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经济学背景

经济学背景

发布时间:2020-11-25 04:36:18

❶ 家庭经济学的背景

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趋势之一“研究从经济学向其他领域扩张”,在与社会学的交叉领域,则有家庭经济学,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和社会学教授加里·贝克尔。他由于创造性地运用微观经济学方法成功地分析了大量的社会学问题,获得了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家庭社会行为的开创者。在贝克尔的理论中引入时间的机会成本概念,研究了广泛的家庭行为,如生育行为、婚姻市场、以及家庭劳务分工问题等。

❷ gdp至上形成的背景(宏观经济学)

国家刚刚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基础建设薄弱,一切从零开始。因此,最大的问题,不是追寻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与否,而是要最大化的追求生产能力。

而且当时,国内有海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城市里的下岗工人。为了解决这些劳动力,一些低端的制造业也纷纷上马,同时也产生海量的GDP。

最关键的一点。GDP的总量是比较容易考察的,但是GDP的质量,绿色与否,标准不一定,很难界定。因此在官员考核上,也很难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只能但看一个GDP的总量。因此官员考核上,也为GDP至上提供了很大的动力。

❸ 宏观经济学产生的背景与来源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又称总体经济学、大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对称。宏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凯恩斯把国民收入和就业人数联系作为中心进行了综合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或称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第二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的阶段。
“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来的。经济学中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与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学派。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就是经济学文献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在古典经济学家和后来的许多庸俗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对宏观经济现象和微观经济现象的分析都并存在一起,并未分清。特别是自所谓“边际主义革命”以来,经济学家大多抹煞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无视国民经济总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只注重于微观经济分析,以致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在一般经济学著作中几乎被淹没了。
但随着传统庸俗经济学在二十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破产,随着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宏观经济分析才在凯恩斯的收入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当代经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❹ 政府经济学的社会背景

中国的政府经济学也是在财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新中国建立以来,财政学发展经历了一个以介绍前苏联财政理论为主,到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逐步建立自己的财政学理论体系,再到进一步总结中国财政实践,并引进吸收西方财政学的精华,丰富财政学研究内容,繁荣财政学理论研究的过程。
建国初期,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对于在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社会政治制度中运行的政府财政的本质、职能、作用应如何认识,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财政学理论体系,都是急待建设但又需假以时日的工程。因此,这一时期财政学界主要致力于学习、引进、介绍前苏联的财政理论,这不仅是发展中国财政学理论的需要,也是培养中国的财政人才、推动财政工作的需要。
1956年—1965年,是中国建立和发展自己的财政学体系、财政学理论研究十分活跃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财政理论研究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总结中国革命根据地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五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从现实经济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有重大意义的理论问题入手,逐步建立和发展中国的财政学体系。在这10年中,财政学界对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财政的本质,财政的属性,财政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财政的职能作用,财政平衡及其与信贷、外汇、物资的综合平衡,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和作用,财政分配与工资,价格分配的关系,财政分配与固定资产再生产的关系,社会主义利润的性质和作用,以及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大大丰富了中国财政学的内容。尤为可贵的是,这一时期的财政学研究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观点或派别。仅对财政本质的阐述,即有“国家分配论”、“社会共同需要论”、“货币关系论”、“价值分配论”、“国家资金运动论”、“剩余产品分配论”等不同观点。对财政的属性,则有属经济基础、属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等多种认识。当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财政学的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展开,研究方法上以定性研究为主,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研究内容则深深打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之后,我们迎来了财政学研究的春天,财政理论研究空前繁荣,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内容逐步深入。这一时期中,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学习和借鉴西方财政学、西方政府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丰富中国财政学内容体系,创建社会主义的政府经济学成为财政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和必然趋势。现代西方政府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为体制背景进行研究的,其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比以往财政学大大扩展了,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较早,因而积累形成了探讨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活动运行规律的理论,这些研究成果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鉴于不同国家市场经济运行存在着共性,学习借鉴现代西方政府经济学的有关内容实有必要。迄今,西方学者的公共产品理论、市场缺陷分析、政府经济职能理论、税收效应和税负转嫁理论、社会总供求平衡公式、公共生产及公共产品定价等已被引入国内的多种教科书中,众多经济学家用更宽阔的视角和以更加务实的态度,研究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行为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这不仅大大充实了传统财政学的内容,同时也标志了政府经济学在中国的兴起。随之,在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方面,结合中国政府经济活动实践的发展变化,对政府职能、政府行为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公共支出效益、社会保障、政府补贴、公债运行管理、国际税收等问题的研究形成成果,丰富了中国政府经济学的内容。在研究方法上,也注重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合。中国的政府经济学在实践的推动下,在吸收中外学者在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❺ 建筑经济学的产生背景

