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

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

发布时间:2021-03-10 06:07:09

『壹』 全民所有制是什么意思

全民所有制即国家所有制,是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相关介绍: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物,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矛盾发展的结果。它只能在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之后通过剥夺剥夺者来建立。

中国的全民所有制经济的财产包括属于全社会劳动者的工厂、农场、铁路、公路、银行、商店等,以及矿藏、水流、土地、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由于全民所有制经济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因此发展很快。

(1)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制度的重要标志。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通过没收资本家的资本和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全民所有制经济。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已经有了全民所有制的萌芽。但主要的是在全国革命胜利以后,通过没收控制现代工业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官僚资本而建立的,接着又通过赎买方式实现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转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全民所有制

『贰』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分配问题的论述

所有制的重大变化是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中的
一个基础性方面,它不仅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社会
产生深刻影响,也对我们的思想形成明显冲击。它
是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
问题。
(一) 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变化
1. 资本主义个人所有权的制度形式日益多样
化。资本主义个人所有权与资本主义所有制不是同
一概念,前者是后者的核心内容,后者是前者所采取
的特定表现与实现形式。历史上资本主义个人所有
权基本采取个人所有制的形式,二战后这种状况已
基本改变。根据新的社会经济条件,其中主要是生
产力进一步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个人
所有权越来越依赖个人所有制以外的制度形式来实
现。股份制得到空前的发展,被普遍应用于大中型
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其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是股份公
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在股份制形式下,分散的个人
资本可以突破自身规模的限制,在股份公司和有限
责任公司的资本聚合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所有权。法
人所有制更是有助于逾越个人所有权与生产社会化
矛盾的具有独特优越性的制度形式,它在股份制甚
至国有制的基础上确定了表现和实现个人所有权的
新形式。此外,国有制、合作制等非个人所有制形式
的发展,使当代西方国家的所有制形式呈现多样化
发展趋势,个人所有权的制度形式在多样化过程中
增强了灵活性、适应性和组合的协调性,这些特性表
明了资本主义所有制在当代自我变革的涵义。
2. 资本主义个人所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
下降。资本主义个人所有制在当代西方国家仍然是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形式之一,在中小企业的层
面上仍居统治地位,并表现出一定的发展活力。但
是,它与股份制、国有制等形式的发展相比,处于一
个明显的相对衰落过程之中,无论在所有制的存量
结构还是流量结构中,其重要性都不敌股份制、法人
所有制等等。适应个人所有制的个人业主制企业和
合伙制企业,其地位和影响远远不如股份制企业和
有限责任公司企业。个人所有制一般只能适应规模
较小的投资与生产经营的需要,对于那些在国民经
济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大规模投资项目已无法适应。
个人资本要能进入大项目、大企业,就必须放弃个人
所有制形式,采取股份制等别的形式。在当代西方
市场经济的企业结构中,中小企业一般都在分工与
协作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受大企业的支配和影响,这
也表明个人所有制对股份制等形式的从属性。一般
说来,不同所有制类型与形式的组合关系中,存在着
消长与替代的结构性变动规则,各种非个人所有制
的发展及其重要性的增强,即是个人所有制的相对
不发展和重要性的下降。
总之,在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中,个人所有
制已不再占主导地位,各种隶属社会资本范畴的所
有制即股份制、国有制、法人制和合作制等,却成为
结构主体,其中,股份制与法人所有制又比国有制和
合作制的地位更为重要。因此,当代西方国家的所
有制存量结构,是一种以股份制和法人所有制为主,
配之以个人所有制、国有制和合作制等其他所有制
多种形式并存的结构。1990 年,美国个人所有制企
业有1634. 4 万家,占为数2005 万家全部企业数量
的81. 5 % ,但在该年121860 亿美元的公司总收入
中,它们仅占10. 4 % ,而占企业总数只有18. 5 %的
股份制企业,却占有总收入的89. 6 %。90 年代初,
德国共有4796 家银行,其中私营银行243 家,合作
银行4943 家,公营(国有) 银行610 家。私营银行
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股份制银行。
3.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属性增强。在股份
制、法人制、国有制和合作制等所有制形式下,资本
由分散而至集中,由小规模而至大规模,在此过程
中,资本的私人属性程度不等地被弱化,社会属性则
得到相应强化。资本的占有、支配与使用日益表现
为社会化过程,与个人利益和个人意志相去日远,这
一点在法人所有制形式中表现得尤为充分。这种情
况是生产社会化强制的结果。在所有制关系中,资
本收益的分配权是资本所有权的最终体现。在当代
西方国家,企业利润已不仅仅由投资者分享,政府、
企业或机构法人甚至企业职工都参加了分配过程,
占有一定的份额。目前一般情况是,政府要以企业
所得税形式取走30 —50 % ,实行“职工分享利润计
划”的企业要拿出利润的5 —10 %来分给职工,其余
的才由企业投资者进行分配。在机构法人投资的场
合,甚至连这最后由个人投资者进行的分配也不存
在。利润分配的社会化过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当
代西方国家所有制结构的社会属性已得到了极大的
增强。而且,从过程与趋势的角度作动态分析,当代
资本主义的所有制结构中,股份制尤其是法人所有
制有进一步增长之势,个人所有制趋向于进一步的
相对衰落,而国有制,尤其是合作制则相对稳定。也
就是说,未来资本主义的所有制结构,将在目前状况
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稳固,资本关系和所
有制的社会特征将愈益明显。例如,早在70 年代中
期,在美国的投资结构中,来自企业法人所有制的就
占60 % ,银行与信托资金的占25 % ,个人投资的只
有5 %;目前,日本的机构投资者控制了大公司70 %
的股权。
4. 资本主义所有制所包含的社会经济关系愈来
愈丰富和复杂。股份制等所有制形式的发展,使资
本主义所有制摆脱了个人所有制的封闭性,走向开
放和兼容,形成一个容许不断吐纳和不断变更组合
的构造。所有权的流动性得到了保障,股权、股票等
资本权证使或大或小的资本所有权都有机会参与柔
性的投资组合,在这里,企业法人及其特殊的治理结
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等) 占据了独特位置,投资
者作为财产终极所有者取得了股东或董事的身份,
由此产生了丰富、复杂但又确定有序的经济关系。
法人所有制使这种状况进一步延伸,资本的个人所
有权不仅要通过股份制结构,甚至还要通过交错投
资的复杂的法人所有制结构,才能得到最终的体现。
在这一复杂过程中,市场(股票市场、产权市场) 作为
所有权实现的不可缺少的一环介入进来,又使企业
特定的所有制结构面向社会与公众,从而与社会和
公众发生联系。最后还应看到,在机构法人所有制
和国有制场合,资本生成过程具有新的内涵和新的
机制,社会化的机构法人和负有社会责任的国家财
政预算成为一种独特的“转换器”,将保险费、税收等
项资金转换为社会资本。总之,当代西方国家的所
有制结构,包含着十分丰富而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
这也是生产社会化难以避免的结果。
(二) 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变化的原因
