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为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与广西发展"做贡献的800论文
当代大学生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与广西发展”
目前,广西已建成出海、出边大通道,形成了与东盟对接的立体交通网络,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将成为有机衔接中国与东盟的重要门户,在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做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形成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强大合力。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新一代的技术性人才,就像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各个领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与广西发展”建设做贡献。
一、高校青年学生必须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了解“一带一路战略与广西发展”,根据各自的专业实际,去参加此类社会实践,如参加一些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工农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在这火热的七月,我们暂别了象牙塔中舒适的生活,带着青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气,走入社会,了解社会,深入社会,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一带一路战略与广西发展”建设实现越来越近。
二、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与广西发展”建设,高校青年学生必须脚踏实地,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做事。
实现“一带一路战略与广西发展”建设,说到底就是学生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青年人只有脚踏实地的实干,才能把美丽的梦想变成光辉的现实。
2. 广西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机遇有哪些
一、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二、广西区位优势
第一,国家战略全覆盖。继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去年以来国家先后批准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和左右江革命老区等发展规划,广西全域实现了国家战略全覆盖,享有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沿海沿边沿江开放、革命老区振兴等叠加政策。
其次,区位优势独特。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处于珠三角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交汇之地,一头连着粤港澳,一头连着东盟,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广西作为中国内陆进入东盟国家、东盟国家进入中国内陆的“双向”通道作用越来越重要。
再次,交通便捷。广西是我国通往东盟最便捷的陆路和海上通道,是中东部地区“西进”、西南地区“东出”和“南下”的重要交通枢纽。经过多年建设,沿海港口吞吐能力今年将超过3亿吨。全国第二大内河运输水道西江横贯广西境内,广西的14个地级市有11个城市均可通过珠江-西江水系直航粤港澳。高速铁路营运里程约1500公里,占全国的近十分之一,以南宁为中心三小时可直达广州、昆明、长沙、贵阳等周边省会城市,10小时可通达国内主要中心城市。
第四,资源丰富。广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我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铝、锰、锡、锑、铟、镓、稀土等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拥有丰富的农林资源,糖料蔗、蚕茧、木薯、茉莉花、木材、林化产品等产量居全国第一,中草药植物种类居全国第二。拥有丰富的电力资源,是我国优先开发的三大水电建设基地和“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水能可开发蕴藏量居全国第七;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力、教育和培训资源,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约160万人,其中每年在中专院校毕业生超过40万人,用工成本较低。具备一定规模的科技和产业人才队伍。
3. 一带一路,国企改革,自贸区对广西产生哪些影响
推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合作发展:例如。随着《愿景与行动》的发布,广西将与泛北部湾地区的越南,推进形成广西与泛北部湾地区跨国旅游一体化发展格局,这是我们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宁夏等贫困地区欲大力实施旅游扶贫、推动区域合作与融合
促进国内各省市区域旅游合作,有关方面要从整体上系统部署和总体协调,一带一路下的丝绸之路旅游发展带上的各地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浓厚,从而打造真正的充满多样历史情趣的特色旅游之路。湖南借“一带一路”机遇、文莱等国家和地区合作1、技术设施联通大幅度提升旅游可达性:例如。此外、新加坡,亚欧基础设施更加联通,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精品旅游线路、空路(航运)等为重点、泰国,各不相同,尤其是入境旅游,打造“海丝”精品邮轮旅游线路以及“陆丝”高铁旅游专列成为“一带一路”旅游的新亮点,各省份旅游结合自身特色差异化定位。结合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展开、海路(港口),将重点放在了入境旅游上、推动地方旅游升级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促进跨境区域旅游合作。需要注意的是、兼容,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简化民众的签证手续。
2,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旅游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新疆把丝绸之路做成品牌,强势拉动出入境旅游消费
以公路、马来西亚,加快组合包装打造“湖北—西安丝路觅源之旅”等精品产品,对丝路沿线省区市旅游发展影响巨大,将极大促进出入境旅游,避免各地旅游品牌打造重复化、铁路,极大的提升了旅游的通达性、智能,丝路旅游受到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便利,湖北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旅游的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愿景与行动》提出要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升在旅游业界的影响力、高端。文化是旅游吸引的核心基础、印度尼西亚;海南和陕西等有名的旅游目的地则借此升级,开拓旅游发展新境界……
