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宏观经济三大指标是什么
宏观经济指标
宏观经济指标是体现经济情况的一种方式,主要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与紧缩、投资指标、消费、金融、财政指标等。
宏观经济指标对于宏观经济调控起着重要的分析和参考作用。
中文名
宏观经济指标
外文名
Macroeconomic indicators
包括
国民生产总值、投资指标等
作用
对宏观经济调控起分析和参考作用
快速
导航
指标解读
分析方法
中国指标
主要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段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运行规模的最重要指标。我们通常用支出法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所谓支出法就是通过计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量国内生产总值。在现实生活中,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包括四个部分:居民消费支出、企业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用某种价格指数衡量的物价水平的持续、普遍、明显地上涨。我们通常用消费物价指数来反映通货膨胀水平。消费物价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一般是用当年某一时期的价格水平跟过去一年同一时期的价格水平相比较获得的,该指数用来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通货膨胀不但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还会影响个人的投资。
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是指在现行物价水平下,一般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超过需求量,货币数量比商品和劳务少,物价水平下降。通货紧缩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表现为投资机会减少,投资收益下降,信贷增长乏力,企业开工不足,消费需求减少,居民收入增加速度缓慢等迹象。
宏观经济指标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收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大于支出称为国际收支顺差,支出大于收入称为国际收支逆差。一个国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稳定的表现。
投资指标
投资指标是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示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投资方向的综合性指标。按照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础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
共2张
宏观经济指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计量的是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销售给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销售给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用做非生产经营性的消费品的总和。它是研究居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买力和货币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它是指某一时间点城乡居民存入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储蓄金额。
金融指标
金融指标包括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金融资产总量等。
宏观经济指标
财政指标
财政指标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平衡是最佳状况,所谓平衡就是收支相抵,略有节余。如果国家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我们称之为财政赤字。中央政府一般通过发行公债(国债)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
Ⅱ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其用什么指标来衡量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经济增长:用GDP衡量
物价稳定:用CPI衡量
充分就业:用失业率UE衡量
国际收支平衡:用顺差逆差衡量
Ⅲ 衡量宏观经济的指标有哪些具体如何衡量的什么是PMI指数
GDP,CPI,PMI(采购经理人指数),进出口,利率,失业率,信贷投放,耐用品订单,工业产值,资本流动,等等,太多了
Ⅳ 宏观经济学的三个关键目标,以及相关的指标又哪些
宏观经济学的三个关键目标:促进充分就业、保持经济增长、稳定物价。
宏观经济学的相关指标:失业率、GDP、通货膨胀率、顺差逆差。
宏观经济学的政策:扩张和紧缩的货币与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学的目前态势:连续降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看出是在扩张。但这个政策我个人认为是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一种错误的判断。
Ⅳ 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经济指标主要有哪些
国际上通用的四个常见经济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
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它由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际收入两部分组成。国际上判断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好坏,最常见的经济指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率(GDP增长率)。
通货膨胀是指用某种价格指数衡量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往往会采取紧缩型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就宏观经济形势好坏而言,最佳状态是温和通胀,即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保持通货温和膨胀。
Ⅵ 请问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主要都有哪些指标
1、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段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运行规模的最重要指标。
2、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3、PPI:生产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
4、BOP: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收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大于支出称为国际收支顺差,支出大于收入称为国际收支逆差。一个国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稳定的表现。
5、就业率
是反映劳动力就业程度的指标。指在业人员占在业人员与待业人员之和的百分比。它反映全部可能参与社会劳动的劳动力中,实际被利用的人员比重。一定时期在业人员越多或待业人员越少,则就业率就越高,反之越低。计算和研究就业率,实质上是要提高就业的经济效益。
