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可持续发展包括哪些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就是一句空话,给外国人看的,现在学那些东西没用
② 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要专业的,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求助求助求助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青海地处三江源头,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我国淡水资源的主要补给区和生态屏障,这种区域和生态的特点决定了青海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保护和修复好青海的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青海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改善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省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突出重点抓生态,以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四大工程为重点,大力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但由于我省地处高寒干旱的高原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十分脆弱,恢复速度缓慢,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加剧,目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而且仍以每年2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土地荒漠化和草地退化日益严重,土地荒漠化和草地中度以上退化面积均占到全省总面积和草地总面积的20%。同时,湿地面积正在大幅度地缩减。面对不断增长的人口,日益加剧的经济社会活动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任重而道远。我省是全国欠发达的省份之一,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富民强省和改善生态两大任务相互交织,决定了我们必须承担起保护和修复生态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双重历史责任,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之间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在维护和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
因此,“十一五”期间,我省要继续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方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重,力求在发展中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点上治理、面上保护”的原则,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讲求实效,认真落实好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各项措施。通过加大投入,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等方法,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以重点工程带动,以重点区域治理为突破口,全力以赴组织实施好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通过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和草地、林地、湿地、野生动物集散地保护工程建设,实行以草定畜,减少草地载畜量和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解决与生态保护密切相关的移民安置、后续产业发展等问题,发展替代能源,减轻天然草场的生态负荷,遏制住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逐步恢复天然林草植被、水源涵养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搞好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通过综合治理,使入湖水量不再因人为因素而减少,逐步建立起良性循环的草地生态系统和鱼鸟共生水体生态系统。抓好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建设,以城镇、工矿区、绿洲农业区为重点,大力造林种草,建设防沙治沙工程,遏制荒漠化面积扩大的趋势。加强河湟谷地和黄土丘陵区的生态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增加水源涵养,减少流入黄河泥沙量。到“十一五”末,使我省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和荒漠化扩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③ 谈谈你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下面是较权威的解释 希望对您有用“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全球环境的共识。我国政府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也明确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和环境基础”的奋斗目标。用“可持续发展”概念界定“经济体系”的性质,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体现了我们所要建立的经济体系是与自然、社会相和谐,具有长久、活跃的发展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也十分突出,比如三次产业的比例仍不协调,工业结构层次偏低,重点产业缺乏鲜明特色,知识、智力投入不足,参与世界经济分工的程度不高,持久稳定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正是从应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出发,致力于不断增强我市经济的持久竞争力,始终保持城市经济的活力和优势,党代会报告提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这一战略思路。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三次产业协调。经济体系中的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必须要形成较为合理的比例关系,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国际产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依次兴起是产业结构成长的必然规律。当代经济学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这是由需求与效率两个因素结合所造成的,即对一产、二产产品的需求呈不断减小趋势,而一、二、三产的效率呈依次升高态势,两者的结合导致了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的变化。背离这一规律,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各门类之间不能实现均衡、协调发展,极易导致各类要素资源配置失衡、利用效率低下,使得经济增长的基础变得脆弱,发展出现大起大落。目前,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先进城市的第一产业比例在5%以下,第二产业在40%左右,第三产业在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60%。而2002年我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9.6:50.4:40,一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今后应在提升一产内部结构的同时调减一产比重,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努力增加三产的比重,做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我市有500多万农村人口,调减一产比重并不是单纯地压缩规模,而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合理配置劳动力等要素资源,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为二、三产业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我市目前人均GDP为2565美元,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加速起飞的阶段,必须进一步发展制造业,重点是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扭转结构过“轻”过“低”的局面。