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发展集体经济的意义

发展集体经济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1-01-27 14:03:44

㈠ 发展适度规模经济,发展集体经济的意义

1990年3月,邓小平在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中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这是邓小平关于“第二个飞跃”设想的经典表述。10多年来,随着“三农”问题的日益凸显,邓小平“第二个飞跃”构想越来越受学界重视,已成为邓小平理论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而争议也是非常之大,在“第二个飞跃”是否必要、何时开始、如何实现等问题上均少有共识。

对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与发展集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学界也有几种不同观点,笔者将之大体上分为“先后” 论、“因果”论、“并列”论、“重点”论。“先后”论者认为,邓小平讲“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显然是有先后之分的,实现“第二个飞跃”应该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开始,在此基础上再发展集体经济。“因果”论者比“先后”论者走得更远,他们认为发展集体经济必须以发展规模经营为前提,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也必将导致发展集体经济。“并列”论者认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与发展集体经济是并列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可以也应该同时推进,不能硬性分先后。而“重点”论者则认为两者有轻重之分,因此他们在论述“第二个飞跃”问题时总会有所侧重。有人主张“规模经营重点”论,论证“第二个飞跃”时主要讲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而回避集体经济;另一些人(如韩元钦等)则主张“集体经济重点”论,他们主要论证发展集体经济、兼谈适度规模经营。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观点之间并非泾渭分明,“规模经营重点”论者往往主张“先后”论或“因果”论,也有主张“并列”论的,而“集体经济重点”论者往往以“并列”论为其立论前提。

笔者认为,“先后”论、“因果”论在总体上是错误的,虽然邓小平讲“第二个飞跃”时有语序上的先后,但这并非语义和关系上的先后。事实上,在发展集体经济之前横插一个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阶段是不必要的,而先发展非集体经济的适度规模经营再将之改造成集体经济,更是难以想象的。而“因果”论认为发展集体经济必须以发展规模经营为前提,这实质上是“前因后果”论,是“先后”论的进一步发挥。“因果”论相对高明一点的地方,在于它认识到了“第二个飞跃”语境中的适度规模经营必然是集体经济,但它却没有把这理解成并列关系。其实,“第二个飞跃”中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与发展集体经济是一个问题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他们是并列关系。集体经济本身必然是一定程度的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就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过程,它在现有基础上就可以直接地逐步地发展,并不必然要求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与发展集体经济是并列关系,但又不是简单的并列,而是有轻有重的。笔者倾向于“集体经济重点”论,因为邓小平多次用“高水平的集体化”、“新的集体化”来指称“第二个飞跃”,事实上是把它们作为同义语来使用的。集体经济必然是突破了个体、小农经济等小规模经营的规模经营,它内在地包含了规模经营的要求(但其规模不一定适度),“第二个飞跃”要发展的集体经济应该就是适度规模经营。而一般意义上的适度规模经营既包括集体经济,也包括非集体经济,它发展下去也并不必然导致集体经济。因此“第二个飞跃”的重点和主要目标是发展集体经济,一些学者把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作为“第二个飞跃”的重点和主要特征实在是舍本求末。

因此,笔者认为“第二个飞跃”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与发展集体经济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没有先后之分、因果之别,而是并列关系;发展集体经济是“第二个飞跃”的重点和主要目标,我们不应该因为担心“向旧体制复归”而讳言发展集体经济。

经过对“第二个飞跃”语义的初步辨析,笔者认为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二个飞跃”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根本的出路,也是现实的选择;不仅是未来的美好前景,也是现实的迫切任务,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该明确这一方向,坚持这一方向,迅速行动起来,积极稳步推进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力争早日实现广大农村的“第二个飞跃”,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㈡ 什么是集体经济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有什么意义


1、什么是集体经济:

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内.它也可以有多种具容体形式。

2、集体经济的作用:

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㈢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什么重要意义

农村党支部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第一,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集体经济发展的壮大了,就能更好地引导农民增加对土地的物质投入,引导农民科技兴农,从而增强农业发展潜力,使农业不断迈上新台阶。第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农村党支部要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发挥作用才有可能。实践证明,一些先进基层党组织之所以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也是因为他们没有带领群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处于穷家难当的困境,不但不能为群众提供必要的服务,而且还要向群众索取,甚至村干部的工资都解决不了。第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密切党群干关系,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第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有了强大的集体经济这个物质基础,才能更有力地引导农民群众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共同理想,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发展成人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兴办公共福利事业,更有效地破除陈规陋习,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社会风尚。

