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是不是所有专业都通用的,一样的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是所有专业都通用的,一样的。
中级经济师考试包含2个科目,具体是:《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其中,《专业知识和实务》包含15个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农业、商业、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人力资源管理、邮电、房地产、旅游、建筑、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民航运输。
目前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是:工商、人力、金融、财税、农业、建筑、商业、房地产、保险。
(二)报名条件:
(1)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10年;
(2)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6年;
(3)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4年;
(4)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5)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6)取得博士学位。
注:符合考试报名条件的香港、澳门居民,可以申请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在报名时须提交本人身份证明、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专业学历或者学位证书、从事工作和实践年限证明。
『贰』 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
首先,你通过了中级经济师考试,要等你们当地的人事部门给你发中级经济师证。
其次,内你拿到了中级职称证后容,就得等你们当地的人事部门聘你为中级职称了,我们这里是两年聘一次,不知道你们那里是怎么个聘发,最好打听一下你们当地的人事部门。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叁』 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是什么
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共有2科,分别是《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版务》。
其中《专业知识与实权务》科目设置15个专业方向,分别为:中级金融专业、中级人力资源管理、中级财政税收、中级工商管理、中级建筑经济、中级房地产经济、邮电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保险专业、中级农业经济、中级旅游经济、中级商业经济专业、中级运输经济(水路)、中级运输经济(公路)、中级运输经济(铁路)、中级运输经济(民航),考生只需要在这15个专业中根据需要任选其一即可。
考试成绩管理:参加考试的人员须在1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
中级经济师考试报名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报名参加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考试。
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十年,取得经济专业初级资格(含1992年年底以前通过国家考试获得的经济员资格或1993年1月6日前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评聘的初级经济专业职务)。
大专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六年;
本科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四年;
获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从事专业工作满二年;
获硕士学位,从事专业工作满一年;
获博士学位;
获大专层次专业证书,从事专业工作满七年。
『肆』 考中级经济师买哪个版本经济学基础比较好
考中级经济师买经济学基础比较好,按照报考时老师的要求需要买什么书就买什么书,看这样是考试的范围内,不需要盲目的买有的书不考,买了看反而还耽误你的时间。
『伍』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和实务哪个难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和实务难易程度从经济师考试本身来说,近年来经济师考试出题越来越灵活,越来越难了。所以,如果要一次通过经济师考试两科还是比较难的。
《经济基础知识》科目考试内容比较多,记忆比较杂,建议考生及早备考。
《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科目的考试已经趋向结合实际情况考核大家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人力资源的考试,有和工作结合紧密的考题,也有需要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考题。所以,大家在备考的时候要认真备考,真正学会、掌握知识才是关键。chinatat
『陆』 宏观经济学,初级和中级,有什么区别
区别如下:
1、包含内容不同:
宏观经济学初级主要是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点;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对初级宏观的深化。
2、内容层次不同:
初级一般是原理性的介绍,在国外是中学高年级或大学一年级的学习材料,原理教材强调内容的故事性和现实性;
中级一般是经济学专业一年级或非经济学专业二年级的教材,中级教材具有学科领域完整的框架和主要的主题覆盖,但研究方法简化在中学数学或简单微积分的层面,该阶段更强调理论背后的直觉和直观。
3、侧重不同:
所谓初级宏观经济学其实就是经济学原理的宏观部分,严格来讲只是一些和宏观经济学相关的一般概念以及一些学派(主要是凯恩斯主义)的主要观点;
中级宏观经济学在初级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定量成分,并且对于理论的阐述也更为严密,数学上需要读者掌握微积分的相关概念。
『柒』 中级宏观和中级微观经济学是指什么
1、宏观经济就是宏观层面的国民经济,包括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构成(主要分为GDP部门与非GDP部门)、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幸福指数)。
2、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
(7)中级经济学基础扩展阅读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
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它的体系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微观经济学阶段,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2、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叶,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定阶段。
3、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完成阶段。
4、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和演变阶段。
『捌』 请问 中级经济师各专业的《经济基础知识》内容都是一样的吗
中级经济师各专业 《经济基础知识》内容都是一样的。
『玖』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这一科目各章节考试所占比例,哪年的都行,谢谢
整理了近年来经济基础六个部分,共35章分值的分布,请下载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