增加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并通过中介产业的发育,在更广泛的领域为工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二、骨干突出。一个城市的经济体系中如果拥有若干规模大、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效益佳的骨干行业和企业,就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产业的成长有赖骨干的支撑,骨干行业、骨干企业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它们以大规模的产能提升整个城市的经济能级,大规模的利税壮大城市综合实力,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和档次的主导力量。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指出,绝大多数国家成功的产业都是由企业集群组成的,在企业集群内,企业的合作与适度竞争是该集群内单个企业与整个企业集群保持活力与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我市目前的“十大”企业集团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近40%,实现利税占50%左右;“九五”期间确定的六大支柱产业产值占6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但是如果站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来审视,我市的骨干企业规模偏小、骨干行业“点高面低”,尚无一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产品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只有三家;整体效益不佳,百元产值利润率仅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13位,缺乏整体竞争力强的行业,对少数优势企业的依赖较大。有鉴于此,今后应在继续扶持“十大”集团,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世界500强进军的同时,迅速提升“十强”企业,并积极培育后备企业,形成梯度发展的良性格局,努力增强大企业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搞好环境建设,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集聚大批优势企业,着力培育企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骨干行业,使经济体系的发展具有持久、多元的支撑力量。
三、特色明显。城市经济的产业结构、重点产业和产品必须具有鲜活的个性和特点,才能培育差异性优势,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纵观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历程,各地在经济结构上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战略主导产业定位不清晰,造成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严重,经济效益低下,教训相当深刻。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立足自己城市的实际,用自身鲜活的个性和特色来标定城市经济发展的重点,根据产业的成长性和市场需求的前景确定战略主导产业。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作为发展中国家及其城市,发展特色产业和强势产业,是实现后发优势、抢占世界经济战略制高点的最佳路径选择。我市确定的发展港口、旅游、海洋三大特色经济,建设电子家电、石油化工、汽车机车船舶集装箱制造、新材料四大工业基地,既是我市的特色产业,也是骨干产业。今后要坚持“以港兴市”战略,着力推进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把青岛建成世界著名海滨度假城市;充分发挥海洋科研优势,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步伐,把青岛建成我国著名的海洋科技产业城。抓好大项目是建设四大工业基地的关键,要落实责任、全力推进,尽快形成各具特色、在国际国内占有重要地位的生产基地,力争生产能力、创新能力和市场份额、出口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四、融入世界经济循环。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发展,必须通过国际市场配置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在全球范围营销,不断提高经济体系融入世界经济的紧密度,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席卷世界的浪潮。它表现为生产、分配、消费、市场、投资与贸易、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全球化,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和扩大交易利益的主要力量。投资、消费和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抓住全球范围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别是制造业转移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利时机,尽快融入世界经济循环,有利于我们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前来投资,有利于改变和提升我们自己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扩大消费,有利于我们的产品和企业直接走进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规模,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迅速融入世界经济循环,对于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大城市的目标,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市一直把对外开放作为经济发展重中之重,2002年外贸依存度已达92.2%(在地原则),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超过120亿美元,吸引了53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在青生产经营。但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对外开放的规模和质量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缺乏产业龙头项目,缺乏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尚未形成在国际具有重要地位的制造业中心。今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引进更多的世界知名企业,引进更多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及专业人才,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制造业中心,在世界产业链条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同时要构筑起牢固的城市经济安全体系,防范和化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