1. 科技进步。在战后展开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中,出现了一些极富发展活力的新兴产业,同时传统
产业也得到了改造,从而使生产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需求的社会规模也迅速增大。在此过程中,生产经
营规模的扩大从而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风险从而
投资风险的增加,经营难度从而资本所有权实现难
度的提高,都对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变革,包括个
人所有制的相对衰落和各种社会属性的新的所有制
形式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下述各因素
对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变革的作用和影响,几
乎无不与科技进步有关。
2. 生产社会化的新发展。在科技进步的基础
上,生产社会化有了长足进步,这不仅表现在企业规
模的扩大上,还包括分工的深入发展、协作的加强和
生产经营全球化的发展等方面。生产社会化的进一
步发展,使得原已存在的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主要
采取个人所有制形式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从而对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变革产生更大、更紧迫的强制。
从股份制、法人制、国有制等所有制形式的社会属性
可以看出,其发展动力主要就是来自这种强制。生
产社会化的发展加速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自我扬
弃,迫使资本主义个人所有权从相互联合、融合和最
终实现的社会化方面寻找出路,大型、巨型公司的出
现与发展,企业的大量兼并与联合,机构投资者的出
现,国有企业的发展等等,都是其具体表现形式。此
外,生产社会化还引起经营管理专业化的深入发展,
大型、巨型公司和特殊机构的经营与管理,需要熟练
的专业技术人才来从事,原先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
的个人所有制显然已不适应,两权的分离及其完成
的社会过程(如“经理革命”) ,给各种非个人所有制
形式及其治理结构的发育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
3. 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进步与生产经营规模化
的发展,不仅造就了力量空前强大的竞争主体,而且
提供了种类日益繁多的竞争手段和方式。产出能力
的增强与扩张势能的聚集,迫使竞争者全力以赴地
运用多种手段去争夺市场、垄断技术、打击甚至消灭
对手。这种情况从两个方面加速了资本主义所有制
的变革:一方面,为了能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尽可能
地扩充自己的实力,为此需要实行个人所有权的联
合与融合。合作制主要就是出于在激烈竞争中首先
保证自己生存、减少大资本压迫与盘剥的需要而获
得发展的;股份制则主要是为聚集能够参与剧烈竞
争的资本量而不断壮大的。另一方面,无情的竞争,
无论胜与不胜,都会促进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变革。
在一方取胜的情况下,胜者的力量与地位得到增强,
其资本结构的社会属性将更加明显,那些失败的竞
争者,则成为别人吞并的对象,从而加快所有权的联
合与融合;在双方都不能取胜的情况下,为避免两败
俱伤,竞争的双方往往采取“不赢则合”的策略,联合
起来共谋发展。因此,竞争是科技进步———生产社
会化发展———竞争激化的因果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它从多方面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所有制体系的变革。
4. 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面对生产社会化同
资本主义个人所有制之间矛盾的激化和竞争的加
剧,国家不得不出面实行宏观调控,全面干预经济生
活。国家为化解矛盾,鼓励各种非个人所有制形式
发展,加强必要的立法,确立或进一步稳固股份制、
法人制、国有制、合作制等的法律地位,帮助构建其
内部结构。国家整顿经济秩序,强化市场功能,使得
股票市场、产权市场、保险市场等直接有关所有制变
革的中介环节运作得更加有效。国家为缓解劳资矛
盾而实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为各类保险基金的生成
和机构法人所有制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国家鼓励“职
工持股”和“职工分享利润”的法规政令及相应的优
惠政策如税收减免,也刺激了股份制和当代资本主
义所有制社会属性的发展;最后,为了实行有效的宏
观调控,国有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5. 资本主义生产主体态度的转变。在上述因素
的连锁作用下,资本主义生产主体包括资产阶级国
家和资本所有者,对有关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一系列
问题,态度有了程度不同的转变。这种转变包括:认
同由资本所有关系衍生的各种权利的重新分配,其
中主要是所有权同经营权的分离,以及承认早先是
其雇员的经理阶层充当法人代表并执掌资本的占
有、支配和使用权;承认实行福利政策的必要性,承
受税率较高的企业所得税以供国家财政对保险福利
事业的转移支付,认缴雇主替雇员承担的保险费,实
行企业补充退休金制度等等;接受“企业民主改革”
的概念,发展各种“参与制”,其中包括“职工所有权
分享”和“职工利润分享”,如此等等。这些态度上的
变化无疑为股份制、法人治理结构、机构法人所有制
等,创造了合适的发展条件。应当指出,生产力决定
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生产主体的活动
与作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中介环节,当代西方国家
科技进步、生产社会化等客观因素如果没有资本主
义生产主体态度适当转变的主观因素作为中介和配
合,是难以实现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各种变革的。
(三) 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变化的启示
1. 资本主义所有制具有某种“自调整”机能。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主义个人所有权一直被
视为神圣不可侵犯,受到国家宪法的保护。在当今
西方国家,这种情况依然照旧。但是,当代资本主义
所有制变化的实际情况表明,资本主义个人所有权
的这种恒久不变性,是同所有制形式的可变性相结
合的,并且是用后者来实现和保证的。
资本主义个人所有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保
障了资本主义个人所有权的实现,个人所有权的发
展反过来也推动了个人所有制的发展。但是,资本
主义个人所有权并未把个人所有制当作唯一的制度
形式来固守,当它在个人所有制形式下同生产力发
展及其权益的实现发生矛盾时,就转而寻求新的适
当形式。这一过程从19 世纪下半期股份制萌生开
始,至今从未间断过,并在战后导致各种社会化的所
有制形式侵占了个人所有制的世袭领地而居主导地
位。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变化的实质,在于资本主
义个人所有权确立了一些适合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实现和发展的社会化制度形式。如今,资本主义个
人所有权不仅仍然可以通过个人所有制来实现,更
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股份制、法人所有制等一系列
后起的制度形式来实现。当代西方国家的所有制结
构,无非是资本主义个人所有权实现和表现自己的
制度形式的结构。这种情况表明: (1) 制度形式对所
有权的实现至关重要,二者可以进行变与不变的有
机组合,资本主义个人所有权除非按照生产社会化
的本性及时变换自己的制度形式,否则就有遭到生
产力发展否定的危险; (2) 在当代西方国家,资本主
义个人所有权并非直接与市场经济体制相衔接,而
是通过多种多样的制度形式融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结
构; (3) 资本主义所有制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
础部分,具有某种适应性自我调整的能力,不断的自
我调整,实现变革,是其所有制关系对应生产力新的
发展要求的生命力之所在。我们不能低估更不能无
视资本主义所有制这种“自调整”机能,否则我们难
以对资本主义总体作出恰如其分的分析和判断。
2. 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不等于资本主义私有
制。长期以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直将
资本主义所有制与资本主义个人所有制划等号,并
据以同资本主义私有制划等号,即资本主义所有制
= 资本主义个人所有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例如我
国出版的《政治经济学辞典》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定