Ⅶ 宏观经济变量有哪些指标
有以下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按年统计)在一国领土范围内所产生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统计时,要将国内生产而输出国外的包括进去,在国外产生而在本国消耗的则不计算在内。区分国内产生和国外产生一般以“常任居民”为标准,只有常任居民在一年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所得到的收入才计算在本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内。常任居民是指:(1)居住在本国的公民;(2)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3)长期居住在本国但未加入本国国籍的居民。因此,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国的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以市场价格表示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值。也就是在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国外要素收入净额”后的社会最终产值(或增加值)以及劳务价值的总和。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稳定增长是政府着意追求的目标。
经济增长率也称经济增长速度,它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标。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经济发展总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就比较困难;对经济尚处于较低水平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发展潜力大,其经济发展速度可能达到高速甚至超高速增长。这时就要警惕由此可能带来的诸如总需求膨胀、物价指数上升等问题,以避免造成宏观经济的过热态势。因此,应该追求适度经济增长这一目标。
2.失业率。
高就业率(或低失业率)是经济社会追求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失业串上升与下降是以GNP相对于潜在GNP的变动为背景的,而其本身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问题。当失业率很高时,资源被浪费,人们收入减少,在这种时期经济的痛苦还会蔓延到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家庭生活,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3.通贷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用某种价格指数衡量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常被视为经济的头号大敌,政治家和银行家天天对通货膨胀的危险性作出判断。各国政府都曾为控制通货膨胀采取过猛烈的行动。那么通货膨胀究竟对社会经济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总的来说:(1)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2)不同商品相对价格和产量的纽曲,有时甚至是整体产量和就业的扭曲。但是这种影响是十分复杂的,因为,通货膨胀从方式上有平衡和不平衡之分,有被预期和末被预期之分,从程度上则有温和式、严重的和恶性的二种。温和式通货膨胀(年率低于10%)对经济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而严重的通货膨胀则指两位数的广阔空间;恶性通货膨胀指三位数以上的通货膨胀。
无论通货膨胀的实际或者觉察到的代价究竞如何,各个国家在今天都不会长期容忍高的通货膨胀率。或迟或早,它们要采取厦步骤减轻通货膨胀,但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反作用通常是高失业率和GNP的低增长,因此而损失的产量和就业数量本身作为通货膨胀的代价是很大的。
4.利率,
利率或称利息率,是指在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利率直接反映的是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使用资金的代价,也是债权人出让资金使用权的报酬。
从宏观经济分析的角度看,利率的波动反映出市场对资金供求的变动状况。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利率有不同的表现。在经济持续繁荣增长时期,资金供不应求,利率上升;当经济萧条市场疲软时,利率也会随着资金需求的减少而下降。除了跟整体经济状况密切相关之外,利率还受到物价上涨幅度的牵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不断加强,利率特别是基准利率已经成为一项行之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
5.汇率。
汇率是外汇市场上—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相互交换的比率。实质上可以把汇率看作是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
一方面,一国的汇率会因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水平、利率水平、经济增长率等因素的变化而波动;另一方面,汇率及其适当波动又会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分工异常发达、各国问经济联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汇率的变动对一国的国内经济、对外经济以及国际问的经济联系都产生着重大影响。
为了不使汇率的过分波动危及一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协调,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都通过在外汇市场上抛售或收购外汇的方式干预外汇市场,以影响外汇供求,进而影响汇率。此外;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发生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一国对外贸易结构、通货膨胀水平以及实际利率水平等因素,从而对汇率水平产生影响。
本世纪70年代以来,除了各国金融当局经常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使政府干预越来越多地成为影响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之外”还出现了几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情况。
6.财政收支。
财政收支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
财政收入是国家为了保证实现政府职能的需要,通过税收等渠道集中的公共性资金收入;财政支出则是为满足政府执行职能需要而使用的财政资金。
核算财政收支总额是为了进行财政收支状况的对比。收大于支是盈余,收不抵支则出现财政赤字。如果财政赤字过大,弥补手段不足以平衡收支;或者即使总量上能勉强平衡,却又形成结构上的失衡,就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膨胀和社会总供求的失衡。
7.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一目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这里的“居民”是指在国内居住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和法人。
国际收支中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经常项目主要反映我国的贸易和劳务往来状况;资本项目则集中反映我国同国外资金往来的情况,反映着我国利用外资和偿还本金的执行情况。全面了解掌握国际收支状况,有利于从宏观上对国家的开放规模和开放速度进行规划、预测和控制。
8.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固定资产再生产中投入资金的数量。
