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2013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3诺贝尔经济学奖

发布时间:2020-11-26 04:33:26

⑴ 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共给了多少行为经济学

迄今为止,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共给了行为经济学,分别是:

(1)2002年获奖的行为经济学奠基者丹尼尔·卡尼曼,他和已故学者托维尔斯基共同提出的前景理论(KT model)奠定了行为经济学研究基础;

(2)2013年获奖的罗伯特·J·席勒,他提出的非理性分析理论框架以及所著的《非理性繁荣》,成功预言了美国互联网、股市以及楼市领域的三大泡沫。

(3)2017年获奖的理查德·塞勒,他的重要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著名的心理账户理论。

行为经济学是作为实用的经济学,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的不足。

行为经济学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不是新学,只不过,自1950年代至1990年代,它沉寂了几十年。

⑵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者介绍

尤金·法玛(Eugene Fama,1939年2月14日-)
1939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1960年获塔夫茨大学学士学位,1964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
法马被认为是“现代金融之父”,主要研究领域是投资组合管理和资产定价。其研究理论享誉经济学界和投资学界。法马著有两本专著,并发表过100多篇学术文章,包括《有效市场假说》、《证券溢价》、《盈利、投资和平均回报》等。
金融市场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就由法马在1970年首次提出。1992年,法马与肯尼思·弗伦奇共同提出“法马-弗伦奇三因子模型”,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行改进。模型基于对美国股市历史回报率的实证研究,解释了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受哪些风险溢价因素影响。

彼得·汉森(Peter Hansen,1952年出生-)
1952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他1974年在犹他州立大学获学士学位,1978年获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81年起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汉森的主要贡献是研究出一种统计方法,它适用于检测资产定价的合理性。除了在专业的计量经济学方面享有盛名外,他也是一位卓越的宏观经济学家,他的重点研究课题是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他逐渐将学术兴趣转向对“系统性风险”评估及其在金融危机中作用的研究。
罗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1946年3月26日-)
1946年出生于美国底特律市,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他除了是一名专业素养深厚的经济学家外,还是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他的畅销书《非理性繁荣》经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后曾在国内风靡一时。
席勒于1967年获密歇根大学学士学位,并于1972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领域包括金融市场、行为经济学、房地产、公共选择等多个方面。
席勒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两次准确预言金融泡沫破裂。在2000年出版的《非理性繁荣》中,他准确预言了股市泡沫。几乎在这本书开卖的同时,纽约股市出现暴跌。另外,从2003年开始他就预言美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在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前一年的2007年9月,他撰文称,美国即将出现房地产崩盘并将带来严重金融恐慌。
据报道,在经济学奖得主中,美国人的数量成为绝对的第一。而自2000年以来,每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有美国人的身影。

⑶ 有哪些金融学的学者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

1、理查德·塞勒,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行为金融学创始人,芝加哥大学教授,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和决策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方面,seiler研究了人类有限理性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2、HartOliverSimonArcyHart,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他专注于契约理论、企业理论、公司金融和法律经济学,是契约理论、现代制造商理论和公司金融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在其代表作《企业、合同与金融结构》中,他进一步发展了产权理论,提出了不完全合同理论。

3、霍姆斯特罗姆,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现任麻省理工学院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教授。他是一位著名的微观经济学家。他最著名的研究领域是契约与激励理论,尤其是相关理论在金融危机期间公司治理与流动性研究中的应用。

4、2015年诺贝尔奖得主安格斯·迪顿和安格斯·迪顿因其对消费、贫困和福利的研究获得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主要观点是,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无能。

⑷ 90年至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代表作

1.200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他们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贡献突出。

2.2002年,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卡尼曼成功地把心理学分析法与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为创立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史密斯则开创了一系列实验法,为通过实验室实验进行可靠的经济学研究确定了标准。

3.200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他们分别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易变性”和“共同趋势”两种新方法分析经济时间数列,从而给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4.2004年,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这两位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两个方面,即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难题”和商业周期的影响因素

