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日本萧条经济时代后的发展

日本萧条经济时代后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1-01-23 23:41:05

『壹』 85年日本经济大萧条以后,日本的状况是怎么样的,能举例告诉我吗谢谢

85年后也没大来萧条一直腾飞到自90年代初期破裂的
状况的话从宏观失业率增加,就业率降低这个很明了
说生动点.日本经济破裂后兴起的家庭料理不就是么主妇们都要回去做饭了为了节俭.这之前基本日本人从来不用怎么在意自己怎么花钱的.有多少常回去吃饭.
不过日本物价没变动,薪水就目前还是很不错,美加来工作的也很多,
但是不得不说比之前要不景气的.第三世界的北欧就不要比了人家不在国际竞争所以GDP分配不同.

『贰』 日本经济大萧条时期人民生活怎么样

不知来是指什么时期。
战败前自,有经历过几次经济危机。总的来说,由于当时日本的军工业发展,战争的需要,贫民都比较的苦,不断需要征召士兵。最严重的一次,即1929至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时,日本的失业率升高,约有100至200万人失业,并导致生活状况的恶化。
战败后,经济得到复苏,国民由于战败很容易接受本国做出的一些较严格的政策,使得国民经济能达到国家的强有力的控制,不断通过扶持大公司,渐渐使市场达到发展,商品供应达到满足。
现在,由于较全面的福利政策,国民的生活是有保障的。在有些调查中,日本年轻人对学习的不是很高,有可能就是受其影响。在较近的1997年金融危机时,虽然一度使得日本经济停滞甚至倒退,但其国民的生活状况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其强大的生产、科技及其市场,使得商品的供应不断,人民的商品需求可以满足。
总的国民生活相当的好啊。

『叁』 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萧条的原因,谈谈你对今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看法。