义就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用以剥削雇佣劳
动者为特征的私有制”(见《政治经济学辞典》(上
卷) ,许涤新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第320 页) 。从
前述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演变的实际情况来看,这
种认识有值得推敲之处。
由于战后各种非个人所有制的资本主义所有制
形式的发展,个人所有制不仅无法作为资本主义所
有制的代名词,甚至也不能作为代表资本主义所有
制演变的形式,二者是不能划等号的。同样,通过个
人所有制的等式中介,将资本主义所有制同资本主
义私有制简单等同起来,也是不尽妥当的。考虑到
生产社会化因素在所有制形式演变中的强大影响和
明显反映,二者在概念上是有一定差异的。首先,资
本主义所有制是一个包含着多种制度形式的结构体
系,如果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所有制体系,那么
合作所有制由于它以平等、互利为宗旨,并不是以剥
削雇佣劳动为特征,因而它已经不是资本主义私有
制范畴的所有制类型与形式,这表明当代资本主义
社会所有制体系并不能用资本主义私有制来涵盖;
如果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所有制体系,那么战
后发展起来的法人所有制中的机构法人所有制,其
资本的生成、使用与权益的实现过程,都同资本主义
个人所有制等有明显的差别,并不存在以个人所有
权为核心的私人占有的形态。机构法人所有制并不
以资本主义个人所有权为基础,其资产只是在一个
社会性主体手中,并为一个社会性目标时才转换成
为资本,尽管它也追求盈利,也经过资本主义的生产
过程,但最终的收益权和分配权并不还原为个人所
有权,因此,它也不能简单地被认定属于资本主义私
有制的范畴。其次,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体系包含
着极其丰富和复杂的经济关系,这些经济关系之间
存在着微妙,有时甚至是很明显的差异,对比这些差
异,可以发现它们并非仅仅具有数量方面的含义,而
往往包含着质上的变化。例如股份所有制,一般说
来,其核心仍然是资本主义个人所有权,但与所有权
一起构成所有制关系总体的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
权,却明显趋向社会化,其实现表现为整整一个系列
的社会过程,因而股份制场合存在的资本主义私有
制关系,已经大量地渗入了非私有的因素,也就是马
克思所说的“社会资本”、“社会企业”的那种社会性
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资本主义私有制处在一个
自我扬弃,也就是说包含着自我否定的过程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据资本主义个人所有权来确
定股份制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性质,起码有失准确。
这种情况,在法人所有制的场合尤甚。与此相关联,
最后,当代西方国家的国有制所包括的经济过程以
及其中的社会关系,也难以用资本主义私有制来简
单概括。国有制是生产社会化强制实现的结果,这
种所有制类型与形式之所以为生产社会化所接纳,
自有其特殊之处。如果仅仅用资本数量的集合和主
体的变换来解释,是很难同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典
型的资本主义个人所有制区分开来的,而如果它们
果真没有一点质上的不同,单纯的形式变化又有什
么实际意义。事实上,国有资本生成或其来源就与
资本主义个人所有制明显不同,它不仅仅来自资本
所有者(企业所得税、遗产税等) ,也来自劳动者(个
人所得税、消费税等) ,而且,在聚集过程中并不是资
本,只是到了政府手中并经过财政投资的媒介,才作
为资本得到运用。国有资本运用过程中的所有、占
有、支配和使用关系,已经同私人性质相异化。国有
资本往往不以投资的利润回报为目标,即使获得收
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内,在社会层面上也
不可能由资本所有者所独享。而且无论怎样,国家
作为公共机关,其政府必须面向整个社会承担责任。
因此,以国家和政府的资产阶级主体属性来确认国
有制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性质,显然难以准确概括国
有制所包含的上述一系列有别于诸如资本主义个人
所有制之类“规范”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经济关
系。相比股份制,国有制是对资本主义财产私有权
的更高发展等级的扬弃,它用社会化因素对私有权
利的否定也更为清晰。尽管还不能判定当代资本主
义的国有制已经不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但起码可以
说它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高级扬弃形式,带有明显
的非资本主义私有化倾向,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向
社会所有、社会占有制过渡的中间形态,即列宁所说
的“社会主义的入口处”和“最后一级阶梯”。因此,
简单地用资本主义私有制也不足以反映资本主义所
有制关系在国有制上的巨大变化。
依据上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与资本主
义私有制之间,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二者既有内在
一致性又有一定差异性。
3. 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变化并不改变资本主
义的基本性质。尽管资本主义所有制的重大变化导
致我们改变以往的一些分析结论,但必须看到,迄今
为止,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千变万化,始终是在资本主
义的制度框架内进行,并未造成资本主义基本性质
的改变。什么是资本主义的基本性质,简而言之,就
是资本主义对个人发财致富的绝对主张和保障。从
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实际也是人类追求自
身利益和幸福的一种客观选择,其形成和完善于文
艺复兴运动、新教运动和启蒙运动的“人本主义”意
识形态比较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但这个意识形态
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其最根本的内容,是在对人本主
义核心中的人作界定和诠释时,把人仅仅归结为个
人,也就是说,仅仅在个体的意义上理解人:人世间
的一切就是个人的一切,一切都必须从个人出发,并
以个人为归宿———人的理性是个人的理性,人的权
利是个人的权利,人的需要是个人的需要,人的发展
是个人的发展,人的幸福当然也是个人的幸福。据
此,它所主张的民主、自由等等,首先属于个人权利
的范畴内。这就是资本主义历史眼界内的人本主
义、博爱和人道的人本主义,最终被归结为绝对的个
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具有上述特定涵义的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形
态,首先,确立了个人富裕和幸福的制度目标。资本
主义思想意识形态既然主张一切都从个人出发,把
人的价值仅仅归结为个人价值,把人对自然、社会和
自我的解放定义为个人解放,就必然把资本主义制
度所标榜的对人的幸福的追求,归结为个人的幸福,
从而把个人发财致富和由此而来的幸福,作为天经
地义的信条和制度追求的最高境界。个人富裕和幸
福,成为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构建的最高准则和人们
行为的普遍规则。其次,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构
造。为了保障个人发财致富的最基本的权利,资本
主义发明了它特有的财产制度———资本主义生产资
料私有制,其核心是资本的个人所有权;为了保证生
产成果的个人归属,它又创立了按要素分配的分配
制度,其核心是众所周知的“按资分配”。一个资本
的个人所有权,一个按资分配,资本主义就这样按照
个人发财致富的最高准则,以资本为中心,完成了自
己最基本的构造。
由上可见,所有制本身并不是资本主义的目的
所在,而只是实现个人发财致富目的的手段。显然,
手段的变化不能等同于目的的变化,相反,手段的变
化恰恰是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最终实现目
的,也就是说,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变化并没有改变资
本主义的基本性质,而是为了在战后崭新的科技、经
济与政治发展条件下实现个人发财致富而不得不作
出的调整。资本主义所有制再怎么变化,资本主义
主流思想价值观、宪法精神、行为规范、利益实现机
制等等,都没有改变,并且始终都要符合作为资本主
义基本性质的表现和实现形态的所有这一切。马克
思、恩格斯对股份制所说的“扬弃”概念,非常适用于
这里的分析:所谓扬弃,就是既有保留又有放弃。资
本主义所有制的变化,目的根本不在于“放弃”资本
主义,而在于保留资本主义,为保留而放弃,放弃仅
仅是保留的手段和方式,保留才是这一扬弃的真正
目的,也就是说,扬弃并未超越资本主义的自身范
畴,仍然是在坚守个人发财致富最高准则的前提下
进行的,并且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准则。如果资
本主义所有制的变化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基本性质,
那它就不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就不应该再在这个范
畴内进行探讨了。