5.2005年,罗伯特·约翰·奥曼和托马斯·克罗姆比·谢林,通过博弈论分析促进了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

6.2006年,埃德蒙·费尔普斯,在宏观经济跨期决策权衡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就

7.2007年,里奥尼德·赫维茨,埃里克·马斯金,罗杰·梅尔森,他们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了基本。

8.2008年,保罗·克鲁格曼,完成了对经济活动的贸易模式和区域的分析。

9.2009年,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奥利弗·威廉姆森,他们经济治理,尤其是对普通民众作出的贡献和经济治理分析,尤其是企业边际领域方面的贡献。

10.2010年,彼得·戴蒙德,戴尔·莫滕森,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在"市场搜寻理论"中具有卓越贡献

11.2011年,托马斯·萨金特,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在宏观经济学中对成因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

12.2012年,埃尔文·罗斯,罗伊德·沙普利,创建“稳定分配”的理论,并进行“市场设计”的实践。

13.2013年,拉尔斯·彼得·汉森,罗伯特·希勒,完成了对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

14.2014年,让·梯若尔,完成了对市场力量和管制的研究分析。

15.2015年,安格斯·迪顿,完成了对消费、贫困和福利的分析。

16.2016年,奥利弗·哈特,本特·霍姆斯特罗姆,在契约理论方面的贡献。

17.2017年,理查德·H·泰勒,因行为经济学方面的贡献。

18.2018年,保罗·罗默,威廉·诺德豪斯,在创新、气候和经济增长方面研究的杰出贡献

19.2019年,阿比吉特·班纳吉,艾丝特·杜芙若,迈克尔·克雷默,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

⑸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第多少届

应该是第45届吧,从1969年第一次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到今年2013年,共有2013-1969+1=45