日本经济在衰退

近来,日本经济形势格外地引起人们的关心,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议论。有人认为日本经济出现了战后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也有人认为日本的“所谓经济衰退是日本政府对外宣传上实施‘哀兵经济’的策略之一,目的是隐蔽本国经济实力,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借口”。
笔者认为,一国经济萧条或衰退,是全国性的现象,主要须依据统计数字、而不能凭“感受”作出判断。日本政府的GDP等经济统计虽然存在这样那样问题,但基本上可以说是反映了日本经济的实际情况。据日本的经济统计,1999-2000年日本经济经过短暂复苏后,于2000年10月又转为下降,进入萧条局面。2001年4至12月(即从4月1日开始的日本2001财政年度的前3个季度),日本GDP连续3个季度呈负增长。在经济学上,当一国的经济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就可认定为经济陷入衰退(在二战后的美国,经济衰退一般是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在至少两个季度内下降1.5%。以上,同时失业率上升到6%以上)。从统计数字看日本经济确已陷入衰退局面。
尽管日本经济经过长达十年的低迷状态,又进一步陷入衰退,但无论是从日本人的平均生活水平看,还是从日本的经济规模、国际收支、民间储蓄、外汇储备、对外债权、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等等来看,日本经济发展的水平确实很高,至少比中国要高得多,国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也比我们高得多。但是,经济萧条也好,衰退也好,指的是经济发展的动态,反映了经济现状从原有水平(静态)倒退的程度。2001年1、2、3季度日本的GDP名义值(未去掉物价变动因素)分别为513.5万亿日元、505.8万亿日元、501.8万亿日元;实际值(以1995年价格为基准)分别为539.7万亿日元、533.2万亿日元、530.3万亿日元,这说明日本的GDP无论是名义值还是实际值都在减少。一个国家经济是否衰退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两回事,经济发展的原有水平再高,只要它是在明显倒退,出现了经济活动全面下降的情况,就意味着经济衰退。
事实上,日本经济的实际状况比上述的实际增长率所反映的程度更严重。首先,消除价格变动因素前的名义增长率比实际增长率下降得更厉害(例如预计2001年度前者为负2.7%,后者为负1.1%;2002年度分别为负2.2%和负0.5%),这反映出日本经济已陷入严重的通货紧缩(即持续的物价下降、需求萎缩)局面。其次,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之所以还能维持超过1%的实际年均增长率,是靠日本政府一再“注射强心针”才取得的,如果政府不是累计10次动用财政手段刺激景气,而且“景气对策”总规模高达136万亿日元,接近日本GDP的1/3(这导致日本的政府债务余额达到GDP的大约145%),那么,当前日本经济增长的状况就会更差。再者,日本的失业率连续4个月节节上升,在2001年12月已达到5.6%,政府和民间都预测失业率还将继续上升甚至突破6%,同时如果计入“企业内失业”,日本的实际失业状况比失业率统计所反映得的更严重。
再一个问题是日本能否对外“隐蔽”其经济真相。在当今世界,由于国际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可以说几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实力都处在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密切关注之中,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当然更不例外。在日本,对经济形势进行监测的不仅有政府机构,还有一大批民间调查预测机构,如果政府出于政治目的有意“隐蔽”真相,民间机构则不能这样做,因为把好的形势说成坏的,就会误导民间企业的投资活动,其结果这些民间预测机构就无法立足。此外,在日本国外,经合组织(OEC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也都在监测日本经济状况。从发表的数字看,日本政府以外的机构对日本经济形势的估计和预测都比日本政府更悲观。
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OECD最新预测指出,日本在30个OECD成员国中是唯一的GDP两年连续负增长的国家,唯一的名义增长率为负增长的国家,唯一的名义增长率低于实际增长率、GDP消费指数为负的国家,日本的财政赤字占GDP之比在OECD成员国中最高,2002年日本政府债务余额在OECD成员国中最高,大幅度超过一向以财政状况差而著称的意大利等等。
还有一个非常关注日本经济的人群就是世界各国的投资者。因为日本经济形势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投资决策。1998年10月9日,日经平均股价从1990年9月28日的21036.76日元跌至12879.97日元,当时的日本经济企划厅长官称“目前是日本经济最黑暗的时期”。在2001年2季度日本经济发生衰退前,日经平均股价曾达到过19835日元,至2002年2月5日却跌破9500日元,比衰退前下跌了50%以上;比被称为“日本经济最黑暗的时期”的1998年10月还要低26%,也是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18年来的最低数字。显然,低迷的股市是低迷的日本经济的一面镜子。
日本经济现状当然也逃不过国际上信用评级公司的眼睛。由于日本财政状况恶化,日本国债的评级被一再调低。美国评级公司S&P于2001年2月将日本国债的信用等级从最高的“AAA”降到“AA+”,于2001年11月又将日本国债韵长期信用等级从“AA+”降为“AA”,在发达国家中与意大利并列“倒数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在日本经济陷入衰退、特别是财政、金融等宏观调控政策手段几近用尽、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日本政府的政策取向出现了“走回头路”的危险倾向,即不是通过厉行结构改革,激励民间企业开拓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从而在根本上走出经济低迷,而是企望通过日元贬值,增强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并抑制进口,保护国、内比较劣势产业,以便在传统产业领域同追赶它的亚洲国家展开竞争和厮杀。日元对美元汇率在2000年10月为1美元兑108日元上下,至2002年1月已贬至132日元左右。尽管日元对美元贬值主要是市场对日美经济基础条件反差作出的反应,但日本政府并非像它自己所声称的那样“没起任何作用”。“9·11”事件后日元一时升值之际,日本银行曾多次干预,对日元汇率进行诱导,与此同时日本的外汇储备也在大幅上升(其中主要是大量抛售日元购买美国国债等)。这不能不令外界怀疑,日本政府是否已经制定或正在实施利用日元贬值挽救日本经济的策略,日本经济形势严峻是否被日本政府当作了对汇市进行干预、诱导的借口。
人们不能不但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上屡屡失策的日本政府可能又一次“失策”和“失算”。事情很清楚,对于亚洲各国来说,如果大家都发奋掀起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竞赛,必将带来“双羸”的结果;反之,如果大家都来个货币贬值竞赛,则难免落得个“共输”的结局,特别是日本必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日本政府以经济衰退作为日元贬值的借口而否认其经济衰退的事实。日元贬值可能成为一种策略,但经济衰退则是事实而非策略。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36764281.html?si=1