『叁』 全民所有制的含义是什么

大约是1988年左右,一份很权威的期刊上,登载了一篇某经济学家的文章(题目忘了),认为:恩格斯关于"货币的出现和广泛的使用会导致公有制解体"的论点是错误的,因为我国的全民所有制并没有因为货币的广泛应用而解体(大意如此)。我因而有了疑问,或者是恩格斯错了,或者......。于是,就有了此文。)

多少年来,人们被自以为在具有某种性质的社会中不应有的种种现象所困扰。我想,任何社会问题,都源于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这一点已经不需再去证明了。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人以此否定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说。我想要说明的是,许多对马克思主义的非难,是由于对目前我国全民所有制和社会的性质没有正确认识的结果。

全民所有制的财产归全民所有吗?
1 、长期以来,在理论界,将我国目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和管理的形式,称为全民所有制。以下,我们对这种所有制的实质略作探讨。
2 、几乎所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论著,在论述现行的全民所有制的性质及其优越性时,主要依据都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共产主义社会所有制特性的表述和预见。就是说,"某一对象的特性不是从对象本身去认识,而是从对象的概念中逻辑地推论出来"(引自《反杜林论》第93页)。
3 、全民所有制的定义主要有两种表述:
第一种: 全民所有制是"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见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
第二种: 全民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见宋涛主编《政治经济学(下卷)》)。
无论那种表述,都是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论述的再版。问题在于:导师论述的是他们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征。而我们的理论和宣传用这些定义去说明现行的全民所有制,并据此推论其种种优越性。
4 、如果我们不只是将"全体人民"理解为一种名义,一个概念,那就必须认识到: 它不单是一个概念,也是实实在在的群体;不但是整体,同时又必须是现实的各个个人所组成。在这个全体人民中,有各种各样的劳动者,也有一些有劳动能力却不劳而获的人。从腰缠万贯的致富能人,到沿街乞讨的流浪者,我们都不能凭主观意志将其中任何人逐出"全体人民"的范围。全民所有制的财产属于全体人民,也属于那些有劳动能力却不劳而获的成员吗?
5 、定义的第二种表述,避免了第一种表述的明显缺陷。然而,全体劳动者,依靠工资生活的国有企业职工,以集体形式占有某些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的劳动者,以私有形式占有一定生产资料的小生产者,以及那些腰缠万贯的新生富豪们,都是国家和现行经济、政治理论承认的劳动者。全体劳动者是全民所有制的所有者,是不是说: 全体劳动者的这几个在社会经济地位上极为不同的部分,对全民所有制财产具有同等的权利呢?如果不是,那"共同占有"岂不是空谈么?
6 、谁也无法否认,在目前的社会,无论是全体人民,还是全体劳动者,仍是由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极为不同的各个部分,由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具有不平等的地位和权利的各个部分,即由不同的阶级组成。说生产资料属于"全体",属于不同的阶级,无非是说: 它不属于任何阶级!
7 、"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无论个人还是群体,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了他在分配、交换和消费中的地位,因此也就是他在所有制关系中的地位。所有者的权力,首先是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运用的权力。因此,劳动者和社会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结合,是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的根本特点。毫无疑问,个体劳动者和集体所有所有制单位的劳动者与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是不可能直接结合的。而国有企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国家(事实上是国家权力的代表)的允许方能进入生产过程,运用生产资料。这是有媒介的,间接的结合。可以认为,在现实社会中,无论个体劳动者、集体所有制单位劳动者、还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劳动者,都没有直接运用全民所有制生产资料的权力。
8 、许多有关著述将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提合理化建议作为论证劳动者是企业主人、所有者的佐证。然而在实质上,这是远远不够的。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合理化建议活动比我们深入的多,广泛的多,能认为那些劳动者是在发挥所有者主人翁的作用吗?至于企业管理民主化,且不说目前发展到怎样的程度,最起码民主管理是企业领导者认可方能实行。甚至许多企业的工会也只是起着福利部门的作用。
9 、诚然,劳动者在所有制中的地位,是由目前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但这恰恰说明,用已有的定义、概念去说明现实的全民所有制是不适当的。劳动者能否成为真正的所有者,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不取决于概念的逻辑推论,不取决于任何法律规定。"正如其他一切社会进步一样,这种占有之所以能够实现,并不是由于人们意识到阶级的存在同正义、平等等等相矛盾,也不仅仅是由于人们希望废除阶级,而是由于具备了一定的新的经济条件"(恩格斯《反杜林论》第278页)。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和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愿望的结果,不是法律强制规定的结果。当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较为落后时,当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足以使全社会劳动者在经济上密切相联、从而是政治上也密切相联时,当工人阶级还没有强大到能够自己代表自己的时候,当劳动还只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只是为了劳动力的再生产和延续,当全体劳动者还是由经济利益不同的部分,即由不同的阶级组成时,全体劳动者成为社会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是不可能的。
10 、"什么都不据为己有的占有,是自相矛盾"。仅将概念与现实对比,就已经使我们陷于困境了。曾经有人在1986年以前就尖锐地指出:"我们三十多年来一直对国营企业职工进行主人翁思想教育这件事,恰恰证明了国营企业职工还不是企业的主人。"(转引自《新华文摘》1986年第十期《理论狂人》)。多少年来,经济理论谈及所有制问题,只好抽象地谈论社会劳动者整体占有,而很少涉及劳动者的现实主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对财产的权力以及权力的具体运用。没有权力具体运用的"权力"是不存在的。
11、 全体劳动者(或全体人民)只是全民所有制财产的名义所有者,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只是在名义上归全民所有。

与国家所有制有关的问题
12、名义的所有制要采取现实的形式。名义的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的形式,在分析国家所有制之前,有必要先分析几个根深蒂固的观点。
13、国家是所有者。这种观点不但在教科书和理论宣传中经常看到,它也深深置根于人们的头脑之中。
国家不是所有者,也不可能是所有者。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所有者是所有权的人格化。所有权必须通过现实的各个个人方能实施,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
目前任何现存的社会形式,都还不能消灭阶级差别和对立,因而也就消灭不了作为国家的国家。国家并没有脱离它原来的意义,它还是作为阶级政治统治机器存在的。
国家是某个时代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政治体现。即使经济发展要求国家担负经济管理职能,这也只是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的最高形式。但仍不能认为国家是所有者。
国家所有,不过是某个阶级或集团借助国家的形式实施的占有。归根结蒂,谁支配国家,谁就是名义上属于国家的财产的所有者。说国家是所有者,无非是说支配和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的人是所有者。
14、国家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观点如果用于宣传上,也许是必要的。有哪个现代国家不宣称自己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呢?但将它用于理论研究,用于探讨社会问题,却是不科学的。当社会是由不同的阶级组成时,国家就不可能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同阶级的根本利益是根本不同的。小生产者希望那种"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永远保持下去,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入有产者的行列。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只有在消灭了阶级,从而最终使国家归于消亡,才能彻底实现。
我们的社会目前还是小生产者的汪洋大海。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为目的的国家,不是要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 而是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要求,用经济的力量去摧毁小生产,使小生产者脱离他们原在的行列。
并且,说国家是某一群体的代表,就不能不涉及这个群体对其代表者的选择和制约等等问题。在我们社会中,人民的现实主体除了企望"好官政治",对国家权力的代表们能有多少权力呢?
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利益这一观点,常被用来证明国有财产属于全体人民所有。有的文章认为: 国有制的财产归全体人民所有,是由国家的性质——即所谓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决定的。似乎不是所有制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不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是相反。这种观点是明显错误的,论证也是不能成立的。
15、国有制等于公有制。
有关著述论证此观点时,其依据依然是革命导师对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设想和预测。其中多出自恩格斯《反杜林论》。"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名义占有生产资料......"。以上这段话几乎被所有论证国有制即公有制的论者引用。同时,几乎所有引用者将紧接着的一句:"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用省略号代替了。引用者们深知,恩格斯所说的国家和现实中的国家有本质的不同。科学论断被肢解,被各取所需,这真是理论的悲哀。(以上引言见《反杜林论》第277页)
恩格斯指出:"国有化在经济上已成为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国有化才意味着经济上的进步,才意味着在由社会本身占有一切生产力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准备阶段"(《反杜林论》第274页)。也就是说,即使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不得不承担起对社会生产过程的管理,国有化也只是为社会本身占有生产力做准备,而不能等同于社会占有,更不要说由于非经济目的而实行的国有化了。国家所有制首先是经济行为,是为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存在,而不是为了保证人们自以为具有的某种社会政治性质。

