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宏观经济学 已知MPC=2/3,如投资与储蓄同时增加2 5亿美元,则收入水平(B).
答案是正确的,因为投资乘数和消费支出乘数是一样的,为1/(1-MPC)=3,所以当投资增加25亿美元时,GDP增加75亿美元,而当储蓄增加25亿美元时,这意味着消费支出减少25亿美元,GDP减少75亿美元.因此当投资和储蓄同时增加25亿美元时,总收入是不变的
Ⅱ 经济学中的MSC和MPC分别代表什么
楼主想说的是不是MPS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当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美元时,人们所额外增加的消费量。
边际储蓄倾向MPS被定义为在所增加的每1美元可支配收入中被用来增加储蓄的部分。
由于增加的每1元收入都必然分摊为相应增加的消费和储蓄,所以MPC与MPS互为镜像,MPC+MPS=1
Ⅲ 宏观经济学问题.APC,APS,MPC,MPS分别指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
APC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如用公式表示则是:APC=C/Y
APS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如用公式表示则是:APC=S/Y
MPC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PC=dC/dY
MPS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边际储蓄倾向:增加的储蓄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PC=dS/dY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全部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全部收入增量可以分为消费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即:APC+APS=1
MPC+MPS=1。
Ⅳ 微观经济学里的MPC是什么东西
MPC: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MPC是宏观经济学凯恩斯消费理论之一,它代表的意义是: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
MPC=
Ⅳ 经济学中MSB,MSC,MPC,MPB,MEB,MEC,MHB,MHC
MSB-边际社会收益;MSC-边际社会成本;MPC-边际私人成本;MPB-边际私人收益;MEB-边际外部收益;MEC-边际外部成本;
Ⅵ 经济学mpc什么意思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是宏观经济学凯恩斯消费理论之一,它代表的意义是: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
Ⅶ 在经济学中MPC指的是什么意思!
货币政策委员会-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
楼下的答复也是MPC也作为 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e的缩写
Ⅷ 经济学中smc与mpc的区别
短期边际成本(short run marginal cost)是指在短期内,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回本的增加量。
以答SMC来代表短期边际成本;以ΔQ代表增加的产量;以ΔSTC代表总成本的增加量,则:
SMC=ΔSTC/ΔQ或SMC=dSTC/dQ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MPC):消费变动额和收入变动额之间的比率,也就是每变动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变动额,用公式表示就是:MPC=ΔC/ΔY。(ΔC是指消费的变动额,ΔY是收入的变动额)
Ⅸ 宏观经济学问题.APC,APS,MPC,MPS分别指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
APC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如用专公式表示则属是:APC=C/Y
APS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平均储蓄倾向
: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如用公式表示则是:APC=S/Y
MPC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边际消费倾向
: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PC=dC/dY
MPS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边际储蓄倾向
:增加的储蓄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PC=dS/dY
消费函数
与
储蓄函数
之间的关系全部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全部收入增量可以分为消费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即:APC+APS=1
MPC+MPS=1。
Ⅹ 该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mpc是多少,请解释经济意义.计量经济学
来边际消费倾向:消源费变动额和收入变动额之间的比率,也就是每变动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变动额,用公式表示就是:MPC=ΔC/ΔY。(ΔC是指消费的变动额,ΔY是收入的变动额)
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原理:
凯恩斯在消费倾向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乘数原理,乘数原理的经济含义可以归结为,投资变动给国民收入总量带来的影响,要比投资变动本身更大,这种变动,往往是投资变动的倍数。
一般地说,投资的增加和就业量的增加方向是一致的,假如每增加1000元投资可以增加100人就业,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3/4,那么乘数为4,结果增加1000元投资就将增加400人就业,透过乘数的作用,政府投资扩大就业的能力大大加强了。
在凯恩斯的理论中,乘数原理占有重要地位,它绝不只是一个“数学概念”。用凯恩斯的话来说:它是“整个就业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步,有了这一步,设消费倾向不变,则我们可以在总就业量、总所得与投资量之间,建立一个确切的关系”。也正是以此为桥梁,凯恩斯将其经济理论导向经济政策,并指导经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