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有什么实际性的改变
政府工作人员腐败等诸多问题。在市场经济建立以后,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面对着强大的竞争,政府如果不调整好与政党之间的关系,中国的经济将会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应明确认识到政府是社会管理机构,而政党是社会组织,二者之间应有明确的界限,政府与政党必须分开,明确其各自的职能。政党在国家的作用就应主要体现在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等,为国家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个方向,而政府主要应依法行政,做好行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2)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的转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对企业的生产、销量、效益等各方面都进行统一的计划安排,企业自主权少。这样导致了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部门特别臃肿,管理队伍特别庞大,同时企业的效益也不高。实践证明,政企不分是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的。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转变我国政府职能关系中,理顺政企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市场经济完全不同于过去的计划经济,过去政府包揽了经济活动的许多事情,直接插手企业的具体事务,而今,市场经济中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之点就在于政企分开,否则政府职能转变就是空谈。其主要原则是权力下放,政企分开。而将政企分开的主要途径就是:一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这要求政府将生产经营权交还给企业,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二是把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分开,理顺产权关系。政府通过宏观管理调控政策,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调控社会经济活动。而企业自主生产,成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三是把国家的管理经济的职能与企业的经营职能分开。政府对企业进行授权经营,分工监督,同时也要运用法律手段和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调节。(3)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的转变在非市场经济社会中,政府出于强势的中心地位,政府通过计划对市场进行直接的指挥和控制,过分的政府干预使经济失去了效率和活力,而市场对政府也产生了很大的依附性。在这样一种运行机制下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如供大于求、供不应求、市场活力不够等。但是,同时,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也不能实现经济的良好运行,因为,市场本身也是具有缺陷的,其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特点,而且完全的市场调节会造成很多行业的垄断,甚至可能发生市场失灵的现象。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我们应当充分的认识到,政府与市场是现代经济中的两个关键要素,市场经济的运行不能没有政府的干预,也不能没有市场的调节。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说:“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部分都是必不可缺的。没有政府和没有市场的经济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经济。”[1]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其二者的关系应由以前的政府直接干预为主,转变为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主体的作用,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就让市场解决,而政府则根据经济运行的要求,不断调整自身的结构、功能,在以市场起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对市场无法解决的事项进行宏观调控管理。但这绝不是政府取代或取消市场机制本身在经济生活中的基础性作用,而是实现政府引导市场,市场调节企业的重要手段,使市场充分发挥其基础作用,整个社会建立起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体系。(4)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转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是一个高度统合的政治管制社会,社会的很多事务和工作都集中在政府身上,政府直接面对社会直接从事大量的微观管理活动,而社会也对政府有着极大的依附性,这样就造成了政府机构冗繁、人员恶性膨胀等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政府产生于社会,政府的权力也来源于社会,而社会又反作用于政府,对政府形成一定的监督。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并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使社会可以有足够的能力去监督和对抗政府,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强政府弱社会的局面将被打破,社会的管理职能将大大的增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从管理范围、管理方式、管理方法上进行改变,将政府的部分权力过渡给社会,让社会自行管理,而政府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为社会服务。中共在十七大上提出的恰好体现了这一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时,提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这个思路对当前深化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拓展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大部制所体现的意思是“组织规模大,职能范围广”,也就可以概括为更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从计划经济时代流传下来的,明显存在机构设置过细、政府对经济运行管理太过微观、具体的问题,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运行的管理则应该以公共服务、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为主,机构设置宜粗不宜细。这次国务院的大部制,通过重新整合一些部门,缩小部门的数量,将重点由行政管理转为公共服务,充分下放权力,能由社会组织管理的事务应交给社会组织,政府不应该包揽,同时强调各部门做好宏观调控,不必对事物管得过细,将部分权力下放给社会,就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体现。因此,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要进行以下转变:一是从管理范围上,改变由政府包揽一切社会事务的做法,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二是在管理方式上,由“强政府,弱社会”转变为“强社会,弱政府”。三是在管理方法上,从传统的行政方法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的法律方法为主。只有这样,政府才能还权于社会,确立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最终形成政府与社会的共同治理结构。2.