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宏观经济学 关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问题 很急 多谢!
⑵ 经济学有哪些常见的问题
抄1、从宏观角度谈金融危机给中国带袭来的影响
2、政府财政行为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3、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抑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5、汇率上升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
6、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与制度创新
7、从发展观的演变看”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8、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9、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制度模式探悉
10、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探析
11、奥运场馆建设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与后奥运经营
12、我国高房价问题的宏观分析
13、关于政府调控城市房价的思考
14、构建和谐社会与转换经济发展方式
15、从机会成本看失地农民的补偿问题
16、我国循环经济的自生能力与可持续性
17、从金融资产角度透视我国金融业的公共责任
18、为什么一个国家穷而另一个国家富
19、亚洲奇迹的原因?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
20、“扩大内需”是否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21、“积极财政政策”何时终结
22、中西方宏观经济政策有何差异
23、政府扮演的角色
24、人民币是否还会升值?升值给经济带来的影响
⑶ 经济学所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是什么如何解释
一、生产问题生产问题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生产问题的基本问题就是为谁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问题。但在经济学、包括西方经济学、尤其是新古典经济学中,关注最多的其实并不是为谁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问题,而是生产最大化问题。生产最大化问题就是产量的最大化问题(因为假定价格是已知的,所以产量最大化其实就是收益的最大化)。生产最大化表现为成本既定条件下的产量的最大化和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把生产问题简化为生产最大化问题时有问题的。因为,现代生产不是单个人独立进行的小生产,而是很多人协作进行的大生产,生产的组织(这里作动词用)和管理显然是生产的重要问题。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看成一个生产函数显然是过于简化了问题,因为不同的组织和管理就意味着不同的生产函数、而组织和管理显然不只是一个管理问题,还是一个经济问题,涉及成本和效率问题。科斯注意到了传统经济学把厂商看作一个生产函数、生产问题简化为生产最大化问题的缺陷(之一),提出了经济学的第二个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交易或交易成本问题,他没有注意到生产关系问题)。马克思经济学更关注生产关系问题(生产关系问题其实就是生产力问题,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不正确的,是生产力条件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条件结合形成生产力(结合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结合的),因此结合是形成生产力的条件,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形成的条件、制约着生产力(所以要按照生产力条件调整生产关系),马克思所讲的生产力其实很多都是讲生产力条件,他的历史唯物论是有缺陷的),生产关系问题显然是生产的基本问题(生产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还包括生产中的带有自然性质的技术关系(管理水平其实是管理技术问题,但管理技术及包括自然性质的技术关系、也包括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涉及社会属性的技术问题))。这里的生产主要是狭义的,但在广义上也是成立的。二、交易成本问题传统经济学也关注成本问题,但其关注的主要是生产成本问题。科斯注意到了传统经济学的上述缺陷,他在《企业的本质》提出了企业是市场的替代机制、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等问题,在《社会成本问题》中较完整地提出了交易成本这个概念和分析工具,交易成本是与生产成本不同的成本,它是由于交易而产生。后来,很多新制度经济学家、法和经济学家都是运用科斯的交易成本这个分析工具。但是,科斯的创新是有缺陷的。他把企业看成市场的替代机制,是个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但忽视了企业的“生产”(这里的生产从功能上讲是广义的、创新也是生产的内容之一)功能或生产力问题,生产的具体组织和管理也不是一个合约就能解决的(因为,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人是经济人、而合约又不可能是完全的)。三、分配问题传统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法和经济学,过度地关注生产最大化问题、产权问题、交易费用问题,而忽视了分配问题,阿马蒂亚
⑷ 一道微观经济学问题求解!
