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观经济学—外部性是什么意思
外部性也称为外部经济,外部效应。指的是个人或企业的某项活动使得社会或其他某些社会成员无需付出相应代价而从中受益的现象。外在效应主要表现是环境污染一类的社会问题,但这些社会问题实质上是由个人和企业的活动造成的,明白嘛?
与之对应的是外部不经济,指的是某项活动的社会成本大于个体成本的情形。
针对产生的外部不经济现象,有效的对策是产权界定(科斯定理):如果当事者之间谈判协商的费用即交易成本为零,就可以通过确定产权,由交易双方就产生的外在不经济问题进行谈判,最终结果会达到资源的有效率配置,而这与产权的初始界定状态无关。
不知明白否?
Ⅱ 在微观经济学中分析外部性是如何引起市场失灵的
是这样,首先你要明白外部性的含义,外部性即某一个体做出某项决策时对其它人造成的影响,因此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以及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为某一个体做出某件事时,对周遭其它个体造成了有益的影响,即该个体自身承
Ⅲ 急急急!!!求关于微观经济学外部性的具体例子、资料
微观经济学外部性的具体例子
现实中,正外部性的活动有很多,例如新技术研究,因为它创造了其他人可以运用的知识;修复历史建筑,因为那些在这种建筑物附近散步的人会享受到这些建筑的美丽,并感受到这种建筑的历史沧桑。负外部性的活动就更多,最典型的就是河流污染,上游的工厂污染了河水,使下游的企业和居民必须付出额外的费用来获取清洁水源。但是,上游污染水源的人并不因此向下游的企业和居民付费。为什么会有人这样做呢?因为一些人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并不考虑这种负外部性。此外,如建筑工地施工造成的噪声影响居民休息也是负外部性;汽车废气有负外部性,因为它产生了其他人不得不呼吸的烟雾;狂吠的狗引起负外部性,因为邻居受到噪声的干扰;还有公共场所乱扔垃圾,森林植被受到破坏等等。
这就引出了这样一种现象,即“公共鱼塘”现象。核心是:公共鱼塘的鱼是具有竞争性,而没有排它性的共有资源。之所以有竞争性,就是当一个人捕到鱼时,留给其他人捕的鱼就少了。因为既然鱼塘是公共的,那么这些鱼就并不是排他性物品,谁都可以去捕捞。可见,当鱼塘是共有资源时,会造成过度捕鱼现象。这对每个利益最大化的自利个人来说是好的,但对整体却可能产生危害。利润最大化的捕鱼有过分捕捞的趋势,可能会摧毁有商业价值的鱼塘生物。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危害?为什么要过分捕鱼呢?外部性是某种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如果这种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公共鱼塘过分捕捞是负外部性。当捕鱼者在鱼塘捕捞时,他减少了其他人对鱼塘资源的享用。由于当事人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去决定自己捕捞时,并不考虑这种负外部性,结果是过度的捕捞会摧毁有商业价值的鱼塘生物。当外部性——一些行为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缺口巨大的时候,个人有做以别人为代价而使其自身变得更好的事情的动力。
外部性引起市场资源配置无效率。当不存在外部性时,生产者为了利润最大化进行生产,消费者为了效用最大化进行消费。当价格调节使供求相等时,生产者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消费者也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即整个社会就实现了经济福利最大化。但当存在外部性时,情况就不大一样了。当某项经济活动相关的双方都实现了最大化时,却给第三方旁观者带来了成本或收益。外部性使经济中的资源配置发生扭曲,使生产者的私人成本偏离社会成本,这对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是不利的。因为在有正外部性的情况下,私人生产成本高于社会生产成本,生产者按照私人生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确定的产量必然低于社会最优产量,因为外部经济造成的额外收益虽然并不由制造者获得,但从社会角度讲也是收益。同样,在有负外部性的情况下,私人生产成本低于社会生产成本(它造成的河水污染要由别人花钱消除,而这笔费用本应记在污染者的头上,使其私人成本提高),私人的最优产量也就高于社会最优产量。这两种情况都是没有使社会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或资源配置最优化。价格的自发调节没有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就是经济学家所学的市场失灵。换句话说,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价格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正如有磁铁影响时,指南针无法指出正确的方向一样。
如何解决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呢?一是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大多数人不乱扔垃圾,是因为这样做是错误的;绝大多数渔民遵守长江禁渔期的规定,是因为这样做是有价值的。二是市场办法。当使用同一鱼塘的渔民聚到一起进行市场谈判,做出互利的限制性规则时,可可能阻止过度捕捞问题。三是政府的管制或政策。由于通过市场化谈判解决外部性的困难,政府可以通过规定或禁止某些行为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Ⅳ 微观经济学—外部性是什么意思
外部性指行为人并未承担自己行为全部的成本或者自己行为的全部收益,从而影响到他人的利益。
Ⅳ 微观经济学外部性:什么是旁观者福利
旁观者福利就是一个人的行为对周围人、事物的影响,有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
Ⅵ 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治理外部性的方式有哪些
环境污染问题在经济学理论中被描述为外部性问题(Externality),并且是负的外部性。网络知道的定义: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分为正外部性(positiveexternality)和负外部性(negativeexternality)。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外部性会使市场机制失灵,激励扭曲:正外部性会造成应受到支付的报酬未得到支付,导致供给不足,而负外部性则是社会成本大于个人成本,导致过度供给,成本加剧。对外部性进行纠正,才能恢复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的能力。经济学家针对这一问题也想出了一系列解决法。庇古比较早地研究了负外部性这个问题,并提出对厂商征税从而抑制其环境污染的做法,这种税又得名“庇古税”。当然,对于产生正外部性的行为,要反其道而行之,由政府进行补贴而非征税。此外,科斯在后来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从产权界定的角度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大概就是这样,内容详见网络,说得特别明白。
