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描述小企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的基础情况和主要特点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正确指导国有小企业改革,大力扶持各类中小企业发展,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一)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 ----1.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 ----2.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在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来自中小企业。1998年全国工业企业中,小型企业销售额增长率和工商税收增长率分别为10.27%和11.64%,均高于大中型企业。同年,私营中小企业户数同比上升25.10%,注册资本同比增长40.04%;总产值同比增长49.2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29%;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4.95%。 ----3.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中小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的应变能力强,就业弹性高,具有大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1978~1996年,从农村转移出的2.3亿劳动力绝大多数在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中就业。全国工业就业职工1.5亿中,有1.1亿人分布在中小企业,约占总数的73%。特别是在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力度加大,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增加,新增就业人口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转移,以及政府机关精减人员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蓄水池”作用更加明显。据统计,1998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610万人,有418万在非国有企业中再就业,占国企下岗职工总数的68.5%。由于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场所,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稳定了中小企业就是稳定了社会就业,稳定了地方财政基础,从而全社会的稳定就有了物质保障。 ----4.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创新主体。截至1998年底,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已逾7万户,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15.22%;全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6000亿元,占同口径销售收入总数的16.57%,1998年与1992年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工贸总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出口创汇等分别增长了20倍、15倍、23倍和50倍。 ----5.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小企业大多数从事第三产业,贴近市场,贴近用户,活跃在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市场体制的微观基础。 ----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会震荡小、新机制引入快。因此,在改革进程中,中小企业往往是试验区,是突破口,是马前卒。中小企业的各项改革成果,为大企业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创造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作出了贡献。 ----(二)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和当前的工作重点 ----1、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非国有企业为主体,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工作要以发展为重点。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使改革前单一所有制结构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以工业企业为例,在独立核算的中小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户数、资产总额和工业总产值仅占总数的14.85%、38.5%和22.8%,即85%的中小企业均是非国有企业。另据调查,目前国有小企业改制面已近80%,余下 20%大都是救不活、卖不掉、破不了的极度困难企业。应当说,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同样重要。但改革对象主要是国有小企业;而发展则要涵盖城乡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因此,无论从中小企业的主体构成 还是改革进程而言,当前,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应是中小企业工作的重点。 ----2.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重在“二次创业”。中小企业生存并发展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容量和就业投资弹性均明显高于大企业。据统计,目前中国大、中、型企业的资金有机构成之比分别为1.83 1.23 1;资金就为率之比为0.48 0.66 1,即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单位资金安置劳动人数要高,有的要高出一倍,正因为如此,在前10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所以没有出现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功不可没。但是,今天的市场背景变了,“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总量需求不足与结构性供应不足共生,使中小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即由劳动密集型带来的就业优势将变为竞争劣势。企业两级分化,中小企业将首当其冲。为此,提高中小企业的有机构成和科技含量,实现“二次创业”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3.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推进要区别特点,先易后难,以点带面。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中小企业分布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据有关数据,按照经济地带划分,中小企业数量东部、中部各占全国总量的42%,西部占15%;而相应的工业总产值东部占66%、中部占 26%、西部仅占8%。这表明,在企业规模上,东部中小企业的平均产值规模大于中部和西部,大约是中部的2.5倍、西部的8倍。