内部关系的转变(1)从纵向来看,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在我国,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一直都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传统体制下,权力过度的集中在中央、上级政府,形成了头重脚轻的倒金字塔式的职能结构体系,地方政府和下级政府拿到的仅有的少许权力很多时候都是临时性的、不稳固的、缺乏法律的保证,其积极性难以发挥。而中央政府既管宏观又管微观,既管行业又管企业,职能混乱且没有中间环节进行调节,造成了“一管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的局面。因此,为了确保市场经济体制的顺利发展,必须对我国中央与上级和地方与下级政府的相互关系做出合理的调整,明确界定二者的权力界限。中央政府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利益,对整个国家进行宏观调控,而地方政府除了代表国家利益外,还代表着地方的利益。因此,在调整二者的关系上就必须在合力划分事权、财权的基础上做到各级政府之间的合理分权,从事权的划分来看,中央政府的任务主要是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主要是国防外交、国际援助及国内的公益事业如:教育、科研、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同时也要用经济手段调整地区间的经济结构合产业结构。而地方政府主要负责社会公益事业,负责地方行政管理、法制建设和维护地方社会治安,协调本地区内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大宗收入的税种一般都由中央统管,而地方税种主要是收入弹性较小的销售税和财产税。在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权的关系上,应通过中央财政集中大部分收入,并对地方财政采取税收返还和补贴来实现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因此,在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关系时,要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权限,对属于地方政府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要给予地方更大的自主权,将中央、上级过于集中的部分权力下放到地方上,并且中央要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减少部门直接插手干预的现象,做到“权、责、利”相一致,让地方可以发挥其积极性,因地制宜、发挥最大效能。同时地方也要维护中央和上级做出的决策,防止地方割据,在发挥好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同时,又保证地方的利益。只有协调好中央、上级与地方、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充分发挥其积极性、最大力度的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成功完成政府职能的转变。(2)从横向来看,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理顺同级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行政机构臃肿,政府职能交叉,行政指令紊乱,严重阻碍了我国行政工作的开展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对政府各部门及各同级政府进行职能理解和职能分析,是当代各国政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做好这一分析,才能明确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之间职责权限,进行正确的分工,建立起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同级各地方政府根据其本身的差异性和变动性实施职能,同时也要求各职能部门依法行政,按照其管理权限进行管理。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成功,能否抓住机遇,都要靠政府的正确决策。因此,政府必须要提高应对能力,加强对外经济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进一步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强化监督和监管体系,减少各部门对经济领域的行政垄断和干预。同时,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管理也不能出现权力的空缺,要充分发挥好私有企业和非政府性组织等社会团体在中间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发展。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价值取向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国内外环境都已稳定,已经不需要政府再处于主体地位对社会进行全面的管理,也不需要政府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来进行控制。相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形势要求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将权力还给人民,给与人民和企业的自由。(一)实现“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所谓的“管制型政府”,主要是指的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强调一切从管制出发,强调的是一种管理、管制,强调的是公民对政府的服从、下级对上级的服从的以管制为主的政府运行模式。而“服务型社会”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所要求建立的一种新型政府,它要求政府担负起服务公民、服务社会的责任。服务型政府坚持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政府只有有效地提供了公共服务才能获得自身存在的合法性。我国经济要得到发展,关键就在于政府把原有的以对社会和市场的管制为主的管制职能转到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这是我国在面对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出的新的发展观。这样一种发展观很明确的提出了政府的职能趋向是应该由管制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同时也说明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并且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人民已经不再满足于衣食住行质量的提高,更要求政府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娱乐等方面为人们提供的社会服务。因此,政府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将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1](二)实现“无限责任”向“有限责任”的转变在建国初期,我国模仿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是因为在当时刚建国,社会不安定的因素还存在,分工合作不明显,经济或社会组织无法维护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必须靠强有力的政府强权才能保证经济在一个安定的环境里面发展。因此,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政府扮演的是一个“全能政府”的角色,对社会所有的事务都进行直接的管理,其自身的权力是无限的,涉及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是在市场经济开始实行后,市场处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地位,市场可以自主管理、自主调节、自主发展和自我完善,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变化合理的进行生产,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而各企业也可以自主经营,根据自由竞争原则优胜劣汰,这要求政府放权,让市场起主导作用。如果政府包揽一切社会事务即无限政府的状况得不到改变,那么政府职能的转变也就会停滞不前。