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对外开放助推经济快速发展

对外开放助推经济快速发展

发布时间:2021-01-26 17:16:12

⑴ 改革开放对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

解放和抄发展社会生产力,提袭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

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1)对外开放助推经济快速发展扩展阅读: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近30个年头。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回顾30年来的历程,总结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探讨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能够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进一步指导实践。

改革开放指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⑵ 我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应趋利避害,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原因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些论述客观描述了当今中国同世界的密切联系,表明了中国的发展繁荣同世界繁荣稳定密不可分的关系,向全党提出了树立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意识、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能力的基本要求。.中国长期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首先,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也就是说中国不能闭关自守,要引进来,走出去。只有发展与其它国家的往来,才能促进中国的发展。 其次,当今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只有充分利用国际经济资源和科技成果来发展自己,才能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潮流。历史的经验一再 再次,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缺乏,科学技术落后,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足,也迫切需要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引进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这一切都离不开向世界开放。
这就使得中国同世界关系发生了的深刻变化,使得中国成为当今和未来世界关注的重要焦点,也向我们提出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基本要求。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就对我们的工作和国内的发展带来影响。这样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具备战略视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理解和深刻认识国内国际因素的相互影响,切实把握和妥善运用国内国际条件的相互转化,周密考虑国内政策的国际效果,敏锐应对国际事件的国内反应,善于在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善于在国内事业的不断发展中优化外部环境,有效调动和充分发挥国内国际有利我国发展的各种积极因素,努力消解和遏制阻碍我国发展的一切不利条件,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航船乘风破浪、胜利前进。
因此,必须趋利避害,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⑶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吗

据报道,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提出,到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目前,中央层面已开展了3批共50家企业的混改试点,数量更为庞大的地方国企混改也提上了议事日程。从相关部委及地方两会传递的信号看,持续推进混改已成为不少部门和地方的共识,从点到面、由央企扩展至地方企业,混改进程有望再提速。

分析人士表示,既着眼于当前问题的解决,又为长远发展打下扎实基础,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将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⑷ 结合十八大论述对外开放如何推动我国经济发现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⑸ 怎样认识对外开放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选择和动力

  1. 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对于一些生产原料和生产技术方面,可以从版其权他国家获得经验和教训,从而推动我们内部生产力的稳定发展。

  2. 2.

  3. 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为我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4. 3.从材料看我们进入世贸组织,这一政策有利于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流通,是双赢的行动,在促进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国内的生产循环,从而推动国内的经济发展

⑹ 为什么说对外开放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停滞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闭关自守。同时社会主义经济本质上是开放经济。实行对外开放,不仅符合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而且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第一、实行对外开放,可以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加快我国经济现代化进程。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制约,要有效缓解这些方面的制约,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开放的世界,获取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各种资源,以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第二、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节约社会劳动,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由于各国之间存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技术条件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在经济发展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与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实行对外开放,可以与各国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从而在国际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第三,通过开放经济,加入到更广泛的国际竞争中去,刺激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经验都说明,竞争才能出效率,出质量,加速经济发展,加快人民生活的改善;反过来,压制竞争,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其结果只能是保护落后,降低效率,放慢经济发展速度,人民也得不到实惠。
第四,通过实行开放,开拓世界市场,强化本国企业的市场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促使其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了将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确定了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同时指出,改革开放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决策的远见卓识。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外开放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⑺ 举例说明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历史书)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经济实现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长速度。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按内照改革开放的总体容要求,确立了“三步走”的伟大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全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奋发图强,开拓进取,1987年提前3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第一步战略目标,1995年实现再翻一番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提前5年进入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实现“三步走”伟大战略目标的进程中,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1979-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1978年平均增长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3.0%的速度。与日本经济起飞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9.2%和韩国经济起飞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不相上下。

⑻ 改革开放为什么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

我简单说一下吧。
改革开放,是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
改革指得内是经济体制容的改革。由于我们国家尚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还不成熟,所以必须坚持改革,而且改革要与经济发展同步。各方面都要改革。
开放说得也是很多方面的开放:经济、文化交往等。与国际接轨,扬长补短。我国有些方面的技术或设备还很落后,所以要引进先进的技设备,向发达国家学习。当然,也要把我们的优势推出中国,形成互补的经济形式,总之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从另一个方面讲,这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中国不能在象清朝那样拉,闭关锁国只有落后的份。
所以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一战略。

⑼ 举例说明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对外开放促进了开放城市自审的发展
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确立起回贸易大国的地位
使我国吸答引了大量外资
使我国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带动了十多万家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的改进

阅读全文

与对外开放助推经济快速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