五、资源消耗递减。21世纪经济的发展,不能再走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老路,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在最终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应不断下降,知识、智力在成本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传统的依靠资源、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必然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导致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不断下降,最终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世界各国政府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都主动遵循“非对称性零增长”理论,尽快有序地通过实现三大“零增长”,达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即实现人口数量和规模 (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同时实现人口质量的极大提高;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同时实现社会财富的极大提高;实现生态和环境恶化速率的“零增长”,同时实现生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极大提高。因此,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必须按照“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速率零增长”的要求,逐步递减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消耗,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尽快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实质是减少有形的物质投入,增加无形的知识、智力投入。当前知识、智力已经成为比原材料、资本、体力型劳动力更重要的经济因素,例如美国微软公司,每年只需推出几种软件产品,装入造价低廉的光盘、磁盘中,一张就可卖到数百、数千元,其产品成本绝大部分是由知识型劳动力成本、核心技术研发成本构成的,具有极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青岛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今后要突出抓好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实现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抵消和克服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通过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值人力资本,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六、环境发展同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绝不能以牺牲生态质量和环境质量为代价,必须实现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20世纪西方工业文明带来了全球性的资源危机、生态破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威胁人类自身的难题,并呈加剧的态势,这也是传统工业化进程中带来的重大问题之一。环境不可交换、买卖,对环境的破坏难以逆转,环境的再生代价巨大。如果不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最后势必会使一个地方丧失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条件,一时的经济增长最终也会停滞甚至倒退。更何况,在当今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环境问题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中的“环境壁垒”日益森严,如果我们不能实现环境发展同步,就无法融入世界经济循环,同样会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生态质量,防止长期性的生态退化,改善环境质量,防止短期性的环境污染,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按照“环境发展同步”的要求,我们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应当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经济资本与环境资本并重,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结合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诱导环境友好型项目和产业群的建设,从开发和建设的源头控制破坏生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零污染”排放,倡导绿色消费;建立反映环境价值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和环保投入,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现经济与环境同步发展。
七、大中小企业分工有序。在经济体系中,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要形成分工合理、协作紧密的良好局面,共同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一个成熟的地方经济体系中,大企业的作用是“1+3”,一方面为政府提供主要税收来源,另一方面成为集聚优势产业、集聚高新技术和招商引资的平台;中小企业的作用是“1+1”,一方面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定位不同,但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不能互相替代。目前我市大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大量的中小企业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导致市场竞争力弱,效益不佳。据统计,我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个数占总数的88%,从业人员占58%,但利税总额仅占29.5%,亏损额却占到56.2%,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合理有序的分工协作局面尚未真正形成。中小企业发展质量低,势必对全市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今后在积极发展大企业的同时,必须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技术进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等措施,使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在一些特殊产品、特定领域的独有竞争优势,不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优势企业集团在技术、人员培训上对中小企业予以指导、扶持,在大中小企业之间建立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培育产业链条,形成良性互动、共存共荣的局面。
④ 环境的可持续性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哪些好处 帮助
应该有好处 最简单的如果环境受破坏严重,随着人们对身体的要求逐渐专的增高,他们会属要求以最大的力度来发展经济,也就意味着可能之前的所有发展都要变成收拾残局的准备而且到最后得到的还是一个整治不足的烂摊子。
环境的可持续性,我觉得还有影响到经济的地方就是假如环境不好的话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经济主要停靠在工业或者是出卖原材料来发展的,这样的经济持续力就不是很强。
环境不好,居民的生活不好,存在的问题就很多。好多问题都涉及民生,只要是涉及民生的,你就可以联系到环境的持续力
⑤ 生态环境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影响
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匮乏的国家,要解决吃饭问题,就得向土地回要,所谓靠天吃饭,答天是什么,天是自然环境。
过去,有一段时期,有人错把“人定胜天”理解为,人可以战胜自然,兴修水力,砍伐森林,结果水源枯竭,大河断流,地下水减少,现在不要说农业用水,就算饮用水都开始缺少。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类为改善居住条件,大量占领土地,使得森林覆盖率锐减,空气污染加剧,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不断攀升,人们生活质量下降。
由于森林覆盖率减少,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增加,导致空气中二养化炭超标,温室效应加剧,大气环流改变化,气候变化,农作物减产,自然灾害频繁,人类很快就会遇到大麻烦(不等饿死,就会被自然灾难毁灭)。
一但老百姓温饱受到冲击,社会稳定就会成问题。在大的灾难来临时,人性的丑恶面就会显现,社会就会动荡不安。因此,生态环境对社会的影响力会是全方位的,生态环境对农业的影响将会是致命的,对人类的生存的影响是无限的。
保护环境是整个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是建立在社会稳定基础上的。
⑥ 可持续性环境对本国经济有何益处
今天可再生资源迅速消耗,
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可以让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如孟子所说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就是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对本国经济的最大益处.
