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发布时间:2021-02-05 09:50:58

㈠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regionaleconomy)是指在: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都布局在处于高梯度的经。

(二)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三种效应;在区域经济梯度推移。

(1)经济发展战略理论扩展阅读:

基本要素:区域经济。

在区域经济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会对国家的发展、国家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区域经济正是研究如何从地理的角度出发,在国际竞争中保护国家的自身利益。人类在地球上活动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

在国家的经济活动中,总是选择临近地区的合作。地域上的连接产生的经济关系称之为区域经济关系。这种关系通常表现为或者是联合和合作即经济集团化,或者是对立乃至是遏制、互设壁垒等,前者1称之为互补关系,后者称之为竞争关系!

㈡ 制定我国正确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理论基础

1、基本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从本国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各种基本情况出发,使战略目标的确定,发展途径的选择符合客观条件、立足本国实际。
2、客观规律。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现象及其运动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要善于学习和总结实践经验,从经济实践中找出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作出科学的决策。
3、国际环境。国际政治和经济的形势及条件,对国内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当今世界,生产国际化加强,国际经济关系日趋密切。国际环境包括国际贸易关系、国际金融资本转移、技术转让和商品贸易、国际劳力市场、国际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㈢ 什么是“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及其为此而实施的总体规划和方针政策。

㈣ 经济发展战略的经济发展战略的一般内容

经济发展战略通常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①制定战略的实际依据和理论依据。要专考虑本国的经济、社会、属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的历史和现状,并明确所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和重要指导原则。
②提出在一定时期内拟实现的综合的、概括的总体目标和在某些方面比较具体的目标。
③提出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包括战略重点、实施步骤、力量部署、重大的政策措施等。经济发展战略有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一个国家、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企业,都可有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下一层次或较小范围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上一层次或较大范围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全国性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

㈤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的内容

(一)综合发展战略理论的原则
1.经济—体化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发展战略,它不限于市场的统一,也不必在一切情况下都寻求尽可能高的其他—体化形式。
2.两极分化是伴随一体化出现的一种特征,只能通过强有力的共同机构和政治意志制订系统的政策来避免它。
3.鉴于私营部门在发展中国家一体化进程中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故有效的政府于预对于经济一体化的成功至关重要。
4.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化是集体自力更生的手段和按新秩序逐渐改变世界经济的要素。
(二)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
(1)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及各国间的差异;
(2)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
(3)新建经济区的最优利用情况,特别是资源与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及其整体发展潜力;
(4)与第三国经济关系的性质,外国经济实体(如跨国公司)在特定经济集团中的地位;
(5)特定集团中的一定条件—厂选择的一体化政策模式和类型的适用性。
2.政治和机构因素:
(1)各国间社会政治制度的差异;
(2)各国间有利于实现—体化的“政治意志”状况及稳定性;
(3)该集团对外政治关系模式;
(4)共同机构的效率及其有利于集团共 同利益的创造性活动的可能性。
(三)制定经济一体化政策应注意的问题
1.各成员国的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应有利于经济—体化发展;
2.生产和基础设施是经济一体化的基本领域,集团内的贸易自由只应是这一进程的补充;
3.在形势允许时,经济一体化应包括尽可能多的经济和社会活动;
4.应特别重视通过区域工业化来加强相互依存性,并减少发展水平的差异;
5.通过协商来协调成员国利用外资的政策;
6.对较不发达成员国给予优惠待遇,以减轻—体化对成员国两极分化的影响。

㈥ 3, 简述确定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要依据物质复生产民展规律和制客观经济规律,确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依据本国的历史,现状和社会发展阶段,考虑到社会环境,自然条件,国土资源,人口状况,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 ,历史传统,管理经验等多种条件和因素,确定经济发展战略,要充分考虑到需要与可能,具有可行性

㈦ 7,简述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制定

城市实施经济发展战略之

城市经济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确立科学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城市实施经济发展战略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城市经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在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中,定位起着“纲”的作用

现代城市定位学说的发展,使“定位”成为现代城市学和规划管理学独有的研究对象和本学科使用的专门概念。同时,使定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战略最富有活力、最富有挑战性的基本因素。实践证明,只有准确地给城市定位,才能“纲举目张”,给整个城市带来良好广阔的发展机遇与空间。

首先,城市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突出的特征是它在城市总体规划里的定位。在实践中,城市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必须实现与城市总体规划里定位的统一。关注更多的是定位时的科学性,而往往忽略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内外环境变化,定位所客观存在着的动态性。因此,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时,城市必须从高效率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瞄准不断调整的发展目标,既重视历史现状,又着眼于未来发展,对城市功能和发展方向进行恰当的定位。