因此,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就应该是起一种指导性的作用,而不是无限的管理。同时政府也应该将部分必要的权力下放给下级政府、企业、其他社会团体,只有政府真正的达到了有限管理,才可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2](三)实现“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的转变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下,政府是单一的公共事务治理主体,政府往往采用直接的、微观的方式来对社会各项事务进行管理,主要运用的就是以行政管理为主的手段来进行的。而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人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要求政府给社会提供的公共管理,而不再是行政管理。也就是说,在政府的改革过程中,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推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指的就是对于某些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经营、公共资源的开发等工作,可以不再由政府直接指挥和控制,而改用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进行运作。同样,对于公共服务的管理,也可以交由其他社会团体或中间组织来管理,而政府只是起一种指导性作用。当然,在这样的条件下,政府的行政就必须公开、公正的进行,实现民主化,接受群众的监督。也只有这样,才能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动力,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1](四)实现“集权行政”向“分权行政”的转变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必须要求政府对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都实现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因此,各级政府都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中央政府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和基层的自主权不高,而且层层部门相叠,导致了行政效率低下。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资源、信息的不断增加和流动,不可能再保持以前那种“事无巨细,统统上报”的状态,那样只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新形势下,政府必须建立分类、分级管理的政府体系,必须放权、分权,不能再集所有权力于一身。所谓的分类管理就是指按照某一事项的性质来进行分类,由其专门的部门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而分级管理指的是不同层级的政府对隶属于其职能范围内的事务的管理。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职能交叉、重复管理的现象,实现真正合理而有效的管理。结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日趋于完善,但我国现行的政府职能以及相应的机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都还保留了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框架,并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进一步指出政府职能转变要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职能定位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使政府职能转变到位,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强劲动力。
2. 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通胀通缩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经济现象,通胀通缩反映出经济运行的周期版性规律。
当经济处于权上升阶段时,表现出来的是通胀。也就是物价上涨,工资上涨,投资和消费活跃。
而当经济繁荣到达顶点之后,就会表现出经济衰退。这时候就会出现通缩。也就是物价下跌,工厂停产、倒闭,消费和投资都不足。
3. 市场经济的产生时期
具体的产生时间 应该是在哥伦布环球旅行的时候,那时开始了市场交流,但那是不平等的交流,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也真正诞生,这促使资本主义社会的财产分配不均。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开始的时间应该是78年 当时是由我们敬爱的邓爷爷 开始倡导的 应该称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依据: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市场经济本身不具有社会基本制度的属性,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中,它的运行具有自身的一般规律,无论与什么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是不会改变的;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又会反映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2)主要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3)主要任务: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系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4)重要意义:第一,深化改革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客观要求;第二,深化改革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第三,深化改革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突出矛盾的关键环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任务和近期改革重点第四,深化改革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
4. 有关中国(或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已经改变了并正在改变着世界,在促进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的自由。由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后者的意义相形之下更为重大。在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基础上,人的自由和民主制度也产生了全球化的趋势。
1 市场经济空前地拓展了人的自由和民主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的和主要的手段。市场经济是迄今最有效率的经济,它的出现和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之所以会如此,实行市场经济制度是一个重要原因。而现代市场经济已经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因为每一个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或多或少地有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空前地拓展了人的自由和民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由自然经济的补充逐渐发展为占统治地位的形式——市场经济产生了。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演进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人类不断获得解放的过程。市场经济产生以后人的自由更是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首先,进入市场参加交易的主体是平等的。“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市场经济中的交易是自愿的、平等的、互惠互利的,交易主体双方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市场经济活动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等价交换,二是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是一种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市场活动的主体按照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活动,通行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商品身上的特殊的自然差别,买卖双方的特殊身份和地位,血缘、门第、地域、民族、宗教等等之间的差别都被排除在交换关系之外。等价交换反映在政治上的要求是平等。平等是自由和民主实现的前提,而市场经济恰恰造就了这一前提。