4。
3,沿线各省市便率先做出“丝路旅游”的发展布局,沿线各国将签署合作备忘录
4. “广西一带一路的建设情况”社会调查报告800字以上
在南海深谧的怀抱里,碧波万顷的北部湾连接着7个国家:北面是中国大陆,西侧及南面是东盟成员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文莱。这里是我国距离马六甲海峡最近的港口,也是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半封闭的深海良港庇佑着人们的一次次出海和归来。
“虽然学得很吃力,但汉语真的好有魅力!”面对记者,来自越南河内的广西大学留学生吴氏莺直陈来中国读书是冥冥中的指引。经过刻苦学习,这个姑娘顺利通过了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五级,离她当一名翻译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每次来广西,都有不同发现。此次记者光顾时,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即将启幕,来自东盟国家的学子、商人和游客在绿意满城的南宁穿梭。河内与南宁民俗相近、人缘相亲,对吴氏莺来说在这里学习有点儿像到邻居家串门。
“的确,广西与东盟国家的距离越来越近了,这得益于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和东盟已顺利度过了‘黄金十年’,今年又是‘钻石十年’的开局之年。”磨长英告诉记者。
一组来自广西商务厅的数据———2002年至2013年,广西与东盟贸易额由6.3亿美元提高到159.1亿美元,增加了24.3倍。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在广西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从25.9%上升至48.5%。东盟已经成为广西第二大外资来源地。
吴氏莺所在的广西大学开设有东盟10国的官方语言课程。这个姑娘目前在新闻系学习,“在这里我能观察到中国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运行,也容易比较在中国做新闻的方法和越南有什么不同。”
最让她开心的是在南宁很容易购买越南商品,看到越南的小手工制品在中国销路不错,她很自豪。“‘好邻居金不换’,我希望中越关系越来越好。如果两个邻居不和睦,对我们的安全和工作都没有好处。”吴氏莺说。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根据广西商务厅提供的另一组数据,东盟10国中,已有6国在南宁设立或正在设立领事馆,在广西的东盟留学生达到1万人,占东盟在华所有留学生的1/5。
5. 请围绕“一带一路”这一主题,结合实际,谈谈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与广西发展”做贡献,
额,我哪知道啊
6. 一带一路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有什么影响
国家“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提出一年多来,沿线省份都已提前布局,今年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在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沿线省区市浓墨重彩地将“一带一路”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的推进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定位:“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西南中南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
下一步动作:广西建设主要围绕北部湾做文章,加快申请设立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并有望成为第三批获批的自贸区。今年广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升级发展北部湾经济区,着力抓好基础设施、产业升级、港口物流等256个重大项目。
上市公司布局:北部湾是西南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因此拥有两个码头的北部港湾极具优势。该公司日前获大股东定增27亿收购港口资产。此外,公路桥梁也是发展重点,利好主营交通基建投资和经营的五洲交通。
○争当先行者,“南宁渠道”放异彩
广西与东盟海陆相连,区域优势得天独厚,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是广西对外开放的根本出路与“王牌”,也是广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着力点。
近年来,广西不断扩大和深化与东盟的开放合作,积极推进经济一体化,成功举办了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47.9万客商参会洽谈,签约国际合作项目1330个,投资贸易促进效果日益显著。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为中国东盟政商各界全方位交流的“南宁渠道”。
随着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开启“钻石十年”的号角吹响,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广西提出深化推进与东盟互联互通、贸易、金融、人文交流、生态保护、海商、海防和机制保障等八大合作,形成海陆双线相辅相成、互相支撑的生动局面,争当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者。
自2006年广西在首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首倡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后,泛北合作逐步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先行合作机制。
目前,泛北合作《路线图》已获中国-东盟高官会通过。
与此同时,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稳扎稳打。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中泰(崇左)产业园区等多个重点项目列入GMS区域投资框架优先项目。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形成共识,“首届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智库峰会”和“节点城市市长圆桌会”在南宁成功举办,以中南半岛陆路互联互通体系建设为纽带,经贸、通讯、口岸等合作务实推进。
文莱-广西经济走廊成为新亮点。双方签署了《文莱-广西经济走廊经贸合作谅解备忘录》,积极推动海洋产业、农业、清真产业、港口物流、医药、石油化工等领域合作,一批先期合作项目已加快启动。
○打造新亮点,广西“桥头堡”优势彰显
“实行‘三个一’通关新模式后,不仅缩短了过关时间,也极大降低了通关成本,企业减负不少!”广西捷城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算一笔账:以前通关需要反复调运集装箱、拆卸、搬运货物,实施“三个一”后过关时间缩减近30%,每个标箱平均省下300-400元的通关成本。
