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08 21:31:03

1. 简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专体制,不断解放和属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衣业和农村现代化。

2.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一)坚持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解决好13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位,坚持立足国内保障基本自给的方针,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二)坚持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主攻方向。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强化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条件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坚持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必须加大强农惠农力度,优化种养结构,拓展农业功能,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确保亿万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农村改革创新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动力源泉,必须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强化农村土地管理,完善城乡平等要素交换关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五)坚持把加强宏观调控作为重要手段。加强宏观调控是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物价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作用,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增强短缺农产品供给能力,完善贸易调控和产业准入政策,防止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3. 农业与农村经济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面临三大问题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陈锡文,在“清华三农论坛2016”演讲中指出,中国农业农村当前面临三大问题:

一,是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农业补贴收储制度亟需完善。

目前国内外粮食价格差距较大,农业竞争力不足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国际粮价大幅度下跌、人民币升值以及全球能源价格下跌导致的海运价格暴跌。新一轮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对粮农的补贴办法及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要同时达到抑制玉米替代品进口的任意增长,不再增加库存,活跃各类市场主体,不让农民吃亏的四大目标。

土地产权和农产品价格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是农村改革的当务之急。玉米作为中国最大的收购粮食品种,面临库存积压严重、加工企业惨淡经营、国内外差价拉大、临时收储玉米拍卖成交率低的问题。需进一步下调玉米临时收储价格,同时对玉米种植者给予补贴。

中国土地不多,农民数量很多,在农村,承包土地的农户有2.3亿户,平均农户承包的土地大概也就是半公顷左右,所以是世界上规模最小的农业,尽管在农民流动、土地流转的情况下,有一部分土地进入了流转,使得一部分农民能够扩大经营规模,但是总的来说,农业的经营规模是非常细小的,这样也就造成了中国农业生产的成本比较高。为保护农民的利益,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稳定了市场价格。从这几年的情况看,国外的价格在下跌,但是在2014年以前,中国国内粮食主要品种的价格却在上涨,这就出现了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国内的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之后,就容易导致国外的粮食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当然这对于中国农业的稳定增产就会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这就是农业生产上和主要农产品供求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

二,是农民增收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主要是目前农产品价格大多在跌,农业增产、农民靠农业增收的难度大;同时建筑业和制造业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外出务工劳动力呈减少态势。需推动土地股份合作和土地托管,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农村电商等拉长农业产业链与农产品供应链。

近年来,一部分农产品国内价格出现了明显下跌的趋势,依靠增产、依靠比较好的价格来获得增收,这个方式现在就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另外,这几年农民来自外出工资性收入增长比较快,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来自工资性的收入已经超过了来自家庭经营的收入,大概要占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3%。相反,来自家庭经营的收入去年只有39.4%,这是第一次出现工资性收入的绝对额,超过了家庭经营的收入。

在整个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背景下,非农业能给农民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来说也不像以前增长得那么快,在一定程度上大家也能看到,去年外出农民工数量增长方面进入了新世纪以来最慢的一次,增长只有0.4%,也就是说外出农民工的数量只增长六十几万人,和世纪之交时每年增长一千多万人的态势相比,也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所以,面对农民增收这两个主要的动因都在减弱的背景下,下一步怎么去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是我们必须破解的第二大难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1,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要让更多的具备条件已经在城市长期居住和稳定就业的这部分农民工在城镇落户,这样实际上就可以不仅仅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而且会给城市发展带来更多的消费性的支出,这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国务院前些日子已经在研究。

2,在农业经营方式上进行创新,也就是更多地去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来提高农业的效益。

3,政府要助力农民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大规模地推广先进适用的良种和各种各样的技术,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效率。

4,要在农村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让农民不仅仅卖农产品,而且让农民能够通过介入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这样一个产业链条,来提升农业自身发展的价值链,让农民从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

5,在进行的一系列农产品价格体制的改革中,注意保障农民的合理收益,通过其它的补贴方式,来保证农民的合理收益。

6,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之间的均等化步伐,包括医疗、教育、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措施,大家已经看到,这些年都有明显的提高。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去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是脱贫工作已到攻坚阶段,确保实现国家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全国仍有5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从客观情况看,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一句是贫困人口依然庞大。按现行贫困标准,2014年底有农村贫困人口7017万,贫困发生率7.2%。现有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西部一些省区贫困群体规模仍然较大。贵州、云南、河南、广西、湖南、四川六省区的贫困人口均超过500万。另外一句是脱贫难度越来越大。经过多年的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经基本脱贫,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尚未脱贫的人口大多致贫原因复杂,自身发展能力较弱,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

