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袁尚勇任洛贯经济开发区
袁尚勇
历任镇远县审计局工作员、副局长、局长,羊场镇党委书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贵州舞阳神油脂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县委副书记、黔东工业园区工委书记,黔东工业经济区筹备委员会工委副书记、办公室主任。贵州省锦屏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现任中共黔东南州三穗县委书记。
贵州洛贯经济开发区
贵州洛贯经济开发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从江县境内,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地带。2007年开发区选址方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十二五”时期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聚集区,2011年7月8日被贵州省经信委评为是贵州省省级工业园区,2011年7月23日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洛香镇、贯洞镇一带,距从江县城49公里。规划东至登双、登岜村寨,西抵央传、规兄村寨,南至田坝,北抵皮林,涉及从江县洛香、贯洞两个乡镇的18个行政村。东西宽约2.5~10公里,南北长约13公里,规划总面积约52.6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39.6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13.52平方公里。
Ⅱ 凯里市管辖几个县
凯里市下面没有县,凯里市是一个县级市。
凯里市原为炉山县。炉山县汉版为故且兰地,元朝权时麻峡(今麻江县)县地。
凯里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县级市,简称“凯”,别名苗岭明珠,位于中国贵州东部,是中国贵州省主要中心城市之一。
“凯里”系苗语音译,意为“木佬人的田”,苗语称木佬人为“凯”,田为“里”,“凯里”即“木佬人的田那个地方”。截至2016年底,下辖7街道、11镇。
2018年11月,被科技部确定为首批创新型县(市)。
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
(2)三穗经济开发区扩展阅读:
凯里市的历史沿革:
1951年1月27日,在中央慰问团的关怀下,凯里区苗族自治人民政府成立,为贵州省第一个苗族自治区。
1952年9月,炉山县苗族自治人民政府成立。
1956年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确定凯里为州府所在地。
1959年1月,炉山县、麻江县、雷山县、丹寨县合并为凯里县。
1961年8月4日,县相继分置,炉山县仍为凯里县。
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凯里县,设为凯里市。1984年1月,凯里市成立。
Ⅲ 三穗县经济开发区生态移民房何时交钥匙
去问开发商...看那边怎么说...
Ⅳ 贵州贵阳三穗县经济开发区劳动局的电话号码
可以拨打抄12333投诉有关劳动纠纷的事项,12333是全国统一的劳动行政部门咨询投诉电话,大多数地区是24小时人工服务。如需区县劳动行政部门电话,需要拨打114进一步咨询。
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所需要材料如下:
(1)投诉应当由投诉人向有管辖权的劳动行政部门递交投诉文书。投诉文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①投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被投诉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以及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情况;②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和投诉请求事项,并应有投诉人的签名或盖章。
(2)投诉人证明材料。投诉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应提供原件核对);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或注册登记资料(确实不能提供的,经说明后可不提交)。集体投诉推荐代表的还需要提交推荐人签章的推荐委托文书。
(3)相关证据材料。提交必要证据材料以证明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被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所造成的,如证明劳动关系及与投诉请求有关的证据材料。具体事宜可以直接咨询劳动局,以劳动局的要求为准。
Ⅳ 黔东南州共多少个县市
有16个市县,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循环经济工业区,90个镇,116个乡(17个民族乡),5个街道办事处,89个居民委员会,68个社区居委会,3226个村民委员会。
Ⅵ 贵州黔东南一共有多少个县分别是
截至2019年7月,贵州黔东南一共有15个县,分别是黄平、施秉、三穗、镇远、岑巩、天柱、锦屏、剑河、台江、黎平、榕江、从江、雷山、麻江、丹寨15个县。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07°17′20″—109°35′24″;北纬25°19′20″—27°31′40″。东与湖南省怀化地区毗邻,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河池地区接壤,西连黔南布依族自治州,北抵遵义、铜仁两市。