全民所有制的实质
16、定义:国家所有制是由国家代表全体劳动者占有社会财产、行使所有权。
17、无论我们申明国家具有什么政治性质,国家的性质也不能决定所有制的性质。那么,国家所有制的实质是什么?无疑,这不能由对象的概念逻辑地推论出来,只能通过对对象本身的现象去研究,只能从所有权运用过程中去研究。
18、经济学家们认识到:"由国家代替全体劳动者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占有生产资料,绝不意味着这些生产资料是由国家政权支配和使用"(见宋涛主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国家的任何权力,都是通过各级国家行政机构行使的。国家的双重身份,决定了国家各级机构、以至于国有企业,都具有了双重身份。它们首先是一定范围的政治权力主体,并且因此具有支配相应范围内财产的权力。名义上属于全体人民所有的具体的不同的财产,在形式上表现为各级国家行政机构、各级不同的行政政治权力主体所有。
19、同理,各级国家政治权力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也决不意味着国家名义下的财产由这些国家政治权力机构"直接支配和使用"。所有者是所有权的人格化。无论所有者具有何种名义、采取何种形式,权力最终还是要落实于现实的人或人们。"脱离人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第137页),权力只有通过人的运用才能成为现实的权力。既然生产资料属于国家,那么,实施这种权力的自然是国家的代表——各级行政官员了。事实也正是如此。国家官员们的确拥有对生产资料支配的权力,这并非由于他们拥有这些生产资料,而是由于他们代表国家行使一定范围的政治权力。他们正是在行政管辖的范围内,在政治权力所能触及到的地方,才具有支配名义上属于全体人民的财产的权力。在各个社会层次,政治权力都成了所有权的主宰。无论是名义的全民所有制,还是形式的国家所有制,都没有人格化的所有者。只有政治权力可以使某些人成为全民所有制财产的支配者,只要不失去政治权力,就可以行使所有者的权力。现行国家所有制实际上是生产资料政治权力所有制,或者说,是生产资料政治权力行使者支配制。
20、没有人格化的所有者,并且全民所有制财产支配者在行使经济权力的时候,既没有现实所有者的制约,也不受名义所有者——人民的监督;一旦掌握政治权力即可获得在相应范围内支配国家财产的权力,这种权力只受更高政治权力的约束,是我们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所有制的首要特点。认识这一点,才能深刻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由于生产资料与其支配者没有切身的经济利益上的联系,只有与支配者政治权力地位的联系。所以,国家官员们没有关心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客观要求,除非会直接影响其政治权力地位。国家官员们的行为不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是反映取得和保持政治权力地位的要求。
因此,他们运用经济权力往往不是为了经济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为了建立和证明自己的政治业绩。
因此,科学技术研究在我们的社会,往往被用于宣传政治业绩,被用于宣布填补了某项"空白",被用于证明国家制度的优越性,而不是被用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因此,在我们的社会中,发生的不是由于追求剩余价值而导致的生产过剩,而是为了某种政治要求产生的物质浪费。不是政治手段服从经济目的,而是经济行为屈从于政治要求。经济行为成了政治投资。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中写道:"实际上滥用这个概念对于所有者具有极为明确的经济界限,如果他不希望他的财产即他的滥用的权利转入他人之手的话"。资产者有时也会滥用经济权力,但这种滥用,是以不丧失自己的所有者地位为界限的。而政治官员们滥用经济权力,是以不丧失自己的政治权力地位为界限的。做为不受所有者约束的生产资料支配者,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运用经济权力,而无需对所有者负责;由于不是真正的所有者,由于其支配者身份的非持续性、对生产资料的支配权将随着政治权力行使者的变更而变更,他可以不必为其行为像所有者那样担负经济后果。他可以像私有者那样,将名义上属于全民的财产当做私产去挥霍(无论以何种形式),却不必担心因为财产的丧失被抛出所有者的行列。只要不影响、甚至有利于政治权力地位的稳定和上升。资产阶级政客为满足资产阶级的经济要求施政。生产资料政治权力支配制社会中的政治官员们则可能为满足自己的经济要求运用政治权力。
21、我的这些看法可能会遭到激烈的抨击,人们会举出许多令人称道的事例来反驳我的观点。然而这很可能会证明全民所有制的又一特点:由于对生产资料的支配权不是靠财产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来约束,那么,就只好求助于道德约束和良心约束了。全民所有制财产的支配者能否谨慎的使用权力,取决于他的道德水准,即所谓政治觉悟。
22、生产资料名义上全民所有,形式上国家所有,变成实质上政治权力行使者所有。坦率地说,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现实的全民所有制实质上依然具有私有的性质,行政官员们政治权力的范围愈具体,行使权力愈具有独立性、更高权力的约束愈薄弱,私有的性质愈明显。所有权的转移不是取决于财产关系的变更,而是取决于政治地位的取得和丧失。
23、生产资料政治权力支配制对社会经济和政治产生着深远影响。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社会问题,诸如:腐败现象、权大于法、平均主义、人身依附、好官政治、任人唯亲、等级制度等等,都是与所有制的特性分不开的。甚至社会理论研究也失去了思索的活力,而多是在论证政治权力的声音。

不能回避的问题
24、按劳分配。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决定怎样生产,他们也就不能决定怎样分配。有什么样的所有制,就有与之相应的分配形式。在生产资料政治支配制条件下,必然是按政治等级分配。城市市民和乡村农民是不同的等级;干部和工人的等级差别甚至影响到他们退休以后的生活;企业不单单是企业,而且是具有政治等级的单位;政治等级无处不在。甚至有了"处级"待遇的佛门子弟。人们认识到,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弊病,但同时,许多人并没有注意到,平均主义往往仅限于同一等级内部。分配在不同等级之间差别被认为是正常的,即使这种差别与其对象的劳动付出和劳动成果毫无关系。可以认为,在我国,从社会的角度讲,从来不曾有过按劳分配。
25、劳动力商品。(这个问题曾经争论了很多年,然而无论在理论上是否承认目前我们社会的劳动力具有商品的性质,劳动力还是不可避免的商品化了。因此,过去的说明略去。在此想强调的是,自阶级产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劳动力的发展大致分为如下阶段:
(一)、劳动力不是商品,劳动者不是自身劳动力的所有者;
(二)、劳动力是商品,劳动者是自身劳动力的所有者;
(三)、劳动力不是商品,劳动者是自身劳动力的所有者。
我们社会目前正在向第二阶段发展。)
26、社会主义。认识了全民所有制的非公有的实质,也就认识到我们是社会还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迄今为止,任何自称是社会主义的国家,都不是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只要我们看一看近几年某些曾自称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剧烈变化,就可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了。财产国有化或许是可以选择的,但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却是不能选择的。因此,那种认为我们在五十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如果认为国有化即社会主义,那么,在任何一个阶级还没有强大到使国家直接成为自己政治工具的社会,国家都可借助超经济力量实现所谓社会主义了。(如果读一下《恩格斯致爱.伯恩斯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423页)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93页的有关论述,会使我们对目前社会有更深刻的认识)。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而不是某种政治名义。
因此,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非常必要和明智的。首先,这使我们的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我们的主观目的是要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其次,这也使我们区别于社会主义社会,因为我们还不具备客观条件,生产社会化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所以,要向资本主义学习,在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向它们学习,甚至学习它们的某些政治形式。以改造我们这个小生产汪洋大海的社会。
正由于认识不到我们社会还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资产阶级自由化论者否定社会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超越论者们则夸夸其谈地认为我们超越了革命导师的设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两者在不同的两极表现出同样的幼稚。

结语
27、人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自改革开放以来,所谓改革新思路层出不穷。为振兴国营经济,国家采取了种种措施,但总难以达到设想者预期的效果。这是与我们没有大胆思索所有制的特性分不开的。只有正视全民所有制的实质,才能真正去完善它,使其逐步地、真正地具有社会公有的性质。并且,有助于帮助深刻认识我们社会的经济运行方式和特点,有助于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正确决策。就会认识到,廉政建设不能依靠道德说教和理想启迪,人民民主只有逐渐通过人民对国家官员的制约和选择才能实现。

