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这种僵化的苏联模式给我们后来的经济建设带来哪些历史教训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功绩与弊端
功绩:国家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中的某些做法,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经济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借鉴。
弊端:(1)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造成企业生产消耗大、经济效益低下,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3)牺牲广大农民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从列宁、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经济政策经历的变化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1)变化:由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最后到戈尔巴乔夫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对计划管理和整个经济体制实行根本改革。
(2)启示:改革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改革不能背离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方向;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等。
㈡ 求关于苏联的经济改革的知识!!
第18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要求: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
主要特征:
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存在的弊端:
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一、赫鲁晓夫改革
1.改革的背景
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苏联的农业状况令人担忧,工业领域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也不能满足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制约了工业的发展。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经历了一番动荡后上台的赫鲁晓夫感受到了斯大林体制的种种弊病,并尝试医治,由此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
2.改革的内容
改革措施可概括为:调整农业政策,改革高度集中的工业管理体制。
(1)农业方面的措施:
(2)工业方面的措施:
3.评价
在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时期,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苏共依然错误地提出“建成共产主义”的超越实际的目标,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局部改革。改革失败,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4.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1)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
(2)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急功近利。这种不切实际的口号和目标,造成改革无所适从,计划指标落空。
(3)赫鲁晓夫个人独断专行,瞎指挥,出尔反尔,政策不稳定。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勃列日涅夫其人:他执政的18年是一个在内政上既有改革与发展,也有停滞与僵化,在外交上既有缓和与对话,也有抗争与争夺的矛盾时期。勃列日涅夫为人谨慎,秉性保守,习惯于因循守旧,按陈规办事,最怕重大的变革和转折,从不采取急进冒失的举动。他在开会或讨论问题时,总是先听大家发表看法,然后尽量照顾各方面的立场和利益加以折中,采取中间路线。所以,有人称他为“妥协能手”。
2.改革内容
(1)在工业方面:
(2)在农业领域:
3.改革的结果
前期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失败。
4.改革失败的原因
①改革仍然没有突破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框。这种修补性的改革,不可能根除积存的弊病。
②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这种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进一步阻碍了改革进程。
③这一时期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
比一比: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有何共同原因?
解答:没有从根本上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是失败的共同原因。
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改革的背景
1985年,在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出任新一届苏共中央总书记。当时苏联的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虽拥有发达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术等,但整个现代技术领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15~20年。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农业生产长期落后。总之,苏联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丧失了潜力。在此种背景下上台的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行改革,在开始阶段,改革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
想一想:当时苏联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吗?
解答:苏联60多年来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上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扭转。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事业,必须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因此,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必要的,但他不顾当时苏联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形势,提出“加速”发展社会经济的方针,是不符合苏联国情的,存在急于求成的情绪。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被不少人称之为“莫斯科落日”,想一想,你是如何理解的?
2.改革内容
改革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3. 结果
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以致改革效果不佳,经济继续滑坡。
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仅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8%,低于1980~1985年的3.2%。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面对经济改革的困境,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航船驶进了危机四伏的危险区,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曾取得辉煌的成就,成为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但最后却解体了。这充分反映出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大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必须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经验加以总结,对其教训应引以为戒,以勇往直前的精神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阅读教材内容,然后设计一张“苏联经济改革一览表”,并填写表中有关项目的内容。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体制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堪忧;斯大林逝世。 赫氏改革成效不大,纠正赫氏改革混乱 经济全面滑坡,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措
施 农业 给予农民一定私有生产资料开荒增产,种植玉米运动 扩大自主权,降低指标,提高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推行“加速战略”方针、实施根本性变革、改革所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后转向政治改革
工业 部分管理权下放地方,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评
价 积极 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打开改革之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精神。 前期收到一定效果,经济有所提高 突破旧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却没有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国内局势失控,导致苏联解体
局限 没有突破旧体制;脱离实际;盲目性大;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没有突破旧体制;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与美国军备竞赛,使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甚至滑坡;
三次改革的比较:
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异: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探究活动:
苏联改革过程中的教训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带来什么深刻的借鉴呢?