题目不完整,如果是追求收益最大化,直接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为2,判断是富有弹性商品,降价。其他条件是干扰项,不必考虑
⑸ 曼昆经济学里的问题
a 投资
b 消费
c 投资
⑹ 透视:什么是一个合格的经济学家
一个未来合格的经济学家应当既是某一个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又具有计算机软件工程师、哲学家、历史学家、企业家、政治家和艺术家诸种才能的综合,还是实践终身学习的人。人类经济的繁荣和挑战需要大量这样合格的经济学家闲话经济学家童盛从20世纪某一时候起,经济学家成为一个十分引人关注的职业。有人曾预言,“骑士时代已经过去,来临的是经济学家的时代”。颇有影响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在早些时候说:“将来的经济学家,会赋予有限责任制度的无名的发明者像与瓦特、斯蒂芬森以及工业革命的其他先驱并驾齐驱 的地位。”但到了后来,该杂志却通过一个笑话来给予经济学家职业一个辛辣的讽刺。这个笑话大致是这样的:爱因斯坦在火车上碰到三个新西兰人。为了打发时间,他们聊了起来。为了能有针对性地聊天,爱因斯坦想要先了解一下他们的智商。第一个人回答说他的智商是190,爱因斯坦很高兴:“我们可以讨论原子物理学和我的一些理论观点。”第二个人回答说他的智商是150,爱因斯坦说:“我们可以讨论新西兰为追求世界和平所确立的核不扩散条约。”第三个人回答说他的智商是50,爱因斯坦稍作犹豫,然后问道:“你预计下个月的利率是多少?” 为什么经济学家作为一种职业,前后褒贬不一呢?经济学很像建筑学,难以重复试验。对一个建筑物有许多设计方案,在建筑完成之前很难判别哪一个设计方案合理,等建好了再评判往往就来不及了,因为“木已成舟”。在没有把一种政策方案付诸实践之前,任何一个经济政策方案都可能是对的。如果采用了错误的经济政策,后果是严重的和无法挽回的。所以有人把经济学家的对经济发展的危险说得很“深刻”,指出:“惟一比经济学家更危险的,是业余经济学家;而惟一比业余经济学家更危险的,是职业经济学家。” 尽管如此,人类的经济挑战是现实的和紧迫的,例如非洲的长期贫困,日本的十年停滞,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等。这些愈来愈需要经济学家作为一种对经济问题的专家来提供正确的解决办法。那么,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经济学家? 对这个问题会有许多回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在讨论20世纪经济学大师凯恩斯的看法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拙见。凯恩斯在谈论他的老师艾尔弗雷德·马歇尔时提出了对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经济学家的要求: “经济学研究看起来并不要求那种出类拔萃的独特天赋。理智地说,与那些哲学和纯科学中的高深内容相比,经济学难道不是一个简单之极的学科吗?然而,优秀的,甚至是合格的经济学家却如凤毛麟角。一个简单的学科,而精通者寥寥!这种说法看似矛盾,但似乎能从这里得到解释:即一位经济学中的大师必须是诸种天赋的综合。他必须在各个方面都达到相当的水准,然后把这些很难捏合在一起的各种天分融为一体。在某种程度上,他必须既是数学家又是历史学家,同时还是政治家和哲学家。他必须能理会符号而又能诉诸言语。他必须在研究现在的同时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人类的天性与习俗没有哪些完全处于他的视野之外。他必须富有激情,追寻目标而又排除先入之见。他必须像艺术家那样远离尘世,又像政治家那样脚踏实地。” 应该说,凯恩斯对经济学家多种才能融合的要求有一定启发性。现在让我们看看经济学家所需具备的数学家成分。对21世纪经济学发展来说,凯恩斯这句话快要过时了。凯恩斯没有想到人类会发明计算机,带来一场技术革命,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将很快超过人脑的运算速度。同时,经济模型已经愈来愈复杂,比如,两个国家的国际经济学模型,根本没有指望求出一个封闭的解,证明公理也很困难;只有用计算机模拟才能解经济模型;计量经济学也愈来愈多地从数字模拟转向计算机模拟,否则难以算出估计值。在此情况下,数学家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今后的经济学,是经济学软件工程学,今后的经济学家,必须有计算机软件工程师的水平。 让我们看看哲学家成分。随着经济学科的专业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济学家们开始重视技巧甚于哲学内涵。没有哲学成分,经济学家的理论缺乏思想的深刻性和预见性。哲学预见性的一个胜利是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宇宙形成的星云学说,这个预见比真正发现星云早了许多年。例如,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和马克思对生产力的强调至今有深刻的影响力。 让我们看看历史学家成分。