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徽滁州属于长江经济带吗
滁州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南京市江北门户,国家级皖江示范区北翼城市,皖东区域中心城市,合肥经济圈重要成员城市,江淮地区重要的枢纽城市等。
㈡ 未来中国最有发展的城市有哪些
这一年,哪个城市的跨越最大?年,谁最有可能迎来爆发?
01
深圳
深圳,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明星城市。
这一年,深圳拿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桂冠,将特区地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高规格的“示范区”之下,深圳的政策利好纷至沓来:
其一,广东省提出举全省之力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无论是政治高度还是支持力度,都超出以往。
其二,深圳与雄安新区一道被纳入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随即,深圳提出打造“国家铁路枢纽”、“国际枢纽机场”、“全球交通科技创新中心”的全新目标。
在过去,深圳一直被认为是“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属于名副其实的“经济特区”,而广州则是集海陆空于一体的华南门户中心。
这一次,深圳在交通领域的发力,意味着要在综合门户领域有所作为。
具体而言,深圳要完善京广深港、赣深、贵广-南广、沿海(厦深)、珠江-西江五大铁路走廊;同时,构建跨江稀缺性战略通道体系,推进深中通道建设,筹划伶仃洋通道(深珠通道);推进宝安机场扩容,同时开发惠州第二机场功能等。
其三,深圳与河源互动频繁,“飞地”模式有望复制。近日,河源出台文件重点谋划“深河特别合作区”,继“深汕特别合作区”之后,深圳又一“飞地”或将出现。
2018年底,深汕合作区正式揭牌。不仅居民全部转为深圳户籍,而且这一位于汕尾的“飞地”将由深圳直接管理,升级为深圳第“10+1”区。
飞地经济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为土地空间紧张的大城市寻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样板:既能将产业留在省域内部,而且还能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相关GDP数据还能两地所共享,此为多赢之举。
显然,这一次,借助示范区的东风,深圳已不满足单纯的经济中心,要在综合门户城市上有所作为。
同样,深圳追求的不只是大湾区内部的影响力,更是向粤东西北、长江中游、大西南乃至长三角的战略纵深。
有句话说得好:这一次,深圳全都要。
02
上海
这几年,在一线城市里,上海受到的争议仅次于广州。
前两年,上海沦为“环杭州城市”的说法不绝于耳。然而,最近的一系列政策,再次说明了上海在国内举足轻重的地位。
最近一年,上海完成了四件大事:进博会、科创板、自贸区扩容和长三角一体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发布的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中,上海的龙头地位再次巩固。规划明确提出:“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要知道,大湾区以广深港澳四个城市为中心城市,京津冀也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城市,而长三角的龙头有且只有一个:上海。
在此基础上,上海提出的“五大中心”定位只会愈发突出: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科创中心。
显然,上海不会沦为“环XX城市”,上海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地位,只会提升,而不会有任何弱化。
03
澳门&珠海
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
对于澳门来说,这两年是风云际会之年。
先是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接着澳门证券交易所被提上日程,随后澳门获得对横琴口岸澳方口岸区及相关延伸区的管辖权。
就金融而言,这个以博彩娱乐著称的特区城市,将会获得超级金融地位的加持,在离岸市场将与香港形成两足鼎立之势。虽然在短期内仍然无法与香港相匹比,但只要第一步迈出去,前景不是一般可期。
就发展而言,澳门与珠海将会高度融合。澳门土地资源紧张,发展空间不足,无论打造金融产业、旅游产业还是会展产业,都离不开珠海在背后的支持。
因此,澳门-珠海可以视为一个整体,而这恰恰也是大湾区规划中的三大增长极之一(另两个为港深、广佛)。
㈢ 长三角地区包括哪些城市
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内州、镇江、泰容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简称:长三角城市群)位于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根据201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国土面积 21.17万平方公里,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万亿元,总人口1.5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2.2%、18.5%、11.0%。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和江苏、浙江、安徽三省部分城市范围内,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
㈣ 安徽省被纳入长江经济带对我省有什么意义
1、如果是政治课题目,自己翻书,因为只有书上的才是标准答案。
2、如果是问实际的,就是可以从国家搞到点专项资金,以及多建几个桥啊,港口啊等等的发改委批文
㈤ 长三角包括哪些城市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的简称,是“一带一路”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经济带的引领者,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三大经济带之一,拥有现代化港口、机场、公路、铁路系统,面向中国腹地,是未来引领中国经济的重点地区之一!
工业革命之后,虽然国力日弱,但是科技大发展,商品经济大发展,促使长三角地区成为全国的贸易重镇,由早期的“内循环”转向外循环,由此长三角地区逐渐成长为工业中心、贸易中心、经济中心,而随着交通的大发展,长三角城市群也开始全面扩充,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城市,辐射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等六大都市圈,合计26座城市的超级城市群!
㈥ 三峡工程是哪一年开始修建的
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 三峡水电站,即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又称三峡工程。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决定将兴建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
三峡工程采取“一次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式,水库淹没涉及湖北省、重庆市的20个区县、270多个乡镇、1500多家企业,以及3400多万平方米的房屋,从开始实施移民工程的1993年到2005年,每年平均移民近10万人左右,累计有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
1993年7月26日,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查批准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枢纽工程),标志着三峡工程建设进入正式施工准备阶段。1994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宜昌三斗坪举行的三峡工程开工典礼上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6)安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扩展阅读;
2000年1月24日,三峡工程左岸电站厂房首台机组基础环在一号机安装就位,标志着三峡左岸电站厂房施工由土建施工为主转入土建与机组埋件安装并举阶段。2002年3月17日,三峡工程首台发电机组转轮吊装成功。转轮的顺利安装为三峡工程在2003年实现首批机组发电创造了条件。
2004年8月24日,三峡工程左岸电站8号机组于正式并网发电。至此,三峡工程已有10台机组投产发电,投产总装机容量达700万千瓦,实际装机容量已位居世界发电厂第3位,发电能力位居全国第一。
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库长2335米,总投资954.6亿元人民币,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三峡电站最后一台水电机组,2012年7月4日投产,2012年7月4日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目前,三峡工程已经连续8年实现175米试验性蓄水目标,防洪,航运,发电,补水等巨大综合效益显著发挥,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对保障流域防洪安全,航运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以及我国能源安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㈦ 安徽加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带有何重要意义
把安徽正式纳入长三角城市群中,合肥的地位提高到与南京、杭州并列,并专“提升合肥属的国际化水平”,这给我省尤其是合肥将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有媒体曾形容安徽为“东张西望”,且武汉、长沙、合肥、南昌曾向“中四角”努力。安徽与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沟通更加频繁,条件也比“向西”好得多。安徽加入长三角城市群,对安徽而言是一个很难得的机遇。
㈧ 长江经济带作为省会的合肥,它有码头吗如何才能带动安徽各市
首先,自己的经济起来了
才能谈论带动起来
㈨ “长江经济带”的提出会给安徽沿江城市带来重大利好么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版贵州11个省市,面积约权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近年来,长江经济带首尾两大战略金融核心区:江北嘴、陆家嘴已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并和国际经济关联密切的金融中心。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主要任务是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二、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三、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四、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