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来新成自效。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1)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脱离的最大现实。
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破解许多难题,将会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越是这样,就越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指引方向的指南针、凝心聚力的主心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就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贰』 什么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具体工作和思想
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提出来的具体工作和思想,应该是包括很多的,比如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注重解决就业问题,搞好分配,注重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等等。
『叁』 管子的思想主张放在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中,如何联系
管子的主要经济思想
管子的经济思想体现在他在齐国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治国方略中,其大致涵盖了商品、市场、贸易、货币以及消费等诸多领域,内容极其广博丰富。其主要思想观点如下。
1、重视市场,发展贸易
管子所处的国家齐国,拥有优越的海陆交通位置,为开展商业贸易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先天的便利条件;同时,齐国在姜太公时期便有了重视工商业发展、富国富民的传统,管子在齐国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的基础之上,继承了姜太公工商立国的思想,为之后开展经济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可以说,管仲经济思想渊源于齐国优秀的商业基础、继承于姜太公的良好传统,结合了管仲自身因时因地制宜的经济实践而最终形成。
管仲非常重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他十分强调市场的建设问题,《管子・侈靡》中曾说道:“市也者,劝也;劝者所以起(本)。”市,代指市场、商业;劝,意为鼓励和促进;本指的是农业之事。
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国家能够对于市场和商业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鼓励和重视,商业能够兴旺发达,那么作为国家之本的农业也会随之得到发展。这在当时以农为本的社会当中是极其富有创见而难得的思想,对当时的齐国乃至后世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乘马》篇中也提道:“市者,货之准也,是故百货贱则百利不得。”对此,管仲要求在民之所聚之处都要有市,“聚者有市,无市则民乏”,如果没有市场,人民的生产生活将难以得到保障,民生匮乏、民心失衡,国家则难以长治久安。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管子开放了国内外的市场,鼓励自由贸易。由于齐国地处海滨,渔业和盐业相对发达,所以管子特此规定鱼和盐可以自由出口,关隘只登记而不予征税,以便于产品出口到各国。
对于来到齐国做生意的商人,管仲更是开门欢迎,并建议齐桓公专门设立招待外国商人的客舍。在管子的自由贸易政策的引导下,齐国的工商业迅速发展繁荣起来,特别是首都临淄,已经成为当时的国际化大都市。
据《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临淄当时的人口之兴旺、城市之繁华。
2、控制财富,垄断经营
管子不仅仅是任由市场发挥作用去调配经济,同时也意识到了国家对财富的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
在古代社会,统治者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通常情况下会掌控绝大多数国家财富的主动权,但是管子并非如此。他意识到只有把切实关系人民生产生活的财富进行控制和垄断,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政权的稳定。他对关乎国家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财富如粮食、矿产还有盐等都利用国家调配手段进行了控制。
首先,管子充分认识到了粮食对于百姓生活的重要性,“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
管子规定国家一定要有充分的粮食储备,建立了“国储粮”制度,并根据年岁的丰歉和百姓的实际需要,通过价格调剂来保护百姓的实际利益,即如果遇到丰收年份,农民手中的粮食供大于求时,国家就会以通常的价格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以资储备;等到歉收之年,粮食供不应求价格高涨之时,再拿出余粮来平抑高涨的价格。
其次,管子对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支柱产业进行了严格控制,即“官山海”的政策。“山”指的是矿山资源,而“海”则指的是海洋资源,包括鱼、盐等。在兵戈相见的春秋争霸时期,兵器的好坏决定了一国的军事实力,所以铁矿的开发和利用则显得尤为关键。
在管子的建议之下,齐桓公对于矿山资源的开采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然则其与犯之远矣,此天财地利之所在也。”可见齐国君主对于矿山资源的高度重视。
最后,管子意识到了食盐作为一种具有地域性和特殊性的商品,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齐国地处海滨,有着丰富的盐资源,而地处内陆的其他诸侯国,则需要从齐国进口食盐,因此管子充分发挥齐国这项巨大的商业优势,对食盐进行严格专控,甚至要求各国以黄金购买食盐,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同时,管子归于国内食盐的买卖也进行了控制,即“寓税于价”,在无形之中提高了税收收入。“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终月,大男食盐五升少半,大女食盐三升少半,吾子食盐二升少半。
此其大历也,盐百升而釜,令盐之重升加分强,釜五十也,升加一强,釜百也,升加二强,釜二百也,钟二千,十钟二万,百钟二十万,千钟二百万。万乘之国,人数开口千万也。禺策之,商日二百万,十日二千万,一月六千万。
万乘之国,正九百万也,月人三十钱之籍,为钱三千万,今吾非籍之诸君吾子,而有二国之籍者六千万,使君施令曰:‘吾将籍于诸君吾子’,则必嚣号,今夫给之盐策,则百倍归于上,人无以避此者,数也。”
通过适当提高价格来增加财政收入的方式,不仅可以避免对百姓的横征暴敛,同时也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可谓一举两得。