投资规模是否适度,是影响经济稳定与增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投资规模过小,不利于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投资规模安排过大,超出了一定时期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可能,又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经济建设便无法顺利进行,经济发展便大起大落。
Ⅷ 宏观经济指标有哪些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宏观经济指标有哪些 一、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段时期(通常为一 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国内生产 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运行规模的最重要指标。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 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些最终产品的价格乘以相应的产量, 然后加总。 2、国内生产总值在计算的过程中,中间产品的价值不 计算在内,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 不是所销售的最终产品价值。 4、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市场活动所产生的价值,家庭劳 动和自给自足等非生产活动不包括在内。 我们通常用支出法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所谓支出法就 是通过计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来计量国内生产总值。在现实生活中,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包 括四个部分:居民消费支出、企业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1、居民消费支出是指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的购买,比 如汽车、食物、服装、医疗、旅游等。在宏观经济学中,通 常用 C 表示消费支出。 2、企业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部分。固 定资产投资是指新厂房、新设备、新住宅的投资。存货投资 是指企业库存的增加或减少。在宏观经济学中,通常用 I 表 示企业投资支出。 3、政府支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劳务的支出和?府 投资。政府购买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我们通常将政府购买 放到消费支出方面来处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是政府投 资,我们通常将政府投资放到企业投资方面来处理。在宏观 经济学中,通常用 G 表示政府支出。 4、净出口是指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出口是指 本国的产品和劳务输出到国外,由外国的居民、企业和政府 形成对这些产品和劳务的购买。进口是指本国居民、企业和 政府对国外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在宏观经济学中,通 常用 X 表示出口,用 M 表示进口,净出口就是 X-M。 按照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C+I+G+(X-M)。 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是一国经济成果的根本反映。国内 生产总值的变动可以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个人的 理财行为。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国内生产总值和股票市场 的关系: 1、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稳定上升表明国民经济良性发 展,人们有理由对未来经济产生良好的预期,而伴随着经济 的总体增长,上市公司的利润也会持续上升,这两方面的因 素促使股票价格上升。 2、如果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不稳定的非均衡增长状态、 高通货膨胀率下的增长时,这是经济恶化的征兆。如果政府 不采取调控措施,就会导致经济的“滞胀” (通货膨胀和经 济增长停滞) 。这时,经济中的矛盾就会彰显出来:企业经 营面临困境、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对未来的预期悲观,这将 导致股价下跌。 3、宏观调控下的国内生产总值减速增长。当经济呈现 出失衡的高速增长时,政府会采用宏观调控措施来保持经济 的稳定增长,这些调控措施会在一段时间内降低经济增长速 度,但又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创造了条件,这时的股价会呈 现出止跌回升的态势。 4、如果国内生产总值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呈现出负增 长的态势,但负增长率逐步收缩,并呈现出向正增长转变的 趋势时, 表明经济环境正有所改善, 证券市场也会转跌为升。 5、当经济增长速度由低转高时,表明新的一轮高增长 正逐渐来临,股价也将出现快速上涨的态势;反之,如果经 济由高增长转为低增长,股价会出现大幅下跌。 证券市场一般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提前作出反应, 也就是说,证券市场是反映预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因而 在股票投资中进行国内生产总值变动分析时必须着眼未来, 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二)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用某种价格指数衡量的物价水平的持续、 普遍、明显地上涨。我们通常用消费物价指数来反映通货膨 胀水平。消费物价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 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一般是用当年某一时期的价 格水平跟过去一年同一时期的 价格水平相比较获得的,该指数用来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 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 通货膨胀不但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还会影响个人的投资,下面,我们就重点了解一下通货膨胀的内容。 1、通货膨胀的分类。按照物价的上涨速度,通货膨胀 可以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 胀。 (1)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缓慢上涨。每年上 涨的幅度在 3%-4%,货币价值每年持续下降,居民不容易感 到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温和的通货膨胀是一种正常的经济 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一般 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增长是有利的,还可以增加 就业。 (2)奔腾的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加速,政府已经难 以控制,居民对货币丧失信心,认为物价会持续上涨,纷纷 购买商品,结果导致物价更快速上涨。奔腾的通货膨胀一般 指物价的上涨幅度约为 10%。奔腾的通货膨胀对于居民生活 和国家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因此,政府通常设立通货膨胀预 警线,一般约为 5%。