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长安镇的经济发展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62元,比2010年增长15.8%。
2011年经济主要成绩
继续深入开展“强综治、创平安、促发展”活动,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坚持对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和实时关注较为突出的矛盾纠纷,力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防范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镇、村两级成功调处两宗群体性纠纷在内的矛盾纠纷43宗,切实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全镇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非正常越级到市、省上访情况。
(二)、全力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提升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水平。
狠抓计划生育“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对镇、村干部“每月一任务一考核一奖惩”,使之与“位子、票子、面子”挂钩,增加镇、村干部的工作压力和动力,提升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水平。落实计划生育例会制度,推进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利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流入地与流出地的信息沟通,做好流动人口信息平台的通报反馈工作。大力宣传和创建“两无”活动,做好孕情监控工作,积极开展好生育关怀行动和关爱女孩“爱心1+1”活动,在全镇范围内营造良好的计划生育氛围。2011年,“爱心1+1”活动共帮扶孤儿17人。
(三)、紧抓农业基础服务,切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
一是积极组织抗旱救灾。针对我镇四月份左右出现的严峻旱情,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镇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抗旱救灾工作实施方案,动员群众积极抗旱、保春耕,同时妥善处理好群众因生产、生活用水引发的各类水事纠纷,使抗旱工作取得了实效。二是扎实做好农业保险工作。我镇把农业种植性水稻保险做为一个新的工作重点,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规范操作流程,完成了19721亩水稻的农业保险任务,确保农民真正受益。三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特色种养业。引导农民在万岗村种植80亩的佛手瓜等药用经济作物;在中良村种植120亩的麒麟李;在长安社区发展300亩的油茶基地;引进广东省农科院在宝山发展100亩生态无公害农业示范点(主要种植有机水稻、有机甜玉米);与高要双聪蔬菜公司签订协议在今宝村建立一个400亩的有机无公害蔬菜基地。发展养猪专业户5户,新增存栏1500头;发展养鸡专业户4户,新增存栏3500只。四是继续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做好西山水库、铜锣塘、石桥冲水库除险加固和长安社区及东山村40公里的农田水利综合开发的收尾工作,并通过上级有关部门的验收。
(四)、民生工作扎实推进,惠民政策到户到人。
1、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扎实推进。2011年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投入,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60.4万多元,帮扶506户发展经济,其中发放猪苗232头、鸡苗3480只、生产物资140.91吨。投入72.76万元资金,用于购置商铺以发展集体经济。从而使457户实现脱贫,贫困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超过3万元。
2、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2011年,为119人发放优抚资金约60万元;为387户879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80多万元;为158户五保户发放379200元;43名老人入住敬老院,使社会低收入弱势群体生活有所保障。截至2011年,我镇参加申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6119人,其中参保2810人,申领待遇3209人。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98%以上,报销补偿总金额超380万元。我镇医保办采取便民措施,方便农民领取报销补偿款,所有报销补偿款通过镇财政所、镇农村信用合作分社直接拨入办理报销补偿手续的各农民账户中。2011年发动786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超额完成县下达的任务。
3、抓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就业工作。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整合扶贫、农业、民政等部门的资源,扎实有效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打下基础。2011年,镇内农村劳动技能培训601人,送县参加培训80人,转移就业865人,新增就业岗位181人。
B. 长安镇的社经济发展状况
05、06年,长安镇政府全面实施“产业立镇”、“牧业强镇”、“项目兴镇”、“旅游富镇”的四大战略。全年工农业产值收入 6,575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收入4,446万元;工业总产值收入2,129万元;其他劳务收入1,119万元;财政收入130.5万元;全镇农民人均收入3,540元。
境内各类企业户数达7户,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户:一是延边广济冰冻苹果梨有限公司;二是河东农副(山野菜)产品加工厂。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图们市珍珠岩厂。继建企业有:一是植物保护液有限公司;二是吉林佰蓝饮品有限公司;三是龙家美苑;四是延边兴鞍异型材料有限公司。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进经济作物新品种,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和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全镇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为2,163公顷,其中粮食作物为1,760公顷,特产主要以烟叶、中药材、地栽木耳、木耳杆、平菇、林蛙、松茸、果树等为主。2005年粮经比例达到66 : 34。烟叶是该镇特产业的主力军,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5年全镇烟叶种植面积达到168公顷,新建烤烟房19个,全镇烟农人均预计收入4,000元。积极推广黄牛改良,加大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和扶持力度,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提高了农户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使该镇的畜牧养殖业保持着稳定的发展势头。2005年,全镇黄牛养殖6,251头;生猪养殖3,519头;羊养殖5,769只;禽养殖334.1万只;鹿存栏76只,肉类产量达395吨,牧业产值达586万,已真正成为农民的“小银行”。
C. 顺德是不是当之无愧的广东四小虎之首
从目前的经济实力看,东莞才是“广东四小虎”之首。
先科普一下广东四小虎。根据网络的解释,“广东四小虎”是指1980年代广东珠三角崛起的四座经济发展迅猛的中小城市—南海市、东莞市、中山市和顺德市。所谓小虎,是指跟深圳这样的大经济特区相比,它们的城市基础设施规模、人口规模等较小,而实际的民营、外向型产业规模并不小。
D. 长安镇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1、加强产业结构调整。长安镇地势低洼,十年九不收,为此多年来,长安镇党专委政府大搞属农田水利建设,并采取引联挂靠的形式,依托东北农业大学开展科研攻关,实施以稻治涝,外加国家投资工程幸福灌区经过镇内、全镇水稻面积逐年增加,现已达到8万亩。另外,经济作物达到7万亩,高油高蛋白大豆达到7万亩。 2、发展畜牧业和民营企业。长安镇多方筹措资金,发展畜牧业,全镇支农储蓄已达75万元。新建牧业小区两个。长安镇益乡村由于水稻面积大,且信息灵活,其民办水稻加工厂正在投资建设中,年产3万吨的民营加工企业年底将运营生产。 3、2005年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7亿元,牧业生产总值2800万元,实现了人均收入2700元,基本上形成了各村有各村的特色,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E. 我国哪些地级市的综合实力较强
苏州在经济实力上被成为“地级市之王”。2017年GDP达到了1.73万亿元,超过了除广州以外的所有省会城市。诸多老牌工业城市,如成都、武汉、南京、西安等都被苏州的风头盖过。
目前,在我国经济实力排名较前的地级市大都是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有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地区居多。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达的城市,依靠政府投资和优惠政策驱动不同,东部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的地级市,主要依赖民营企业的创新和投资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