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经济学效用

经济学效用

发布时间:2020-11-26 06:59:57

经济学的总效用怎么求

边际效用=总效用函数的导数,即每增加一单位的消费量所对应的增加的效用.
MU=f'(TU)=TU的增量/Q的增量.比如
面包的消费量为2,所对应的边际效用(MU)=消费量为2时的总效用-消费量为1时的总效用.20=50-30
同理得:
面包的消费量为3,所对应的边际效用(MU)=消费量为3时的总效用-消费量为2时的总效用.10=60-50
面包的消费量为4,所对应的边际效用(MU)=消费量为4时的总效用-消费量为3时的总效用. 0=60-60

❷ 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是什么

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边际的含义是增量,指自变量增加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增加量。在边际效用中,自变量是某物品的消费量,而因变量则是满足程度或效用。消费量变动所引起的效用的变动即为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欲望的强弱成正比,与商品消费数量的多少成反比,边际效用在实际中可以是0甚至负值,但在理论分析中边际效用不会为0或负值。

(2)经济学效用扩展阅读:

边际效用理论还可以解释经济学中著名的“价值悖论”。价值悖论又称价值之谜,指有些东西效用很大,但价格很低,有些东西效用很小,但价格却很高。这种现象与传统的价格理论不一致。这个价值的悖论是亚当·斯密在200多年前提出的,直至边际效用理论提出后才给予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解释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区分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水给我们带来的总效用是巨大的,没有水,我们无法生存。但我们对某种物品消费越多,其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也就愈小。我们用的水是很多的,因此最后一单位水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就微不足道了。相反,相对于水而言,钻石的总效用并不大,但由于我们购买的钻石极少,所以,它的边际效用就大了。

根据边际效用理论,消费者分配收入的方式是使一切物品的每元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人们也是根据这一原则来把收入分配于水和钻石上的:钻石的边际效用高,水的边际效用低,只有用钻石的高价格除以其高边际效用,用水的低价格除以其低边际效用,用于钻石和水的每元支出的边际效用才能相等。

所以,钻石价格高,水的价格低是合理的。或者说,人们愿为边际效用高的钻石支付高价格,为边际效用低的水支付低价格是一种理性的行为。“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正在于“稀”的物品边际效用高。

❸ 请教,经济学里的效用收益是什么意思

效用理论是用来描述不确定条件下决策行为的一种理论,其核心内容是效用及效用函数。通常用效用函数来反映决策人对风险的态度。
3.1
效用的含义
一般意义下的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在经济领域,是指决策人对特定风险事件的期望收益(或期望损失)产生的独特的兴趣、感觉或取舍反应。
3.2
期望收益、期望效用和期望收益的效用
3.2.1
期望收益
即收益的期望,设收益为Z,则期望收益为E(Z)。
3.2.2
期望效用和期望收益的效用
假定某决策人所面临的一种彩票具有两种可能的结果:这两种结果不会同时发生,第一种结果以概率p(0

评论
0

0

加载更多

❹ 经济学中的「效用」是全序的吗

效用(Utility),是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一般而言,效用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

效用的概念是丹尼尔·伯努利在解释圣彼得堡悖论(丹尼尔的表兄尼古拉·伯努利故意设计出来的一个悖论)时提出的,目的是挑战以金额期望值作为决策的标准。
丹尼尔·伯努利对这个悖论的解答在1738年的论文里,主要包括两条原理:
1.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一个人对于财富的占有多多益善,即效用函数一阶导数大于零;随着财富的增加,满足程度的增加速度不断下降,效用函数二阶导数小于零。
2.最大效用原理
在风险和不确定条件下,个人的决策行为准则是为了获得最大期望效用值而非最大期望金额值。

❺ 经济学中,偏好与效用这两个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经济学上的效用不可以两个人之间比。


效用,是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一般而言,效用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


效用的两个原理:

  1.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2. 一个人对于财富的占有多多益善,即效用函数一阶导数大于零;随着财富的增加,满足程度的增加速度不断下降,效用函数二阶导数小于零。

  3. 2.最大效用原理

  4. 在风险和不确定条件下,个人的决策行为准则是为了获得最大期望效用值而非最大期望金额值。

其他概念:

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是: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定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需求定理 :即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取得效用,对边际效用大的商品,消费者就愿意支付较高价格,即消费者购买商品支付价格以边际效用为标准。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购买商品越多,边际效用越小,商品价格约低;反之,购买商品越少,边际效用越大,商品价格越高。因此,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这就是需求定理。

3、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限制条件:P1X1 +P2X2 + ···+PnXn = M均衡条件:MU1 / P1 =MU2 / P2 =··· = MUn / Pn

4、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总效应。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总效应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某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后(如X)消费者从一个均衡点移到另一个均衡点时,对X商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X1X2=X1X3+X3X2 类别。

❻ 微观经济学中,效应和效用的区别是什么

微观经济学中
效应一般是指:
某种原因导致了某个结果
效用是指:
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

❼ 西方经济学中效用是什么意思

效用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经济学家用它来解释有理性的消费者如何把他们有限的资源分配在能给他们带来最大满足的商品上。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曾经轻率的将效用当做一个人整个福利指标。效用一度被认为是个人快乐的数学测度。

❽ 经济学中“效用”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❾ 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有哪两种效用理论,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两者都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

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和完善.两者用的研究方法也不相同.前者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后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一、基数效用

基数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欲望——消费的动机;满足——消费的结果;效用——满足程度的度量.

效用——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获得的满足程度,它是衡量消费效果的综合指标.

效用概念有两个特点:1、是中性的

2、具有主观性.效用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其计数单位就是效用单位.

二、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序数效用论用消费者偏好的高低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该理论建立在以下假定上:

1、完备性,即指对每一种商品都能说出偏好顺序.

2、可传递性,即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是有序的,连贯一致的.若A大于B,B大于C,则A大于C.

3、不充分满足性,即消费者认为商品数量总是多一些好.

阅读全文

与经济学效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