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疫情的影响下,经济很可能出现逆增长,当下应该怎么规划个人发展
在今年的疫情影响下,多个行业受到冲击,不是经济很可能出现逆增长,而是现在已经是逆增长了,如果你了解一些关于国民经济的指标数据,你就知道我所言非虚。
四、建立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管什么时候,人都应该有个目标,你可以思考下自己的长期目标是什么,采用SMART原则把它清晰化,把长期目标转换成短期目标及可实行的行动计划,一点一滴的去积累去实现它,这样你就会感到幸福。
总的来说,职业规划已经变成了每个人需掌握的一门技能,任何的规则都是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Ⅱ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但是对中国的百姓影响很大没有收入,没有来源,就只能干靠!
Ⅲ 今年的疫情为什么会使全球经济下滑的趋势
从去年四季度至今所爆发的新冠疫情造成了全球股、汇市的动荡,而近期公布的全球经济数据包括美国的非农就业人数及市场对于全球经济的前瞻均认为经济衰退更或是金融危机处于危险的边缘。那么,是否全球经济的不景气是这次疫情所造成的?我个人认为:疫情是影响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核心根本。
首先,全球经济长时间处于“恢复”阶段,“底子”并不好是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病因”!
我们以“G2”中国和美国作为观察点,从2018年三季度之后,国内经济保持调结构状态,通过扩大内需和投资新科技并以对中小企业定向货币与财政政策扶持的方式维持经济的整体平稳增长。但无论GDP增速,还是制造业PMI数据均保持“L”型的底部盘整状态。总结一句话就是:国内经济转型进行中。
另一方面,美国方面虽然GDP增速依然保持2%左右,但企业在长期低利率环境中通过大量举债维持增长和公司股票回购成为常态,我们看到的是——美国企业杠杆水平的不断上升和投资增速的下降,所以,企业债务上升且有泡沫化迹象以及投资意愿不强是其特点。总结一句话就是:“表象”稳定,实则或为“内虚”。
其次,全球新经济增长点尚未出现,产业链结构矛盾突出是经济不景气的“根本”。
2008-2009年金融危机至今,全球基本处于低利率环境中,整体需求不足是长期现象,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发达经济体将产业链中下游等利润较薄的领域迁往发展中国家,这也造成了主要发达经济体产业链结构矛盾显现,其表现就在于——制造业发展萎缩,服务业独大,就业压力增强,民粹主义上升。
与此同时,以新能源车、5G、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还处于初始阶段,因此,全球新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规模,而产业链结构矛盾突出以及引发的社会潜在问题也在削弱原本并未恢复的经济本身。
综上所述,本次全球爆发的新冠疫情的确造成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也大概率将影响二、三季度全球整体经济景气度,但它并不是核心根本。全球主要经济体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全球化下产业链结构性矛盾;长时间低利率环境所带来的遗害才是全球经济不景气的主要内因。
Ⅳ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介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各项政策措施作用下,1至2月企业复工复产加快,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国民经济实现有序运行,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前两个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如何?
毛盛勇:1至2月,疫情给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冲击。但综合看,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当前,疫情蔓延扩散势头已经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势逐步向好。我国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
2.第一季度GDP会否出现“负增长”?负面趋势会持续到二季度吗?
毛胜勇:目前,全国复工复产加速推进,基本判断是3月GDP增长会有明显起色。疫情影响将逐步减弱,前期压抑的经济活动将逐步释放,二季度会比一季度有明显回升,下一步还将出台一系列对冲政策。
3.失业率会否持续攀升?
毛胜勇:2月失业率整体有所上升,但重点群体总体情况比较平稳,25至59岁失业率(5.6%)比整体低0.6个百分点,20至24岁大专以上人员的失业率比上月低0.4个百分点。随着生产秩序恢复,中央将以更大力度促进就业,下半年失业率整体会下降。主要包括:
加大宏观政策的对冲力度,努力稳住企业,特别是用工需求大的中小企业。稳住企业、稳住经济运行,也就稳住了就业;
加大就业优先政策的力度,加大对重点人群如大学生、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帮扶,进一步推动灵活就业。
4.物价会持续上涨吗?
毛胜勇:从价格构成的角度看,食品价格涨幅是主要因素,尤其是猪肉价格上涨。此外,疫情防控也加大了物资运输成本等。下一阶段,生猪存栏和出栏环比将上升,价格呈现高位回落的趋势,疫情影响逐步减弱。而在货币政策方面,有关部门将采取精准帮扶措施,不会对价格上行带来明显推动。整体来讲,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回落的趋势是大概率事件。
5.楼市涨幅持续回落,对国民经济影响有多少?
毛胜勇:“房住不炒”的定位没有改变,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政策,这一点很明确。中国投资领域和空间非常大,下一步既要扩大有效投资,也要努力推动消费提质扩容,着重在促进消费和扩大投资的结合点上发力,使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
6.疫情全球蔓延对中国外贸影响有多大?
