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山东省的GDP很高,它的发展优势在哪里
中国人民一想到山东,可能的反应就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好客山东”以及“山东济南,中国青岛”。
青州古来非富贵
爱旅游的乾隆皇帝曾多次亲临山东,对本地民情可谓甚为熟稔,然而这位熟稔治民之道,有名的大清明君,却对山东多有不满,以至于在《清实录》中就不乏抱怨之语。
如乾隆元年,弘历登基未久却已经初知政事,就不满意山东的完税情况“朕闻山东有不欠钱粮不成好汉之恶谚”。在弘历治理中国多年后,也仍然评价该省“山东刁民,习惯抗粮”、“东(山东)省民情与豫(河南)省迥别……玩法逞奸,无所不为”。
而山东之所以“习惯抗浪”,成为乾隆口中所谓的“山东刁民”,则是因为山东在晚清之前,一直都多灾多难,由于山东境内有黄河和运河这两大河流,这就使得水患几乎在明清两代都伴随着山东。
自明朝迁都北京以后,运河途经山东,虽然带来了临清等沿线城镇的繁荣,可同时也带来了更严重的水患问题。
对于北京的朝廷而言,黄河水患的治理核心重在“拦河向南,护运保漕”——明清两代,北京的粮食安全系于运河之上,一旦东南的漕粮断绝,北京就会陷入动摇之中。
这样治理黄河的基本立场,就使得黄河和运河多有泛滥,途径的省份府县因此备受水灾之苦——根据历史学家统计显示,有清一朝,山东共计发生涝灾245次,黄河洪灾90次,运河洪灾63次,再加上山东是沿海省份,因此还发生了45次潮灾。
山东虽然受黄、运两河水患的地区主要在鲁西南,可由于当年的山东东部地区靠近海岸线,因而大部分地区的土地十分贫瘠,历来就不是富庶之地——这从青岛在1899年被德国租借之前,还是胶州湾里一处默默无闻的小渔港就可见一斑。
而康熙以后的清朝人口渐呈大爆炸趋势,田少人多之下,山东西南又水患泛滥,山东东部则贫瘠乏产,再加上乾隆以后,清廷吏治败坏又兵祸连结,朝廷支出高涨,官府自然盘剥日凶,因此山东便不免流民遍地的局面,这就使得齐鲁大地天然就成了一个豪杰的舞台。
在经历乾隆皇帝数十年的治世后,接过烂摊子的嘉庆皇帝一面要平定川楚白莲教乱,一面还要分心镇抚山东的局势。但他面对着诸如“拽刀手”、“虎尾鞭”、“红胡子”等各色匪徒以及搅乱山东盐政的各路盐枭时,亦难免感到一时头大,乃至于感叹山东“成何世界”?
事实上,山东的乱局自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王伦起义以来,就可谓乱结难解,此后山东历经天柱教之乱、捻军之乱、大刀会起义以及义和团运动,可谓世局纷扰,尤其是晚清之后可谓乱事层出,太平难定。
条条铁路通发展
山东的变化原自袁世凯在1899年出任山东巡抚,是年山东局势可谓正值有清一世的最纷扰之时,其时因为前任山东巡抚毓贤的纵容,义和团得以在齐鲁大地上横行无忌,又有德国军据胶州湾,英国强租威海卫,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一齐涌来。
然而就像德国辟立青岛市,使得青岛成为日后山东的经济龙头,机蕴于危之中一样。山东彼时内外交逼的局势,也让齐鲁大地上有了“开辟新气象”的大机遇,再加上适逢主政山东省的袁世凯又是晚清以来有数的豪杰人物,山东便有了明清以来最大的气象更张。
来到山东之后的袁世凯,凭借着总督朝鲜以及办理洋务的外交治政经验,一面跟英德虚以委蛇,谨慎筹防。一面专心安内,在山东境内宣布义和团是“左道邪教”予以封禁,使得义和团北走直隶。
等到山东局势初步稳定之后,袁世凯既见英德驱逐无门,便“化危为机”,利用英德租界近在咫尺的机会开始兴办洋务,筹建胶济铁路——这一铁路在经过2006年的电气化改造后,到今天都还是山东重要的铁路线。
1900年,慈禧太后权令智昏,导致庚子国变,此后袁世凯借清朝上下的新政风潮,于1901年4月上书《遵旨敬抒管见上备甄别折》,提出多种新政主张,袁世凯又于当年在济南创立山东大学堂,兴山东新学之风——此即今日山东大学的前身,更是当时全国第二所国立大学堂,仅次于京师大学堂。
袁世凯虽然凭借卓然的政治理念成功成为清末的中枢重臣,但山东也因此成为了清末时,全国的新政前沿——袁世凯虽然高升京中,但此后十五年里,山东一直是北洋一系的执政基地,新政改革并未中断。
到1904年,袁世凯及其继任者在山东的新政改革已经颇成气候,等到胶济铁路在该年开通,再配合上津浦铁路,山东工商业就如同一个武学奇才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经济之气象立时便跟过去不同!