全境东西宽220公里,南北长240公里,总面积30282.34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7.2%。
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7月23日,州府所在地设于凯里市。全州辖凯里市和黄平、施秉、三穗、镇远、岑巩、天柱、锦屏、剑河、台江、黎平、榕江、从江、雷山、麻江、丹寨15个县,凯里、炉碧、金钟、洛贯、黔东、台江、三穗、岑巩、锦屏、黎平1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47个民族。
(6)三穗经济开发区扩展阅读:
黔东南州的历史沿革:
秦代属黔中郡和象郡。
西汉时期属武陵郡和牂牁郡。
隋代属牂牁郡、沅陵郡和治安郡。
唐代属黔中道,置有充州、应州、亮州等羁縻州和奖州等经制州。
宋代分属荆湖北路、夔州路和广南路,置有邛水县、安夷县和亮州、古州等羁縻州。
元代属四川行省播州宣慰司和湖广行省思州宣慰司,置有麻峡县、黄平府、镇远军民总管府及古州八万洞民总管府。
明洪武年间设镇远、清浪、铜鼓、五开、偏桥、古州、清平、兴隆8卫;永乐十一年(1413年)废思州等宣慰司,置思州、镇远、黎平、新化4府,隶属贵州布政使司;
宣德九年(1434年)撤新华府并入黎平府;正统九年(1444年)置施秉、永从2县;弘治七年(1494年)置麻哈州及清平县,十一年(1498年)置镇远县;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置天柱县,二十八年(1600年)置黄平州。
清康熙年间,镇远、偏桥、清平3卫分别并入镇远、施秉、清平县,兴隆卫并入黄平州;雍正五年(1727年)改五开、铜鼓、清浪3卫,置开泰、锦屏、青溪3县;
雍正七年(1729年)至十一年(1733年),先后置八寨、丹江、清江、古州、台拱5厅,分属镇远、黎平、都匀3府管辖;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置下江厅,隶黎平府。
民国二年(1913年),改府、州、厅为县,设镇远、施秉、青溪、思县、邛水、天柱、锦屏、黎平、下江、永从、榕江、丹江、台拱、剑河、黄平、炉山、八寨、麻哈共18县。
民国三年(1914年)设黔东道,治镇远,领镇远、邛水等26县。
民国十二年(1923年)废道,各县直属于省。
民国十九年(1930年),思县易名岑巩县,二十年(1931年)麻哈县更名麻江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全省建立11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镇远,第十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黎平,后经过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和二十六年(1937年)两次调整,原第十行政督察区撤消,原第八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一行政督察区(仍驻镇远)。
民国三十年(1941年),裁清溪县并入镇远等县,裁丹江县,将丹江河以西之地并入八寨县,八寨县易名丹寨县,丹江河以东之地并入台拱县,台拱县改名台江县。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以原丹江县区域建立雷山设置局,三十七年(1948年)改雷山设置局为雷山县。
1956年4月18日,撤消镇远专区,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原镇远专区的余庆县划归遵义专区,都匀专区的麻江、丹寨、黎平、从江、榕江5县划入黔东南自治州,自治州辖16个县,州人民政府驻凯里,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
1958年12月调整行政区划,丹寨、麻江、炉山、雷山4县合并建凯里县,台江县并入剑河县,从江县并入榕江县,施秉县并入黄平县,岑巩县、三穗县并入镇远县,天柱县并入锦屏县,全州设7个县。
1961年8月和1962年10月,先后恢复天柱、从江、雷山、麻江4县和施秉、三穗、岑巩、台江、丹寨5县建置,自治州仍辖16个县。
1983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消凯里县建立凯里市。自此,黔东南自治州辖1市15县。
Ⅶ 中国的贫困县有哪些
潜山市、太湖县、宿松县、颍东区、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裕安区、寿县、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利辛县、石台县等。
1、潜山
安徽省辖县级市,由安庆市代管,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地貌西北高东南低,呈“七山一水两分田”分布,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辖11个镇、5个乡,另设有1个开发区、1个度假区。
2、太湖县
太湖县,隶属于安徽省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具有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特征;辖10个镇、5个乡,另设有1个开发区、1个水电站。
3、宿松县
安徽省直管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北岸,邻接湖北、江西两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辖9个镇、13个乡,另设有2个特殊管理区。
4、临泉县
隶属安徽省阜阳市,是安徽省的西北门户,位于黄淮平原的西南端,安徽省的西北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4°50 ′~115°31′,北纬32°35′ ~33°09′之间。
5、阜南县
阜南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上中游结合部北岸,土地面积1801平方公里,耕地10.8万公顷,辖28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28个村(居)。