『肆』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三个时期

二战后日本经历以下三个时期:

1、战后经济恢复阶段(1945-1955年)

战后日本进行社会改革,通过解散财阀、不允许独自占有、劳动民主化等方式,进一步扫清生产过程中的障碍,在得到美国的帮助下,根据国际形势分析,美国为日本投入充足的资金来帮助日本经济发展,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在朝鲜战争背景下,日本大量加工军工产品,经济得到很大恢复。

2、经济高速增长阶段(1955-1972年)

日本经济在高速发展阶段有过三大景气时期,分别是神武景气、岩户景气和伊奘诺景气。神武景气据统计,1960年~1970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6%,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3%。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3、经济低速增长阶段(1973-1990年)

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原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日本受到很大冲击,制造业成本大幅上升。1974年,日本实际GDP增长率从上一年的8%骤降至-1.2%。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开始调整能源结构,推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开发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向耗能少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以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经过一段调整后,日本率先走出危机,但从此经济增速明显放缓,1975~1990年,日本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为4.5%。

(4)日本萧条经济时代后的发展扩展阅读:

二战时日本本土遭到轰炸,工厂、机械以及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遭到严重损毁,但人才和科技还在,只要有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注入很快就能进行重建。战后美国对日本进行了大力的扶持,向日本注入巨额资金,并大量转移技术,使得日本很快恢复了生产。

日本在战后进行了全面的现代化改革,涉及到土地、商业、社会等各个方面,日本基本确立了民主式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日本也因此更好的融入了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使得日本的经济更加富有活力和动力。作为对抗苏联的桥头堡,日本获得了美国的大力扶持。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不仅是世界经济强国、贸易大国,也成为对外投资大国、援助大国和债权大国,1987日本超越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伍』 日本经济大萧条时期人民生活怎么样求大神帮助

不知是指什么时期。 战败前,有经历过几次经济危机。总的来说,由于当时内日本的军工业发展,战争的容需要,贫民都比较的苦,不断需要征召士兵。最严重的一次,即1929至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时,日本的失业率升高,约有100至200万人失业,并导致生活状况的恶化。 战败后,经济得到复苏,国民由于战败很容易接受本国做出的一些较严格的政策,使得国民经济能达到国家的强有力的控制,不断通过扶持大公司,渐渐使市场达到发展,商品供应达到满足。 现在,由于较全面的福利政策,国民的生活是有保障的。在有些调查中,日本年轻人对学习的不是很高,有可能就是受其影响。在较近的1997年金融危机时,虽然一度使得日本经济停滞甚至倒退,但其国民的生活状况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其强大的生产、科技及其市场,使得商品的供应不断,人民的商品需求可以满足。 总的国民生活相当的好啊。

『陆』 日本经济大萧条后最先复苏的是那个行业

1990年的时候是抄汽车和精袭密机器
1999年的时候是电子电器,通信服务(索尼最明显,还有NTT DOCOMO)
2002年的时候是机械,汽车,电子电器和海运(例如小松制作所 丰田 佳能 fanuc 日本邮船)
这次的情况是汽车最先复苏,电子电器比较慢(日产比较突出)

另外,网络服务,娱乐业和家电量贩店一般不出现衰退,这次也一样

『柒』 分析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萧条的原因,谈谈你对今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看法

日元的大量投入市场,造成经济市场的混乱,日元汇率有直攀美元的汇率,导致市版场呈现泡沫现象!权日元的短暂抬头致使大量购买海外房产,曾一时美国纽约,洛杉矶的大量办公写字楼归属日籍富商名下,但随后期的泡沫破裂导致日本经济陷入泥潭难以自拔!故而现在日本的经济主要以固守本土企业做经济支撑!

