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什么区
截至2019年6月,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
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挂合肥出口加工区牌子,辖省级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目前管辖面积258.57平方公里, 其中产业聚集区面积42.34平方公里、城市建设面积62.88平方公里、农业用地面积153.35平方公里。
全区设有高刘、海恒、锦绣、莲花、芙蓉、临湖6个社区,共有村(居)53个。另,区县合作开发的新港工业园10.4平方公里,下辖居委会4个。辖区户籍人口301669人(其中高校学生112545人 )。
2010年,成为安徽省首个千亿元产值开发区;2012年,成为安徽省首个两千亿元产值开发区,安徽省首个综合财政收入过百亿元的开发区。
合肥经开区是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家电)”、全国首个政府引导型“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并获准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014年上半年,入围首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
(1)安徽省集道经济开发区扩展阅读:
合肥经开区的历史沿革: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国务院批准了合肥市为对外开放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同年8月,国务院特区办在合肥召开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座谈会。年底,合肥市上报省政府要求批准设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3年1月8日,经市委研究决定,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成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协调服务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钟咏三为组长的协调服务领导小组。
1993年2月—5月,开发区组织7支测绘队伍,完成53平方公里1:1000地图测绘工作。1993年3月18日,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成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干道建设指挥部的通知》,总指挥由市委副书记、市长钟咏三担任。
1993年4月3日,10.8公里的框型大道建设隆重开工,省、市领导卢荣景、王太华、钟咏三等出席开工典礼,开发区建设正式启动。1993年4月15日,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同意设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批复》。
1993年7月,框型大道建成通车,省市领导王太华、钟咏三等为繁华大道通车剪彩。开发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仅用88天建成10.8公里框型大道。
1993年7月6日,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同意成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批复》,管委会正式成立。
下设一室三处四公司,即办公室,计划项目财务处、建设工程管理处、土地规划管理处,工业发展公司、建设工程公司、公共服务公司、社会化服务公司。1993年11月4日,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启动。
1994年1月20日,管委会下发了《关于下达明珠广场建设计划的通知》,明珠广场建设启动。明珠广场已成为合肥十景之一。
1994年3月31日,管委会下发了《关于合资兴办“兆峰陶瓷(合肥)原料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兆峰陶瓷原料公司入区,此后,兆峰安泰、兆峰凯撒、兆峰唐彩、兆峰梦彩、兆峰银壁公司相继入区。
1994年8月28日,管委会下发了《关于同意安徽佳安轮胎有限公司进区的批复》,佳安轮胎项目入区,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启动。1994年8月30日,管委会成立社会化服务公司,现已发展壮大成为海恒置业集团公司。1994年11月23日,合肥正大有限公司入区建设。
1995年5月23日,合肥日立挖掘机有限公司入区建设。1995年7月,上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视察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5年8月23日,合肥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入区建设。1995年12月11日,合肥明珠保龄球馆开工建设,开发区第三产业开始启动。
1995年12月28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务院特区办公室下发《关于确定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的通知》,批准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
B. 安徽有几个国家级开发区
12个
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作为安徽省仅有的两家县域国家级经开区之一,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势头分外引人瞩目。
安徽桐城经济开发区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经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审核保留的省级开发区。规划控制范围为68平方公里,辖10个社区(村)。自2002年建区以来,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一期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已实现了“六通一平”。2007年,进区项目达120余家,建成投产企业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4个,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亿元,财政收入1.17亿元。
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8月,是中部地区最早的开发区之一,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首批省级开发区,2010年3月21日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至此,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跻身国家级开发区行列。总体规划面积54.9平方公里。一、二期12.4平方公里现已基本完成。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芜湖市东部和北部,是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安徽省第一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设有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级汽车电子产业园。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开发区已经发展成为芜湖市对外开放的窗口、体制创新的先导区、先进制造业的先行区、对外开放的示范区。现规划面积121.68平方公里。下辖龙山、万春两个街道,常住和就业人口超过20万。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安徽省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于1995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6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系“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园区”、“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浙商最佳投资开发区”和“苏商全国首选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开发区位于池州市主城区东北,全区总体规划控制面积115平方公里,分为东部园区和西部拓展区两部分。