经济学家要有丰富的经验积累,然而人生短暂,懂得经济历史会加速经验的积累,避免重蹈覆辙,历史还将赋予经济学家深邃的洞察力。许多人深信,当前的主流经济学是正确的,前人的思想要么被视为已包含在当前的经济学知识中,要么就是错误的,因而忽视了经济学发展史;忽视了经济学作为带有科学属性的学科会不断发生科学革命,例如“凯恩斯革命”和古典经济学的复兴(新古典经济学)。 让我们看看政治家成分。经济学家与政治家是有区别的。经济学家必须以学问立身和顾及自己的信誉,学问要靠艰苦的研究,信誉要靠长期的积累。历史表明,经济学家通常做不了政治家,政治家多出于律师,因为经济学家不能像律师那样在多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找到微妙的平衡。其实,凯恩斯所欣赏的“像政治家那样脚踏实地”的品质在企业家中也可以找到,因为企业家必须务实,不能脱离市场环境,否则企业的产品就跟不上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而且,企业家还有创新能力,这是经济学家从事经济研究所必须的。 再谈谈艺术家成分。经济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特别体现在经济学的政策层面上。因为,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态都难以用一种经济模型来完全表达,好的经济政策也不是根据某一种模型单纯推出来的,而是一种综合经验、知识甚至灵感的对未来的正确判断。在执行经济政策中,怎样把握政策的时机和力度又是一种艺术。 但是,凯恩斯强调了综合性而忽视了专业性。经济学已经发展到有许多分支,在一个小的领域做专家就很难了,了解经济学的整体几乎不可能,必须有所专攻。对一个领域有深入研究,对其他领域了解就相对容易了,可能享有“一通百通”之经济规模。但经济生活往往是复杂的和系统的,过分专注于一个学术领域,在面对现实经济问题时,有受单一学科限制的风险。有人打过一个比方,如果一个屋子里有50个数学家在讨论一个数学难题,那么,这50个数学家往往会认同一个观点;如果一个屋子里有50个经济学家在讨论一个经济政策问题,那么,这50个经济学家往往会有50个观点。这就好比古代印度寓言中那六个盲人摸象一样,每人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便自称认识了大象,结果六个人就有六种关于“大象长得像什么”的不同观点,并为此整日争吵不休。 即使一个经济学家既有专业性又有综合性,还是不够的。一个合格经济学家还要终身学习。萨缪尔逊曾说:“会说供给和需求的鹦鹉也是经济学家”,这种观点其实是可笑的。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的第一句话就是,“经济生活在永恒地变化,每个时代的经济学家都面临那个时代的挑战”。经济生活在变,经济规律也在变,经济知识就必须跟着变。例如,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资本账户危机不同于在此之前的经常性账户危机。所以,知识不是力量,学习才是力量。 综合上述,一个未来合格的经济学家应当既是某一个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又具有计算机软件工程师、哲学家、历史学家、企业家、政治家和艺术家诸种才能的综合,还是实践终身学习的人。人类经济的繁荣和挑战需要大量这样合格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曾梦想有朝一日经济学家作为一种职业像牙医那样普通且令人尊重。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⑺ 微观经济学问题求解
短期中,企业为达到利润最大化,一定会使边际收益=边际成本(MR=MC),因为是竞争市场,企业是专价格的接受属者,所以边际收益就是市场价格(MR=P),因此边际成本曲线就是企业的供给曲线(P=MC);又因为,一旦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P<AVC),企业将不再继续经营,所以短期内的竞争企业供给曲线是平均可变成本以上的那部分边际成本曲线。
长期中,竞争市场的企业利润为0,价格=平均总成本(P=LAC)。
⑻ 挑战性的经济学 笑话透视规律
这个是纯碎的白痴笑话
⑼ 经济学问题,急急急急!
交易成本指达成一笔交易所要花费的成本,也指买卖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时间和货币成本。
个别人在公共场合抽烟,导致他人被动吸入二手烟,从而损害他人健康,这样,少数人吸烟的边际社会净收益低于边际私人净收益,具有负的外部性。以上来自网页
大概来说,就是吸烟虽然有害健康,但是会给吸烟者带来排遣郁闷,缓解疲劳,增加社会会交往,密切人际关系等正的收益,而危害健康等负收益,却有其他人共同承担,比如在公共场所被动吸烟,而且戒烟对烟民来说很痛苦,戒烟个人成本很高,这使得吸烟者个人的内部收益大于成本,虽然整体的来说,就是算上社会收益是负收益,但吸烟的边际个人净收益高于边际社会净收益,所以继续吸烟了
这在体现了个人的利益最大化,往往与社会的帕累托最优是矛盾的
嗯,我很久没回答过经济学题了,答非所问莫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