一旦超过通货膨胀预警线,政府会采取 措施进行干预, 因为如果通货膨胀加速, 政府就难以控制了。 (3)恶性的通货膨胀是指物价迅速上涨,货币持续贬 值,居民完全丧失对货币的信心,大量抢购物资和外币。恶 性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幅度为每月通货膨胀率为 50%以上。 2、按照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可以分为:需求拉 动型、成本推动型、输入型和结构型四种。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需 求和投资需求的增加超过了商品和劳务供给量的增加,导致 商品和劳务供不应求,物价上涨。 (2)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原材料、燃料(煤炭、石油、铁矿石)等投入品的价格和工资等成本上升,而 生产效率不变所引起的物价上涨。 (3)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在开放经济中,由于一国经 济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当国际市场上存在通货膨胀、价格 上涨的现象时,这种价格上涨就会通过国际贸易等传导途径 从国外传到国内,从而引起国内价格普遍、持续上涨。 (4)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体均衡 的情况下,由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引发的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的治理。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是有 利的,但是超过一定的限度(5%) ,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 利的影响。一旦发生了超过预警线的通货膨胀,就必须加以 治理。这种治理要从多方面入手: (1)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 是货币供应量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对策就是控 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当,从而使物价稳定。 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就要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2)控制社会总需求。各个国家对于总需求的控制, 主要是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 主要是压缩财政支出,减少财政赤字。在货币政策方面,主 要是减少货币投放。一般来说,世界各国都将这两种政策搭 配使用。 (3)增加商品的供给。政府通过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 增加短缺商品的生产。 (4)政府通过限价、减税等措施来治理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治理通货膨胀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种治理方案要配 合使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是指在现行物价水平下,一 般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超过需求量,货币数量比商品和劳务 少,物价水平下降。通货紧缩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表现为 投资机会减少,投资收益下降,信贷增长乏力,企业开工不 足,消费需求减少,居民收入增加速度缓慢等迹象。 1、通货紧缩的原因。 (1)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减少政府 支出和增加税收会造成国民收入的减少,压缩了社会总需 求。而中央银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银行存款准备 金率、提高贴现率等,同样可以达到紧缩通货的目的。 (2)经济周期的变化。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的扩张 和收缩反复出现的过程。在经济周期波动的扩张阶段,市场 需求旺盛?企业产品需求饱满,经济繁荣;在经济周期波动 的紧缩阶段,市场需求疲软,商品滞销,企业经营困难。可 见在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会出现通货紧缩。 (3)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和生 产过剩互为因果,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过慢也制约了有效需 求。 (4)结构失调。结构失调是指一国的部门结构和产业 结构或比例结构之间不协调。比如,拥有 8 亿农村消费者的 巨大农村市场被企业忽视而使农村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许 多企业只有在自己的产品被严重积压时才会想到农村市场 的消费潜力,但是由于产品“不对路” ,无法被农民接受。 这样就使社会商品的供给总量和供给结构双重失衡,导致经 济出现通货紧缩。 2、通货紧缩的影响。 (1)导致社会总需求不足。预期价格持续下降会减少 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抑制当前的消费,从而导致经济的恶 性循环,社会总需求会进一步下降。 (2)影响货币的正常运转。通货紧缩导致价格下降, 从而使贷款人减少开支、出售资产,更使企业盈利下降,进 而裁员减薪,经济需求进一步减少、进一步紧缩。 (3)社会动荡因素增加。企业利润减少,股票价格下 跌;房价下跌,让贷款买房人资不抵债;失业率上升,家庭 收入减少,这些都会增加社会的不安定。 3、通货紧缩的治理。 与通货膨胀相比,通货紧缩是一个更让各国政府头痛的 问题,因为它更加难以治理。通货紧缩会导致经济大范围内 衰退,所以,政府必须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 策,通过刺激投资和消费来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关于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策,我们在后面会阐述。下面我们看看通货膨 胀和通货紧缩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增长是有好处的,也会 推动股价的持续上升。 (2)恶性的通货膨胀会引发政府的政策干预,进而影 响证券市场。 (3)在通货膨胀(超过温和的通货膨胀)时期,有些 行业可能受益,比如银行、地产、贵金属(黄金) ,而有些 行业可能遭受损失。 (4)通货膨胀(超过温和的通货膨胀)不仅会影响经 济,还会影响投资人的心理预期,进而影响股价。 (5)通货紧缩使企业经营困难,利润下降;投资人对 股票没有信心;市场流动性紧缩。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证券市 场的低迷,股票价格下跌。 (四)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 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收 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大于支出称为国际收支顺 差,支出大于收入称为国际收支逆差。一个国家保持国际收 支平衡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稳定的表现。 二、投资指标 投资指标是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示的建造和 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 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投资方向的综合性指标。按照 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础建设投资、更 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 分。 