参考文献:一、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和贫穷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和良好势头。因此,保护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可持续发展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就要开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代替传统的、落后的发展模式,把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在现阶段,要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取向
1.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
(1)总量平衡的财政政策。财政是影响总量平衡的一个重要变量,财政影响总量平衡,是通过财政发挥其自身的职能实现的。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财政可以通过自身的收支活动,引导资源的流向,进而改变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原有格局,形成新的总量平衡关系。例如,通过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改变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支出的比例、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比例,进而改变社会资源配置的状态;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调节社会收支规模、投资方向,调节社会消费规模、消费方向,促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新的平衡。因此,应当建立健全以自动调控为主的财政运行机制:当社会总供给超过总需求时,财政可以实行扩张性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或者两者并举,由此扩大总需求;当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财政可以实行紧缩政策,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或者两者并举,由此抑制总需求。同时,在解决需求不足时,必须注意防止财政风险。
(2)产业结构的财政政策。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三农”问题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正、负外部性,例如,进城务工的农民具有正负外部性。大多数可以成为城市优秀的工人,这些农民工素质高,可以成为高素质的工人,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相反,极个别农民素质低,到城市中偷窃,生产不好的产品,从而造成一些社会问题,这是外部性负效应。“三农”问题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只有从理论上充分认识“三农”的外部性,才能建立起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科学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应当在统一城乡税制的前提下,对农业实现全面的优惠政策,同时建立起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农村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值税对大工业是一种先进的税制,但它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进行增值税改革的同时,应当对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以及小规模企业实行较优惠的税收政策。
(3)区域经济的财政政策。近几年来,我国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在不断增大,加入WTO后,由于各地区把握经济发展机遇的程度不同,以及资源、区位、政策等因素的作用,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发展差距在短期内将进一步扩大。乡镇财政作为最基层的一级财政,除了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外,乡镇财政收入的主体是农业收入。加入WTO后,农业受的冲击大,再加上国家计划用3~5年的时间在全国取消农业税,即使是一些工业比较发达的乡镇,乡镇工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也有向城市集中的可能。这样,乡镇财政收入就要减少,有些乡镇财政将陷入困境。为了调控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中央财政必须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健全对落后地区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地方税的运行机制,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
2.人类发展的财政政策。人口和资源、经济与社会系统的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人口作为实现发展的要素之一,其数量和质量必须和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系统相协调。从目前情况看,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口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这些,已经对资源环境产生了沉重压力。可持续发展要求控制人口增长,重视人力资源的投资,提高人口素质,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平衡。为此,必须加大对控制人口规模的财政支持,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分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应当费改税;改革个人所得税,实行人性化的税前扣除制度。
3.社会发展的财政政策。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按照社会事业的不同类型,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基层财政和政权是国家财政与政权的基础,应当从制度方面解决财权上移、事权下移的问题,完善地方税运行机制及转移支付制度;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实行地方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财政应当加大对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支持;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更加自主、优惠的财政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社会事业发展,多渠道筹措社会发展资金,注意搞好经济发展政策与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4.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工业结构不合理是造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因素,也是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把环境保护同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其中,发展环保产业及其高新技术就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为此,需要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一是要把环保产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重点加以扶持、引导和管理,逐步提高环保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二是要建立环保科技进步投入机制,促进环保科技进步及其产业化。要按照有关法律要求,保证政府科技投入的增长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加大对高新技术的支持,对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在建设和试制期间给予适当的财政贴息扶持,以降低有关企业和科研单位的投入风险,调动其开发研究高新技术的积极性。三是建立重点结构调整项目的补贴机制。对因技术落后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企业,强制淘汰设备或进行技术改造等,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如提供贷款贴息、社会保障和配套资金等。四是要建立、落实发展环保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机制。除了目前在资源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所得税等方面对环保产业给予支持外,还应在增值税、消费税等方面对环保产业的发展给予积极鼓励。