毛胜勇:疫情全球蔓延对中国外贸确实有一定影响,主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抓好自身防控的同时推进国际合作,借鉴中国经验帮助国际社会;二是在全球经济面临困难的情况下,推动把一些不合理的贸易壁垒、贸易规则破除和取消,让世界经济和贸易回归到正常的轨道。
1至2月主要经济数据
■ 口罩产量增长127.5%
1至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从产品产量看,医疗防护和生活所需物资增长较快,口罩、发酵酒精产量分别增长127.5%和15.6%,冻肉和方便面分别增长13.5%和11.4%。截至2月25日,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复工率达到85.6%,生产经营活动正在有序恢复。
■ 餐饮收入下降43.1%
1至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下降20.5%。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4194亿元,下降43.1%;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呈现增长态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和中西药品类商品分别增长9.7%、3.1和0.2%。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3%
1至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3323亿元,同比下降24.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3%;商品房销售额8203亿元,下降35.9%。
■ 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下降3%
1至2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3712亿元,同比下降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233亿元,增长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
■ 猪肉价格上涨125.6%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1.3%
1至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5.6%。其中,猪肉上涨125.6%,鲜菜上涨13.8%,鲜果下降5.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1.3%。
■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8万人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
1至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8万人。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0.2小时,比1月份减少6.5小时。
Ⅳ 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发展总体趋势是什么
2020上半年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是进出口行业,疫情严重,整个进出口都停止了。
Ⅵ 谈谈你对疫情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看法
实事求是地讲,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一些行业企业和大众消费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影响是暂时的,也是阶段性的,有关政策支持工作正在逐步取得成效,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战胜疫情、提振经济。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在内外部风险挑战交织下,我们也要做好宏观经济监测预警,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在疫情防控的战斗中,继续迎风向前、顶住下行压力,就必须按照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的要求,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坚持全国一盘棋,发挥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及时分析、迅速行动,我们就能妥善应对疫情冲击,统筹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6)疫情影响经济发展方向扩展阅读
中国经济在短期内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首先,应当妥善解决今年应届毕业生以及农民就业问题,因为就业问题的解决会直接带动消费增长;其次,要防止产业链、价值链断裂问题。在非典时期,出现了一些企业关停破产情况,产业链发生断裂。虽然大型企业韧性较强,但是,这些企业生产流程中一般会有小型企业参与。
所以,对中小型企业的支持非常关键;最后,由于疫情影响,货品的国际运输受到一定阻碍,导致一些产业的国际合作受到影响,对方国家可能会从本国或其他国家寻找合作伙伴弥合其内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国相关产业可能会失去一部分国际市场。因此,要化解疫情对进出口的影响。
Ⅶ 你认为疫情过后的经济发展政策应该侧重在哪些方面
城市化,城镇化方向必须有所调整,不宜盲目追求速度。大城市资源过多,医疗,教育,就业,养老,公共交通,工商企业等方面是其他中小城市远远无法比拟的,这样就容易聚集过多的人口,一旦疫情发生,容易导致控制困难,也容易诱发各种社会恐慌,也更容易向外辐射传染。
由此当前我国提倡的城市化率,特大城市发展规划、人口城市化率等指标不宜人为求速,而是应该遵循自然增长规律,服从预防疫情,战争,城市污染等方面的需要,未来把资源向中小城市、尤其是农村中小城镇的投入,让全县及以下的乡镇能留住人口,以免在疫情发生时带来各种严重的社会损失。
(7)疫情影响经济发展方向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实施消费减税试点,引导生产企业发展潜力,没有订单,企业生产就失去意义,更谈不上发展。省内外不少地方试点推出不同形式的消费券,这种刺激消费扩大市场的办法相对容易操作。但实施消费减税,把刺激消费端放在恢复经济发展举措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将比通过减免税收,降低企业用能成本等措施直接扶持生产企业效果更好。
动态地阶段性实行消费减税试点,消费者发生消费行为即享受部分支付抵扣,将国家征收的消费税部分返还消费者。实施消费减税,可以减轻消费者负担,增强消费意愿,引导消费指向;对商贸企业来说,可以带动营业额度增长,增加经营利润。
对生产企业来说,可以放大国内市场容量,消化企业产能,还可以提高电子支付比例,增强纳税意识。因此,把对生产端的减税扶持调整为对消费端的减税,可以激发消费潜力,产生消费乘数效应,增加内需,最终实现对供给端企业更有效的良性刺激。
Ⅷ 全球新冠波疫情对全球的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它所造成的经济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毫无疑问,新冠疫情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基本上都是负面的,只不过有些国家受到的影响比较小,有些受到的影响比较大。受到影响最大的,我想应该是那些以进出口贸易为主的国家,并且疫情下各国的关口管制都变得无比严格,各种进出口贸易自然会受其影响,受到重重的限制。除了这些,新冠疫情还对全球的经济造成了哪些影响?什么时候这个影响才会消退?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不能灰心,不能气馁,要抓紧时间投入到工作当中去,疫情不会永远持续,相信美好的明天一定会很快到来!
Ⅸ 疫情过后,2020年中国经济到底将会往哪儿走
高开低走吧。目前的经济看似限于停滞,但是总体来说,不会一直停滞于低谷状态,各行各业只要度过当下的时期,都会不同程度实现反弹。例如实体业,虽然现在略显疲态,但是随着疫情慢慢平稳乃至被制衡,相信会大规模复苏的。不黑不吹,我国的经济今年不受到太大打击。共同努力吧。下面请看详细解释。
由于一些原因,其他行业分析就此作罢。但大形势已然分析完毕。正如上文所述,我们的经济情况会随着疫情发展而有所变动,但我们已经赢得了未来,具体就是整体呈现低开高走,部分行业持续走高。嗯,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