实践也表明,选择东部中小企业作业重点试区,就为试点的成功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小企业还可划分四大区,即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广东、福建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老工业城市居多,中小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很重,应主要解决国有中小企业规范改制和与大型企业专业化分工及配套问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小企业的汪洋大海,江苏以乡镇企业为主,浙江以私营个体闻名,工作重点是规范引导、扶持发展;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中小企业欠发达,推进第三产业和科技环保型中小企业发展是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企业区位优势明显,可借助“老乡”、“老外”发展中小企业的“两岸三地大中华圈”。 ----此外,地方企业为主体,决定了中小企业的支撑层面在地方;中小企业自身基础薄弱,决定了其要么成为大企业的摇蓝(即小巨人);要么成为大企业的伙伴。 ----综上所述,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要注意调整好五大关系;一是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二是吸纳劳动力与科技含量的关系;三是点与面的关系;四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五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关系。处理好上述关系,把握好重点才能在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主要问题 ----近年来中小企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体制不顺,“六龙治水”。目前,中小企业依然按照所有制、部门及区域分属于不同部门。由于政出多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致使口径不一、管理分散,使地方和企业无所适从。在项目审批、产品鉴定、职称评定等方面职责不清、多方插手、重复收费,“三乱”现象极为突出。加之社会中介服务体制尚不健全,也造成中小企业特别是个私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定位、资金投向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办理商务出国环节多、效率低,往往使中小企业坐失商机。 ----(二)政策不公,市场无序。近年出台的政策多是按照企业规模和所有制设计操作的,对大企业优待多,中小企业考虑少;对公有制企业优待多,对非公有制企业考虑少;政策适用不够公平。在税收政策上,国有企业可先缴后退,非国有企业无此待遇;中小企业特别是个私企业往往是小额纳税人,增值税发票难以抵扣,实际税负增加;个私企业存在双重纳税等。在士地政策上,国有企业可享受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增值税减免政策,而非国有企业无此改革成本参与改组;特别是在银行呆坏帐准备金核销上,大企业可列入国家计划及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中小企业无此厚遇。在行业准入上,中小企业尤其是个私企业还受到诸多限制。此外,市场交易规则缺乏,市场秩序混乱,致使中小企业正常经营困难重重。 ----(三)融资困难,告贷无门。一是供应不足。我国尚无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加之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后权利上收,以中小企业为放贷对象的基层银行有责无权,有心无力;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后,逐级下达“存贷比例”,使本来就少的贷款数量更为可怜,贷款供应缺口加大。二是保证缺乏。银行只认可土地房产等不动产作抵押,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少,担保品种单一,寻保难。三是辅导薄弱。中小企业贷款难、寻保难与其资信等级不够有关。建立以企业资信档案为基础的信用制度已迫在眉捷。此外,中小企业借贷成本高,也影响了其融资能力。基于上述原因,福建省中小企业约有52%无力从银行获得货款,致使 21.6%的中型企业开工率不足50%;73%的小型企业开工率低于80%。 ----(四)产权不清 ,缺乏动力 ----由于政策不公、行业限制,个私企业戴“红帽子”(集体、乡镇企业)穿“洋外衣”(三资企业)现象普遍。据调查,上海市“假集体”占全市集体企业的20%左右,泉州市乡镇企业中有相当部分为个私企业。由于产权不清,一些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愿做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人为限制。 ----除上述企业的外部问题外,就中小企业自身而言,主要是存在企业体制和组织制度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技术含量不高开发能力不强、盲目投资及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现行政策 ----目前实行的一些优惠政策,虽大部分并不是专为中小企业制定的,但从受益主体来看,基本上或相当大部分是中小企业。 ----1.乡镇企业政策。乡镇企业所提税可按应缴锐款减征10%,用于补助社会性开支,不再税前提取10%;国家在信款上重点支持乡镇企业的出口创汇、东西部合作和农村适用技术转让(星火计划项目)三个方面。 ----2.鼓励安置城镇待业人员就业政策。新办法城镇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当年待业人员超过企业从业人员总数60%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查批准,可免征所得税3年;免税期满后,当年新安置待业人员占企业原从业人员总数30%以上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减半征收所得税2年。 ----3.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企业,经有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后年度起征所得税2年。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转让脱离技术转让及发生的相关技术咨询、服务、培训所得,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免征所得税。 ----4.支持贫因地区发展改革政策。国家确定的“老、少、边、穷”地区新办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3年;民族自治地方企业,需照顾鼓励的,经省政府批准,可定期减征或免征所得税3年。 ----5.支持和鼓励第三产业政策。1)为农业生产的行业企业,其提供的技术服务或劳务所得免征所得税;2)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免征所得税;3)新办独立核算的咨询、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或单位,开业之日起,第一至二年免征所得税;4)新办独立核算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企业或单位,自开业之日起,第一年免征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所得锐;5)新办独立核算的公用事业、商业、物资、外贸、旅游、仓储、居民服务、饮食、文教卫生企业或单位,自开业之日起,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1年。 ----6.福利企业政策。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生产企业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安置“四残”(盲、聋、哑和肢体残疾)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的35%以上免征所得税;安置“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超过10%不足35%,减半征收所得税。 ----7.小型企业所得税政策。1994年税制改革确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的比例税率。为照顾小型企业税赋能力,对年利润在3万元以下企业,减按18%征收所得税;3至10万元企业,减按27%征收所得税。1998年7月1日国务院决定,年销售额180万元以下的小型商业企业,增值税率由 6%调减为4%。 参考资料: http://www.business-study.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798