5.科技进步的财政政策。为了体现对科技投资事业的鼓励,不仅应该对其采用消费型的增值税,而且还应该适当地调整增值税的税率设置。具体来说,就是对技术含量高、经确认为高新技术的产品,其生产与销售也应该按照低税率(13%)纳税,这样,就可以充分体现政府对高科技企业乃至风险投资事业的重视。还可以考虑对高新技术企业所缴纳增值税按适当比例返还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流转税是主要税源,为了解决科技企业设备价值量大、更新速度快、占用资金多的问题,可以考虑对高新技术企业或与技术开发有关的机器设备实行“税改投”政策,即将应征未征的增值税作为国家的资本金投入。这种税收优惠相对于其他优惠措施针对性强,更能刺激企业在购置科研设备方面投入资金,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硬件水平。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可持续发展
1.引导并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鼓励企业和私人对于可持续发展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捐款,允许在所得税税前100%的扣除,给予免征流转税的优惠;对风险投资项目实行税收优惠,引导民间资金向高科技项目流动,促进科技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国债资金应尽可能减少直接支出,而逐步提高采用财政参股、补贴、贴息以及风险投资等间接投资的比重,这样一方面可以吸收启动民间投资的相应跟入,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财务管理;积极争取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资助。
2.争取金融组织贷款。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例如,一些公共设施明知要赔钱,“赔钱也要干”,这就是“政府行为”。此类资金在我国外债中所占的比重不大,截至2002年6月底我国的外债余额为1700亿美元,政府主权债务余额为496.8亿美元,占34.4%.由政府行为来主办的项目,当然就只能由政府财政出钱,财政没有钱就借债。据了解,亚行在今后10年内,每年提供10~15亿美元,用于西部地区修公路;世界银行在今后10年内,每年提供10~15亿美元,搞8~10个项目。按照世界银行的政策,我国农业部门能够利用的只有三项:生物多样化行动计划项目;农村能源项目、节水农业项目;农发基金项目。2001年世界粮食计划署承诺对华援助8590万美元,将向广西、山西、宁夏、新疆、甘肃、贵州、青海、安徽等省提供价值相当于5590万元美元的粮食援助和3000万美元的粮食用于学校供膳项目。对国内金融组织,应当对其在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贷款实行贴息政策。
3.各地争取立项。各地应当根据联合国及我国政府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制定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或者可持续发展项目规划,争取国际组织及我国政府的财政政策支持。
在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使用中,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逐年增加。银行对于生态环境建设贷款应根据生态环境建设的特殊性,适当延长偿还期限。积极运用债券和证券市场,发挥信贷政策的作用,鼓励商业银行在确保信贷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支持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项目。稳妥地推进环境保护方面的费税改革,研究对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的产品征收环境税,或利用现有税种增强税收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宏观调控功能。完善有利于废物回收利用的优惠政策。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收费制度,合理确定收费标准,调动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全面征收城镇污水处理费、城镇垃圾处理费和危险废物处置费,收费标准要逐步达到略有赢利的水平。开展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的研究,利用市场机制降低控制污染治理成本和污染物排放总量。
⑦ 经济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系以及为什么经济要对可持续性发展fu 主要责任
目录
声明:词条人人可编辑,创建、修改和认证均免费
详情
5
经济发展
词条图片深内度解读
一个国家或容者地区按人口平均的实际福利增长过程,它不仅是财富和经济机体的量的增加和扩张,而且还意味着其质的方面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创新,社会生活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简而言之,经济发展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
⑧ 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利弊
中国经济将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版转变;由主要依靠权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在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背景下,我们在现实困境与未来发展之间所作的一种理智权衡与果断抉择。
而可持续发展,是考虑了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平衡发展的模式。
有利的一方面是它符合我们转型的要求,而最终也能达到我们要求的目的。
不利的一方面是它目前是基于发达国家而提出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对中国来说势必意味着高投资,高成本,而且作为发展中国家,很多地方温饱都是问题,那就更无法谈论可持续发展了。
⑨ 如何理解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全球环境的共识。我国政府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也明确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和环境基础”的奋斗目标。用“可持续发展”概念界定“经济体系”的性质,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体现了我们所要建立的经济体系是与自然、社会相和谐,具有长久、活跃的发展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也十分突出,比如三次产业的比例仍不协调,工业结构层次偏低,重点产业缺乏鲜明特色,知识、智力投入不足,参与世界经济分工的程度不高,持久稳定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正是从应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出发,致力于不断增强我市经济的持久竞争力,始终保持城市经济的活力和优势,党代会报告提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这一战略思路。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三次产业协调。经济体系中的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必须要形成较为合理的比例关系,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国际产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依次兴起是产业结构成长的必然规律。当代经济学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这是由需求与效率两个因素结合所造成的,即对一产、二产产品的需求呈不断减小趋势,而一、二、三产的效率呈依次升高态势,两者的结合导致了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的变化。背离这一规律,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各门类之间不能实现均衡、协调发展,极易导致各类要素资源配置失衡、利用效率低下,使得经济增长的基础变得脆弱,发展出现大起大落。目前,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先进城市的第一产业比例在5%以下,第二产业在40%左右,第三产业在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60%。而2002年我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9.6:50.4:40,一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今后应在提升一产内部结构的同时调减一产比重,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努力增加三产的比重,做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我市有500多万农村人口,调减一产比重并不是单纯地压缩规模,而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合理配置劳动力等要素资源,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为二、三产业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我市目前人均GDP为2565美元,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加速起飞的阶段,必须进一步发展制造业,重点是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扭转结构过“轻”过“低”的局面。增加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并通过中介产业的发育,在更广泛的领域为工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二、骨干突出。