Ⅷ 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分别是指哪些地方分别包括过贵州省的那些区域
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辖2市9县自治县)
都匀市 福泉市 瓮安县 贵定县 惠水县 长顺县 独山县 荔波县 平塘县 罗甸县龙里县 三都水族自治县
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辖1市7县)
兴义市 普安县 晴隆县 贞丰县 册亨县 望谟县 安龙县 兴仁县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1市15县)
凯里市 雷山县 黎平县 施秉县 麻江县 锦屏县 台江县 剑河县 三穗县 黄平县 从江县 镇远县 天柱县 榕江县 岑巩县 丹寨县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下辖16个县市,首府凯里市。全州辖凯里1市和麻江、丹寨、黄平、施秉、镇远、岑巩、三穗、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15县,凯里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炉碧、金钟、洛贯、黔东、台江、三穗、岑巩、锦屏、黎平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有7个街道办事处,94个镇,110个乡(其中17个民族乡)。截止2012年,黔东南州户藉人口459.22万人,年末常住人口347.27万人,有苗族、侗族、汉族、布依族、水族、瑶族、壮族、土家族等33个民族,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8.27%,其中苗族人口占41.57%,侗族人口占28.99%。
(8)三穗经济开发区扩展阅读:
行政区划
1949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贵阳,12月26日成立了贵州省人民政府。解放初期,全省设1个直管市、8个专区、1个专区辖市,共置79县。
1956年4月,撤销贵定、镇远、都匀3专区,设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治所为凯里和都匀。
1956年,四川省綦江县2个村划归贵州省鳛水县(后改称习水县)。
1960年,撤销安顺专区郎岱县、设六枝市,后改为六枝县。
1965年,恢复都匀市建制,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
1966年,在原安顺专区六枝县、毕节专区水城县、兴义专区盘县的基础上设置六枝工矿区、水城工矿区、盘县工矿区。
1970年,设万山特区,属铜仁专区管辖。合并六枝、盘县、水城三工矿区及原属县,设置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设立六盘水专区,管辖原安顺专区的六枝特区、原毕节专区的水城特区、原兴义专区的盘县特区。
1978年12月,撤销六盘水专区,设地级六盘水市,辖三个特区,市政府驻水城特区,为贵州省第二个地级市。
1981年9月,撤销兴义地区,设置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治所为兴义。
1983年,撤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县,设县级凯里市,为自治州首府。
1987年,撤销六盘水市水城特区,设水城县和钟山区,六盘水市政府驻地改为钟山区。
1988年,撤销黔西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兴义县,设县级兴义市,为自治州首府。
1990年,撤销遵义地区赤水县,设县级赤水市。合并安顺市和安顺县,作为安顺地区行政中心。
1992年,撤销六盘水市盘县特区,改设盘县。撤销安顺地区清镇县,设县级清镇市,仍属安顺地区管辖。
Ⅸ 请问贵州麻江县是贵州省那个市地区
麻江县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它不属于任何市,就是专州里面的一个县而已!
供参考望采属纳。
(9)三穗经济开发区扩展阅读: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下辖16个县市,州府凯里市。全州辖凯里1市和麻江、丹寨、黄平、施秉、镇远、岑巩、三穗、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15县,凯里、炉碧、金钟、洛贯、黔东、台江、三穗、岑巩、锦屏、黎平1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有7个街道,94个镇,110个乡(其中17个民族乡)。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33个民族,2015年末常住人口348.54万人,户籍人口473.5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2%,其中苗族人口占42.7%,侗族人口占29.9%[1]。
Ⅹ 贵州省九个地州市是哪些
分别是: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市 、毕节市内 、六盘水市、黔西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辖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
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已发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80余处。观音洞旧石器遗址被正式命名为“观音洞文化”,对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