其次,自由意味着人对外界依附的摆脱,人类社会总是在向前发展,人类自身也总是在不断寻求解放。自由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市场经济的出现并成为人更加自由的现实基础,加快了人类追求自由的过程。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起着优胜劣汰的作用。市场竞争同等级特权、经济强制等束缚不相容,必须是公平的自由竞争。生产自由扩张和自由竞争、资金的自由流通、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价格的自由浮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市场经济主体就会不断寻求自由,比如人身自由、财产自由和契约自由等等。因而,竞争反映在政治上的要求是自由。另外,市场经济造成的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导致政府统一计划的困难也必然会使经济主体获得较多的自由。
再次,平等、自由用法律规定出来就是权利,而实现权利的形式就是民主。自由、平等和法治是民主的基本原则,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是有效的民主制度的必要前提。市场经济承认并鼓励个人利益,对私利的追逐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动力,因而市场经济促成了具有独立意识和独立利益的公民的产生。
2 市场经济全球化是民主全球化的经济基础
2.1 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渐趋明朗。
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指的是其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经济体制逐渐被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的态势。根据WTO网站统计,截止到2003年4月4日,WTO的成员国数目为146个,而1995年1月WTO成立时成员总数为104个。加入WTO的国家被要求是市场经济国家,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WTO成员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根据“地图之窗”网站数据,全世界共有230个国家或地区。自1995到2003八年时间,市场经济国家占世界国家和地区总数比重由45.2%上升到63.5%,可以印证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显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类型,当然地,也决定着资源配置的方式。历史表明,商品(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进步无法逾越的特定历史阶段。从历史逻辑看,人类社会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渡,又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渐占到统治地位的过程。而商品经济不断扩张的本性又必然会使其冲破国界,导致世界各国和地区如多米诺骨牌般地纷纷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说,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趋势是贸易、资本和生产全球化的原动力,而后者又是前者的重要表现和后果并进一步促进前者的彰显。
2.2 民主全球化的趋势正逐渐形成。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属于政体的范畴,实质是公民的独立自主和自由选择。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典型的政体理论认为:国家最高权力如果由一个人掌握,就是君主政体;由少数优秀的人掌握,就是贵族政体;由多数人掌握,就是民主政体。或者说,民主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或是参与决策的群体中人)有权发表意见、参与政治生活和国家管理。除了经济全球化、科技加速发展外,民主化继续延伸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民主全球化趋势,指的是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形式在全球的扩展趋势,表现为君主制、法西斯、殖民地、军事专制、个人专制等体制纷纷向民主体制转化——各国间的政体相互借鉴共同向民主之进化。
2001年11月5日,胡锦涛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发表的题为《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的演讲中指出:世界事务不能只由一个超级大国控制而应由各国人民共同参与的原则,正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和支持。
2.3 民主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来源
民主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全球化及由其衍生出的其它因素造成的。概括地看以下三个方面构成民主全球化的动力源。
第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构成了民主全球化的经济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经济体制属于社会生产关系的范畴,对建立于其上的政治体制形式起决定作用。弗里德曼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中说到,“经济自由是达成政治自由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
从历史上看,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几乎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近代凡没有经过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国家,都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比较典型的例子有大革命前的法国、苏联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商品经济越发展的国家,建立民主制度的动力就越充分,事实上其民主制度就越发展。可以说,同自然经济相对应的是专制政体,而市场经济则对应着民主的原则及其政体。因此,民主政治同市场经济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经济上实行市场经济,在政治上是民主政治。由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而导致民主化进展的国家的典型如英国、美国和法国。
第二,发达国家的“民主输出”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加速了民主全球化的进程。
市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的经济增长,也会促进各国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制度。一方面,民主程度高的国家,通过频繁的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对民主程度较低的国家产生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渠道甚至战争手段积极进行民主输出,以增加其国际影响力。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加速了民主全球化的进程,成为其动力来源。