㈡ 中小企业概念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高,中小企业的定位越来越高。
今年已经颁布了一个关于中小企业标准的暂行规定。从规定来看,一般意义上的中小企业概念是宽泛的。比如工业企业人数要在2000人,资产要在四个亿,销售收入要在三个亿,这三个指标同时具备才算大企业,有一个不具备就算中小企业,当然这个标准是不是科学、是不是合理,可能还有一些问题。2003年我国就开始实施了新的中小企业标准,这个可以查阅有关文件,其中共分五大行业,包括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等。
随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高,中小企业的定位越来越高。从原来提出的“抓大放小”,到2000年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当时国务院转发了国家经贸委59号文件,提出发展大企业、与扶持中小企业并存的方针,这是一个变化。这个定位说明,我们国家非常重视中小企业。这次机构改革,国家新组建了发改委,就中小企业管理方面,从职能、业务、人员方面都进行了加强。此外,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发改委还设立了融资担保部门,专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现阶段,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它需要融资的方式不同。好多企业现在更多的依赖银行解决流动资金贷款,但重要的是要解决担保问题。现在我国对担保行业很重视,从1998年开始至今已为中小企业解决了一些融资问题,但担保不可能对所有的企业都能起到作用。很多专家提出在金融市场之外还有一种融资方式,包括股权融资的方式。大量的中小企业刚开始创业不完全是找银行,因为贷款和担保都很难。要靠技术的评估后通过低价招股的方式,这是一种较快的融资方式。
我今天谈了这几点,包括中小企业的概念、定位以及融资问题。相当多的中小企业甚至不要银行贷款,因为它要比较融资成本。我们看到,在香港创业板,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非常注重资本市场融资。由于内地二板市场没有开通,他们没法到资本市场融资,但它们也不想借银行的钱。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到香港创业板的融资成本很高,但他们也非常主动。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失效的表征
1.中小企业往往重生产与销售,忽视财务管理。由于缺乏专业管理人才,中小型企业往往重生产与销售,轻理财与内部管理。特别是在经济景气时期,中小企业面对大量可选择的市场机会,更容易忽视财务管理。一旦经济景气状况发生变化,市场竞争激烈,中小企业忽视财务管理所导致的后果就会充分暴露。因为,经济不景气时期中小企业一方面会受存货积压和应收账款膨胀的困扰,另一方面却有会面临筹措短期资金的困难。
2.会计核算工作能力薄弱。受到组织成本、生产规模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机构非常简单,专业性很不强,内部控制较弱。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力量薄弱,会计制度通常不能健全。由于对优秀财务管理人员的吸引力不大,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欠佳,导致最高决策者难于进行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的作用,忽略生产、管理与效益的关系。
3.缺乏内部控制制度,随意性较大。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与此相关的资金周转率较低,中小型企业往往缺乏严密的资金使用计划、与库存管理和交易结算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随意性较大。加之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有限,结构单一,不具备大型企业那种内部资金调度的能力。另外,会计核算质量不高,经营历史不长,财务资料不够充分;财务报表未经审计,会计核算易受不健康因素的干扰。
4.难于应用科学而又有效的分析工具。中小企业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限制而难于采用科学有效的分析工具进行财务管理,如被公认为科学而有效的分析工具 ———现金流量贴现分析在中小企业中难于采用,原因有:其一,中小企业的管理资源匮乏,经营者未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不能使用科学的决策分析工具;其二,由于中小企业的组织机构简单和管理行为分界不清,经营者穷于应付日常事务而没有充足的时间运用贴现分析技术,企业采用简单的分析被认为是理性的经济行为;其三,贴现技术的分析成本过高;其四,中小企业关心的首要问题是生存,重视近期而不是中长期现金流动。
二、影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失效的因素分析
1.支持要素。支持要素主要是指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国家法律支持、资金支持。(1)缺乏政策和法律支持。多年来,我国政府在政策体系上主要是重点扶持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或上市公司,对中小企业没有形成系统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体系。另外,我国至今没有一部专门的中小企业扶持法,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规定散见于一些法律规范中,且主要侧重于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很少有对中小企业弱者地位保护的规定。(2)融资、税收、土地使用优惠政策倾向于大型企业。大企业在融资、税收、土地使用有政策优惠,同等条件下,大型企业可以比中小企业优先得到贷款。相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中小企业的总数和工业总产值都占全国的绝大多数,但贷款规模却占全国信贷总额很小的份额。中小企业的税费较多,重复收费和收税的随意性较大,一些政府部门把中小企业作为摊派各种费用的对象。
2.企业内部管理要素。企业内部要素主要包括企业管理机制、人才要素、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等。(1)整体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中小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不高,会计管理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与其他管理部门进行配合和协调,有较科学严密的管理制度,才会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2)缺乏专业管理人才。中小企业受其规模之限,管理分工较粗,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较低。特别是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家族经营,很难吸引人才,所以中小企业经营者往往就是企业主自己,即使不这样,聘请的职业经理也很难达到与大型企业经历相当的水准。(3)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中小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混乱。