一个城市的经济体系中如果拥有若干规模大、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效益佳的骨干行业和企业,就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产业的成长有赖骨干的支撑,骨干行业、骨干企业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它们以大规模的产能提升整个城市的经济能级,大规模的利税壮大城市综合实力,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和档次的主导力量。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指出,绝大多数国家成功的产业都是由企业集群组成的,在企业集群内,企业的合作与适度竞争是该集群内单个企业与整个企业集群保持活力与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我市目前的“十大”企业集团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近40%,实现利税占50%左右;“九五”期间确定的六大支柱产业产值占6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但是如果站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来审视,我市的骨干企业规模偏小、骨干行业“点高面低”,尚无一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产品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只有三家;整体效益不佳,百元产值利润率仅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13位,缺乏整体竞争力强的行业,对少数优势企业的依赖较大。有鉴于此,今后应在继续扶持“十大”集团,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世界500强进军的同时,迅速提升“十强”企业,并积极培育后备企业,形成梯度发展的良性格局,努力增强大企业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搞好环境建设,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集聚大批优势企业,着力培育企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骨干行业,使经济体系的发展具有持久、多元的支撑力量。
三、特色明显。城市经济的产业结构、重点产业和产品必须具有鲜活的个性和特点,才能培育差异性优势,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纵观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历程,各地在经济结构上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战略主导产业定位不清晰,造成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严重,经济效益低下,教训相当深刻。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立足自己城市的实际,用自身鲜活的个性和特色来标定城市经济发展的重点,根据产业的成长性和市场需求的前景确定战略主导产业。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作为发展中国家及其城市,发展特色产业和强势产业,是实现后发优势、抢占世界经济战略制高点的最佳路径选择。我市确定的发展港口、旅游、海洋三大特色经济,建设电子家电、石油化工、汽车机车船舶集装箱制造、新材料四大工业基地,既是我市的特色产业,也是骨干产业。今后要坚持“以港兴市”战略,着力推进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把青岛建成世界著名海滨度假城市;充分发挥海洋科研优势,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步伐,把青岛建成我国著名的海洋科技产业城。抓好大项目是建设四大工业基地的关键,要落实责任、全力推进,尽快形成各具特色、在国际国内占有重要地位的生产基地,力争生产能力、创新能力和市场份额、出口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四、融入世界经济循环。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发展,必须通过国际市场配置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在全球范围营销,不断提高经济体系融入世界经济的紧密度,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席卷世界的浪潮。它表现为生产、分配、消费、市场、投资与贸易、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全球化,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和扩大交易利益的主要力量。投资、消费和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抓住全球范围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别是制造业转移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利时机,尽快融入世界经济循环,有利于我们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前来投资,有利于改变和提升我们自己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扩大消费,有利于我们的产品和企业直接走进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规模,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迅速融入世界经济循环,对于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大城市的目标,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市一直把对外开放作为经济发展重中之重,2002年外贸依存度已达92.2%(在地原则),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超过120亿美元,吸引了53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在青生产经营。但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对外开放的规模和质量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缺乏产业龙头项目,缺乏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尚未形成在国际具有重要地位的制造业中心。今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引进更多的世界知名企业,引进更多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及专业人才,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制造业中心,在世界产业链条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同时要构筑起牢固的城市经济安全体系,防范和化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
五、资源消耗递减。21世纪经济的发展,不能再走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老路,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在最终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应不断下降,知识、智力在成本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传统的依靠资源、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必然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导致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不断下降,最终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世界各国政府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都主动遵循“非对称性零增长”理论,尽快有序地通过实现三大“零增长”,达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即实现人口数量和规模 (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同时实现人口质量的极大提高;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同时实现社会财富的极大提高;实现生态和环境恶化速率的“零增长”,同时实现生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极大提高。因此,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必须按照“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速率零增长”的要求,逐步递减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消耗,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尽快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实质是减少有形的物质投入,增加无形的知识、智力投入。