『捌』 日本十年经济萧条

这个问题,我不是很了解,所以下文是复制过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03年10月28日,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总经理许小年在“2003国际金融论坛”上指出,日本十年经济萧条并非日元升值所致。许小年的观点与时下一种比较流行的“日元升值导致了日本十年经济衰退”的观点正好相左。
许小年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中期,亚洲几个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新加坡、台湾地区的货币对美元都有一定程度的升值。虽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我们也看到本币升值造成了金融泡沫,但是金融泡沫破灭之后,使得经济长期陷入萧条的只有日本一个国家。我们不能够把日本过去十年的萧条完全地归咎于日元的升值,以及升值所造成的金融泡沫。
许小年还表示,我们始终认为一个国家有权根据他自己国民的利益选择汇率制度。汇率是一项国家主权,我们反对将汇率问题政治化的做法。中国不会在外界的压力下来改变它的汇率制度的选择,中国只会根据最长远的利益来考虑选择哪一种汇率。
蒙代尔曾经指出,汇率制度的选择服从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在三项目标中独立地货币政策、固定汇率和资本账户的开放,这三项目标中一个国家只能选择两项,而不能够选择三项。许小年说,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就是选择了后两项,港币的汇率定在1美元兑7.8港币,而且香港因为是国际金融中心,它的资本账户是完全开放的,在这种情况下,香港监管当局就不得不放弃独立自主货币政策,而跟随美联储来制定香港本地的利率。
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他们因为面临的是一个大国经济,需要用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的运行。所以这些发达国家他们选择的是自主的货币政策,以及资本的自由流动,但是在汇率上就选择了更为灵活的浮动汇率制。
许小年说,对中国来讲,我们知道从一个很长的时期来看,对于蒙代尔的三项,只能要两项。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在这三项中间选哪两项。我们认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是不能放弃的,要运用货币政策调整宏观经济的运行。剩下的就是在固定汇率和资本账户开放之间选择。我们希望能够进行认真的研究,来探讨从比较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逐渐过渡到比较灵活的汇率制度,它的过渡条件是什么,应该如何去进行改革,而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转变成一个政治问题来讨论。

『玖』 日本90年代经济危机,经济一片低迷,这时候有哪些行业是快速发展起来的

好问题,我也一直在琢磨。
如果想真正干点事业:
那就看你的筹到的资金规模和你的知识层回面了,一般做答自己比较熟的容易成功。
如果想赚钱:
通胀时期,做投资时最赚钱的,各种热钱找不到去处,就都去投资推高了资产价值。但是泡沫总有破的一天,只要你在破之前推出,就可以。

『拾』 日本大萧条时期对日本老百姓的影响是什么,日本老百姓是如何应对的

影响是日本的失业率升高,约有100至200万人失业,并导致生活状况的恶化。百姓在应对由政府政策干预的措施表现为盲目。

1985年,纽约出台《广场协议》,日本在这次协议中迫于美国等经济大国的逼迫,被迫同意,允许日元大幅升值。导致国内资产泡沫,仅仅1年时间,国内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和股市。

日本央行从1986年起连续降息,期盼阻止国内经济崩溃,然而时至今日,日元利率已经接近于0,通货紧缩却依然如故,银行呆账因而大量积累,致使日本经济空前萧条。 这就是90年代,日本“失落的十年”,即经济大萧条。


(10)日本萧条经济时代后的发展扩展阅读

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

根据不同的经济指标,这段 时期的长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间的4年零3个月的时期。

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 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

日语中“平成景气(日语:平成景気;日语假名へいせいけいき)”基本与此同义,但有时也包括此后的经济萧条阶段。

阅读全文

与日本萧条经济时代后的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