『肆』 关于财团

概念
财团〔financial group〕是金融资本集团的简称。指由极少数金融寡头所控制的巨大银行和巨大企业结合而成的垄断集团。它们通常由一个或几个家族集合而成。

财团通常包括少数大银行,保险公司以及为数较多的工矿企业,商业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各个财团都在很多经济部门活动,同时还扩展到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各个领域和政府机关等上层建筑部门。它们不仅利用自己的资本,而且主要是利用所控制的大量他人资本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列宁指出:“垄断既然已经形成,而且操纵着几十亿资本,它就绝对不可避免地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列宁选集》第2卷第779页)在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都有一些大财团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者支配作用。因此,这些财团的活动,集中地体现了金融寡头的全面统治,而且它们还往往超越一国的范围,把势力延伸到世界上的很多地方。

▲美国

美国是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典型国家。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在美国东部形成了第一批财团。

它们通常是由一个或几个家族集合而成,以纽约的华尔街为中心,牢牢地掌握着美国金融的控制权。因此,东部财团在美国经济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以摩根财团(从金融业起家)和洛克菲勒财团(从石油工业起家)的实力为最雄厚。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又迅速形成了不具有明显的家族特点的地方性财团,如中西部财团(主要包括克利夫兰财团和芝加哥财团),西部财团(主要有美洲银行财团)和南部财团(以得克萨斯财团为主)。

▲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金融寡头的统治,由于日本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不同,表现为财阀统治。它们是以家族为中心的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战后,在原来财阀解体的基础上,通过美国垄断资本的扶持,经过重新组合又恢复与发展起来。现在居于最高垄断地位的,是三菱,住友,三井,富士,三和以及第一劝业等六大财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的经济基本上为摩根,库恩-洛布,洛克菲勒,芝加哥,梅隆,杜邦,波士顿和克利夫兰等八大财团所控制。

战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财团的实力又有进一步增长,各个财团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据估计,1974年美国十大财团(原八大财团中的库恩-洛布财团被挤出前十名,而新兴的第一花旗银行财团,美洲银行财团和得克萨斯财团则列如前十名)控制的资产总额,约占美国全部公司资产总额的30%,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洛克菲勒财团,其次为摩根财团。战后新兴的第一花旗银行财团和美洲银行财团,则是靠国民经济军事化,军事工业畸形发展起家的,他们在火箭,飞机,导弹和宇航等尖端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些特点主要有:①财团的实力和稳定性增强,行业色彩日益淡薄。一方面,财团所控制的资本十分巨大;另一方面,财团所控制的部门也日益增多,遍及重工业、轻工业、传统工业、新兴工业、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等。②财团对国家的控制和利用增强。各大财团的巨头亲自出马担任国家首脑和政府部门要职,出面组织各种民间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和压力,以控制国家机器。③财团的家族色彩淡化。各财团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使一些财团由战前的单个家族控制变为多家族控制,很多财团虽保持原来的家族名称,但实际已由几个甚至更多的家族所支配,财团的资本进一步社会化了。

『伍』 钞票是谁制造的

钞票的由来我国发明和使用纸币的历史已有1000 多年。但将纸币称为“钞票”,则是清朝咸丰三年(公元1853 年)以后的事。目前,关于“钞票”一词的起源,经济学家和金融家进行了多番考证,但意见尚未统一,有待进一步考证。归结起来,“钞票”起源之说主要有三种:一是“钞票”因历史上纸币称“钞”而得名。千家驹、郭彦岗合著的《中国货币发展简史和表解》认为:“中国的纸币的发行,自宋迄明,已有700多年的历史,钞字已深得人心,一般习惯以钞为货币的代称,或称钱钞、银钞、钞券,钞票之名也由此而起。”持此说的,还有许涤新主编的 《政治经济学辞典》(上册)中的“钞票”辞条及其他一些经济学著述。二是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合称说。这种见解比较流行,影响颇广。彭信威《中国货币史》说,咸丰三年,清政府发行两种纸币,一种是大清宝钞,另一种是户部官票,宝钞和官票合称为“钞票”。《辞海》(修订本)“钞票”辞条也说: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合称“钞票”。此即纸币称“钞票”之源。三是纸币称钞票导源于户部官票。这是近年出现的见解。持此说者,主要根据咸丰三年三月刑部尚书德兴等人的奏述:“查钞票之用,与银钱并重,其私造之罪,亦应与私铸同科。”该奏折即指明,“今新行钞票”即户部官票。经查档案资料,户部官票发行早于大清宝钞,户部官票称钞票时,大清宝钞尚未筹备发行。持此说者认为,自户部官票称钞票后,其他纸币亦以钞票称之,一直沿用至今

『陆』 李泽中的成就及荣誉

五六十年代,主要研究所有制问题,曾协助张闻天研究社会主义理论。“文革”后,就资产阶级法权等问题撰文批判“四人帮”。1977—1978年,参加编写《对大庆经验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于光远主编,人民出版社1979)。1979一1980、1982—1986年,为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中国大网络全书《经济学》等两编写组成员,并参与定稿。1980—1982年,撰写《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性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该书波兰翻译出版(1989).1983—1985年,研究雇工问题(向中央提供考察报告),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全民企业和经营机制、经济效益、政经学对象和方法等问题。1986—1987年,主编并撰写《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985—1988年,研究商品经济及其规律、社会主义首要经济规律、价格改革、按劳分配和工资制度改革。1989—1991年,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992年一1993年,研究股份制、全民所有制内部分权及其理论变革。文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武汉出版社1999)。《我的主要经济观》(美国世界名人书局出版1998)。发表论文约200多万字,对经济理论与经济改革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新见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证书。入选《世界名人录》(11版)、《国际500首要人物》(第4版1998)(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出版)。

