代企业制度

1.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2.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

3.国有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

4.企业的经济行为

5.企业家队伍(难点)

(三)市场体系

1.市场体系的特征和作用

2.市场体系的结构

3.市场价格和市场竞争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市场经济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主要内容、主要组织形式、公司的组织机构;国有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影响企业经济行为的主要因素,企业经济行为的主要内容;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企业家队伍;市场体系的特征和作用;商品市场的构成;生产要素市场的构成;市场决定价格的必要性,影响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市场竞争与垄断。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掌握:

1.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2.西方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对于市场经济的一致意见;

3.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4.现代流通方式。

了解:

1.商品市场的组织形式;

2.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

3.价格改革的任务。

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

一、教学内容

(一)经济增长

1.经济增长因素

2.经济增长速度

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4.经济效益

5.经济增长方式(难点)

(二)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

2.第一、二、三次产业

3.农业和工业

4.基础产业、支柱产业

5.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6.高技术产业

7.产业的地区布局

(三)经济发展战略

1.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3.工业化、城镇化

4.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战略

5.可持续发展战略(难点)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实现较快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三次产业的划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工业化和城镇化。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掌握:

1.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

2.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工业、农业各自内部的关系;

3.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4.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主要特点;

5.高技术产业;

6.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

7.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8.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

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10.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

11.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战略;

1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了解:

1.产业的地区布局。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

一、教学内容

(一)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

1.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2.国民收入

(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使用

1.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

2.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3.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分配关系

4.国民收入的使用

(三)个人收入的分配

1.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

2.按劳分配

3.多种分配方式(难点)

4.薪酬制度

5.个人收入的调节

(四)社会保障制度

1.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

2.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

3.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核心问题;调整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方式;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配关系的目的,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的方式;国民收入的使用;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按劳分配的性质和作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及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形式;个人收入调节的原则;建立激励性薪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特征和内容。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掌握:

1.国民收入分配的性质;

2.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3.个人收入调节的重点及手段。

了解:

1.对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评价;

2.现行工资制度的缺陷。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一、教学内容

(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意义

1.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难点)

2.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需要

3.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目标和战略

1.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目标

2.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

3.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三)对外贸易和“引进来”的形式

1.对外贸易

2.引进技术

3.利用外资

(四)“走出去”战略

1.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意义

2.对外投资

3.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4.对外经济合作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发展中国家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目标和战略;引进技术的作用和原则;利用外资的作用、方式;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意义。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掌握:

1. 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 展出口贸易和改善对进口的管理;

3. 引进技术的方式。

了解:

1. 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2.改革外贸体制;技术价格和支付方式;“走出去”的形式。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

一、教学内容

(一)宏观经济管理

1.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2.宏观经济管理的两重性质和职能(难点)

3.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式

(二)宏观经济调控

1.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

2.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宏观经济管理的性质和职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掌握:

1.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2.宏观经济管理的。

8. 西方经济学框架

其实本无所谓西方经济学还是政治经济学之分,那时计划转轨的时代高鸿业等老先生为了在国内开设现代非马克思经济学课程又为了避免意识形态问题而发明的词汇。
现在流行的框架:
(一)微观经济学:假定资源是稀缺的、人是理性自利的,讨论两个微观主体企业和消费者分别在自己的预算约束下进行利益最大化的选择问题。(1)消费者在自己的收入预算约束下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商品的满足自己偏好的特性与价格来做出能够让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的决策。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消费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得情况下,我们就能推导出一条反映商品价格和商品需求量反向相关的需求曲线。(2)生产者在成本约束下根据自己的技术函数(投入产出函数)决定投入量的选择,利用类似的思路可以推导出一条反映产量和商品价格之间正相关关系的供给曲线。假定市场可以出清,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市场,那么我们的供给曲线就是一条直线,如果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我们就会有关于垄断的探讨了,供给曲线就向右上方倾斜,反映产量和商品价格之间由于垄断因素(产品差异或者市场不准入)造化的正相关关系。
有了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如果他们相交于某一个点,这个点就是传说中的均衡点,在这个点上商品的价格是均衡价格、商品的产量是均衡产量,市场是出清的。如果消费者的偏好和企业的选择集都是凸性的,如果做出调整,不是消费者受损就是厂商受损,说明市场均衡产量也是帕累托有效率的。
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能够实现市场出清,而且是有效率的。
阿罗和德布鲁也证明了n种商品n个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情况下市场也可以实现出清,里面用到很多数学,老子是搞不懂…
市场如果因为外部性、自然垄断等原因不能实现出清,那就引出了所谓制度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的议题。
(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由马歇尔开创,由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完善。总之,到现在很结构完整,框架完善。宏观经济学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宏观经济学主要讨论:经济在长期和短期增长所有取决于的因素,包括关于通货膨胀、就业等问题的讨论。要理解宏观经济学,需要记住两个基本学派的划分,他们根本假设并不很一致,导致很多结论不同,互相争吵不休。
古典学派:假定市场由于理性预期等因素是可以实现出清的,所以政府并不需要干预宏观经济,只要控制货币发行量为理性惊人提供一个合理稳定的政策预期就好。其基本的分析工具是AD-AS曲线。
凯恩斯学派:假设市场由于工资刚性(粘性)的问题无法自动实现出清,至少在短期是这样的。长期中工资是可以调整的,凯恩斯学派和古典学派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分歧。但是,短期,由于上述原因,政府必须采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他的分析手段除了AD-AS之外,还有就是希克斯发明的分别代表货币市场均衡是产品市场均衡的LM和IS曲线,他们之间的互动可以解释利率(货币的价格)和产出之间的互动关系。
由于这个基本的差别,两派对通胀原因、就业与通胀关系、政策有效性等上问题争论得不可开交。最近的新凯恩斯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分别代表了凯恩斯和古典学派的前沿成就。争论仍在继续,我们拭目以待。
除了短期经济问题中的争论这些问题,宏观经济学也关心长期经济增长的问题。由哈罗德最先提出了一个关于最优经济增长率,但是哈罗德假定技术不变后来推导出了一个哈罗德陷阱,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持悲观的态度。索罗发展了哈罗德模型,引入了技术可变的因素,得出了技术进步是引起长期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他的模型也成了分析经济增长问题的经典模型和基础。最新的成果是由拉姆齐、卡斯、库普曼发展出来的RCK模型。
如果不管考虑一个国家内部的经济也考虑外部的因素,就是开放的宏观经济学,也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础。

现代最新的经济学发展趋势:
前些年新制度经济学大行其道,这些年博弈论后来居上。今年诺奖得主马斯金、迈尔森、郝维茨等三人都是搞博弈论中的机制设计理论的。一派不数学,一派基本就是泛函和拓扑轮的一个外展。现代经济学研究又都离不开以计量经济学位基础的实证建模。计量经济学在传统的OLS模型的基础上,也对非稳定的时间序列数据、面板数据进行单独的模型分析;对解释变量为非连续变量的二元离散选择模型构建了probit和logit模型。
基本就是这样的。也是对自己这些年学习的一个梳理,有错误各位海涵。

