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1976年弗里德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因为在"消费抄的分析和在货币的历史袭与理论等方面的成就,以及他论证了稳定经济政策的复杂性",1976年,弗里德曼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年7月31日—2006年11月16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领军人物、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51年约翰·贝茨·克拉克奖得主。弗里德曼被广泛誉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及学者之一。
弗里德曼所代表的芝加哥经济学派是二战之后,继凯恩斯主义影响最大的经济学派和经济学理论,弗里德曼也因为他的思想主张而闻名。
B.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弗里德曼,以经济学的角度如何理解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费里得卖以经济学的角度如何解释以经济学的角度我觉得很正常意思就是你不努力是不可能天上掉馅饼的这是不现实的。
C. 有什么关于弗里德曼经济学说理论的实际例子
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回大发战争之财答,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迫使其他西方国家接受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实行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所确定的固定汇率制,即各国货币价值必须以一盎斯黄金等于35美元以上的汇率计算。弗里德曼在当年就对此提出异议,他预言这种固定汇率制必将彻底破产,而自由浮动汇率才是维持一体化更稳定的国际经济手段。但当年经济学界凯恩斯主义的权威人士和政府首脑对弗里德曼的劝告置若罔闻。随着时代的变迁,各会员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不平衡的现象。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进入了持续的通货膨胀时期,到60年代,美国的物价不断上升,国际收支状况更加恶化。这时,他再次提出浮动汇率制,并详细解释自由汇率“优越性”的新论点。
D. 弗里德曼的“轮椅中的经济学”指的是什么
弗里德曼的被西蒙戏称为“轮椅里的经济学”方法论,即他著名的“只要预测准确,版经济学假设的真实性无关紧权要”论。
弗里德曼是实证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的倡导者,其方法论大部分都体现在1953年出版的《实证经济学论文选》一书中 。 弗里德曼继承了波普尔的实证主义传统,认为经济学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取决于其接受事实证据的检验 。 弗里德曼认为对理论假设前提的检验是不必要的。这一观点的含义是:①假定的抽象性,带有某种虚假性,不可能“直面现实”(基于此说而被经济学界称为“坐在轮椅上”的方法论)。②经济主体的行为是非理性的。③一种理论的假设是更广意义上的理论应用,而后者是可加以检验的。④实证分析对于任何一种理论都是暂时的,理论变化是永恒的。
E. 经济学高手入: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真的能够否定凯恩斯的理论吗
看了几位仁兄的回答,我感觉其实很多人都理解错了-_-
要回答楼主的问题,必须先搞清楚到底什么是暂时性收入,什么是永久性收入。
(ps:不知何故,类似“三心草LR”给出的定义非常普及,不知道是不是弗里德曼就是这样定义的。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弗里德曼的理论就是自相矛盾的,楼主也正是因此才会一直搞不清收入进账的时间性差异对消费的影响有什么分别)
我结合弗里德曼的整体思想,认为【区分这两种收入,与是否偶然、无法预期、持续进账等都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正确的解释如下:
永久性收入:一个人根据其一生的收入水平(包括过去的、现期大额的和未来的)所换算出的年金收入
暂时性收入:无法影响一生收入水平的现期收入
搞清楚弗里德曼对于两种收入的真实涵义,消费的决定就一目了然了:理性的人并不短视,人们都会根据自己一生的收入水平(包括一次性改变一生收入水平的偶然收入)来制定自己的消费水平,而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只盯着现期收入的变化来消费,毕竟现期收入的浮动,对于一生的收入水平来说,往往是非常渺小的。显然,凯恩斯关于现期(国民)收入决定消费的理论就错了。
但是,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真的能够否定凯恩斯的一整套理论乃至思想吗?
“三心草LR”的答案是,人们的预期有理性的一面,也有盲目的一面,当人们理性时,暂时性收入就无法影响永久性收入,而当人们盲目时,暂时性收入就可以影响永久性收入,所以凯恩斯干预政策对永久性收入的影响会介于两者之间。问题是,这里显然带有先入为主的古典思想——凭什么把相信货币主义定义为理性,而把相信凯恩斯主义定义为盲目?