胶济铁路不仅连通了山东省城济南和青岛这两大山东重镇,还能够将鲁西北及铁路沿线辐射带的各城市产出通过铁路物流,快捷且廉价的输送到青岛进行贸易出口,同时近现代的工业产品,胶济铁路沿线的城市也能够较为容易的获得。而津浦铁路则让山东的货物能够出售到上海、南京、天津和北京等大城市,并将这些教育重镇流行的先进现代科学理念带入山东。
铁路的贯通,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山东沿线市镇的迅速发展——以胶县(1913年胶州改为胶县,后又复名,今属青岛县级市)为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时,县内商店在册总数不过114家,到了三十年代已经蓬勃发展到了1218家,境内商埠名镇也由二十年代的2处增加到了8处。
普通的山东人民,也因为铁路沿线市镇发展而受到带动——手工制品和经济作物在不愁销路,大量山东人民因此致富,而哪怕没有从中获得足够收益的山东民众也可以借着铁路线或北上京津闯关东,亦可南下长江三角洲寻找谋生机会。
改革开放之后,不管是山东段的京沪既有线路,还是省内胶济铁路也都在2007年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成为了首批动车先发者。
而且由于胶济线的历史已有百年,虽然该线路有过多次优化,例如2006年的电气化改造,2007年开通动车,可设计时速和客货共线的大背景没有变化,使得胶济铁路的客运效率极为低下,十分不利于山东省内的人员货物交流。
为此当时的铁道部和山东省就共同在2007年投资了胶济客运专线,并于当年开工建设,在次年底正式开通运营。
在青岛通过胶济客运专线和原有胶济铁路货运线将山东腹地内的新老重镇勾连在了一起,又借济南依靠京沪线连通鲁西北、鲁西南之余,山东完美的搭建起了一个东起青岛,西抵济南,北至德州,南达枣庄的“全省交通三角大陆桥”。
这个“大陆桥”既能完成山东省内的物流人员交通,还可以利用京沪线将山东的货物卖向长三角和北京、天津,更可以利用青岛、烟台、威海等靠近日韩“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良港口,向日韩进行出口——尤其是青岛和烟台在改开之后就成为了沿海第一批开放城市,有诸多政策加持。
此后的中国进入全面高铁时代,山东也没有落于人后,高铁迅速发展,让山东原本就深厚的物流基础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并依靠众多的优质港口,将山东制造卖向全世界——自千禧年到2011年,十一年间山东GDP增长一直处在10%以上,甚至一度连续四年维持在14-15%的高位上,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有所谓“想要富,先修路”,正是山东自民国以来拥有深厚的铁路交通基础,再加上山东人诚信踏实的经商办厂理念,使得山东在改革开放之后,厚积薄发,一鸣惊人——海尔当年蜚声国内,就是因为该厂自砸了76台有缺陷的冰箱。
山东前路在何方
山东GDP曾一度位列全国各省GDP第二,仅次于广东。然而随着被江苏超越,山东的经济增长势头也日渐放缓,如今更被浙江紧追不舍。
山东经济增速的放缓跟此前该省以重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布局有关,这当然不是说实体经济有问题。事实上,从香港产业空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到美国近十年,力图制造业振兴来看,这些无疑都说明,去工业化无疑不是一个正确的发展选择。
山东现在的问题不在于第二产业布局,而在于缺乏足够的增长点,毕竟山东GDP高达万亿美金以上,如此大的基数,还要求原有的第二产业带来跟几千亿美金GDP时同样的增长率,这未免有些苛求。
可为什么广东能够常年稳居各省GDP第一?因为广东寻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就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并重。
深圳专心于高新产业和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培育出了腾讯、华为这些全球互联网和科技巨头。广州和湾区都市圈其他城市则或继续发扬本身的第二产业、或承接深圳转移来的工厂企业,并利用接近港澳的优势,不忘发展第三产业。
而浙江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除了有本身地缘接近上海的优势以外,更重要的是浙江在本身的第二产业布局之外,还发展起来了互联网行业。
而浙江巨头企业阿里巴巴不仅为浙江、为杭州带来了丰厚的税收和就业,更重要的是科技巨头也为杭州和浙江塑造了热衷创新的社会氛围。
同时阿里还为浙江从城市到中小企业进行赋能,更进一步增加了浙江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力——杭州在智能城市上的发展,就可谓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也就是说,浙江不仅拥有互联网这个新的增长点,同时互联网的巨头企业还为浙江本地原有增长点进行了新的赋能。