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园区现有企业55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2家,亿元企业22家。2007年以来,开发区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园区”、“浙商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粤商最适宜投资地区”、“全国十大诚信开发区”、“江浙企业家投资中国首选开发区”、“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2009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31.4亿元,完成财政收入5.3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2亿元。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挂合肥出口加工区牌子,辖省级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目前管辖面积258.57平方公里, 其中产业聚集区面积42.34平方公里、城市建设面积62.88平方公里、农业用地面积153.35平方公里。全区设有高刘、海恒、锦绣、莲花、芙蓉、临湖6个社区,共有村(居)53个。另,区县合作开发的新港工业园10.4平方公里,下辖居委会4个。2010年,成为安徽省首个千亿元产值开发区;2012年,成为安徽省首个两千亿元产值开发区,安徽省首个综合财政收入过百亿元的开发区。
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
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7月,1993年5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首批省级开发区, 1995年2月,省政府批准了一期8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皖政秘199518号)。目前,8平方公里区域已经基本开发完毕,规划中的3纵4横,计20公里主干道已全面开工建设, 2004年年内全部完工,全面实现“七通一平”。近年来,开发区坚持“三为主、一致力”的方针,力求规划高起点、建设高速度、经济高效益。目前,开发区基本实现了“以铜材深加工和电子信息材料为主导,纺织和精细化工为特色”的产业定位目标。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1993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3月2日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位于六安市东部,淠河总干渠横贯其中,312国道穿区而过,宁西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沪陕高速公路沿区而行,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40分钟车程,区位优势明显,水、陆、空交通便捷。园区控制面积4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4.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工业园、科技园、生态园和新城区”。
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马鞍山经济开发区是1995年设立的省级开发区,1999年6月启动建设。经过新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食品及乳制品、机械深加工及成套设备制造、新材料及环保产业等特色产业群体,美国KKR、蒙牛乳业、江苏雨润、达利食品、广东科达等一批知名企业先后入驻并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开发区累计引进企业近500家,总投资折合人民币300多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8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新增产值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50%以上,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安徽省开发区前列。
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位于滁城南郊,北接城市中心区,西靠琅琊山脚下,东连京沪铁路线,南接京沪铁路安徽滁州站,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区内基础设施完善,道路、供排水、供电、供热、天然气、通讯等均能满足投资者需要。2011年4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目前共审批进区项目170多个,总投资规模近百亿元。
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
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88年,1993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一期10平方公里,现已开发5.7平方公里。201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淮南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规划面积2万平方米,现已建成 4000平方米,并入驻高新技术型企业10余户,成为淮南市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基地和高新技术项目的孵化器。
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位于宣城市西部新城区,行政管辖面积169.47平方公里,规划总面积80平方公里,包括位于主城区西部的核心区和产业承接集中区。开发区管委会内设四局四室:经济发展局、社会发展局、财政局、建设局、办公室、总工程师室、征地拆迁安置办公室、纪检监察审计室。直属事业单位一个: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市招商局和开发区招商局合署办公。
C. 安徽淮北有五个经济开发区,分别是哪几个具体位置在什么地方
分别是:
1、杜集经济开发区
杜集经济开发区位于淮北市北郊、环抱淮北、徐州两大工业重镇,立足淮海经济圈,北靠欧亚大陆桥,东临京沪大动脉,西接京九大通道,连霍、京台、泗许高速纵横交错,徐阜铁路、311国道贯穿其中,合肥、徐州两大机场近在咫尺,形成上下一体的立体交通网。
2、淮北凤凰山经济开发区
淮北凤凰山经济开发区2006年启动建设,于今年5月份被省政府正式批准筹建。全区概念性规划25平方公里,启步区规划11.2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6平方公里,产业发展定位为食品工业。
3、淮北龙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淮北龙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淮北市东部,占地总规模11.5平方公里。龙湖高新区规划建设面积9.7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械加工制造、电工电气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4、濉溪经济开发区
濉溪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3年3 月,1998 年9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开发区位于濉溪新城西侧,规划面积14.6平方公里,分为工业园区、商贸区、教育园区、政务办公区和社会综合服务区。开发区辖两个管委会七个居委会。
5、烈山经济开发区
烈山经济开发区位于淮北市烈山区境内,合徐高速公路淮北出口处和101省道两侧,主要发展食品加工、机械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规划面积为11平方公里。
D. 安徽省霍邱经济开发区吴集街道拆迁一拖再拖,请问啥时候拆迁
您好,如来果要拆迁的话,会有相自关文件的下发,比如城市里是房屋征收决定、征收补偿方案等;农村是征地批文、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也可以申请信息公开,其拆迁的具体时间,拆迁后的规划等都会有详细说明。或者你可以咨询当地拆迁办。
E.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开发区属于哪个区
蜀山区。
F. 合肥经济开发区属于哪个区
合肥经济开发区属于:蜀山区。
蜀山区,安徽省合肥市辖区,是合肥市四个中心城区之一,位于合肥市区西南部,东以金寨路与包河区为界,北以环城西路和南淝河与庐阳区为邻,西南两面与肥西县接壤。全区总面积663平方千米,实际管辖面积约为317平方千米,辖8个街道、3个镇,2019年常住人口为131.2万人。