随着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化,造成信息传播的加快,更加快了民主输出的过程。由此强权政府会迅速地暴露在世界面前,强权下的民众可以了解到另一种政治形式的存在,必然会加速该地区的民主化进程。
第三,一些国家自觉的民主化改革也成为民主全球化的动力之一。
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不发达的状况,几乎都在自觉地尝试经济和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这些国家(甚至包括已经失败的苏东国家)经济改革的方向都是市场化,与此同时,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在推进,而政治改革的大致方向就是民主化。中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2.4民主全球化是多元的、冲突的民主的全球化。
首先,民主全球化并未淹没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两者在竞争中并存,借鉴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别,虽然都在向前发展,但不会趋于一致。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代表,中国的政体是非常有特色的议政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资本主义民主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三权分立制度。
其次,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都存在着多种形式。
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民主的典型形式。即使同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各国也具有不同的特点。由于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封建史的缺乏,美国的三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都属于资产阶级,是比较完整和典型的。法国的三权虽与美国相同,但封建贵族仍在政体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英国的三权(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与美法不同,而且有两权(行政权、对外权)主要被君主据有,实际上是“两权分立”等等。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各国的民主特点也在改变,但各国的民主制度总是带有鲜明的民族和历史烙印。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实行民主政体。由于各国情况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政体的具体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中国建国以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苏联实行苏维埃制,社会主义南斯拉夫实行代表团制,朝鲜实行人民会议制、社会主义罗马尼亚实行国民议会制等等。
3 民主全球化趋势在当前的主要表现
3.1 民主国家的渐趋增多。
这里谈到的民主国家指的是实行共和制度,公民享有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且有宪法保障的国家。与共和制对立的主要是君主制、军统制和政教合一制等专治体制。发达国家大多数是实行民主制的国家(丹麦、挪威、列支敦士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西班牙八个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其他发达国家实行共和政体——其实即使在那些实行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的发达国家,民主程度也是相当高的),非民主体制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普遍遭受过侵略或殖民统治,经济落后,国民经济体系不健全,生产结构单一,依附于发达国家经济。出于发展本国经济的渴望并受到经济全球化影响,除了国内政局动荡纷乱的少数国家外,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了市场化取向和对外开放的经济改革,以亚洲国家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编的《国际统计年鉴》(2003),自1991年到2002年,发展中国家GDP年均增长5.4%,其中,中国(9.7%)、莫桑比克(6.6%)、赤道几内亚(22.1%)新加坡、越南(6.8%)、马尔代夫(6.9%)、缅甸(7.2%)等至少12国年均增长都超过6%。笔者根据“地图之窗”网站的资料对非共和制发展中国家进行了统计:泰国、尼泊尔等12个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锡金、阿曼、斯威士兰王国4国实行君主制,伊朗、沙特阿拉伯、梵蒂冈3国实行政教合一政体,阿富汗、伊拉克、巴勒斯坦、西撒哈拉、东帝汶等国家和地区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如果忽略所谓的共和政体中的假共和,那么,到现在非民主国家只占发展中国家总数的不到15%。而且,巴林始于2000年的政体改革,揭开了海湾地区君主立宪和政教合一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序幕。
3.2 国际关系民主化
一个国家内部应讲究民主,国与国更应如此。各国都应有权参与决定国际事务,国际争端应透过平等协商、对话合作解决。国际关系民主化,就是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作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全球性的挑战要由各国合作应对。这样做,有利于体现各国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平衡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体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意志和愿望,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胡锦涛也谈到,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和民主的全球化,民间关系对国际官方关系影响日益巨大。民主全球化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政府在国家生活中的作用下降,在外交方面,官方外交的作用也将受到影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新生说,他认为,全球一体化的趋势给民间外交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未来中国外交的发展方向是以民为主。”
3.3 民主全球化趋势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核心结构和战略态势,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以来的两极格局瓦解了。从此各国纷纷主张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经济和加强区域合作,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萌芽。
