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答案。。。详细答案。。。(工程经济学)
A处的年成源本 = 1200(A/P,10%,60)+ 2 + 5(A/F,10%,10)- 5(A/F,10%,60)
=1200*0.1 +2 +5*0.06275 -5*0.0033=122.30
B处的年成本 = 1100(A/P,10%,60)+ 8 + 3(A/F,10%,3)- 3(A/F,10%,60) + 4(A/F,10%,10) - 4(A/F,10%,60)
=1100*0.1 +8+3*0.30211 -3*0.0033+4*0.06275-4*0.0033 =119.13
所以选B方案.
⑵ 求工程经济学第四版课后答案,同济大学出版社的
一楼纯属有病
⑶ 工程经济学答案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式,各期计提的折旧额是相同的。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也可是月数)。 (50000-2800+2000)/5=9840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在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要注意在最后两年计提折旧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第一年折旧额:50000×2/5=20000(元) 第二年折旧额:(50000-20000)×2/5=12000(元) 第三年折旧额:(50000-20000-12000/5=3600(元) 第四年、第五年折旧额:(50000-20000-12000-3600-2800+2000)/2=6800(元)年数总和法: 又称年限合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总和。 第一年折旧额:(50000-2800+2000)×5/(5+4+3+2+1)=16400(元) 第二年折旧额:(50000-2800+2000)×4/(5+4+3+2+1)=?(元) 第三年折旧额:(50000-2800+2000)×3/(5+4+3+2+1)=?(元) 第四年折旧额:(50000-2800+2000)×2/(5+4+3+2+1)=?(元) 第五年折旧额:(50000-2800+2000)×1/(5+4+3+2+1)=?(元)
⑷ 工程经济学题,在线等答案
这个不就是画出流量图一步步算就行了啊,现值,终值,年度等值都是有公式可用的啊。。。
⑸ 工程经济学武献华第四版的课后答案
答案家论坛有这个答案啊,在大学答案的经济栏目下面就可以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