截至2019年,蜀山区下辖3个镇、8个街道:稻香村街道、南七里站街道、三里庵街道、琥珀山庄街道、西园新村街道、五里墩街道、荷叶地街道、笔架山街道、井岗镇、南岗镇、小庙镇。
(6)安徽省集道经济开发区扩展阅读:
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挂合肥出口加工区牌子,辖省级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目前管辖面积258.57平方公里, 其中产业聚集区面积42.34平方公里、城市建设面积62.88平方公里、农业用地面积153.35平方公里。
全区设有高刘、海恒、锦绣、莲花、芙蓉、临湖6个社区,共有村(居)53个。另,区县合作开发的新港工业园10.4平方公里,下辖居委会4个。辖区户籍人口301669人。
G. 合肥经济开发区属于哪个区
截至2019年月,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
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挂合肥出口加工区牌子,辖省级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目前管辖面积258.57平方公里, 其中产业聚集区面积42.34平方公里、城市建设面积62.88平方公里、农业用地面积153.35平方公里。
全区设有高刘、海恒、锦绣、莲花、芙蓉、临湖6个社区,共有村(居)53个。另,区县合作开发的新港工业园10.4平方公里,下辖居委会4个。辖区户籍人口301669人(其中高校学生112545人 )。
2010年,成为安徽省首个千亿元产值开发区;2012年,成为安徽省首个两千亿元产值开发区,安徽省首个综合财政收入过百亿元的开发区。
合肥经开区是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家电)”、全国首个政府引导型“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并获准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014年上半年,入围首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
(7)安徽省集道经济开发区扩展阅读:
合肥经开区的历史沿革: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国务院批准了合肥市为对外开放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同年8月,国务院特区办在合肥召开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座谈会。年底,合肥市上报省政府要求批准设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3年1月8日,经市委研究决定,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成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协调服务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钟咏三为组长的协调服务领导小组。
1993年2月—5月,开发区组织7支测绘队伍,完成53平方公里1:1000地图测绘工作。1993年3月18日,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成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干道建设指挥部的通知》,总指挥由市委副书记、市长钟咏三担任。
1993年4月3日,10.8公里的框型大道建设隆重开工,省、市领导卢荣景、王太华、钟咏三等出席开工典礼,开发区建设正式启动。1993年4月15日,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同意设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批复》。
1993年7月,框型大道建成通车,省市领导王太华、钟咏三等为繁华大道通车剪彩。开发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仅用88天建成10.8公里框型大道。
1993年7月6日,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同意成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批复》,管委会正式成立。
下设一室三处四公司,即办公室,计划项目财务处、建设工程管理处、土地规划管理处,工业发展公司、建设工程公司、公共服务公司、社会化服务公司。1993年11月4日,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启动。
1994年1月20日,管委会下发了《关于下达明珠广场建设计划的通知》,明珠广场建设启动。明珠广场已成为合肥十景之一。
1994年3月31日,管委会下发了《关于合资兴办“兆峰陶瓷(合肥)原料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兆峰陶瓷原料公司入区,此后,兆峰安泰、兆峰凯撒、兆峰唐彩、兆峰梦彩、兆峰银壁公司相继入区。
1994年8月28日,管委会下发了《关于同意安徽佳安轮胎有限公司进区的批复》,佳安轮胎项目入区,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启动。1994年8月30日,管委会成立社会化服务公司,现已发展壮大成为海恒置业集团公司。1994年11月23日,合肥正大有限公司入区建设。
1995年5月23日,合肥日立挖掘机有限公司入区建设。1995年7月,上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视察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5年8月23日,合肥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入区建设。1995年12月11日,合肥明珠保龄球馆开工建设,开发区第三产业开始启动。
1995年12月28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务院特区办公室下发《关于确定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的通知》,批准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
H. 安徽省有哪几家高新技术开发区
5月17日从省科技厅获悉,省政府近日正式下文,同意设立安徽马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版和安徽铜陵高新权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意筹建安徽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上原有的合肥、芜湖、蚌埠高新区,我省高新区的数量已增至6家,其中合肥为国家级高新区。
马鞍山、铜陵和淮南三市均属对矿产资源依赖性比较强的城市,近年来,三市政府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在三市设立和筹建省级高新区,既是我省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标志我省高新技术产业进入新一轮大发展时期,对全省和三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省政府在批复中要求马鞍山等三市政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加强科技攻关和产学研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共享服务平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I. 安徽省哪里经济开发区最多
安徽全省共有85家省级开发区
2009年安徽省省级开发区综合竞争力十强排行榜是:合肥版瑶海经权济开发区、安徽马鞍山经济开发区、蚌埠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徽安庆经济开发区、安徽铜陵经济开发区、安徽宁国经济开发区、安徽肥西桃花工业园区、蚌埠市新城综合经济开发区、安徽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安徽马鞍山慈湖经济开发区。
我省开发区建设与发展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经历上世纪80年代的起步、90年代的蓬勃发展后,如今已进入全面提升发展水平的阶段。目前全省共有85家省级开发区,进行开发区研究有利于扩大我省开发区的对外知名度、方便各开发区对外招商,还可以增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示范效果。此次研究报告从经济实力、投资环境、发展质量、产业集群、成长潜力等5项指标评价各开发区的竞争力情况,指标选择比较科学、全面、公正、客观,顺应了开发区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总体趋势,能够反映开发区竞争力的总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