从工作层面看,面对繁重的扶贫开发任务,当前还存在认识跟不上、工作不适应的突出矛盾。一是部分地方领导干部思想认识还不到位。部分扶贫任务比较重的地方主要领导还没有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还没有落到实处。二是工作考核机制不健全。中央对省(区、市)的考核机制还没有建立,部分省(区、市)对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还不完善。三是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不够清晰。不少地方还停留在“大水漫灌”的传统观念和工作方式上,一些地方表面上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但实际上还是缩小版的“大水漫灌”。四是投入力度还不够。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不相适应,财政扶持投入渠道分散,未形成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长治久安。解决全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将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就能更加巩固。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我国国际形象。我国扶贫开发取得的伟大成就,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脱贫,就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减贫目标,将有力地向世界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资料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业部):http://www.farmer.com.cn/jjpd/hyyw/201601/t20160114_1172253.htm

人民网:

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5/0412/c1008-26830472.html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28/c_1117292150.htm

全国人大网:

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6-01/06/content_1958323.htm

4.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办好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为此,要:(1)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3)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4)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推广节水灌溉,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5)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6)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7)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拓展农业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5.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从

A?

6.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

【答案】①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3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既取得了解决温饱这一了不起的成就,又面临库存增加、农民增收缓慢的新问题。同时,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短缺转化为过剩,这一分析是一分为二观点的运用。(3分)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我国农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各有其特点,解决的方法也不同。解决现阶段农业发展中的矛盾,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3分)
③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分)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时,既充分肯定了成就,又指出了所面临的新问题,这样就抓住了发展这一本质及主流;同时还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样就抓住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做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分)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作答时注意本题的答题范围是矛盾分析法,范围较明确,有一定难度,需认真研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总结材料的能力。矛盾分析法主要包括矛盾即对立统一,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分别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矛盾的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7. 如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实现农村小康

当前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袭成为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难点也在农村。我认为要实现农村的小康社会就必须依靠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全面小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那么,如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呢?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论述。1循序渐进的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举措党中央很早就提出全面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一次农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农业科学与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全面升级,是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远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部署,也是农业进入新阶段后面临的主要任务。首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仅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不只是在品种、面积上的增减,而是着眼于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不仅要调整产品、产业和区域布局结构,而且要改革农业的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农业的方式。其次,农业和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都处在重要时期,城乡居民的收入、消费、就业结构均处在变动之中

8. 如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实现农村小康

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容,重点、难点也在农村。我认为要实现农村的小康社会就必须依靠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全面小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那么,如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呢?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论述。1循序渐进的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举措党中央很早就提出全面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一次农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农业科学与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全面升级,是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远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部署,也是农业进入新阶段后面临的主要任务。首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仅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不只是在品种、面积上的增减,而是着眼于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不仅要调整产品、产业和区域布局结构,而且要改革农业的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农业的方式。其次,农业和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都处在重要时期,城乡居民的收入、消费、就业结构均处在变动之中。城

9. 为什么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为什么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大变化是什么?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审时度势,作出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这是全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进入新阶段,是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六个重大变化上来判断的。
1) 农产品供求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增长越来越面临明显的增长约束。
2) 农民收入增长的来源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后,农民收入来源趋向于多元化和多样化,由过去主要依靠种植业转向主要依靠非种植业,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产业转向主要依靠非农产业,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流动的动因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限制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农民被剥夺了自由流动的权利。在20世纪80年代,政府农村就业的基调是鼓励“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式的就地转移。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控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开始有所松动,从限制农民流动,逐步转向承认流动,接受流动,鼓励流动。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日趋活跃,并逐渐成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主要是以向城镇迁移为主,占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总量的比重在70%~80%的水平上,其中转移到大城市的占到了30%以上。过去,农民外出打工主要是养家糊口,满足于挣小钱,多是权益之计,多是临时外出,多是自发行为。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由过去的一个人进城到现在的举家进城,由暂时居住到长期居住,由做简单工作到做技术工作,由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努力的想成为城市居民,成为企业的工人,成为工商业的经营者。
4)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过去城乡之间单一的关系,逐步被多种经济联系和要素交流所取代,城乡经济相互作用日趋紧密,城市与农村、农业与非农产业、农民与市民更加相互依赖、难以分割。
5) 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必由之路。
6)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工作重点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长期困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缓解了,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但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相当低;虽然全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在稳定提高,但农村教育、医疗等基本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虽然我们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上作了大量工作,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是趋势还未根本扭转。过去农业和农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抓产量,保供给,现在既要保供给,更要抓收入,中心任务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基本目标是千方百计的增加农民的收入。过去我们要抓速度,单纯追求GDP的增长,现在开始注重质量和效益,讲求可持续发展。过去我们单纯抓生产、抓经济,现在开始注意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过去我们基本上是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现在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与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