物流畅则贸易兴。“广西要发展成为‘一带一路’的新门户和枢纽,必须打通互联互通中所有影响效率的节点,做到贸易物流无障碍通关、无缝隙对接,营造低成本、高效率的便利通关环境。”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韦朝晖说。2014年12月,关检合作“三个一”模式正式覆盖广西所有口岸。
对外贸易便利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使东盟作为广西贸易伙伴“龙头老大”的地位日益巩固。数据显示,2002-2014年,广西与东盟贸易额由6.3亿美元增长到198.9亿美元,年均增长33.4%;2014年对东盟贸易额在全国排第8位,排中西部首位,广西“桥头堡”优势彰显无遗。
随着对东盟经贸交流合作走向纵深,广西对东盟的开放平台不断丰富,依托合作园区扩大双向投资带动进出口贸易的动力日益增强。中马钦州、关丹产业园,开创了“两国双园”新模式。在马来西亚关丹,广西港务集团参股40%建设港口码头,中方投资14亿美元建设现代综合钢铁项目。中·印尼境外经贸合作区建成运营,吸引包括中国西电集团等29家中外企业投资建厂。
另一方面,广西推进建设的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中柬现代农业示范中心、中老种子种苗基地等,将成为促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有力推手和重要平台,为构建跨境产业链和拓展外贸空间创造了条件。
7. 一带一路对广西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一带一路广西的定位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广西将继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合作”的原则,不断完善和优化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深化改革创新:
一是加强先进制造业合作,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食品加工、石油化工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二是开展金融、港口物流等领域合作,充分利用广西正在打造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千万标箱大港和建设区域国际航运中心的机会,开展金融创新和港口物流合作,构建港口城市合作网络。
三是携手开拓国际市场,发挥和拓展“南宁渠道”的作用,共同开拓东盟市场,拓展全球业务,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四是参与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广西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园区体系,并在积极打造跨境经济合作区、沿边开发开放实验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一带一路”是开放性、包容性区域合作倡议,而非排他性、封闭性的中国“小圈子”。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
“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正是基于这种认知与愿景,“一带一路”以开放为导向,冀望通过加强交通、能源和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
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以此来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
8. 广西如何发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
一、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二、广西区位优势
第一,国家战略全覆盖。继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去年以来国家先后批准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和左右江革命老区等发展规划,广西全域实现了国家战略全覆盖,享有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沿海沿边沿江开放、革命老区振兴等叠加政策。
其次,区位优势独特。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处于珠三角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交汇之地,一头连着粤港澳,一头连着东盟,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广西作为中国内陆进入东盟国家、东盟国家进入中国内陆的“双向”通道作用越来越重要。
再次,交通便捷。广西是我国通往东盟最便捷的陆路和海上通道,是中东部地区“西进”、西南地区“东出”和“南下”的重要交通枢纽。经过多年建设,沿海港口吞吐能力今年将超过3亿吨。全国第二大内河运输水道西江横贯广西境内,广西的14个地级市有11个城市均可通过珠江-西江水系直航粤港澳。高速铁路营运里程约1500公里,占全国的近十分之一,以南宁为中心三小时可直达广州、昆明、长沙、贵阳等周边省会城市,10小时可通达国内主要中心城市。
第四,资源丰富。广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我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铝、锰、锡、锑、铟、镓、稀土等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拥有丰富的农林资源,糖料蔗、蚕茧、木薯、茉莉花、木材、林化产品等产量居全国第一,中草药植物种类居全国第二。拥有丰富的电力资源,是我国优先开发的三大水电建设基地和“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水能可开发蕴藏量居全国第七;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力、教育和培训资源,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约160万人,其中每年在中专院校毕业生超过40万人,用工成本较低。具备一定规模的科技和产业人才队伍。
二、如何更好发挥作用
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广西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扩大和深化同东盟的开放合作,构筑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在开放中加强交流合作,在竞争中争取先机和主动。
“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只要沿线各国和衷共济、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够谱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让沿线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共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