⑹ 历史上一共有多少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从1969年至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颁发了49次,获奖者人数达79人,其中包括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
1969年
拉格纳·弗里希(RAGNAR FRISCH)挪威人
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荷兰人
主要贡献:他们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前者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后者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
1970年
保罗·安·萨默尔森(PAUL A SAMUELSON )美国人
主要贡献: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
1971年
西蒙·库兹列茨(SIMON KUZNETS )美国人
主要贡献: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2年
约翰·希克斯(JOHN R. HICKS)英国人
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 ARROW)美国人
主要贡献:他们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
1973年
华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苏联人
主要贡献: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运用。
1974年
弗·冯·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澳大利亚人
纲纳·缪达尔(GUNNAR MYRDAL)瑞典人
主要贡献:他们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
1975年
列奥尼德·康托罗为奇(LEONID VITALIYEVICH KANTOROVICH)苏联人
佳林·库普曼斯(TJALLING C. KOOPMANS)美国人
主要贡献:前者在1939年创立了享誉全球的线形规划要点,后者将数理统计学成功运用于经济计量学。他们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了贡献。
1976年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美国人
主要贡献: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
1977年
戈特哈德·贝蒂·俄林(BERTIL OHLIN)瑞典人
詹姆斯·爱德华·米德(JAMES E MEADE)英国人
主要贡献: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作了开创性研究。
1978年
赫泊特·亚·西蒙(HERBERT A. SIMON)美国人
主要贡献:对于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研究,这一有关决策程序的基本理论被公认为关于公司企业实际决策的创见解。
1979年
威廉·阿瑟·刘易斯(ARTHUR LEWIS)美国人
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 )美国人
主要贡献: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
1980年
劳伦斯·罗·克莱因(LAWRENCE R. KLEIN)美国人
主要贡献:以经济学说为基础,根据现实经济中实有数据所作的经验性估计,建立起经济体制的数学模型。
1981年
詹姆士·托宾(JAMES TOBIN)美国人
主要贡献: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博客)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在金融市场及相关的支出决定、就业、产品和价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2年
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美国人
主要贡献:在工业结构、市场的作用和公共经济法规的作用与影响方面,做出了创造性重大贡献。
1983年
罗拉尔·德布鲁(GERARD DEBREU)美国人
主要贡献:概括了帕累拖最优理论,创立了相关商品的经济与社会均衡的存在定理。
1984年
理查德·约翰·斯通(RICHARD STONE)英国人
主要贡献:国民经济统计之父,在国民帐户体系的发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贡献,极大地改进了经济实践分析的基础。
1985年
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意大利人
主要贡献: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这一假设在研究家庭和企业储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986年
詹姆斯·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 JR)美国人
主要贡献: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
1987年
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美国人
主要贡献:对增长理论做出贡献。提出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
1988年
莫里斯·阿莱斯(MAURICE ALLAIS)法国人
主要贡献:他在市场理论及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一般均衡理论重新做了系统阐述。
1989年
特里夫·哈维默(TRYGVE HAAVELMO)挪威人
主要贡献:建立了现代经济计量学的基础性指导原则。
1990年
默顿·米勒(MERTON M. MILLER)美国人
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 MARKOWITZ)美国人
威廉·夏普(WILLIAM F. SHARPE)美国人
主要贡献:他们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1991年
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英国人
主要贡献: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
1992年
加里·贝克(GARY S. BECKER)美国人
主要贡献:将微观经济理论扩展到对人类相互行为的分析,包括市场行为。
1993年
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 NORTH)美国人
罗伯特·福格尔(ROBERT W. FOGEL)美国人
主要贡献:前者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后者用经济史的新理论及数理工具重新诠释了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
1994年
约翰·纳什(JOHN F.NASH)美国人
约翰·海萨尼(JOHN C. HARSANYI)美国人
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德国人
主要贡献:这三位数学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德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1995年
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美国人
主要贡献: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1996年
詹姆斯·莫里斯(JAMES A. MIRRLEES)英国人
威廉·维克瑞(WILLIAM VICKREY)美国人
主要贡献:前者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 后者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7年
罗伯特·默顿(ROBERT C. MERTON)美国人
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 SCHOLES)美国人
主要贡献:前者对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做了进一步减弱,在许多方面对其做了推广。后者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
1998年
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 )印度人
主要贡献: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
1999年
罗伯特·蒙德尔(ROBERT A. MUNDELL)加拿大人
主要贡献: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适宜的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使他获得这一殊荣。
2000年
詹姆斯-J-赫克曼(James Heckman ) 美国人
丹尼尔-L-麦克法登(Daniel McFadden ) 美国人
主要贡献:他们发展了广泛应用在经济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中对个人和住户的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对赫克曼奖励他对分析选择性样本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对麦克法登奖励他对分析离散抉择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2001年
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 A.Akerlof) 美国人
迈克尔·斯彭斯(A.Michael Spence) 美国人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ze) 美国人
主要贡献:他们由于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而分享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2年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美国人
弗农·史密斯(Vernon L. Smith)美国人
主要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把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学者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以表彰他们在心理和实验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
2003年
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Engle) 美国人
克莱夫·格兰杰(Clive Granger) 英国人
主要贡献: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以表彰他们在经济学时间数列分析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2004年
芬恩。基德兰德(Finn E. Kydland) 挪威人
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C. Prescott) 美国人
主要贡献: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Finn E. Kydland)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C.Prescott),以表彰他们在动态宏观经济学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2005年
具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奥曼和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因在博弈论分析方面的研究获得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两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他们通过对博弈论的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
2006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埃德蒙-菲尔普斯(EdmundS.Phelps),以表彰他对宏观经济政策中跨时贸易所作的研究。
2007年
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分享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基础。他们分别是明尼苏达大学的赫维茨、芝加哥大学的马斯金,以及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的罗杰·B。迈尔森。
2008年
保罗·克鲁格曼(美国)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主要贡献:对经济活动的贸易模式和区域的分析。
2009年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美国)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奥利弗·威廉姆森(美国)美国加州大学
主要贡献:经济治理,尤其是对普通民众作出的贡献和经济治理分析,尤其是企业边际领域方面的贡献。
2010年
彼得·戴蒙德(美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
戴尔·莫滕森(美国)丹麦奥胡斯大学,美国西北大学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塞浦路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主要贡献:在"市场搜寻理论"中具有卓越贡献。
2011年
托马斯·萨金特(美国)美国纽约大学
克里斯托弗·西姆斯(美国)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主要贡献:在宏观经济学中对成因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2年
埃尔文·罗斯(美国)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哈佛商学院
罗伊德·沙普利(美国)美国加州大学
主要贡献:创建“稳定分配”的理论,并进行“市场设计”的实践。
2013年
尤金·法玛 芝加哥大学
拉尔斯·彼得·汉森芝加哥大学
罗波特·希勒 耶鲁大学
主要贡献:对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
2014年
梯若尔(法国)法国图卢兹大学
主要贡献:对市场力量和管制的研究。
2015年
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英国) 对消费、贫困和福利的分析
2016年
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 本特·霍姆斯特罗姆
在契约理论方面的贡献。 哈佛大学经济系[94]
2017年
理查德·H·泰勒

