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美国双反调查对中国光伏产业的经济影响研究

美国双反调查对中国光伏产业的经济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5 03:28:34

1. 试分析美国对华光伏产品"双反"调查的政治经济背景及其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一句话,就是欧美的市场保护政策。

2.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的双反调查

美多晶硅双反调查申请
2011年11月21日,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高宏玲在四川成都举行的第22届中美商贸联委会间表示,该产业联盟正组织相关法务律师起草针对美向我国出口的多晶硅等相关产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申请,近期将递交(中国)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第一步“双反”调查申请主要针对多晶硅,以后会延伸到与光伏产业相关的设备、配套部件及原辅材等产品。
“我们与相关光伏企业和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发改委能源所等机构,已与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的有关人士沟通过两次了,我们也正组织法务方面的律师,起草对美国出口我们的多晶硅‘双反’调查申请”“在沟通中,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的有关人士对我们的行动表示支持”“虽然在沟通中,商务部表示支持,但是‘双反’调查是涉及中美两国贸易的大事,估计商务部会就此做谨慎的考虑”高宏玲说。
光伏联盟在声明中称,我国多晶硅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在2007~2008年多晶硅供不应求的时候,多晶硅进口价格一度高达500美元/千克,但随着我国多晶硅产能的释放,来自美国等国家的多晶硅企业也开始通过压低价格,大量向我国出口多晶硅产品,我国进口多晶硅量从2009年的2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4.75万吨,预计2011年将达到6万吨。近期,在我国多晶硅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且全球光伏市场形势不好的情况下,美国等多晶硅企业通过大幅压低价格大量向我国倾销多晶硅产品。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光伏企业自美国进口的原材料和设备金额超过50亿美元,而出口美国的光伏产品则不足20亿美元。
光伏联盟调查称,在今年三季度光伏市场并无好转的情况下,8、9月份,多晶硅进口量分别达到6473吨和6489吨,为近几年月度最高水平,严重挤占了中国多晶硅企业的市场空间,导致我国多家多晶硅企业减产、停产或破产,许多工人下岗。
此外,有关研究机构提供的资料显示,美国多晶硅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享受大量的经济补贴,如2010年,Hemlock和REC等美国多晶硅企业获得上亿美元政府补贴等,这些公司享受的补贴电价也低于联邦平均电价水平等,它们利用美国政府的补贴,在过去几年中向我国大量出口低价的多晶硅产品,严重损害了我国多晶硅产业的发展,致使我国多数多晶硅企业在2011年相继减产或停产,有的甚至倒闭破产。2011年来,美国田纳西州政府对Hemlock和另外一家企业在该州新建的产能均为2万吨的多晶硅工厂进行大量补贴,据Hemlock和另一家企业公布的消息,上述新工厂的产能大部分将售往中国等亚洲地区。
商务部25日公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商务部《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规定,自25日起,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调查措施所涉产品主要包括与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相关的产品、设备及其零部件。

3. 为什么日本没有对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继美国与欧盟陆续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产品祭出“反倾销、反补贴”(双反)关税后,日前有报导指出澳大利亚可能也将提起双反调查。这波贸易战似乎也在亚太地区内部延烧,现传出日本亦考虑对中国光伏产品提起双反。
为保护本地的太阳能产业,美国与欧盟分别在2012年与2013年对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片与组件等部分光伏产品设下额外关税或进口限制;今年,美国商务部更将部分台厂纳入调查范围。除了中国与台湾外,印度也遭受双反波及,太阳能贸易战似乎有扩大趋势。日前,中国有报导指出澳大利亚可能会对中国光伏产品提起双反调查;现在,台厂也传出日本可能加入对中双反战局。
TrendForce旗下EnergyTrend新能源事业处的研究经理胥嘉政指出,有台厂传言日本市场也将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但还不知是由业者或政府所提出。胥嘉政表示,除了京瓷、Sharp、Sanyo以及生产CIGS的Solar Frontier等厂商之外,日本多数太阳能厂比较重视系统开发与投资,对组件进口的依赖很强,加上内销稳定,因此双反成立的可能性不高。
胥嘉政也分析,澳大利亚与日本对中双反,对于台湾太阳能厂的影响有限。一方面,台湾出口到日本的光伏产品主要是电池而非组件;另一方面,台湾对澳大利亚的出口量稀少,对双方都不构成威胁。即使因对中双反而产生转单效应,台厂的组件产能也没有庞大到能够从中获得大笔利润。
不过,胥嘉政也不排除这些消息只是商业手段的可能性,试图利用将被课征双反税的预期心理来压低厂商报价。太阳能贸易战的战局,目前仍以美国、欧盟与中国三方面为主。