㈡ 山东省和河北省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色
山东省的经济特色主要为:耕地、工业、商品。
河北省的经济特色主要为:耕地、工业、房地产。
一、山东省:
1、山东耕地率属全国最高省份,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农业增加值长期稳居中国各省第一位。
山东不仅栽培植物、饲养畜禽品种资源丰富,而且可资利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山东省的粮食产量较高,粮食作物种植分夏、秋两季。夏粮主要是冬小麦,秋粮主要是玉米、地瓜、大豆、水稻、谷子、高粱和小杂粮。其中小麦、玉米、地瓜是山东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
2、山东的工业发达,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据中国各省前三位,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较多,号称“群象经济”。此外由于山东是中国重要的粮棉油肉蛋奶的产地,因此在轻工业特别是纺织和食品工业相当发达。
3、商品
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8.8%。其中,餐饮收入增长10.9%,商品零售增长8.6%;城镇零售额增长8.6%,乡村零售额增长9.8%。限额以上单位主要商品销售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8.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7.3%,日用品类增长7.2%。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9.4%,家具类增长9.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9.9%。
(2)山东省经济发展优劣势扩展阅读:
河北省:
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04家、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28家、重点实验室158家。组织实施的国家和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696项,其中在建国家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项目47项,新增国家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项目9项。
专利申请受理量83785件,授权量51894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6.7%和46.8%。截止年底,有效发明专利24939件,增长16.0%。
山东省:
2018年,发明专利申请量7.6万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0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751件,比上年增长3.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8.78件,比上年增加1.21件。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11个,院士工作站547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81家,新增9家。
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75家,众创空间578家,其中,国家级分别为84家和203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5家。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创业示范园区194家,省级示范创业大学12家。年末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增长12.7%。其中,私营企业增长16.9%,个体工商户增长11.1%
㈢ 你看好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潜力吗
其实,虽然从经济数据上来看,山东省的经济地位有所下降。但在整个2019前三季度当中,山东省的热度还是比较高的,也取了许多不菲的成就。其下属的济南、青岛等等城市的发展势头较之往年也更加迅猛。所以,经过前三季度的蓄势,山东省或许会在第四季度爆发出非常大的经济活力。你觉得山东省在第四季度能否实现大的突破吗?你看好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潜力吗?