研究建筑业部门生产组织与管理的学科。把建筑业这个产业部门作为一个整体来研内究有关的经济问题容。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尽管每一个企业的生产都有周密的计划,但整个社会的生产却是无政府状态的。所以,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筑经济学多限于微观角度,很少涉及部门,一般只是为了解决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工程项目施工的组织与管理,以及有关的技术经济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以才有条件把建筑行业的整体作为国民经济的有机构成部分来进行组织与管理,并加以研究,以充分发挥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❻ 区域经济学的历史背景

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它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种区域规划工作,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最初兴起于西方国家,东欧和原苏联在60年也掀起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潮。我国则直到80年代后才开始这方面的工作。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它一方面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经济评价,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更主要的是制定区域发展纲要提出科学的依据,并为区域经济建立起计量经济模型。
区域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有三个方面:
(1)经济背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分工不断深化,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如日本的表、里差异,美国的东北部同西部和南部的差异,英国的英格兰与苏格兰、北爱尔兰的差异以及苏联的东、西差异等;二是区域经济问题的显露,如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1933年人均收入只有168美元,不及全国平均收入的一半,英国英格兰的西北部、东北部和苏格兰失业率超过25%,威尔士失业率超过36%,而伦敦和东南英格兰的失业率不到14%。
(2)政治背景,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政府的经济职能加强,政府有能力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在东方,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政府是配置资源的主体,政府可以在区域之间配置资源,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要求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包括区域之间。
(3)科技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更先进,与其他经济学科明显不同。
正是在上述三个背景下,形成了区域经济学。