(3)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扩展阅读
管仲相齐的经济政策是“遂滋民,与无财”(《国语·齐语》),他的办法乃是“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史记·齐太公世家》)。或言“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史记·平准书》,参见词条轻重理论),以至“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史记·管晏列传》)。
“轻重鱼盐之利”及“徼山海之业”是否是汉代盐铁官卖的滥觞,我们现无可征信的材料。管子书中的记载言:管仲反对向“树木”、“六畜”和人口抽税,而主张“唯官山海为可也”,“山海”就是铁和盐(《管子·海王》)。若此记载为可信,则于管仲时就已经实行了统治盐铁的经济政策了。
管子熟练的运用轻重之术对外策划了衡山之谋、阴里之谋和菁茅之谋,堪称古代货币战争的经典案例。
管仲实行了粮食,“准平”的政策,即“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轻重敛散之以时,则准平。……故大贾富家不得豪夺吾民矣”,(《汉书·食货志》下)。
这种“准平”制,不但是一种平衡粮价的政策,并 且,也间接承认了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的权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并且还保障了私田农的生产利润。这种经济政策,亦为经济层面的国君集权。
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即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马克思级差地租与之相同。
管仲面对当时“竭泽而渔”的经济开发,为了有效利用齐国的林木和渔业资源,制定了“山泽各致其时”。即历史上最早的自然环境保护法,即禁止人们为了眼前利益而滥伐滥捕,以保护树木和鱼类的正常生长、免遭破坏。伐木和捕猎只准在适当的季节进行。
管仲修齐太公“九府圜法”,在齐国设立了专管货币的机构——“轻重九府呻”。齐国由政府统一铸造货币,这种规范的货币呈刀形,名为“齐法化”或“节墨法化”,俗称“齐刀”。
管仲在《管子·奢靡》一文中,系统的阐述了消费对生产的促进效用。
『肆』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其特点是什么
即指国家关于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的、总体的、长期的部署和谋划。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重点等等。其主要特点:一是根本性,即它所决定的是经济发生子中的根本性而非次要性或细小的问题。二是全局性,即它所要解决的是全局性而不是个别性和局部性的问题。三是长期性,即它所要实现的是长期而不是短期内的任务。
『伍』 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条原则是什么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必须遵循的五个坚持的重要原则。
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是对当代世界和当今中国提出的实践之问、时代之问、历史之问的科学回答,是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我们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引。
认真学习、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对于我们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信心百倍、豪情满怀、凝心聚力地走向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5)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扩展阅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定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建议》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实施好“十四五”规划,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发挥党的领导在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陆』 中共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什么
您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希望帮到您,满意请采纳,谢谢。
『柒』 全会提出了什么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
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
『捌』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想是什么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版会目标的决胜阶权段。科学确定这个时期的指导思想,描绘好这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蓝图,对于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玖』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是什么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建议》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9)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扩展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过去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沉着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拾』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包括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来发展指导方针,这自为做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制定和实施好十四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扩展阅读: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注意事项:
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