9. 西方经济学的结构框架是什么

其实本无所谓西方经济学还是政治经济学之分,那时计划转轨的时代高鸿业等老先生为了在国内开设现代非马克思经济学课程又为了避免意识形态问题而发明的词汇。
现在流行的框架:
(一)微观经济学:假定资源是稀缺的、人是理性自利的,讨论两个微观主体企业和消费者分别在自己的预算约束下进行利益最大化的选择问题。(1)消费者在自己的收入预算约束下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商品的满足自己偏好的特性与价格来做出能够让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的决策。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消费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得情况下,我们就能推导出一条反映商品价格和商品需求量反向相关的需求曲线。(2)生产者在成本约束下根据自己的技术函数(投入产出函数)决定投入量的选择,利用类似的思路可以推导出一条反映产量和商品价格之间正相关关系的供给曲线。假定市场可以出清,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市场,那么我们的供给曲线就是一条直线,如果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我们就会有关于垄断的探讨了,供给曲线就向右上方倾斜,反映产量和商品价格之间由于垄断因素(产品差异或者市场不准入)造化的正相关关系。
有了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如果他们相交于某一个点,这个点就是传说中的均衡点,在这个点上商品的价格是均衡价格、商品的产量是均衡产量,市场是出清的。如果消费者的偏好和企业的选择集都是凸性的,如果做出调整,不是消费者受损就是厂商受损,说明市场均衡产量也是帕累托有效率的。
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能够实现市场出清,而且是有效率的。
阿罗和德布鲁也证明了n种商品n个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情况下市场也可以实现出清,里面用到很多数学,老子是搞不懂…
市场如果因为外部性、自然垄断等原因不能实现出清,那就引出了所谓制度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的议题。
(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由马歇尔开创,由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完善。总之,到现在很结构完整,框架完善。宏观经济学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宏观经济学主要讨论:经济在长期和短期增长所有取决于的因素,包括关于通货膨胀、就业等问题的讨论。要理解宏观经济学,需要记住两个基本学派的划分,他们根本假设并不很一致,导致很多结论不同,互相争吵不休。
古典学派:假定市场由于理性预期等因素是可以实现出清的,所以政府并不需要干预宏观经济,只要控制货币发行量为理性惊人提供一个合理稳定的政策预期就好。其基本的分析工具是AD-AS曲线。
凯恩斯学派:假设市场由于工资刚性(粘性)的问题无法自动实现出清,至少在短期是这样的。长期中工资是可以调整的,凯恩斯学派和古典学派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分歧。但是,短期,由于上述原因,政府必须采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他的分析手段除了AD-AS之外,还有就是希克斯发明的分别代表货币市场均衡是产品市场均衡的LM和IS曲线,他们之间的互动可以解释利率(货币的价格)和产出之间的互动关系。
由于这个基本的差别,两派对通胀原因、就业与通胀关系、政策有效性等上问题争论得不可开交。最近的新凯恩斯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分别代表了凯恩斯和古典学派的前沿成就。争论仍在继续,我们拭目以待。
除了短期经济问题中的争论这些问题,宏观经济学也关心长期经济增长的问题。由哈罗德最先提出了一个关于最优经济增长率,但是哈罗德假定技术不变后来推导出了一个哈罗德陷阱,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持悲观的态度。索罗发展了哈罗德模型,引入了技术可变的因素,得出了技术进步是引起长期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他的模型也成了分析经济增长问题的经典模型和基础。最新的成果是由拉姆齐、卡斯、库普曼发展出来的RCK模型。
如果不管考虑一个国家内部的经济也考虑外部的因素,就是开放的宏观经济学,也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础。
现代最新的经济学发展趋势:
前些年新制度经济学大行其道,这些年博弈论后来居上。今年诺奖得主马斯金、迈尔森、郝维茨等三人都是搞博弈论中的机制设计理论的。一派不数学,一派基本就是泛函和拓扑轮的一个外展。现代经济学研究又都离不开以计量经济学位基础的实证建模。计量经济学在传统的OLS模型的基础上,也对非稳定的时间序列数据、面板数据进行单独的模型分析;对解释变量为非连续变量的二元离散选择模型构建了probit和logit模型。
基本就是这样的。也是对自己这些年学习的一个梳理,有错误各位海涵

10. 求:高一政治经济学框架

高1政治太难了,我努力学才考了49分、

气死了、

但我朋友告诉我其实高1政治很多题很相似、

我们学校定的资料上的题很多都有、

只怪我平时不做、

唉、

别人都考80

阅读全文

与上海政治经济学框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