提示:有哪些深刻教训?我们应该怎样借鉴、吸取教训?可从政治稳定跟经济发展的关系,改革的速度问题,改革的理论指导问题,改革的方向问题,改革的配套措施、政策问题,改革遇到的阻力、矛盾问题,等等方面讨论。)
答案: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更不能改变改革的方向;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苏联经济改革的启示: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㈢ 什么原因促使苏联经济改革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
主要特征:
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存在的弊端:
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一、赫鲁晓夫改革
1.改革的背景
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苏联的农业状况令人担忧,工业领域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也不能满足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制约了工业的发展。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经历了一番动荡后上台的赫鲁晓夫感受到了斯大林体制的种种弊病,并尝试医治,由此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
2.改革的内容
改革措施可概括为:调整农业政策,改革高度集中的工业管理体制。
(1)农业方面的措施:
(2)工业方面的措施:
3.评价
在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时期,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苏共依然错误地提出“建成共产主义”的超越实际的目标,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局部改革。改革失败,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4.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1)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
(2)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急功近利。这种不切实际的口号和目标,造成改革无所适从,计划指标落空。
(3)赫鲁晓夫个人独断专行,瞎指挥,出尔反尔,政策不稳定。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勃列日涅夫其人:他执政的18年是一个在内政上既有改革与发展,也有停滞与僵化,在外交上既有缓和与对话,也有抗争与争夺的矛盾时期。勃列日涅夫为人谨慎,秉性保守,习惯于因循守旧,按陈规办事,最怕重大的变革和转折,从不采取急进冒失的举动。他在开会或讨论问题时,总是先听大家发表看法,然后尽量照顾各方面的立场和利益加以折中,采取中间路线。所以,有人称他为“妥协能手”。
2.改革内容
(1)在工业方面:
(2)在农业领域:
3.改革的结果
前期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失败。
4.改革失败的原因
①改革仍然没有突破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框。这种修补性的改革,不可能根除积存的弊病。
②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这种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进一步阻碍了改革进程。
③这一时期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
比一比: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有何共同原因?
解答:没有从根本上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是失败的共同原因。
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改革的背景
1985年,在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出任新一届苏共中央总书记。当时苏联的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虽拥有发达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术等,但整个现代技术领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15~20年。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农业生产长期落后。总之,苏联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丧失了潜力。在此种背景下上台的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行改革,在开始阶段,改革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
想一想:当时苏联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吗?
解答:苏联60多年来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上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扭转。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事业,必须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因此,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必要的,但他不顾当时苏联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形势,提出“加速”发展社会经济的方针,是不符合苏联国情的,存在急于求成的情绪。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被不少人称之为“莫斯科落日”,想一想,你是如何理解的?
2.改革内容
改革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3. 结果
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以致改革效果不佳,经济继续滑坡。
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仅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8%,低于1980~1985年的3.2%。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面对经济改革的困境,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航船驶进了危机四伏的危险区,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曾取得辉煌的成就,成为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但最后却解体了。这充分反映出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大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必须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经验加以总结,对其教训应引以为戒,以勇往直前的精神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阅读教材内容,然后设计一张“苏联经济改革一览表”,并填写表中有关项目的内容。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体制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堪忧;斯大林逝世。 赫氏改革成效不大,纠正赫氏改革混乱 经济全面滑坡,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措
施 农业 给予农民一定私有生产资料开荒增产,种植玉米运动 扩大自主权,降低指标,提高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推行“加速战略”方针、实施根本性变革、改革所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后转向政治改革
工业 部分管理权下放地方,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评
价 积极 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打开改革之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精神。 前期收到一定效果,经济有所提高 突破旧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却没有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国内局势失控,导致苏联解体
局限 没有突破旧体制;脱离实际;盲目性大;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没有突破旧体制;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与美国军备竞赛,使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甚至滑坡;
三次改革的比较:
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异: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探究活动:
苏联改革过程中的教训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带来什么深刻的借鉴呢?