4. 欧盟对中国光伏的双反调查

可以参考的法条

WTO《反倾销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
案例
中美光伏双反案
2010年4月10日,中国商务部发布终裁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取向电工钢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2010年9月15日,美国在世贸组织向中方提出磋商请求,将该反倾销、反补贴措施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2012年6月15日,世贸组织公布了该案的专家组报告。2012年7月20日,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代表中国政府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提交上诉通知书和上诉方书面陈述,正式就美国诉中国取向电工钢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争端案提起上诉。[3]11年10月18日,美国SolarWorld联合另外6家并未公布身份的光伏企业向美有关部门提出申诉,要求对中国输美光伏电池、组件等太阳能产品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2011年11月8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华盛顿举行首次听证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代14家中国光伏企业联合抗辩;
2011年11月9号,美国商务部决定,“双反”正式立案;
2011年11月29日,中国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14家光伏企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发布联合声明,称希望美国秉公执法。
2012年3月20日下午(美国东部时间,北京时间3月21日凌晨),美国商务部宣布针对中国光伏反补贴方面的初裁结果,税率为2.9%至4.73%;而反倾销税将在2012年5月裁定。业内人士不看好最终关税。

中美实木多层地板双反案(中企首次完胜美国双反)

2010年10月22日,美国地板企业联盟向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请,要求对中国地板企业启动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称中国的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和强化地板存在政府补贴及倾销。这是中国地板行业第一次同时遭遇反补贴调查和反倾销调查,涉案企业达169家,涉案金额高达100多亿元人民币。
2011年2月,由于浙江裕华木业连续多年出口量首位,所以美国商务部确定了3家反补贴和反倾销强制应诉企业,浙江裕华木业是其中之一。
2011年5月下旬,美国商务部又公布了本案的反倾销调查初步裁定,初步决定对自中国进口的总值逾1亿美元木地板征收反倾销税,税率最高近83%。
2011年8月25日,美国商务部召开对中国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的“双反”调查商务听证会,替代国和替代数据成为原被告双方争论的焦点。
2011年10月13日凌晨,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生产的多层木地板最终税率,裁定浙江裕华木业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均为零。这一裁定意味着裕华木业(鹦鹉地板)成为中国加入WTO以来,首家应对美国“双反”调查取得“双零”的企业。[4]

5. 国外对中国光伏双反调查有什么不利影响

中国光伏业本已是多灾多难,而此番“双反”立案又将进一步加重专市场对其前景的担忧情绪。发属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我国光伏企业或将遭受20亿美元损失。折合成人民币,该损失将超过百亿
如果欧洲紧随美国的脚步,也随之发起类似“双反”的贸易行为,则中国光伏业将被彻底击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国内太阳能行业市场有90%在海外,此次美国“双反”可能会诱发欧洲市场效仿,整个行业可能有灭顶之灾。

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一直坚持认为,中国本土模式的代表英利公司采取的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以及成立产业联盟,是应对未来挑战的有效途径。

值得探求的是,业内都认为成立产业联盟是有效应对外部挑战的好办法,但时至今日,这个联盟仍未能出现。“是不是要真的等到产业出现雪崩时,再去临时抱佛脚?”浙江省一位业内大型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如此质问。

6. 如何应对光伏产业反倾销调查

前瞻网摘要:中国光伏产业近年来快速扩张,对于不断升级的欧美“双反”,在中国光伏企业拼死抗争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在积极反击。欧盟对华光伏设定的贸易壁垒未必就能使其获益其中,贸易战始终都会使双方的利益受到损害,对于雪上加霜的中国光伏能否涅槃重生仍备受市场关注。

2013年6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的决定,同时宣布将在6月6日至8月6日间先征收11.8%的税率,若磋商未果,此后税率将提高至47.6%,这将对国内大部分光伏企业构成巨大的冲击。欧盟对华挥出光伏双反大棒后,6月5日我国商务部提出反制措施,将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

·错误决定,欧盟损人不利己

目前我国的光伏产业的发展依旧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和环境成本,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欧盟一旦征收惩罚性关税,将给中国造成超过3500亿元的产值损失,超过2000亿元的不良贷款风险和超过50万人的直接人口失业。

欧盟在对我国光伏产品进行制裁的同时,其自身利益也将受到损害。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短期来看的确会对欧盟的光伏产品生产商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光伏企业的产量及就业机会将会有所增加;但在征收惩罚性关税后,欧盟消费者对光伏产品的需求下滑,对于欧盟国家整个光伏产业链而言,此举所造成的损失和失去的就业机会将比单纯的光伏产品生产商得到的利益要大得多,得不偿失。这将对欧盟这一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前瞻发布的 全球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此次贸易战在将中国光伏企业推向悬崖边的同时,或将产生倒逼效应,逼迫国内光伏产业升级,促使国内各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其业务将向上游的光伏设备和下游的光伏电站运营进行拓展。这样一来,全产业链纵向的一体化运营促进了国内光伏企业的科技创新,也提升了行业竞争力。