㈣ 从位置 资源 人口 交通等条件简要分析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
位置:位于中抄国的东部,靠海,袭紧邻韩国和日本,有利于发展对外经济,北部又与河北相连,与辽宁大连隔海相望,南部连着江苏,有利于发展对内经济;资源:山东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既有黄金等贵重金属,也有煤和石油等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山东属于丘陵地带且又靠海,自然景观十分美丽,有利于发展旅游业;人口:山东是人力资源的大省,青壮年劳动力比较充足,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十分有帮助;交通:山东省便利的交通与他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山东靠海,以此山东省的海运十分发达,山东内的高速公路密布,公路运输十分便利,而且紧邻铁路交通最便利的河南,因此铁路运输也十分便利,山东省的机场建设十分迅速,因此空中运输也比较方便。
㈤ 分析山东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
港口:烟台 青岛 日照大港口,小港口无数,并且渔业资源居全国第一。
高速公路里程全国最多
飞机场:山东全省目前有9个机场,其中有7个分布在半岛城市群区域,按旅客吞吐量大小依次是:青岛流亭国际机场、济南国际机场、烟台莱山机场、威海机场、潍坊机场、济南张庄机场和东营机场。
我想区位因素和地理位置因素是这个地区发展的关键,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上海,现在亚洲的经济中心由香港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转移到日韩,很多产业都嫁接到山东,在加上山东发达的路海空立体交通网。。。。。
上面是主要优势,至于其它什么资源啊,水果啊,蔬菜啊,黄金啊,人口劳动力啊,省内特色啊,这个不是主要,因为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特色优势,各有千秋,但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是很重要的。
还有一点就是山东的自然灾害是比较少的,现在的广州,珠三角地区正在饱受大雨的洗礼,雨水泛滥。同为沿海的福建,浙江,江苏每年因台风的经济损失抵消了很多的经济收入。
㈥ 山东具有哪些优势,为什么山东的GDP那么高
大家好,我是老徐,一个在努力奋斗的金融民工,请大家关注我,共同探讨财经问题!
山东位于我国华东地区偏北的沿海,常住人口位列全国第二,人口数量超过1亿,同时山东还是我国的海洋大海、经济大省、农业大省。2019年,山东省GDP为71068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山东省的GDP为什么会这么高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省份的经济发展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后才能真正实现经济高速发展,而山东正是结合了发达的工业、强大的农业、优良的地理环境等优势,才使得山东的GDP能够如此之高。
㈦ 山东的经济怎么样
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产值仅次于江苏和广东,位居全国第三。在2018年山东工业增加值3.4万亿,占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工业增加值的8.9%。
在一般工业部门中,山东的纺织服装、造纸与印刷产品、化学与医药产品、金属及其制品的产值分别占全国31省市自治区总产值的15.6%、14.3%、16.2%、10.6%,分别位列全国第三、第二、第二和第二。
从出口依赖来看,山东的纺织服装、造纸与印刷产品、化学与医药产品出口分别占全国总出口的11.7%、7.0%和13.5%,位列全国第四、第三和第三,在制造业上,山东的机器装备、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其他制造业的出口分别占全国总出口的5.1%、2.5%、0.2%和2.4%,位列全国第五、第六、第十八和第八位。因此,若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进口需求大幅降低,山东的纺织服装、造纸与印刷产品、化学与医药产品等一般工业产品因出口依赖为严重而直接受到冲击,出现产品“滞销”问题。
虽然山东制造业出口依赖程度相对较小,受到的贸易直接冲击相对较低,但是由于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制造业出口大省的出口受阻,通过国内产业链的传递,也将对山东制造业造成显著冲击,出现较严重的产品“滞销”问题。
㈧ 分析山东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江苏哪
港口:烟台 青岛 日照大港口,小港口无数,并且渔业资源居全国第一。
高速公路里程全国最回多
飞机场答:山东全省目前有9个机场,其中有7个分布在半岛城市群区域,按旅客吞吐量大小依次是:青岛流亭国际机场、济南国际机场、烟台莱山机场、威海机场、潍坊机场、济南张庄机场和东营机场。
我想区位因素和地理位置因素是这个地区发展的关键,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上海,现在亚洲的经济中心由香港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转移到日韩,很多产业都嫁接到山东,在加上山东发达的路海空立体交通网。。。。。
上面是主要优势,至于其它什么资源啊,水果啊,蔬菜啊,黄金啊,人口劳动力啊,省内特色啊,这个不是主要,因为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特色优势,各有千秋,但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是很重要的。
还有一点就是山东的自然灾害是比较少的,现在的广州,珠三角地区正在饱受大雨的洗礼,雨水泛滥。同为沿海的福建,浙江,江苏每年因台风的经济损失抵消了很多的经济收入。
㈨ 山东省的经济状况如何,在那里发展有说明优势吗
山东有17地市,各地情况不一样,看你在那个城市发展了
㈩ 山东省的GDP凭什么那么高山东的优势到底从何而来
山东省海岸线是最长的,利用海岸通商方便,GDP不会低,但山东东部比山东西部发达,西部就济南省会撑着,东北有烟台威海,东南有GDP可观的青岛,整个山东GDP还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