诚然,暂时性收入作为无法影响一生收入水平的现期收入,其“本身”当然不足以影响永久性收入,但是在特定的时期下(而非在人们的盲目下),暂时性收入的变化会影响到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从而间接地导致永久收入的变化——
经济大萧条来临时,失业率猛增,即使是没有失业的人,其总体收入水平也下降了,在这种经济危机下,下降的确实只是暂时性收入,但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会随之下降,并且出于谨慎性,人们往往会做好很长时期收入下降的准备,来规避可能发生的生存风险(毕竟失业的人说不好自己会失业多久,收入下降的人也说不好自己的收入要到哪天才能恢复从前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暂时性收入的下降间接导致了永久性收入的下降。
对此,“三心草LR”可能会说,如果人们有完全的理性预期,就会预期到这种收入的下降只是暂时性的,不会对永久性收入产生多大影响。是的,经济早晚都会复苏,但“早”是多早呢?“晚”又是多晚呢?有理性预期不代表就是先知,人们对经济复苏、收入恢复的预测只能定性,很难定量,因此人们的谨慎性会使永久性收入受到大的影响。事实上由于价格粘性的现实存在,经济的自发复苏本身就是漫长的,越是理性的人恰恰越会调整永久收入的预期。而当政府实施刺激政策时,越是理性的人恰恰越会将暂时性收入的增加看作经济开始复苏的信号,从而扭转未来的收入预期,使永久性收入提高(恢复到从前水平)。
表现在IS-LM模型里,就是在经济萧条时,c=α+βy中的β>0(既然消费是永久性收入的函数,而永久性收入此时又是现期暂时性收入y的函数,那么消费就可以表示为暂时性收入的函数,令β不为0即可),此时凯恩斯主义是有效的;而当经济达到潜在水平乃至过热水平时,β=0,暂时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机制切断,凯恩斯主义丧失乘数效应,从而失效。
因此,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无法否定凯恩斯的理论。从近几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分布,例如斯蒂格利茨、阿克洛夫、卡纳曼、菲尔普斯等等,可以看出,曾被认为没落的凯恩斯经济学,却得到了“复兴”。凯恩斯经济学得到“复兴”,意味着弗里德曼经济学走向衰落。
F. 简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并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而是货币需求的理论,即货币需求是由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
1、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从而将货币理论纳入了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的框架,摒弃了古典学派视货币为纯交易工具的狭隘理念。
2、在一般均衡的资产组合理论中,特别强调货币量在经济中的枢纽作用,纠正了凯恩斯学派忽视货币量的偏颇。
3、在货币需求函数中,首先设置了预期物价变动率这一独立变量,确定了预期因素在货币理论中的地位。
4、严格地将名义量和实际量加以区分。
5、特别强调实证研究的重要性,改正了以往学者们在经济理论,尤其是在货币理论中只顾抽象演绎的缺陷,使货币理论更向可操作的货币政策靠拢了。
(6)弗里德曼经济学扩展阅读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Md/P=f(Y,w,Rm,Rb,Re,gP,u)。
其中,Md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P表示物价水平,Y表示名义恒久收入,w表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Rm表示货币的预期名义收益率,Rb表示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Re表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gP表示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也就是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u表示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w,u,Md三者的关系是不确定的。
G. 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普及经济学
弗里德曼在1980年曾主持电视节目《选择的自由》,其后并与妻子罗丝·弗里德曼把节目内容合写成书,他亦在《新闻周刊》撰写专栏。多年来发表的政论无数,其中如“世上没有免费午餐”成为一个年代的隽语: “最大错误之一是,是不依政策和计划的结果,而是依它们的意图来评断它们。”(One of the great mistakes is to judge policies and programmes by their intentions rather than their results. ) “政府所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常都跟问题本身一样差劲。”(The government solution to a problem is usually as bad as the problem.) “构成大多数反自由市场理论的,其实是对自由本身的不信任。”
H. 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好还是弗里德曼的好
曼昆的比较详细,并且配有很生动的例子说明问题,但是个人觉得曼昆的书不够开门见山,阐述很多东西的时候都会绕很大的弯子,总体来说还是曼昆的不错哦~~
I. 平狄克、弗里德曼、萨缪尔森和曼昆的经济学书籍有什么区别
Pindick在国内的书有一本复中级制微观经济学和计量模型与预测,个人觉得偏向应用,比较适合做MBA的教材。
