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通海安的房价泡沫什么时候破!县级市的房价真的可以和二线城市一样吗
南通海安的房价泡沫的话,应该会到6月份的时候会破了,逊尼式的房价应该是和安全城市的差不多的,因为现在房价的话都还没有下跌,而且房价还是那个样子。
⑵ 江苏省一县级市,人口超90万,建县历史超1500年吗
江苏省,简称“苏”,省会南京,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接壤。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同时,江苏拥有中原、江淮、金陵、吴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截至2018年底,江苏省下辖13个省辖市。其中,就县级海安市来说,人口超90万,隶属于江苏省,由南通市代管。在历史上,该地区于南北朝时期建县,名字取“海水安宁”之意,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四
最后,南宋时期,今县级海安市一带属泰州。元朝时期,该地区属江淮等处行中书省扬州路总管府。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该地区属扬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今县级海安市一带属江苏省扬州府。到了1912年,该地区属泰县。1943年1月,建立紫石县(即海安市)。1948年3月,紫石县更名为海安县,境域无变化。2018年5月,撤销海安县,设立县级海安市。县级海安市由江苏省直辖,南通市代管。截至2018年底,县级海安市总面积达118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93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
⑶ 2018年中国已有多少地方“撤县设市”
8月7日报道,近日,从安徽省内多个权威人士处确认,安庆市潜山县“撤县设市”获批,撤销潜山县,设立县级潜山市。至此,2018年全国已有7地成功“撤县设市”,超越去年一年获批的总数6个。
5月18日,在第三届中国(京山)网球节开幕式上,时任湖北京山县县长魏明超宣布京山正式撤县建市。
6月,黑龙江省漠河当地官方消息披露,漠河已撤县设市,以原漠河县的行政区域为漠河市的行政区域。
7月31日,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听取关于怀仁县撤县设市有关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说明。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怀仁县,设立县级怀仁市。撤县设市后所涉及的人大届次、代表资格和国家机关名称变更等事项,需由省人大常委会依法决定。”
动静贵州微信公众号8月6日消息,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兴仁县,设立县级兴仁市,以原兴仁县的行政区域为兴仁市的行政区域,兴仁市人民政府驻城北街道民主路20号。兴仁市由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管辖。
⑷ 海安什么时候会升级为县级市
这个升级制度已经取消了十余年了,我也是海安的。也希望能升级啊
以前我们还是苏中贫困县哪。不过最近几年发展的不错,升县级市,这个制度已经停止了。
撤县设市的条件
一、设立县级市的标准
(一) 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四百人以上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 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含县属企事业单位聘用的农民合同工、常年临时工,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登记的有固定经营场所的镇、街、村和农民集资或独资兴办的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城镇中等以上学校招收的农村学生、以及驻镇部队等单位的人员,下同)不低于十二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八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30%,并不少于十五万。
2. 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80%,并不低于十五亿元(经济指标均以一九九○年不便价格为准,按年度计算,下同),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十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20%以上,的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一百元,总收入不少于六千万元,并承担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务。
3. 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6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60%,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二) 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一百人至四百人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 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十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七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25%,并不少于十二万。
2. 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70%,并不低于十二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八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20%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八十元,总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并承担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务。
3. 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60%,道路铺装率不低于55%,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三) 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一百人以下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 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八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六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20%,并不少于十万。
2. 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60%,并不低于八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六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20%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六十元,总收入不少于四千万元,并承担一定的上解指出任务。
