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谁有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或第七版的中文版呀。求发。
建议去考研论坛看看,有人有分享的扫描版
⑵ 宏观经济学 曼昆第七版相对于第六版 增加了什么内容
The publisher, Palgrave-MacMillan, claims that the seventh edition balances "short-run and long-run issues in a way that emphasizes the relevance of Keynesian and classical ideas to current practice. Featuring the latest data and extensive coverage of the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the text has also been revised with the addition of new case studies on real-world issues such as President Obama's stimulus plan and a study of hyperinflation in Zimbabwe."
第七版强调了凯恩斯和古典理论对现有操作的联系 突出了最新的数据并广泛涉及现有的金融危机 正文新增实际上发生的诸如奥巴马总统的刺激计划和津巴布韦恶性通胀的case study
⑶ 曼昆《宏观经济学 第六版》.txt的课本原文
已发到你邮箱 。。。
⑷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和第五版有什么区别
第六版新在何处? 本书第六版经过了作者的认真修改。在保持大结构的同时,作者增加了若干新的理论介绍,新增了大量反映最近情况的有趣的案例,例如劳动力参与率的长期趋势,双边贸易平衡的无关性,为什么资本不流向穷国,领取最低工资的工人的特点,现代美国经济制度的殖民地起源,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不可能三角形(允许资本的自由流动、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和固定汇率的不能同时存在),股票市场的有效市场假说,连锁超级市场的菜单成本等。本版还专门讨论了中国的汇率政策,回顾了中国汇率政策的历史变迁,这方面的讨论说明作者对中国经济有相当的了解。 (以下出自本书序言,由曼昆本人所写) 对本书前几版的正面反应说明,急剧的改变既不是必要的也不是教师期望的——实际上,第六版保持了与第五版同样的大结构。然而,我在第六版中从几个方面改进了本书。最明显的是,本书更新了,然而我也改进了教学方法和覆盖范围。尽管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仍与四年前相差无几,但宏观经济学的细节与实践的变动足以值得出一个新版本。 以下是按出现顺序排列的一些主要的变动: ●第1章有一个关于获得诺贝尔奖的宏观经济学家的参考资料。 ●第2章包括了新的一节,讨论了劳动市场情况的营业处所调查,并把它与家庭调查进行了对比。该章还包括了一个新的关于劳动力参与率的长期趋势的案例研究。 ●第3章把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入正文,而不是放在附录中。该章还包括一个关于劳动生产率与实际工资之间联系的新的案例研究。 ●第4章增加了一个新的关于信用卡和银行卡在货币系统中的作用的参考资料。 ●第5章有一个新的解释双边贸易平衡的无关性的参考资料,引出小型开放经济假设的新的一段,以及一个关于为什么资本不流向穷国的新的案例研究。 ●第6章有一个新的案例研究,关于领取最低工资的工人的特点。该章还有一个关于欧洲劳动市场的更深入的讨论,集中关注国家之间失业率的差异和工作小时随时间推进的下降。 ●第7章有新的一节,讨论对人口增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不同看法。 ●第8章有一个新的案例研究,分析贸易对增长的影响,还有关于制度对培育经济繁荣的作用的新的一节。 这新的一节包括了关于现代制度的殖民地起源的新的案例研究。此外,该章还有关于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的“创造性破坏”的概念的新的案例研究,包括历史的和最近的应用。 ●第9章以对经济周期事实的更深入的讨论为开始,引进短期经济波动的题目。 ●第12章有关于“不可能三角形”——允许资本的自由流动、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和固定汇率的不能同时存在——的新的一节,包括关于中国货币辩论的新的案例研究。 ●第15章有一个完全更新的关于财政政策前景的案例研究和关于税收如何影响激励的新的参考资料。 ●第16章包括了一个新的关于行为经济学对提高储蓄的政策可以提出什么意见的案例研究。 ●第17章是关于股票市场的其他观点的新增的一章,讨论了有效市场假说和凯恩斯关于选美的比喻。 ●第19章有一个新的案例研究,概括了连锁超级市场的菜单成本的大小的研究。 在评估我所做的所有变动和所考虑的许多其他问题时,我都把简洁性的好处牢记在心。根据我当学生的经历,我知道长篇巨著更不容易被阅读。我写作本书的目标是用尽可能最少的词汇提供一本最清晰、最时新而又最容易阅读的宏观经济学教程。
⑸ 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第六版好还是第五版好
第六版没读过 应该没多大区别 就是在举例上用的资料更新了
如果刚接触经济学的话 最好再搞本老萨的经济学配合着读
不然你光看曼昆的可能看了就忘了 其实这本书是很好的
⑹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六版和第七版有什么区别
1、参考资料不同:
第七版第三章增加了参考资料:“金融系统、市场、中介与2008年和2009年危机”,第九章新增了关于休谟的货币理论作为参考资料。
2、书籍可读性不同:
第七版它以学生在前面各章节和以前课程所看到的所学到的思想作为基础,让学生见识到研究和政策前沿的思想,更加易懂。
3、涉及案例数量不同:
第七版相对于第六版大幅更新了“新闻摘录”“案例研究”等专栏,例如增加了以碳税来应对气候变化、网络经济等新话题。
(6)宏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扩展阅读:
《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人们是如何决策的。这其中包括四个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此原理典型的注释 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某个你喜欢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个喜欢的东西,因此,作出决策要求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或者几个目 标之间有所取舍。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的重要,因为人们只有了解自己可以得到的选择,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
原理二,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当作出任何一项决策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带来的机会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生活中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界称这些调整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作出更好的决策。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因此,在分析任何一项政策时,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激励发生作用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⑺ 求曼昆宏观经济学 pdf版 第六版或者第七版
http://pan..com/s/1eQdBnG2
⑻ 曼昆宏观经济学该看第六版还是第七版呢,哪一版好呢
我再看第五版。。书面上的说明是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内容。内容缩减了1/3。450页我打算看完这本把基础知识看了再看一本全面的。也不知道看哪本呢
⑼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和第七版哪个好区别在哪
两版我都有
事实上只要David Hume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必须搞懂之外其他都是通读就行..
⑽ 《经济学原理》曼昆 第六版 上下册
我生长在一个经常在饭桌上讨论政治问题的家庭中。对解决社会问题各种方法的拥护与反对引起了热烈的争论。但在学校里,我被科学所吸引。政治问题看来是模糊的、不连贯的和主观的,而科学是分析的、系统的和客观的。当政治争论喋喋不休地进行时,科学取得了进步。
大学一年级的经济学原理课程使我看到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经济学结合了政治学和科学的优点。它是一门真正的社会科学。它的主题是社会的——人们如何选择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如何相互交易,但它以科学的冷静来研究这个主题。通过把科学方法引人政治问题,经济学力图对所有社会面临的基本挑战作出推动。
我写这本书的动机是希望把我第一次学习经济学课程时的兴奋的感觉传递给读者。经济学是门只要掌握了其中一些知识便能发挥很大作用的学科(学习物理学或日语之类的课程就不能这样说)经济学家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思考世界,其中许多内容可以在一两个学期内学完。本书的目的是把这种思维方式尽可能广泛地传达给听众,并使读者能够理解他们周围的许多事情。
我坚定地相信,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经济学所提供的基本思想。普通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世界,以便使他们成为好公民一一经济学的学习和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一样是服务于这个目的的。因此,写一本经济学教科书是一种极大的荣誉和职责。这也是经济学家得以促进ZF更健全、未来更繁荣的一种方法。正如伟大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所指出的:“如果我能写一国的经济学教科书,我就不管谁制定该国的法律或者准起草高深的条约。”
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都教导说,资源是稀缺的,但很少有教科书的作者想到,学生的时间也是这些稀缺资源之一。我力求避免那些干扰学生关键课程的无用修饰与冗长细节来尊重时间的稀缺。我希望这本书写得恰如其名(经济学原理》的“原理”二字。
为了提炼出经济学的精华我必须考虑,对学习入经济学课程的学生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我努力把自己放在经济学初学者的位置上。我的目标是强调学生应该,而且也会发现经济学中有兴趣的内容。
本书把较多篇幅用于应用于政策,而把较少篇幅用于正规的经济理论。例如,在学生学习了第四到第六章市场供求理论的内容之后,在第七到第九章中就可以直接用这些工具去考虑我们的社会所面临的三个重要问题:为什么自由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赋税如何干扰市场机制?谁是国际贸易的赢家和输家?这些问题与学生听新闻和来自他们生活中的关注与兴趣相辅相成。
在全书中我尽可能经常地回到应用与政策问题。大部分章节容纳了说明如何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案例研究”的内容。此外“新闻摘录”栏提供了报纸摘录,说明经济学思想如何解释社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我的希望是,学生在学完人门的经济学课程之后,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和更有见解地思考新闻故事。
本书涵盖了作为经济学人门课程所需要的中心的所有题目,但这些题目并没有总按传统的顺序安排。了解书中的内容需要迅速地浏览全书的题目。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引导学生进入经济学家的世界观。本章预先介绍了在整个经济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重要思想,例如机会成本、边际决策、激励的作用、贸易的收益,以及市场配置的效率。在全书中,我经常提到第一章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以提醒学生,这些原理是大多数经济分析的基础。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考察了经济学家如何研究他们的研究领域。本章讨论了假设在形成理论中的作用,并介绍了经济模型的概念。本章还讨论了经济学家在制定政策中的作用。本章的附录简单复习了如何使用图形,以及图形如何被误用。