Friedman的教材好像有本价格理论的讲义,可惜没有拜读过。他在国内比较容易见的通俗著作是《资本主义与自由》和《自由选择》。特点是假设,逻辑超级清晰,没有丝毫含混之处。可惜的是,随着西方学术的进步,也由于西方经济学后起之秀们不迷信权威,他的很多核心观点今天看来是不对的。
Samuelson有本传奇的初级经济学教材(当然了,他本人更传奇),写得很大气,适合初学。另外有本随笔《中间道路的经济学》,充分体现了他折中,睿智的风格。此外还有本《经济分析基础》,我认为有些过时了。
Mankiw最引以为傲的是他的《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地球人都知道,Mankiw是Neo-Keynesian,不过我觉得他们的观点与其说更接近凯恩斯不如说更接近新古典。Mankiw清晰的英语表达能力无出其右。
J. 经济学家米尔顿 弗里德曼资料哪有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nbsp;Friedman,1912年7月31日—2006年11月16日)是美国经济学家,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及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1976年取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扬他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和稳定政策复杂性等范畴的贡献。弗里德曼是《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的作者,在1962年出版,提倡将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让自由市场运作,以此维持政治和社会自由。他的政治哲学强调自由市场经济的优点,并反对政府的干预。他的理论成了自由意志主义的主要经济根据之一,并且对1980年代开始美国的里根以及许多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有极大影响。生平弗里德曼生于纽约市一个工人阶级的犹太人家庭,父亲是Jenonbsp;Saulnbsp;Friedman,母亲是Sarahnbsp;Ethelnbsp;Landau(1892-?),两人从奥匈帝国(今乌克兰一带)来到美国邂逅,曾在血汗工厂工作。弗里德曼是家中第四个孩子,也是唯一的男孩。他的三个姊姊包括:Tillienbsp;F.nbsp;Friedmannbsp;(1919-?)、Helennbsp;Friedmannbsp;(1920-?)、以及Ruthnbsp;Friedmannbsp;(1921-?)[1]。在高中时,弗里德曼父亲逝世后,举家搬到新泽西州的罗威市(Rahway)。他16岁前完成高中,凭奖学金入读罗格斯大学。原打算成为精算师的弗里德曼最初修读数学,但成绩平平,1932年取得文学士,翌年他到芝加哥大学修读硕士,1933年芝大硕士毕业。上第一堂经济课时,座位是以姓氏字母编排,他紧随一名叫罗斯(Rossnbsp;Director)的女生之后,两人6年后结婚,从此终生不渝。弗里德曼曾说他的作品无一不比罗斯审阅,更笑言自己成为学术权威后,罗斯是唯一胆跟他辩论的人。当弗里德曼病逝时,罗斯说:“我除了时间,什么都没有了。”nbsp;毕业后,他曾为新政工作以求糊口,批准了许多早期的新政措施以解决当时面临的艰难经济情况,尤其是新政的许多公共建设计画。辗转间他到哥伦比亚继续修读经济学,研究计量、制度及实践经济学。返回芝加哥后,获Henrynbsp;Schultz聘任为研究助理,协助完成《需求理求及计算》论文。为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工作时,他1940年曾完成一书,指医生的垄断局面导致他们的收入远高于牙医,引起局方争议,令该书要在战后始能出版。弗里德曼在威斯康辛大学任教了一小段时间,但由于在经济学系里碰上了反犹主义者的阻挠而只得返回政府部门工作。1941至1943年,他出任美国财政部顾问,研究战时税务政策,曾支持凯恩斯主义的税赋政策,并且也确实协助推广了预扣所得税制度。43至4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参与Haroldnbsp;Hotelling及W.nbsp;Allennbsp;Wallis的研究小组,为武器设计、战略及冶金实验分析数据。1945年,他与后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Georgenbsp;Stigler到明尼苏达大学任职,1946年他获哥伦比亚大学颁发博士学位,随后回到芝加哥大学教授经济理论,期间再为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货币在商业周期的角色。这是他学术上的重大分水岭。在他的自传中,弗里德曼曾描述1941至43年为罗斯福新政工作时,“当时我是一个彻底的凯恩斯主义者”。随著时间过去,弗里德曼对于经济政策的看法也逐渐转变,他在芝大成立货币及银行研究小组,在经济史论家Annanbsp;Schwartz的协助下,发表《美国货币史》鸿文。当时他挑战主张凯恩斯主义的著名经济学家观点,抨击他们忽略货币供应、金融政策对经济周期及通胀的重要性。他任职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逾30年,力倡自由主义经济,并与徒弟徒孙,打造出著名的“芝加哥学派”。他过,他通常反对政府干预的计划,尤其是对于市场价格的管制,他认为价格在市场机制里扮演著调度资源所不可或缺的信号功能。在《美国货币历史》一书中,他提出经济大萧条其实是政府对于货币供应管制不当所致。后来他在2006年说道:“你知道吗?很奇怪的是为何人们仍以为是罗斯福的政策让我们脱离了经济大萧条。当时的问题是,你有一堆失业的机器和失业的人民,你怎么能靠着成立产业垄断集团和提升价格及工资来解决他们的问题?”他接著在芝加哥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直到1976年,在这30年里他将芝加哥大学的经济系形塑成一个紧密而完整的经济学派,被称为芝加哥经济学派。在弗里德曼的领导下,多名芝加哥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