❼ 里根经济学形成的背景

1、所谓“里根经济学”,实际上是以“供应学”(Supply-SideEconomics)作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学派。顾名思义,与凯恩斯传统“需求”经济理论相反,“供应学派”强调的是,“供应”与“需求”关系中的“供应”一边,即“供应创造自身的需求”。在上世纪80年代,“供应学派”之所以能够得势,或者说它与之前美国政府经济政策不同,主要归因于两方面:一是二战后一直执行以凯恩斯的需求理论为基础的美国政府在经济政策上的失败。税负繁重,失业率居高不下;二是具有保守理念的里根在美国政坛上的得势。“供应学派”下的减税的经济政策顺应了里根政府低税收的价值观和理念。即减少税收、刺激经济、创造就业,通过经济和财富的增量反而能在低税率的前提下增加国家税收,同时增加大众的财富。里根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支持市场自由竞争、降低税收和公共开支、降低政府对企业经营的控制等。影响:这些政策带来了美国80年代后的经济持续繁荣,拖垮了前东欧社会主义阵营。2、俾斯麦推行福利政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德国国内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俾斯麦单纯的依靠所谓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简称非常法)已经根本无法消灭德国社会主人工人党。(2)这是俾斯麦政府在推行“皮鞭政策”的同时,又辅以“甜面包”政策的表现。恩格斯曾一针见血的揭露道:“俾斯麦先生说,要粉碎社会主义,仅仅采取镇压手段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种种措施以消除社会混乱现象,保证工作的秩序,防止工业危机以及其他等等。(因此)他答应要提出为社会谋福利这种‘积极措施’的建议”。(3)推行福利政策的这一“创举”也从一方面表现了俾斯麦对新的历史变革时期的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德国的新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于工人的福利政策从根本上并没有损害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总体利益。相反,它的实际效应则是把工人引离阶级斗争的轨道。用俾斯麦自己的话说,就是“在恢复帝国健康的菜料中‘加几滴社会主义的油’”。而从对付工人运动的角度来看,俾斯麦的福利政策实际上是对《非常法》的补充。3、主要表现在:(1)充分利用当时的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国家经济。(2)积极引进资本主义的技术和科技人才。(3)保持国家经济独立,扩大出口。(4)派遣大量技术人员出国学习。民弱的原因:(1)前苏联的“国强民弱”跟俄国的历史传统有关。换句话说,这并不只是其进入苏联时代才出现的现象。(2)苏联时期的国家政策将个人利益捆绑在国家现代化战略目标之上,国家权力极度扩张,公民的权益极度弱化,国家职能部门全面控制了社会组织的所有私属领域,这些直接导致了虽然国家的政治、军事实力强至占据世界一极,但国内民众的力量极度弱小,在政治生活中几乎彻底的丧失了发言权。4、威尔逊14点原则的战略目的是为了推行全球的门户开放政策,实质是在于让美国根据自己的综合国力,扬长避短,以强大的经济实力来弥补军事上的不足,积极谋求二战后世界政治大国的领导地位。威尔逊在协约国中享有精神领袖地位的原因:(1)改造人性;威尔逊认为人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来克服固有的缺点而日臻高尚,人类社会也将借此走向文明。(2)调节各方利益,以合作与协调为手段来解决国家间的矛盾,规避冲突和战争,从而实现双赢。(3)建立国际组织,保卫世界和平。威尔逊首次否认了大国之间扩张军力和理性,并对大国之间的军事扩张造成的不信任提出了强烈的抨击。这在于当时正在积侵略别国并刀兵相见的世界格局无疑影响巨大,同时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1)以工业文明武装起来的西方世界利用其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借助“冷战胜利者”的余威,继续向全球扩展其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实现“历史的终结”。(2)世界经济逐步向全球一体化过度。(3)大国间的安全合作成为国际政治的明显走向。6、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参加的两次会议分别是: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11日)和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第二次会议(按时间先后应为波茨坦会议)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1)这次会议对于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并就战后许多重大问题达成了协议,从而确立了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2)会上美、英、苏三国首脑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斗争,直接反映了美国、英国和苏联的关系开始恶化。随着战争的结束,新的矛盾,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又重新上升为东、西方大国之间的主要矛盾,从而成为战后一段时期内国际斗争的重要内容。

❽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背景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兴起产生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上世纪60年代末起,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严重危机,
国际货币危机频繁发生,世界经济出现停滞,保护主义再次在西方发达国家抬头;许多学者开始担忧,世界是否会再次出现类似20世纪30年代所发生的由于世界经济秩序混乱,各国为争夺市场,解决国内经济危机而出现的国际政治冲突。国际政治与经济互动关系再次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一些西方学者希望通过研究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国际经济的新变化,研究世界经济史中由于经济危机导致的政治冲突等诸方面问题,为国际制度建设与国际秩序的变革寻求政治上的答案。这些研究符合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原则,而且把研究的焦点放在了国际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上,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对于这些20世纪后期兴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如果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划分,它们大体可以分两类:经验实证主义/还原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历史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❾ 出现古典经济学的时代背景

古典经济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重心主要在英国和法国。在英国,从威廉.配第(1623—1687年)开始,到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1646—1714)开始,到西斯蒙第(1773—1842)结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英国的亚当.斯密和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1694—1774)。

英国:
⑴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日益加强;
⑵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产生并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英国国内市场;
⑶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为英国积累了原始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场;
⑷工场手工劳动时积累的经验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这是后来的法国,德国等国都无法相比的)
⑸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工场手工生产已无法满足需求。

法国:
18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出现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个别企业雇佣数千名工人并拥有先进设备。金融资本雄厚。资产阶级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农村绝大部分地区保留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由天主教教士组成的第一等级(1st Estate)和贵族组成的第二等级(2nd Estate),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特权阶级。资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平民组成第三等级(3rd Estate),处于被统治地位。特权阶级的最高代表是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六(Louis XVI)。1

阅读全文

与经济学背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