民主全球化的趋势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首先,民主全球化与单极世界根本就是不相容的。民主全球化使民主逐渐跨越国界,任何单个国家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必然趋弱。其次,民主全球化利于各国加强国际合作以解决一系列的世界性经济和政治问题,国际合作的加强必然会挑战单极霸权。再次,民主全球化使大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在重视同美关系同时要求更多的话语权。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可以从美国打击伊拉克前后其他大国的表现得到印证。最后,民主全球化催生了众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如欧盟、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等,他们坚持自身利益,不会甘愿受美国的摆布。总之,民主全球化趋势限制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世界格局在国际力量消长的基础上走向多极化。但是,由美国主导的一超多强格局演变成相互尊重和平等协商的新多极格局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有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scjj/902509.htm
5. 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市场,其基本特征就是交换,而商品是交换行为的最基本客体,而市场是与它的客体同时产生的,市场从其最初意义上讲就是商品市场。而商品所有者是市场的原生主体,它表现为不同的角色: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商品的规律反映到市场经济中,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这些机制,如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决策机制等就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主要有:
1.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不仅仅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依然发挥其作用。其基本内容仍然是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各种商品均以各自的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其它规律的前提。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依然有其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第一,价值规律具有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生产和流通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的作用。价值规律对社会生产的调解,是通过市场价格的上下波动来实现的。一个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它的劳动消耗必须符合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消耗,才能获得收益。市场价格与价值的相对高低,反映了商品的供求关系。价值规律正是通过这种手段起着调节社会劳动的作用。而作为一种市场经济,该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而实现的。价值规律作为一种强制力要求每一个生产者都要重视市场的需求,只有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谈得上生产满足社会的需要。
第二,价值规律具有刺激生产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价值规律的这个作用是通过竞争和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实现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商品生产者就越有利可图,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为了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生产者就得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而这一过程也就是整个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价值规律其内在的要求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价值规律还具有指导消费,更好地满足需要的作用。
价值规律通过提供商品价格制定的客观基础,可以用于指导消费者消费。为了吸引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生产企业可以制定一个较低的价格。相反如果为了限制某种商品的消费,也可以通过高价格来实现。这种对消费的指导作用,不仅是为了更好满足社会消费需要,而且反过来还可以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计划。
2.竞争规律:竞争,从实质上说就是商品生产中劳动消耗的比较。竞争规律是指商品经济中各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互相争取有利的投资场所和销售条件的客观必然性,它和价值规律一样,都是商品经济固有的规律。它起着如下作用:
第一,实现产品的价值与市场价格。商品的价值是在竞争即市场上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消耗比较中实现的,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在现实上了解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一个新的产品的价值也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它还促使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说明它在促使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方面的效率更加提高。
第二,通过竞争,促使各种商品生产实现优胜劣汰,不仅能够促进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且实现了市场的新陈代谢。自然淘汰的法则在市场竞争中起着同样的作用。通过优胜劣汰,产业结构得到最迅速、最有效、最彻底的调整,促进社会经济更加迅速的、合理的发展。
第三,竞争能够推动社会技术进步,推动企业创新。企业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其中技术创新又是根本的,谁的技术先进,谁就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3.供求规律:供求变动引起价格变动,同样反之亦然,这种商品供求变化与价格变动相互作用,供给与需求相互适应,形成均衡价格的规律性,就是市场的供求规律。供求规律有以下几个作用:
第一,促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市场提供不断变动的价格信号。
第二,直接决定市场总量与结构状况,推动市场在均衡和非均衡的状态中得到发展。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还刚刚开始,市场还很不完备,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改变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工程,它几乎需要一代人的时间。毕竟,深入人心的旧观念是很难彻底摒除掉的。但是,中国的经济改革却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也在党的“十四大”上有了巨大的进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新贡献,使得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6. 如何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原理
商品生产产生于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归属于不同的所有者。马克思曾指出:“产品要表现为商品,需要社会内部的分工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开始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分离已经完成。”(马克思:《资本论》,中文1版,第1卷,192~19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这样的社会分工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幼年时期,因而商品生产相应也较早地出现。而生产的社会化则只是近百年前才出现的经济现象。