㈣ 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 急!!!!!!!!!!~~~~~~~~~~·

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发展生产、繁荣市场、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保持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既要抓好国有企业, 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同时, 又要大力发展集体工业。只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都发展上去了, 公有制经济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 国民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也才会有基础。
(一)集体经济与国有经济同属于公有制经济, 居主体地位。
(二)集体工业是仅次于国有工业的第二大经济力量, 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从集体经济的作用来看, 集体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首先, 我
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其次,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其
生产力发展的相对落后性和不平衡性, 决定了公有制经济只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形式。作为公
有制经济基本组成部分的集体经济, 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同国有经济一样处于主导地位。
(2)、从集体工业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贡献看, 集体工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建
国初期, 我们党提出了“ 一化三改” , 通过合作化的途径, 逐步把分散经营、规模很小的手工业引人社会化大生产, 实现了手工业由个体经济到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 确立了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本组成部分的地位。生产关系的变化,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从集体工业对现实作用来看, 既有与国有企业的共性作用, 又有其他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共性方面, 集体企业同国有企业一样, 在发展生产、繁荣市场、增加财政收人、扩大出口创汇、
安排劳动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从集体工业对发展的作用来看, “ 搞活大的, 放活小的” , 改革才能全面成功。目前, 全国企业中的96% 以上为中小企业, 而集体企业占全国中小企业的80%以上, 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主体。
因此, 抓住了集体企业, 也就抓生了中小企业的主体。

㈤ 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 急!!!!!!!!!!~~~~~~~~~~·

给私有制/资产阶级发展提供肥肉吧.

㈥ 集体经济的作用

(1)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2)在我国,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我国经济的所有制成分,在建国初期划分为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公私合营所有制和工商业主个体所有制,当时通称为五种成分。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时,江总书记把我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高度概括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两大类。在公有制经济中,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包括个人和合伙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等私有经济。即除了国有经济和其它非公有经济外,其余的都属于集体经济的范畴。必须说明,这里的集体经济,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的集体经济,不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集体经济,而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的集体经济,是新的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既包括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而形成的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由公有控股的股份制经济和广大职工投资入股的股份合作经济。这种新型的集体经济是完全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只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就有存在的基础。

㈦ 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 ·

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生产、繁荣市场、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保持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我们既要抓好国有企业,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要大力发展集体工业.只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都发展上去了,公有制经济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也才会有基础.
(一)集体经济与国有经济同属于公有制经济,居主体地位.
(二)集体工业是仅次于国有工业的第二大经济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从集体经济的作用来看,集体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首先,我
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其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
生产力发展的相对落后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公有制经济只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形式.作为公
有制经济基本组成部分的集体经济,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同国有经济一样处于主导地位.
(2)、从集体工业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贡献看,集体工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建
国初期,我们党提出了“ 一化三改” ,通过合作化的途径,逐步把分散经营、规模很小的手工业引人社会化大生产,实现了手工业由个体经济到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确立了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本组成部分的地位.生产关系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从集体工业对现实作用来看,既有与国有企业的共性作用,又有其他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共性方面,集体企业同国有企业一样,在发展生产、繁荣市场、增加财政收人、扩大出口创汇、
安排劳动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从集体工业对发展的作用来看,“ 搞活大的,放活小的” ,改革才能全面成功.目前,全国企业中的96% 以上为中小企业,而集体企业占全国中小企业的80%以上,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主体.
因此,抓住了集体企业,也就抓生了中小企业的主体.

㈧ 让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什么意义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组成部分:公有制范围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A 含义: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B 地位: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A 含义: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的经济。
6.主导作用实现方式: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 集体经济

:1.地位: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2.优越性: (1)把分散的生产资料组织起来,有助于克服个体经济力量单薄,无力地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弱点(2)集体经济组织是独立的经济单位,有充分的自主权,经营方式比较灵活,对市场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3.作用: (1)共同富裕原则得以实现

(2)吸收社会分散资金

(3)缓解就业压力

(4)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收入 B 地位: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有量的优势,又有质的提高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A 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

B(在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2.作用:保证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6、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

(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2)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3)外资经济: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7、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意义 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根本原因)实践证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1. 根本原因: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

2. 具体原因: (1)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

a是以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必然在所有制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

b有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逐步消灭剥削,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 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人口多,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3. 有“三个有利于”决定∶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三个有利于”的内容:

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2)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3)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促进我国经济建设

3促进社会进步

阅读全文

与发展集体经济的意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