其次,城市确立科学的定位,必须实现新城与老城的协调发展,特别要重视“老城再生”。在城市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老城再生绝不像旧城改造这般简单,那会涉及城市的交通,城市的产业分布,城市的新增长模式等等诸多方面的、全面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战略问题。现在中国所遭遇的城市难题,诸如交通堵塞、工业区建设、资源消耗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等,世界上许多城市早已经遭遇过,并且也已经有了理想的解决方案。比如说,巴黎、罗马的旧城区早已不允许动土,新建筑都在新城区进行。

再次,城市定位需要充分表现出定位的科学性、功能性、稳定性。一是城市定位要有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能够充分彰显城市所拥有的静态优势和动态优势,并对这两种优势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科学界定城市现状所具有的竞争力优势。二是城市定位要有功能性,主要体现在它能够充分把握城市在国家划分的主体功能区里的分工与位置。三是城市定位要有稳定性,主要体现在它能够充分把握城市的动态优势,并且及时地把它转化为静态优势。

二、确立经济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

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经济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具有“心脏”和“头脑”的作用,它与城市周围地区的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中心城市的兴衰直接影响着、调节着或带动着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显然,城市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必须确立经济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

其一,经济中心城市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它以经济区和城市群为依托,是经济区生产布局和城市群功能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从发展态势来看,中国城市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开发与发展比较早的城市;第二类是在中国近代或改革开放处于高增长期发展起来的城市,并且在国内外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第三类是刚刚起步的城市。中国的中心城市主要都产生在第一类和第二类城市中。

按照世界通用的分类,根据经济中心城市经济活动辐射半径的大小,分为世界级经济中心,如纽约、伦敦、东京;洲级经济中心城市,如巴黎、芝加哥、洛杉矶、中国香港、新加坡;国家级经济中心城市,如中国的上海、泰国的曼谷、澳大利亚的悉尼;以及地区级经济中心,如天津、青岛、武汉、重庆等;国家首批确定的15个经济中心城市。

其二,增长极理论指导着世界各国以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确定经济中心城市。增长极理论主张运用政府干预的手段,集中投资、重点建设、聚集发展。欠发达地区市场机制不完善,资本稀缺,信息不充分,特别需要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集中财力、物力,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和产业重点发展,以此来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在实践中的成功事例很多。

其三,利用经济中心城市的经济优势,在其周边地区形成产业价值链。近年来中国经济中心城市实施经济发展战略时,开始重视利用经济中心城市的经济优势,在其周边地区形成产业价值链。实践证明,没有这个产业链,中心城市就不能建立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公路、铁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如山东以东北亚区域性国际城市青岛为龙头,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半岛城市群”,发挥青岛经济中心城市的经济优势,使之形成总规划土地面积约7.4万平方公里,总规划区域内有8个计划单列市和地级市,22个县级市、600个建制镇的经济区,形成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价值链,成为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外向型城市功能整体发展的城市密集区域,成为全球城市体系和全球产品生产服务供应链的重要一环。

同时,在环渤海区域和环黄海区域经济合作中,构筑由山东半岛、韩国西南海岸地区,日本九州地区组成的跨国城市走廊,推动“鲁日韩黄海地区成长三角”形成。在全国范围内,以青岛为龙头的“半岛城市群”,成为黄河流域的经济中心和龙头带动区域,与京津唐、辽中南地区共同构筑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圈的领头军,形成与珠三角、长三角比肩的中国北方地区的增长极之一。在青岛发挥龙头作用的同时,青岛自身向海湾型的城市形态跨越,在更大的空间中分配产业、人口,实行“梯次转移”,通过交通体系把工业及众多产业向周边疏解、分散。中心城区则集中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信息等高端产业,增强辐射带动力,使青岛真正发挥半岛城市群龙头的作用。

三、确立区域经济合作的错位发展

目前我国进入了一个矛盾多发期,在区域发展方面突出表现为地区差距扩大,以及地区(行政区域)之间重复建设严重,原料争夺和市场封锁等利益矛盾和冲突加剧。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区域问题和化解区域间利益矛盾的必然选择。

第一,城市实施经济发展战略要从“切块式”发展模式向“合作式”发展模式的转变。目前,中国城市在选择区域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发生了四个重大转变:一是由单一平衡或不平衡的区域发展向把全国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进行统筹的一体化的区域发展转变;二是由过去的重在城市之间资源配置向重在培育城市竞争优势的转变;三是由城市行政协调向区域经济、社会、生态一体化协调转变;四是从城市单纯侧重陆地向陆、海、空统一协调的大国土发展转变。这样根据不同城市的功能定位,实施有特色的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区域合作,表明我国城市发展战略出现了从“切块式”发展向更加讲求科学性、合理性转化的趋势。