当前知识、智力已经成为比原材料、资本、体力型劳动力更重要的经济因素,例如美国微软公司,每年只需推出几种软件产品,装入造价低廉的光盘、磁盘中,一张就可卖到数百、数千元,其产品成本绝大部分是由知识型劳动力成本、核心技术研发成本构成的,具有极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青岛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今后要突出抓好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实现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抵消和克服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通过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值人力资本,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六、环境发展同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绝不能以牺牲生态质量和环境质量为代价,必须实现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20世纪西方工业文明带来了全球性的资源危机、生态破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威胁人类自身的难题,并呈加剧的态势,这也是传统工业化进程中带来的重大问题之一。环境不可交换、买卖,对环境的破坏难以逆转,环境的再生代价巨大。如果不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最后势必会使一个地方丧失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条件,一时的经济增长最终也会停滞甚至倒退。更何况,在当今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环境问题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中的“环境壁垒”日益森严,如果我们不能实现环境发展同步,就无法融入世界经济循环,同样会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生态质量,防止长期性的生态退化,改善环境质量,防止短期性的环境污染,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按照“环境发展同步”的要求,我们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应当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经济资本与环境资本并重,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结合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诱导环境友好型项目和产业群的建设,从开发和建设的源头控制破坏生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零污染”排放,倡导绿色消费;建立反映环境价值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和环保投入,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现经济与环境同步发展。
七、大中小企业分工有序。在经济体系中,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要形成分工合理、协作紧密的良好局面,共同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一个成熟的地方经济体系中,大企业的作用是“1+3”,一方面为政府提供主要税收来源,另一方面成为集聚优势产业、集聚高新技术和招商引资的平台;中小企业的作用是“1+1”,一方面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定位不同,但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不能互相替代。目前我市大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大量的中小企业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导致市场竞争力弱,效益不佳。据统计,我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个数占总数的88%,从业人员占58%,但利税总额仅占29.5%,亏损额却占到56.2%,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合理有序的分工协作局面尚未真正形成。中小企业发展质量低,势必对全市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今后在积极发展大企业的同时,必须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技术进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等措施,使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在一些特殊产品、特定领域的独有竞争优势,不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优势企业集团在技术、人员培训上对中小企业予以指导、扶持,在大中小企业之间建立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培育产业链条,形成良性互动、共存共荣的局面。
⑩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国民素质.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国土辽阔的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比较落后,处于发展之中的国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重大发展,国民经济发展总量位于世界前列.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仅仅取决于国家经济总量,还取决于国家的人均社会财富占有量.由于人口数量庞大,导致了我国人均经济指标多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许多指标名列世界100多位.因此,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关系到国家和个人的切身利益.因为,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有着直接的关系.没有对人口增长的合理控制,没有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和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很困难的.所以,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发展问题.我们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如果人口盲目膨胀,不仅难以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而且势必破坏资源与环境,危及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繁荣、子孙后代幸福的根本大计,必须把实行计划生育和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作为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切实加以贯彻落实. 第二,加强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如前所述,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低,生产力相对落后.尤其应该看到,今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投资少、消耗资源少,经济社会效益高、环境保护好.在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统筹规划国土资源的开发和整治;要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要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要坚持节水、节能、节材、节粮以及节约其他资源;农业要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工业要讲质量、讲低耗、讲效益;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要协调发展. 第三,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首先,科教兴国在科学技术的层面上是认识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密切关注、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影响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马克思在把生产力看作是推动社会历史最终决定性力量的基础上,最早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深刻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要想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尤其需要大力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其次,从教育层面上看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如何培养大量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专门人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和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大力发展各类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的紧密结合,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