·积极开拓新市场

如此境况下,对于国内企业而言,调整市场是当务之急。在2012年7月欧盟委员会对我国光伏产品启动“双反”调查之初,我国许多光伏产品企业已经开始转移未来的市场重心,逐步降低了对欧盟市场的出口份额,转战日本、澳大利亚等新市场或国内市场,目前日本等新市场的需求量已经出现放量增长势头。

从近期一些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看,日本等新市场已经打开:晶澳太阳能一季报显示,毛利率终于由负转正,日本市场开拓初战告捷,并开始进行澳大利亚市场的布局;6月5日上市公司向日葵公告称,与日本Next Energy and Resources Co.LTD.签订了40兆瓦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销售合同,合同总金额合人民币1.71亿元,占到公司2012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3.95%。

“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中的光伏产业将受益国家政策强力推动,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大幅提高。中国的光伏产业目标多次调整,从之前公布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1GW扩大到35GW,说明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支持态度。

后续国家还将出台对光伏产业在上网、补贴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一系列的举措为我国光伏产业在国内市场的开拓提供了优良的发展环境。未来几年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为我国现处于黑暗中的光伏业指明了方向。


7. 为什么目前光伏产业陷入了灭顶之灾的窘境,多长时间可以恢复正常,中国的光伏产业还有前途吗

中国光伏产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灭顶之灾”
发布日期:2012-10-05 08:12:59 来源:新华社 浏览次数:1943
主持人:本月初,欧盟对中国进口的光伏板、光伏电池以及其他光伏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中欧双方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桩贸易纠纷,也是全球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全球能源界为此一片哗然。

解说:连日来,就欧洲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中国商务部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在德国柏林和比利时布鲁塞尔,先后与德国和欧盟官员进行密集磋商。

同期:德国总理默克尔

我们希望对话,而且我们也和欧盟委员会主席谈过此事,这不仅是德国的愿望,也是欧盟委员会的愿望。

解说:默克尔表示,尽管欧盟委员会已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但是否出台临时性的制裁措施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中欧双方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开展对话。

主持人:对于中国光伏产业的贸易战,欧盟并非首例,那么欧盟缘何发起这场规模巨大的反倾销调查呢?

新闻背景:欧盟缘何发起反倾销调查

解说:由于中国光伏企业产品大多集中在下游技术,结合中国特殊的财务市场状况和劳动资本,至2011年,中国销往欧洲的光伏电池组件及零部件总额高达210亿欧元,约占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的60%。中国产品在欧洲市场占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针对这一局面,依据《欧盟反倾销条例》,由代表欧盟25%的晶硅光伏组件及关键零部件厂商提起反倾销诉讼。事实上,这一调查的背景渊源与美国关系极大。2011年10月,德国企业SolarWorld在美分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诉,要求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取得成功。最终导致美国裁定对产自中国的部分光伏产品征收反补贴税与反倾销税。由此刺激了欧洲市场,2012年7月25日,德国企业Solarworld又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申诉,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正是在此背景下,欧盟才宣布正式对中国光伏企业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主持人:今年以来,中国大部分光伏企业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已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此时占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量70%左右的欧盟市场又提出反倾销调查立案,使中国光伏企业陷入困境。此次风波到底能给中国的光伏产业带来多大的影响和冲击,相关企业又应以怎样的策略去应对呢?

中国光伏产业面临多重风险

解说:对中国的光伏产业来说,欧盟的决定不亚于一场地震。业内人士分析,国内将有超过七成光伏企业面临倒闭,与此前美国“双反”不同的是,此次欧盟反倾销调查的立案针对的是所有的光伏产品组件,会引起国内光伏企业新一轮“倒闭潮”,光伏行业将受到严重影响。

同期:英利集团公共关系总监梁田

美国双反对中国的太阳能组件原产中国的太阳能电池,而欧洲Solarworld公司提出的欧洲反倾销调查的申请是涵盖了产自中国的全部太阳能产品。在中国骨干光伏企业的产品销售结构中,美国所占的市场比例刚才刘总也提到了,占20%以下,而欧洲市场是中国光伏企业的主要销售市场,占到我们市场总额的60%到70%。所以说美国双反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更多是声誉上的打击,而欧盟反倾销带给中国企业的将是毁灭性的灾难。

解说:针对欧盟“双反”立案可能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业内人士建议,国家主管部门采取鼓励政策,组织国内光伏企业开拓国外其他新兴市场,扩大在新兴市场中份额,包括日本和韩国等国快速增长的市场,以及南美、非洲及东南亚地区等潜在的市场。记者采访时了解到,河北、江苏、江西等地光伏企业,已开始谋划产业外迁。

主持人:今年以来,在欧美“双反”的双重夹击下,中国在海外上市光伏企业的股价集体大幅下跌,平均跌幅达70%。

阅读全文

与美国双反调查对中国光伏产业的经济影响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