第二,城市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错位,要通过制度性改革,提升市场合作水平。跳出行政区划的框架,从体制上消除限制区域之间的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根源,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加大区域的开放程度。要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和完善统一区域性要素市场,从而让市场机制在区域合作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加大区域的开放程度,在区域规划、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市场准入等方面加大互动发展力度,才可避免各地产业雷同、基础设施重复、无序竞争等弊病。促进区域合作发展首先要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和完善统一区域性要素市场,从而让市场机制在区域合作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第三,规范地方政府竞争,通过政策保障合作城市各方的合法权益,使区域之间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达到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第四,通过发展城市特色经济体系,在城市合作中实现错位竞争,城市要整合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提高区域内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合作水平,调整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从而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选择错位竞争的路径,发展特色化的产业,实行差别化的产业选择和产品定位策略,扬长避短,谋求竞争优势。

第五,城市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错位,必须实现信息共享,建设统一的信息体系。

长三角各省市扎实推进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交通卡互通”、“高校毕业生跨地区就业”、“长三角资料信息中心筹建”三项合作专题,在交通卡互通方面,各城市政府部门借助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平台作用,研究制定并统一“长三角一卡通”互通的技术标准和运营规范,力争在2010年发行长三角互通卡。在长三角资料信息中心筹建方面,将建立社会经济信息共享协调机制和工作网络,汇集各成员城市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城市管理工作动态和建议提案等,设立电子信息库和纸制资料库,通过网站、期刊、专报,为各成员城市提供共享和委托咨询服务。