三、消费指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计量的是 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销售给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销售 给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用做非生产 经营性的消费品的总和。它是研究居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 买力和货币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它是指某一时间点城乡居民存 入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储蓄金额。 四、金融指标 金融指标包括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存贷 款余额、金融资产总量等。 五、财政指标 财政指标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平衡是最 佳状况,所谓平衡就是收支相抵,略有节余。如果国家财政 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我们称之为财政赤字。中央政府一般通 过发行公债(国债)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增进社会福 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是政府为了达 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对经济事务所作出的有意识的干预。宏 观经济政策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制定出来的,宏观 经济政策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和国际收支平衡。 (一)充分就业 由于失业会给失业者本人和家庭带来损失,因此,降低 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就常常成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政 府所考虑的重要的,甚至是首要的目标。所谓充分就业是指 除了自愿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以外,所有愿意参加工作的人 都能按照他们意愿接受的工资找到工作岗位的一种状况。要 注意一点:充分就业并不是 100%的就业,我们一般认为 5% 左右的失业率是正常情况。 (二)物 价稳定 由于通货膨胀(超过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不良影 响,所以保持物价的总体稳定是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目 标之一。温和的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物价 总体来说是小幅上涨的,但是物价水平的大幅波动就必须进 行控制,要使之保持相对的稳定。 (三)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一个特定时 期内持续增长。经济增长会增加社会福利,缓解失业压力, 但也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因此,并不是经济增长得越快越 好,经济增长的快慢要和国家的总体经济水平相适应。 (四)国际收支平衡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如何平衡国际收支就 成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 况不仅反映出该国的对外经济交往状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 的稳定程度。当一个国家国际收支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时,就 必然会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从而影响该国的就业水平、物 价水平和经济增长。 一般认为,国家要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政府运用的 各种宏观调控手段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下面,我们就来 看看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二、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 财政政策工具是一国的财政部门为了实现既定的宏观 经济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主要包括变动政府支出、 变动税收和国债发行规模。 1、政府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当总需求 水平过低、 经济衰退时, 政府可以增加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 提高购买水平,刺激经济回升;当总需求水平过高、经济过 热时,政府可以减少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降低购买水平, 抑制通货膨胀。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在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 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也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在 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时,政府可以增加社会福利费用,提 高转移性支付的水平,从而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刺 激经济回升;反之,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减少转移性支 付水平,而减少居民的消费支出,抑制通货膨胀。 2、税收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实 施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通过降低 税率、减少税收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 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税率、增加税收来减少社会总需 求,抑制通货膨胀。 3、国债也是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国债的发行既可以 筹集资金,弥补财政赤字,又可以影响资金市场上货币的供 求,从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水平,对经济产生扩张和抑制作 用。 4、在经济衰退时,政府通过增加支出、降低税收、增 发国债等手段刺激经济,我们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 过热时,政府通过减少支出、增加税收、减少国债发行等手 段抑制通货膨胀,我们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 (二)财政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系 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有以下几 点: 1、减少税收。降低税率、减少税收,可以增加企业收 入,提升上市公司利润,从而提升股票价格。 2、增加财政赤字,扩大财政支出。 (1)增加政府采购,会增加相关上市公司的利润,提 升股票价格。 (2)居民收入增加,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增强,提升股 票价格。 (3)政府直接投资增加,比如投资能源、基础设施、 住宅,可以带动相关行业(水泥、钢材、机械、铁路)的发 展,提升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提升股票价格。 3、增加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政府财政支出的一个重 要形式,财政补贴会提高相关上市公司的利润,提升股票的 价格。 