对于生产社会化的内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作过严密的分析。他认为生产社会化具有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的含义:(1 )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有限的生产资料从个人的生产资料变为社会化的,即只能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2)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即“生产本身也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成了一系列的社会行动”;(3 )劳动产品的社会化,“产品也从个人的产品变成了社会的产品。现在工厂所生产的纱、布、金属制品,都是许多工人的共同产品”。尽管当今世界生产社会化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恩格斯阐述的基本原理还是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分析的。正是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提出了两个客观要求:一是生产资料(物质资本)使用的社会化;二是劳动力使用的社会化。
2
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是生产社会化的物质基础。生产社会化客观上要求具有的生产资料规模是个人或家庭进行生产所必须拥有的价值量所无法相比的。“一个营业部门越是按资本主义方式来经营,在这个营业部门中社会劳动生产率发展得越高,那么在这个营业部门中资本的最低限量也就越大。资本必须在这种规模上增长价值量,具备社会的规模,从而抛弃一切个人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 第49卷,9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显然,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规模化生产要求资本的最低限量迅速增大,大大突破了单个资本的限量,生产资料(物质资本)的单个所有(包括个人所有、私有或一定范围的局部公有等)与社会化使用成为社会物质资本配置中的一对矛盾,通常也表述为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对这一矛盾的传统理解是将私人占有只理解为生产资料私有制,认为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因此,所有制问题似乎非公即私,将私有制与公有制简单地对立。我们认为,这种理解忽视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内部权能的可分性,忽视了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区别,也排斥了市场经济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影响。
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生产资料单个所有与社会化使用的矛盾要求:(1)生产资料所有制内部权能分解,即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2)产权行为主体即所有者、投资者、经营者等独立化;(3 )产权的流动性,即能根据社会化要求灵活地配置和组织资本;(4 )产权主体行为的契约化。生产资料单个所有与社会化使用的矛盾,具体表现为资本所有的分散性和资本使用的共同性、统一性的矛盾,资本配置的流动性与资本营运的稳定性的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矛盾只能是通过平等互利、协商谈判的方式,即市场的方式来解决。因此,产权的明晰化、市场化是运用市场方式在不否定产权多元化所有的基础上,实现物质资本的共同占有、社会化使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所有权角度分析,产权具有分散化、多元化的趋势,而从占有权、使用权角度看,则存在着社会化、统一化的趋势。在社会物质资本配置过程中,生产资料的单个所有与社会化使用的矛盾,客观上要求产权市场化。换句话说,生产资料单个所有与社会化使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矛盾在社会物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外在化,而市场经济则是在物质资本所有权分散化、非均衡分布的条件下,在不否认单个所有的前提下,动员和组织物质资本共同占有、社会化使用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客观要求的有效方式。
3
劳动力是人的身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称。当人的发展摆脱了超经济强制的各种人身依附关系之后,进入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历史阶段,劳动者具有了人身自由,劳动力总是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但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劳动社会化、分工协作关系的发展,必然使劳动方式发生变革。在物质生产领域,过去,一个人生产一件完整的产品,从产品的设计、备料、加工到最后完成,从头至尾单独承担着产品的生产工作。而现在的情况不同了,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生产一件完整的产品,每个人只参加生产过程的一部分。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劳动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个人劳动转化为协作劳动或结合劳动,单个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只是构成结合劳动的一种职能。相应地,单个劳动力转化为结合劳动力或总体工人,只有结合劳动力或总体工人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根据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必须合理流动、社会化使用。但客观上劳动力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因而,劳动力的个人所有与社会化使用就构成了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一对矛盾。
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这对矛盾最初是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通过暴力手段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土地)分离,使劳动者成为一无所有的自由工人,被迫以出卖劳动力为生,即通过劳动力商品化得以解决的。因此,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一无所有”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之一。其实,从理论与实践上看,“一无所有”并不是劳动力要素市场化的一般条件。马克思分析劳动力所有者“没有可能出卖有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从而需要出卖劳动力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工人因为没有生产商品的物质资料,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另一种则是“他个人的劳动力不卖给资本,就得不到利用”。前者是由于丧失生产资料而被迫出卖劳动力,后者则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发展,生产资料的使用日益社会化、集中化,人们的劳动突破了孤立劳动的性质,转变为集中的社会化协同劳动。与此相应,单个劳动力已不能像小生产者那样再从事生产活动了,而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形式,把许许多多单个劳动力汇成一个结合的劳动力,然后才能与社会化的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商品。从这个意义上看,单个劳动力的所有者已没有可能出卖仅有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而不论劳动者是否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
