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经济增长会什么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会什么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1-24 04:09:47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有什么区别

简言之,经济增长的指标是单一的。而经济发展的指标是综合的体系的。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会导致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

⑵ 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是什么

经济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经常方式放过来会影响的经济发展方式,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为持久的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动力,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会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盲目的经济增长方式会破坏经济房展的方式,从而削弱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别3.1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它的理论支撑由马歇尔提出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和当代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索洛模型)构成。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2研究视角不同。经济学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本社会,主要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和财富的增长;第二阶段是人本社会,主要强调重视满足人的需要和公众福利的增加;第三阶段是社会整体综合发展,包括政治的人权和自由、经济上的生活质量提升、文化上的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等全面演进过程。3.3理论基础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外延与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再生产理论和前苏联、东欧的一些学者论述),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佩雷、纳克斯等人),增长的涓滴理论等。3.4划分依据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生产要素利用的数量和效率为依据,经济发展方式以发展模式或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为依据。美国经济学家E.R.W.坎佩尔将发展方式称为“ModelsofDevelopmentStrategy”(发展战略模式)或“ApproachtoGrowth”(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可带来高速的经济增长,但高速增长可能带来有增长无发展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分析,是无效益或零效益情况下的经济增长(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大跃进);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增长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是人民不能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经济增长;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结构没有改善甚至恶化的经济增长。针对有增长无发展的问题,需要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3.5类型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两种类型。经济发展方式分为制度创新型(科斯、诺斯、施莱弗和维什尼)、知识创新型(熊彼特、舒尔茨、贝克尔、罗默、普雷斯科特和鲍易德、卢卡斯、斯图尔特)、扩大需求型(凯恩斯、罗宾逊)、福利国家型、经济结构调整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等多种类型。3.6衡量指标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要素投入的数量及配备比例、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的时间、人均GDP的数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外,还包括社会发展指标,如人口总数和净增率、国内发展指数、城市化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居民居住条件、每千人口医生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政府廉政指数等;教育发展指标,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在校大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重等;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如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国民幸福指数、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收入差距警戒线、收人阶层结构标准、贫困发生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环境指标,如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等。

⑶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下:

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管理层次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资本有机构成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全面发展对企业管理中所需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和分配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决策谋划、预算控制、分析考核等所进行的全面管理。

经济发展的控制性决定了必须以经济增长要素为中心经济发展的职能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评价。其中,财务决策和财务控制处于关键地位,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至为重要。一般而言,在工业先进国家的劳资关系,大都并不和谐,致常发生劳资纠纷,而导致罢工、怠工、关厂、停业。影响所及,不但足使生产停顿,社会紊乱,甚且使国本动摇,危及世界和平。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如下:

1、职责不同

经济发展负责本单位财产物资的统一管理,每年进行一次财产清查,健全保管、领用、维护、赔偿、报废、报损以及人员调动交接制度,保证账物相符。

而经济增长负责组织编制本单位资金的筹集计划和使用计划,并组织实施。资金的筹集计划和使用计划要结合本单位的经营预测和经营决策以及生产、经营、供应、销售、劳动、技术措施等计划,按年、按季、按月进行编制,

并根据企业的经济核算责任制将各项计划指标分解下达落实,督促执行。根据生产经营发展和节约资金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合理核定资金定额,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根据管用结合和资金归口分级管理的要求,拟定资金管理与核算实施办法,并组织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2、目的不同

经济发展就是把产品卖好,让产品好卖营销策略主要目的是了解产品的潜在市场和销售量,以及竞争对手的产品信息。只有对掌握了市场需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减少失误,从而将风险降到最低

而经济增长面临的是一个动态的市场环境,为实现企业既定的营销目标,营销策略应当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价格决策的目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经济发展

网络-经济增长

⑷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有什么区别

经济增长与经抄济发展的区别: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上午人均GNP的增加。而经济发展除了总量产量增长和人均增长外,还包括铲除和收入结构/产品和生活质量/社会政治体制等。所以说,经济增长的概念包含叫低,是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 经济发展既包括数量有包括质量。
科学的把握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的概念区别与联系是研究发展经济学的起点。也是理解全部经济发展路论的必要前提。

⑸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有什么区别

区别一、两者的定义不相同。

经济增长方式狭义概念指把GDP增长作为经济增长的目标与指标的增长方式;广义指社会财富的增加方式,即价值(包括用货币来计算的与不能用货币来计算的社会财富,既包括社会财富量,也包括社会财富的质)的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分配投入组合使用的方式。

区别二、两者的形式各不相同。

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有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类型模式。经济发展方式从理论上说,有多种经济增长方式的组合类型。例如按要素投入划分,分别有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等等。

区别三、两者的原则不相同。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应坚持以下三条原则:

(1) 是否有利于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

(2) 是否有利于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

(3) 是否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即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社会福利改善和使环境得到保护等。

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则主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括“一条道路”、“一个方针”与“三个转变”。

区别四、两者的转变途径不相同。

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及完善竞争性市场体系。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增长维持,然后采用好的方法转变发展方式。

区别五、两者转变的意义不相同。

经济增长方式的意义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从生产要素配置、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等基础环节入手,加大治本的力度。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在于转变差距过大与能耗过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尤其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不能由经济增长方式或传统的增长方式来承担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经济增长方式

网络-经济发展方式

⑹ 经济增长过快和过慢会有什么坏处

过快增长:对环境、资源的压力过大;社会财富分配两极分化;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引发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压力剧增(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成饭相关关系,二者必损其一,经验表明大多数情况下,这一定理是有效的)

过慢增长:直接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投资信心不足,经济启动困难;政府财政收入压力过大;就业压力;经济长期徘徊不前,容易激发社会矛盾,甚至引起动乱。

这些都是最主要的,还有一些衍生作用,我就不多说了。

⑺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
注:消费的这一作用也叫做“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注:消费的这一作用也叫做“消费调节生产”,指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调节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如汽车需求量的增加必然带动汽车产量的增加,对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必然推动汽车产业的升级。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注:消费的这一作用也叫做“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如当前汽车消费成为热点,从而带动汽车产业和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注:劳动力指人的劳动能力(体力和脑力),消费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和积极性。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和“消费是生产的动力”的内涵不同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是指: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人们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增加消费品数量和降低消费品价格,从而使人们的购买能力得以提高。“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是指: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增长。
补:再生产及四个环节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阅读全文

与经济增长会什么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