『柒』 许涤新的人物生平

1906年10月25日,许涤新出生于揭阳县的棉湖镇(今属揭西县)的一个小学教师家庭。1920年在故乡兴道小学毕业。1921~1924年就读于揭阳榕江中学,在校时参加新学生社,开始受革命思想影响。毕业后在汕头市普宁旅汕小学任教。1925年秋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6月考入广州中山大学文科预科班,并参与校内社会科学研究会的组织领导工作。1927年,许涤新被中山大学开除,7月考上厦门大学,因无钱交学费,回故乡自学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历史唯物主义著作,对政治经济学开始产生浓厚兴趣。1928~1932年,先后就读于厦门大学和上海劳动大学,研究《资本论》。1931年冬在上海加入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任研究部副部长、宣传部长。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后,主编《社会现象》周刊。同年夏,担任中国文化总同盟秘书,后参加“文总”机关刊物《正路》的编辑工作。7月转入国立上海商学院,于1933年毕业。5月,经杜国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社联”常委、党团书记,中共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组织部长,常在《东方杂志》、《新中华》等刊物发表有关经济和国际问题的文章。
1935年2月19日晚,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第3次大破坏,许涤新被国民政府逮捕,关进苏州陆军监狱。直至1937年国共合作了《战时中国经济轮廓》、《中国经济的道路》、《现代中国经济教程》等著作。1945年日本投降后,组织中国经济事业协进会,开展中共在经济界的统战工作。1946年5月,随中共代表团到上海,任中共上海工委财经委书记。同年秋,中共代表团撤离时,他被派往香港,任中共香港工委财经委书记,香港版《群众》周刊编委,创办香港《经济导报》,并组织了香港工商俱乐部,宣传中共的经济政策。撰写出版了《官僚资本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和《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第一、二卷。还创办了新侨公司、新联公司,以帮助解决驻港经费问题。1948年秋,兼任中共香港工委统战委员会书记,并以方潮声为名,任香港《大公报》副刊《经济生活》主编。
1949年4月许涤新从香港到北平。5月随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进入上海参加接管工作,历任上海市军管会财经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工商处长(9月改市工商局,任局长),华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10月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并教授政治经济学课程以培养财经干部,投入打击投机和平稳市场物价的斗争。1950年3月,任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部长。1951年10月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秘书长。1952年底调北京后,历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八办公室副主任、工商局长兼中共党组书记。
1955年12月许涤新被中国科学院聘任为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58年3月应对外文委邀请,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意大利、英国、比利时、瑞士、苏联等国。1962年出版了《中国过渡时期国民经济的分析(1949~1957)》一书。1966~1976年间复读完了《资本论》,写下了45万字的笔记,又编写出《论社会主义的生产、流通与分配》一书(1979年出版)。1977年7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1978年任副院长。
1979年2月,许涤新撰写批判文章《论穷过渡》。1979年编著《百年心声》一书。198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为汕头大学首任校长(1986年改任名誉校长),并担任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相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长。1983年4月被聘任为《中国大网络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网络全书·经济学》编辑委员会主任和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还先后出版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变革》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1986年8月~1987年,许涤新撰写了回忆录《风狂霜峭录》,并为上海党史资料写丁《马思南路的日日夜夜》一文。中共“八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三届委员和全国人大第一、三、五、六届代表,全国人大第五、六届常委会委员,曾列席参加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和党的十三大开幕大会。1988年2月8日在北京医院病逝。

『捌』 通货膨胀的"本质"是什么是流通中的纸币量远远超过实际需要量么

纸币的发行量与通货膨胀的本质内涵

作者:李天银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06 更新时间:2005-12-31

摘要:现行中师思想政治课本(经济常识)的通货膨胀定义存在缺陷,主要是将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笼统地归之于纸币的发行量过多,容易使人们将造成通货膨胀的责任完全归结到政府身上。马克思本人没有给通货膨胀下过正式定义,别人根据他在《资本论》中给出的货币流通公式引申出了社会主义国家通用的通货膨胀定义。纸币的发行量只有和流通领域中的需要量相比才会有多与少的问题,货币的多与少实质上是商品的少与多。商品的总供给量小于总需求量是产生通货膨胀的最根本的原因。纸币的发行量过多和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过少,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的两个密切不可分割的方面,不能看作相互独立的两个因素。

关键词:经济常识;纸币发行量;通货膨胀;影响因素

一、现行中师思想政治课教科书中通货膨胀定义的缺点

关于“通货膨胀”这个概念,目前正在全国各地普遍使用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师思想政治课教科书(经济常识)是这样下定义的:“(商品的)价格连续不断上涨,表明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的贬值,这种情况叫做通货膨胀。”[1]笔者认为这个定义具有很多缺点,主要是将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笼统地归之于“纸币的发行量”过多,缺乏对造成通货膨胀原因的全面系统的分析。由于“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货币符号”[1],并且,“在我国,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国家,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货币,管理人民币流通。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是发行人民币的唯一金融机构,其他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发行人民币。”[1]这样,中师生很容易根据这个不太精确的定义,将造成通货膨胀的责任完全归结到我国政府身上。这对于我们实现对中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显然不利。

除了上述这个主要缺点之外,该定义还有另外两个缺点,即:(1)缺乏对物价上涨持续时间的限定。通货膨胀现象中的物价上涨具有特定的含义。物价上涨必须持续到一定的时间,才能够称得上通货膨胀。教科书中的这个定义缺乏对持续时间的限定,容易使中师生将物价的一般上涨、短期上涨与通货膨胀的物价持续上涨相混淆。(2)缺乏对物价上涨的“普遍性”的界定。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不是个别种类商品的价格上涨,而是绝大多数品种商品价格的普遍性上涨。教科书中的这个定义缺乏对物价上涨的“普遍性”的界定,容易使中师生将个别商品的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引起的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相混淆。

笔者认为上述这些缺点会妨碍中师生正确地理解通货膨胀的本质,因此有必要澄清人们在通货膨胀的本质问题上的模糊认识,以奠定中师生正确认识这一概念的基础。

二、通货膨胀定义溯源

通货膨胀问题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事实上,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对于通货膨胀本质的看法差别很大,至今学术界尚缺乏公认正确的定义。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概念的典型界定有:(1)《简明不列颠网络全书》的定义:“在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货币收入的增加或物价水平的上涨(尤其是过分增加或上涨)。”[2](2)英国1987年版《经济词典》的定义:“通货膨胀指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可看作货币的贬值”。 [2](3)美国1981年版《经济辞典》的定义:“通货膨胀指本国货币单位购买力的下降,即价格上升和单位货币购买东西的减少。” [2]西方学者的这些定义从不同侧面揭示了通货膨胀的本质,但又各有其不同程度的缺陷。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课教科书当然不能照抄这些定义,必须采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中最具权威性的通货膨胀定义。遗憾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给通货膨胀下过(似应加上“正式的”三字——笔者注。)定义。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学者给通货膨胀下定义,多是依据马克思的货币流通公式加以发挥的。”[3]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本上的通货膨胀定义也是如此。我们下面考察通货膨胀的本质也按照这个思路(从马克思的货币流通公式出发)来进行讨论。

马克思在其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资本论》中给出的货币流通公式是这样的:“商品的价格总额 / 同名铸币的流通次数=当作流通手段发生功能的货币的总量”[3]由于马克思写作这一著作的背景是正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他讨论的是当时的铸币在商品流通中作为主要流通手段的社会经济生活实际,这与我们现在的社会经济实际不太相同。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们,如许涤新等人根据后来的社会经济生活实际对这个公式进行了大同小异的改写,把“铸币”改成了“货币”。[4][5]我国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本就采用了许涤新的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1]其中,“商品的价格总额”在数值上等于待销售的商品量和商品的价格水平的乘积。根据这个公式,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者们给通货膨胀下出了定义,其中几个比较权威的定义是:(1)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上册)的定义:“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4])(2)《辞海》(经济分册)的定义:“通货膨胀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的金属货币量。”[6](3)宋原放主编的《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的定义:“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7](4)1985年出版的《经济与管理大辞典》的定义:“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情况。”[2]这些定义都强调了“纸币发行量”这一因素,这是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

三、通货膨胀与纸币发行量的关系

纸币的发行权一般属于国家,纸币发行的数量一般由国家决定。如果通货膨胀都是由于“纸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则国家必然难辞其咎。那么,通货膨胀是否都是由纸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呢?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给出的货币流通公式,给出的只是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国家发行的纸币的数量当然也应当以此为限,发行太多则会引起通货膨胀。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笔者以为,如果因此而把通货膨胀的原因都归于此,则有失偏颇。