3. 城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5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50%,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四)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设市时条件可以适当放宽:
1. 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驻地。
2. 乡、镇以上工业产值超过四十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二十五亿元,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超过一亿元,上解指出超过50%,经济发达,布局合理的县。
3. 沿海、沿江、沿边境重要的港口和贸易口岸,以及国家重点骨干工程所在地。
4. 具有政治、军事、外交等特殊需要的地方。
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的地方设市时,州(盟、县)驻地镇非农业人口不低于六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四万。
(五) 少数经济发达,已成为该地区经济中心的镇,如确有必要,可撤镇设市。设市时,非农业人口不低于十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八万。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五百元,上解支出不低于财政收入60%,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高于90%。
(六) 国家和部委以及省、自治区确定予以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和财政补贴县原则上不设市。
(七) 设置市的建制,要符合城市体系和布局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地质、地理环境条件。
(八) 县级市不设区和区公所,设市撤县后,原由县管辖的乡、镇,由市管辖
再贴个我转来的
关于海安为什么这么晚才搞撤县建市,以至于错过了末班车,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海安没有100万人,因此一开始不符合条件,到1997年人口终于自然增长到100万了,那几年海安的人口还是正增长,可是张家港、扬中、靖江、昆山、太仓、句容这些地方人口不都没有100万吗,特别是扬中那可不是差一点的问题啊,可是人家早就设市了;又有人说海安城区太小了,诚然,就海安镇的规模与如城这样的传统大县城比那是比不上的,可是比起当时的张家港市杨舍镇还是要大不少的,可人家设市比如皋早多了;还有人说如皋是古城,刚才我说到了如皋是个传统县城,古代有县才有城(城墙),而叫市的地方一般指集镇、集市,如果古城就应该设市,不是古城就不能设市那不就成了古代的县全部改成市,而古代不是县的地方规规矩矩做县,岂不是正好与历史相反了,因此我认为不应该扯到历史上来;还有种说法海安一开始想改苏中市但是上头不同意,又要改海陵市结果泰州不乐意,结果左一搞右一搞延误了时机,我当然不觉得“海安”这个地名有什么不好或者说老土的,不过这种说法我只是听说,不好妄加评论;总而言之,海安是错过了撤县建市的大好时机了。
国家之所以会在1997年无期限的暂停了撤县建市工作与当时各地一拥而上纷纷撤县建市,很多地方根本不具备条件也通过各种手段实现了撤县建市不无关系,有人提出来:县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行政区划单元,应该继续保留,但像这样搞下去,中国就快没有县了。我们当然会因为某些地方不符合条件但是设了市就把我们这些明明符合条件的地方拒之门外而感到愤愤不平,不过这没有用,中国向来就是这样,上了的不可能下,撤县建市皆大欢喜,撤市建县恐怕就没有人愿意了,不搞一刀切,什么标准都是假的,中国人实在太聪明,这样下去,还不早晚把县都改光。看来一些人的担心还是不无道理的。
操心中国会没有县在我看来纯属没事瞎操心,中国还没有郡、府、道、州了呢,历史在发展,有些东西自然会消失,这是无法抗拒的,但也没什么好可惜的。过去有人操心镇多了而乡没了,现在海安周边还有多少镇?县在中国稳定存在了两千多年,有些人据此以为应该尽量保留县这一区划,这些人恰恰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两千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农业社会,农民是大多数,而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高速工业化、城市化的阶段,将来城市化率可能会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甚至更高,发达国家甚至许多不发达国家早就到了这一步,中国人口密度大,更有理由让更多的人住到城里去,一个地区明明已经高度城市化了,非不承认他是城市而保留县的称号这合理吗?有人提出来应该切块设市,哪里城市化了,就分出一小块来设市,中国过去就是这么操作的,假如这样的话就是海安镇一带设市而其他地方保留县,且不说这么一搞凭空增加了一个县级单位平添许多吃饭的人,就说一个海安县被一分为二了,这就不合理,这样一来岂不是我们这些海安乡下的人就不是海安人了。县成为中国最稳定的行政单元有他的必然因素,大部分中国人对家乡的认同感也是建立在县这一级的,整县设市,维持了县的地域稳定而仅仅是改个区划通名,这才是对县的历史传承的最好尊重。
我的意见,没有必要纠缠于中国有县没县这样的问题,城市化到了一定的程度,县的消失是合情合理的。现在中国的城市化被大大的低估了,最大的问题是农民工俗称民工,这些人的数目十分巨大,但是他们的身份仍然是农民,而在大多数国家这些人毫无疑问属于城里人。此外在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统计标准上中国的规则与国际惯例还有很多不同,这里不做详细讨论,保守估计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50%,而江苏这样的地方应该更高(外来务工人员应该计入本地城镇人口)。就海安而已,官方公布的数据已经不低,而向我们这个年龄断甚至我们的上一辈还有多少人常年在农村务农呢,农村的家真的只不过是个逢年过节休假的地方而已。
城市化的潮流不可阻挡,我认为国家应该放开设立县级市甚至是地级市,一个县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城市化占到一定的比例就可以设市,没有什么名额上的限制,而一个县级市发展壮大到一定的规模就自然升格为地级市分区划片便于管理。至于地级市应不应该管县,这里先不讨论。
总而言之:目前不应该是一刀切的停止撤县建市而应该明确标准,有标准也好有个奋斗目标。当然了这个标准一旦制定出来,只要现有的县级市能有一半达到标准,我想我们海安就要超过标准了。
这么说来海安撤县建市还是能够看到希望的,我们发现这件事合理,而合理的事情早晚会被人接受,国家也总来没说过以后永远不搞撤县建市了。2004年9月11号,民政部行政区划司的司长戴均良到海安来了一趟,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我不清楚,不过随行的张新民“赞扬海安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多年来坚持富民强县的战略不动摇,精神可贵,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国家政策许可时撤县建市创造了较好的条件”。这说明当时在场的人肯定有人提到了撤县建市这个话题,表明海安的领导还是很重视这个问题的,并且大家都觉得政策的松动是早晚的事情。
再来谈点题外话,海安撤县建市显然不只是海安领导和人民面子上好看,或者招商引资时更有说服力这么简单,现阶段的中国政治区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有人认为因该把行政区划跟经济问题分开讨论,这太理想化了,过于理想化是要坏事。在行政区划方面,江苏一向比广东保守。八十年代广东的一些县撤县建市没多久即升格为地级市,比如东莞,到目前为止面积常住人口也就是一个大县的规模,但是其经济规模,江苏的昆山、江阴、张家港这些地方只能望其项背。如果没有升格为地级市,东莞发展到现在充其量也就是另一个昆山而已。
以上是我这几天来胡思乱想的一些东西,还没有理清头绪,因此条理性比较差,错误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海安网友多多指正。
本文为丁晶晶(haianese)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