⑺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理由

三名经济学复家为“现制有对资产价值的认知奠定了基础”。几乎没什么方法能准确预测未来几天或几周股市债市的走向,但可以通过研究对三年以上的价格进行预测。

“可预期性”是今年获奖成就的核心。人们无法预期股票和债券在接下来三五天内的价格,但是却可以预测更长期的走势,例如在未来三年至五年内的走势,这些看似矛盾却又令人惊喜的发现,正是基于法马、汉森和席勒的研究贡献。

评选委员会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说,获奖者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人们目前对资产价格理解的基础,资产价格一方面依赖波动风险和风险态度,另一方面也与行为偏差和市场摩擦相关。

这些成果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理性投资者对资产价格的不确定性,因为资产价格风险越大,回报率越高。另一种解释侧重于理性投资者行为的偏离,因为行为金融学需要考虑到制度的限制,比如限制聪明的投资者就错误的定价进行市场交易

⑻ 2013-2015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有哪些

2013诺贝尔经济学奖:尤金·法玛 Eugene Fama(美国)、拉尔斯·彼得·汉森Peter Hansen(美国)、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美国)


2014诺贝尔经济学奖:让·梯若尔Jean Tirole(法国)


2015诺贝尔经济学奖:安格斯·迪顿(英国)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瑞典国家银行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而设立的奖项,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经济学奖并非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但在评选步骤、授奖仪式方面与诺贝尔奖相似。

1968年起,奖项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颁发一次,颁奖遵循对人类利益做出最大贡献的原则。1969年(瑞典国家银行成立300周年庆典时)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扬·廷贝亨共同获得,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人均获得过此奖。


2019年10月14日,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由阿比吉特·班纳吉、艾丝特·杜芙若及迈克尔·克雷默摘得奖项

⑼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5年内获奖得主

近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08年保罗・克鲁格曼(美国)
对经济活动的贸易模式和区域的分析
2009年埃莉诺・奥斯特姆(美国),奥利弗・E・威廉姆斯(美国)
经济治理,尤其是对普通民众作出的贡献和经济治理分析,尤其是企业边际领域方面的贡献。
2010年彼得・戴蒙德(美国),戴尔・莫滕森(美国),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塞浦路斯/英国)
在“市场搜寻理论”中具有卓越贡献。
2011年托马斯・萨金特(美国),克里斯托弗・西姆斯(美国)
在宏观经济学中对成因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2年阿尔文・罗思(美国),劳埃德・沙普利(美国)
创建“稳定分配”的理论,并进行“市场设计”的实践。

⑽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哪些

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年得主:

1960s

拓展资料:

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全称是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参考资料:诺贝尔经济学奖

阅读全文

与2013诺贝尔经济学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