第三章“相互依赖性与贸易的好处”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这个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个人要与其邻居贸易,以及为什么一个国家要与其他国家贸易。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市场力量如何协调经济中发生的许多个人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的。作为这种分析的出发点,学生在本章中知道了为什么专业化、相互依赖和贸易会有利于每一个人。
以下三章介绍了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工具。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提出了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的概念。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介绍了弹性的概念,并用它分析三个不同市场上的事件。第六章“供给、需求与ZF政策”用这些工具来考察租金控制和最低工资法这类价格控制,以及税收归宿。
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概念扩大了供求分析。本章从提出消费者支付意愿和需求曲线之间的联系以及生产者生产成本和供给曲线之间的联系开始,然后说明市场均衡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之和最大化。因此,在本书中学生较早地了解到市场配置的效率。
以下两章把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运用到政策问题中。第八章“应用:税收的代价”说明为什么税收引起无谓损失。以及是什么决定这种损失的大小。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考虑了谁从国际贸易中受益。谁受损,并提出了有关保护主义政策的争论。
在考察了为什么市场配置通常是合意的以后,本书又考虑ZF有时可以如何改善市场配置。第十章“外部性”解释了污染这类外部效应如何会使市场结果无效率。本章还讨论了这些无效率可能的公共与私人解决方法。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考虑了当国防这类物品没有市场价格时产半的无效率。第十二章”税制的设计”描述了ZF如何筹集支付公共物品所必须的收入。本章提出了美国税制的制度背景,然后讨论了效率和平等目标如何在税制设计中起作用。
以下五章考察了企业行为和行业组织。第十三章“生产成本”讨论了包括在企业成本中的内容,并介绍了成本曲线。第十四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分析了价格接受企业的行为,并得出了市场供给曲线。第十五章“垄断”讨论了作为市场上推一卖者的企业的行为。本章还讨论了垄断定价的无效率、可能的政策反应,以及垄断者实行价格歧视的努力。第十六章“寡头”包括只有几家卖者的市场,并把因犯的两难处境作为解释战略相互作用的模型。第十七章“垄断竞争”考察有许多提供相似而不相同产品的卖者的市场行为。本章还讨论了有关广告效果的争论。
以下三章描述了在工资与物价有伸缩性的长期中实际经济的行为。第二十四章“生产与增长”考察不同时期与国家生活水平差别巨大的决定因素。第二十五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讨论了我们经济中的各种金融机构,并考察了这些机构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第二十六章“自然失业率”考虑失业率的长期决定因素,包括最低工资法、工会的市场势力、效率工资的作用,以及寻找工作的影响。
在讨论了实际经济的长期行为之后,本书转向货币与物价的长期行为。第二十七章“货币制度”介绍了经济学家的货币概念以及中央银行在控制货币量中的作用。第二十八章“通货膨胀:原因与成本”提出了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联系,并讨论了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以下两章提出了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第二十九章“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解释了储蓄、投资与贸易金额之间的关系。名义和实际汇率之间的区别,以及购买力平价理论。第三十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提出了古典的国际物品与资本流动模型。这个模型说明了各种问题,包括预算赤并与贸易赤字之间的联系,以及贸易政策的宏观经济影响。
在第二十四章到第三十章中充分论述了长期经济理论之后,本书把注意力转向解释围绕长期趋势的短期波动。第三十一章“总需求与总供给”从关于经济周期的一些事实开始,并介绍了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第三十二章“货币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解释了决策者如何可以用他们掌握的工具来移动总需求曲线。第三十三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解释了为什么控制总需求的决策者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关系。本章考察了为什么这种交替关系存在于短期中,为什么它会随着时间推移而移动,以及为什么在长期中不存在。
本书的结论是第三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这最后一章考虑决策者面临的五个争论问题:在对经济周期作出反应中政策积极主义的适当程度,在运用货币政策中规则与相机抉择之间的选择,实现零通货膨胀的合意性,平衡ZF预算的重要性,以及为了激励储蓄进行税收改革的需要。对每个问题,本章都提出了争论双方的观点,并鼓励学生作出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