3.财务内部组织要素。财务内部组织要素包括会计管理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情况、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管理等因素。(1)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中小企业虽然设有会计管理制度,但因为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致使会计管理职责不分,越权行事,会计执行的随意性较大。(2)会计机构设置不规范,分工职责不明确。大中企业机构设置比较科学、规范,人员的分工职责明确,普遍地实行总会计师下的财务会计处,确立了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中小企业因为大多是家族式的管理组织形式,会计组织通常采用垂直管理模式,管理跨度小、幅度窄。由于受规模、财力、人力的限制,中小企业会计机构中的岗位设置容易产生交叉重叠现象,影响会计人员职能的发挥,特别是不利于企业的内部控制。(3)会计人员操作不规范,人员流动大,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大企业工作环境、工资待遇、提拔机会优于中小企业,大企业的会计人员比较稳定,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较高,同时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比较严格。中小企业由于吸引优秀人员比较困难,同时又由于人员流动频繁,普遍存在会计工作不规范的问题,会计人员受领导干涉较多,工作热情不高等问题。因而,中小企业的财会人员的素质和待遇都有待提升。
4.会计核算、监控要素。会计核算、监控要素包括会计确认、记录、报告、监控等要素。(1)会计核算不规范。相比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规范,特别是小型企业诸如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观随意性较大。(2)内部会计监控不力。大型企业内部监控机构、人员配备比较齐全,诸如设置了内审部门,设有财务总监,执行总会计师制度,会计人员之间相互牵制。但中小型企业则不尽然,中小型企业内控机构不健全,认为没有必要。另外,中小企业人员精简,一个人兼任几种工作,分工不明确,导致其自我监控能力差,这与中小型企业的性质和组织形式有直接关系。(3)外部监控随意。由于国家监督的重点放在大型企业,大型企业的外部监控比中小型企业的监督力度大,对中小型企业的外部监督就显得比较软性化,没有法规、条例支持。所以,对中小型企业的外部监督主观多于客观,随意多于规范。监管力量主要来自于注册会计师和地方政府及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但监管力度不大,大部分监督部门只是站在各自的立场各行其是。
㈢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中小型企业在中国经济中起到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因为民营企业比内较灵活,而且国内提倡国容有经济作为主体多元化经济。那么这个多元化指的就是民营经济也就是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可以延伸产业链带动更多的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就业人群,并解决就业问题。还可以起到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
㈣ 中小企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是什么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正确指导国有小企业改革,大力扶持各类中小企业发展,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㈤ 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7年06月07日 20:56:58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我要打印】【我要纠错】 </TD>【收看新华手机报】</TR></TBODY></TABLE> 新华网北京6月7日电(记者江国成、王优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欧新黔7日说,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 欧新黔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基础相对薄弱,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和社会的基本供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小企业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创造经济奇迹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催生产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她指出,我国“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长28%。这说明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大。中小企业创造的产值和服务价值已经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中小企业上缴的税收占了我国税收总额的50%左右。65%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中小企业完成的。 她认为中小企业已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我国有13亿人口,农民数量超过一半,又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中,面临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转移和世界上最大的就业压力。 欧新黔说,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占全部就业岗位的75%以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和大多数农民工都在中小企业找到了工作,许多的高校毕业生也选择在中小企业就业。 她表示,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满足城乡人民生活品供给、平衡国内外贸易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直接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如果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得不到发展,那么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她认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必须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采取了包括完善法制、支持技术革新、市场开拓、建立社会服务体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一系列措施。2003年1月1日,全国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开始实施;2005年2月,国务院下发了《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㈥ 中小企业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范文:
1.试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http://www.999e.cn/web/20060512/999e/html/news_5311_1.shtml
2.中小企业在我国转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3-GJSJ200304002.htm
3.中小企业发展策略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ct.free.85838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