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是劳动力资源社会化配置中劳动力个人所有与劳动力社会化使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对矛盾运动客观上要求劳动力产权独立化和自由转让,即劳动力所有者凭借劳动力所有权通过让渡劳动力使用权获取相应的收益,同时确立其劳动的责任和义务;而劳动力的使用者——企业则相应地获得一定的劳动力使用权,使劳动力要素充分发挥其在生产中的作用。这实质上是通过市场行为契约化方式界定劳动力所有者和使用者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责权利关系,从而形成一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劳动资源有效配置的组织方式。因此,劳动力个人所有与社会化使用的矛盾客观上要求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只有当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时,市场经济才成为一种典型的生产方式。
4
资源社会化配置中的物质资本单个所有与社会化使用和劳动力个人所有与社会化使用的矛盾运动,使市场经济成为一种自然的历史的选择。而这对矛盾运动又贯穿于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全过程,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矛盾。
第一,它奠定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对两对矛盾运动的分析表明:(1 )物质资本和劳动力产权的独立化与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2 )物质资本的所有者、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劳动力的所有者)、企业(劳动力的使用者)等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行为主体,构成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3)两对矛盾运动中的客体和交易活动形成的商品市场、 资本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是统一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它规定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制度框架。虽然物质资本的单个所有与社会化使用和劳动力个人所有与社会化使用的矛盾是以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劳动力所有制为基础的,但该矛盾运动本身又内在地规定了所有制内部权能的分解和组合,从而形成不同的现代产权组织形式,使所有制实现方式多样化,形成市场经济的微观运行机制。产权运行与微观机制的变化必然引起外部市场制度的配套,如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产权市场及期货市场等。同时,为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的稳定有序,又需形成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及实现市场主体行为的契约化和法制化。
第三,它是市场经济的生成基础,同时也是决定市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本要素。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资源的数量、规模、质量和结构的微观组合和宏观配置,决定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质量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
第四,它规定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
5
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两对矛盾运动过程是一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过程。从物质技术与运行关系看,这一过程客观上要符合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微观的优化组合和宏观上按比例配置规律,也要符合经济利益协调规律,因为两对矛盾的协调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经济利益的分割和协调过程。运行中既要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又须营造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公平交易、自由竞争的环境。从经济关系看,它集中反映了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关于劳动与资本的关系,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时代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同时也曾预见:在大工业的生产过程中,“发展为自动化过程的劳动资料的生产力要以自然服从于社会智力为前提”。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的当代经济运行中,劳动与资本关系有了新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发生变化。 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其他产权关系不再表现为简单的决定作用,如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或企业控制权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由协商谈判形成一种多边契约关系。(2)劳动力要素的素质提高和资本化趋势。 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提高、相应地位提高和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及其被普遍应用,这将引发企业所有权在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分解及治理结构的变化。这个问题在高科技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总之,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两对基本矛盾的运动实际上反映的是如何适应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通过市场方式实现资本联合、劳动联合及劳动和资本联合的关系,其追求的总体目标是效率与公正(公平)。效率意味着资源的合理配置及财富的有效创造,公正则维护着经济秩序和劳动者个人的平等、自由发展。
7.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某一经济运行主体如果在一定时间能够取得突出的经济成就,其发展模式就会引起人
(1)市抄场经济与不同的社会制袭度相结合,会呈现不同的特点:所有制结构不同,收入分配方式不同,政府作用的范围和方式不同,其市场经济的模式也不同。此外,各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还受到本国国家制度、历史文化、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中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应学习借鉴不同市场经济模式中能够反映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东西。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必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
8. 经济正常运行和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A。宏观调控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内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容必要条件。现代市场经济都是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克服市场失灵,促使经济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9. 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
http://www.cqvip.com/qk/95786A/200704X/24200636.html
这里有一个切题的