Ⅶ 微观经济学外部性(externality)问题
蓝线demand(private value)是火力发电的需求曲线
下面一根黄线supply(private cost)是不包含社会成本的供给曲线,厂商的供给曲线就是其边际成本曲线
上面一根黄线social cost就是包含社会成本的厂商供给曲线
当价格为P0产量为Q0时,social cost与demand相交,相当于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此时有效率,社会成本为0,生产者剩余是P0以下供给曲线social cost以上的部分,即N+V
当价格为P1产量为Q1时,supply与demand相交,因为没有考虑社会成本,显然这种情况就产生了无效率,产品的定价过低而产量过多,产生了社会成本
生产者剩余是P1以下supply以上的部分,即V+W+X
社会成本为产量Q0和Q1之间对应的social cost社会边际成本(社会供给曲线)以下,demand边际收益(需求曲线)以上的部分,即U
Ⅷ 微观经济学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解释+举例)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有时也被称为价格理论(Price Theory),主要研究个体消费者,企业,或者产业的经济行为,及其生产和收入分配..什么是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的生产者、单个的消费者、单个市场的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的满足。同时,微观经济学还分析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 ——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进行的供给和收入分配。
“微观”是希腊文“ μικρο ”的意译,原意是“小”。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Pareto) 有效的。.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亦即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它从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认为所有个体的行为准则在此设法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收获,并由此来考察个体取得最大收获的条件。在商品与劳务市场上,作为消费者的家庭根据各种商品的不同价格进行选择,设法用有限的收入从所购买的各种商品量中获得最大的效用或满足。家庭选择商品的行动必然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市场价格的变动又是厂商确定生产何种商品的信号。厂商是各种商品及劳务的供给者,厂商的目的则在于如何用最小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量,获得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厂商的抉择又将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上的各项价格,从而影响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厂商的抉择均通过市场上的 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进行协调。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及其作用,均衡价格的决定,考察市场机制如何 通过调节个体行为取得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与途径。微观经济学也就是关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它以价格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称作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还考察了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如何采取干预行为与措施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吸收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其他理论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盛 行之后,这种着重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传统理论,就被称为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只是研究 对象有所分工,两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无根本分 歧。两者均使用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在理论体系上,它们相互补充和相互 依存,共同构成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出清,即资源流动没有任何障碍;完全理性,即消费者与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他们自觉的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完全信息,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的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Ⅸ 极分悬赏,简答题目 宏微观经济学中的“外部影响(外部性)”
外部性指某人或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带来了危害或者利益,而该个人或回者企业又答没有因为这一后果支付赔偿或者得到报酬。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者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人带来收益或者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者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者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者社会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