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我国经济制度发展

我国经济制度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02 00:25:53

1. 简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的根据

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现阶段确立这一经济制度,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结合。

确立这些基本制度是根据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确立的依据是: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由我国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我国生产力的现实是总体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层次比较多。与这些社会化程度差别很大的不同层次的生产力相适应,客观上要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③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种矛盾的需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和就业压力大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从我国实际出发,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及引进外资,弥补建设资金不足,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不仅需要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形成,而且还要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是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通过市场实现的。它们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格局,促进了各种所有制经济效率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由此,才能使各种经济形式在不同层次上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⑤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

2. 我国经济制度都有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版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权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此外,有时经济制度也指一定社会各个经济部门和领域的各种具体的规章制度。中国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种制度建立的作用: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3. 自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有什么变化

一、从建国初到1956年后,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向单一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建立起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高速度。

原因:为了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照搬了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主观上急于求成等。

结果:这种体制在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建设工业化起过积极作用,取得一定成效,但其弊端日益暴露,使企业失去活力。在农村则挫伤农民积极性,农业长期落后。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在城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管理模式,实行政企分开。

原因:客观分析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实际,正确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借鉴外国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结果: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在城市增强了企业活力,工业得到发展,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3)我国经济制度发展扩展阅读

一、中国经济模式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一条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的新型发展道路。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尽量降低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把影响降到最低,实现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模式”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经济模式为基础,实行双调控模式即国家调节为主导,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双重调节模式。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努力探索出来的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它最主要的成功经验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

4. 我国实行怎样基本经济制度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为什么要把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并写入党章,这是党中央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我国今后改革的总体目标的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得出的科学结论。

一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坚持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保持强大的有活力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基本点,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和怀疑。

二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虽然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与世界许多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生产力还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仍然不高,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和人民没有摆脱落后状况,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仍然是我国长期的艰巨任务。历史经验证明,搞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是,根据“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一切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应当大胆地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所用。不仅公有制经济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同样要鼓励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海外资本和外国资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积极因素。我们应当也必须更好地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也已经充分证明,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是完全必要的,是历史的正确选择。

5.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分别是什么

你好。
基本经济制度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基本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谢谢。

阅读全文

与我国经济制度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