㈧ 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一般包括哪四个方面的内容消费模式转换的措施有哪些

经济发展战略通常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①制定战略的实际依据和理论依据。要考虑本国的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的历史和现状,并明确所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和重要指导原则。 ②提出在一定时期内拟实现的综合的、概括的总体目标和在某些方面比较具体的目标。 ③提出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包括战略重点、实施步骤、力量部署、重大的政策措施等。经济发展战略有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一个国家、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企业,都可有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下一层次或较小范围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上一层次或较大范围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全国性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 实现消费模式的转变,从根本说是体现以人为中心的、以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的的社会发展观。目前的消费模式是一种以消耗资源和浪费资源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体现了旧的发展观,其狭隘、局限的弊端已日益显现。新的发展观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体制要素的投入,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也就是说,新的发展观是一种完整而系统的发展观,它强调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它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它强调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简言之,新的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以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的的社会发展观。必须把新发展观贯彻到消费领域当前,在新技术革命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带动下,我国的工业结构将会进一步升级,可能会出现三个趋势:(1)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工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2)工业的“深加工化”趋势明显,工业制成品的附加值将会明显提高;(3)以钢铁、汽车、石化、机械等为代表的“重型”工业快速成长。由上述三种趋势形成的合力及其作用将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这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信息化和深加工化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缓解资源供给的压力;同时,深加工化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全社会的就业压力。同时,重型化的趋势也有利于促进工业结构升级,壮大国家的经济实力。但这三个新趋势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环境和资源压力。面对严峻的资源挑战,我们必须把消费模式的转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推进我国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看到,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能源和资源高消费的基础之上的——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消费模式与我们已经确立的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是相悖的。事实上,亚洲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活方式也在追求发达国家的模式,引起了经济发展与资源之间的剧烈冲突。因此,仅仅在生产领域和企业界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还是不够的,必须把新发展观原则贯彻到消费领域,贯彻到居民的生活中,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才能实现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对于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的理解取决于对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我们通常所说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实际上包含了两个要素:人类生存所要求的基本生活质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周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状态。发展的目的旨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达到人们所追求的可能目标和满足人们必须的生活要求。虽然由于文化的差异,各社会的人民在发展目标的追求上各不相同,但是各国人民一些基本的要求是共同的:能够健康长寿、有受教育的机会、保障基本的生活、享受政治自由、保证人权和安全。人们只有在上述要求都可以满足的情况下,才算是达到了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生活质量。但是,历史和现实的发展都在告诉我们,通过有利于环保的技术来改变生产和消费模式,意味着国际社会的运作方式和生产方式都需要进行革命。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指出,全世界正以不能持续的速度消费产品和服务,这对人类以及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在当前的全球生态环境危机中,我们所要做的并不仅仅是去修补漏洞,更重要的则是去创造一种将人类与自然界融合在一起的视野,从而确立一种新的生态环境观念。用系统论的生态环境观念取代只重经济效益的观念,实现立足点的转换,即所追求的效益应以有利于人与自然这一共生系统的进化这一更为广阔的目标为其基本内涵。如何实现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的根本转变(一)全球合作,借鉴国际上有益的经验实践证明,全球化正在加剧并没有缩小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的社会差距,因此在全球化问题上,国际社会必须重新回顾、思考和调整过去的政策。改变全球生产和消费模式,需要改革不合理的国际金融、贸易、投资等体制,发达国家要在农业补贴、市场准入、发展援助等方面迈出更大的步子。充分利用能源的最佳方案是实现其循环使用,这样就能大量减少原料和能源的耗损。目前,欧洲和北美的—些城市已采取这种方法达10年之久,家庭废物减少了59%,它们的最终目标是减少90%。一些产品,如电脑和汽车等,正在重新设计,以使它们都易于再次使用。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存在着密切关系。我们可以通过绿色消费行动消费者有意识的选择对环境有利的商品,引导企业提供有益于环境的商品。在英国和美国曾出版了《绿色消费指南》,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我们也可以参考他们的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绿色消费指南”,减少或扬弃下列产品:危及消费者或他人健康的产品;在生产、使用或废弃中明显伤害环境的产品;生产、使用或废弃期间消耗大量资源的产品;带有过分包装、多余特征的产品,或由于产品的寿命过短等原因引起不必要浪费的产品;从濒临灭绝的物种或者环境资源中获得材料而制成的产品;包含了虐待动物、不必要的乱捕滥猎行为的产品;对别国造成不利影响的产品,等等。(二)从改变生产模式入手由消费市场引导的观念和时尚使自然界的一切有了新的消费用途之后,其直接后果就是人类加速了对自然界的掠夺步伐。在受观念、时尚和方便性支持的大量消费的生活方式形成以后,要把它转变为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就必须对造成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物的大量生产的方式动手术,否则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除非对消费有所节制,否则我们的子孙将继承一个由于我们的过渡消费而变得贫瘠的地球。改革的第一步并不复杂,只是让人们认识到我们正在造成的损害以及怎样避免它。新价值观从不抽象到来,他们往往与具体的情况、崭新的现实以及新的世界的理解一起到来。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将是21世纪的一项战略任务,应通过各种途径向人们传播环境保护的新思想、新道德、新观念、新文化、新技术,以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促进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了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不仅要改变个人消费者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从体制的层面做出改变。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大环境使得个人消费者没有太多的选择。另外,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产品的制造方式来改变人们的消费模式。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特点是有意识地较少消费。为了实现可持续消费模式,必需合理使用土地、交通工具、水资源和处理固体废弃物。这四个因素具体到生活方式上就是建立可持续的交通模式、住宅模式、奢侈品消费模式、非传统食品、非传统服装和能源密集型产品的消费模式。(三)建立全面发展的消费文化推进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给人类创造了在日常生活中去思考环境问题的机会。这里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不能把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只当作个人行为的问题,而是要形成新的共同的生活方式、扩大共同生活圈。在共同协作中进行交流是把环境问题理解为人类自身的问题的一个关键。现在重要的是要具体考虑自己的生活方式对环境保护起什么作用,这样,我们才知道自己的努力与环境保护存在怎样的联系,进而认识到引起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方向。(四)政府要在实现消费模式的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要有长远眼光,不要为一时的扩大内需而造成长久的生态和环境灾难。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政策干预是必要的。必要的经济手段,诸如价格政策、税收政策等等,对于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在倡导可持续消费方式的政策中,必须尊重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选择,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保护社会低收入阶层的利益和社会上易受损害群体的利益。

㈨ 简述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关理论,并谈其对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急求

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已经被各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到战略高度。德国历史上就是一个非常注重科技创新的国家,在20世纪初就已经走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列。作为二战的发起者和战败国,德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同时流失了大量优秀的科技人员,科技发展整体水平一度落后。二战后,德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复苏和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的战略规划并辅以政策举措的配合,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和研发体系,德国重新回到了科技大国和创新强国的行列。根据欧洲创新记分牌(European Innovation Scoreboard,EIS)2013年对欧盟28个成员国创新绩效的测评结果,德国创新整体绩效位于瑞士之后列第2位,属于创新领导国家。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前联合发布的《2013年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报告显示,2013年德国创新指数全球排名第15位,居于世界前列。欧盟于2013年初发布2012/2013年度“创新经济体”排名,其中仅次于瑞典位列第2位的德国,在知识资产(专利申请、应对社会挑战类专利申请)、创新者(与创新生产、营销相关的中小企业数)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历经战前兴盛阶段、战后恢复阶段、科技振兴阶段及平稳发展阶段,1990年德国步入统一发展阶段,其创新驱动发展也进入新时期。

阅读全文

与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