紧缩性财政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与上述情况相反。财 政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非常复杂,投资人要结合其他方面 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投资决策。 三、货币政策 一国的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和调节利率、汇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就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也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缩性货 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来带动货 币总需求的增长。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利率会降低,获取 信贷更为容易,使得投资增加。与此相反,就是紧缩性货币 政策。因此,在经济萧条时,多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 经济过热时,多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1、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 的信 贷行为。再贴现率就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 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再贴现率来减少货币供给。实际 上,再贴现率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比较有限。 2、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各?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吸 收的公众存款,规定了一个必须备有的准备金,称为法定存 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全部存款的比率就是法定存款 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减少 货币供给;反之,可以增加货币的供给。 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 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政策的 行为。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常用的调控货币供给量的 工具。 4、变动利率。利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 率,进而直接影响货币的供求状?,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 我国中央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 (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2)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 (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4)其他调整措施。 5、变动汇率。各国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汇率政策来促进 国际收支的平衡,保持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货币政策和股票市场的关系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调整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首先,利率是计算股 票价值的重要依据,利率上升时,股票价值下降,股价下跌; 利率下降时,股票价值上升,股价上涨。其次,利率上升会 增加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影响上市公司的利润,进而影响 股价;利率下降则会降低上市公司的利息负担,增加利润, 提升股价。再次,利率下降会促使投资人将储蓄转化为股票 投资,促使股票价格上涨;利率上升则会使投资人将股票投 资转化为储蓄,造成股票价格下跌。利率的变动对股票价格 的影响是非常明显、非常迅速的。但是,利率对股价的负面 影响并不是绝对的,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分析。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中央银 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就会从市场上大量购进有价证 券,促使市场货币供给量增加,进而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将下跌。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 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 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进而影响股票价格 水平。货币供给充足,流动性充裕是股票市场持续上升的重 要力量。 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常一起配 合使用。经济萧条时,政府会同时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 松的货币政策;经济过热时,政府会同时采用紧缩的财政政 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Ⅸ 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国际上通用的四个常见经济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
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它由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际收入两部分组成。国际上判断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好坏,最常见的经济指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率(GDP增长率)。
通货膨胀是指用某种价格指数衡量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往往会采取紧缩型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就宏观经济形势好坏而言,最佳状态是温和通胀,即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保持通货温和膨胀。
就业率,也会被引述为失业率,其高低往往是由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的高低决定的,政府往往根据就业率的高低来制订各项财经政策,而这些政策又会对股市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其他国家在一定时期进行的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交易的记录。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项目收支两部分。经常项目收支主要包括贸易、劳务和单方面转移。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最直接的作用结果是汇率。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则该国货币坚挺,有升值潜力;反之长期逆差则货币疲软,货币有贬值可能。
更多相关精彩图片请进入『国家摄影』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