提示:有哪些深刻教训?我们应该怎样借鉴、吸取教训?可从政治稳定跟经济发展的关系,改革的速度问题,改革的理论指导问题,改革的方向问题,改革的配套措施、政策问题,改革遇到的阻力、矛盾问题,等等方面讨论。)
答案: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更不能改变改革的方向;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苏联经济改革的启示: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㈣ 下面哪一位苏联领导人提出了"加速战略
1986年,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七大上的报告中用“进入发达社会主义”代回替“建成发达社会答主义”的提法,提出“加速战略”和实行“彻底改革”的方针。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俄罗斯族,1931年3月2日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利里沃利诺耶村,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总统。
㈤ 材料三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根本原因是什么为解决上述问题,苏联进行过什么改革结果如何
苏联的经济建设偏重于重工业建设,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比例失调,人版民生活必需的权农产品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此时的苏联社会与经济矛盾不断累积。自斯大林时代建立起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不断显现。它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模式与实行行政为主的经济管理手段,缺乏生机和活力,过于僵化。进入1980年代,苏联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放慢,与西方的经济技术水平,人民生活水准差距不断加大。1985年4月,在他任职后举行的第一次苏共中央全会上提出加速经济发展和进行改革的主张。1986年2月,苏共27大通过《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同时决定进行经济政策改革。
经济改革开始了苏联从计划体制经济到市场体制经济的转变。改革不但未能改变苏联步履蹒跚的经济状况,反而事与愿违地激化了苏联的社会与经济矛盾,使苏联经济急剧恶化并走向崩溃,最终促使了苏联的解体。
㈥ 1985年,戈巴乔夫提出的“加速发展战略”是什么
“加速战略”中有戈尔巴乔夫的创造。以前拟定“加速”的方面,主要指科技和社会领域。参与制定该计划的前苏联总理雷日科夫曾说过,当时苏联的实际状况,全面加速简直会要它的命!戈尔巴乔夫制定的加速战略实际上更看重政治方面的改革。他曾说过,加速战略是“既指物质意义上,也是精神意义上”的革命措施,而“在革命过程中占首位的无疑是政治。改革中也是如此。这里具有首要意义的是政治性措施,是实际上而不是口头上的广泛民主化任务。”
.“加速战略”内涵界定。加速战略是苏共为加速苏联社会经济发展而制定的总的战略方针,而经济发展战略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实现国民经济的新技术改造,并在此基础上改造社会的物质技术基础。区别在于:加速战略是总路线,经济发展战略只是这条总路线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于受上届政府影响,最初提出的“加速战略”,是把经济集约化和加速科技进步作为工作中心,以调整管理和计划工作、调整生产结构和投资政策、加强工作中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等为主要内容,加快苏联社会经济发展。此后,戈尔巴乔夫不断扩大和发展了加速战略内容:政治上搞民主化和公开性,对所有领域、包括外交领域进行“全面变革”。在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上,把“加速战略”定为“党的对内对外政策的总路线,并正式载入新修订的苏共纲领:“苏共认为,在当前国内和国际条件下,在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能够也应当保证苏维埃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它朝着共产主义的前进。这是党的旨在对苏维埃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进行质的改革的战略方针;在科技革命的基础上根本革新它的物质技术基础;完善社会关系,首先是经济关系,深刻改变劳动的内容和性质,人民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使政治、社会和思想设定的整个体系更加积极起来。”
㈦ 苏联的经济建设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什么经验教训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功绩与弊端
功绩:国家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专使苏联成为工业属强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中的某些做法,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经济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借鉴。
弊端:(1)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造成企业生产消耗大、经济效益低下,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3)牺牲广大农民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从列宁、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经济政策经历的变化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1)变化:由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最后到戈尔巴乔夫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对计划管理和整个经济体制实行根本改革。
(2)启示:改革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改革不能背离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方向;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等。
㈧ 加速发展战略的介绍
.加速战略起止时间。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面临改革的形势,加速战略的确反映了改革的要求。
㈨ 苏联实施“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在什么时候
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通过的决定
㈩ 前苏联模式的经济发展战略带有备战型或准战时型特点
只能选抄CD A不能选 因为题目问的是“备战型或准战时型特点”
就算苏联确实经济高速增长 但这并非是备战型或准战时型特点
经济高速增长哪个国家不追求呢?如果要追求经济高速增长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不生产一切武器装备 把资金原料全部投入扩大生产和扩大需求当中 武器装备不打仗的话就只能等着生锈 和废铁没有差别 苏联之所以解体 很大程度是因为把钱浪费在造没用的武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