纸币发行量的多与少是一个“相对”的问题。纸币的发行量只有和流通领域中的需要量相比才会有多与少的问题。不和流通中的需要量相对比,它是无所谓“多”无所谓“少”的。纸币的发行量绝对地多于市场需要量,和市场需要的纸币量因减少而少于发行量一样,都会引起通货膨胀。具体的情况是这样的:(一)从货币的发行量(货币的供应量)来说,这个数量相对固定。一般说来,国家总是根据对经济运行情况的预测来决定发行纸币的数量,总是要间隔一段时间才发行一次纸币。因而国家对纸币的发行是有计划的,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一定时间内的发行数量是相对固定的。这样,一定时间内流通领域中的货币量就是相对固定的。(二)从市场上所需要的货币量(货币的需求量)来说,这个数量随时在变化,相对地不固定。经济运行是连续进行、不断变化的。马克思的货币流通公式中提到的决定市场上所需要的货币数量的三个因素都是随着经济的运行不断变化的——市场上待销售的商品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在不断地变化着(这样商品的价格总额也就是在不断地变化),货币的流通速度也在不断变化着。这样,根据马克思的货币流通公式计算出来的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也就在不断变化着。(三)这样,社会经济的运行就造成了货币发行量的固定性和市场上所需要的货币量的不固定性的矛盾,其具体表现就是这两个量的经常性的不一致。如果货币的发行数量与市场上的需要量相比经常性的多出太多,则会导致物价经常性的上涨,这种现象就是通货膨胀。很明显,这种纸币的相对过多不能完全归因于纸币的发行量过多,因为还有处于流通中的商品量、价格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等原因。是货币的发行数量和市场上货币的需要量二者的相对差额引起了通货膨胀而不是单纯其中的某一个因素。

四、商品的供需状况与通货膨胀

纸币只有和商品相联系才有意义。纸币的多与少实质上是商品的少与多。能够产生纸币的发行数量和市场上货币的需要量二者的相对差额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脱节,商品的总供给量小于总需求量。这是产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除了纸币的发行量过多这一因素之外,能够使处于流通中的商品量、价格以及货币流通速度剧烈变化的情况也能够引起社会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脱节,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下面我们从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些情况。

(一)商品供给的萎缩。在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水平等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灾难、战争、国家政策等原因而造成了商品供应的萎缩,而商品需求量却保持原有水平。这样,由于商品总量的减少,商品价格总额也减少,因而流通领域里需要的货币量也减少。但国家发行的纸币却不会及时相应地减少(即货币不能及时回笼)。这样就造成了流通领域里的纸币大于需要量的状况而引起通货膨胀。

(二)商品需求的扩大。主要的情况有:1、货币供应量的绝对和相对扩大。经济学中的“需求”概念不同于我们平时所指的心理上(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需要),而是指的是一种有购买能力的需求,对商品或服务既需要又有钱购买才能称得上需求。这样,社会总需求量就与社会上人们手中所拥有的货币量密切相关。国家发行的纸币数量绝对地多于流通领域里对纸币的需求量,或者国家发行的纸币数量本来与流通领域里对纸币的需求量相一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需求量不断减少,则货币的供应量会相对地大于需求量,这两种情况下都会造成人们对商品需求量的扩大。2、心理因素。由于对市场商品充分供给的不信任,人们会将在银行中的存款提取出来抢购商品,从而使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扩大,增加商品需求量(很多人认为,只有金属货币才具有自动调节在商品流通中的数量的功能,即具有“蓄水池”功能, 而纸币没有这个功能,因此只有纸币才会发生通货膨胀。笔者认为将纸币存入银行亦相当于将纸币存进了“蓄水池”,取出来花相当于取出了“蓄水池”。因此储蓄者将纸币存入银行有利于消除通货膨胀,取出纸币来买东西则能够促进通货膨胀的产生。否则难以解释何以挤兑现金会加剧通货膨胀。)。它也会加快货币流通速度,促使价格上涨,引起通货膨胀。另外还有其它情况,这里不详细讨论。

总之,除了纸币的发行数量过多以外,能够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还有很多。西方经济学家总结出了几个主要的原因,并把它们归结为几个主要的通货膨胀类型,它们是:(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三)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通货膨胀;[8](四)货币数量型通货膨胀。这些情况都可以归结到前面我们分析的情况中去。将通货膨胀的原因仅仅归结为货币发行量过多,实际上是仅仅定义了上面的第四种情况,即货币数量型通货膨胀。

五、结论

纸币的发行量过多和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过少,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的两个密切不可分割的方面,不能看作相互独立的两个因素。我们前面把这二者区分开来进行分析,只是为了分析的方便。当我们说其中的一个因素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时,实际上是在说这一因素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是在把假设另一个因素不变作为讨论的前提。从这个角度说,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本的通货膨胀定义在说“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时,实际上也包含了“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过少”这一因素,因此不能说课本上的这个定义不正确。只是它没有强调“纸币的发行量过多和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过少”这两个因素的相对的多与少而已。

鉴于课本上的这个定义容易引起歧义,笔者认为,为了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可以将通货膨胀这样定义:处于流通状态中的纸币多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叫做通货膨胀。

注 释:

[1]中等师范学校思想政治教科书(试用本)经济常识[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7,17,118,22

[2]李晓西.现代通货膨胀理论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4,14,15,17,17

[3][德国]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郭大力 王亚南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00

[4]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上册)[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97,616

[5]刘志钧.政治经济学教程(资本主义部分)[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7.73

[6]辞海(经济分册)[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477

[7]宋原放.简明社会科学词典[Z]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890

[8]尹伯成.西方经济学教程(下)[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77-184

作者简介:李天银(1968- ),男,山东省临邑师范学校政治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教育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课教学

『玖』 高中政治:什么是通货膨胀它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抑制通货膨胀

什么是通货膨胀?

由于岛上生产的产品太多了,以至于没法准确估计到底该发行多少钞票,发行多了的时候,因为没有那么多产品可买,产品就开始涨价,发行少了呢就开始降价,为了保证价格稳定,央行要求各钱庄要把一部分钱放在央行里面用来调节产品的价格,根据价格情况多放和少放。这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可是有一部分聪明人开始怎么才能把钱弄到自己手上,他在海边捡了一颗石子,说这个石子值100万快钱,把它卖给了一个人,这个人觉得整个岛上的钱加一起也没有100万啊,怎么办,于是向钱庄借,钱庄也没有这么多钱,于是把印钞机打开,印了这100万,借给了他买了这个石子。

然后这个人开始卖这个石子,100万卖给了第二个人,由于第一个卖石子的人把钱花了,所以岛上的钱多了,所以这一百万可以筹集到,多买些产品就有了。但当把这个石子以200万转让的时候,钱庄只能又印了100万钞票,就这样钞票越印越多,可是当这个石子不停的流动转让时,大家并不觉得岛上的钱多,产品价格还是原来的那样。可是当这个石子不流通或流通的慢时,大家觉得钱多了,可是如果当持有石子的人把它扔到大海里,那就等于岛上凭空多出N多个100 万来,怎么办,央行最害怕的就是这颗石子没了。它没了岛上产品的价格就会飞涨,就会通货膨胀。那么持有石子的人就绑架了岛上的经济。
房价能绑架中国经济吗?

中国的房地产已经使中国央行发行了太多的人民币,如果房价下降,等于把那颗石子投进了海里,那么多印出来的钱会使中国产品价格飞涨,会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看似房价与石子毫无相干,可是他们的属性是一样的,就是价格和价值严重的背离。实际上房地产的崩盘受害最大的并不是中国的商业银行,而是整个中国经济体系。为什么go-vern-ment迟迟没有把房价降下来,不是降不下来,如果真想降房价,只需要一道政令,房地产价格会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可是后果谁能承担,严重通货膨胀谁来负责?

房地产业已经绑架了中国的经济,是无可置疑的,是客观实在的,没有人能改变。

不管谁是总理,廉洁也好,贪污也好,都希望社会和谐,可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拾』 许涤新的主要著作

《中国经济的道路》(1946年)、
《官僚资本论》(1946年)、
《政治经济学辞典》(上、中、下册,主编,1980~1981年)、
《生态经济学探索》(1985年)。

阅读全文

与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